天 体 的 自 转 与 公 转
吴 志
天体为什么会自转和公转?很多人都想知道这个问题,但能想明白的人不多,现代科学也没见到有解释,不知是依托现有理论难以解释,还是被人类忽视了这个问题,这种天文现象还是要搞清楚的。
由于我提出了一些新理论,比如辐射力学和新增运动定律,这样就能完美解释天体的自转和公转了。辐射力学认为,几乎所有粒子都是一个辐射体,对外辐射能量;几乎所有粒子都是一个吞噬体(新词),吞噬某种辐射;几乎所有粒子都是一个反射体(新词),反射某种辐射。若某种粒子不辐射、不吞噬、不反射,那也是相对的,看对方是什么辐射,看自己处于什么状态,不是自己的食物不吃,肚子还没有饿也不吃。
通常一种粒子可以同时辐射能量、吞噬能量、反射能量和不予回应,身赚四职、三职、两职或一职,得看相对于什么而言。对于甲我是辐射体,对于乙我是吞噬体,对于丙我是反射体,对于丁我是中性体(新词),辐射力学也有相对论。当两个粒子相遇,只会发生三种情况:吸收对方的辐射,反射对方的辐射,既不吸收也不反射。辐射力学认为,当一个粒子吸收另一个粒子的辐射时,两者之间产生吸力;当一个粒子反射另一个粒子的辐射时,两者之间产生斥力。
为什么吸收辐射产生吸力,反射辐射产生斥力?不必深究了,因为涉及下级粒子,要往下追似乎无穷远,况且有些下级粒子还未被发现。比如,辐射力学认为光子也辐射能量,若有人追问这种能量是什么?那就没法回答了,因为科学还没发展到这一步。因此,有些现象知道结果就行了,暂时不必追问为什么。就像宇宙有很多物质,这些物质本是与天俱来,偏偏有人要追究起源,于是追溯到宇宙大爆炸,认为宇宙大爆炸创造了万物。
这能讲得通么?物质能从无到有么?数字能从0到1么?从数学原理来看就不可能。每个人似乎都是从无到有的,但从物质的角度却不是,只是把一堆粒子组装成一个人而已,我们体内的物质历史悠久,岁数与宇宙一样长,能走到一起生活那是一种缘分。当然,我们会讲清天体的引力和斥力是怎么来的,知道天体原理就知道粒子原理,因为天体可以看成是一个大粒子。
天体引力也来自辐射吸收,宏观与微观是一致的。粒子是在辐射能量场中运动的,辐射能量场是有场压的,场压就是两个粒子之间的压力,整个场所都充斥着这种压力。所谓压力也就是斥力,相同粒子之间是有斥力的,因为辐射相同能量,能被对方反射回来。当粒子流向某个方向前进时,粒子在斥力的作用下保持相等距离,比如这个距离是10cm,这就是波长。当前方粒子被吞噬体吸收后,这10cm就等于是突然出现的“真空”,在场压的作用下这个粒子加速向前,并在身后形成连锁反应,引发身后所有粒子加速向前,“真空”最终传递到辐射体,导致辐射体加速前冲10cm。如果这个过程是连续发生的,辐射体与吞噬体最终会撞到一起。好比两个物体沉在水中,在水压的作用下保持距离,若在一个物体周围出现10cm真空,两个物体就向前靠近10cm,若这个真空是永不消失的,两个物体最终会撞在一起。当然,究竟是甲撞乙,还是乙撞甲,都是一回事,因为运动是相对的,看成轻的撞重的,小的撞大的,这样好理解一些。这就是辐射被吸收产生引力的原理。
实际情况是,两个物体因引力相撞,会有一个加速的过程,越往后速度越快,这就是所谓的加速度。地球上的自由落体是这样,磁石吸铁也是这样,天体因引力相撞也必然是这样。从辐射力学的角度分析,两个物体靠近之后,辐射体向吞噬体辐射的能量更多(截面增大),辐射更强(密度增大,速度增加),这样吞噬体吸收得更多更快,速度当然也是增加的了。比如,太阳向地球辐射可以看成是一个点状光源,辐射是呈三角形放射出来的,光子流来到地球已经很稀疏了;若太阳就在地球面前,太阳就变成一个面了,太阳和地球的截面都等于放大了,地球接收的辐射就多很多和强很多了。
为什么辐射被反射后产生斥力呢?无数粒子在场压的作用下跟随向前,场压的源头来自后方的辐射体。当前方粒子遇到反射体时,粒子就被反弹回头,来和回的粒子就挤成一堆,越来越密,形成一个高场压区,当这个场压大于原有场压时,就把辐射体与反射体撑开了。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前进中的粒子无路可走,只好掉头返回,这就等于辐射体辐射出去的粒子,回头来推自己,双方就被推开了。也可以说,前进粒子碰到高压区后倒流回来了。这就是辐射被反射产生斥力的原理。
如果说引力带来加速度,那么斥力就带来减速度(新词),速度会越来越慢,因为随着距离的增加,造成斥力的辐射越来越弱。另外也有一个惯性衰减的问题(见《对惯性和惯性系的重新认识》和《对惯性和惯性理论的补充》)。假如宇宙大爆炸是真实存在的,那么速度也会逐渐放慢,最终会停止前进,然后向内收缩,逐渐加速,最终撞在一起,发生第二次宇宙大爆炸。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在《生命是什么?》中论述过这个问题,认为这是宇宙演变的可能模式之一。
两个物体相撞也是这个情况,当双方外围电子侵入到对方的作用距离后,在局部出现一个电子密集区和高场压区,这样就彼此把对方拆散了。严重时是原子核撞击原子核,这样两个原子就彻底被拆散了,这是相撞事件的放大。在相撞瞬间由于形成了一个局部高场压区,也会把两个物体推开,也就是所谓的反作用力了。
当前进粒子遇到中性物质呢?也就是遇到不辐射相同能量,不反射相同能量,也不吸收相同能量的中性体(新词),那么前进粒子就像什么都没遇到,继续向前,感觉遇到的是一片空间。也就是说,物质或物体可以相互易位而不发生暴力事件。这很神奇,对于人类来说很难理解,因为人类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事。为什么没遇到过?人类遇到的有形物质都是原子组成的,在原子外围都有电子;人体也是原子组成的,原子外围也有电子,电子碰电子能过得去么?
当然,人类也遇到很多无形物质,除了光子有光感、红外线有热感和空气有风感外,其他无形物质不能形成感觉,那怕每时每刻都穿透我们的身体。假如遇到一团物质是由中微子组成的,就从我们身体穿过去了,感觉不到中微子的存在;假如遇到一团物质是由中子组成的,也从我们的身体穿过去了,也感觉不到中子团的存在。只是体内受不了,因为人体内的原子核也有中子,中子不完全是中性的,是弱辐射体(对中子而言),也是弱吞噬体(对质子而言),中子撞中子也能形成斥力,这就破坏人体分子了,人就受伤或死亡。但总体来看,中子团是从人体中穿过去了,没有发生明显的暴力事件,只发生一些难以察觉的小事,虽然是致死事件,但从物质穿透物质的角度而言,只是遇到一些小阻力。
中子穿透人体有伤害无感觉,就像X射线穿透人体,就像宇宙射线穿透人体。在医院放射科经常可以看到“小心电离辐射”的警告,就是某种医疗设备能制造出各种粒子,这些粒子能穿透人体和破坏人体分子,但我们又感觉不到。
在人类周围有没有一种纯度很高的中性体呢?可能有,但人类感觉不到,也就等于没有。因此,若不站在人的角度,而是站在物质的角度,两种不发生相互作用的物质相互易位是可以发生的。这应该成为物理学的一个新定律。两种物质相遇侵切,只有三种可能:要么吞噬,要么反弹,要么穿透(易位)。不是吞噬,不是反弹,就一定是穿透(易位),不存在第四种可能。假如暗物质、暗能量是绝对中性的,不与元素周期表上的所有物质发生作用,也不与人类已知的各种化合物发生作用,那么无论人类用什么仪器都是探测不到的,我们只能从理论上推测这种物质的存在。
行文至此,我们主要是铺垫辐射力学的基础理论,还没谈到天体的自转和公转。我们先谈一下粒子的自旋。粒子对外辐射,辐射往往不是平均分配到各个方向的,某些方向多,某些方向少,这就造成了粒子的自旋,并形成了一个旋涡能量场(新词),一边自旋一边对外辐射能量,所谓能量也就是更小级别的粒子。
粒子自旋在于辐射作用力方向偏离重心,所谓作用力方向就是粒子内部各种力抵销对冲之后折中成一个发力方向,原理详见《全新运动定律》中的第四运动定律。假如一个粒子辐射作用力方向刚好经过重心,那么这个粒子就不是自旋,而是像子弹一样飞向远方,但这种情况是不多见的,因为辐射是向外的,不是向内的;假如一个粒子对外辐射平均分配到各个方向,那么这个粒子就是静止不动的,似乎人类还没发现没有自旋的粒子。天体是粒子的集合体,粒子有自旋天体就有自转,天体可以视为一个大粒子。如果详细分析,天体自转来三种力量,任何一种都能推动天体自转。
第一,辐射释放。天体是无数粒子的集合,这些粒子向四面八方辐射能量,每个粒子辐射的能量也有强弱之分,各个方向的力抵销对冲之后,会折中为一个作用力方向,这个方向有可能刚好经过重心,若这样这个天体就直线向前了。然而,绝大多数情况都是偏离重心的,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扭矩和自转力。可以理解为这个天体外表布满了火箭喷管,喷出的火焰大小不一、速度不同、方向不同,于是这个天体就转起来了。简单来说,天体中的粒子向哪个方向释放辐射最多,也就决定了天体向哪个方向自转。
第二,内部拉扯。天体内有无数粒子,这些粒子差异很大,性质不同,结构不同,温度不同,辐射不同,有的是辐射体,有的是吞噬体,有的是反射体,彼此之间存在吸力与斥力,在天体内推揉拉扯,各种力最终折中为一个作用力方向,这个方向若从重心经过,就推动天体直线向前;若偏离重心就形成一个扭矩和自转力,绝大多数情况都是偏心的。
第三,外部推拉。我们看地球仪,用手轻轻拨动一下,地球仪就转起来了。同样道理,太阳对地球有引力和斥力,但对地球表面各处的引力和斥力是不同的,得看地表物质,得看辐射角度,得看辐射吸收情况,得看辐射反射情况,这就构成了引力与斥力的分布不匀。另外,木星、火星、金星以及月球等对地球也有引力和斥力,各种力综合成一个外来的作用力,这个作用力又没有正好经过重心,于是就推动地球转起来了。其他天体自转道理相同。
辐射释放、内部拉扯和外部推拉三种力,最终折中成一个发力方向,这个方向几乎都是偏心的,这个力就推动天体自转了。由此可见,每一个天体内部和外部有很多作用力,实际上是无数个作用力,从理论上看宇宙中的所有天体都会施加一个力,这样不转动起来就很难了。太阳也有自转,主要来自辐射释放和内部拉扯。若太阳不转就麻烦了,地球会直接投入太阳的怀抱。
在各种推动天体自转的力中,辐射释放是最主要的。在太阳系行星中,木星辐射最强,辐射能量比从太阳吸收能量还多,因而自转也是最快的,自转周期是9小时50分。土星辐射次强,自转周期是10小时14分。这表明辐射是推动自转的主要力量。不要说没证据啊,不要说是猜想啊,这就是有力证据。
另外,木星和土星的卫星数量,也是最多和次多的,木星卫星67个,土星卫星30个,当然土星环也可以视为无数个小微卫星,木星也有环。这表明辐射是引力的源泉。不要说没证据啊,不要说是猜想啊。
当然,证据远远不止于此。月球辐射很微弱,自转周期是27天,也没有自己的卫星。水星自转周期是88天,比公转周期还长,一天长过一年,也没有自己的卫星,可以推断水星辐射很弱。金星自转周期是243天,比公转周期还长,一天长过一年,也没有自己的卫星,可以推断金星辐射很弱。冥王星自转周期是6天9小时,依然拥有5个卫星,表明具有一定的辐射。由此可以推断什么行星或卫星才有自己的卫星,自转周期6天与27天之间的某个值,就是有无卫星的分水岭。你转不起来或转得不快,就不能形成一个有力的旋涡能量场,怎么能带动卫星一起飞呢?你想带着舞伴转,你自己首先得转起来啊。这表明辐射和旋涡能量场是天体引力的源泉。不要说没证据啊,不要说是猜想啊。这些都是上帝替我们做的实验,我们只需要观察就成。
为什么水星与金星的辐射弱呢?从《生命是什么?》可知,太阳风射程的尽头是孕育行星的温床,行星出生后一边发育长大一边向太阳坠落,最终坠入太阳重新回炉,行星是一个动态过程,是走马灯那样的过客,人类看到的只是这个过程的一瞬间。这意味着越靠近太阳的行星,年龄越大,星核的能量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没有更多的能量辐射出去了,这就是水星和金星的现状。同时,这也是行星在太阳系外围发育,最终坠入太阳的有力证据。
这样的证据还有很多。如彗星坠入太阳的实例。2013年11月30日美国科学家观测到彗星艾森坠入太阳。欧洲航天局与美国太空总署共同研制的SOHO卫星,实际上这是部署在太空的太阳观测站,2010年12月13-22日观测到25颗彗星坠入太阳。还有不少恒星外围的行星,轨道低得已经贴近恒星,公转周期只有几小时,意味着很快就坠入恒星。如距离地球约700光年的开普勒78b行星,轨道半径只有恒星半径的3倍,公转周期是8.5小时。一颗编号为PSR 1719-14b的行星,公转周期只有2小时。
也许有人觉得,木星和土星个头那么大,应是行星中的老大老二才对啊。不,他们只是虚胖而已,外围主要是氢与氦,主要以气体和液体的形式存在,随着轨道的下降,温度的升高,厚厚的表层物质就会逃逸,最终剩下的就是岩石星核。可以推断地球在木星、土星轨道时,也曾经是那么胖。当然,每个行星的历史不完全相同,这与太阳各时期的活动有关。
为什么冥王星的卫星比地球和火星还多呢?地球和火星的自转周期比冥王星快几天啊,意味着辐射更强啊。这得有机会捕捉才行,卫星都是捕捉来的,小行星经过你面前,你能抓得住才能变成你的卫星。从柯伊伯带下坠的小行星很多,冥王星有很多机会捕捉小行星。当小行星下坠到土星和木星的势力范围时,有一部分被捕捉变成卫星了,有一部分直接撞击土星和木星了。
当小行星轨道下坠到木星下方后,就被木星强大引力提拉,形成了小行星带,这就是小行星带的成因。这样,火星和地球捕捉小行星的机会就不多了,实际上是木星保护了地球。不过,只是下坠速度放缓,下坠数量减少,不意味着没有小行星下坠了,小行星带的小行星还是会慢慢下坠,只是数量少了很多。火星捕捉到两个卫星,地球抱到了一个大卫星。还有许多不起眼的小行星,坠入地球大气层烧毁,或坠入月球砸出大坑。
月球成为地球的卫星有点特别,对于地球来说个头实在太大,实际上应视为地球的伴星。一大一小两个地球对旋。未成为伴星时,一个下坠速度快,一个下坠速度慢,这样轨道就慢慢重叠了。为什么没有发生月球撞地球?这得看双方的公转速度,若速度非常接近,意味着彼此是慢慢靠拢,近到30-40万公里时就是地球的势力范围了,就能带动这个大家伙转了。这么近的距离几乎就是贴脸舞了,他们脸贴脸转圈呢。这是对月球来源的最合理解释。
地球与月球之间不完全是引力,既有引力,也有斥力,把斥力抵销后还剩多少引力,这是重要的,也许剩余引力不是很多。这些剩余引力也被潮汐化解了,月球想抓地球一把,抓到的主要是海水,把海水提拉起来了,由于地球有自转,很快就把月球甩到另一面去了,被提拉起来的海水下落,又把地球推开了。这意味着月球不一定会坠落到地球上,况且还有太阳引力提拉月球。据美国科学家测定,月球每年飘离地球4cm,这是用激光照射月球一块反光镜来测定的。
顺便说一下潮汐。潮汐没有上面说的这么简单,实际情况是月球既把面前的海水提拉起来,同时又把地球背面的海水提拉起来,形成了纺锤形,月球引力居然跑到地球背面发挥作用了,好像地球前后都挂着一个月球,这是现代科学不能解释的难题。我们不妨把地球视为一个被海水包裹的星球,在正对月球的一面,月球引力把海水提拉起来,但海水是液体不是固体,传递月球提拉力比较慢,每个海水分子都有保持静止的惯性,这就等于有两个作用力,月球的提拉和海水的回拉(也可以理解为惰性),而泡在海水中间的地球已经跟着前方的海水飘过去了,后方的海水没能及时跟过来,就等于这些海水也被提拉起来了,于是地球外围的海水就形成了纺锤形。
有个问题,地球能不能跟着前方的海水向月球飘过去?当然可以,假定月球把当面海水抓起来10cm,这样海水与海床就有10cm的真空,在场压作用下地球就向月球飘过去10cm。至于是地球向月球飘过去,还是月球向地球飘过来,都是一回事,因为运动是相对的,我们说地球向月球飘过去,这样比较好理解。地球向月球飘过去了,后方的海床与海水又有10cm的真空了,后方的海水也跟着飘过来。只是慢了一步,这样就显得海水增厚了。
地球两侧的海水也挤入这个真空,这也导致海水增厚,地球前端也发生同样情况。涨潮时地球两侧海水是落潮的,也就是变薄了,海水到那去了?进入地球前方与后方挤占真空了,这增加了地球前后方海水的厚度。当然,在海床与海水之间出现真空是不可能的,但地球前后两端的海水被提拉起来后,压力骤减是肯定的,这样两侧海水就挤进来了。我们用真空来说明问题,这样更容易理解一些。
假如有一个装满水的大气球,提起来后气球一定会拉长,因为手与地球在两头牵拉。若放入水中处于半浮半沉状态,地球的引力没有了,再把气球往上提会不会拉长呢?只要气球足够大,大到对气球橡胶囊的包裹力可以忽略不计,那就一定会拉长。比如气球内有一吨水或十吨水,往上提拉气球就会拉长。或者,你想象水体外围的橡胶囊不存在,水体一定会拉长。毕竟是一团水,不是一块石头。月球刚把地球海水拉成纺锤形,还没等地球后面的海水跟上来,月球又运动到别处了,这就形成了一个不断转动的纺锤形。当然,这个纺锤是不是完全对称的,是不是有一条直线轴,那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可能不是全对称的,可能轴是弯曲的。这是目前为止对潮汐的最合理解释。
那么天体的公转的原理是什么呢?那就很简单了,类似于电子围绕着原子核转。以太阳吸引地球公转为例,太阳中的每个粒子都对外发出辐射,这就构成了太阳辐射。太阳辐射的种类很多,这些辐射都有可能构成引力辐射,包括光辐射,只要能被地球吸收就构成引力辐射,但我们还不能确定哪种辐射是主要的,但可以通过实验来分析判断。先把太阳辐射一一列出来,再把各种辐射量一一列出来,最后看看地球吸收哪种辐射最多,这就是太阳对地球的主要引力辐射了。当然,地球也反射太阳辐射,但反射的没有吸收的多,这就构成了太阳引力。
引力辐射不是直线向地球飞来的,因为太阳有自转,形成了一个旋涡能量场,就像水旋涡一样,引力辐射是沿着旋涡方向被甩过来的,带有一定弧度,越往外弧度越大,这就决定了各个行星的轨道,位置越高画弧越大,因为行星是向太阳引力辐射方向扑过去的,不断扑空,不断转圈,就像与太阳捉迷藏一样。
太阳旋涡能量场大体是水平分布的,围绕着太阳自转方向分布,任何天体和粒子的旋涡能量场都是这样的,因为辐射在自转的作用下被甩了出去。确切说各个方向都有辐射释放,只是自转平面辐射释放最多,引力最强,其他方向的辐射只是部分粒子的个人行为。因此,外围附属天体在中心天体自转平面分布最多,包括土星环也是这么形成的。若外围天体有倾角,可能是进入轨道造成的,或附近有其他天体牵引。无论什么方向,太阳都有辐射释放,都有小型旋涡能量场,太阳内的粒子总有一部分是向那个方向转的,也往那个方向把辐射甩出去,只是引力没那么强罢了。
当然,太阳既对地球有引力,也对地球有斥力,因为地球也反射太阳辐射,只是吸收太阳的辐射更多罢了。这意味着,人类有能力制止地球向太阳坠落,只要在太空或地球设置较多的辐射反射面,就能减少太阳引力,增加太阳斥力,甚至让地球飘离太阳。这意味着将来人类不用全部向高轨行星转移,一部分人可以留守地球。不过,还是要让地球围绕着太阳转,也要保持轨道高度、公转速度和自转速度。只是在公转轨道坠落太多时把轨道提拉起来,达到预定高度就停止,隔若干年做一次。
太阳对地球形成引力的内在原因,前文已经有过一些分析,是太阳辐射被地球吸收后,在地球周围形成了一个“真空”层,在场压的作用下,导致地球向太阳靠拢,从而形成引力。太阳旋转的快慢,决定了地球公转的快慢,确切说是引力辐射旋转快慢,决定了地球公转的快慢。也许,引力辐射的强度和速度(粒子速度)也决定了公转速度。当然,越靠近太阳,引力辐射越强越快,这就是低轨行星比高轨行星快的原因。
行文至此,我们把天体的自转和公转都解释清楚了,这与粒子的自转和公转道理是相通的。辐射力学把天体与粒子统一起来了,把宏观与微观统一起来了,解释了为什么原子系与太阳系具有相似性,因为两者形成原理是一致的,具有同源性。在行文过程中,也顺便把遇到的一些自然科学难题解释清楚了。恨不得把人类遇到的自然科学难题一网打尽,但一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需要全世界的科学家共同努力。
2017年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