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能量
能量是神秘的。在时间、空间、物质和能量四要素中,人类最不了解的是能量,能量来无影,去无踪,有时能感觉得到,有时又不能感觉得到,时间和空间虽然也是无影无踪的,但人类分分秒秒都能感觉得到。虽然基本生物和人类都学会了利用能量,可是仍然不知道什么是能。
人类给能量下的定义是“物质运动的量度”。这个定义下得不准,显得模糊,定义的模糊导致思想的模糊。在模糊定义的指导下,人类把能量分为光能、热能、电能、风能、动能、势能、核能、化学能等,这可以说明能量的来源,但却不是科学的能量分类方法,表明人类对能量还不了解。比如,动能、势能,就是让人糊涂的。一个物体运动有动能,静止有势能,这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一个物体越高,被认为势能越大,位置高低与能量有何相干呢?毕竟还没掉下来嘛。核弹发生爆炸,人类认为有部分物质转化为能量,也就是这部分物质消失了,变成了无坚不摧、神秘莫测的能量。可是物质转化为能量,就像时间转化为空间,是难以理解的。这是能量概念混乱所造成的,而能量概念之所以会发生混乱,是因为人类不知什么是能。
在这里给能量作一个更加准确的定义:能量是物质的运动,或运动的物质。一个物体,静态看是物质,动态看是能量;宏观看是物质,微观看是能量。能量的定义可用公式来表达:能量 = 质量 × 速度,也就是说,当物质有了速度之后,就成其为能量了。质量越大,能量越大;速度越高,能量越大。这也是物质与能量的关系。
光子质量很小,速度很高,所以具有较大的能量。电子质量比光子大,在电线中以光速飞行,所以一粒电子的能量比一粒光子的能量大。一颗子弹,静止时没有能量,因为速度等于零,飞行时具有较大能量,因为既有质量又有速度。运动中的地球,具有很大能量,因为地球质量很大,可以视作众多粒子的集合,这些粒子以每秒30公里的速度飞行,如果有一个质量较大的天体与地球相撞,也许就是人类末日了。当然,太阳具有更大的能量,太阳不断向外辐射各种各样的粒子,这些粒子的运动速度,从每秒几百公里到三十万公里,也许有的粒子比光速还快,只是人类尚未知晓罢了。
能量来源于运动,运动来源于裂解,裂解来源于碰撞,粒子的相互碰撞是能量的源泉之一,也就是说斥力是能量的源泉之一。电子与质子的碰撞,电子与电子的碰撞,电子与正电子的碰撞等等,都是能量产生的直接原因,这些粒子的碰撞,迸发出更小级别的高速运动粒子,从而形成了能量。人类已知的最高效能量,首先是正反粒子碰撞时的湮灭,其次是原子核相互碰撞时的核聚变,再次是中子与原子核碰撞时的核裂变。这些粒子的碰撞之所以产生能量,就是因为碰撞后有大量更小级别的高速粒子释放出来。人类常见的火,之所以有能量释放,是在化学反应中不同的原子核在争夺电子时,造成了电子与电子的碰撞,释放出光子、红外粒子等。人类既熟悉又不熟悉的电,先是电子从原子中裂解出来,成为自由电子,然后自由电子受到磁场的加速,成为电流,电流也就是电线中的电子流。原子核内部也是由各种粒子组成的,这些粒子之间也在运动,在运动中也发生碰撞,碰撞后也释放更小级别的高速粒子,这就是核辐射,各种原子核都有核辐射,只不过质子和中子多的原子核辐射多些罢了。
天体的运动是不是来源于裂解?不是,天体的运动是来源于吸引,也就是说引力是能量的源泉之一。不过,如果宇宙真的起源于大爆炸,天体运动归根结底来源于宇宙大爆炸时的物质裂解。裂解之后,物质经过聚合,速度经过放慢,轨迹经过变化,形成了今天的天体运动,这种运动仍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宇宙大爆炸是不是来源于碰撞?有可能。上一个宇宙的物质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最终会聚合成为两个超级天体,这两个天体在巨大引力的作用下以极高的加速度向对方飞去,碰撞后就发生大爆炸,旧的宇宙灭亡,新的宇宙诞生。天体的碰撞,也是粒子的碰撞,任何一个天体都是无数粒子的集合体。
能量有两个不同的概念,一是能量的蕴含,二是能量的释放。说一块电池经久耐用,是指电池蕴含的能量多;说一支电筒光线强,是指电池释放的能量多。原子弹未爆炸时蕴含有巨大能量,爆炸时释放出巨大能量。人体是由原子组成的,若这些原子发生核裂变或核聚变,也是一颗威力巨大的核弹。
如果要评估物质蕴含的能量,可用关系式表示:E = M,即有多少质量就蕴含多少能量,质量与能量是相等的。
如果要评估物质释放的能量,当然不能用爱因斯坦的质能公式E = m c²,因为多了光速的平方c²,能量与光速无必然的关系,只有当能量以光子的形式表现出来时,才与光速有关,而这种关系也不是平方的关系。不妨把公式改为 E = m b v ,E表示释放出的能量,m表示参与反应的物质的质量,b表示被拆解出的某种粒子质量的比率,v表示这种粒子的速度。物质在相撞、燃烧、发电、爆炸(无论是常规爆炸还是核爆炸)中释放的能量,都可以用上述公式计算。比如,计算原子弹爆炸释放的能量,参与反应的铀有一部分质量被拆解为光子,光子拆解的比率乘以铀的质量,就是所有光子的质量,再乘以光速就是释放的光能。此外,铀还拆解为红外粒子、紫外粒子、电子、质子、中子、原子核、离子、原子等,都应分别计算,全部相加之后,就是原子弹爆炸释放的总能量了。用这一公式也可以计算电能,发电机和用电设备配合做功,从电线中拆解出的电子越多,电能越大,电子在电线中的速度是光速。
一般来说,物质拆得越多,能量释放越大;物质拆得越细,能量释放越彻底。不过,参与反应的物质总是有一部分不拆解的,反应后物质处于原来的分子状态,视为未拆解(能量较小,忽略不计)。汽缸里被雾化的汽油,也不一定能完全燃烧,空气少了就烧得不彻底,就会冒黑烟。用一百公斤铀做核弹,不意味着一百公斤铀全部拆解了。原子反应堆中的铀正是因为有的拆解有的未拆解,才得以持续长久,“烧”完了,炉渣还有放射性,说明还有部分铀元素未被拆解。
若被拆成了宏观物质,则可分别计算每一个裂解碎块的能量,再累加成为总能量。可用下述公式计算:E = m v ,其中的m 是每一个裂解碎块的质量,v是每一个碎块的速度。比如,炸弹爆炸,其中有一部分的能量是弹体裂解释放出来的,这部分能量可用公式 E = m v 计算;另一部分则是火药裂解成各种粒子释放出来的能量,这部分能量可用公式 E = m b v 计算。两个公式,形式不同,本质一样。E = m v 公式中的m是被拆解出来的质量;E = m b v 公式中的m是参与反应物质的质量,乘以b就是被拆解出来的质量了。
当然,能量释放多,不一定就意味着杀伤破坏力大,还要看释放粒子的种类与比例。因为所谓的杀伤破坏,是作用能量与被作用能量相互作用的结果。把物质拆成中微子,能量释放虽彻底,但对人对物无损害;把物质拆成中子,能量释放虽不彻底,对物损坏也不大,对人却有严重伤害。一般来说,把物质大量拆解为光子、红外粒子和紫外粒子,产生大量光与热,具有较大的杀伤破坏作用。
光与热既有杀伤破坏作用,又是人类所需要的主要能量,而利用电子碰撞就可得到光和热,除了燃烧、发电和核爆的方式之外,难道不是还有无数种方式吗?何必为能源发愁呢?所谓的能源枯竭,只不过是杞人忧天罢了。人类能看到的和不能看到的,都是能量。由于电子的天性是高速运动的,如果人类能造出一个容器,把大量的电子囚在里面,不就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光和热辐射出来了吗?火线与地线接触,是运动的电子碰撞绕核电子,产生大量能量,能不能用来推动汽车运动?
能量是相对的。当两个物体运动方向与速度相同时,彼此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是零,因而在对方看来没有能量。人在汽车上,汽车对于人是没有能量的;人在马路上,汽车对于人就是一团巨大的能量。
两团能量接触时,会把各自的能量传递给对方,双方的能量大小取决于质量与速度。速度可以是动态的,也可以是静态的,静态速度是一个全新的概念。静态速度是两团能量相交之后,方向与速度无法完全磨合一致,仍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各自的运动方向与速度。甲乙两头牛相顶,无论是相持不动,还是甲推乙走或乙推甲走,都有能量传递给对方,双方之间仍有速度存在,这就是静态速度。人在地球上存在重量,也是静态速度造成的,人向地心运动的方向不变,只是动态速度被地表抵消,但静态速度还在,所以仍有重量,所谓重量也就是能量的量度。只有宇航员在太空中的飞船时,人与飞船的运动方向与速度才基本磨合一致。静态速度可以这么理解:假如人在地球上的静态速度是每秒2米,意思是人以每秒2米的速度推着地球走,或者说地球以每秒2米的速度推着人走,若要测量也可以,把地球搬开,人在一秒钟内的下落距离就是静态速度。搬不开地球也好办,可以挖个井往下跳,也可以从十米跳台往水里跳,只取最初一秒钟的下落距离。
按人类目前的知识,物质的运动是天生的,是与天俱来的,不同只是方向和速度的不同,因此物质都是带有能量的,或者说物质都是能量。人类还没找到绝对静止的物质,绝对的静止物质就是温度为绝对零度的物质,人类已能制造出温度为一千七百亿分之一度的物质,这时的物质几乎是静止的了,但还是有点动。物质的运动分为先天运动和后天运动,先天运动是某一种粒子诞生后与天俱来的运动,如光子诞生后就伴随每秒30万公里的速度。粒子质量越大,天生的运动速度越小。后天运动是物质在先天运动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或被加速,或被减速,形成了一种被扭曲的速度。任何物质的运动速度都是可以改变的,光子的运动速度也不例外。不过,从理论上来说,若物质内部是绝对静止的,又处于绝对的真空中,就应该是绝对静止的。
物质与能量是一个事物的两个表象,从物质的角度看就是物质,从能量的角度看就是能量。当站在能量的角度看事物时,可以把一切物质视为能量。一个粒子、一个物质、一个物体、一个天体都可以视为能量聚合体。为了便于理解能量,下文把一切物质都视为能量聚合体。
共同的运动方向,相同的运动速度,相近的空间距离,是判断一个能量聚合体的标准。根据这个标准,基本粒子是能量聚合体,原子是能量聚合体,分子是能量聚合体,人是能量聚合体,天体是能量聚合体。从另一个角度说,人是地球的一部分,月球是地球的一部分,地球是太阳的一部分,太阳是银河系的一部分。银河系也是一个能量聚合体,有自旋方向,也有一个共同的运动方向,银河系是旋转着向某个方向飞去的。当然,每一个能量聚合体,都是由众多小级别能量聚合体组成的,每个小级别能量聚合体,也有独自的运动方向。无论宏观与微观都是如此。
物质可以穿透物质,能量可以穿透能量。一种能量穿透另一种能量,大体有如下几种形式:一是穿隙而过。从分子、原子或粒子内部或外部的间隙穿过。二是迂回避让。两种能量的运动轨迹相遇,一种或两种能量的运动轨迹发生避让,通常是因为两种能量具有相斥作用。三是空间置换。这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即两种相互不发生作用的能量相遇时,可以彼此穿越对方占有的空间,而不给对方带来任何影响,这是一种与人类常识相违背的奇特现象。打个比方,一个人站在马路中央,一辆车开了过去,车没撞到人,人也没撞到车,人感觉不到车的存在,车也感觉不到人的存在。当车与人重叠在一个空间时,该发生的事没有发生。
这种奇特现象,在宏观上还观察不到,在微观上则到处都有,在两个电视台之间,电视信号传播是在彼此之间的空间中“撞车”的,但丝毫感觉不到“撞车效应”。在电话线中,信号的传播也是方向相对的,在同一瞬间双方的信号可以传到对方,途中应该有“撞车”,但也看不到“撞车效应”。无论是无线电还是有线电,本质上都是物质流,在上述现象中,显然有物质发生空间位置。
两种物质是否相互发生作用,可能取决于电性,即两种绝对不带电性的物质,可以置换空间。是否带有电性是相对概念,彼此之间觉得对方没有电性,就是不带电性,一方带有电性,另一方不带电性,两者之间也是不带电性。前文谈论空间时,说到了空间的相对性。在某一特定的空间,一种物质觉得是空洞无物的,另一种物质觉得是物质密集的。因为填充这个空间的物质,与前者不发生相互作用,与后者则发生相互作用。中子质量很大,体积也不小,却具有较强的穿透力,就是因为不带电,确切说只带微弱的电性,正是这种微弱的电性,使其不具有绝对的穿透能力。一般来说,两种能量不相吸或弱相吸,也不相斥或弱相斥,就能彼此穿透对方。
光线能够穿透水,一是因为两种能量弱相斥。水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核外只有10个电子(或许只有8个,其中2个是公共电子),是电子稀疏物质,部分光线就能穿透水,不过水达到了一定厚度就穿不透了,毕竟电子总量多了。二是因为两种能量弱相吸。组成水的两种元素氢和氧,原子核的质量都不大,俘获路过能量的能力不强,有一部分光子就从原子核的旁边飞过去了。不过,光子的运动轨迹还不够灵活,有的光子被水外围的电子反射出去,有的光子被组成水的氢氧原子核俘获,所以光对水没有无限的穿透力。
中微子能穿透地球,情况也大同小异。中微子与地球的物质不相斥或弱相斥,也不相吸或弱相吸,与地球中的粒子相遇时,要么是一方或双方的运动轨迹发生避让,要么是双方空间发生无形置换。这么解释中微子就解释通了。不然,就无法解释中微子为什么有如此强大的穿透力。中微子小不是原因,中微子的质量还比光子大些,即使比光子小也会被阻止于地球之内,毕竟地球厚达一万多公里,堆积有无数粒子,从任何一个角度看都没有间隙可以穿过。即使地球是个铅球,也阻挡不住中微子,中微子能够穿透几光年厚的铅。
根据这一原理,若让一个物体的电子、质子和中子都失去电性,就可以在万物中自由穿行,这个物体若是人,可以飞起来,还可以穿过地球,更可以在车水马龙的马路上从容散步。但愿有朝一日,地核能成为人类的旅游度假胜地。
光不能穿透黑色物质,是因为虽然黑色物质与光不相斥,但黑色物质的原子核与光子相吸,光子进入原子核附近就被没收了,确切说是绝大部分被没收了,少部分反射出去了。黑色物质原子核吸收光子,能力不是无限的,吸收到一定程度就会饱和,所以黑色物质曝晒一段时间后,就会发白,质量也应有所增加,只是微乎其微,人类测不到。其实,反光物质的原子核也能吸收一部分光,只是相对少些罢了。X射线穿透物体的道理也如此,X射线对轻元素组成的物质穿透力大,对重元素组成的物质穿透力小,当X射线遇到主要由氢、氧、氨、碳组成的肌肉时,轻易穿透;遇到主要由钙、磷组成的骨骼时,穿透能力衰减为一百五十分之一;遇到铅板时,就被阻挡了。因为X射线被重元素的原子核没收了,就像流星被地球没收一样。
地表上的多数物质,电子数量多,都能不同程度反光,人能看得到。有些物质的电子被密集光子击中后,轨道发生变化,电子与电子碰撞,释放出光子,形成激光。有些物质的电子在密集光子的斥力作用下,整个电子被“斥离”了,脱离了原子核,成为自由电子,形成电流,这就是光电反应。物质能分就能合,能合就能分。物质的聚散离合,也就是能量的聚散离合。
总的来说,一种物质被光照射,会产生三种现象:反射、穿透、吸收。许多物质同时存在这三种现象,只是程度不同而已,穿透率大的就是透明,吸收率大的就是黑色,反射率大的就是白色。这由物质的四种情况决定:一是电子的多少。二是原子核的轻重。三是原子的排列。在一个分子的原子排列阵形中,光子进入之后,经折射、反射,犹如在光缆中迂回曲折前进,最后有部分光子突破重围闯阵成功,这个物质就是透明的;光子进入之后,经折射、反射,兜了一圈又掉头返回,这个物质就是反光的;光子进入之后,就像进入了迷宫,经多次折射、反射,最终落到原子核上,被原子核吸收,光线就在分子内部被“消化”了,这个物质就是吸光的。四是分子的运动情况。运动越大越容易穿透,水分子是无序运动的,在运动中水分子之间自然出现许多“漏洞”,让无孔不钻的光子穿透,水就显得透明了,这也是许多液体都透明的原因。当水结成了冰,水分子不运动了,光线的穿透率就减弱了。当冰中含有杂质,大部分光线都被反射出去了,冰就变成白色的了,如海面和江面的浮冰。当然,冰结构的密实程度也影响到透明程度,内部空洞较多,光线容易产生多次折射而反射出去,就显得更白一些。雪的结构疏松,就显得比较白;铁线上的水珠凝结成冰珠,就是透明的了。
能量是有活性的,能量的聚合体越小,能量的活性越大;能量的聚合体越大,能量的活性越小。换句话,能量的活性与物质的大小成反比,物质在这里是指从基本粒子到分子之间的物质。人类所知的物质,也是越小越活跃的,质量依次递增、活性依次递减的物质是:光子、电子、质子、中子、原子、分子。一些通过实验发现的新粒子,由于太小,一露脸就消失了,这是因为活性太大,要么飞得无影无踪,要么解体遁形,要么与其它物质结合了。
据此推测,在宇宙大爆炸的瞬间,并不存在有形物质。随着能量活性的降低,才形成今天人类所认识的基本粒子,如果说物质有起源,在此可以视为物质的起源。活性继续下降,才得以形成原子和分子。物质从无形到有形,就是这么发生的。在物质的抱团过程中,电荷起了关键作用。有了质子与电子之后,物质之间就有了引力,这就是万有引力,有了引力,物质就由小到大,形成星体。于是,宇宙就从无形到有形了。宇宙中的一切力,包括磁力、重力、引力,其本质都是电荷之间的吸力与斥力;宇宙中的一切场,包括磁场、电场、电磁场、重力场、引力场,其本质都是电荷之间的吸力与斥力的作用场。如果说宇宙中有一个统一场,这就是统一场。电荷的吸力与斥力,既能解释宇宙中的一切力,也能解释宇宙中的一切场。
能量活性大倾向于分离,能量活性小倾向于聚合。质子、中子、原子核都是小活性能量的存在形式;电子、光子及更小的粒子,都是大活性能量的存在形式。电子是一种临界能量,比电子活性小的能量聚合了,比电子活性大的能量飞离了,只有电子处于若即若离之间,欲与质子聚合,又合不到一块;欲与质子分离,又离去不远。于是就作绕核运动。当电子与周围的某些能量聚合,活性就慢慢降低,速度就慢慢放慢,轨道就逐渐降低,最后一头扎入质子的怀抱,与质子结合为中子。宇宙大爆炸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能量的活性逐渐减弱,能量聚合体逐渐长大,离宇宙大爆炸的时间越远,能量的活性就越小,能量的聚合体就越大,这也许是一个大趋势,这个趋势至今仍在继续。虽然中间有反复,似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但总的趋势并未改变。
在微观上,常见的重粒子是中子;在宏观上,可能存在的重天体是中子星和黑洞。在宇宙中,似乎有些先行能量已发展为中子星,这也许是太阳系的未来,也是宇宙的未来。当然,中子之后,物质仍在继续聚合,这种聚合发生在黑洞之内。若这种趋势是正确的,所有物质都会演变为中子和中子星,随后演变为重子(指黑洞中的粒子)和黑洞,地球乃至太阳系、银河系有朝一日可能变成黑洞的一部分。当然,这只是许多种可能中的一种可能,未必就是如此。中子星的存在还是有疑问的,中子电性很弱,相互之间没有吸力,怎么能结合在一起呢?地球上的中子结合不到一起,宇宙中的中子也应结合不到一起。黑洞的存在更是疑问多多,人类不必对宇宙的未来过于悲观,之所以提出这种可能性,是因为有人相信这是宇宙的未来。关于黑洞的话题,在后面再详细讨论。
能量的活性,一方面体现在化学活性。在常温常压下能与越多物质结合,化学活性就越大。另一方面体现在物理活性。在真空中运动速度越高,物理活性越大。能量的活性是生命活性的本源,也是生命死亡的本因。任何生命之所以有生有死,这就是根本原因。一块石头,有它的诞生,也有它的死亡,均是能量的活性使然。能量相聚,石头诞生;能量离散,石头死亡。石头的生命尚且如此,何况于人的生命呢?
能量的聚合与分离是个相对的概念。聚合是空间距离近些,但再近也有距离;分离是空间距离远些,但再远也有限度。人类认为,凭肉眼看不到彼此之间的距离,就是聚合,这是一种偏见。从远处看,太阳与九大行星是抱成一团的;从近处看,太阳与九大行星相距十万八千里。拥有一千亿颗恒星的银河系,只要距离足够远,看起来就是一颗星。人类看到的许多星星,实际上就是星系。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物质拆分成场,什么都看不见了,还叫物质,因为只不过彼此的距离远些罢了。因此,千万不要以为原子核之内的物质亲密无间。
各种基本粒子之所以不同,除了质量不同、结构不同、运动不同之外,还有辐射能量和吸收能量的不同,这正是电荷的区别所在。质子与电子,电子与正电子,物质与反物质,都是如此。当然,现代物理学家并不这么认为,但实际情况很可能就是如此。因为用电荷来解释宇宙,只能到此为此,无法深入。电荷是虚的,说不清,道不明,世上无人知道什么是电荷。就像人类用鬼神来解释世界,越说就越糊涂。因此,必须把电荷翻译成人类能理解的事物,在这里翻译为辐射能量或吸收能量,辐射能量的为正电荷,吸收能量的为负电荷。
能量在聚合时都是动态的。人类认为,只有原子的结构是动态的,因为可以测到电子绕核运动。其实,所有的能量聚合体都是动态的结合,就像飞机编队造型一样。因为能量是活动的、运动的,各种小的能量聚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有自己的运动方向和速度,但内部的各种小能量仍然具有自己的运动方向和速度。这是基本粒子自旋的重要原因,基本粒子自旋又反过来证明物质是能量聚合体。迄今为止,人类还未发现静态的能量,当能量为静态时也就不成其为能量了,也就是说,当物质是绝对静止时,物质就不是能量了。人类已能造出接近绝对零度的低温,确切说人类已能造出比绝对零度高一千七百亿分之一度的温度,但也许永远也造不出绝对零度的低温,因为能量不可能完全失去活性。能量的动与不动,多动与少动,也是相对概念。即使是一块活性很小的玻璃,内部也是运动的。若干年后从窗户上拆下来,就会发现下端变厚,上端变薄,这是因为上端的分子在向下端流动。由于这种现象的存在,可以把玻璃视作液体,只是粘度更大些罢了。由此可见,固体与液体之间没有严格的界线,就像生物与死物之间没有严格界线一样。分子尚且如此,原子以下的物质更是活蹦乱跳了。
能量是有速度的,能量的聚合体越小,速度越高;能量的聚合体越大,速度越低。分子的速度最慢,室温下的气体分子,速度约为332米/秒,运动方向杂乱无章;质子的速度快些,太阳风中的质子接近地球时的正常速度约为450公里/秒;太空中的电子速度应该更快一些,但无人测量,人类测得电子在电线中的速度是光速,这是被电磁场加速后的速度,不是真空速度,也有可能测得不准,电线中的电子是作同步运动的,最先到达电灯的电子,不来自发电机,而来自离电灯最近的电线,准确说是从灯丝上被电离下来的电子;光子在太空中的速度约为30万公里/秒;比光子更小的能量,其速度就会高于光速。
能量的运动与速度都是与生俱来的,也可说是天体或物质发射出来的。无论是从太阳来的光子,还是从火柴来的光子,运动速度都是光速,出身没有贵贱之分。然而,此光速未必等于彼光速,因为速度会受周围能量的影响发生改变。因此,从太阳上迸发出来的光子,可能会被加速或减速,与从地球上迸发出来的光子速度不同,与真空中迸发出来的光子速度也不同,因为引力不同、温度不同、周围的物质和能量不同。人类认为光子会向黑洞的方向飞去,如果太阳的质量不断增加,体积不断缩小,逐步演变成黑洞,从太阳飞出的光子就不断减速,最终速度降到零,并掉头飞行。从太阳飞出的光子有远有近,一光年、一百光年、一千光年、一万光年、一亿光年和一百亿光年,若不是所有的光子都掉头飞行,也是较近的光子会掉头飞行。由此看出,光速是可变的。
能量的运动是常态,在真空中的速度是常值。只有在真空中,能量的速度才是其本来的速度。当然,所谓的真空也是一个充满辐射的空间。能量之所以天生就是高速运动的,可以从这么一个角度来理解:因为能量内部存在激烈运动,正是这种激烈运动推动能量高速运动。具体说是因为在一个能量聚合体之内,存在多个小级别的能量聚合体,这些小级别能量聚合体是高速旋转和高速飞行的,这些运动归根结底来源于周围的辐射,在特定的环境就会有特定的辐射,有特定的辐射就会有特定的运动。所以,任何粒子都是运动的,任何天体也是运动的。只要宇宙不存在辐射,整个宇宙都是静止不动的。
这就不难理解光子为什么能飞行130亿光年而动力不减了。在宇宙真空中,存在各种无形的辐射,特别是比光子小得多的原始粒子的辐射,在这些辐射的照射下,光子内部的小级别能量发生激烈运动,带动或推动光子飞行,这些辐射主要来自恒星和星系,在光子漫漫旅途中也会遇到各种外部辐射,这些辐射或者给光子加速,或者给光子减速,或者改变光子的运动方向,因而光子的飞行速度是时快时慢的,光子的飞行方向是时左时右的。进入地球之内速度是每秒30万公里,人类测得的光速只是光子在特定辐射条件下的速度。从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子、从地球射向太阳的光子和在地表水平射出的光子,速度应该略有不同,因为光子受到的辐射不同。假如宇宙是绝对真空,或不存在辐射,光子内部就是静止的,这样光子就飞不起来了。既然如此,光子或其它粒子在宇宙中的旅行就不是无止境的了,飞到了辐射稀薄之处就减速,飞到了辐射穷尽之处就停止。因此,宇宙就被一分为二了,一个是有形有边的宇宙,边在原始粒子飞行的尽头之处,这个宇宙是球形的;另一个是无形无边的宇宙,在原始粒子飞行的尽头之外,这是一个不存在物质和能量的绝对真空。当然,天外还有天,宇宙之外可能还有宇宙,只是太遥远,那是别人的宇宙,与人类关系不大了。
为什么能量聚合体越大速度越慢?主要是在一个能量聚合体之内,各种低级别的能量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不同,能量聚合体越大,内部低级别的能量聚合体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越复杂,因而发生了牵制。同方向运动的一个高速粒子与一个低速粒子结合,结合体的速度是介于两者之间的速度,也就是说高速粒子慢了,低速粒子快了。两个运动方向不同的粒子结合,结合体的运动方向也是介于两者之间的方向。当光子被束缚在电子之中时,只是电子的一部分,此时光子的运动速度与轨迹受到电子内部其它粒子的制约,电子内部各种粒子的运动综合之后,就成为电子的运动,作为光子来说,速度变了,轨迹变了。当其它粒子与电子发生碰撞,把光子释放出来,光子受到的制约就解除了,光子就还原为其本来的速度与轨迹,所以无论从太阳出来的光子,还是从火柴出来的光子,速度都大同小异——如果说两者不相等的话。光子速度是每秒三十万公里,地球速度是每秒三十公里,比光子慢了一万倍,就是因为地球内部的各种粒子运动方向与速度不一致,若一致的话,速度不会低于光速,也许还会超越光速,因为比光子更小的能量聚合体,速度应在光速之上,地球也是由这些粒子组成的。鉴于此,如果能让组成飞船的粒子运动方向与运动速度取得一致,就可以实现无动力飞行,在理论上也可以达到或超越光速。
速度是能量与天俱来的属性,一出生就带有速度,是什么能量带有什么速度。但速度不是恒定不变的,速度会受周围能量的影响发生变化,或提速或减速,均是由聚力或斥力促成,但归根结底是源于聚力,先有聚力后有斥力。燃烧是原子核抢夺别的原子的电子,这种抢夺就是正负电荷之间的聚力,各种粒子在抢夺过程中发生碰撞,才产生了斥力。核裂变是由炸药推动铀块聚合,导致中子裂解飞出,击中铀原子核,导致铀原子核裂变,裂变释放出众多粒子,激烈碰撞产生斥力。核聚变则是在核裂变爆炸产生的高温中,迫使氘核与氚核发生碰撞,从而产生斥力,释放出众多粒子,粒子激烈碰撞又产生斥力。两个天体碰撞,首先来源于彼此的聚力,碰撞发生后,电子与电子之间,质子与质子之间,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拥抱后弹开,就产生了巨大斥力,使更多的粒子分解、碰撞,并由此产生更大的斥力。
聚力与斥力也是能量加速与减速的源泉。两个天体在聚力作用下接近,能量的运动就实现了加速。飞船在轨道飞行,与稀薄的空气摩擦,产生斥力,导致飞船减速。流星落地后停止,是斥力造成的减速。汽车撞墙后停止,也是斥力造成的减速。高速物质与低速物质相撞,高速物质减速,低速物质加速。子弹击中铁块,铁块加速,子弹减速。人类正是运用这个原理实现各种运动的。子弹中的火药爆炸,产生高速气体,高速气体碰撞弹头,气体减速,弹头加速。汽车的运动、飞机的运动、火箭的运动都是如此。地球的运动、天体的运动,也是内部的部分粒子共同推动的结果。
能量之所以是守衡的,是因为物质在运动过程中遇到其它物质的阻挡,速度发生了传递,能量也就发生了传递。速度的传递是能量的一个重要性质,不然的话,活塞的速度就不能传到车身上,火箭发动机的速度就不能传到箭体上、飞船上乃至宇航员上。人与汽车,人与飞机,人与火箭的运动过程,就是速度不断传递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速度与方向的不断磨合,并最终取得一致。由于能量只能传递,不能消失,一颗核弹在地面爆炸,也会导致地球轨道发生偏移,只是程度大小而已,这与在飞船上点燃变轨火箭的原理是一致的。几十年来人类抱怨气候变暖,说不定是核试验把地球推入了更低的轨道也有可能啊。天体运动的轨道是脆弱的,轻轻一推就会脱轨,俗话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这是有科学根据的,何况是一千五百万吨TNT当量的核弹在地面爆炸?让这颗核弹在小行星上爆炸,就能使小行星变轨,同样道理,也一定能使地球变轨。一场战争是在地面某一区域进行的,持续不断地往这个区域倾泻几百万吨、几千万吨的炮弹、炸弹和导弹,也会影响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一个物体在真空中运动,没有遇到其它物体的阻挡,也会因为内部的阻力导致速度衰减。虽然能量或速度没有传递给外部的任何物体,但在这个物体之内有一部分粒子是向后运动的,只是被强行推着往前走罢了,这股力量最终导致物体减速和停止,这是能量在内部发生了传递。通俗地说,你推一个物体,这个物体也反过来推你,这就是反作用力,你不推了这个物体就慢慢停下来了。你出手的速度大于物体的速度,整个物体就等于是向后运动的。当然,能量不传递、无内阻也可能会自然衰竭,若原始粒子在绝对真空中不能永恒飞行,就表明能量也会自然衰竭,但人类还没有能力证明这一点,若得到证明能量守恒定律就被推翻了。
在海水中,突然出现了一个真空,周围的海水就会迅速涌入,填补真空。这是因为海水分子本身是运动的,海水分子向四面八方作无序运动,这种运动受到其它海水分子斥力的牵制,速度减慢,如果突然出现了一个真空,海水分子就摆脱了牵制,恢复了本来的运动速度,在瞬间填满真空。一个水分子在真空中的运动速度,是可以通过实验检测出来的。当然,在海中水分子还受到其它水分子的挤压,阻力消失后具有更高的速度。在地面烧一堆火,高温把周围的空气烤热,空气分子有了更大的活性,到处乱窜,向外扩张,上方的空气密度最小、阻力最小,烤热的空气就向上运动了。而周围的空气向火堆的方向流动填补空缺,也是向密度最小、阻力最小的方向运动,这与海水向真空运动的原理是一致的。
当能量的运动轨迹前方有障碍,不一定导致减速、加速或变轨,不减速、不加速、不变轨也就不成其为障碍。构成障碍的,必须是运动能量与障碍能量之间有斥力或聚力,有斥力的会减速或改变运动轨迹,有聚力的会先加速后结合,当然结合的瞬间是减速的,距离近了之后有斥力在起作用。没有斥力与聚力,就能穿越“障碍”。这是人类所不能理解的,但能量从来都是这么运动的,换句话说,物质从来都是这么运动的。
能量从聚合到离散,可以释放能量。确切说,能量从聚合到离散,粒子变小,活性增加,人们误认为是物质释放出能量。物质燃烧,是化学反应,两种分子结合为一种分子,或一种分子被置换成另一种分子,由于在结合过程中,有粒子被释放出来,这就是能量的释出,主要是光能与热能。光能就是光子的辐射,热能主要是可见光、红外线和紫外线的辐射,这些辐射推动电子、原子、分子运动导致温度上升。热辐射也是电磁波的辐射,如果光是光子流是确定无疑的,那么电磁波也应是粒子流,也就是说,包括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无线电波、X射线、γ射线在内的电磁波,都是粒子流,这些粒子不妨统称为电磁粒子,电磁粒子质量相近,速度相等,只是波长与频率不同。有一部分电磁粒子之所以看不到,是因为波长不同,人体基本生物没有开发出对这些波长的电磁粒子的感觉功能。从人的感觉来看,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γ射线是走直线的,电台、电视台、手机发射的电磁波是走曲线的。其实电磁粒子都是走直线的,区别只是不同波长、不同频率的电磁粒子穿透能力有所不同。能走“曲线”的电磁波,要么穿透能力大些,要么被大气电离层反射。当然,经反射的电磁波,也可以说是走曲线的。手机发射的电磁粒子,能穿透建筑物,因为这些电磁粒子与建筑物这两种能量不相斥或弱相斥。
包括光在内的电磁波,其实不是通常意义的波,而是人类尚不了解的另类波,本质上都是电磁粒子流。所谓波是某种介质的接力运动,类似多米诺骨牌,声波是空气分子一个撞一个的接力运动,水波是水分子一个撞一个的接力运动,这种运动的特点是:静态介质,传递运动,速度缓慢,能量衰减。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飞行,飞行速度极快,完全没有声波、水波的特点,但有时候又表现出波的特征。当一个电磁发射源向周围空间发射电磁粒子时,前后两个粒子之间的空间距离就是所谓波长,前后两个粒子的时间距离就是所谓频率,波长与频率是一回事。大学物理教科书中的所谓光的波粒二象性,让人感觉难以理解,波的运动与粒子的运动是两种不同性质的运动,在这里统一为一种运动,但又不能在本质上、原理上讲清其所以然,留下了遗憾。其实,波粒二象性是可以从道理上讲清楚的,只有讲清了道理,两种运动才能统一为一种运动,这个问题在后面再作进一步分析。
绝对零度以上的物质都向外辐射电磁射线,这些射线一部分来自原子核,一部分来自电子的相互碰撞,于是烤热周围,有了温度,这也是地表温度的直接来源。当然,地表物质的电子运动,其能量主要来自太阳,或说是太阳飞来的电磁粒子推动了地表物质电子的运动,光子、紫外粒子和红外粒子越密集,对电子的推力越大,电子的运动速度越高。如果阳光推不动电子,阳光再猛烈地表也不会被烤热,人也感觉不到阳光的温度,因为人体的电子无动于衷。人类认为电子从高能态进入低能态时,就向外辐射能量。电子为什么要从高能态进入低能态呢?在原子家庭中大家和平共处,相安无事,为什么会莫名其妙向外抛东西呢?显然是受到了外界物质的侵入,或内部的物质发生碰撞,才发生辐射事件。入侵者可能是相邻原子绕核运动的电子,可能是空中飞来的高能电子,可能是在物质内高速穿行的自由电子,受“激”之后,才有辐射。当然,同一个原子中的电子,自己人撞自己人也很有可能。当电子把自己携带的能量辐射出去之后,也就进入了低能态,辐射出去的可能是光子或某种小级别粒子,其因果关系是:碰撞——辐射——减能——降轨。
在高温高压下,电子与电子的碰撞会增加,并释放出大量的、各种各样的电磁粒子,摩擦、碰撞、燃烧、雷电、核爆等,都会增强电子碰撞,并释放出大量能量。电子碰撞的频率越低,发出的波长越长;碰撞的频率越高,发出的波长越短。按波长由长到短依次是: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也就是说,在上述各种电磁辐射中,无线电是最温和的电子碰撞发射出来的,γ射线是最激烈的电子碰撞发射出来的。雷达之所以能发射出强大的电磁波,是自由电子在天线中来回震荡、碰撞,释放出大量的电磁粒子。广播、电视、手机的电磁粒子发射莫不如此。
在地球的外核,物质的密度很高,原子外围的电子发生激烈碰撞,迸发出电磁粒子,形成高温,熔化一切,因此地球有一颗火热的心。铀核裂变,是大原子核拆解为小原子核,在拆分过程中有大量物质还原为电磁粒子,直接辐射出去,还有大量物质被还原为电子,电子与电子又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碰撞,并释放出大量电磁粒子,由于铀原子核质量大,有大量电磁粒子向外释出,人们就认为有巨大能量释放。的确,能量的释放是燃烧不能相比的,燃烧只是靠电子释放能量,核裂变是铀核释放能量。一个铀核质量是一个电子质量的43万倍,因而释放出的能量是巨大的。不过,核裂变还不是一种高效的核反应,原子核受到热中子轰击后,一般只是拆分成两块质量相近的裂块,只有少量粒子拆分出来,能量释放还是不彻底的。
汽车相撞也能释放出能量,能量先来源于物质的聚合,后来源于物质的离散。有一部分分子或原子被撞散汽化,有电子与电子碰撞,迸发出电磁粒子,所以有能量释出。速度越高,离散的分子或原子越多,碰撞的电子也更多,释放的能量就越大。铀核裂变,是铀核与中子碰撞释放出电磁粒子。氘核聚变,是氘核与氘核碰撞释放出电磁粒子。与核裂变相比,氘核之间的碰撞更激烈、更密集。之所以说更激烈,是因为热核聚变是在一千万度以上的高温进行,氘核获得了很高的速度;之所以说更密集,铀核与中子只是发生一次碰撞,在同等质量下,热核聚变意味着有118个氘核相互发生碰撞。因此,拆分出来的物质更多,或说释放的光子、紫外粒子和红外粒子比核裂变多,所以人类认为核聚变释放的能量比核裂变多。
核爆释放能量的多少,不在于是核聚变还是核裂变,而是取决于下述因素:一方面取决于质量的大小,另一方面取决于拆解出的粒子种类与数量。在理论上,相同质量的物质,只有核裂变能彻底拆解,核聚变是不能彻底拆解的,否则就不叫聚变了。然而,人类目前只会使用粒子碰撞的方式释放核能,因而也就决定了核聚变释放的能量多于核裂变。在核爆炸中,核物质的拆分效率都不高,核裂变只拆分了千分之一,热核聚变只拆分了千分之四点七。核辐射是物质的缓慢拆分,能量的缓慢释放。冲击波不是核爆直接释放的能量,而是爆点周围的空气被烤热后膨胀所形成的气浪。无论是燃烧还是核爆,向外释放的能量主要是电磁粒子,主要是光子、红外粒子和紫外粒子。
地球的易燃物,绝大多数是含有碳与氢的化合物。因为这两种物质是氧的最爱,而且在特定条件下氧有能力从这些化合物中抢夺碳和氢,在抢夺过程中有电子与电子碰撞,辐射出电磁粒子。当一种物质是碳氢化合物时,燃烧就更激烈了。石油、甲烷都是碳氢化合物。因为大气中存在氧,才使燃烧成为地球常见的现象,才使生物有了更大活性,有了更多能量。生命中能作为燃料的糖、脂肪、蛋白质都是含有碳与氢的化合物,生命之所以是活的,首先来源于氧的活性,其次来源于碳和氢的活性。水的活性对生命也很重要,不过水中的氢和氧取不出来,氢和氧已经结合成稳定结构了,基本生物选择水,主要是取其物理活性,水在常温下是液态的,粘度低,流动性强,是广谱溶剂,能把各种养分溶解后带给远方的细胞,而且水分子有正负极,彼此能粘连在一起,形成内聚力,使水柱能从树根一直上升到参天大树的树梢。
由此可见,对生命而言氧是最重要的物质。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地球生命主要由氧、氢、碳、氮这四种元素和水这种物质构成。四种元素占人体96%,前三种元素是取其化学活性,氮则是制造生物分子所必须的材料,而且也是在空气中和土壤中唾手可得的材料。水占人体70%左右,人体注水后,整个人就活如流水了。不是么?君不见体内滔滔江河流不尽。这么看来,人体内的化学成分都是精心选择的。这当然不是环境的功劳,更不是自然的巧合,而是基本生物的精明,这说明基本生物不愧是化学大师。
话说回来,前文认为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都是电子之间碰撞迸发出来的电磁粒子流,不过X射线、γ射线似乎与其它射线有所不同,主要是携带有更大的能量,即这两种射线的粒子质量更大一些或速度更高一些,并可能是电子与原子核碰撞释放出来的电磁粒子流,人类的实验似乎更支持这一观点。也不排除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是电子与原子核碰撞释放出来的电磁粒子流。究竟是电子与电子碰撞还是电子与原子核碰撞产生这些常见的能量,还要做一些实验加以验证。
能量的拆分,就是能量的宣泄,有拆分就有宣泄。太阳首先是内聚,在太阳中心形成高温高压,引发氢核、氘核或氚核聚变,致使光子、电子、质子、离子等能量逸出。光子流形成光线,电子、质子、离子流形成太阳风。当然,红外线、紫外线、中子流等也向外释放能量。此外,还应有其他不能观测、未成“物质”的能量逸出。中子在太阳中是少数民族,被无数质子争夺,逃逸出来的不多。同样道理,地球的内聚也拆分了地球外核中的物质,在外核形成高温高压,熔化外核中的一切。有可能,地球外核每天都发生核爆炸,只是规模较小,深埋地下,人类尚未意识到。若地球质量大到一定程度,也会引发大规模的核裂变或核聚变,变成恒星。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行星个头都是这么小,为什么恒星个头都是那么大。
所有的行星都是不断成长的,通过吸纳周围的物质壮大自己,若时间足够长,行星迟早也会变成恒星。木星是太阳系中质量最大的行星,这颗行星似乎有变成太阳的趋势,对外辐射能量是接受太阳能量的2.5倍,说明木星有一颗火热的心,木星主要成分是氢,包括气态氢、液态氢和金属氢(液态金属相氢),层层包裹、厚厚覆盖着木星,相比之下使其岩核显得微不足道,若被某种外来因素或内部因素激发核聚变,就会成为一个新的太阳。
行星都是靠吃东西长大的。食物主要是撒布在公转轨道上的粒子、原子、分子、颗粒、团块和小天体。太阳风每天都吹来大量电子、质子、离子和各种气体,悄悄落到行星上或撒布在轨道上,要计算重量的话可能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说不定行星都是由太阳“吐”出来的物质凝聚而成的,包括太阳激烈爆炸喷发出来的物质。
物质凝聚得越大,引力越大,吸附物质的能力越强。像木星这样的行星,边绕太阳公转边吸纳轨道上的物质,主要是质子、电子、离子、氢气和氦气,每运行一圈自己也大了一圈,直到今天依然如此。当然,行星质量是增大还是缩小,取决于吸纳的物质多还是蒸发逃逸的物质多。像生物一样,行星也是有呼吸的,吸纳气体就是吸,蒸发逃逸气体就是呼,在一呼一吸中成长或萎缩。当木星遇到固态小天体时,吸纳进来后,沉入核心,壮大岩核。因此,无论木星质量处于增长过程,还是处于收缩过程,木星的岩核都是不断壮大的。木星的岩核大于地球还是小于地球,这是人类尚未弄清楚的。
当然,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也有氢覆盖,这些外行星的形成大体与木星一致,结构也与木星相似,有类木行星之称。不过,越往外氢越少,所以木星及以外的行星个头是一个比一个小。可能是木星以外的轨道环境不容易保存氢,越往外就越难保持氢。从温度来看,轨道越低温度越高,应该越难以保持氢,因为温度升高后氢更容易蒸发逃逸。不过,温度越高的行星,发出的引力辐射越强,吸附氢气的能力也越大,氢不容易逃逸;气压越大,氢的沸点越低,氢也不容易逃逸。在这里引入了引力辐射的概念,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全新概念,在后面再作详细解释。
地球和火星、金星、水星等类地行星,因为轨道太低,温度太高,氢就难以保持了,绝大部分都蒸发逃逸了,只是在大气中有少量气态氢,有一些氢与其它物质结合成化合物留了下来,如氢与氧结合为水留在了地球。火星轨道介于木星和地球之间,要么像木星那样有大量氢,要么像地球那样有大量水,缺氢少水是不正常的,也许水渗到了火星的地下,或者某种原因蒸发了。当然,火星两极也有水冰,只是与地球相比水量显得太少。
人体内的化学反应为什么能产生能量?是因为糖、脂肪或蛋白质在燃烧,所谓燃烧就是这些物质在分解,即分子中的碳被氧抢夺,形成二氧化碳;分子中的氢被氧抢夺,形成水。人每天排出的尿,主要就是化学反应中生成了水。人哭的时候落泪,运动的时候流汗,都是因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了水。人体内一个重要的能量来源,是葡萄糖彻底氧化成CO2和H2O。氧在抢夺碳和氢的过程中,造成电子的激烈碰撞,向外释放电磁粒子,主要释放的是红外粒子,也就是人类所说的热能。当体内的糖、脂肪、蛋白质分解时,释出的红外粒子推动了周围的电子、原子、分子,人就感到热。因此,所有动物都有红外线释出,这是能用仪器测出来的,红外成像仪就是一种夜视仪器。其实,在动物体外,有些物质分解时也能产生红外辐射,饲料的发酵,肥料的发酵,酿酒粮食的发酵,都会发热,这表明有红外辐射释出。温度升高,仅仅是人的感觉,本质上是电子、原子和分子运动加速。运动能减轻体重,因为物质分解之后,变成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排出体外了。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人体细胞中可以产生能量的分子,分子量比较大或十分大,绝大多数是生物大分子,因为拆解这些分子可以产生能量,分子大些还可以细水长流慢慢使用,源源不断释放能量。合成能量分子是积蓄能量的过程,分解能量分子是释放能量的过程。摩擦也会发热,是因为在摩擦中有部分物质被分解了、汽化了、电离了,被电离的电子相互碰撞,或与在位电子碰撞,迸发出电磁粒子。
磁是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人类认为电子的自旋方向决定了磁的产生:电子是一个像地球那样的小磁体,有两个磁极,由于自旋方向五花八门,相互抵消,物体就没有磁性;当自旋方向统一后,物体的磁性就显示出来了。这种解释不能让人信服,也没有确凿的证据。磁的本质是质子云集、离子云集或电子云集,也就是同性电荷的云集。地球上的磁分为地磁、磁石、磁铁、电磁铁等。无论是天体、铁块或石头,只要正负电荷分布不均匀,就形成了磁。地球的一极分布着大量的离子、质子,另一极分布着大量的自由电子,也就形成了两个磁极。地磁的形成原因,要么来自内部,要么来自外部,现在主流的看法是来自地球的内部,据说是地核中有一个巨大的发电机,发出了电,也生成了磁。但发电的前提是地核首先要有磁。如果地核有磁,还用得着你来发电吗?因此,更大的成因可能来自地球之外,在本文的后面再深入探讨这个问题。地球的自转轴是自己在运动中形成的,与磁极无关,现在的南北极与磁极不完全重叠,说明了各自的形成不同。但磁极的形成则与自转轴有关,所以两者才能趋向一致。
太阳也有磁和磁极,但没有固定的磁极,在激烈的爆炸翻腾中,很难在一端云集大量的质子、离子或电子,只是某些地方质子或离子多些,某些地方电子多些,形成一些不固定的小磁极。另外,由于太阳温度太高,磁性大减,磁场相对较弱。若太阳有固定的两极,且与地球异极相对,那就发生灾难了,地球就会像炮弹一样飞向太阳。
磁石可以看作是一个缩小的地球,由于某种原因少量原子被地磁电离,电子跑到了一端,离子跑到了另一端,形成两极。遇到了铁,铁外围的电子被磁石电离,跑到一端,而离子则跑到另一端,这样万有引力就被放大了,因为是离子直接面对电子,正负相吸,磁石就把整块铁吸过去了。被吸引过的铁,也就形成了磁铁,也有了正负两极,不过时间长了,电子又慢慢回到离子的怀抱,磁性又慢慢消失。磁石不仅能吸铁,也能吸钴、镍,主要原因是这三种物质的电子容易被磁石电离。
电磁铁是一块可变磁石,通电之后,线圈中有大量电子通过,与铁块上的电子有相斥作用,因而“推开”了铁块表面的电子,即电离了铁块表面的电子,把电离出来的电子推到了铁芯,铁块外层就成为离子体了,这块缠绕着线圈的铁块就变成电磁铁了,与外界的铁接触,就把铁电离了,使铁中的电子裸露出来,电磁铁的离子吸住了铁的电子,整块铁就吸起来了。
摩擦也能产生磁,用毯子与梳子摩擦,梳子就能吸起小纸片,这是因为摩擦之后,梳子上的一些电子脱离了,跑到了毯子上,毯子就带负电,梳子就带正电(也可能相反),梳子就能吸纸片,毯子也能吸纸片。人类把这种现象称为摩擦产生电荷,其实这种现象体现了磁是离子体、电子体或质子体的本质。
电是一种能量。在磁铁两极之间放入一根导线,导线内的电子就受到两极的作用力,一极是推力,另一极是拉力,一推一拉,电子就摇摇欲坠了,再沿切割磁力线的方向运动,就把电子抖落了,这些就是自由电子,这个过程也就是电离,可从字面上理解为电子脱离原子,也可理解为原子中的电子离开了。如果切割磁力线的线圈是闭合的,导线内的自由电子就会被磁铁负极推出,被正极拉回,电流就形成了。电流在线圈内流动,会遇到阻力,阻力来自未被电离的电子,定向运动的自由电子与绕核运动的在位电子有斥力,负负相斥,形成电阻。就像公路上的车流匀速运动,畅通无阻,有一部车停下了,车流就被阻了。当两种电子碰撞时,自由电子就减速了,重新进入离子怀抱,继续绕核运动,电流就减少了。电子相撞时会迸发出电磁粒子,密集相撞时可以产生热与光。
导体是能电离的物体,半导体是在一定条件下能电离的物体,绝缘体是不能被电离的物体,超导体是能被完全电离的物体。在超低温之下,物体电荷之间的吸力骤减,电子更容易被电离,有的物体甚至能被完全电离,这就是超导了。在高温条件下,许多物质电荷之间的吸力减弱,就像磁铁在高温下吸力减弱一样,能不能在高温区寻找超导呢?也许比较困难,温度低了电子不能被完全电离,温度高了导线就熔化了,当然液体也可以作为导体。从理论上来说,常温下质子与电子结合最紧密,不可能存在超导,否则以原子为基础的物质就不能形成。在超低温和超高温,质子与电子的结合都比较松散,这是形成超导的条件。不过在超高温条件下电流能否形成,这是需要实验进行验证的,不妨让电流通过液态铁试试。
电子在电线流动是受到加速的,一方面是发电机电磁场的推力与吸力,另一方面是导线内离子的“接力搬运”。对流过来的自由电子,每个离子都拉一把,这样电子才能畅通无阻,也使电子的速度被加速到光速。如果有一处的原子未被电离,没“人”接力,自由电子就无法通行了,这叫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也叫绝缘。所以整条导线都必须是能电离的导体。如果一段导体内只有极少的电子被电离,搬运工就少,当关者就多,只有极少的电子能通过,造成电阻大,电流小,这是低效劳动。若想高效劳动,必须是电流大,电阻亦大。如果整个闭合电路内都是高效导体,则是电流大,电阻小,线路就会有大量电子通过,并与在位电子发生密集的碰撞,迸发出超常的光和热,把线路烧断,这就是短路。
发电机是制造自由电子的机器,用电设备是消耗自由电子的装置。电灯是个消耗电子的装置,灯丝是一个电阻,选择钨丝不仅因为熔点高,更重要的是钨的电子多达74个,被电离的电子多,未被电离的电子也多,既保证了电流流量,又形成了较大阻力,是理想的工作条件。电子是携带有光子的粒子,电子多碰撞释放的光子也多。爱迪生要是明白这个道理,就没必要为了寻找灯丝材料,盲目地试验1600多种材料了。自由电子在灯丝里不断碰撞在位电子,迸发出光子和红外粒子,并迫使自由电子与离子结合,重新归位。源源不断俘获自由电子,又源源不断生成自由电子。电子的整个做功过程,可以归纳为:电离——流动——受阻——碰撞——辐射——归位,这就是电灯的工作原理,任何一种用电设备的工作原理都大同小异。这么解释电,能讲得通,也好理解,不再是一本糊涂账。
不过,这么理解电流或电子的流动,还是有不尽人意之处。发电机生产的自由电子,在电线中以每秒30万公里的速度运动,瞬间到达万里之外的用电设备,过于神奇,不可思议,值得怀疑,是哪个科学家做了什么实验测过电流的速度?很有可能,是发电机和用电设备合力做功,发电机把自由电子推出去,用电设备把自由电子拉过来,电流就产生了。推拉的力量越大,电压越大。但自由电子不是瞬间从发电机到达用电设备,而是从一个原子跳跃到相邻的原子,并把相邻原子的电子挤了出去,电线中的电子都“同步易位”,于是似乎电子瞬间从一端到达另一端。说得形象些,电线一端的绕核电子,在发电机的推力之下,瞬间被挤到相邻原子上,相邻原子上的绕核电子就被挤了出去,依此类推,连锁反应,电线中无数个绕核电子都“同步易位”,电流就产生了。“同步易位”的电子越多,电流越大。若某处的绕核电子与原子核结合很紧密,推挤不出去,这就是电阻了。金属之所以是导体,主要在于绕核电子众多,外围电子与原子核结合不紧密,容易被推挤出去。
这么解释电有何根据?当然有。水厂不能通过提高压力把水送到一个没有打开的龙头,把龙头打开水就流出来了,这是压力传递的结果,水不是来自水厂,而是来自与龙头相接的水管。同样道理,发电机发出的电流,不能沿着电线流向一盏没有打开的电灯,因为发电机无力把电子从电线的一端推到另一端,把电灯打开电就流过来了,这也是压力传递的结果,电子不是来自电厂,而是来自与电灯相接的电线。交流电正负极每秒易位50次,说明电流有来有往,频繁变换,只有“同步易位”式的流动,才有可能实现这种运动。电话线中的电流,可以同时双向流动,也只有“同步易位”式的流动才有可能。在电线的金属原子中,一部分电子被推挤过来,另一部分电子被推挤过去,就实现同时双向流动了。当然,“同时”也可能是假象,瞬间正向“同步易位”,瞬间反向“同步易位”,电流看来也是同时双向流动的了。与光子等电磁粒子相比,电子可以说是宏观粒子,粒子大运动速度就慢,不可能达到光的速度,况且电线内物质密集,阻力重重,电子运动要达到光速可能性不大。
正电荷与负电荷结合会释放巨大能量。电子与正电子结合湮灭,几乎所有的能量都释放出来了。质子与电子结合为中子或原子,电子与离子结合为原子,也有部分能量被拆分释放出来。雷电与短路是本质相同的事件,都是电子与离子结合造成了部分能量释放。在结合过程中电子与电子碰撞,迸发出巨大能量。太阳风吹来的离子在空中飘荡,地表也有不少自由电子,双方都有结合的欲望,但空气不是导体,无法走到一起,下雨后,水汽达到一定密度,就把空中和地面接通了,此时空中和地面若有一定量的离子和电子,电子就会向离子奔去,从而形电流,在电流的通路上电子一方面与水滴中的离子(这是在瞬间被电离出来的)发生激烈碰撞,另一方面与空中的离子发生激烈碰撞,释放出电磁粒子,产生光和热,使空气被烤热发生膨胀,产生震耳欲聋的声音。雷往往在大雨的初期出现,因为大雨才有足够的水汽,这样才能形成通路,下了一阵雨之后雷就少了,是因为该结合的都结合了,天地之间的异性电荷少了。雷出现在春夏,春天雨相对小些也能打雷,是因为空气比较潮,天地之间累积的电荷也比较多,不过通路还是不够畅通,春雷大多是闷雷。夏天倾盆大雨时霹雳雷才多,打雷时可看到一道闪光把天地接通,这就是电子流动的通路。这些都是直接证据。雷电都是落地的,只是多数落到了无人的地方,偶尔落到了有人的地方,雷就会劈人。
温度是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温度本身不是能量,而是人类对能量的一种描述和量度。高温是让人敬畏的,100度就让人恐惧了,何况是几百万度、几千万度、几万万度。温度是地球生物所特有的一种感觉,既然是感觉,温度就只存在于人的大脑之中,而不存在于客观世界之中。人感觉到的温度,在客观上是原子运动的速度,确切说是原子外围电子的运动速度,速度越高温度越高。电子运动的速度越快,就越容易挣脱原子束缚,飞了出去,成了自由电子,原子就解体成为离子和电子了,温度高到一定程度就彻底解体为质子与电子。而分子是靠公共电子来维系的,一旦公共电子飞了出去,分子就解体了。可见原子与分子的解体是同步的。当这一事件发生在细胞之内时,细胞的分子就解体了,被拆解出来的水蒸发了,被拆解出来的氧、氢、氮等气体飞走了,飞不起来的碳,也迫不及待抱住了氧,与氧结合成二氧化碳,又飞走了,人就剩下一点骨头渣子了。由于后果严重,人体细胞专门发明了一套装置感受原子外围电子的高速运动,电子运动一加速,人就感到热,这就是温度。可见温度就是原子外围电子的速度。给电子加速的途径很多,最主要的途径就是电磁辐射,可见光给电子加速的效率较高,紫外线、红外线也有较高的效率。因此,这三种射线是制造热或制造温度的主要工具。射线的密度越大,制造的温度越高。
地球温度升高的一个重要成因,是地表燃烧的增加,工厂的燃烧,汽车的燃烧,炉灶的燃烧,战争的燃烧,核爆的燃烧,森林的燃烧,矿山的燃烧,人体的燃烧,动物的燃烧,都会产生热能,这些热能一部分被地球吸收,一部分被大气吸收,所谓吸收只不过稀释罢了,温度还在,即使转化成其它粒子的运动,这些粒子也会通过某种形式释放出导致温度升高的辐射,只有少量温度通过辐射向宇宙空间散发热量,这样日积月累,年复一年,地表的温度就升高了。最近几百年温度升高加快,是因为工业化导致燃烧大幅增加,当然,人口和家畜、家禽的大幅增长也是原因。
人类认为,地球温度上升主要是温室效应起了作用,这是重要原因,但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在房子里烧一盆火,房子温度会升高,主要原因是有了燃烧,次要原因是房子保暖作用好。阳光的照射、地表的燃烧和火山的爆发,都是地表温度的来源。
人类一直认为力是一种能量。这当然是错误的,力只不过是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力是什么?按照经典的解释,力是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即能使物体获得加速度或变形的作用。概念模糊、朦胧、神秘,不够简单明了,从定义开始就让人糊涂了。力是最虚无缥缈的事物,人可以感觉得到,却又看不见摸不着。自从人类引入了力的概念之后,世界变得更加神秘,更不可解释了。力本来是用来描述世界的语言,但往往解释不通,有时越解释越使人糊涂。不是世界不可解释,而是语言出了问题。让我们尝试用经典力学解释世界。
飞船在轨道上飞行,人类认为有两种方向相反、力量相等的力:一种是向心力,一种是离心力。几乎可以肯定,不存在这两种力。如果真有这两种力存在,宇航员早就被分尸了。有人说向心力就是地球的引力。人站在地面上,可以感觉到地球的引力,人从空中下落时感觉到自己在运动,感觉不到地球的引力,人在轨道上飞行也感觉不到地球的引力,否则就不会失重了。引力说来就来,说走就走,不可思议。
脑袋顶块五吨重的石头从高楼跳下,人所承受的力应是人体重力加石头压力,或说是人与石头的重力之和,但什么感觉也没有,力不知给谁偷走了。也许有人说落到地面后这些重力都有了,如果地球真有一个法力无边的引力,何必要在人的脚下装个托盘才能显形呢?人落地后应有两种方向相反、力量相等的力:人与地球之间,是人对地球的作用力和地球对人的反作用力;人与石头之间,是石头对人的作用力和人对石头的反作用力。既然两种力相互抵消了,力也就不存在了,就像飞船上向心力与离心力相互抵消了一样,实际情况是人被压扁了。
站在地面上,人对地球的作用力能感觉得到,也能称得出来,脚下踩个磅称就知道了;地球对人的作用力没感觉,脑袋顶个磅称称不出来。当然,人类认为人对地球的作用力,也是地球对人的作用力,这两个力一正一反,相互抵消。这是把一件事拆成两件事来理解了,对不对只有天知道。
坐火箭垂直上升,人对重力的感觉很复杂。起飞、加速时觉得增重,匀速飞行觉得不增不减,减速飞行觉得减重。用力不能解释。起飞、加速时应是抵消了部分地心吸力,人应更轻,但人却是更重了;匀速上升时重力不增不减,用力来解释是重力与推力取得平衡,但在每秒一米的电梯和在每秒5公里的火箭,人的感觉都一样,难道电梯的推力和火箭的推力是一样的吗?火箭减速应是推力减少,按理人的重量应该增加,但人的感觉是自己轻了。怎么都解释不通,于是人类就搬来了一个叫做惯性的东西来帮助解释,问题就更复杂了,因为人类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惯性。
火箭升空,人类解释为火箭有推力;火箭关机,飞行仍在继续,人类解释为火箭有惯性。同样的飞行,一会靠推力,一会靠惯性,推力是力,惯性却不是力,这不是自相矛盾吗?还不如说是人类把能量运动的天性解放出来了,或说人类把能量运动的方向和速度改变了。
一个篮球从高处落下后弹起来了。人类认为是地球对篮球有反作用力,篮球的重量越大,反作用力越大。把篮球里面灌满沙子,重量增加了,地球的反作用力也应更大,篮球反而弹不起来了。若是把篮球换成两吨重的钢锭,地面就会陷下去一个深坑,说明钢锭对地球有作用力,但地球对钢锭的反作用力看不到。如果地球真有这么一个神奇的反作用力,人从几十层高楼坠下,就不会变成肉饼了。
火箭为什么能在真空中飞行?人类认为气体对火箭有一个反作用力,这是天大的误会,从喷管逃出来的尾气,自己逃命还来不及,还有闲心给火箭杀个回马枪?一个地球还扛不起一块钢锭,几团气体能扛得动几百吨的火箭?火箭比钢锭重多了,气体比地球轻多了。
飞机为什么能在空气中飞起来?按引力理论,一架几十吨、几百吨重的飞机,无论如何是摆脱不了地球强大引力的。为了解释飞机升空的道理,有人解释:机翼上翼面是弧面,流管变窄,空气流速加快;机翼下翼面是平面,流管较宽,空气流速较慢,形成了压力差,就把飞机托举起来了。话虽这么说,道理值得怀疑,弧面对气流是阻力面,为什么气流从弧面上流过速度反而加快了呢?平面对气流不是阻力面,为什么气流从平面上流过速度反而不如弧面?如果流管收窄可以使气流加速,那么把机翼后缘襟翼放下,下翼面流管也收窄了,其结果应是空气流速加快,压力减少,升力减少,实际上是升力增加了。我用纸做了一个上为弧面下为平面的简易机翼,让风扇从水平方向吹来,机翼升不起来,也没有飞天的欲望。我把一片有拱形弧面,剖面、外形均与机翼相似的小风扇叶卸了下来,放在水中作水平运动,“机翼”不但没有上浮的欲望,反而有下沉的欲望。这说明机翼提供给飞机的不是升力,而是“沉力”。问题越说越严重了,飞机、火箭的飞行原理人类都没搞清楚,就够胆飞上了天。
人类认为地心压力极大,真的吗?说不定这只是人类的想象而已,地心的物质从来就不知道什么叫压力,就像深海中的鱼从来不知道什么叫压力一样。人在十公里深的海底,会感觉有巨大压力;在十公里深的地层,就不一定感觉有压力了。若有一个刚好容纳一个人的空间,人会觉得暖和,不会觉得有压力。在很深的矿井,巷道上方也测不到压力。相反还可以承受压力,在几百米深的矿井,地面丢一颗像广岛那样的两万吨当量的原子弹,就感觉震了一下。同样道理,地球的内核也是固态的,哪来的压力?别忘了地球是圆的,若地心有压力,所有的拱桥都不能把圆心的砖石省略。
如何解释人在月球重量变轻?用牛顿力学解释那是因为月球质量小。月球的质量是地球的八十一分之一,按牛顿的万有引力公式计算,月球对人的引力也应只有地球的八十一分之一,但月球的引力却为地球的六分之一,多出13.5倍。若把离心力考虑进去,月球的引力可以增加一些,因为月球自转慢,但绝不会从八十一分之一增加到六分之一,人站在高速旋转的赤道和站在几乎不转的北极,重量相差也不太多。这说明,牛顿力学解释不了天体的引力。这么一来,月球引力、地球引力、太阳引力、黑洞引力,是怎么来的就成问题了。甚至是否真的存在这么一种引力,都是个问题。尽管人类可以用万有引力公式计算天体之间的引力,是不是真有那么回事,只有天知道。
如何解释空油桶上浮、氢气球上升?按牛顿力学,油桶、气球都有重量,在水中和空中都受到地球引力,应该下行,只有下行受阻后才能静止不动。然而,油桶和气球都向引力相反的方向运动。若说空气和水有浮力,那么浮力从何而来?在地球的势力范围之内,难道还有一种力比地球引力还大?一个小小的气球居然敢抛弃一个大大的地球,简直反了。如果引力没有了,就好理解了,气球想看看外面的世界,管得着吗?
由此看来,人类所说的力,好像不是那么回事。所以,老师一讲力学课,学生就开始糊涂了,讲的糊涂,听的糊涂,一塌糊涂。这也难怪,力是牛顿带给人类的礼物,牛顿看到苹果落地,就认定宇宙有一种叫力的东西存在,于是奉献给人类,人类拿起来就吃了,也不看看熟了没有。
用牛顿力学解释宏观现象,到处碰壁,似是而非;用牛顿力学解释微观世界,就完全不适用了。因为牛顿也没有完全弄清事物的本质,他试图用力来解释物质运动的某种现象和规律,但对物质运动的本质没吃透,至少物质运动的本质是能量这是他所不知道的。
为了解释微观世界,人类又发明了量子力学,明明是研究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科学,为什么要叫量子力学呢?力只是能量运动的一个要素而已,而粒子运动又往往不需要力。又是从名字开始就让人糊涂了,一般人费很大劲还不一定能弄明白是什么东西,还以为是有一种叫做量子的基本粒子具有无穷无尽的力量呢。看来物理学家还是需要补习一下语文,不然人类就很容易被搞糊涂。虽然量子力学名声日隆,但量子力学也解释不了宏观世界,说明这门科学有缺陷。
牛顿力学也好,量子力学也罢,都不能完全地、完整地解释世界,因而人类对力的概念要重新审视一下了。或者说,人类若想进一步理解世界,就必须把力的来源和本质解释清楚,只有这样,力的概念才有理由继续沿用下去。
既然物质与能量是一个事物的两个表象,那么是否可以用能量运动来解释力所描述的那些客观现象呢?试试无妨。既然力是一种人造语言,这种语言是用来描述某种事物的,换一种语言来描述无伤大雅。
人类所说的力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虚的。凡是两个物体不接触的都是虚的,如地球对月球的引力,地球对自由下落物体的引力,磁对铁的引力,只要两个物体不接触,都是虚力。一种是实的。人站在地面上,与地球亲密接触,两车在行驶中相撞,百斤重担压在肩上,都是实打实的,是实力。虚实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往往是由虚到实。苹果落地的过程,就是由虚到实的过程。要认识力就必须看透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从能量运动的角度看,虚力只不过是能量运动的方向确定;实力只不过是能量运动相聚时的能量侵切。苹果落地,只不过是苹果运动的方向指向了地心;两车相撞,只不过是双方的能量侵入了对方的躯体。
苹果为什么落到地下而不是飞到天上?这得从能量运动的本源说起了,能量的天性是运动的,能量聚合体之间的区别只有四个:质量的不同,结构的不同,运动的不同, 辐射的不同,除此之外,没有其它差异,正电负电,吸力斥力,都是假象;由此派生出的磁场、电场、电磁场、引力场,也是假象。
一种能量聚合体,无论是粒子、天体、星系,都是相似的,具有运动性、自旋性、辐射性、盘状性。
运动之所以发生,在于能量聚合体内外的能量场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导致能量聚合体发生位移,这就是所谓的运动了。物质运动是由物质相吸或相斥引发的,相吸时有一个收缩能量场起作用,相斥时有一个膨胀能量场起作用。一切物质的运动都是跟随能量场运动,即是能量场的运动带动物质运动。子弹从枪膛内飞出,是因为有一个膨胀能量场向外扩张,一直把子弹送到几百米乃至一公里之外。炸弹爆炸,也是因为有一个膨胀能量场向外扩张,把弹片送到了几百米之外。阳光射来,还是因为有一个膨胀能量场向外扩张,把光子送到了地球和远方。鱼在海中运动,是鱼摆动鳍和身体,营造出一个膨胀能量场,使自身发生运动。人在陆地运动,是人摆动双脚,在脚板与地面之间营造出一个膨胀能量场,使自身发生运动。以上的运动,都是在膨胀能量场作用下发生的运动,陨石落地则是在收缩能量场作用下发生的运动,即在陨石与地球之间存在一个收缩能量场。运动方向与运动速度,也是由能量场的运动方向与运动速度决定的。太阳对外发射出各种各样的电磁波,各种电磁粒子都是以相同的速度飞行,这说明这些粒子都是在一个膨胀能量场的作用下运动。在一个特定的空间之内,人类可以看到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这是作用能量场不同,同一个空间可以有多个叠加能量场,就像同一片水域有多种复杂的水流一样。
自旋之所以发生,在于内部各种小级别能量聚合体运动方向不一致,各种运动方向综合之后,就会得到一个结果:自旋。无论是粒子,还是天体、星系,几乎都有自旋。用一个指头轻推悬浮在空中的足球,往上部推球会向前旋转,往下部推球会向后旋转,这是因为受力点上的粒子往前运动时,受到其它部分粒子的拉扯,球就旋转起来了。若用指头在球的中部推足球,足球只向前运动,但不发生旋转,因为足球上下左右的粒子都向后拉足球,拉力相互抵消了。地球的旋转也是同样道理,地球中的各部分粒子运动方向是不同的,尤其地球表面各处的粒子运动方向是不同的,各处的粒子拉拉扯扯,地球就转起来了。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质量大的物体运动速度慢,拉后腿的粒子多着呢;质量大的粒子运动速度慢,也是同样道理,内部更小级别的粒子也在拉后腿。
辐射之所以发生,在于内部各种小级别能量聚合体运动时发生碰撞。原子核之内的各种粒子,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高速运动的,在运动中会经常发生碰撞,每次碰撞都会迸发出一些更小的粒子,重原子核由于内部粒子多,碰撞频繁,辐射也大。地球、太阳之内也发生粒子碰撞,也向外迸发出大量粒子。有些粒子是可见的,有些粒子是不可见的;有些粒子是可测的,有些粒子是不可测的(目前不可测);有些粒子穿透力强,有些粒子穿透力弱。天体吸纳进来的是物体(含天体),辐射出去的是粒子,这是一种物质循环的方式,也可能是一种动态平衡。
盘状之所以发生,在于辐射性和自旋性。一个能量聚合体一边旋转一边向外辐射,就在外围空间撒布了许多能量或物质,在旋转平面撒布得最多,于是就形成了盘状结构。在平面之内,越靠近核心能量的分布越密集。因此,任何一个能量聚合体,不论是粒子,还是天体、星系,都不是点状的,而是面状的,而且平面可以视为无限的,因为辐射几乎是无限的,这正是相距很远的两个物体都能相互影响的原因。不过,核心上的“点”是人类能够看得见的,外围上的“面”往往是无形的。因此,每一个能量聚合体,都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面,只是核心物质密度大,人类能观察得到,所以就误认是点状的。当然,说能量聚合体是盘状的,是相对而言的,客观说应是球状的,只是自旋平面密度大些,所以视作盘状的。银河系、太阳系、原子都是盘状的。理解了银河系的结构,就理解了各种能量聚合体的结构了。
图10 银河系盘状结构图
能量聚合体一边旋转一边对外辐射能量,就在其外围形成一个旋涡能量场,而在宇宙中有许许多多大小不一的能量场,各种能量场是十分复杂叠加在一起的。这些能量场永远都处于变化之中,这种变化就导致能量场中能量聚合体的位置变化,也就是导致物质的位置变化,这就是物质运动的根本原因。
这样,我们就可以分析吸力与斥力是如何形成的了。质子是一个能量聚合体,一边自旋一边向外辐射能量,在其周围撒布了许多能量,形成了一个能量场,越靠近核心能量密度越大。电子也是一边旋转一边向外辐射能量,不过相比之下,电子辐射的能量要弱得多,在质子能量场中其作用可以忽略不计。电子能够吸收质子辐射出来的能量,当质子辐射出来的能量接近电子时会加速,电子就像张大了嘴把能量吸了进去。这样,质子辐射出的能量运动速度就发生了变化,由快趋缓,由缓趋快,也就是两头快中间慢,中部的能量场被拉薄了,形成了相对真空,能量场发生了收缩,于是电子就趋向了质子。就像两个物体之间出现了相对真空,两个物体就相互靠近了。
为什么是电子趋向质子?因为质子比电子大得多,质量是电子的1836倍,而质子与电子之间的能量场发生变化,只是两者之间管状“虫洞”能量场发生变化,这个“虫洞”只能容纳电子通过,质子体形太大,是无法通过的。这样,从表面看就是电子飞向了质子,或者说被质子吸了过去,或者说电子对质子辐射有趋向性,可以这么理解电子的行为。由此可见,因相互吸引作相对运动的两个物体,是因为两者之间的能量场出现了一个“虫洞”。也可以说,质子与电子之间能量场的变化,导致了电子的运动。
电子吸收了质子的辐射后,就增加了自旋的能量,获得了公转的能量,内部的碰撞也激烈起来,并产生能量源源不断地辐射出去。当然,电子能量场对质子可能也有影响,有什么影响暂时不作分析,这是次要的,稍后再作分析。
为什么辐射出去的能量接近受体时会加速?不太清楚,不过有几种可能。一是接纳辐射的受体,对于辐射而言相当于真空,越接近真空度越高,因而速度也就越快。所谓的“真空”,也就是没有相斥的能量,而粒子在运动中是有相斥能量的,相斥能量就是同类粒子。能量运动是粒子运动,同类粒子之间有斥力、有压力,若另类不相斥的粒子置身其间,斥力、压力就会消失,这就相当于遇到了真空。就像江河中的水分子向前运动受阻于前方的水分子,运动速度是有限的,若水中有一方真空可以大量吞噬水分子,前方的水分子到了这里就不见了,后方的水分子前进的阻力消失了,来自后面的挤压依然未变,于是运动速度就加快了。二是电子辐射的能量,可以给质子辐射的能量加速,质子辐射越接近电子,电子能量场越密集,质子辐射速度也就越快。因为电子辐射出去的能量也是粒子流,这些较小粒子照射到质子辐射出来的较大粒子,也可能成为其“动力”。三是电子能量场是一个旋涡状能量场,质子辐射过来的能量,越接近旋涡中心速度越快,被加速卷了进来。
这就是异性电荷之间的吸力,也是磁力、电磁力、重力、引力形成的原理。
由此可见,物质不是存在于真空之中的,而是存在于能量场之中的,所谓能量场也是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看不见的物质,能量场发生变化,物质的位置也发生相应变化。物质处身于动态的能量场之中,发生各种形式的运动就是很正常的了。在宇宙空间,存在着星际分子、宇宙尘埃和各种辐射,这些微观物质构成了宇宙基本的能量场。
电子向质子飞去,似乎应投入质子怀抱,不过,电子是趋向质子的辐射源,而质子是高速自旋的,辐射从切线方向甩出,电子就不断地向切线方向飞去,不断地扑空,这样就与质子不断进行捉迷藏的游戏,质子与电子就这样动态结合在一起了,于是氢形成了。电子占据了离质子最近的外围轨道(轨道不稳定),也只有在这个轨道才能有足够的辐射密度容纳和驱动电子。第二个电子飞来,由于电子之间有斥力,难以靠近质子,无法获得足够的质子辐射,质子驱动力不足,就留不住多余电子了,于是质子与电子只能一夫一妻结合在一起。
当原子核多了一个质子时,辐射出的能量多一倍,外围的能量场密度大一倍,这样就能在外围轨道容纳和驱动两个电子了,这就是氦。当原子核有94个质子时,就能容纳和驱动94个电子,这就是钚。不过,若再增加电子,就难以维系了,毕竟距离太远,内层的电子障碍太多,超出原子核的作用距离了,更重要的原因是原子核内的粒子太多,相互碰撞太多,对外辐射太大,衰变极快,所以钚以上的元素都是人造的不稳定元素。一般来说,原子序数越大越不稳定。这些元素可能也有天然的,但早就衰变成其它粒子了。
当然,原子核内质子之间存在膨胀能量场,质子与质子是不能抱团的,幸好有中子存在,中子与质子之间存在收缩能量场,能抱成一团,这样其它质子就可以“粘附”在原子核的中子之上了。一般是一配一,不过一夫多妻也很常见,几乎所有元素都有同位素,有的还有多种同位素,这说明一个质子可以吸附多个中子。值得指出的是,质子与质子之间的膨胀能量场,作用距离不远,这是质子能在原子核这个家庭中相处的原因。
归根结底,引力来自辐射,引力大小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辐射的强弱,二是吸收的多少,这是由辐射方和吸收方共同决定的。一个粒子温度越高,内部的碰撞越多,发出的辐射越强,吸收的辐射越弱;一个粒子温度越低,内部的碰撞越少,发出的辐射越弱,吸收的辐射越强。把一个常温下的原子慢慢降温,一直降到绝对零度,在这个过程中绕核电子是不断减速的,最终完全停止运动。因为温度降低后原子核内的碰撞减少,辐射减弱,引力减弱,当引力完全消失,电子就无法运动了,此时质子与电子之间的关系就结束了,双方都不束缚对方,彼此都是自由之身。当然,可能不必等降低到绝对零度,降到一定度数就不能驱动电子了。若被实验证实,则表明辐射就是引力的源泉。相反,把一个原子慢慢加温至恒星的温度,质子辐射增加了,电子的辐射也增加了,辐射对辐射,吸力变斥力,质子与电子也会分手,这就是太阳内部的情况。因此,太阳风吹过来的是质子和电子,也有离子,离子是在太阳表面合成的,还有一部分是在路途合成的。
根据玻尔理论,能级高的电子轨道亦高,能级低的电子轨道亦低,电子由高轨道跃迁到低轨道时,辐射光线;电子由低轨道跃迁到高轨道时,吸收光线。这一理论已被科学实验证实,只是电子轨道不是固定的而已。另外,还需要修正的是,因果关系说反了,应是辐射的吐纳为因,轨道的升降是果。这一现象表明,辐射与引力有关,电子辐射光线之后,携带的能量少了,可以吸收更多的质子辐射,质子对电子的引力增强,轨道拉低;相反,电子吸收光线之后,携带的能量多了,吸收质子辐射少了,质子对电子的引力减弱,轨道升高。当光线照射达到一定强度,电子就完全脱离原子核,成为自由电子逃逸出去,这就是光电反应。这些事例足以证明,辐射就是引力的源泉。在宇宙空间,引力中心都是辐射源,这也表明辐射就是引力的源泉。当然,没有辐射的黑洞也是引力中心,但这是人类捏造出来的。即使有黑洞存在,而且黑洞也有引力,那也是因为黑洞能大量吞噬辐射。
同样道理,太阳与地球之间的引力也是这么发生的。太阳一边旋转一边向外辐射能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能量场,地球处于这个能量场之中,地球吸收太阳的辐射,导致能量场的收缩,形成了“虫洞”,地球也就趋向太阳。由于太阳是一个旋涡状能量场,大部分辐射是旋转着飞过来的,其中有居主导地位的引力辐射——即能被地球大量吸收的辐射。因此,地球接纳太阳引力辐射的方向,就不是正对着太阳的方向,而是地球公转轨道的切线方向,因为太阳引力辐射从这个方向飞过来。这些辐射越接近地球速度越快,拉薄了能量场,造成了能量场的收缩,在地球与太阳之间形成一个弯曲的“虫洞”,刚好容纳地球通过,于是地球也就围绕着太阳旋转起来。这么看来,地球要掉到太阳上去也不容易,除非太阳不转了,幸好现在太阳以每秒两公里的速度由西向东自转。
地球与太阳之间,既存在引力,也存在斥力。来自太阳的辐射,有一部分是能被地球吸收的,这部分辐射就是引力辐射;有一部分是会被地球反射的,这部分辐射就是斥力辐射。因此,地球的公转轨道,很有可能是引力与斥力的平衡点。地球的物质构成、形状、形态和大小,都可能会影响地球的公转半径和公转轨道。同样道理,所有的行星也都是如此。也许,这正是行星不会落到太阳上的原因,或者说行星的公转轨道是相对稳定的,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落到太阳上。
不过,小行星则有可能落到太阳上。小行星在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不只受到太阳能量场的影响,还受到行星能量场的影响,两个或多个能量场叠加后,就会改变小行星的轨道,小行星就有可能掉到太阳上去或击中某个行星。若地球公转轨道的内圈有一颗巨型行星,或说若金星是一颗巨型行星,地球轨道就可能会受到干扰,发生扭曲变形,说不定也会掉到太阳上或跌入更低的轨道。幸好金星和水星都比地球小,对地球公转轨道影响不大。在地球轨道之外,还有一颗巨大的木星提拉着地球,不让地球掉到太阳上。
物体在空中向地面下落,也是这个道理,主要是双方电子与质子之间的能量场起了作用。越靠近地面速度越快,在于越靠近地面,地球辐射越密,能量场越强,这是加速度形成的原因,因为地球是一个球体,辐射是呈放射状发射出去了,离地面越远,密度越小。也可以说,是因为辐射有加速度,物体的自由下落才有加速度。辐射的加速度,是在向吸收辐射的物体接近时发生的,这既是能量场收缩的加速度,也是物体下落的加速度。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真空中称砣与鸡毛的下落速度是一样的了。因为称砣与地球之间的能量场,和鸡毛与地球之间的能量场,是完全一样的。在这两个能量场中,辐射的速度是一样的,能量场的收缩速度是一样的,物体的下落速度也就一样了。虽然称砣质量大于鸡毛质量,吸收的辐射和发出的辐射也更大,但摊到每一个质子和每一个电子,两者是完全一样的,因此不影响两者对地球的能量场。当然,速度一样不等于受力一样,还是称砣受到的吸力更大一些。
话说回来,不是任何辐射都会被对方吸收的,只有吸收对方的辐射,并使对方的辐射加速,才能使能量场发生收缩,才会导致引力的发生。符合上述条件的辐射,是特定种类的辐射,比如能被电子吸收的质子辐射,这种辐射可称为重力辐射或引力辐射。引力辐射有多少种,具体由什么粒子组成,目前还不清楚,因为质量太小,人类还观测不到。不过,有可能所有的辐射既是引力辐射,也是斥力辐射,一切取决于受体是吸收还是反射。
既然吸收辐射的物体趋向辐射源,那么太阳的辐射强于地球的辐射,被太阳引力辐射照射的人为什么不飞向太阳?人当然在飞向太阳,只是地球与人一起飞罢了。若没有地球,人也飞向太阳,确切说是飞向太阳引力辐射的照射方向——环绕太阳飞行。另外,任何一个辐射源,也同时是一个膨胀能量场,对周围的物体也有一定的斥力,是斥力大于吸力,或斥力小于吸力,还是两力相互平衡,要作具体分析。话说回来,对于人来说,最大的引力辐射来自地球而非来自太阳,太阳辐射不是主要的引力辐射。
还有另外一些辐射是相互减速的,质子辐射与质子辐射之间,电子辐射与电子辐射之间,就能给对方刹车、减速,这样两个粒子之间的能量对流,就是越靠近对方流速越慢,这就造成能量场发生膨胀,于是就把双方“推开”了,这就是同性电荷之间的斥力,也是物质之间的斥力。能量场发生膨胀是好理解的,在人类生活中经常可见。枪膛中的能量场发生膨胀,就把子弹头推了出去。火箭燃烧室内的能量场发生膨胀,就把火箭推了出去。阳光之于地球,是引力辐射还是斥力辐射?地球吸收阳光,阳光是引力辐射;地球也反射阳光,阳光也是斥力辐射。关键在于吸收多还是反射多,吸收多于反射就是引力辐射,反射多于吸收就是斥力辐射。
无论是引力还是斥力,无论是收缩能量场还是膨胀能量场,都是在两个物质或物体之间发生的,单个物质或物体不能形成收缩能量场和膨胀能量场。对于电磁粒子而言,太阳是一个膨胀能量场,这个能量场把电磁粒子辐射出去;对于向太阳坠落的天体而言,太阳则是一个收缩能量场,这个能量场把坠落天体拉了下来。因此,就不难理解运动的相对性了,运动总是相对于另一个物质或物体而言的,单个物质或物体不能形成运动,也无所谓运动,因为一个巴掌拍不响,不能形成收缩能量场或膨胀能量场。
了解了引力辐射和斥力辐射之后,就可以全面分析质子与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了。前面说到,质子辐射对电子有引力,电子辐射对质子有何影响?若能被质子吸收和加速,对质子就有引力;若能被质子排斥和减速,对质子就有斥力。由于这种作用处于次要地位,被质子强大能量场的引力作用掩盖了,其作用不得而知,不过可以通过实验进行分析。在实际中,由于作用微不足道,可以忽略。就像分析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时,无需考虑地球对太阳的引力。对于太阳而言,地球只不过是一粒沙子。
一个物体在宇宙中,实际上是处身于无数个能量场中,关键在于哪个是主要能量场,主要能量场发挥主要作用,次要能量场发挥次要作用。有些能量场作用方向是相反的,一个物体可以同时处于收缩能量场和膨胀能量场中,向哪个方向运动要看哪个能量场更强。因此,天体的自转,粒子的自旋,都好解释了,因为一个粒子或一个天体,处身于无数个能量场之中,各种能量场共同作用于一个物体或物质,自然就旋转起来了,这是从另一个角度解释粒子和天体的自转,即自转力量来自外部能量场。当然,外部能量是通过内部能量发挥作用的,太阳能量场作用于地球,对地球每个部分、每个粒子的作用,也是有所不同的,这一个能量场就可以使地球形成自转。具体来说,面向太阳的粒子受太阳辐射的影响,向太阳引力辐射飞来的方向运动,但其它部分的粒子运动方向与速度都有所不同,从各个位置拉扯地球,地球就转起来了。这样,外部“动力”与内部“动力”就统一起来了。
收缩能量场是加速能量场,膨胀能量场是减速能量场。一个空气中的自由落体,同时受到收缩能量场和膨胀能量场的作用,收缩能量场是落体与地球之间的能量场,膨胀能量场是落体与空气之间的能量场(受压膨胀),后者显然要弱多,所以落体依然向地面下落,只是在下落中受到减速制动。不过,在宇宙中膨胀能量场要比收缩能量场强大得多。两个天体相撞会发生激烈爆炸,炸得四分五裂,这表明膨胀能量场比收缩能量场更强大。
前文谈到,粒子越小速度越快,现在就好理解了,小粒子要么吸收辐射,要么反射辐射,运动趋向性单一;大粒子是小粒子的集合,有的吸收辐射,有的反射辐射,运动趋向性复杂,综合之后就得出了一个折中的方向和速度。这正是光子每秒运动30万公里,地球每秒运动30公里的原因,地球可以视为一个大粒子。
这样,吸力与斥力是怎么回事明白了,正电与负电是怎么回事明白了,重力与引力是怎么回事也明白了:都是彼此之间的能量场给对方辐射的能量加速或减速,造成能量场发生收缩或膨胀,导致物质相吸或相斥。
鉴于此,原子的结构人类需要重新认识了,核外电子的分布与人类认识的不同,不是随机撒布在原子核周围,而是呈盘状分布,由里到外,一圈一圈,就像九大行星的分布一样。当然,绕核运动电子的盘状分布,是指单个原子的状态,当有多个原子在一起时,或周围有较强辐射时,会产生干扰,电子运动轨迹会发生混乱。这与天体运动的相互干扰道理是一样的。在太阳系近距离的周围空间,若存在许多恒星,九大行星可能就不在一个平面上了。当绕核运动电子受到外部较大能量的辐射,电子的运动要么被推到更低的轨道,要么被拉到更高的轨道,甚至会脱离原子核,成为自由电子,这样电离就发生了。单身是暂时的,有机会电子就会重组家庭,不过在恒星内核,由于温度太高,电子没有这样的机会。
粒子的吸力与斥力,不只存在于质子与电子之中 ,任何粒子之间都有可能存在吸力与斥力,只是程度不同罢了。相对而言,中子对外辐射小一些,或对外辐射的“颗粒”较大,不具有明显的电性,即不具有明显的吸力与斥力。但由于中子也能在一定程度吸收辐射,也能与某种粒子相吸,中子与质子就因相吸而结合在一起。光子与电子之间,在不同的情况下存在不同的力,不饱和电子可以吸纳一个光子,成为饱和电子,由于有光子的加入,对光子就相斥了,电子发生碰撞就把光子释放出去,成为不饱和电子。地球上的多数物质都反光,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饱和电子把光挡了回去;地球上的多数物质也吸光,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不饱和电子把光吸收了。不过,这是次要的,主要的还是原子核中的质子吸收光子。由于吸收的程度不同,颜色就有深浅之分。黑色物质吸收了大部分光,即吸收了大部分光子。
当光子被质子吸附时,由于光子失去了独立的运动,不能进入人眼,也不能通过电子显微镜进入人眼,人是观测不到的,这样从表面来看,光子照到黑色物体就不见了,这是因为被原子核中的质子俘获了。在质子表面的光子,是相对静止的,这也表明光速不变是荒唐的。若光速不变,黑色物体就不可能存在,光子要么穿透黑色物体,要么被黑色物体反射出来,因为人类认为光子一旦出现,就永远以光速运动。
这么说来,恒星与恒星之间有没有引力?可能有也可能没有,有没有要看双方的辐射是否被对方吸收。若是没有引力,只有斥力,也不奇怪,因为恒星发出的辐射可能是相同或相似的,这些辐射之间有斥力,现在宇宙中的恒星,绝大部分都是各自占领一方空间的,人类从未观察到有两颗恒星相撞,若彼此有巨大的引力,至少经常可以看到恒星相撞,毕竟恒星的数量多如沙海。当然,恒星之间有引力也好理解,毕竟恒星发出各种各样的辐射,其中某种辐射被对方吸收也属正常。凡是能被对方吸收的辐射,就可称为引力辐射;凡是被对方反射的辐射,就是斥力辐射。同样道理,星系之间的关系也类同恒星,两个星系之间斥力辐射占主导地位,两个星系就远离而去或保持距离;两个星系之间吸力辐射占主导地位,两个星系就相互靠拢,甚至发生相撞与合并。
一般来说,温度低的天体可以吸收温度高的天体的辐射。银心是一个、一组或一群超高温恒星,太阳可以吸收银心的辐射;恒星是高温天体,行星可以吸收恒星的辐射;行星温度也高于卫星,卫星也可以吸收行星的辐射。一般来说,天体质量越大,温度越高,辐射越强,引力越大。
太阳是一个旋转辐射源,以每秒两公里的速度由西向东旋转,在太阳的旋转平面,形成了最密集的辐射,在这个平面具有最强的能量场,引力也最大,所以九大行星是大体分布在这个旋转平面上的。与旋转平面有一定倾角的平面,也有辐射发出,但要弱得多,能量场也不够强大,引力相应也小,只能吸引质量较小的小天体,如彗星、小行星等。
若有一个行星正好挂在太阳的自转轴上方或下方,即与太阳旋转平面垂直,两者之间可以视作直线能量场,行星就可能坠落到太阳上,因此在这两个方向找不到行星。不过,也有彗星从太阳两极上方飞过,德·维科彗星是以85.1度的轨道倾角公转的,近日点与太阳的距离是0.66个天文单位,差不多是金星到太阳的距离,这是很远的了。也许是彗星从远处向太阳飞来,加速过程比较长,到了近日点时已有较高的速度,不容易掉到太阳上。当然,不容易不等于掉不下去,假以时日也可能会掉下去。有的彗星居然穿进日冕,这就是正在落入太阳或即将落入太阳的彗星。许多人认为彗星的近日点离太阳很近,其实多数彗星近日点离太阳比地球还远,在人类已命名的104个周期彗星中,近日点低于地球公转轨道的才17个,最近的也有0.19个天文单位,那些与太阳接吻的彗星,显然是要拥抱太阳的。
无论如何,在太阳两极上方飞过的彗星极少,绝大多数彗星大体是在太阳的旋转平面运动的,也就是被太阳旋涡能量场带动公转的。太阳引力辐射来自太阳中的某种粒子,这些粒子也是高速旋转的,在任何一个方向都有引力辐射发出,这些引力辐射的集合,就在这一方向形成了旋涡能量场,自然可以带动彗星以接近90度的倾角绕日公转,尽管这不是永久轨道。
银河系也是盘状的,与太阳系同在一个大的平面上,从水平方向飘过来的星际分子和宇宙尘埃比较多,太阳也有较多机会吸纳这些物质。至于有没有较大天体飘过来,不敢肯定也不敢否定。银河系之所以是盘状分布的,道理与太阳系相同,银河系中心有一个强辐射源,这个、这组或这群天体是高速旋转的,主要辐射分布在旋转平面上,主要能量场也分布在旋转平面上,受其影响的外围天体也就大体分布在这个平面上。
同样道理,月球也大体位于地球的旋转平面上。月球也是这么绕地运动的。地球虽然不发光,但也有较大的引力辐射,除了质子的引力辐射之外,还有另外一些电磁辐射源,其中有的电磁辐射可能是引力辐射。①地球被太阳烤热,自然就有电磁粒子向外辐射。②直接向外反射太阳的电磁辐射。③地核也有能量透过地表对外辐射,地核最高温度达5700℃,与太阳表面差不多,可视为一个小太阳。④大气层之外有高低两条地球辐射带,环绕赤道上下低纬度地带,有大量的质子、电子等高能带电粒子进行高速运动,并向外辐射出电磁射线。⑤地球辐射带之外的磁层,也有大量带电粒子,也对外发出电磁辐射。由于地球与月球距离近,这些能量足以推动月球运动了。当然,最大的引力辐射还是地球质子辐射的集合。也许是因为地球有多个引力辐射源,而月球又离得很近,来自不同方向的辐射共同作用于月球,月球才有了18.3—28.6度的轨道倾角。
月球也是俘获的,月球本来是一颗行星,受太阳和内行星吸引向太阳坠落,轨道逐渐下坠,进入地球轨道附近时被地球收留。太阳系行星的卫星,大体都有相似的来源,都是向太阳坠落时被行星收留,坠落方式是公转轨道逐渐下降。太阳系内的行星,包括小行星,向太阳坠落是一个大趋势,质量越小下坠越快,这样就路过了许多行星轨道,甚至就在相同或相近的轨道围绕太阳公转,速度一快一慢,会合就是必然的了。由于同向运动,相对速度不大,接近后受大行星旋转辐射能量场的影响,小行星就围绕大行星运动了。
若是小行星质量太小,大行星提供的引力就不足,轨道下坠相对较快,就会在较短时间落到大行星上,或者没有围绕大行星运动就直接落了下来,或者匆匆穿过大行星公转轨道,坠入了更低的公转轨道。水星自转周期是58天,金星自转周期是243天,没有足够强的旋转辐射,只有较弱的质子旋转辐射,没受到行星旋转的加强,路过的小行星难以进入金星和水星的轨道,要么直接落到了这两个行星上,要么进入轨道后轨道不断下坠,最终还是被拉了下来,因而它们没有卫星。这也证明了辐射是引力的源泉:行星旋转,卫星环绕;行星不转,“卫星”坠落。
下坠的小行星大多被土星、木星收容,形成卫星或接纳入怀,只有漏网之鱼才被火星、地球收容,当小行星变成卫星后,有了稳定的绕日轨道,轨道上又有足够的弥散物质,卫星就有了较好的成长条件。地球没能挽留住的小行星,轨道不断下降,要么击中金星,要么击中水星,要么击中太阳。值得注意的是,从宇宙时间来看,小行星轨道下坠速度是较快的;从人类眼光来看,小行星轨道下坠速度是缓慢的,甚至不能被一两代人察觉,下坠到地球附近的小行星,在人类看来只是低轨小行星而已,说不定金星、水星也是正在下坠的小行星,地球可能也不例外,这也是不同时期有不同生物的原因之一。不过,人类不必担心有朝一日掉到太阳上,人类将来有能力抬高地球轨道。以上所述,是太阳系卫星的由来。
太阳系中的卫星和行星,都是上帝为人类准备的后花园,地球人满为患之后,既可以向这些星球迁移人口,还可以把这些星球放下来或拉起来,让它们进入地球附近轨道,也可以成为地球的伴星,就像地球与月球一样,然后改造这些星球的环境,让这些星球适合人类居住,这是最有效、最可行的办法。两个地球相距不远,相互对望,彼此之间通话、来往也方便,这样人类就不孤独了。第一个细胞在地球出现时是孤独的,后来不孤独了;第一个智人在地球出现时是孤独的,后来不孤独了;人类在地球出现也是孤独的,将来就不孤独了。
地球的辐射主要来自质子的辐射,质子的辐射是旋转的,旋转方向是随机的,在地球之外的任何一个方向,都有地球质子旋转辐射,只是在地球自转方向上叠加的质子旋转辐射最多。这也是人造地球卫星倾角越大发射越难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是倾角越大向地球自转借力越小。假定地球的辐射是垂直于地面的,当地球由西向东旋转之后,辐射就被拉弯了,在一定高度上辐射就是由东向西的放射状,一颗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重叠的卫星,就是在飞行方向的前方获得地球的辐射,并形成动力。
当然,地球的辐射不仅是垂直于地面的,各个方向都有,但无论是什么方向的辐射,都会在一定程度被地球的自转拉弯,赋予由东向西的倾向性。在南北两极,地球辐射没有被扭曲变形,是正常的放射状,当然也有旋转,因为质子是旋转的。辐射被扭曲变形,类似于磁力线被扭曲变形,一个磁极发出的磁力线,可以近似看作是直线的,多了一个异极之后,磁力线就扭曲变形了。磁力线本质就是辐射线,是质子发出的电磁辐射被电子吸收,辐射所走过的路线就是磁力线,磁力线的弯曲表明辐射是弯曲的。
有一定倾角的卫星,也是在飞行方向的前方获得地球的辐射,毕竟在任何一个方向上都有地球的旋转辐射,而且是运动方向前方的辐射最密集,就像人在雨中跑步,无论向哪个方向跑,雨点总是从前面打来。换句话说,一个运动的物体各个方向都有引力辐射照射,迎面而来的引力辐射才能形成最大的收缩能量场,物体就沿着这个方向飞去。形象地说,前方的能量场被收缩了,后方的能量场拉伸了,于是物体就向收缩能量场飞去。因此,发射卫星时,当火箭关机时卫星获得的方向大体就是轨道的方向。当然,当卫星倾角大于90度,成为逆行卫星时,从行星获得的动力就有所不同了,这个问题在后面再研究。
微观运动与宏观运动相似不是一种巧合,而是具有同源性。总的来说,无论是微观粒子,还是宏观星系,其基本结构都是旋涡状的,因为核心的能量聚合体是旋转辐射源。人类把星系分为旋涡星系、棒旋星系、椭圆星系和不规则星系等,在本质上基本都是旋涡星系,只是视角不同、运动不同、组合不同或生命阶段不同而已,如棒旋星系与旋涡星系没有本质区别。椭圆星系可能是被人类的视角看扁了,俯看是旋涡,斜看就是椭圆了;可能是中心天体旋转很慢,从远处看不出旋涡状结构;可能是中心天体停止旋转,外围天体正在向中心天体靠拢;可能是近处有一个相邻星系,扰乱了其旋涡状结构;可能是两个旋转方向相反的旋涡星系,正在发生碰撞结合;可能是中心天体发生爆炸,外围天体正在被吞噬并停止旋转;可能是一个超级天体发生爆炸,裂解、抛撒出众多恒星(这暗示了星系的起源)。有些很不规则的星系,只是超级爆炸后的弥散物,没有协调一致的运动,已不能视为一个星系了。
物质的引力辐射使能量场发生收缩,这是物质得以凝聚的重要原因。原子是这么凝聚的,分子是这么凝聚的,物体是这么凝聚的,天体是这么凝聚的,星系是这么凝聚的。当一团物质发出强烈的引力辐射时,这团物质就有了凝聚力,就会由小到大。太阳是这么形成的,恒星也是这么形成的;反过来说也成立,当一团物质凝聚得足够大时,就会发生热核反应或某种反应,释放出强大的引力辐射。
当两个氢原子相遇时,双方的电子首先趋向自己的质子,其次趋向对方的质子,这样两个原子就抱在了一起,形成分子。这种趋向性的存在,使无数的分子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尘埃、一个颗粒、一个团块、一个天体。一个天体形成后,所有质子发出的引力辐射叠加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引力辐射源,对这个天体的所有电子都有影响,对周边天体的电子也有影响。天体最厚的方向辐射最强,对于一个球形天体,直径的方向辐射最强,所以人类误认为地心有一个引力。这样,由于所有的电子都趋向球心方向,天体得以成型。
行星的对外电磁辐射与太阳有所不同,太阳是热核聚变产生的电磁辐射,行星对外电磁辐射主要是质子辐射的集合,当然在一些较大行星的内部,也有一颗火热的心透过表层向外辐射能量。地球的最厚之处,辐射最强;地球的赤道之上,辐射最强——在自转方向上辐射最强。地球是一个外形像土豆的天体,表面凹凸不平,有科学实验表明,凹的地方引力小,凸的地方引力大。地球表面最大凹陷在印度附近,那里的引力比地球表面平均引力小0.3 ‰ 。这说明,地心并没有一个引力,引力来自物质堆积最厚之处,也就是说物质最厚之处叠加的引力辐射最强。
在太阳的势力范围之内,一个原子、一个分子、一个尘埃、一个颗粒、一个团块、一个天体,对太阳的辐射都有趋向性,其结果是绕日运行,并逐渐落向太阳;小于原子的粒子,对太阳则有背离性,其结果是从太阳中辐射出去或喷发出去。是飞向太阳还是飞出太阳,取决于这些物质与太阳之间是什么性质的能量场,是膨胀能量场就分离,是收缩能量场就相聚。
一般来说,天体是在较弱能量场中由浓密的宇宙尘埃凝聚而成的,达到一定质量后,可以大量吸附宇宙中的分子、尘埃、颗粒、团块和小天体,继续长大。质量相当或相差不大的天体,就难以结合了,相撞后会炸得四分五裂。另外,由于双方存在强大的旋涡能量场,也难以相撞,或小质量的环绕大质量的,或双方质量相当,相互环绕。
太阳系九大行星,有可能是在太阳系中慢慢长大的,也有可能是太阳俘获的,还有可能是太阳收养之后哺育长大的。由于物质之间有聚力,一切物质、物体、天体都是慢慢长大成型的,问题只是在哪里长大的。只要在公转轨道及附近有足够的物质,就可以慢慢长大成为行星。不过,在相近的公转轨道上,固态天体与固态天体聚在一起并不容易。在木星与火星之间的公转轨道上,有50万颗小行星,但并不能聚合为一颗行星。由固态、液态或气态天体吸纳气态物质可能性较大,一个庞然大物从空中扫过,周围的气态物质就吸附过来了,随着压力的增大,气态物质逐渐变为液态物质。有科学家计算过,每年落入地球的物质只有十万吨,这是微不足道的,也许忽视了大量不可见的气态物质。地球大气圈质量为5000万亿吨,如果公转一圈平均获得千分之一的大气,就是5万亿吨,这不是一个小数字,公转46亿圈就可获得2.3×10²² 吨,相当于四个地球。
九大行星起源于太阳系的可能性最大。太阳中有90%的氢和10%的氦,其它元素太阳都有,虽是微量元素,但由于太阳质量巨大,绝对数量不算少,尤其是氧、碳、氮、镁、硅、铁、钠、铝、磷、硫等元素较多,这些元素都是组成九大行星的主要元素。太阳上多的元素,行星上也多;太阳上少的元素,行星上也少。氢在太阳上占90%,在行星上也大体占90%;氦在太阳上占10%,在行星上也大体占10%。
行星的质量主要集中在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上,这些行星的物质构成都是相似的,主要质量集中在液态物质上,液态物质是由大气底部的气体在高压下液化而成的。因此,分析大气成分和比例,就可知液态物质的成分和比例,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大气中的主要成分是氢与氦,比例分别为:86%与13%,97%与3%,83%与15%,79%与18%,这些行星的液态部分也大体是这个比例。由此可见,行星的主要成分及比例,与太阳的主要成分及比例,大体相符,这足以说明行星起源于太阳系。类地行星主要成分与比例,与太阳相去甚远,主要是轨道太低,温度太高,无法保持低熔点的氢与氦。当然,卫星、彗星、小行星和太阳系的其它附属物质也起源于太阳系。微量元素不好估算,但相信微量元素的比例也是大体相符的,地球上的稀有元素,在太阳上也是稀有元素,地球上的金少,太阳上的金也少。
太阳喷发出来的物质,冷却之后会自然抱团,因为彼此之间存在引力辐射,这个团块最初是气态的,随后有液态、固态物质形成和加入,团块越长越大,引力越来越强。在太阳能量场的作用下,一边围绕太阳公转,一边吸纳物质成长。长得快的最终成为行星,长得慢的最终成为小行星和彗星。这么看来,九大行星是太阳生养的儿女。
在海王星、天王星、土星和木星附近运动的一些小行星,轨道被这些大型行星拉扯变形,小行星演变成彗星,有了近日点和远日点,逐渐靠近太阳时,冰熔化成水,水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全部蒸发或蒸发了一部分;逐渐远离太阳时,未蒸发的水蒸气又凝结为水再凝固成冰,并开始吸纳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其中的冰主要是在大型行星轨道之间或之外获得的,也就是说那个地方可能是太阳系的水库,这是一个环状的水库,环绕太阳一圈水,存在形式是冰粒、冰块、冰团。
彗星的一项任务就是取水,把水带给被太阳烤焦的、干旱的低轨行星。彗星每公转一圈,外围的冰熔化蒸发,彗核则长大了一圈。蒸发的水蒸气大部分留在了地球轨道和太阳之间,地球扫过时就获得了水蒸气,太阳风也把内圈的水蒸气吹到地球轨道,使地球有更多的机会吸纳水蒸气。当然,水蒸气被地球俘获时已凝固成冰粒、冰块和冰团,进入大气层时又重新汽化成水蒸气,成为云的来源之一,再以降雨的形式落到地球,于是地球就有了海洋。在地球轨道之外,太阳风吹来的水比较少了,所以火星获得的水比地球少;在地球轨道以内的区域,水比较多,但金星、水星温度较高,保持不了水,又蒸发到太空中被太阳风吹了过来。这是地球水来源的第一种可能。
第二种可能是流星带来的,流星可能是冰、岩、土的混合物,冰在大气层中汽化成了云,被人类忽视了。第三种可能是流冰带来的,有些环绕太阳公转的小天体主要成分就是冰,是冰粒、冰块和冰团,靠近地球时被地球吸了下来,在大气层中汽化成云,这类小天体或微型天体,在此称为流冰,因为烧不着,人类看不到,不成其为流星。第四种可能是因为地球大气中得天独厚存在氧,太阳风吹来大量的电子、质子,靠近地球或进入地球大气层时重组为氢,氢与氧在闪电的撮合下结合为水。第五种可能是太阳风吹来氢和氧,太阳中90%是氢,氧是微量元素,但在微量元素中属宏量元素,这两种元素进入地球之后,在自燃、闪电、火山和天体撞击中起火燃烧,生成了水,这是地球水来源的最大可能,也是太阳系水来源的最大可能。俗话说水火不容,没想到火是水之父。
分布在冥王星公转轨道之外的小行星,有机会成为大行星,这是大行星的主要来源,因为只吸纳物质,不外吐物质,成长得比较快。吸纳的物质主要是太阳风吹来的物质,这类小行星每公转一圈就长大一圈,在几十亿年之中可以长得很大,当直径达到两千公里时,就可以视为大行星了。
太阳与九大行星组成的家庭,可能是恒久的,可能是动态的,也可能是临时的。若是临时的,迟早会分道扬镳、各奔西东,当太阳熄灭的时候,太阳的能量场消失了,太阳的引力也消失了,树倒猢狲散,各大行星就会飘离太阳系,四处流浪漂泊,当进入其它恒星的能量场时,就会投奔新的恒星。其它恒星的行星,命运也与太阳系的行星相同。因此,太阳系各大行星可能曾经是其它恒星的行星。虽然这种可能性不大,但也是一种可能。
光子的运动也能用能量场的变化来解释。太阳是一个向外膨胀的能量场,光子在两个大级别粒子相撞中被迸发出来,两个大级别粒子相撞时存在一个膨胀能量场,把光子推了出去,周围的能量场与光子发生的作用很弱,对于光子而言近似于真空,于是光子就随着膨胀能量场飞出去,但两个大级别粒子制造的能量场,强度是有限的,因而光子是飞行不远的。不过,太阳无数粒子碰撞制造了一个巨大的膨胀能量场,光子可以随着太阳膨胀能量场飞向遥远的地方,太阳能量场的膨胀几乎是无限的,光子的飞行也几乎是无限的。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光子可以飞行130亿光年而动力不减了,因为是随着能量场的膨胀向前运动,是“顺风”“顺水”飘来的。换句话说,运动的是能量场,而不是光子,光子只是能量场中的一个粒子而已。在这个能量场之中,有许多大小不等的粒子,有的是人类已知的,有的是人类未知的,光子是其中一种粒子,这些粒子都以相同的速度前进,包括所有的电磁粒子,这正是各种电磁波都是光速的原因。光子与光子之间是有斥力的,前后两个光子保持相应距离,后面的光子可以推动前面的光子,当前面光子的速度衰减之后,后面的光子就会“推一把”,其它与光子有斥力的粒子也在推光子,所以光子可以飞得很远。
光子不是完全相同的,也有微小差别,主要是吸收或释放能量的程度不同,有的吸收或释放多些,有的吸收或释放少些,质量也因此有了差异,这就构成了不同能级的光子,在速度相同的前提下,质量越大能级越高。能级不同的光子,与能级不同的电子相似,电子吸收能量越多,能级越高,轨道越高;释放能量越多,能级越低,轨道越低。相同能级的光子,可能是组成有规则的队形结伴飞行的,彼此之间具有相同的斥力,保持相同的距离,也就形成了固定的波长,这就是光波的由来。当然,能级相同的光子在飞行过程中,上下左右距离逐渐拉开,前后距离保持不变。这样,实际上就是能级相同的光子一个接一个向外飞行,光子就串成了光线,一条条光线呈放射状从恒星中飞出。
光波不一定是来自恒星原子的振动频率,恒星表面可能没有原子存在,数量众多的原子振动也不可能是同步的,因而向地球射来的光子也应是杂乱无章的,无法形成有规律的波。恒星内存在各种粒子,包括自由电子和自由光子,自由光子是杂乱飞舞、漫无目标、速度不高的光子,自由电子在恒星内部接受自由光子辐射,两种粒子结合为一体,成为饱和自由电子,在恒星内部乱冲乱撞,在碰撞中又把光子迸发出去,迸发出去的光子具有明确的方向和极高的速度。由于温度、速度和能量的不同,饱和自由电子相撞时迸发出不同能级的光子,七种不同能级的光子,在人的视网膜中“点击”之后,转换成相应电流,在大脑形成了七种颜色。因此,颜色与波长无关,只与光子的能级有关。还有一些能级更大或更小的,但在大脑中“点击”不出颜色,这些就是各种各样的电磁波。当然,在恒星表面的低温区,可能存在离子,离子外围的电子吸收能量并发生碰撞后,也可以向外辐射各种能级的光子,这是光子的另一个来源。或许某些比电子大的粒子也可以释放光子。
光子的初速取决于两个大级别粒子相撞时形成的能量场的强度,光子的旅行速度取决于恒星能量场的膨胀速度,这个速度可能是不断衰减的。当然,由于地球吸收光子,进入地球能量场后光子可能会加速。既然如此,从太阳上发出的光子与从火柴上发出的光子,初速与旅行速度是否一样呢?可能一样也可能不一样,需要通过实验得出结论。不过,从火柴上发出的光子飞不了多远是肯定的,因为火柴制造的膨胀能量场强度有限。同样道理,从地球上发出的光子飞不了多远也是肯定的,因为地球膨胀能量场强度有限,而且地球大气层吸收和反射光子。
了解了光子运动的本质,就不难解释光的波粒二象性了。光子在能量场中运动,就像沙子在河水中运动,人看不到透明的河水,只看见沙子流过来,这就是粒子流。可是水的每一次波动都会造成沙子波动,所以粒子流也具有波的特征。光子所在的能量场,是随着恒星的爆发频率而波动的,每一次迸发都推动能量场向外扩张,每一次迸发都造成光子的波动。光子一波一波流过来,相同光子之间又有恒定的距离,看起来就有一个固定的波长。这样,波粒二象性就从本质上、原理上解释清楚了,两种运动就可以统一为一种运动了。因此,从太空中旅行了130亿年到达地球的光子,依然向人类表述遥远星系的现状,至少这个星系依然健在,星系的能量场还在膨胀。当这个星系暗淡了、熄灭了,光子的运动也就停止了,因为没有足够强大的能量场推动光子继续运动。鉴于此,所有遥远的星星,都不是星星,而是星系,只有星系才有足够强大的能量场推动光子远行;所有宇宙的空旷之处,不一定空旷,在那个方向,可能存在一个看不见的星系,只是这个星系的能量场无力继续膨胀或正在进行收缩。这样,这个点位看起来就是一个黑洞了,因为依然能对周围的天体产生影响。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137亿光年是光子射程的极限了,因为星系的质量是有极限的,一个质量达到极限的星系,制造的膨胀能量场也是一个极限能量场,由这个膨胀能量场推动的光子,达到137亿光年左右,就是强弩之末了。这导致人类误认宇宙的尺寸是137亿光年。精确地说,光子射程的极限大概是100亿光年左右,这是光学望远镜能看到的最远距离;射程最远的无线电波,射程极限大概是137亿光年左右,这是射电望远镜能看到的最远距离。
为什么星系的质量有极限?因为星系中心天体的引力辐射,是呈放射状辐射出去的,越往外越稀薄,薄到一定程度就近似于零了,这里就是引力的极限。另外,星系越大,外围天体越多,对中心天体的引力辐射遮挡越大,也造成了引力辐射的衰减。其中道理,与原子的质量有极限是一样的,原子也不可能拥有无数个电子。
既然光子是跟随膨胀能量场向前运动的,光子的运动轨迹就不是直线的,就像河流中的沙子运动轨迹不是直线一样。作为太阳来说,对外发射光子的运动轨迹,是近似于直线还是有较大的弧线,这是人类尚未搞清楚的,无论如何,人类看到的太阳和恒星,与实际位置有差异。假如位移很大,也不必惊讶,人类看到的水中月,似乎月亮在水中,实际在天上,可谓天壤之别。太阳系内的行星,只反射光子不发射光子,光子的反射也有一个膨胀能量场,从太阳飞来的光子击中行星表面物质的电子,就产生膨胀能量场,把光子反射出去,不过反射出去的光子少了,速度慢了,射程近了,因而看起来就柔弱得多。
行文至此,用能量场的变化来解释虚力,就一通百通了。小到光子,大到星系,都能解释。无论一个粒子,还是一个天体,运动都是由能量场的变化推动的,是在能量场中不断寻找自己最合适的位置。人类梦寐以求能找到一种通解宇宙的理论,在没找到更好的理论之前,不妨就这么理解宇宙中的一切运动,一切物质,一切能量。
相对于虚力,实力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了,两个物体运动时相交,能量侵切而已。能量侵切的本质,是双方的原子靠近时,一方的电子侵入另方的地盘,发生推挤、碰撞。
人平躺着在胸部压一块砖与压十块砖,虽然接触面是一样的,但能量侵切程度是不同的,未接触人体的粒子仍有向下飞的欲望,使接触面上的粒子受到更大的挤压,侵入人体更多。粒子与粒子之间的挤压,是不用接触的,就像同极磁铁一样,靠近了就把对方推了过去,这种挤压发生在重物内部和受体内部,变形程度取决于重物和受体的刚性,刚性大的物体几乎看不到变形,但不等于没有能量的传递。起作用的主要是原子外围的电子,电子侵入对方的地盘之后,就把对方的电子、原子和分子推开了,推不开的双方内部空间就受到了压缩。地表上的物体,质量大重量也大,这说明重力辐射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巨石内部与外部的粒子,受到的辐射几乎是一样的,不因为藏在内部而减轻,不然的话把巨石粉碎成石子,再分开来过磅,重量就变重了。
人站在地面,地球能量场与人体能量场近距相交,人体内的电子趋向地球上的质子,人体内的质子趋向地球上的电子,于是人就紧贴着地面,这样地表能量就侵切进入人体,人就感觉到有一种叫力的东西欺负我们。
乘车前进,由于人体原子运动方向仍然趋向地面,人与车之间也发生能量侵切,但比站在地面时能量侵切程度略小一些。因为站着时人体原子运动完全趋向地面,与地面发生较大侵切;向前运动时,人体原子就多了一个趋向性,原有趋向就弱化了,向前的趋向越强,向下的趋向越弱。人体原子就像一块自由下落的石头,原有趋向是垂直的,当石头多了一个水平趋向时,石头下落的轨迹就是斜线的了。可以理解为人与车的原子之间有了一个夹角,贴得不那么紧了。这样人车之间的能量侵切就弱化了,所以人站在车上就感觉脚浮。其中道理,与两牛相顶是一样的,对着顶就贴得紧,若双方以30度角相顶,并一起向夹角的前方运动,彼此就觉得贴得不紧了。从本质上来说,人体内的粒子是向各个方向运动的,最多粒子的运动方向就是人体的运动方向,人在车上,受到车体向前运动粒子的“推拉”,更多的粒子向前运动,向下运动的粒子就少了,重量也就轻了。若汽车能无限加速,到了一定速度人就会失重。
乘飞机飞行,人与飞机之间的能量侵切程度,就更小一些,因为飞机速度更快。扎上安全带则可加大能量的侵切,把自己牢牢固定在位置上。有时由于气流的原因,飞机突然略为下坠,人机暂时分离,人就突然觉得飘了起来,其实这就是一种失重的感觉。
物体的重量在赤道减轻,也是这个道理,不在于离心力大了,而在于地球旋转速度快了之后,人与地球之间能量侵切程度小了。正因为如此,本书才敢说飞船上没有离心力。高速汽车拐急弯会翻车,也不是什么离心力,而是车内原子运动方向没取得统一,一部分向前,一部分向左或右,最后达成妥协:翻车。
用绳子系块石头,用手摇圈,可以感觉到石头有一个向外的拉力,这是不是离心力?不是严格意义的离心力,离心力是沿半径向外辐射的,石头是向切线方向飞出的,这是石头运动的趋向性,这与飞船在轨道上的飞行趋向性是一致的,无人认为飞船的飞行趋向性是离心力。松手后石头就会向切线的方向飞出,而不是沿半径的方向飞出。用一个碗代替石头,碗内盛小半碗水,摇起圈来,水就紧贴碗底,而不会落下来,这是不是离心力?也不是,这是水与碗发生能量侵切,碗与水都有向切线方向飞出的趋向性,但碗被绳子拴住,向切线方向飞出的静态速度较小,水未被绳子拴住,向切线方向飞出的静态速度较大,两种能量就发生侵切,水就紧贴碗底了。
在杂技表演中,摩托车在大木桶内壁绕圈,掉不下来,也是这个道理。摩托车的运动趋向性是桶的切线方向,而桶壁是静止的,摩托车就与桶壁发生能量侵切,双方就紧紧“咬”住了。实际上,不论是水还是摩托车,都有两个运动趋向性,一个是向下自由下落,一个是向切线方向飞出,只有当向切线方向飞出的趋向性大于向下自由下落的趋向性,才不会下落,所以要有一定的运动速度才不会掉下来。应注意的是,运动趋向性不是运动方向,由于碗被绳拉住,水被碗挡住,摩托车被桶挡住,才不能向切线方向飞出,运动方向被制约成了一个圆。如果抽离制约因素,所有的东西都会向切线方向飞出,如绳子断了碗就会向切线方向飞出,这说明不存在一个离心力,不然碗应该沿半径方向飞出。
乘飞船飞行,发射前人箭(船)之间的能量侵切,与人在地面相同。在上升段,火箭向上运动,人箭(船)之间的能量侵切程度大幅增加,人就觉得自己特别重,人被紧紧压在座位上,这也是火箭(飞船)速度与人体速度进行磨合,以便取得一致。飞船入轨后,人船都只剩下了一个运动趋向:向前。彼此就不发生能量侵切了。人类理解为摆脱了地球引力,获得了自由。当然对地球的趋向性还是有的,不然就不会绕地运行了,但人已经感觉不到了。
站着、乘车、坐飞机,所受到的能量侵切相差不大。坐火箭就大不相同了,能承受得住上升时火箭的能量侵切,就不简单。所以,宇航员个个都是英雄。何况还是乘坐一个巨型炸弹上天的呢,随时都有爆炸的可能。他们选择了这个事业,就随时准备为人类的科学事业献身,他们也是科学队伍中的一员,他们不但是科研项目中的一部分,而且太空科学实验也是由他们完成的,有些科学实验是拿他们的人体来做实验材料的,他们是人类探索宇宙的一线科学家,也是最勇敢的科学家,是值得人类尊敬的群体,将来人类移民太空时,就会想起这些开路先锋。
从能量侵切的角度看,人离开地面,就与地球无关,只与乘坐的载具有关。地球对人的影响,只是赋予人对地球的趋向性。不过这个趋向性不断在运动中淡化,人箭(船)之间在运动中不断磨合,最终在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上达成一致。
为什么离开地面重力就与地球无关呢?因为人体与地球这两种能量互不侵切,人感觉的重力是一种误会,不来自地球,而来自乘坐的载具,如果没有载具,就不会感觉到有什么重力,就像从空中落下一样。当然,人与地球还是有间接关系,毕竟受到地球能量场的影响,但这是另一回事,只影响虚力,不影响实力。
失重是两种能量互不侵切。人从高空落下,脑袋再顶一块五吨重的石头,也是处于失重状态,脚下头上都不存在能量侵切,脚下的地球还远,头上的巨石同步。由于人不与附近的能量侵切,也就不觉得被一种叫做力的东西欺负。人之所以越落越快,是因为离地球越近,地球能量场越强,能量场中的能量运动速度越快,人的下落速度当然也越快,人类理解为获得了加速度。实际上人是跟随能量场的速度运动的,所以自由落体不论轻重,下落速度一致。
从三米跳台跳下与从百米高楼跳下,落地速度是不同的,这是因为从低处跳下,能量场速度与人的速度没有完全磨合达到一致,即能量场给人加速没有达到极限,人的速度慢于能量场的速度。不过给下落物体加速到极限是不可能的,引力辐射的速度可能是光速,下落物体内部各种粒子有自己的运动方向,不可能取得一致,除非是极小的粒子可以达到光速,比如光子,说不定是被地球引力辐射加速到光速的。不管地球引力是否能对光子加速,光子也是电磁粒子,地球或多或少对光子有引力。
在这里顺便谈一下自由落体的运动轨迹。在地球周围有一个旋涡状能量场,接近这个能量场的低速物体,会受其影响发生公转,由外往内越转越快,轨道也逐渐降低,最终落入地球,这就是自由落体的运动轨迹。在地球外看,自由落体的轨迹是弧形的,弧拉长之后就成为近似圆形、近似闭合的环,这就是公转轨道。从地球上看,不太高的物体下落轨迹是垂直的,这是因为自由落体与地球一起运动,实际上自由落体下落轨迹是一段弧,只是人处身于旋转的地球中看不出来罢了。另外,一条弧线截短之后看起来也像直线的。当一个物体达到大气层之外的高度,下落时就向前拉出一段很长的弧。究其原因,一是因为没有大气的阻挡。二是地球引力辐射来自接近水平的方向,或说高空引力辐射比地表引力辐射更趋于水平了。三是高空旋涡能量场旋转速度与地表旋转速度也不同步了。因而物体就不能落到对应于地表的垂直点位上了,此时落到地球哪个点位就不重要了,落到哪里取决于物体的运动和地球的自转。继续上升到一定高度,物体下落轨迹就被拉成近乎闭合的环了,也就是绕地运行了,但轨道会逐渐降低,最终落到地球上。
也就是说,在足够高的太空投放一个对地速度为零的物体,这个物体会在地球能量场的作用下运动起来,绕地运行成为卫星,但轨道逐渐降低,最终落到地球上,这是太空中自由落体的下落轨迹。任何一个天体,包括恒星、行星、卫星、小行星和流星都是这么下落的,人造地球卫星、飞船、空间站、航天飞机作无动力飞行时也是这么下落的,自由落体下落轨迹都大同小异。恒星、行星的附属天体都是自由落体,最终都会这么落到中心天体上;星系的天体也是自由落体,最终也会这么落到星系中心,只是时间迟早问题。质量越大下落越慢,质量越小下落越快。只有星球的胚胎——团状尘云下落得比较慢,因而有足够时间成长为星球。老的星球回炉了,新的星球在诞生。因此,九大行星的最后归缩是投入太阳的怀抱——若人类不干预的话,不过也不断有新的行星诞生。地球环境之所以会变,主要就是地球公转轨道不断降低,假如原始地球公转轨道在冥王星外面,平均每年轨道下降一公里,经46亿年(公转46亿圈)之后,地球轨道也就下降到现在的位置了。
1994年彗星与木星相撞,就是太空自由落体轨迹的演绎。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撞击木星前,已经被吸入木星轨道运行24年,1992年裂解为22块之后才加速向木星坠落。因此,确切说不是彗木相撞,而是卫木相撞,彗星早已成为卫星了。火星上的两个质量不大的卫星,也在逐渐向火星坠落。2003年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坠毁,向地球坠落的角度很小,轨迹差不多是水平的,而且下坠时间很长,这是哥伦比亚号用生命做的“最后一个实验”,向人类展示了太空自由落体的轨迹。流星下坠轨迹也往往是接近水平的,人们以为是错觉,实际上就是接近水平的。这些都是太空自由落体轨迹的有力证据。可以理解为旋涡能量场带下来的——水旋中的漂浮物最终也会被带入旋涡中心;可以理解为太空中的稀薄气体起了刹车作用——在太阳系之内不是真空,而是布满了太阳风吹来的和聚合的物质,充满了粒子、原子、分子、尘埃、颗粒和团块。
自由落体轨道越低,下坠速度越快,下跌幅度越大。太阳系的每个行星在下坠过程中也是如此,行星在外围轨道下坠十分缓慢,有充分的时间成长起来,行星内外的环境变化也不大。当行星进入火星附近的低轨时,由于下坠速度加快,行星内外的环境变化就剧烈了。这正是地球物种寿命越来越短的原因,三十多亿年前的蓝藻生存了十亿年,六亿多年前的三叶虫生存了三亿年,两亿多年前的恐龙生存了一亿六千万年,现在多数物种只能生存几百万年,而且呈现出加速灭亡的趋势。这些都是地球下坠加速的有力证据。地球形成十亿年左右才出现生物,这说明早期的地球处于高轨道,气候寒冷,不适合生物生存,当地球下降到火星轨道附近,才开始出现生物。当然,地球年龄可能远远不止四十六亿年,人类测定的地球年龄只是地表岩石的年龄,地表岩石不是在地球大体成型时形成的,而是最为年轻的表层。
值得指出的是,太空中的天体不只受中心天体的影响,还受其他天体的影响,自由下落时轨迹、速度、幅度会受干扰、扭曲。附属天体向中心天体坠落,也只是一般规律,卫星则不是绝对落到行星上,因为受到各种力量的拉扯,不是自由之身,主要是受到太阳和邻近行星的影响,有的轨道会被拉扁,甚至会脱轨逃逸。月球每年远离地球4厘米,可能是被太阳拉走的;月球公转轨道也不圆,近地点离地球36万公里,远地点离地球40万公里,相差4万公里,也可能是被太阳拉扁的。
话说回来,在太空中释放一个对地速度为零的物体,那是做不到的。因为地球有自转也有公转,物体与地球之间总是有相对运动的,除非这个物体也跟着地球自转和公转,这就成了对地静止卫星了,那就是运动的了。假如有一个人无限高,在赤道站起来伸手高达35786公里,他把手中的球释放之后,球就获得了地球自转速度,线速度是3公里/秒,这是对地静止速度,这个球也就成为静止卫星了,会在人的手边静止不动,实际上是环绕地球高速运动。为什么不会垂直落向地球呢?因为距离远了之后,一方面地心吸力大幅减弱;另一方面球的初速大幅增加,远远高于地面463米/秒的速度。另外,地球引力辐射不是来自地球垂直方向,而是来自近似于水平的方向,所以球是向前环绕地球运动的。这与常人站在地球上释放一个球没有本质区别,球在落向地球过程中看起来是垂直的,实际上也在空中划过一段弧,只是由于球脱手后获得的线速度只有大约463米/秒,不足以绕地飞行,只是陪伴地球飞过463米距离——假如落地时间是一秒的话。
根据这一原理,将来人类发射卫星、飞船就不必用成本高、风险大的火箭或航天飞机了,预先建一个高塔或高梯,把卫星或飞船提升上去,然后释放出去就可以了,或者把部件提升上去再组装也可以。这样的飞船可以很轻巧,无需耐热材料做外壳,无需准备降落伞,能挡住宇宙辐射,能承受舱内气压,能耐受变轨小火箭喷出的热气流,就差不多了。简单来说,在对地静止的空间站或卫星放下一条梯子到达地面,就成了一条通天之梯了。当然,通天之梯也可以是一条缆绳。
许多人认为,只有达到7.9公里/秒的速度才会失重,这么理解不完全对。人在空中飞行,重与不重,取决于人与飞行器之间的相互作用,或说取决于人与飞行器之间的运动方向和速度。一个物体水平速度越高,向下趋向性越弱,达到了第一宇宙速度,意味着物体向下趋向性等于零,不会掉下来了,也可以说是失重了。不过,第一宇宙速度不是固定不变的,随高度增加而减少,7.9公里/秒是指零高度的绕地速度,飞船入轨高度达几百公里,入轨速度也就可以略小一些。对地静止卫星速度只有3公里/秒,卫星也是处于失重状态。训练宇航员的飞机作抛物线飞行时,速度远远没有达到7.9公里/秒,但也会营造出几十秒的失重状态,这是因为飞机与人体互不侵切,道理很简单,人由向上运动转入向下运动时,有一个过渡阶段,此时上行运动与下行运动处于平衡状态,人就像浮在了空中一样,实际上人也是不上不下的。有一定速度的汽车越过小圆弧状的地面时,会把人抛起来,此时人就是处于失重状态,这与飞机营造失重状态道理一样。
这里引出一个问题,卫星在不同高度就有不同的自然速度,轨道越高线速度越慢,这与九大行星的状况是一样的,越外的行星线速度越慢,这说明引力辐射旋转速度是不一样的,越靠近辐射源引力辐射旋转越快,这是正常现象,台风也是越靠近中心风速越高(当然,进入中心反而是平静的了)。正因为如此,地球同步卫星轨道只有一条,必须在赤道上空35786公里才能与地球同步,不能通过加速或减速的方式,把同步卫星的轨道抬高些或降低些,因为是引力辐射的旋转速度决定卫星的运动速度。这些现象表明,重力、引力都是一个旋转的引力辐射在起作用。这么看来,当一个卫星轨道高到一定程度,所需的线速度就等于零了,此处就可视为地球的引力极限。在38万公里高的月球轨道,月球绕地公转速度只有1公里/秒,可能在几百万公里或一千多万公里之外,就是地球的引力极限了。
行星、恒星和星系都有引力极限。在行星的引力极限之外,就不会有卫星了;在恒星的引力极限之外,就不会有行星了;在星系的引力极限之外,就不会有恒星了。或者说在引力极限之外的天体,就是系外天体或自由天体。由此看来,太阳系可能还有几个行星,冥王星的轨道速度仍达4.74公里/秒,远远未达到0公里/秒的极限,仍有能力容纳几个行星,不过外围行星运动速度很慢,在地球看起来似乎是不动的,而且由于离太阳太远,过于昏暗,不易被人类发现。
当然,引力极限的意思,是指不能带动天体运动了,但引力辐射是旋转着放射出去的,运动轨迹是一条渐开线,越往外飞就越直,在引力辐射到达之处,还是有引力的,而引力辐射似乎可以到达无穷远。因此,虽然太阳能够带动行星的半径是有限的,但在这个半径之外,仍可把外围的物质或天体吸进太阳旋涡能量场。同样道理,原子核能够带动电子的半径是有限的,在这个半径之外,仍存在引力,作用距离几乎是无穷远,在引力辐射到达之处都有引力。
如何解释行星的自转和公转?对行星而言,太阳发出的辐射有引力辐射和斥力辐射,引力辐射拉动行星,斥力辐射推动行星,这一推一拉行星就转起来了。具体来看,由于行星表面物质不同、形状不同和太阳辐射角不同,导致各部分对引力辐射的吸收和对斥力辐射的反射不同,太阳对行星各部分的推拉力量和角度也就有所不同,这是行星自转的根本原因。在太阳直射之处,拉力或推力最大;在太阳斜射之处,拉力或推力较大;在背向太阳之处,拉力或推力最小。即使只有推力,或只有拉力,各处用力方向不同,行星也会转起来。何况推力与拉力共同作用于一个球体,转就是正常的了,不转反而不正常。这么看来,行星不是自转,而是在外力的作用下转动的,这个外力主要来自太阳。当然,周边的行星和卫星也提供外力。除此之外,行星自转也来自内部,行星内部大多有一颗火热的心,内部热浪翻滚,熔岩冲撞,各处的力量不平衡,也导致行星自转。
行星的公转略为复杂。太阳在自转中向外发出引力辐射,在赤道平面外围形成一个旋涡状能量场,行星在这个旋涡能量场中,受太阳引力辐射的影响,当然也跟着旋转,形成了众星绕日的景象。问题是,不是所有的行星都在太阳的赤道平面外围,冥王星的轨道倾角达17.1度。有些彗星轨道倾角超过90度,甚至接近180度。似乎在0—180度之间,行星或小天体都可以绕日运动。这么一来问题就复杂化了,似乎表明行星的公转不是太阳旋涡能量场带动转起来的。
太阳对外发出的辐射,既有引力辐射,也有斥力辐射,行星吸收的是引力辐射,反射的是斥力辐射。行星绕日公转,是引力与斥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引力大于斥力,行星顺行,沿着太阳旋涡能量场旋转的方向运动,倾角小于90度;斥力大于引力,行星逆行,沿着太阳旋涡能量场相反的方向运动,倾角大于90度;引力与斥力平衡,行星以90度的倾角运动,即沿着太阳两极的方向运动。不过,这样的绕日天体几乎没有,有的话多数也落到太阳上了。绝大多数绕日天体是顺行或逆行的。绕日天体顺行时,太阳的引力辐射沿旋涡的方向把天体拉回来,太阳的斥力辐射沿旋涡的相反方向把天体推出去,由于拉力大于推力,天体就绕日顺行了;绕日天体逆行时,太阳的斥力辐射沿旋涡的相反方向把天体推出去,太阳的引力辐射沿旋涡的方向把天体拉回来,由于推力大于拉力,天体就逆行了。
当一个天体运动时,可能对引力辐射的吸收和对斥力辐射的反射,会有微妙的变化:顺行时放大引力辐射,缩小斥力辐射;逆行时放大斥力辐射,缩小引力辐射,速度越高缩放效应越强。因此,当这个天体达到一定速度,就环绕中心天体运动了。这是行星绕恒星公转,卫星绕行星公转的重要原因。人造卫星也是这么进入轨道的,速度低了掉下来,速度高了飞走了。除此之外,在太阳与绕日天体之间的直线距离,也有引力辐射与斥力辐射推拉着天体,两力处于基本平衡状态,维持着相对固定的轨道。
相比之下,太阳发出的引力辐射大于斥力辐射,因而逆行天体居少数,而且质量也比较小。同样道理,地球的卫星或人造卫星也如此,顺行容易逆行难,因为地球发出的引力辐射大于斥力辐射。当发射一个倾角小于90度的人造卫星时,是借助地球的引力运动;当发射一个倾角大于90度的人造卫星时,是借助地球的斥力运动,由于斥力较小,需要有更大的速度才能进入轨道。当然,发射逆行人造卫星,不能借助地球的自转,还要克服地球的自转,这也增加了难度。
假如行星没有自转,能带动卫星公转吗?说能也能,说不能也不能,这要看有没有旋涡能量场,有就能带动,没有就不能带动。金星自转周期243日,转得很慢,因而金星没有卫星;水星自转周期58日,也转得很慢,因而水星也没有卫星。这么看来不转的行星不能带动卫星。然而,人类曾向金星发射过探测器,虽然不少坠毁了,但也有进入金星轨道的,这么看来缓慢转动的行星也能带动卫星,只是需要外力推一把,这是一个前提。
完全静止的行星找不到,不过当卫星以90度倾角运行时,行星赤道面上的旋涡能量场,对极轨道上的卫星作用极小,行星就可以视为静止的了。但找不到这样的卫星,彗星和小行星也没有这种倾角的。从理论上来看,一个静止的行星依然向外发出引力辐射和斥力辐射,这些辐射主要是质子辐射,质子是高速旋转的,无数的质子向无数的方向旋转,因而每个方向都有旋转辐射,都有旋涡能量场,依然能带动卫星公转,但能力十分弱了。然而,既然每个方向都有旋转辐射,相反方向的辐射就应相互抵消,这样卫星也应转不起来。问题是,在运动的方向可以放大引力辐射,缩小斥力辐射;或放大斥力辐射,缩小引力辐射,因而卫星也能够绕行星公转。同样道理,行星也能围绕静止或相对静止的恒星运动,前提是预先要有一定的速度。当然,90度倾角的行星或卫星,在轨道上是难以持久的,寿命相对较短,或逐渐坠落到中心天体上,或逐渐倾斜到合适的轨道,或逐渐趋向中心天体的旋涡能量场平面,不论是顺行还是逆行。
行文至此,静止行星能不能带动卫星公转就清楚了。从时间角度来看,短暂来看能带动卫星公转,长久来看不能带动卫星公转;从发生条件来看,附加了外力的就能带动卫星公转,没有附加外力的就不能带动卫星公转。所谓的外力,就是由第三者施加的力量,或者是人力,或者是自然力,比如来自行星与卫星之外的另一个天体。总的来说,既取决于外力因素,也取决于时间尺度。
太阳旋涡能量场向外扩张到一定距离就发生了倾斜,导致行星轨道发生倾斜。不过,在一定距离内是稳定的,超出一定距离才发生变化。因此,绕日天体离太阳越远倾角越大。在海王星以内的范围,绕日天体基本在一个平面上。在冥王星之处,公转轨道就发生倾斜了,倾角为17度。在冥王星之外,应该还有多个行星,倾角在17—180度之间,若真如此,太阳系就不完全是平面的了,太阳近处是顺行平面,远处是逆行平面,在两个平面之间有一个扭曲的过渡面,这个过渡面是立体的。因此,人类寻找未知行星,要多在太阳系平面之外去找,用望远镜搜索轨道倾角17—180度之间的空域。当然,接近180度的也是太阳系平面,只是运动方向相反而已。
分析卫星轨道的变化规律,可以推测行星轨道的变化规律。木星有卫星16颗,其中距离在188.3万公里之内的有8颗,轨道倾角在0—0.8度之间,基本在木星赤道上方;距离在1109—1174万公里之间的有4颗,轨道倾角27—29度;距离在2120—2370万公里之间的有4颗,轨道倾角在147—163度之间,完全是逆行的了。土星的卫星也是如此,土星卫星有23颗,人类了解的有18颗,其中距离在148.1万公里之内的有16颗,轨道倾角在0—1.53度之间,基本在土星赤道上方;距离在356.1万公里的有一颗,轨道倾角7.52度;距离在1295.2万公里的有一颗,轨道倾角175.3度,完全是逆行的了。天王星、海王星的卫星也大体如此。其规律是:距离越远,倾角越大。这表明距离越远,旋涡能量场的扭曲越大,最后发生180度的扭转,行星的公转方向倒了过来。凡是按中心天体旋涡能量场方向运行的,都是自然公转轨道,不论是顺行还是逆行。否则就是特殊公转轨道,是在某种外力的作用下,发生了越轨现象。要么就是这个天体的物质与众不同,吸收引力辐射与反射引力辐射也与众不同。那些公转轨道离奇的天体,是值得重点研究的。在特殊公转轨道运动的天体是不能持久的,迟早掉下来或趋向自然轨道。
月球离地球38.4万公里,距离很近,轨道倾角达18.3—28.6度,说明地球旋涡能量场在不远处就发生了扭曲。要么是地球的引力辐射相对较弱,斥力辐射相对较强;要么是地球潮汐的波动,导致旋涡能量场过早发生扭曲;要么是两极向月球施加的拉力或推力不同,把月球推离或拉离地球辐射平面;要么是月球吸收的引力辐射较少,反射的斥力辐射较多;要么是除了来自地球赤道的引力辐射之外,地球引力辐射还有一个或多个重要源头,这就把月球公转轨道扭曲了。
如何解释在月球上引力变小?人感觉到的重力,只是人与天体这两种能量侵切形成的感觉或现象。月球引力之所以不同,不在于其质量大小,而在于月球辐射能量的大小,辐射能量大,能量场就强,引力就大。人站在月球上,人与月球之间有一个能量场,这个能量场不是人与月球整体之间的能量场,而是局限在人体投影面上的一个能量场,即人体投影面穿越月球直径的一个“虫洞”能量场,月球直径之外的能量场发生的作用较小,离得越远,作用越小。因此,月球的直径与引力直接相关,直径上的物质辐射出来的能量,叠加成一个管状能量场,对月面上的人产生引力。月球直径约为地球直径的四分之一,引力应该相当于地球的四分之一。不过,由于月球是一个沉寂的天体,不像地球那样有一颗火热的心,质子的辐射比地球小些,因而月球引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
若远离月球,月球的垂直引力不算小,因为月球自转较慢,一个月才自转一圈,向太空发出的引力辐射相对较直,作用距离相对较远,对陨石具有较强的引力。月球上的陨击坑,绝大多数是月球引力造成的,但也有一些是地球引力或太阳引力造成,也就是说,有的陨石路过时正好月球挡道,砸个正着。相比之下,也许月球比地球更易受到陨石的轰击,主要是月球垂直引力辐射作用距离较远。受地球吸引进入地球轨道的陨石,轨道在下降过程中,也会进入月球公转轨道,这样就很容易被月球拉下去。
由此可见,月球也是地球的保护神啊,站在地球的大门之外默默保护着地球,月球伤痕累累的表面,都是为了保护人类作出的牺牲。将来人类移民月球,倒要注意防范来自天上的灾难,天上的石头随时都有可能砸到脑袋。只要人类还在地球居住,就不必过于担心下坠小行星对地球的袭击,还有月球保护着人类呢。当然也有一些小家伙穿过了月球封锁线,成功偷袭地球,但质量太小成不了气候,大多在地球的最后一道防线大气层中烧毁了。不过,若是路过的高速大家伙正好与地球相遇,地球就在劫难逃了。因为路过的高速天体,地球不能将其吸入绕地运行的轨道,使其在下降过程中与月球相撞。
图11 从望远镜中看到的月球
从太阳系外飞入的高速天体袭击地球,可能性不大,这些天体应该从太阳系的外围进入,通过轨道下降的方式与太阳相撞。若是以一定倾角进入太阳系,而且公转轨道与地球轨道相交,就有一定威胁了,但这种情况概率极小,小到可以忽略不计,即使轨道相交要相撞也不容易,人类也有足够时间防御灾难的发生。地球最大的威胁还是小行星带下坠的小行星,那些公转轨道与地球公转轨道不同的小行星,击中地球的概率较小,但击中后则是致命的;那些公转轨道与地球公转轨道相似的小行星,与地球相会的可能性较大,但要越过月球屏障不那么容易。
总的来看,地球的保护神还是挺多的,外围有海王星、天王星、土星、木星和火星五道防线,还有月球做贴身保镖。太阳拉下来的小行星,对地球威胁都不大。地球这么幸运,似乎在冥冥之中有一个万能的上帝,早已为人类安排好了一切。也许真有一个上帝做了这一切,这个上帝就是外星智慧生命,他们安排好太阳系的天体,布置好地球的环境,再把生命种到地球上。
月球物质的质子运动与电子运动,与地球物质是不同的,方向、速度、轨迹、姿态都有所不同,捡块石头回地球研究,质子与电子运动又与地球一样了,因为环境变了。不仅月球物质如此,其它行星物质也如此。特定的环境形成特定的运动,特定的运动形成特定的物质。地球质子与电子的运动方式,也是特有的。因此,人类考察宇宙时千万不要犯井蛙之见。
行文至此,我们可以对辐射源是引力源泉的观点,从分散在全文各处的论述中,归纳出几条论据了:
①发光或辐射强的天体具有更大的引力。在同等质量下,恒星比行星具有更大的引力。有些恒星诞生时质量也不大,是逐渐增大的,这说明恒星具有更大的引力。恒星与行星的最大区别在于辐射不同,表明引力的不同主要源于辐射的不同。
②天体都围绕旋转辐射源运动。恒星围绕银心运动,行星围绕恒星运动,卫星围绕行星运动,这说明旋转辐射源是真正的引力所在。近日行星受到太阳的辐射多,太阳的引力也大;远日行星受到太阳的辐射少,太阳的引力也小。但从吸收的角度看,远日行星由于温度较低,在同等面积、同等质量的情况下,吸收太阳辐射的效率应更高一些,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太阳辐射的不足。
③外围天体大多是在中心天体辐射最强的平面运动。银河系的恒星大体在一个平面上,太阳系的行星、小行星和彗星也大体在一个平面上,行星的卫星也大体在一个平面上,这些平面都是中心天体的自转平面,也是辐射最强的平面。虽然也有大倾角或逆行的卫星,但这类天体质量较小,中心天体在任何一个方向都有一定旋转辐射发出,可以支持小天体在任何倾角公转。这表明辐射的分布与引力的分布是呈正相关的。当然,逆行天体是靠斥力辐射推动的,这是一个新概念,前文已有解释。
④恒星、行星、卫星的公转都是椭圆形的闭合轨道,合理的解释是中心天体是旋转的,旋转的辐射形成旋涡能量场,旋涡能量场引导星球发生公转。太阳的旋涡能量场是可以间接看见的,科学家曾拍到一个穿进日冕的掠日彗星,即将进入日冕时的彗星,向太阳的切线方向飞去,彗尾是弧形的,这是被太阳旋涡能量场扭弯的,而不是被太阳风吹弯的,被太阳风吹拂的彗尾是背向太阳的,即彗尾沿着阳光照射的方向伸展(见图12)。九大行星绕日运动,也让人类间接看到太阳能量场是旋涡状的。俯看银河系可以间接看到一个明显的旋涡状能量场。土星环也标示出一个旋涡状能量场,土星环是由无数粒子、颗粒、碎块组成的,这些物质围绕土星旋涡能量场运动,反射阳光后看起来就是一圈圈的环,由于土星自转速度很快,这些物质能在轨道上保持较长时间。
图12 掠日彗星穿入日冕
土星环宽度约20万公里,最大厚度却不超过150米,薄得不可思议,这表明土星引力辐射主要集中在赤道上方。究其原因,可能缘于土星的构造和自转,土星是太阳系中最扁的行星,赤道半径约60000公里,比极半径长5000公里,在直径上两者相差一万多公里,可能是在土星高速自转的作用下,赤道液态表面被离心力甩出去造成的,这就在赤道上方形成了特别强的引力。另外,由于土星自转很快,在赤道上10小时14分自转一圈,比其它纬度自转速度更快,这就在赤道上方形成了最强的旋涡能量场。因而牢牢吸住了一个薄而宽的环带。木星与土星很相似,也是高速自转,也有液态表面,因而木星也有光环,但要飞行器靠近时才能看得见。同样,天王星和海王星也有光环,只是比较暗。土星和木星自转速度分别是每秒10.2公里和每秒12.6公里,而地球自转速度只有每秒0.46公里,在高速自转的作用下,可能在土星和木星赤道上有一圈隆起的液态峰带,这是赤道表面液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出去形成的,只是被浓密的大气层覆盖,未被人类发现,人类通过望远镜或飞行器观察土星和木星,都只是看到它们的大气层顶部。
⑤九大行星的卫星数量,与行星自转速度呈正相关,自转越快卫星越多,自转越慢卫星越少。木星自转周期是9小时50分,有16个卫星;土星自转周期是10小时14分,有23个卫星(卫星多于木星可能是因为轨道在外面,近水楼台先得月);天王星自转周期是15小时30分,有15个卫星;海王星自转周期是15小时48分,有8个卫星(卫星应多于天王星,可能由于太远没发现,要么就是发射的引力辐射太弱);火星和地球自转周期是一天,分别有两个和1个卫星;冥王星自转周期是6天,有一个卫星。
也许有人认为,卫星多少取决于行星质量,情况不完全如此,质量大不一定有卫星。从质量上看,水星、金星不小了,它们都没有卫星,这两个行星自转周期分别是58天和243天,这么慢的自转,使辐射无法形成高速旋转,不能形成一个明显的旋涡能量场,小天体靠近时容易落到行星上。水星上有许多陨石坑,几乎把表面砸得稀巴烂,与月球情况相似。金星由于有浓密的大气层保护,得以减少陨石的伤害,金星表面的气压达到90个大气压,相当于海洋深处900米的压力,陨石大多在浓密的大气层中烧毁或爆炸解体。
同样道理,月球自转周期是27天,月球也没有卫星。相反,一些直径几百米到几十公里的小行星却有卫星,这些小行星自转都比较快,自转周期一般在5—14小时。由此看来,是因为行星以较快速度旋转,带动引力辐射旋转,形成一个旋涡状能量场,把卫星带动公转起来。因此,若地球停止转动或放慢自转速度,灾难就发生了,月球就会掉到地球上。当然,在遥远的未来,月球也可能会落到地球上,但人类不会让它掉下来。
不过,太阳自转不算快,25天转一圈,仍能带动九个行星,这是因为太阳发出的引力辐射比行星强大得多,这不是行星能够相比的。太阳2公里/秒的自转速度,是地球自转速度的4.3倍,只是由于太阳太大,转完一圈时间较长罢了,但不影响其营造一个旋涡状能量场。当然,太阳也不能转得太慢了,否则所有的行星都会掉到太阳上。
⑥地球凸起之处,引力较强;地球凹下之处,引力较弱。表明质子叠加最多的方向引力最强。
⑦月球的引力与月球的辐射大体相当,而与月球的质量相去甚远。
⑧行星离太阳越近公转速度越快,因为距离越近辐射越强,能量场旋转速度越快。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平均轨道速度分别是:47.89、35.03、29.79、24.13、13.06、9.64、6.81、5.43和4.74公里/秒。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自然速度,也是轨道越高速度越慢,轨道越低速度越快。这表明有一个类似于台风的旋涡状能量场在起作用,越靠近台风中心风速越高。
⑨从空中下落的物体存在加速度,说明辐射越强引力越大。在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中,所谓距离越近引力越强,只是表象而已。
⑩一个物体作恒久的圆周运动,不论是天然的还是人造的,都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圆心也有一个物体,二是圆心物体带动圆周物体运动(或相反)。三是圆心物体与圆周物体之间有介质,固态、液态、气态、辐射介质都可以。用根绳子栓块石头作圆周运动,就是一种典型的运动形式。车轮、飞轮等圆周运动,也属于这种运动,只是圆周上有众多物体罢了。既然如此,天体的圆周运动、电子的圆周运动,也应同样道理。天体和电子运动空间中的介质,也就是旋转辐射源释放出来的物质,即辐射出来的能量。从天体和电子的运动情况来看,显然是圆心带动圆周,也就是说太阳带动地球,原子核带动电子。如果在圆心和圆周两个运动物体之间是绝对真空,那么就不会有引力发生,也不会有圆周运动的发生。
⑪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是因为原子核对电子有引力,引力或来自质量,或来自电荷,或来自辐射。若引力来自质量,只要原子核和电子的质量不变,引力也不变。不过,把原子慢慢降温到绝对零度,电子就越飞越慢,最终静止的了,这说明引力与质量无关。若引力来自电荷,质子与中子之间不存在正反电荷,照样结合得很紧密;磁铁与铁块之间不存在多余的异性电荷,照样结合得很紧密;太阳与地球之间不存在多余的异性电荷,太阳照样把地球拉得团团转。这说明引力与电荷无关。这么看来引力只与辐射有关,原子慢慢降温到绝对零度,电子越飞越慢,最终静止下来,这是因为温度影响辐射,辐射影响引力。若把太阳降温到几百度,太阳的辐射就弱化了,对地球的引力也会弱化。
⑫原子核越大引力越强,这是因为原子核越大辐射越强。重元素具有很强的辐射性,引力也大,可以吸引众多的电子。电子越多受地球引力越大,也就显得越重。
⑬水分子受热汽化上升,是因为水分子中的高温电子,吸收地球质子发出的引力辐射的能力弱了,从而使水分子能够轻易逃离地面。上升到高空,温度骤降,吸收地球引力辐射的能力增强,水分子再也飞不走了,只好在空中飘浮,成为云团。温度继续下降,吸收地球引力辐射的能力增长到一定程度,就被地球拉下来了,这就是雨或雪。这说明引力来自辐射。
⑭磁力线是弯曲的,这是从磁阳极发出的电磁粒子经过了弯曲的路线进入了磁阴极,这就是引力辐射的运动轨迹。被磁铁吸引的铁块,也是沿着磁力线的方向向磁铁运动。这说明引力来自辐射。
⑮在原子中的电子,吸收外界辐射后会跃迁到较高轨道,向外辐射后会跃迁到较低轨道,这是电子吸收辐射的饱和程度影响到引力的大小,这说明原子核对电子的引力来自辐射。当外界辐射达到一定强度,电子就会脱离原子核,成为自由电子,这是电离现象,也是光电反应现象,这说明辐射是引力的泉源。
以上都是宏观证据与微观证据,在微观证据上还有待于人类进行科学实验加以补充,尤其要通过实验证实质子是一个旋转辐射源。微观证据从来都是间接的、推测的,因为人类不能直接观测到粒子的运动。既然电子是作绕核运动的,由此可以推测原子核是一个旋转辐射源。氢原子中的电子也是绕核运动的,由此可以推测出质子也是旋转辐射源。当然,原子核对外有辐射这已是人类的常识,至少重元素原子核的辐射能测得到。
本章用较多篇幅谈论辐射,主要原因不是作者文笔罗唆,而是因为宇宙是一个辐射的世界,几乎所有的物质都辐射能量,几乎所有的物质都吸收能量,在物质之间的空间,也是辐射川流不息的世界,所谓的空间并不空旷,只是物质少些罢了。宇宙之所以会变,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宇宙存在辐射。宇宙中的一切物体,包括人、物品、石头,之所以会变形、变旧、变老,一方面是因为有辐射释出导致衰变,另一方面是因为有辐射侵入导致性变。此外,外界物质的接触、渗透也导致物体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如何解释磁吸铁?一块铁是没有磁性的,烧红后铁中的一些原子就被电离了,电子被地磁阳极吸引跑到一端,离子被地磁阴极吸引跑到另一端,用冷水浇铁块,电子与离子的位置就被固定了,铁块中部电子与离子的接触面,电子与离子重组为原子,中间的原子带就把两端的电子与离子隔离了,铁就变成了磁铁,这是磁化的一个途径。另一个途径是铁被磁吸过后发生的磁化,电子被吸到了铁的一端,离子被推到了铁的另一端,或电子被推到了铁的一端,离子被吸到了铁的另一端,铁就变成磁铁了。当然,这里说一端是离子另一端是电子,是相对而言的,准确说是一端多出了一些离子,另一端多出了一些电子。这样,在磁铁的两极,能量场就得到了放大,离子极对外辐射增大,电子极吸收辐射更多。当铁块靠近磁铁离子极时,铁中的电子被吸了过来,有的电子挣脱了质子的束缚,奔向了靠近磁铁的一端,有的电子带动质子向磁铁方向运动,电子越靠近磁铁趋向性越强,最终推动铁块与磁铁结合,铁块向磁铁靠拢的过程,也是加速的过程;当铁块靠近磁铁的电子极时,铁中的电子被斥离,裸露出离子,辐射放大,对磁铁的电子产生更大的吸力,同样推动铁块与磁铁结合。由此可见,磁吸铁是电离铁的过程,也是磁化铁的过程,所以铁被吸过后就带磁了。磁铁之所以只能吸引铁、钴、镍,是因为这些金属能被磁铁电离。一块石头中的质子也能吸引周围物体的电子,只是磁性不大罢了,不过这种微弱磁性,正是万物聚拢的原因所在。
如何解释地磁的形成?前文提到,地磁形成原因可能来自地球之外,最大可能是:地磁主要是太阳制造的,地球的自转也参与制造地磁。太阳风吹来的电子、质子等带电粒子,进入地球能量场之后,被地球能量场带动旋转,形成地球辐射带,难以直接进入地球表面,但在地球的两极方向,旋转能量场较弱,可以看成是直线能量场,因而带电粒子可以垂直沉降到地球,与地球大气发生激烈摩擦,形成极光。在下落过程中和落地后,电子与质子相互结合为原子。然而,沉降下来的正负电荷是不相等的,一极电子多,另一极质子多(包括离子),这样地球也就形成了正负两个磁极。当然,磁极与南北极并不重叠,只是大体接近,堆积电荷最多的地方就是磁极。
图13 地球的北极光,可看见带电粒子倾泻而下
为什么两极沉降的电荷数量不相等呢?地球两极能量辐射强弱是不同的,一极辐射强些,另一极辐射弱些,这些辐射主要来自质子,属质子辐射,造成差异有几种可能:
一是由地核运动决定的。地核是一个转动的辐射源,转动方向会影响辐射的强弱,就像太阳自转影响了各方向辐射的强弱,这样南北极分配的辐射就不一样了。地球对外辐射能量,每个方向不均匀是很正常的,若均匀反而是不正常的了。
二是由地壳、地幔的构造决定的。地壳、地幔的厚薄不同,形状不同,物质不同,决定了对外辐射的强弱。有些物质吸收辐射多些,有些物质吸收辐射少些;有些物质辐射强些,有些物质辐射弱些。这样,穿过地表辐射出去的能量,强弱就不同了。
三是由两极地表物质和构成决定的。南极是大陆,北极是海洋,南极是厚厚的冰原,北极是薄薄的浮冰,这就造成对外辐射的不同。当然是北极的海洋辐射强些,南极的冰原辐射弱些。冰原不但辐射弱,还吸收了更多来自地核的辐射,冰原的温度比海水低几十度,能吸收更多的能量。不过,若是地球温度上升南极冰雪熔化,裸露出南极大陆,南极的辐射就比北极强,这样磁极就倒转了,这也许是南北磁极约20—38万年倒转一次的原因,可能地球的大气候是20—38万年一个轮回。现在的南极正处于冰雪熔化时期,南北磁场也在不断弱化,显示出两者的相关性。
四是由于太阳辐射角和地球倾角的原因,两极受到太阳辐射不同,于是有了温差。地球两极的温差是很大的,南极冷一些,北极暖一些,两极温度大约相差20度。在北极圈测到的最低温度是 -70℃,在南极圈测到的最低温度是-89.2℃。二十度的温差是很大的了,不管这种温差是来自太阳辐射不匀,还是来自地球辐射不匀,都会对地磁产生影响。
温度高的北极,极地圈上物质的质子辐射更强一些,对空中的电子产生更大的引力,也对空中的质子产生更大的斥力,落下的电子就比质子更多一些;温度低的南极,极地圈上物质的质子辐射要弱一些,核外电子接纳的辐射较少,还有更大的“容量”吸收质子辐射,对空中的质子产生更大的引力,而地上的质子辐射较少,对空中的质子斥力也小,于是落下的质子就比电子更多一些。由于太阳风的电子与质子来自太阳上的氢,一个氢可以分解为一个电子与一个质子,两者总体数量是大体相等的,北极多出了多少电子,南极也多出了多少质子,所以两极磁场强度相差不大。
当然,说北极温度高于南极,是指总体情况。具体来看,两极各有半年日照,半年长夜,有日照的一极,温度会高于没有日照的一极,此时辐射会强些,吸引电子也会多些,日夜倒转之后,辐射会弱些,吸引质子则会多些。长远来看,还是南极累积吸引的质子多些,北极累积吸引的电子多些。
行星偶极磁场的形成,必须有三个条件:一是太阳风吹来电子、质子等带电粒子。二是行星有自转,而且达到一定速度。三是两极有温差,或者两极辐射有差异。此外,也许还有其它条件。正因为如此,行星磁场与行星自转是相联系的,转得慢的行星或卫星,磁场就很弱,甚至弱得测不出来。金星自转周期是243日,所以金星几乎就没有磁场。木星自转周期是9小时50分,所以木星磁场比地球强大得多,为地球的10—23倍。月球自转周期是27天,所以月球几乎没有磁场。不过,水星自转周期是59天,比月球还慢,却有磁场,强度是地球的百分之一,这是因为水星离太阳近,接纳太阳风吹来的电子与质子比较多,两极稍有电荷数量差,就形成磁场。当然,太阳没有偶极磁场,因为没有天体向太阳吹送“太阳风”,太阳两极也没有温差,况且太阳是一个热浪翻滚的星球,没有固定的表面,自然不能形成固定的磁极。
地球磁场的形成,可能还有一些因素起作用。太阳辐射密集区是地球公转的平面,地球受辐射最多的是地球赤道,这样,赤道上空及附近的大气就被电离了,形成了一个电离层,越向两极靠近,电离层越薄。而太阳风不断向地球吹来的电子、质子等带电粒子,这些带电粒子被电离层同性电荷拦阻,难以穿过电离层进入地球。不过,电子和质子可以穿过两极薄弱的电离层,落到极地。这样两极上空就像开了天窗,带电粒子就透过天窗不断落到地面。实际上就等于有两个由电子、质子流组成的瀑布,分别从两极上空倾泻下来。两个磁极形成后,地球电离层中的电子、质子和离子也向两极方向运动,进一步强化了两极的磁场。
地球有了强大的南北磁极之后,太阳风中的带电粒子就会趋向地球,在大气层的外围云集,在磁力线的作用下形成地球辐射带。太阳风首先吹到地球赤道上空附近,带电粒子在赤道上空堆积,正负电荷分别沿着磁力线向两极运动,运动速度由慢到快逐渐加速,最后从两极沉降下去,在低纬度上空带电粒子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分布最多,这就形成了辐射带。辐射带有内外两条,内辐射带范围在磁纬±45°之间,主要集中高能质子,离地面600—12700公里;外辐射带范围在磁纬±50—60°之间,主要集中高能电子,离地面19000—25000公里。辐射带的带电粒子不断沿着磁力线方向向两极流动,进一步加强了地球磁场的强度。使地球的两极,形成了两个无形漏斗,带电粒子进入漏斗上方就会倾泄下去。
正因为地球有了两极,地面才能导电,电线接地,电子就向地球正极流去了。当然,做接力的还是离子,有了两极之后,地球内许多原子也被电离成离子了。不过,若电线接地点附近有局部磁阳极,因距离近而强于地球阳极,电子则会向那里流去。
太阳黑子的爆发,会影响到太阳风的强弱,会造成地磁强烈波动,这表明太阳风与地磁有密切联系。总的来说,地球电离层和辐射带都加强了地球磁场,电离层是太阳X射线制造的,辐射带是太阳风制造的,地球磁场与太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由此可见,行星大气被电离的程度,也可能影响到磁场的强度。火星大气CO2含量高达95%,且大气稀薄,火星的磁场较弱,不知CO2是否难被电离。同样,金星大气CO2含量也高达97%,金星几乎没有磁场,不知是否也是因为CO2难被电离。木星磁场很强,浓密的大气也许起了作用,含量高达86%的H2 ,不知是否更容易被电离,木星辐射出的能量是接受太阳能量的2.5倍,可能也参与了对大气的电离。同样,水星大气稀薄,自转很慢,似乎不该形成磁场,却有微弱磁场,不知是否也是因为水星大气中98%的氦和2%的氢更容易被电离。其实,水星离太阳很近,太阳风吹来更多氦核、氦离子、氘核、氚核、质子和电子,这些物质本身就处于电离状态。
如何解释苹果落地?地球质子辐射被苹果电子吸收,苹果质子辐射被地球电子吸收,导致两者之间的能量场发生收缩,达到一定程度,就摆脱树枝的束缚,把苹果拉向了地球。为什么苹果下落的轨迹指向地心?因为地球直径上的质子最多,叠加而成的辐射最强,并具有较强的穿透力,形成了最强的能量轴,苹果自然向这个方向落下。
如何解释空油桶上浮?受地球辐射能量场的影响,空油桶趋向海底,当空油桶与海水接触时,两者之间的电子有一个相斥能量场,这个能量场作用距离有限,但也可以托住物体。若吸力能量场强于斥力能量场,空油桶就下沉;若斥力能量场强于吸力能量场,空油桶就被托住。在这里,斥力能量场主要是物体表面的电子起作用,表面积越大,斥力越大,大到一定程度就可以托住物体了。吸力能量场主要是物体粒子总量起作用,粒子越多,质量越大,下行力量越强。因此,下行力量与上托力量主要体现于质量与面积之争。
把空油桶强行压入水中,由于在空油桶的下部表面与海水之间,存在一个斥力能量场,形成一个间隙,而间隙周围的水分子,受到上部水分子的挤压后向四处扩张,就挤进了间隙之间,空油桶就浮起来了。浮到水面,水分子受到的挤压减少了,再也钻不进间隙了,于是下行力量与上托力量取得平衡,空油桶就静止不动了。若空油桶变成氢气球,气球在空气中也发生同样事情,上托力量又大于下行力量,氢气球就继续上浮到高空。
如何解释飞机浮升?当然是上下翼面气流压力差造成了升力,但压力差主要不是源于气流的流速不同,而来自气流的冲击不同,气流对机翼下翼面冲击大于上翼面,就托住了下翼面,形成了升力。假如有一片机翼水平悬在空中,在无风状态下,机翼周围的空气分子是向四面八方乱撞的,向上托举机翼的和向下推压机翼的相互抵消了,但机翼有重量,也就落向地面。如果机翼上方有强风吹过,向下推压机翼的空气分子都向水平方向飞走了,向上托举飞机的空气分子就把机翼托举起来了,这正是流速快的空气压力小的原理与本质。当机翼的上方是真空,机翼就会高速上冲,道理也一样。问题是,风是同时向机翼的上下方吹来的,从下方掠过的风未受阻挡,速度不变;从上方掠过的风受机翼弧面的阻挡,速度放慢。这样,机翼不但没有升力,反而形成沉力。这与河流收窄后速度加快是不同的,河流收窄后,受到后面的河水更大的挤压,形成斥力,前面的河水流速加快,后面的河水流速放慢。假如是一滴水或一个水分子,向前运动中遇到斜面,改变轨迹后,只会减速,不会加速,众多的水滴或众多的水分子也是如此。飞机在飞行中,空气不动,机翼在动,前方的空气不会挤压后方的空气,形成斥力而加速,因而机翼上面的气流应比机翼下面的气流速度更慢。
飞机浮升原理与风筝基本一样,主要是机翼与空气之间的斥力能量场起了作用。飞机能升空,在于机翼有一个仰角(起飞时仰角增大),高速气流吹来时,挤压机翼下翼面,机翼分子的电子与空气分子的电子之间发生能量侵切,形成斥力能量场,当这个斥力能量场大于地球的吸力能量场时,飞机就掉不下去了。飞机与风筝的区别,主要在于气流的不同,风筝下的气流是运动的,运动的气流与静止的风筝构成了相对运动;机翼下的气流是静止的,静止的气流与运动的机翼构成了相对运动。概略来说,机翼以一定仰角前进,气流从水平方向吹来,两者之间形成一个夹角,就把飞机向上顶了起来。就像两牛相顶,形成一个向上的夹角,两个牛就向空中竖起来了。另外,由于机翼有仰角,气流吹到下翼面,流速骤减,上翼面气流速度不变,上下翼面形成压力差,产生升力。若把后缘襟翼放下,下翼面的气流速度更慢,升力更大。
飞机是以一定仰角起飞的,在机翼和机身下形成了一股高速俯冲的气流,这股气流就像一个无形的气垫或滑梯一样架的飞机面前,飞机以一定速度沿着这个斜面上冲,那是掉不下去的。就像汽车冲坡掉不下去一样,要么冲上去要么滑下去,不会垂直落下来。不过,飞机下面的俯冲气流是飞机营造出来的,失速后这个气垫也消失了,所以飞机也会垂直下落。
机翼下翼面的气流,有方向、路线、速度和形式的变化。具体来说,气流吹到下翼面就改变方向,发生下述变化:
①部分气流向机翼下方回旋,形成下行气旋,翻个跟斗后向上托举机翼。为了使其恰到好处托住机翼,人类有时把机翼的横切面做成香蕉状,有一个弧形,缩小了气旋的半径,这样一串串的高速气旋就把机翼托起来了。起飞和降落时把机翼后缘襟翼放下,主翼与襟翼形成夹角,更容易在机翼下形成气旋,使飞机能在低速飞行时受到更多的托举。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地效飞机具有更大的效率,气旋都在机翼与地面之间转圈,效率当然高了。当然,贴近地面空气密度也大一些,有更多的空气分子冲击机翼,产生更大的升力。
②部分气流从机翼下翼面的前缘流到后缘,然后向机翼的上方逸出,有一个上翘的变化,这样就把整个机翼端起来了,这股气流也起了重要作用。气流之所以会向上走,可能是上方的压力最小,流动空气本身的压强就小,受到四面八方空气的挤压,上方是压力最小的方向,部分气流就向上逃逸出去。可用水管冲击有仰角的平面做试验,可看到水流沿着平面流到末端后,就会上翘,把平面端起,平面变轻,关水后平面就会沉下来。若是平面后缘有圆弧状,水流上翘更明显。可以根据这个原理改进机翼,把机翼后缘做成圆弧状,以提高浮升效率。不过,这样也会扰乱从机翼上面流过的气流,可能会对升力有影响,究竟能否提高升力,试试无妨。
③还有部分气流从机翼下翼面的前缘流到后缘,从机翼的下方逸出,这股气流速度较快,压强较小。不过,机翼上翼面的气流不受阻挡,速度更快,压强更小,上下翼面形成了压强差,也使机翼获得升力。
下翼面是弧形的机翼,就像鸟翅一样了,这种翅膀下的气流略有不同。翅膀下“窝藏”有一些相对静止的空气,当下方高速气流掠过时,由于压力差的作用,两处的气流相互交换,在翅膀下就形成了一些气旋,这些气旋对翅膀也起到了托举作用。当鹰展翅作水平滑翔时,这些气旋起到了一定的支持作用。不过,主要的支持可能来自上升气流,低处的空气被地表反射的阳光烤热后膨胀上升,这是经常存在的上升气流,冲击到能够兜风的鹰翅,就把鹰举起来了。当然,鹰要有一定的速度才能够滑翔。没有上升气流时,鹰只能借助惯性滑翔较短距离。鹰能够滑翔,多数鸟不能滑翔,可能是因为鹰翅的面积相对较大,能够兜住更多的上升气流。这种飞行方式是鹰捕食的需要,可以专心致志搜索地面的猎物。上升气流也能托举飞机,这也是飞机能够浮升的原因之一。下翼面是弧形的机翼能兜住更多的上升气流,其中道理就像船帆兜风一样。
当飞机起飞时,还有另一个容易被人忽视的重要原因:飞机是被喷气发动机或螺旋桨的气流直接托起来的。就像火箭飞行的道理一样,只不过火箭是垂直上升,上托效率高,起飞速度可以慢些;固定翼飞机是斜线上升,上托效率低,起飞速度必须快些。飞机就像一枚炮弹一样飞出去,当然就会在空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
另外,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当一个物体有多个运动趋势时,一个趋势增强,另一个趋势就会减弱。静止的单车要向两边倒,运动起来单车就不倒了;在空中静止的石头要落下来,把石头扔出去,飞行中的石头就不会落下来,尽管仍有下落的欲望,但已是次要的了,这与飞船运动的道理相似。同样道理,当飞机以两三百公里的时速冲出去的时候,下落的运动趋势就变得微不足道了。如果有人称一下时速两三百公里的汽车,重量肯定会减轻许多。不妨把一个地磅平放在高速公路上,看一下一掠而过的汽车有多重,或许两吨重的汽车只剩几百公斤了。其实不用称,有充分的证据表明运动中的汽车重量会减轻。不信把一段路面抽掉,汽车不会掉下去,而是飞过去,这说明汽车的重量已微不足道,轻得掉不下去了。若在汽车的两边装上一对略有仰角的机翼,汽车就会像飞机一样飞起来。
作水平运动的物体之所以重量会减轻,是因为引力辐射的吸收受到干扰,可能是引力辐射会从吸收辐射的粒子表面“滑过去”,这正是飞船达到一定速度后就失重的原因,也是行星“失重”而不会落到太阳上的原因之一。从太阳、恒星中发射出来的光子,也许是因为太阳、恒星高速自转,对外围光子的引力减少,使光子得以逃逸出来。实验表明,太阳对光子有引力,这说明从太阳发出的某种辐射也能被光子吸收。也就是说,对光子而言也有引力辐射。
话说回来,飞机向前冲时之所以会浮起来,就像空中一片落叶,突然遇到一股强劲的横风,树叶就不会下落了,只会向水平方向飞行。假如从空中自由下落的不是树叶,而是机翼或飞机,只要横风足够强,机翼或飞机也会向水平方向运动。风从前方吹来,飞机就会向后运动;风从后方吹来,飞机就会向前运动;风从左方吹来,飞机就会向右方运动;风从右方吹来,飞机就会向左方运动。现在是风不动飞机动,根据运动相对性原理,也就等于风是迎面吹来,飞机也不会落下来,只不过飞机的运动方向是向前而不是向后罢了。
鉴于此,当飞机升空后达到了一定速度,飞机的升力就不太重要了,飞机可以平飞,可以俯冲,可以翻滚,可以倒飞,可以做各种特技动作。假如飞机能把机翼收起来,没有机翼的飞机重心又在中部,飞机就会继续向前飞行一段较长的距离,直到失去平衡才会掉下来。飞机能够沿着水平面倒飞,说明机翼没有向飞机提供升力,只是起到了保持平衡的作用而已。飞机降落时是俯冲而下的,此时机翼有没有向飞机提供升力,要看机翼的水平状态。把机头拉起来,仰着头下降,使机翼有一个仰角,就有升力;把后缘襟翼放下,让主翼与襟翼之间形成一个夹角,更多地阻挡空气,形成气旋,也可以增加升力,当然后缘襟翼放下后,机翼下的空气流速也慢了,导致压强增大形成更多升力;低头俯冲而下,机翼没有仰角只有俯角,机翼就不会有升力,反而只有“沉力”,因为空气冲击机翼的上翼面,造成飞机下沉,实际上飞机也在慢慢下沉。无论如何,飞机下降时是“沉力”大于升力的,不然飞机就不会下降。一些战斗机下降速度很快,着陆后还要减速伞帮助减速,可能在下降时机翼处于俯角状态,或者仰角很小,飞机没有垂直落下,主要是因为还有一定的速度,就像一块扔出的石头不会垂直下落一样。
在空中平飞的飞机,机翼和尾翼最主要的作用是保持飞机平衡,不发生前滚或侧翻,除非需要爬升,否则不需要多少升力。当然,或多或少还是需要一些维持平衡的升力。因此,机翼最受力是起飞时,在空中巡航和降落时受力都不大,不然机翼就很容易因为疲劳而折断。
由此可见,飞机的浮升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许多因素被人类忽视了。
直升飞机浮升道理也一样,桨叶也有一个仰角,旋转起来也能产生同样效果。桨叶前倾,不但能向上浮升,还能向前飞行。固定翼螺旋桨飞机,螺旋桨的作用不是使飞机浮升,而是推动飞机前进,飞机在前进中,机翼下的气流也把飞机托举起来。轮船前进的道理也一样,但轮船不需要翅膀的托举。
鸟拍动翅膀飞行,是更复杂、更有效的飞行方式。鸟翅不断把一团团的空气压到身体下面,把自己抬了起来。确切说鸟是把气团向后向下压,使自己能向上向前运动。其原理是翅膀分子的电子与空气分子的电子发生相斥,形成相斥能量场,空气向后下方运动,翅膀向前上方运动,带动鸟飞了起来。游泳的原理也是如此。
篮球的反弹也好理解,球落到地面时,球体受压内陷,球内气体受到挤压,与球的内壁形成斥力能量场,气体同时顶球的内壁,向下的气体被地面顶住了,向前的气体被向后的气体抵消了,向左的气体被向右的气体抵消了,只有向上的气体没有受阻,球就弹起来了。篮球内装满沙子球就弹不起来了。空瓶落地跳起是因为里面有空气,瓶里的空气没受挤压,但瓶内空气发生流动,也向上托起了瓶子。然而,石头内没有空气,落地后也能弹起来一些,这是因为石头的电子和地面的电子,也能产生斥力能量场,靠得太近就弹开了,这是另一种运动原理。
螺旋桨飞机、轮船、鱼、鸟的运动和人的走路、跑步、游泳,本质上是通过向后运动,强迫自身与后面的物质靠近,使双方的电子发生相斥,形成一个斥力能量场,把自己向前“弹”出去或“推”出去。其中的原理与把石头砸到地面弹起来一样。运动员在百米赛跑时,脚蹬在助跑器上,向后一蹬,人就弹出去了,因为脚与助跑器之间的电子有斥力,存在一个斥力能量场,就像把两块磁铁的相同一极压近,就会被弹开一样。
如何解释火箭飞行?这与人跑步是不同的,不是气体的反作用力在起作用。气体在火箭发动机燃烧室爆炸,气团就向四面八方冲出,其中向前的气团就推动火箭前进,向四周的气团相互牵制,向后的气团夺路而逃,这是唯一的生路,如果没有这条出路,就与前面的气团相互牵制了,而且火箭也会发生真正的爆炸。人类只看到火箭的尾部有气体喷出,没看到火箭内部的气体推着火箭往前走,就认为是气体的反作用力起了作用。枪炮有后坐力,道理一样,向前的气团推动弹头前进,向后的气团推动枪支向后运动,各走各路,互不相干。不过,枪支则能给子弹提供反作用力,主要是气团后冲碰壁反弹回来造成的,这也是步枪比手枪打得远的原因之一,因为步枪更重,向后运动更慢,枪托又抵在人的肩窝上,气团反弹回来更多,速度更快。火箭与枪炮不同,不存在反作用力,或说反作用力十分微弱,从能量场的角度分析,燃料在火箭发动机的燃烧室爆炸,形成一个膨胀能量场,不断向外扩张,燃烧室的内壁,是这个能量场的“外壳”,不断被能量场推着往前走,或者说借助膨胀能量场向外运动。当然,这也是一个斥力能量场,斥力发生在气体与燃烧室的内壁之间。火箭关机后,火箭继续飞行,因为推动火箭前进的能量场仍在扩张,人类看不到这个扩张的能量场,就理解为惯性了,这就是惯性的由来和本质。子弹发射也同样道理,子弹飞出枪口,不等于膨胀能量场消失了。
火箭是一个庞然大物,90%的空间用来装燃料,乘坐一两个人的火箭有二十层楼高,就像乘坐一两个人的汽车像篮球场那么大。看来人类还是太笨,因为人类笨,火箭才笨。如果了解了物质就是能量的道理,带一块火柴盒大小的燃料就足够了,这种燃料是中子体、质子体或原子核体,中子或质子的质量与氢原子相当,体积只有氢原子的五千亿分之一,一块火柴盒大小的燃料,膨胀成类于岩石的固体相当于一座山,膨胀成气体就无法形容了。膨胀的方式是正反粒子湮灭,这是比核裂变、核聚变更高效的能量释放方式。不过在地球上火箭是拉不动的了,这种原料要到小行星上生产和装载,火箭也要在小行星上制造,这样火箭的大小就与一辆小车差不多了,而飞船则可造大一些,或者火箭完全可以成为飞船的一个附属部分。
真正的星际飞行是不需要多少燃料的,运动是能量的天性,把能量的天性解放出来,人类就能在宇宙中自由飞行。只要在茫茫太空中找到一个合适的膨胀能量场或收缩能量场,就能借助这个能量场的力量飞向远方。另外,若能制造一个引力辐射屏,阻隔来自地球的引力辐射,飞船就能在空中飘起来,人也能随意升空。这么一个能阻断重力的神奇屏,需要用一种特殊的粒子制造,这种粒子既不辐射能量,又不吸收能量。不知中子行不行?不过在原子核中,中子与质子结合成一体,可能中子吸收质子辐射的能量,或质子吸收中子辐射的能量。
如何解释物质的三态变化?由于受周围能量场的影响,单个分子是运动的。当同类分子聚集在一起时,分子之间既存在斥力能量场,又存在吸力能量场,斥力能量场是质子与质子,电子与电子之间的能量场,吸力能量场是质子与电子之间的能量场。斥力能量场作用距离较近,吸力能量场作用距离较远,这样,一个分子就会趋向另一个分子,直到斥力能量场与吸力能量场取得平衡,从而使相邻的分子粘在一起,这就是所谓的分子力。因此,分子与分子就聚合在一起,形成了固体。
当温度升高后,质子自旋加快,辐射增加,能量场向外扩张,相邻质子的能量场也同样扩张,两个能量场之间的斥力增大。同样,电子能量场也发生这种情况,并使电子能量场之间的斥力增大。另一方面,质子辐射增加,却不能增加质子对电子的吸力,这是因为电子的温度也同时增加,温度越高电子对外辐射越强,吸收辐射的能力越弱,所以质子与电子之间的吸力没有增加。这样,原子与原子之间,分子与分子之间,吸力不变,斥力增加,距离拉大,体积膨胀,这就是热胀现象。距离拉大之后,分子之间的粘性就小了,小到一定程度分子就是独立的了,独立分子对地球的趋向性依然还在,因而成了“自由落体”向下运动,这就是固体的液化。之所以是慢慢下落而不是加速下落,是因为分子之间还存在残余吸力。若温度是瞬间达到熔点,分子就会像自由落体一样下落。成了液态的分子,也是向四面八方运动的,只是由于地球辐射的存在,向下的趋向性更大一些,所以就向下落去,由于分子之间还有一定吸力,也就汇聚在一起了,这是江河湖海得以形成的原因。
当温度继续升高,分子膨胀到一定程度,比重就轻于空气中的分子,就向空中浮了起来,这就是液体的汽化。锅中的水开后,是最下面的水先受热膨胀,变成水蒸气,向上冒泡,浮升到水面,再浮升到空中。受热水分子浮升,其本质是水分子受热膨胀之后,受周围水分子的拉扯就很小了,是个相对独立的水分子,水分子周围的间隙相对较大,受地球引力向下运动的其它水分子,就把受热膨胀的水分子挤上来了。受热膨胀的水分子之所以争不过别人,在于受热后的电子吸收辐射的能力弱化,地球质子辐射对其影响变小,即地球对其引力变小。
如何解释水往低处流?水分子之间的吸力较小,相互结合不紧密,独立性较强,所以水分子是向四面八方运动的,这就是水分子的热运动,因而水分子具有较大的活性。一池看似静止的水,实际上水分子是向四面八方运动的。无论水分子如何运动,其向下趋向性居主导地位,只是被下方分子承托而难以向下运动罢了。由于趋向性指向地心,在一定的坡度之内,似乎没有必要向低处流,一块砖头在斜坡上,也不一定滑下去。水之所以向低处流,主要是因为水分子有较大的活性,也就是有较大的运动性。斜坡上的水分子,向下运动受阻于地面,向上运动挣脱不了地球的引力,向斜坡方向运动受阻于斜坡,这样只能向三个方向运动:斜坡对面、斜坡左方和斜坡右方。不过,只有斜坡对面的方向能借助地球的拉力,向这个方向水平运动的水分子,前方没有水分子的阻力,后方却有水分子的推力,因而就向外冲了出去,这样底下就悬空了,水分子对地球的趋向性又显露出来,水分子在地球的“拉扯”下,就不断向下滚动了。
如何解释地心压力?人类认为,地心存在高温高压。可能这是错的,虽然地球的一切物质都向地心内聚,但强大的压力,一方面被地球每一层的圆弧拱形构造抵消了;另一方面被内聚物质之间相互挤压形成的摩擦力抵消了。地球的结构就像砖石拱桥,下拱面承托上拱面,每层拱面之间的砖石相互挤压,形成的摩擦力也足以抵消地球的引力。正因为如此,在地球内核压力反而消失了,无法在高压之下形成高温,物质也就是固态的了。当然,如果地心是液态的,则会通过液压传递压力。
如何解释正负电子的湮灭?电子与正电子之间存在引力辐射,或一方的辐射能被另一方吸收,或双方的辐射都能被对方吸收,形成一个收缩能量场,这当然也是一个“虫洞”能量场,而电子与正电子大小相当,都能通过这个“虫洞”向对方运动,运动速度发生倍增,这样相撞时就把对方拆得七零八落了。之所以没有相互围绕对方旋转,主要是自旋速度不高,绕核运动的电子,在质子强大的旋转能量场的影响下,具有较高的自旋速度,独立存在的电子和正电子,自旋相对较弱。当然,双方可能存在某种斥力辐射,这种辐射近距离之内就会发生作用,所以能把对方拆散。由此可见,不是任何电荷相反的粒子都能发生湮灭,还要看质量的大小,旋转的快慢,辐射的强弱,吸收的多少。质子与电子电荷相反,相遇时也不湮灭。所谓电荷相反,就是一方的辐射能被对方吸收,形成收缩能量场。所谓的湮灭,就是变成了极小的能量碎片,其中两个碎片是光子,其它碎片人类看不到甚至也测不到了,所以人类说物质湮灭了。光子在正负电子之内,可能不是一种独立的粒子,而是正负电子躯体的一个部分,正负电子相撞时,在撞击点上各有一块碎片裂解出来,形成两个光子。
物质与反物质相遇也是这个状况。由反质子、反中子与正电子组成的原子也就是反物质,很难说反物质是一种存在于宇宙中的物质,人类猜测有这么一种物质,但一直找不到这种物质。人类之所以说是反物质,主要是因为电荷反了。物质与反物质相遇后湮灭,道理与正负电子相遇湮灭一样。一般认为,太阳系是由正物质组成的世界,在太阳系上很难找到反物质,除非有漏网之鱼。不过,若把电荷相反的粒子视为反物质,那么太阳系就充满了反物质,宇宙空间也充满了反物质。
一般来说,在相似的环境,只有相似的物质。在两个不同的环境,才能分别存在质量等级相同的物质与反物质,在这两个环境的界面,质量等级相同的物质与反物质才得以结合而湮灭。在地球表面,很难找到天生一对的反粒子,有的话早就相遇而烟消云散,化大为小,重新组合了。现在剩下来的,就是多余的单身汉。找不到同龄的异性朋友了,只好找低龄或大龄的了。于是质子找到了电子,电子嫁给了质子。质子的年龄应比电子老得多,质子的质量是电子的1836倍,长到这么大,需要很长的时间。
丁肇中教授组织了一个由全球科学家组成的队伍寻找反物质,并让航天飞机驮了一块巨大的磁铁飞到天上捕捉反物质,至今还是没找着,主要是因为地球表面与几百公里高的太空轨道,环境太相似了,难以形成截然不同的正反物质。不过人类已能制造正电子、反氘核、反氦核等多种反粒子,也制造出正宗的反物质——反氢原子。不过这种只存在了亿分之三秒的反物质,科学家是否有足够的证据,确认就是反氢原子呢?
话说回来,正粒子与反粒子,很可能是一种粒子的两种状态。当一种粒子吸收辐射达到饱和后,就向外辐射,这时就带有正电荷;当一种粒子向外辐射达到穷尽后,就吸收辐射,这时就带有负电荷。因此,电子是吸收辐射的,带有负电荷;正电子是对外辐射的,带有正电荷。两者质量大体相当,略有不同。当然,一种粒子吸收辐射或向外辐射,是相对而言的,往往是一边向外辐射一边吸收辐射,只是吸收多还是辐射多罢了。当外界条件变化时,吸收辐射的可以向外辐射,向外辐射的可以吸收辐射。至少人类知道,在一定条件下,电子可以向外辐射光子和其它电磁粒子。
如何解释太阳上的核聚变?太阳上的物质积聚到一定程度,就产生高温高压,引发了热核聚变。太阳上的核原料,不是氢,而是氢的同位素氘和氚。若是氢的话,质子与质子有斥力,两个质子就难以相撞,即使相撞也难以结合为氦核。氘和氚就不同,它们的原子核中有中子,彼此相撞后质子、中子和电子就四分五裂了,同时向外释放光子等电磁粒子。游离的质子与中子有吸力,最终还是走到一起,抱成一团,一个质子可以吸附两个中子,当与另一个质子相遇时,其中的中子又可以吸附质子,这样两个质子与两个中子就结合成了氦核。氦核也许能在太阳中独立存在,不过在太阳表面的低温区,与电子相遇时就有可能组成氦离子或氦原子。当然,热核聚变并不规定一定要生成氦,也有可能生成氢、氘、氚或氦以上元素,只是生成的氦更多一些。之所以生成的氦更多,是因为在特定的温度段最适合生成氦。温度影响辐射,辐射影响吸力,吸力影响物质的构成。
不过,太阳热核聚变有一点是难以解释的:太阳给人的感觉像个原子反应堆,受到严格控制,缓慢释放能量。在太阳中心温度高达1500万度,热核聚变怎么能控制得住呢?在短时间内发生不可控制的热核聚变,把太阳炸得四分五裂,才是更合理的解释。若说只有太阳核心的高温高压才能引发热核聚变,那也应在较短时间完成这一过程,把太阳核心的氢、氘和氚消耗完,太阳丧失核聚变的条件,也会暗了下来,没有理由持续燃烧五十亿年。
因此,太阳上的燃料也有可能是质子、中子和电子等基本粒子,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不断聚变和裂变,重组和裂解,碰撞和分离,也就是说,各种基本粒子在太阳内部碰来碰去,激发出各种电磁辐射,形成能量释放出去。在一个质量足够大,温度足够高的恒星内部,不论是核裂变还是核聚变,基本粒子都是无法静止和冷却下来的,粒子的永恒运动造成了不断的碰撞,不断的碰撞形成了永恒的温度。设想有一颗氢弹在太空爆炸,而半径为一万公里的外围又有无数颗氢弹爆炸,再往外则是六十八万公里厚的密集粒子,这些粒子对辐射有趋向性,都向内挤去,形成了较大的密度。这颗氢弹产生的粒子是不会冷却和静止的,只会在圆心内乱冲乱撞,只有最外层的爆炸才会向外辐射粒子,在加热周围冷粒子的同时,使自己相对放慢速度和降低温度。但核心内的粒子永远不会静止和降温,因为运动——碰撞——升温——运动形成了良性循环。太阳上发生的事情也大同小异。
正因为如此,在太阳上也没有通常意义的核裂变和核聚变,分与合都是瞬间的事情,因此太阳的能量几乎是永远不会穷尽的。当然,太阳向外辐射能量,也会使自身的质量减少,但这种减少是微不足道的,而且太阳也在不断吸纳周边的物质,作为自己的燃料补充。即使太阳吸纳的是重元素,也能拆分为质子、中子和电子等基本粒子,并让这些粒子在自己的肚子里永无休止地飞舞。其中质子与中子可以短暂结合成氘核、氚核和氦核,尤其在表面低温区可以保持较长时间的稳定。
当然,还有另一种可能,太阳由氢、氘和氚开始进行热核聚变,合成氦,再由氦发生热核聚变,合成更重的元素,逐级聚变,逐级合成,最后合成某种重元素,然后发生核裂变,逐级裂变,逐级分解,最后裂变成氢,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直到永远。
人类往往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或者不真正知其所以然,人类制造出火不知什么是火,人类制造出电不知什么是电,人类制造出磁不知什么是磁,人类制造出生命不知什么是生命。有一个爱管闲事的人按自己的理解加以解释,全人类就当真了,毕竟有兴趣、有时间、有精力去管闲事的人不多,大家觅食匆匆,无暇分心。因此,人类制造出核爆炸,也不一定知道核爆炸是怎么回事。原子弹爆炸的起因,人类可能没有完全弄清楚,两个铀块或钚块靠近后超过了临界质量,就发生核爆炸了,人类认为是被外界中子击中引发了链式反应。情况可能不是这样,而是两个质量足够大的铀块或钚块靠近后,发出的核辐射达到了临界密度,α射线中的粒子击中铀核或钚核,引发了链式反应,因为大约几万个α粒子中有一个可以击中原子核,当原子核释放出来的中子多于被吸收的中子,就发生链式反应了。氢弹爆炸则不一定是氘氚合成了氦,氢弹上作为引信的原子弹爆炸之后,引起大量的氘核和氚核乱冲乱撞,由于温度在一千万度以上,速度极高,碰撞激烈,在碰撞中释放出大量电磁粒子,聚变发生之后各种粒子结合成什么谁也说不清,也许是氢、氘、氚和氦都有,还有大量的质子、中子和电子向外飞出。太阳上的真正爆炸都发生在太阳核心之内,据说光线要一百万年才能到达太阳表面,人类要弄清其中发生了什么事,也不容易。
在宏观上,物质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就会分拆;在微观上,物质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为什么反而结合呢?宏观世界是由微观世界组成的,宏观与微观应该一致才是合理的。因此,合理的解释是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后,基本粒子才重新组合成为氢、氘、氚和氦等物质,合成什么是随机发生的。热核反应生成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氘核与氚核在碰撞中可以释放出能量。
如果氘核与氚核的确是在高速撞击的瞬间就抱成一团,那么也是距离近了之后,质子辐射才有足够的强度吸住中子。另外,高温质子有更多的辐射释出,中子获得更多的辐射,对质子有了更大的趋向性,使质子与中子更容易结合在一起。中子质量比质子还大一些,要吸过来也不容易,况且中子是高速运动的,距离足够近才能吸过来也是合理的。
人类认为在高温之下,氘核与氚核获得了更高的速度,可以克服质子与质子之间的斥力,碰撞之后由强核力把它们捆绑在一起。到底是不是这么回事,还很难说。我个人倾向于认为,宇宙中只存在粒子的吸力与斥力。除此之外,不存在任何力,包括引力、电磁力、强核力、弱核力这四种宇宙中基本的力。或者说,这四种力都可以用粒子的吸力与斥力加以解释,也就是可以用相吸能量场和相斥能量场加以解释。
除了氢核之外,各种原子核内都有多个粒子,人类认为是强核力把这些粒子“粘”在了一起。这可能是一种误会,原子核中各种粒子之所以会抱成团,是因为质子与中子有吸力,这种吸力来源于中子吸收质子的辐射。若没有中子的存在,质子与质子不能结合在一起,人类和上帝都不能让两个质子或两个氢核结合在一起,这说明中子在原子核的合成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人类认为强核力具有强大的力量,可以把两个质子捆绑在一起,但既没有实验证据,也没有客观证据。
重原子核向外辐射粒子,人类认为是弱核力造成的,这也可能是一种误会。重原子核内粒子众多,各个粒子又处在运动之中,相互碰撞也多,每次碰撞都会向外释放出粒子,这应该是核辐射发生的原因。除氢之外的原子核,质量都略少于质子与中子标准质量之和,这是在结合时有部分能量释出,结合后也在碰撞中有部分能量释出。既然原子核中有能量辐射出去,强核力的存在就有疑问,弱核力不可能克服强核力,把东西从家里抛出去。由此可见,强核力、弱核力都是假象,是人类杜撰出来的。
如何解释暗能量撕裂宇宙?暗能量与暗物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这两个概念至今没有一个标准的定义,有人说不发光,也不反光,也不是由人类所认识的基本粒子组成的物质是暗物质。那么暗物质还只存在于猜想之中,可以等找到确凿的证据之后再讨论。如果说暗物质是不发光的物质,那么就不要到天上去找,地球就是。黑洞、行星、卫星和宇宙尘埃都是。暗物质不发光不等于不发出电磁辐射,只要发出电磁辐射,就有一定的引力和斥力。至于暗能量更是一种虚无缥缈的东西,与其理解为一种近乎神力的力量,不如理解为是由暗物质发出的一种电磁辐射。不过目前观测不到暗物质有强大到能撕裂宇宙的电磁辐射,即使黑洞也没有什么强大的电磁辐射发出。真正有强大电磁辐射发出的是恒星,这是天文科学的基本认识。因此,说暗能量撕裂宇宙或使宇宙膨胀加速,还缺乏根据。
如何解释宇宙的演变?只要解释清楚宇宙物质(或能量)的演变,就解释清楚宇宙的演变。物质的演变可以简单用几个字概括:聚合与分拆,循环往复,直到永远。原始粒子是构成宇宙的初始物质(也许还有更低级别的粒子),原始粒子在一定的条件下聚合成各种基本粒子,各种基本粒子在一定条件下聚合成各种原子,各种原子在一定条件下聚合成各种分子,各种分子在一定条件下聚合成各种分子团,各种分子团在一定条件下聚合成各种分子集团。原始粒子——基本粒子——原子——分子——分子团——分子集团,这是宇宙发展的大趋势之一。但宇宙还有另一个相反的发展大趋势:分子集团——分子团——分子——原子——基本粒子——原始粒子。宏观上的物体、天体和星系,可以由原始粒子、基本粒子、原子(含离子)、分子、分子团或分子集团组成,当然也可以由多种成分组成。温度越高的天体,其构成的物质越小。太阳主要是由基本粒子组成的,地球主要是由分子组成的,也有一些电子、质子、离子、分子团和分子集团。
原始粒子天体,由于其粒子小于光子,人类目前还观测不到,可说是另类黑洞,在理论上推测,也应是类似于恒星的天体,是一个不断发出辐射和制造物质的天体。当然,说类似是概略而言的,相当于说太阳与地球类似,因为这两个天体都发出辐射和制造物质。
在恒星的内部只有基本粒子,在恒星的表面则有氘核、氚核、氦核、离子、原子和更重的物质被制造出来。轻元素之所以多于重元素,在于轻元素被合成出来后,就具有一定程度的稳定性,其它粒子很难再挤进来。重元素都是稀有元素,因为要在特定条件下才能生成,而这样的条件在宇宙中并不多。也许,当大量热质子与大量冷中子相遇时,由于质子发出强烈辐射,中子吸收大量辐射,两者具有更强的亲和性,才生成了重元素。以太阳为例,太阳系内有不少冷中子,这些中子是吸收辐射的粒子,对辐射源有趋向性,从太空中飞向太阳,而太阳又不断向外喷发带有强烈辐射的热质子,冷中子与热质子总会在某处相会而结合,从而生成重元素。重元素的生成是必然的,但数量不会太多,而且寿命相对比较短。因此,重元素是稀有物质。从这点上看,行星核或行星重物质,也可以是在太阳系内合成的,不一定是太阳俘获的。
恒星的每次爆发或喷发,都会把一些制造出来的物质抛向外围空间。在外围空间,温度更低一些,也有大量冷物质,冷热物质有机会结合成更重、更大的物质,轻元素结合成重元素,原子核结合成原子,原子结合成分子,分子结合成分子团,分子团结合成分子集团。这些弥散物质因为温度和辐射的不同,相互吸引而聚拢,在其核心的物质碰撞增加,温度越来越高,而外面又包裹着厚实的物质,起到了保温作用,这样行星就形成了。由于行星核有辐射发出,对外围物质有吸力,外围物质就紧紧抱住行星核。也许,行星的内部不是固态的,也不是液态的,而是气态的,确切说是基本粒子态的,也就是一团炽热的、乱冲乱撞的基本粒子。行星的内核制造出温度,烤热外围的物质,被烤热的物质向外辐射能量。当然,内核的一些辐射也可以穿过厚厚的外层包裹物质向外辐射能量。太空中的一块岩石也能吸引周边的小物质,因为质子也在向外辐射能量,由于没有一颗火热的心,吸力始终有限。当一个天体质量达到一定程度,才会有一颗火热的心。或者,粒子云在特定条件下碰撞形成一颗火热的心,才对周边物质有了更大的吸力。
各种元素在恒星或恒星外围被制造出来后,这些元素的内部也是发生激烈运动和碰撞的,并因此产生辐射。温度越高,运动和碰撞越大,辐射越强,寿命越短。同一种元素,在恒星核心、恒星表面和恒星外围,其寿命是不同的。地球上的元素处于太阳外围,寿命相对较长。在相同的环境下,元素越重,寿命越短,因为重元素内部粒子众多,碰撞多,辐射强,衰变快。
在地球的环境下,当原子序数达到一百左右的时候,由于原子核内粒子多,运动多,碰撞多,辐射多,这样原子核就不稳定了,而外围电子也太多,对辐射的遮挡大,确切说辐射出来的能量大部分被吸收了,难以留住外围电子,所以重元素存在时间很短,瞬间就衰变了。所谓衰变就是物质的分拆过程,包括原子核的拆分和外围电子的逃逸,任何元素都有衰变,原子序数越大,衰变越快,氢则是最长寿的元素,所以宇宙中的可见物质,90%都是氢。
每一种元素聚合出来之后,就发生分拆。在恒星外围,大多数物质分拆过程比较漫长,在这个过程中,遇有合适条件,就会发生更高级别的聚合;没有合适条件,就会一直分拆下去,直到原始粒子为止。由此可见,分拆是伴随始终的,聚合是间隔存在的。因此,宇宙物质的演变,是不同步的,有的物质正在聚合,有的物质正在分拆,在聚合中有分拆,在分拆中有聚合。假如宇宙的温度降到了零,物质就不运动,不碰撞,不分拆,不辐射了,斥力消失了,吸力也消失了,这就是宇宙的死亡,但宇宙从来就不会死亡。因为温度不会消失,宇宙温度只有高低不同,高的几亿度或更高,最低也有3 K。假如宇宙发生膨胀,空间膨胀到无限大,物质稀释到无限少,温度下降到无限低,最后趋向于零,这样宇宙就死亡了,但这种情况也不会发生。
地球各种物质都正在发生分拆反应,钚以上的元素都分拆完毕了,假以时日,钚、铀这些重元素也将在地球消失,最后只剩下氢。到了那时,若地球质量增长不大,氢也会被分拆完毕;若地球由于吸纳周边物质,成了一个巨型天体,地球内核就会发生更激烈的爆炸,地球就会成为一个新的太阳。
若把太阳系看成一个小宇宙,就可以分析这个小宇宙的演化。只要弄清了太阳系的演化,就大体弄清了银河系的演化;只要弄清了银河系的演化,就大体弄清了宇宙的演化。太阳系的演化大体有几种可能:
①太阳几乎是永恒的。太阳是制造能量的机器,太阳不断吸纳周围的物质,分拆成质子、中子和电子,又重组为氘核、氚核和氦核,分分合合,循环往复,不断向外辐射能量。由于物质收支平衡,太阳就几乎是永恒的。若说太阳和恒星会熄灭,道理上有点讲不通,因为往回追时间是无限久远的,如果恒星应该熄灭早就熄灭了。
②太阳是可以熄灭的。太阳的燃料迟早消耗穷尽,然后慢慢暗淡下来,成为一颗不发出辐射,只吸收辐射的天体,这个天体就是所谓的黑洞了。与经典黑洞不同的是,没有无限大的质量,没有无限小的体积,也没有无限大的引力。引力还在,但要依赖于周围的辐射,行星发出的微弱辐射被黑洞吸收,两者之间就产生微弱的引力;恒星发出较强的辐射被黑洞吸收,两者之间就产生较大的引力。
此时太阳系上的最大行星——木星已经成长为巨型天体,在内聚力的作用下产生高温高压,内核发生激烈爆炸,核裂变把所有的重元素拆分为轻元素,最后拆分成氢、氘和氚,乃至质子、中子和电子。同时,核裂变引爆核聚变,木星的主要物质——氢发生热核聚变,一个新的太阳诞生了,周围的行星就围绕新太阳运动。现在木星辐射的能量是接收太阳能量的2.5倍,有成为新太阳的趋势。当木星发出强烈辐射的时候,引力倍增,加速吸纳周边物质壮大自己。
若木星小于太阳,还是木星围绕太阳转,也就是围绕黑洞转;若木星大于太阳,则是太阳围绕木星转,太阳也就成为一颗行星了;若是太阳没有完全熄灭,还有余辉普照,而且太阳与木星相互吸引,这就是双星了。
③太阳发生大爆炸,向周围喷发出大部分物质。其中包含了几乎所有的轻重元素,弥漫在太空中,四处飘荡,作为构成新恒星和新行星的原料。由于太阳的辐射最终变得微不足道,已不能吸引行星,太阳系解体,行星飘出太阳系,在茫茫的太空中流浪,并缓慢地趋向最近的恒星,最终投入新恒星的怀抱。
若照第一个模式发展,太阳是永恒的,在永恒中变化,在变化中永恒。若照第二、三个模式发展,太阳系是会解体和重组的,当太阳不再发生激烈爆炸,不再向外发出强烈辐射的时候,行星对太阳的趋向性就会减弱乃至消失,太阳与行星就会分道扬镳。当太阳发生超常的大爆炸,也会导致太阳系的解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直到永远。
这里引出一个问题,行星能不能演化为恒星?若能演化为恒星则是宇宙中的普遍规律,也就是说行星是恒星的前身。若真如此,太阳的前身就是一颗行星,也可能曾经拥有地球这样的生命和文明,这一切现在都化成漫天飞舞的高温粒子了。行星变恒星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当行星质量足够大时,一种可能是内聚产生高温高压引发核爆,形成恒星,这只是一种估计,人类还没有观测到直接证据。另一种可能是由外力引发核爆,当行星质量足够大时,就有能力给飞向行星的小天体提供足够大的加速度。在这种速度的冲击下,在撞击点上释放出大量中子,密集、高速、高温的中子流引起周围的物质发生核裂变,然后引发链式反应,导致整个行星发生核裂变,除了氢以外的物质都发生核裂变。一颗巨大的行星瞬间发生核裂变,这是一种激烈的爆炸,固体的行星变成气体的恒星,体积迅速膨胀,光芒四射,蔚为壮观,从远处看就是所谓的超新星爆炸了(与人类现在理解的不同),这是超新星形成的一种可能。
核裂变是连锁的、倍增的、激烈的、短暂的,最终把所有的物质拆分成氢,氢又在高温高压下发生热核聚变,这种聚变则是局部的、稳定的、缓慢的,因此宇宙中能见物质90%都是氢。当行星变成恒星时,质量并没增加,可能只是一个小恒星,但由于发出强烈的引力辐射,对周边物质形成了较大引力,吸入了更多的物质,进入了高速发展壮大的时期。重元素能发生核裂变,轻元素也能发生核裂变(氢除外),只是门坎更高。另外还取决于周围物质吸收中子的能力,吸收大于释放就不会引发链式反应;吸收小于释放就会引发链式反应。人类不断试验核武器,当量越来越大,若达到一定的临界点,说不定就能把地球引爆,成为一颗人造的新恒星。人类曾经在地球引爆当量为1500万吨的氢弹,却无人担心把地球引爆,这是目光短浅的不负责任行为,无异于一次未遂自杀。
以上所述,是类地行星演化为恒星的过程,意味着行星演变为恒星的初期,主要的核爆是核裂变,当把部分物质拆分成氢之后,才引发了核聚变。最后是重物质越来越少,轻物质越来越多,才成为类于太阳这样的恒星。不过,类木行星演化为恒星,情况就有所不同,若是内核先发生爆炸,就是由内部的核裂变引发外围的核聚变,外围的氢发生核聚变时才意味着恒星诞生;若是由小天体撞击引发,则小天体就是作为一颗巨大的原子弹发生核裂变,从而引发行星外围的氢发生核聚变,这样恒星诞生时就是以热核聚变为主的了。
按人类目前的理论,超新星是特大恒星死亡时的超常规爆炸。恒星用光燃料时内核无法承受外围物质的挤压,在极短时间内坍塌,物质在内核激烈撞击发生特大爆炸。若按本书理论,引力来自辐射,而不来自质量。因此,熄灭或行将熄灭的恒星,引力大幅减弱,内核不会坍塌,即使坍塌也不会引发超常规大爆炸。
从整个宇宙来说,宇宙没有中心,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演化,宇宙的演化是以星系为基本单位的。星系的中心有一颗、一组或一群超级恒星,旋转着向外辐射巨大的能量,对周围的恒星形成引力。一般来说,温度高的天体对温度低的天体形成引力,因为温度高的天体有更强的辐射和能量场,温度低的天体则吸收温度高的天体的辐射。银河系中心天体温度极高,辐射极强,太阳吸收银心的辐射;太阳温度很高,辐射很强,地球吸收太阳的辐射;地球的温度较高,辐射较强,月球吸收地球的辐射。太阳能够吸收银心的辐射,说明太阳上的高温粒子,并不是饱和粒子,还具有吸收辐射的能力。太阳表面五六千度的高温,的确不算高,太阳表面的粒子可说是冷却下来的粒子,吸收银心辐射的能量就是很正常的了。
不能排除,银河系的中心,是一个巨大的原始粒子星,对外辐射出更低级别的粒子,推动整个银河系运动。可惜的是,人类既看不到也测不到原始粒子,在人类看来银心是空洞无物的,只能想象银心有一个不可见也不可测的黑洞,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有朝一日人类会用仪器探测到这种神秘天体及神秘辐射。
可观测的星系是一个巨大的膨胀能量场,星系之间存在斥力,这种斥力目前居于主导地位,因此,各个星系是正在远离的,确切说绝大多数星系是正在远离的,有一部分星系是保持距离的,有一部分星系是接近的。这取决于星系的能量场是收缩还是扩张,还取决于星系之间的辐射是斥力辐射还是引力辐射。
年轻的星系能量场是向外扩张的,而星系内的宏观物质则是向星系中心汇聚的。作为能量辐射出去的粒子,并不能向外飞行到永远,这些粒子一边飞行一边向外辐射能量,把能量释放穷尽之后,就成为了吸收能量的粒子了,这样就对星系中心天体的辐射有了趋向性,就掉头回归了,在掉头之处就是星系能量场膨胀的穷尽之处。回归的粒子慢慢聚集,形成更大的粒子、原子、分子、尘埃、颗粒、团块、天体。最终又投入星系中心天体的怀抱,解体为粒子,作为能量辐射出去,开始新一轮的长征,这就是物质和能量的轮回,也是星系演化的基本模式。
年老的星系能量场是向内收缩的,以光子为例,光子被中心天体制造出来后,就随着中心天体的膨胀能量场向外扩张,中心天体的每一次爆发,都推动能量场向外扩张,也推动光子向外飞行,这正是光子能飞行一百多亿年动力不减的原因。当中心天体的燃烧达到极点的时候,就会慢慢暗下来,能量场就由扩张转为收缩,表现在光子身上就是由向外飞行转为向内飞行,因为光子本身也向外辐射能量,把体内的能量辐射穷尽之后,也吸收中心天体的能量向内飞行。
无论是扩张的还是收缩的星系能量场,在这个能量场之外,是没有光子飞出的,若人站在外面看,这个方向是一个空旷的空间,实际上这个位置还是有星系的,能影响周围的星系或天体,于是人类就认为这里存在一个黑洞,这就是黑洞的由来与本质。黑洞是隐身的星系或天体,要么是能量场正在收缩,要么是能量场不够强大,使人类因为看不到而感到神秘莫测。
星系中心天体可能是宇宙中最大的天体,天体质量越大演化越快,银河系中心天体的演化要比太阳快得多,太阳的演化也比地球的演化快得多,地球的演化也比月球的演化快得多。因此,各个天体的寿命是不同的。
银心暗了下来后,能量场的扩张就放缓了;银心熄灭后,能量场的扩张就停止了。此时的银心就演化为一个只吸收辐射的天体,这样即使是在银河系之内也看不到银心了,这就是小级别黑洞,即由一个、一组或一群恒星演化成的黑洞。此时,星系外围的恒星还在发出辐射,黑洞反而是吸收辐射的了,恒星与黑洞之间的引力还在,恒星还是趋向黑洞,因为黑洞的质量和体积要比恒星大得多。黑洞暗了下来后就基本不旋转了,恒星的旋转对黑洞而言微不足道,这样最近的恒星就直接投入了黑洞的怀抱,当黑洞吸附恒星达到了一定数量,黑洞就变成一个巨大的恒星,或者黑洞重新发生爆炸,新一轮的能量场扩张又开始了。这就是黑洞的复活,也是超新星爆发的另一种可能性。当然,恒星的明与暗,黑洞的黑与白,都是相对的,即使老年恒星继续发光发热,若相对比较微弱,其它星系看不到,甚至同一星系的其它恒星也看不到,就可以称之为恒星熄灭,也可以称之为黑洞。就像人类把太阳相对黑暗的地方叫黑子一样,其实黑子也是光芒四射的,若在地球上会刺伤人眼。
当一个超级黑洞——即星系黑洞,影响着另一个星系时,即把这个星系拉近或斥离时,人类只能看到发光的星系向莫名其妙的方向运动,于是人类就认为是有暗能量撕裂了宇宙,或认为宇宙膨胀加速。
星系的演化可归纳为:扩张——收缩——扩张——收缩,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直到永远。当然,各个星系的演化是不同步的,有的星系正在扩张,有的星系正在收缩。当一个扩张星系与一个收缩星系为邻时,扩张星系的能量就会向收缩星系飞去。这就是星系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流。
若宇宙仅向一个方向扩张或收缩,就不会有今天的宇宙,要么收缩成一个无穷小的点,要么扩张成一个无穷大的真空,因为逝去的时间是无穷无尽的,无穷无尽的时间必然演化出一个终极的宇宙。因此,只有由收缩到扩张,再由扩张到收缩,不断循环往复,才是宇宙的演化模式。人类现在所看到的一切,都是永恒存在的,包括宇宙,也包括生命。宇宙可以演化,但不会消失,如果宇宙该消失,早就已经消失了;生命可以演化,但不会消失,如果生命该消失,早就已经消失了。
恒星是辐射能量形成引力,黑洞是吞噬能量形成引力。不过,黑洞是需要重新认识和定义的,至少黑洞的物质难以凝聚成极大的质量,也难以压缩成极大的密度,更不可能有极大的引力。
天文学家认为,一个相当于地球质量的不旋转的黑洞,半径不大于9毫米,这是德国天文学家史瓦西根据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计算出来的,大于9毫米光线就能逃逸,黑洞就变成白洞。还有科学家认为,宇宙中还有无数微型黑洞,每个微型黑洞质量为十亿吨,体积只有一个质子那么大。也许有人相信物质可以压缩到这种不可思议的密度,我是无法相信的了,除非亲眼所见或有人能把道理讲通。凭什么力量把物质压缩到这么小?世界上最强大的电子显微镜也无法看到原子,更不要说质子了,要是能把十亿吨物质压缩到这么小的空间,首先要找到这种胃口巨大的神奇空间,其次要找到这种不可思议的神秘力量。按本书观点,物质相聚只是因为两者之间的能量场收缩而相互靠近,既然如此,就不可能有无限大的密度。至于太阳围绕着银心转,更大的可能是银心有众多大质量恒星抱团同旋,或者有一个超级恒星高速自旋,或者有一个由未知物质构成的超级天体高速旋转,并发出未被人类所知的引力辐射。
在一些科学家的指引下,人类相信黑洞会越长越大,引力会越来越强,最终整个宇宙的物质会被黑洞吞噬,这是把黑洞神化了。若真如此,整个宇宙就是一个黑洞,除此之外,没有任何东西。因为往回看宇宙的时间也是无限长的,宇宙早就应该演化为一个大黑洞,把所有的物质和能量永恒地囚在黑洞里面。科学与迷信只有一步之遥,多走一步,就是迷信。因此,人类不必担心有朝一日成为黑洞的早餐。天下本无事,庸人自忧之。
黑洞是基本不发出辐射,却又能吞噬大量辐射的天体,密度、质量、引力都未超出人类的想象力,人类用不着过于敬畏。鉴于此,说地球是一个黑洞也未尝不可。从另一个星系或恒星上看,地球就是一个吸收辐射的黑洞。话说回来,从观测上说,迄今为止还没有可以确凿证明黑洞存在的直接证据,黑洞还是一种理论研究的天体,人类对黑洞的一切描述,都属遐想和假说。
行文至此,我们就可以借用足够的理论,对太阳系内所有附属天体的起源和发展轨迹,进行全面和系统的分析了。
太阳风有一个射程极限,极限之处就是电子、质子和离子等粒子的堆积之处,由于这里是太阳抛撒物质的落点,物质十分密集,是一个物质密集的大圆环,物质在这里聚合在一起,形成原子、分子、尘埃、颗粒和团块,这就是奥尔特云。在太阳风的射程极限,温度接近绝对零度,所有的物质都凝聚成固体,主要是分子、尘埃和颗粒,太阳风能量场衰减到接近于零,这是太阳风不能继续往外飞行的原因。也就是说,太阳风射程极限可以视为太阳系的边缘,从温度来看接近3 K的地方就是太阳系的边缘了。由于温度太低,物质发出的引力辐射很微弱,所有的物质都难以长大。奥尔特云是太阳系边缘的盘状外层(不是球状),处于太阳旋涡能量场之外,是相对静止的,不围绕太阳运动,但仍有微弱的太阳引力辐射到达,各种级别的物质缓慢趋向太阳,到达一定距离就缓慢围绕太阳公转了,这就构成了柯伊伯带。
柯伊伯带处于太阳旋涡能量场边缘,温度相对高些,物质发出的引力辐射相对强些,有条件凝聚成更大的团块。另外,这些团块以缓慢的速度绕日公转,从微观物质密布的太空掠过时,也有机会攫取更多的物质,使自己发展成为小天体。柯伊伯带主要由小天体构成,小天体的分布也是盘状的,分布在太阳系的平面上,运动方向与九大行星相反,是逆行天体。典型小天体的核心是岩石,岩石之外包裹冰层,冰层之外包裹气体,有些小天体表面还包裹液体,如液氢等。岩石不是天生的,是尘埃受压后成型的,外围的物质越多,压力越大,岩石密度越大。提供压力的是气体、液体和固体,其中液体可能起了主要作用,形成过程类似于地球上的沉积岩,这是小天体岩石的主要来源。当然,有些大型天体有一个炽热的核,熔化的物质冷却后也可以形成岩石。
柯伊伯带的小天体公转速度从零起步,缓慢围绕太阳运动,有充分的物质和充分的时间成长,在无数的小天体中会有少数成长起来,成为大型小天体,这就是行星的前身。行星最初成型的地方,是在冥王星轨道之外某个遥远的地方,这个地方的公转速度约为1—2公里/秒,由于公转速度慢,公转路程远,公转周期长(围绕太阳转一圈要几千年乃至几万年以上),轨道下降少,弥漫物质多,从柯伊伯带下来的大型小天体就逐渐成长为行星了。当然,这个区间是人为规定的,因为公转速度接近于零时,就难以从太空中攫取足够多的物质了,只能守株待兔等候物质粘附。这样,也就是把公转速度0公里/秒的区间确定为奥尔特云,0—1公里/秒的区间确定为柯伊伯带,1—2公里/秒的区间确定为行星孕育带,2—3公里/秒的区间确定为行星降生带。
由此可见,行星是由小行星自我发展起来的,这是行星起源的一种可能,不过还有另一种可能。不少彗星以椭圆形轨道公转,近日点与远日点相差很远,可能木星、土星、天王星或海王星拉了一把,分别形成了木星族彗星、土星族彗星、天王星族彗星和海王星族彗星。然而,更多彗星的远日点远远超过了冥王星的轨道,在冥王星之外遥远的地方,也许还有一个或多个大型行星在提拉,这些大型行星缓慢绕日公转,外表覆盖着厚厚的低熔点物质,这种物质汽化温度在-240℃(冥王星表面温度)以下,厚度应在几万公里以上。由此看来,要么是氢,要么是氦,要么兼而有之。氢的沸点是 -252.87℃,氦的沸点是-268.6℃,在太阳系中也只有氢与氦是宏量元素。
或者,大型行星主要是由氢气与氦气构成的,是质量巨大的气体行星,半径可能达几十万公里以上,核心有一些固体和液体,这种可能性最大。地球上空的云是一团团的,云里凝结有水和(雪、冰雹),如果云团离地球足够远,云里的水和冰就不会落下来了,只会越聚越多。这是在远离太阳的外围轨道,巨型气体行星得以形成的原理。这类理论推测天体,不妨称为外围巨型气体行星。
外围巨型气体行星尚不为人类发现,主要是距离相当遥远,在那里看太阳就像星星一样,到达的阳光很微弱,绝大部分又穿过了厚厚的大气层,几乎都在大气层中被吸收了,反射出去的阳光极其微弱。表面温度大约在-250—-269℃,离绝对零度不远了,吸收辐射的能力较强,阳光几乎都被吸收了。这些天体运动较慢,几乎没有阳光反射出去,人类难以察觉。由于温度极低,发出的引力辐射不强,对冥王星这些低温天体引力也不大,加上距离遥远,几乎看不到对冥王星轨道有影响。另外,这些行星轨道倾角较大,与九大行星不在一个平面,人类很少在这些方向上搜索太阳系的行星。
当然,外围巨型气体行星体积大、质量大,对近距离物质还是有较大引力的,从太空中扫过就能吸纳大量物质,每绕太阳公转一圈自己也壮大了一圈,小天体被吸纳后,岩石部分沉入核心,成为岩核;液体部分包裹岩核,成为中层;气体部分加入外围,成为外层。当巨型气体行星轨道下降到一定高度,由于温度上升,外围的气体逃逸,中层的液体也汽化逃逸,只剩下岩核留了下来,岩核是微不足道的,半径只有几千公里左右,也许岩核之外还有冰层,这就是人类熟知的行星了,冥王星就是这样的行星。
有一些相对较大的巨型气体行星,由于吸纳了足够多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岩核壮大、冰层增厚、液层增厚,外围气体直径更大、密度更高,形成了较大的引力和压力,气体难以逃逸,液体沸点提高,行星进入了稳定的发展时期。主要特征是压力增加幅度大于温度上升幅度,气体大量液化,体积收缩,质量增加,气体行星演变为液体行星。当然,液体行星也在不断发展壮大,因此,从海王星、天王星、土星到木星,一个比一个大。由于气压较大,氢与氦在较高的温度仍能保持液态,这是类木行星得以稳定的重要因素。
总的来说,小的外围巨型气体行星,由于引力不足,气态、液态的氢和氦完全蒸发逃逸,成为了冥王星这样的行星;大的外围巨型气体行星,由于引力较大,有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源源不断补充,大量气体液化,成为了海王星、天王星、土星和木星这类行星。
综上所述,行星起源有两种可能,第一种可能是由小行星自我发展起来的,第二种可能是由外围巨型气体行星演化而来的。演化也分两类,一类是像冥王星那样,由外围巨型气体行星蜕变而来;一类是像类木行星那样,由外围巨型气体行星演变而来。
冥王星很独特,不同于海王星、天王星、土星和木星,主要是没有厚厚的液态和气态的氢、氦覆盖,要么是逃逸了,要么是俘获不多,或者是引力小俘获不多,或者是公转轨道上的氢、氦不多。冥王星轨道倾斜,不在太阳旋涡能量场平面,可能太阳风吹来的氢、氦较少,导致先天性“营养”不足。
外行星有较多小卫星,轨道较高的小卫星运动到向着太阳的一侧时,在太阳引力拉扯下轨道拉长,每公转一圈拉长一点,这样,向阳一侧的轨道越拉越长,经过漫长的岁月之后,小行星终于脱轨坠落,成为围绕太阳运行的彗星。帮助太阳拉的可能还有其它行星,当若干个行星排成一线时,就产生更强的引力。另一种可能是小行星在大行星之外绕日公转,在公转中靠近了大行星,在大行星的拉扯下改变轨道下坠,成为围绕太阳运行的彗星。另外,两颗行星相会时,运动到两颗行星之间的高轨卫星,也可能受到另一颗行星的牵引,牵引的力量可能不会太大,不过时间长了可能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彗星一般为椭圆形轨道,也有双曲线和抛物线的,这可能是多个大行星共同作用的结果。
有些彗星公转轨道倾角较大,这是彗星原始轨道倾角大造成的。有一些高轨小卫星轨道倾角大,对于太阳自转平面也是大倾角,被拉下来成为彗星时,就先天带来一个大倾角,虽然倾角会有变化,但还是大倾角。外围巨型行星本身的倾角就大,卫星公转平面与太阳自转平面形成较大倾角,被拉下来成为彗星时,也先天带来一个大倾角。人类测量彗星倾角是测近日点附近的倾角,当彗星飞到远日点时,轨道倾角可能会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在近日点与远日点之间,轨道倾角发生了扭曲。彗星的倾角乃至轨道也许是容易改变的,每公转一圈改变一点,不易为人类所察觉。比如,哈雷彗星76年公转一圈,回归后已换了一两代人,倾角和轨道改变了也难以察觉。彗星的最终归宿可能是太阳,迟早会落入太阳的怀抱。
外围巨型气体行星公转速度很慢,每秒约1—3公里,对于彗星而言是相对固定的,有足够的机会提拉彗星。不过,外围巨型气体行星表面温度低,发出的引力辐射不强,似乎没有足够的引力提拉遥远的彗星。因此,引力辐射可能来自彗星。也就是说,彗星向太阳飞去时,是不断接受太阳引力辐射的过程,也是不断加温的过程;彗星向巨型气体行星飞去时,是不断向巨型气体行星发出引力辐射的过程,也是不断降温的过程。
由于巨型气体行星是气态的,体积庞大,可以接纳更多的引力辐射,而彗星又刚从太阳身边回来,具有较高的温度,能发出较多的引力辐射,因此两者之间的引力是很大的。当然,路途中众多的行星经过时也会拉一把。当彗星到达巨型气体行星附近时,引力辐射消耗得差不多了,与巨型气体行星之间的引力很微弱了,此时太阳的引力辐射又起主导作用,牵引彗星回归。假如太阳系外围不存在巨型行星,那么拉扯彗星的就可能是柯伊伯带或奥尔特云了,彗星发出的引力辐射被柯伊伯带或奥尔特云的物质吸收,在两者之间形成收缩能量场,驱使彗星向远方飞去。若真如此,柯伊伯带或奥尔特云的物质密度就是很大的了。
话说回来,即使没有大型行星提拉,彗星也许仍能沿着扁长的椭圆形轨道公转,因为彗星形成时带来了入轨角度和入轨速度,受到了外力拉一把,并不断加速向太阳飞去,因而就有了与众不同的轨道,虽然这种轨道不是长久的。
柯伊伯带小天体就是最早的小行星了,这些小行星轨道是逐渐下降的,有一部分被外围巨型行星俘获成为卫星,或受外围巨型行星影响成为彗星;有一部分下降到海王星、天王星、土星和木星的公转轨道附近,被这些行星俘获成为卫星,或受这些大型行星的影响成为彗星。彗星轨道有近日点和远日点,靠近太阳时,若小天体上有冰和其它低熔点物质,就蒸发汽化形成彗尾,彗星无论是什么轨道都是飞不出太阳系的,太阳系没有足够的力量把小天体抛出去,周围也没有足够的力量把小天体拉出去。由此可见,彗星与小行星并没有本质区别,只是公转轨道不同罢了。
外围巨型气体行星还是理论推测的天体,是否存在尚未被人类证实,若真的存在,应该处于行星的孕育带或降生带,这样的话在胎盘之中就有一个或多个巨型婴儿了。由于公转速度缓慢,不把它们视为成年行星也说得过去。所谓行星,顾名思义是行走的星星,行走太慢就不成其为行星了。另外,巨型行星有可能是气体行星,也不是典型的行星,人类还不习惯把一团巨大的气体视为行星。
图14 行星状星云,与理论推测天体巨型气体行星形似
行星越大轨道下降越慢,行星越小轨道下降越快,当质量较小的行星赶上质量较大的行星时,前者就有可能被后者俘获变成卫星。
行星下降到不同轨道,就穿上不同的衣服。假如外围巨型行星是液态和固态的,外层就覆盖着厚厚的低熔点物质,下降到冥王星轨道这个厚厚的外壳就汽化逃逸了。不过外壳里面还有内壳,在冥王星上覆盖着厚厚的冰,约有200—300公里厚的冰层,为水冰、甲烷冰和一氧化碳冰。冰可能来自柯伊伯带、行星孕育带或行星降生带,也可能来自冥王星公转轨道,具体来自哪里不甚清楚。在海王星、天王星、土星和木星轨道覆盖上氢,也许这个区间是氢形成和分布较多的地方,也许这些行星有一个炽热的内核,发出足够强大的引力辐射,把氢气牢牢吸附在表面,形成较高的气压,使氢气又有机会液化。氢被行星吸附时是气态的,这就形成了以氢为主体的大气。随着大气增厚,压力增大,大气底部的氢逐渐液化,形成氢的海洋;随着海洋加深,压力增大,海洋底部的氢就变成了金属氢。当然,氢也有可能是外围巨型行星带下来的。
木星是氢的世界,氢是易燃物质,划根火柴似乎就可以把木星点燃,木星就会变成一个熊熊燃烧的火球,可是木星上缺乏氧,烧不起来。确切地说,木星上不缺乏氧,也不是没有燃烧,只是氧与氢在燃烧中消耗完了,剩下了大量多余的氢。木星上寿命长短不同的亮斑和大红斑,说不定就是正在燃烧的区域。当然,木星上的燃烧是局部的,短暂的,也有可能燃烧发生在内部。氢与氧燃烧后的生成物是水,水凝结成冰在氢的海洋中沉了下去。水就这么被制造出来了,这是太阳系水的来源,也是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大气没有氧气的原因。
上述行星都可以制造水,也许柯伊伯带、行星孕育带和行星降生带上的天体也可以制造水,条件是氢、氧和点火,主要是闪电点火、火山点火和天体碰撞点火。同样道理,碳与氧燃烧可以获得二氧化碳,可能这是火星和金星大气二氧化碳的来源之一。金星上的闪电非常多,每分钟多达二十多次,有的闪电竟持续15分钟之久,似乎随时准备把大气中出现的碳分子和氧分子点燃。当然,少量碳分子与氧分子燃烧,也许人类看不到。行星与恒星一样,也是制造物质的工厂,生命体是其中最为活跃的生产车间。
行星下降到火星轨道,氢受热后蒸发逃逸,又被太阳风吹了出去,行星就变成赤身裸体的了,只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主要是没有蒸发的二氧化碳。不过,行星上的冰还在,除了水冰,还有干冰(CO2),也算是一件衣服。在过去的某个时期,火星赤道和附近的冰白天熔化,形成众多的河流,现在河水没有了,只剩下干涸的河床,这说明水是行星从外围轨道带来的。火星上的干冰不能液化,受热后直接汽化,所以火星上的水流痕迹都是水造成的。
当然,人类还未真正在火星、地球之外找到水,只是通过观测、推测得出的结论。火星水的来源,也许不全是从外围轨道带来的,可能彗星、流星、流冰也从外围轨道带来一些。说火星存在水,主要是火星上有水流的痕迹,至少曾经存在过水。火星两极飞行器未能到达,从望远镜和轨道探测器观察资料分析,白色极冠主要是干冰,也有水冰,若极冠上的水冰全部熔化,并均匀分布在火星表面,就会形成一个10米厚的水层,水量也不算太少。着陆器分析表明,火星表面物质约含有1%的束缚水,这是火星存在水的最直接证据。
地球的水比火星多,海洋面积占地表面积的70%,平均深度是4000米,要么是地球带来的水多,要么是彗星带到地球公转轨道的水汽多。虽然地球上的水多,但没有多到可以覆盖地球,主要是地球高低不平,高低落差达两万米,地球表面30%还是裸露的,不过地球也算穿上了短袖衫。
地球最高水位可能曾经覆盖地球,后来轨道降低后蒸发逃逸了大部分,于是露出了陆地。地球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存在大量的海洋动物化石,说不定当时的喜马拉雅山就是海底山脉,而不是从海洋升起来的山脉。生命起源于海洋,海洋生物历史长于陆地生物历史,也似乎证明地球曾经被水覆盖。现在地球表面有许多岩石和石山,很有可能是被几百公里厚的水层挤压形成的,也似乎表明地球曾被水覆盖,当然地表也有泥土,这主要是水干涸后从太空落下和在地表形成的,火山喷发出来的火山灰是泥土的一个重要来源。
若真如此,就说明地球轨道逐渐下降,地球温度逐渐升高,地球水分逐渐蒸发逃逸,这个过程至今仍在继续,只是南极冰可以起到稳定水位的作用,当南极冰熔化完之后地球水位就急剧下降了。地球水位长期下降趋势,可以作为行星轨道不断下降的证据;地球气温长期上升趋势,也可以作为行星轨道不断下降的证据。气象学家、地质学家、考古学家可以在这方面做些工作。
第四纪冰川期以来的200—300万年间,地球温度上升了10—15℃,不能排除是地球公转轨道下降造成的。若能证明几十亿年以来,地球气温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就几乎可以肯定是地球公转轨道下降造成的了。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也是离太阳越近温度越高。
地球大气以氮为主,可能是地球公转轨道布满了氮,在地球公转轨道附近的太空源源不断合成出来;可能是地球中能够合成氮,在地核、地幔、地壳或地表中源源不断合成出来。当然,也可能是从地球物质中分解释放出来的。
地球上的氧,可能来自各个时期、各种高度的地球公转轨道,是太阳风吹来的;可能在地球中能够合成出来;可能是从地壳的氧化物中逃逸出来的;可能是从地表中的水逃逸出来的,太阳辐射可以使水分解出氢,氢容易逃逸到太空,氧则被地球大气挽留,在行星中只有地球有液态水,也只有地球有氧气,似乎说明了水是氧的来源或来源之一;也可能来自远古生物,主要是来自蓝藻和后期的植物。氧气是太阳系最稀少、最珍贵的物质,也是构成高级生命最重要的物质。氧与氢是势不两立的物质,相遇着火就烧成了水,只有在水中才是亲密夫妻。因此,在九大行星中有氢就没有氧,有氧就没有氢。行星若想出现高级生命形式,必须是氧多于氢,这样才能在行星大气中有多余的氧。
与地球为邻的月球缺少水,显得不正常,要么在土层之下有大量水或冰,要么是月球的环境保持不了水,要么是月球从远方带来的水先天不足,要么是月球从外围轨道降落下来不久,没有得到足够的水。当然,最大可能还是月球环境保持不了水,月球几乎没有大气,太阳直射处温度高达123℃,月球没有气压,几十度水就开了,水蒸发成水蒸气,而月球表面的逃逸速度只有2.38公里/秒,比地球表面逃逸速度11.2公里/秒小得多,水蒸气容易逃逸到太空。另外,月球陨石多,陨石下落后附近的水就汽化了,也乘势逃逸到太空。不过,月球过去曾经拥有丰富的水量,月球上有月海,是月面上的低凹盆地,在向着地球的一面,月海面积占整个半球的一半,月海陨击坑稀少,这说明月海过去是海洋或冰原,月球应该是在火星与地球公转轨道之间时拥有海洋,那时月球还是行星,自转较快,逃逸速度较高,能保持大气和水,只是轨道下降太快追上地球后,被地球俘获成为卫星,自转放慢,逃逸速度降低,大气逃逸,水也蒸发逃逸,逃逸出去的水大多送给了地球,成为地球海洋的一部分,这也可能是地球水多的一个原因。
行星轨道继续下降,降到金星轨道水就蒸发逃逸了,被太阳风吹了回来,送到地球及以外的区间,究竟送到地球公转轨道最多,或是送到木星公转轨道以外最多,还是送到冥王星公转轨道以外最多,这是值得研究的,也是相当重要的,因为生命需要水,人类必须知道太阳系的水库在哪里,将来地球缺水时可以去取水,改造火星、月球也需要水。天文科学家已经确定,金星曾经拥有丰富的水,甚至有广阔的海洋,只是不知去向。显然,合理的解释就是蒸发逃逸了。
金星的液态外衣被扒掉了,气态外衣还在,主要是二氧化碳。金星和火星大气都以二氧化碳为主,夹在中间的地球大气二氧化碳很少,这是异常的,也许被海洋吸纳了,也许被植物吸纳了。海洋可以吸纳大量的二氧化碳,当地球海水干涸之后,这些二氧化碳就会释放出来,成为地球大气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漫长岁月的演化之后,甚至会成为地球大气的主体,就像现在的火星和金星一样。找出了大气二氧化碳含量与海洋水量的相关性,就可以估算地球曾经拥有的最大水量了。地球下降到金星公转轨道之后,地表温度就会高达四百多度,所有植物都会被烤成干柴,很容易着火烧成二氧化碳,这也是未来地球大气二氧化碳的一个来源。
金星大气压力是地球大气的90倍,火星大气压力是地球大气的1%。这说明从火星轨道向金星轨道降落过程中,俘获或制造了大量气体,在地球轨道可能是获得或制造气体的重要时期。这也许表明,金星曾经拥有茂盛的植被和丰富的水量,这是制造和储存二氧化碳的途径之一。不过,金星大气的二氧化碳,可能主要来源于岩石,金星表面四、五百度的高温,使大量二氧化碳从岩石中释放出来,成为金星大气的主体。火星表面温度较低,二氧化碳的释出比较少。地球表面30%是陆地,地表暴露的岩石很少,二氧化碳释出不多,而且又被植物和海洋吸收,所以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足0.1%。不过火山爆发可能会带出大量的二氧化碳。行星轨道下降到水星轨道,气态的外衣就几乎扒光了,只剩下一层纱纸了。水星温度低于金星,可能是因为金星有温室效应,水星温度高于金星才是正常的。
由此可见,内行星是外行星的未来,外行星是内行星的过去。若想知道地球的过去,看看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就知道了;若想知道地球的未来,看看金星、水星就知道了。当然,在水星之前也有不少行星,都落到太阳上了,他们与地球不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在最外行星(未必是冥王星)之后也有不少行星,他们还在胎中孕育,还未来到这个世界,他们属于未来的时代。此外,有些行星曾经是卫星,有些卫星曾经是行星,角色是可以互换的。木星、土星上的氢汽化逃逸之后,质量会大幅减少,引力也会大幅削弱,就束缚不住一些质量减少不多的岩石类卫星,有些在外围轨道的卫星就有可能被释放下来,成为行星。
宇宙大爆炸学说错了吗?当然错了,宇宙没有大爆炸,只有局部的膨胀和局部的收缩。膨胀是各星系能量场膨胀并相斥造成的,而不是来源于一次惊天动地的大爆炸。宇宙大爆炸的学说早已深入人心,不论是学者还是平民,都倾向于接受大爆炸学说。然而,这一学说存在相当严重的漏洞。宇宙大爆炸的主要根据是河外星系光谱有系统红移,人类手中用来丈量宇宙的这把尺,准不准很有疑问。
①多普勒效应用在声波上,也许是正确的,声波速度只有每秒331米,声源远离也许会拉长波长。然而,用在光线上行不行?光速高达每秒30万公里,光源每秒移动几十公里、几百公里或更多一些,又有多少影响呢?光是光子流,也是光波、电磁波,但不是通常意义的波,与声波、水波是性质完全不同的波,声波、水波是静止介质中分子之间的传递运动,光波不是静止介质中的分子传递运动,“静止”“介质”“分子”“传递”四要素都不具备。由前文可知,光子是跟随膨胀能量场运动的,能级相同的光子在斥力作用下,保持距离飞行,距离远了就会加速跟上,距离近了就会保持距离,从而形成了具有特定波长的光波。因此,光波不会因为光源的运动被拉长,因为光源后移了,所有的光子运动都会同时放缓,波长依然。
②多谱勒效应的计算出了问题。用多普勒效应计算星光红移,必须知道星光的原始光谱,几十亿光年之外的河外星系,人类并不知道其原始光谱,只是想象它们与银河系一样,这种假设是先入为主、没有依据的。若不知道原始光谱,就应测量两个不同时间点的光谱变化,这是唯一可行的方法,但对于几十亿光年以外的星系,在几年、几十年的时间跨度之内,只是一瞬间,光谱变化,是极小的,人类难以察觉有什么变化,事实上天文学家也不是这么测定的。天文学家使用的测量公式是:
Z是红移量,λ0是实验室某一光谱波长,λ是星系光谱波长,V是视向速度,c是光速。也就是说,把实验室的某一波长设定为河外星系的原始波长了,其结果当然是错的了。就像我们通过测量飞驰而过的火车声波变化确定火车速度,可以测量一分钟之间的波长变化来推算,而不能事先给火车规定一个静止时的声波波长,除非火车能稍停片刻让人们测量一下静止时的声波波长。河外星系,平均由一千亿颗恒星组成,具体有多少无法弄清,每一颗恒星质量不同、大小不同、成分不同、结构不同、性质不同、演化不同、光谱不同。比如,质量大的恒星演化进程就快得多,到了老年中小恒星才是中青年,把如此众多真相不明、数量不明的恒星光谱合成为一个光谱,也就是说在实验室里合成或想定为一个光谱,可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因此,星光红移的测量方法,从根本上就是错误的。
③用这一方法测出的河外星系光谱,虽然绝大多数光谱是红移的,但也有少数星系光谱是紫移的,也就是说是向银河系靠近的,若宇宙真的发生大爆炸,这是不可解释的。
④有些类星体红移量很大,依公式计算运动速度接近光速,这又是有悖常理的,还有些星系计算出来的运动速度超过了光速,这说明计算公式根本就靠不住。
⑤河外星系并没有增量红移,也就是说不是越来越红,原来是多红,现在也是多红,这说明光谱是不动的,要么河外星系是静态的,要么计算结果是静态的。
⑥若宇宙是由一个物质和能量无限大的奇点发生大爆炸,所有物质都应是等速飞出的,不应有快有慢,由于人类视角、星系运动方向的原因,视向速度可以有快有慢,但不应越远的星系速度越快,实际测得的星系速度则是越远越快的,即越远的星系显得越红。正因为如此,有科学家把宇宙大爆炸解释为气球膨胀,所有的物质都分布到球面上。然而,人类通过天文观测得知,星系在宇宙空间的分布并不是一个球面。星系的分布也不均匀,密的扎成一堆,疏的形成巨洞,这不像是大爆炸的产物。
⑦1987年有科学家发现银河系南北两面,有几千个星系以每秒600公里的速度涌向同一方向——南十字星座。最近美国科学家发表了一个研究报告,认为银河系正在吞噬人马座。人马座虽比银河系小一万倍,估算也有一千万颗恒星,也可视为一个小星系。如果他们都是对的,那么宇宙大爆炸就是错的了,因为星系之间的合并、汇聚,在大爆炸的过程中是不应发生的,就像炸弹爆炸时两块碎片不应该走到一起一样。
⑧近年来出现了一个最时髦的理论:宇宙膨胀加速。若真如此,又是给宇宙大爆炸学说一记耳光。
由此可见,宇宙大爆炸学说还没找到充分有力的证据。虽然宇宙大爆炸的演化模式是可以接受的,但必须继续寻找充分有力的证据。
河外星系光谱红移,最合理、最简单的解释是:星系越远,光线穿过的宇宙气体、尘埃越厚,靠近紫端的光线被滤掉越多,也就显得越红。如果星系间的宇宙气体、尘埃是均匀分布的,倒可以用来估算星系的远近。另外,在光子的加速段距离越远红移越大,在光子的衰减段距离越远紫移越大。
除了星光红移之外,宇宙大爆炸理论还有一些“根据”:如宇宙背景3 K辐射;宇宙中不同天体氦元素含量大体在25—30%之间;宇宙中各种天体测定年龄均小于200亿年等。这些理由能成立吗?人的年龄都小于130岁,能说人类是在一次大爆炸中产生的吗?人体温度是37℃,能说是从大爆炸时的100亿度冷却下来的残余温度吗?人体中的某种元素含量也大体相当,能说是大爆炸的产物吗?
假如宇宙温度真的从137亿年前大爆炸时的100亿度降到现在的3 K,那么也就意味着宇宙即将死亡,降到0 K也就应该是宇宙末日了。可是,太阳上的氢才燃烧了10%,太阳还年轻得很,至少还有90%以上的寿命,宇宙中的所有恒星也都是如此,说明整个宇宙还很年轻,仍处于少年时期。温度只不过是原子的运动速度,宇宙大爆炸后经过较长一段时间才形成原子,从这个意义上说有了原子才有了温度,原子刚形成时的速度是最快的,宇宙的温度也是最高的。然而,原子运动速度与温度的对应关系,尚无人研究出来;原子在宇宙中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冷却一度,也无人研究出来。既然如此,说宇宙经过137亿年就由100亿度冷却到3 K,那是毫无根据的。
其实,宇宙背景辐射的一致,不仅证明不了宇宙大爆炸,反而证明了宇宙不是大爆炸的产物。若真有大爆炸,爆心的温度最高,越往外温度越低,整个宇宙的温度是不同的。现在宇宙每个角落的温度都相同,只说明宇宙在漫长的岁月中,通过辐射和对流交换温度,把温度搅拌成大体一致,其前提是宇宙没有大爆炸。
天体的运动是很复杂的,人类尚且判断不出月球的运动方向,怎么能判断得出宇宙的运动方向呢?运动是相对的,人类站在银河系上,要判断某个星系与银河系之间的相对运动,也许是容易的,要判断河外两个星系之间的相对运动,就很难了。因为银河系本身也在运动,三种运动之间的关系,很复杂。说运动的相对性,是两个物体之间的相对,三个物体掺在一起,人就假定自己是不动的了,但这个前提是错的。
假如宇宙发生大爆炸,至今银河系还在向外飞出,那么所有的星系都是等速飞行的,按运动相对性原理,银河系前面的星系是不动的,银河系后面的星系也是不动的,银河系左边的星系向左方飞出(注意:并未向外飞出),银河系右方的星系向右方飞出(未向外飞出),银河系上方的星系向上方飞出(未向外飞出),银河系下方的星系向下方飞出(未向外飞出)。出现这种情况才有可能意味着宇宙正处于大爆炸过程中,但星系的这种运动关系并不存在。
人类要证明宇宙大爆炸,必须证明每个星系都飞离宇宙中心,这不是人类所能做得到的,即使只证明银河系飞离宇宙中心目前也做不到,因为找不到宇宙的中心。而且,宇宙中心还必须有一个静止的天体或星系,才能确认银河系和所有星系向外运动,但爆心早就炸空了,只剩下一个空洞的空间,而星系与空间之间并不能发生相对运动。就算真有一个天体或星系在宇宙的中心,要证明其是静止的也是不可能的,因为所有的星系都不能作为参照物,就算某个星系能作参照物,也不知道谁动谁不动,比如银河系与宇宙中心天体之间,只要有运动,就不知道彼此谁在动,若双方不动,则又不存在宇宙大爆炸了。既然如此,何来宇宙大爆炸?
考量运动,只能在两者之间考量,如果星光红移确实是星系远离,那也只能证明银河系与这些星系正在分手,这么一来银河系就成为宇宙大爆炸的中心了,这又不是人类所能接受的,因为地球没有粉身碎骨,月球、太阳也没有挥泪而去,整个银河系抱成一团。之所以怎么都说不通,是因为运动既是相对概念,也是主观概念,离开了相对,离开了主观,去找一个纯客观的独立运动,没有。物质在能量场中漂浮,就像失去动力的轮船在大海中漂浮,说轮船动或不动都对,一切取决于主观。因此,人类似乎在做一件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在找一个不可能找到的东西。万一是人类手中的尺子错了,就一错百错了,人类对整个宇宙的认识都要改变。人类有时候是可笑的,发现了一根毛,就以为找到了一头牛。被人类视为神圣的科学,这么经不起推敲,不能不说人类还处于一个愚昧的洪荒时代。
一旦认真起来,人类的知识就问题多多了。不是爱管闲事,而是确有其事。在此,不妨引用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的一句话:“搞理论物理的,一百个有九十九个是错的。”连著名物理学家都这么说,还能不信么?当然这话有点夸张,他的本意是搞理论物理研究,错的比对的多;搞实验物理研究,对的比错的多。牛顿的力学、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都是理论物理。他们的这些理论,若错的部分多于对的部分,则是正常的;若对的部分多于错的部分,只能说明他们是天才。本书对物理问题口若悬河、高论滔滔,还算不上研究理论物理,充其量只是谈论理论物理,批判理论物理,若一百个观点中有一个是对的,算是歪打正着,不幸言中;另外九十九个观点错了,算是留个笑柄,娱乐世人。可见,要在宇宙中找到真理,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即使是科学定论,也不一定是真理。地心说统治人类超过一千四百年,最终还是被推翻了;相对论统治人类一百年,现在也被推翻了——至少在我们家里被推翻了,若上帝不把它扶起来,就永远起不来了。
在爱因斯坦的影响下,有些物理理论似乎正在误入歧途。爱因斯坦认为空间是有形的,于是有些科学家就去寻找空间的结构,发现空间是10维或11维的,其中6维是卷曲的。所谓空间卷曲大概就是空间弯曲,只有爱因斯坦的信徒才会这么说。实在太玄,谁能理解?研究者发明这些高深莫测的理论,也许连自己也弄不明白,只能说是故弄玄虚。若一个理论说不清楚时,就是胡说八道。一个科学理论,若人不能明白,只有神才能明白,对人类来说就不是科学,不妨称为玄学。尖端科学家去钻牛角尖,这是科学的无奈和悲哀。
有科学家证实,除非空间是10维的,否则整个量子场论是矛盾的。既然如此,就应该直接推翻量子场论,为何要增加空间维度适应量子场论?这是削足适履。与其说空间是10维或11维的,不如说空间是一维的,把一个球面视为一个维,这个维可以无限放大或无限缩小,球面之内就是空间。由此可见,空间维是人造数学语言,可以是一维,也可以是多维,但无论多少维,都要让人能够明白。如果认为空间维是客观真实,那么就要通过观测和实验的方式去寻找,而不能通过计算的方式去寻找。在宇宙中寻找空间的结构,就像在宇宙中寻找坐标系的框架,是注定没有结果的。如果有人不信,但愿未来科学家能通过染色的方式,让空间现形于世人面前。科学是复杂的,真理却是简单的,当你通过曲折迂回的途径,找到一个神秘莫测的东西,这个东西一定不是真理。
所以,不要提倡尊重科学,科学也会出错,而且出错多多。真正值得尊重的是真理,可惜什么是真理人类又往往搞不清。同样道理,对科学家也不能尊重过头,过头了就成了盲目崇拜,这样科学离我们反而更远了。代表爱因斯坦最高学术成就的狭义相对论发表时,他只有二十六岁,若把他看成是邻家披头散发的小伙子,科学会离我们更近,大家也更容易发现他的错误,并会走到他的身边拍拍他的肩膀:“小伙子,你把时间空间搞乱了。”
对牛顿也应该平视。他发现万有引力和创立微积分时,只是在乡下躲避瘟疫,无所事事的二十二、三岁的小伙子,乡下人对他是平视的,剑桥大学的同事,对他也是平视的,甚至是俯视的,因为他是个刚毕业留校的新人,只是后人对他仰视了。也许是人类的力量太弱小了,总想借助神的力量征服宇宙,找不到神就把前人供奉为神了。
一个学者,如果对学术前辈顶礼膜拜,你就别指望他去批判、创新和超越,对别人的批判、创新和超越还会冷嘲热讽、指指点点、乱棍打死。如果这类学者占了绝大多数,那么这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就没什么指望了,只能永远跟着别人的屁股走,永远落后几十年、几百年。学者有真人,学术无权威。
话说回来,不借助牛顿送给人类的拐杖,不使用牛顿发明的语言,宏观、微观都好解释了,宇宙也变得简单了。力虽然是一种科学语言,但人类总是认为力是客观真实;虽然客观上有一个与力相对应的事物,但与力所描述的相去甚远,而且只是事物的一种现象,而不是本质。
费这么长的篇幅说力,不是要否定力的存在,而是想说明力对客观事物的歪曲。这么做也不是有意让人类最伟大的科学家牛顿难堪,而是由于力是比能量更虚无缥渺、不可触摸的事物,只有真正了解力的本质之后,人类才能彻底理解宇宙。不然,宇宙永远都是一个谜。
对力的探源可以看出,世界本来不复杂,是人类把它想复杂了。人类的想象很多,其中的真理却不多。是真理一定能够解释得通事物,能解释得通事物的则不一定是真理,有可能只是与真理有某种对应关系。当主观与客观碰巧具有对应性时,也能惟妙惟肖,歪打正着。就像算命先生看相一样,不幸言中,不等于有必然联系。通解同类事物,是检验真理的第一把尺,适用于人类的所有思想、学说和知识。
客观真实从来都是用主观概念来描述的,只要主观与客观之间有对应关系就能描述。用最简单的黑点就能描述物体:有颜色的打点,无颜色的留白,按这种对应关系来描述,就是黑白图像。图像与物体完全不同,但有相似性,人能理解。用0、1两个数字就几乎可以描述整个世界,计算机就是这么描述的,当然最后也要翻译成人能理解的语言。文字、口语当然更是用来描述客观事物的主观事物了,用磁、激光、电流、电波、公式来描述也行啊。
客观地说,牛顿发明的力学语言,也不是无的放矢、凭空捏造,力的确描述了客观世界的某种东西,这种东西肯定是属于能量的某种东西。力与能量运动的某种现象具有对应性,对物体运动的某种特点与规律的模拟,也是大体相似的。虽不完全是真理,但有部分是真理,具有较强的使用价值,没有过时,更不能抛弃。牛顿力学是整个物理学的基础,推翻了牛顿力学,也就推翻了整个物理学,这是万万不可的。人类可以继续用力来描述世界,但不意味着世界就是如此。牛顿力学有点像中医理论,解释病理虚无缥渺,似是而非,虚实寒热,不知所云,但按方抓药,有时候还真能治病。中医理论也好,牛顿力学也罢,之所以不能理解,在于概念的虚化,中医的虚,牛顿的力,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都看不见摸不着。因此,在运用牛顿力学时,别忘了人造语言不全等于客观实际,这是两个事物,当成一个事物肯定出问题。
同样道理,量子力学也是描述粒子运动的人造语言,能近似地描述出粒子运动的某种特点与规律,被视为近代物理科学的重大成就。不过,千万不要忘乎所以,量子力学也是一种科学语言,任何一种科学语言,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后人能找到更好的语言,就可以用新语言替代旧语言。语言更替越快,科学发展就越快。人类历史三百万年,现代人除了取火、穿衣、盖房、种地和饲养之外,其它东西差不多都抛弃了。
牛顿发明的力,只是对客观事物的描述不准确,若修正之后,是可以继续发扬光大的。在这里,不妨把牛顿的万有引力公式改造一下,以便把宇宙中的场和力统一起来。这是爱因斯坦的一个伟大梦想,爱因斯坦梦寐以求建立一个统一场,把宇宙中的各种场、各种力统一起来,希望用一个公式加以表达。弄清了能量的本质和能量运动的本质之后,这就是简单的了。为了不把人类大脑中的固有概念搞乱,在这里还是沿用牛顿的力学语言来表述,下面这个公式可以实现爱因斯坦的遗愿。
F是引力或斥力,r1是甲物表面辐射强度(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粒子通过量),o2是乙物辐射吸收率或反射率(当为反射率时计算结果是斥力),r2是乙物表面辐射强度,o1是甲物辐射吸收率或反射率,s是相对较小的物体投影面积,d是双方距离(从边缘算起)。之所以只考虑较小物体的投影面积,是因为引力或斥力是“虫洞”能量场收缩或膨胀造成的,这个能量场的截面与较小物体投影面积相等,大于较小物体的辐射都放空了。
通常情况下,只需计算一方的辐射被另一方吸收了多少。比如,只计算太阳的辐射被地球吸收了多少,至于地球的辐射被太阳吸收了多少,或者并不存在,或者可以忽略。当一个物体的辐射被另一个物体反射或反射大于吸收时,双方之间存在的就是斥力。两个物体之间,往往是同时存在吸力与斥力的,这时要分别计算吸力与斥力,再作加减,吸力大于斥力就相吸,吸力小于斥力就相斥。
不论是粒子之间的引力与斥力,物体之间的引力与斥力,还是天体之间的引力与斥力,都可用这一公式计算。当然,磁吸铁也可以用这一公式计算。磁吸铁是因为磁铁电离了铁原子,使一方的离子直接面对另一方的电子,辐射失去了屏障,收缩能量场得到放大,吸力增强。用磁铁吸铁钉尖端或屁股,吸力是不同的,这是因为铁钉面积s有所不同。若把磁或铁烧红吸力下降,一方面是因为温度高的粒子吸收辐射的能力弱化,另一方面是因为磁或铁烧红后,离子和电子活性增大,发生热运动,在内部乱窜,使离子与电子两极分布的状态被打乱,磁铁就不成其为磁铁了,铁钉也不能被磁化了。
上述公式还可以变形得更简单、更精确一些,即可以不考虑双方的距离:
F = s ( r1o2 + r2o1 )
参数r1 、r2的定义要略作改变,不再是甲、乙物体表面的辐射强度,而是到达受体表面时的辐射强度。要计算太阳对地球的引力,只需考虑太阳辐射到达地球表面时的强度,这样路途发生的情况就不必考虑了,这样就更精确一些。同样,质子与电子之间的吸力,磁铁与铁块之间的吸力都可以这样计算。
当只需考虑一方的辐射被另一方吸收时,公式就可以简化为: F = r o s 。当然,也可以套用上述未简化的公式计算。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各个公式中的辐射是指引力辐射和斥力辐射,至于什么是引力辐射和斥力辐射,人类还不清楚,还要做一些实验才能弄明白。很有可能,所有的辐射都是引力辐射和斥力辐射,是否能形成引力和斥力,取决于辐射受体是否吸收和反射。
上述三个公式是真正的万有引力公式,可以计算、描述、解释微观与宏观的一切力,为了与牛顿的公式有区别,可称为万力公式。万力公式可运用于重力、引力、电力、磁力、电磁力,并把重力场、引力场、电场、磁场、电磁场统一起来,所谓场就是能量场,即有辐射分布的空间。
既然在两个物体中较小物体的投影面积对引力有影响,那么人站着与躺着重量是否不同?精确地看有差异,概略地看无差异。人站着投影面积小,放空了一些引力辐射,似乎重量应有所减轻。不过,地球引力辐射不是绝对垂直的,而是来自各个方向,从斜方来的引力辐射也把人往下拉,就像拉索桥的拉索一样,因此站着与躺着区别很小,难以称出来。另外,人与地球之间,不仅存在吸力,也存在斥力。地球电子与人体电子,地球质子与人体质子之间,存在斥力,人躺着吸力面积增大多少,斥力面积也增大多少,增加的吸力与增加的斥力相互抵消,保持不变,因此人站着与躺着重量差不多。由此可见,两个物体之间,往往存在多种吸力与斥力,经加减之后,最终多余的才是吸力或斥力。因此,说物体之间存在万有引力也是不正确的。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磁对铁的吸力很大,地球对人的吸力却很小。因为磁对铁是离子直接面对电子,而地球对人,是一方原子的质子对另一方原子的电子,质子发出的“残余辐射”很小,更重要的是,在地球与人之间还有斥力,质子与质子、电子与电子的斥力较强,这种斥力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吸力。所以人就觉得巨大的地球对自己的吸力似乎不如磁吸铁大,若地球与人体之间没有斥力,人早就被地球吸成一张薄纸了。可见,人类认为引力比电磁力弱小得多,这是完全错误的。
对于人来说,躺着则轻松了很多,主要是人与地球之间的能量侵切,分摊到了全身,全身的电子与床板的电子发生的能量侵切较小,接近于人的正常忍受值,人就轻松了。
万力公式表明,在同等质量下,气态天体比固态天体受到的引力更大,因为投影面积更大。若地球体积收缩到足球那么大,受到的太阳引力就会缩小;若地球体积膨胀到木星那么大,受到的太阳引力就会增大。同样道理,太阳是一个气态天体,体积很大,吸收银心的引力辐射也大,虽然距离银心27000光年,仍以220公里/秒的速度围绕银心公转。
万力公式表明,遥远恒星对地球的引力,小到可以忽略不计,因为距离太遥远,辐射太微弱,辐射过来的粒子,少到可以进行计数,对地球的推动力可说是无限小。
万力公式表明,在一个天体的旋转平面上,引力最强,因为在这个平面上辐射最强,能量场最强。
牛顿的万有引力公式的缺陷,主要是没考虑到引力与辐射有关,而质量与引力并无必然联系,当物质对外辐射接近于零时,质量就与引力几乎无关了。比如,中子的质量很大,对电子引力却很小。由此推测,若真有中子星存在的话,引力也很小,确切说对电子、原子和分子引力小,但对质子引力大,主要是质子辐射能被中子吸收。在万力公式中,只要双方的粒子无辐射,或双方的辐射都不能被对方吸收,计算结果就是零,也就是说质量再大引力也等于零。假如有两个天体都是由质子组成,这两个天体不但没有引力,而且还有斥力。
万力公式可以解释核外电子轨迹的无序分布。人类知道,行星绕日运行,轨道是固定的;电子绕核运动,轨迹是无序的。核外电子似乎在一定范围之内的任何一个位置都有可能出现。这是因为核外电子除了受到原子核质子的旋转辐射影响外,还受到周边旋转辐射的影响,如邻近的质子、电子等,当然还有从远方飞来的辐射。核外电子的环境实在太复杂了,也就不可能有一个固定的轨道。另外,原子核也受到周边原子核的影响,难以保持一个稳定的旋转平面,旋转平面可能是不断倾斜摇摆的,这也造成了核外电子的轨道变化。即使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氢原子,在不同的温度、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之下,核外电子的轨迹也不同,因为质子在不同环境下的辐射也不同。
万力公式可以指引人类克服地球引力。人类知道质量越小引力越小,距离越远引力越小,除此之外,可以通过减少火箭、飞船对地球引力辐射的吸收,增加火箭、飞船对地球斥力辐射的反射等方式来克服地球引力。当然也可以通过屏蔽引力辐射的方式来克服引力,这需要找到一种能屏蔽引力辐射的材料和技术。当飞船到达太空后,就可利用太空中的膨胀能量场和收缩能量场,获得飞行动力和速度。
万力公式可以帮助人类理解飞船上的失重现象,飞船离地球远了,地球的引力辐射就弱化了,飞船的重量就减轻了。地球是个球体,对外辐射是呈放射状辐射出去的,距离拉远辐射密度就会大幅减少。当然,这只是飞船失重的原因之一,更重要的原因,主要的引力辐射来自飞船的前方,而不是下方。
由此可见,形形式式的能量,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并不复杂,认清了能量的真面目后,一切都变得简单了。能量是物质的运动,能量是运动的物质。由于一切物质都是运动的,所以物质可以看作是能量,能量也可以看作是物质。
从物质的角度看生命,物质就是生命体,物质的运动变化就是生命的演绎;从能量的角度看生命,能量聚合体就是生命体,能量的聚散离合就是生命的演绎。一枚核弹,也是一个生命体,核弹爆炸也是生命的演绎,或说核弹的生命进入了辉煌的瞬间。原子弹的爆炸也是有序组合的化学反应,雷管爆炸——炸药爆炸——铀或钚核爆炸,而每一种爆炸,也是由此及彼、由少到多、由弱到强的连锁化学反应,是一个标准的生命演绎过程,只不过原子弹没有神经系统罢了。
认清了能量的真面目之后,能量与物质就可以合二为一了。可以认为宇宙是由空间、时间和物质组成的。物质与能量可以互换互代、相互包容。可以把物质视为能量,也可以把能量视为物质。把物质视为能量,一切都好解释了;把能量视为物质,也是一切都好解释了。比如,人类认为能量神秘莫测,看作物质后,能量也就是漫天飞舞、四向飞出的粒子罢了,光能、热能、电能、化学能都可以这么解释。
弄清宇宙四要素之后,宇宙就变得简单了。人类看到的宇宙,是物质在空间和时间的大舞台上,进行令人眼花缭乱、永无休止的表演,这些表演就是生命,表演者就是生命体。由于物质有不同的形式、不同的规模、不同的层次,生命和生命体就是形形式式的了。物质是叠加的,生命也是叠加的,两者完全一致,小物质叠加成大物质,小生命叠加成大生命。
从根本上说,生命的本质是物质的变化,而物质的变化要以物质的存在、空间的存在和时间的存在为前提。没有物质,就没有生命;没有空间,就没有生命;没有时间,就没有生命。反过来看,没有生命,物质是不变的,时间是凝固的,空间是静止的。如果说物质是生命的躯体,那么时间和空间就是容纳生命的箱子,生命的体积需要空间来容纳,生命的长度需要时间来容纳。从这个意义上说,生命是宇宙三要素共同构成的,缺一不可。生命在宇宙中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生命与宇宙一样是永恒的。
这里所说的空间、时间,是牛顿大脑中的概念,是人类大脑中的概念,也是前文定义中的数学概念。牛顿毕竟是创立微积分的数学大师之一,他对时间、空间的理解,显然比爱因斯坦棋高一着,也更严密一些。他对万有引力的发现,或说他用万有引力描述物质运动的规律,更是一项重要的科学成就。虽然公式不准,缺陷明显,但其价值在于把人类带进了一个神奇的引力世界,并学会用引力描述宇宙。科学研究的价值,有时不在于本身的对错,而在于开创了一个新领域、新天地。就像莱特兄弟发明飞机一样,虽然简陋,后人可以在任何一个方面挑毛病,但他们开创了一个航空时代。牛顿对光学、热学的研究也很有建树,甚至爱因斯坦的光子说,也有抄袭牛顿之嫌。相比之下,还是牛顿对科学的贡献更大一些。他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但人类继承他的遗产时应有所选择,有所批判,有所发展,不能子子孙孙都吃一个祖宗留下来的冷饭。
在空间、时间和物质三要素中,物质是最重要的要素,因为物质是宇宙的唯一内容,而空间、时间则是虚拟的、人造的概念。既然如此,能不能把空间和时间都抛弃呢?当然可以。宇宙可以看成是无穷变化的物质总和。那么空间和时间到哪去了呢?在物质的变化中就已经包含了空间和时间。当然,这里的空间和时间是狭义的,即不脱离物质而存在的客观空间和客观时间,但这就够了,研究脱离物质的空间和时间没有意义。这么一来,宇宙就变成最简单的一维世界了,这才是宇宙的真面目。从这个角度讲,广义生命归根结底是建立在物质的基础之上的。由于物质的本身就是生命,也可以说广义生命是独立存在于宇宙之中的。说得更明白些,生命就是宇宙,宇宙就是生命。由于物质、能量、生命、宇宙都是全等的,自然科学的各门科学,都是研究同一个对象:或说研究物质,或说研究能量,或说研究生命,或说研究宇宙,都是一回事,只是各门科学的切入点不同罢了。
这是当前人类需要重新树立的时间观、空间观、物质观、能量观、生命观和宇宙观。人类稀里糊涂活了几百万年,不能再继续糊涂下去了,否则就会继续生存在黑暗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