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行 星 的 演 化

 


小行星是环绕太阳公转的小天体,只要不属于行星、卫星和彗星就可以称为小行星了,在尺寸上没有明确规定,小到一块石头,大到接近行星,都叫小行星,小是相对于行星而言。已发现最大的小行星是厄耳枯斯,直径1800公里,等于月球直径的52%。截至2018年共发现约127万颗小行星,但这只是小行星的一小部分,看不到或没发现的还是大多数。

天体就像人体,也有生命过程,有诞生、发育、成熟、衰老、死亡和解体,一路走来就是生命旅程。小行星、彗星、卫星、行星的成长过程没有本质区别,只是有的长得很大,有的长得不大而已,这是达尔文物竞天择原理在发挥作用。行星就像一棵大树,树下一片荒芜或只有小草小树;卫星则是次大的树,周围也是一片空旷的。

《生命是什么?》认为,太阳外围的天体都是由太阳风的物质凝聚而来,在太阳风射程的尽头,电子、质子、中子、离子、原子、分子凝聚成团,慢慢吸纳周边物质发育长大,由小石块、中石块、大石块、小行星、卫星和行星一路发展而来。卫星本是小行星,只是路过行星附近时被行星捕获成为卫星。太阳风的尽头,可能是奥尔特云,也可能是柯伊伯带与奥尔特云之间某个区间。奥尔特云的来源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来自太阳风,一种是来自太阳系外围星际空间,太阳引力把两个恒星之间的星际分子吸引过来形成奥尔特云。

奥尔特云能不能产生小行星?是不是孕育小行星的胎盘?据说那里有很多处于冬眠状态的彗星,我觉得不应有太大的天体,像彗星这样的天体都太大了,那里物质稀疏,相距遥远,温度极低,彼此不易拉近距离。各种粒子、离子、原子和分子对外辐射微弱,引力也微弱,物质抱团形成彗星或小行星不太容易,即使可以形成,也是一个十分缓慢的过程。不活跃的另一个表现,是没能形成公转轨道,或说公转速度缓慢得可以忽略不计。

把那个区间的物质称为奥尔特云还是比较贴切的。这是一个巨大的球状云团,像一件厚厚的棉衣一样包裹着太阳系平面。宇宙中的事物,存在就是永恒,只要把变化缓慢视为恒定不变,那么看到的事物就是永恒的。

因此,宇宙也是永恒的,用人类的时间尺来量度,宇宙的变化是非常缓慢的,物质既不可能消失,也不可能藏匿,那就只能把宇宙视为永恒的,虽然变化是不断发生的,但质量守恒,能量守恒。有人把宇宙物质藏匿到一个奇点,然后对人类宣布宇宙消失了。这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小行星在太阳系外围形成后,一边围绕太阳公转,一边缓慢向太阳坠落,最终落入太阳回炉,分解成粒子,完成整个生命过程。然后重新洗牌,重新开始,周而复始。少数小行星发展得比较快、比较大,成为了行星或卫星。这些观点都有充分证据,在这里就不重复了,下文所述也是论据与论证。

搞清了小行星是怎么演化的,就搞清太阳附属天体是怎么演化的了。在太阳风射程的尽头,各种粒子、离子、原子和分子在引力的作用下聚拢形成气团,气团在内部引力作用下不断收缩,逐渐形成松散固体团块,随着外来物质的增多,由外向内施加一个压力,在核心、内层形成致密团块,也就是石块了。也就是说,有两个力起了作用,一个是内聚力,一个是外压力,也可以把这两种力统称为引力或重力。但不是来自天体核心,而是来自粒子之间的引力。

由于引力来自辐射,辐射具有穿透性、绕行性和反射性,核心物质接受四面八方物质的辐射,因而受到的引力最大,或说压力最大。天体表面的一块石头,压力是怎么形成的?以地球为例,石头落地后就获得了承托力,这是物质外围电子的斥力给予的。这种斥力作用于石头下方的接地面,但石头上方的物质仍有向地心下行的趋势,在一上一下两种力的挤压下,中间物质就感受到了压力。因此,人类认为越接近地心的物质受到的压力越大。其实,作为一个圆形天体,一层层拱弧可以抵消一切压力,但若是液态介质就没有拱弧了,如海底压力很大,地下的熔岩区压力也很大,能冲破厚厚的山体喷发出来。

为什么辐射具有穿透性、绕行性和反射性?来自原子核的辐射一定能穿透原子内部空间,不然辐射就不能从原子核出来了,这是辐射穿透性的证据之一。假如原子是一个百米直径的球体,那么原子核就是球心的一个乒乓球,在球体之内有足够大的空间让辐射穿行,当辐射碰到内部或外部的电子时,由于辐射粒子与电子都带有负电,就会发生反射或绕行,反射是换个角度再前进,极少数是原路返回;绕行是碰个头就绕过去了。当然,穿透、绕行和反射不是无限距离的,极少数辐射粒子会落入原子核被没收,一点点被没收之后,就走到辐射的尽头了。

地球表面一个原子核发出的辐射,能不能穿透地球?没有研究,没有证据,很有可能途中被原子核没收了,毕竟地球直径上的原子有无数个。但是,若有无数个原子叠加聚拢在一起,它们共同发出无数辐射,就可能有少量辐射穿透地球,至少能到达地心。同样道理,地心原子核的辐射也能穿透地球半径,向周围空间释放辐射。因此,行星、卫星、小行星等天体,都是半径越大引力越大的,这正是原子核的辐射具有较大穿透力的证据。另外,温度较高或处于饱胀状态的原子核,是不吸收辐射的,它们只会反射辐射,反射力来自强烈的对外辐射。在这样的介质中穿行,辐射的穿透力就更强。或者说,到达这个区间后,辐射粒子就乱冲乱撞,像乱麻一样绕圈,最终会选择一个方向向外辐射出去,这就是来自天体核心的辐射。当然,大部分辐射粒子是在核心区制造的。太阳、木星、地球和月球等天体都是这样发出辐射的。当然,星球表面也有很多辐射直接对外释放,尤其是太阳。天文科学家估计,太阳核心的光子要经过一百万或几百万年的折腾,才能到达太阳表面对外释放出去

原子核的辐射不是核辐射,但包括核辐射,更多的是各种电磁粒子,主要来自质子,来自中子碰撞的辐射则是核辐射。当外界有物质吸收这些辐射时,就在两者之间形成引力;当外界有物质反射这些辐射时,就在两者之间形成斥力。本文是用辐射力学解释世界,看样子能够解释得通。

我们知道,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都覆盖着厚厚的氢与氦,这些物质给岩核施加压力,使岩核的密度更大。那么,小行星是否也有气态和液态的氢氦外层给自己施加压力?不排除在某个阶段或某个区间有外衣,只是轨道下坠到小行星带之后,外衣就被高温剥离了。彗星是有外衣的,主要是冰雪,靠近太阳外衣就被剥去了,形成了长长的彗尾。不排除彗星在更高轨道被剥离了氢氦外衣,那么小行星也可能发生这种情况。

因此,由外向内施加压力的可能有氢与氦参与,轨道进入小行星带后外衣脱去,形成岩核,这是一种假说,不一定就是这样,没有氢氦参与也能形成石块。初生石块是多大搞不清楚,可能有一个基本的尺寸,可能根本就没有尺寸。不过,如果太小可能就挤不成石块了,直径十米或几十米就有一定的压力了。

研究太阳外围天体的演化,主要是研究小行星的演化,搞清了小行星的演化,其他天体的演化就迎刃而解了。小行星形成后,不断吸纳粒子、离子、原子、分子、尘埃、石块,甚至把自己的卫星、伴星拉下来抱成一团,这样就不断发育长大了。

1.小行星吸纳太空粒子

这些粒子包括电子、质子、中子、离子、原子和分子。目前人类观测不到吸纳过程和证据,但完全可以推断出来。小行星有够足大的引力。有些小行星有自己的卫星,卫星直径从几百米到几十公里,可见小行星的引力是不小的。小行星小的可以是一块石头,大的直径可达一千多公里。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和本人的辐射力学,这些小天体不但有引力,而且引力不小。②太空有足够多的粒子。太阳风包含有电子与质子,还有一些“杂质”,杂质可能是氦核、中子和离子等。根据本人《宇宙的基本演化模式》,电子与质子在飞行旅途中或“落地”后,会组成氢;氦核也可以捕获电子还原为氦,不然解释不了木星等外行星为什么有那么多氢和氦。文章认为,质子对外辐射衰弱后可以吸纳电子,形成中子。这就意味着太空中有很多分子级别的粒子,太空存在星际分子这是科学常识,当然有些是落地后才形成分子的。因此可以断定,小行星从太空扫过时,可以把轨道和附近的太空粒子吸附进来。

2.小行星吸纳太空尘埃

太空有没有尘埃,人类还不知道,无人想过这个问题,我认为太空有尘埃,也找到了足够多的证据。在《宇宙的基本演化模式》等文章中已经论证了这个问题,主要证据是地球、火星和月球表面都有尘埃,可以推断这些尘埃主要来自太空。因为月球没有风,不可能把岩石风化;月球没有水,不可能把岩石溶解;月球没有火山,也不可能向空中和月面喷出粉尘。那么,月球尘埃来源只有两个途径:一是来自太空飘落。这些尘埃在月面堆积,时间久了之后,下面的尘埃会被压成岩石,不然宇航员踏上月球就会有灭顶之灾。二是来自陨石撞击。激烈撞击产生了大量粉尘。假如我们找到一些天体很少有陨石撞击,或撞击不太激烈,却有大量尘土的,就足以证明太空有尘埃飘落。火星没有什么陨石撞击,却有大量尘土,足以说明尘土来自太空。同样道理,地球、金星和水星的尘土也是从以上两个途径来的,或说这是两个主要途径。

现在的问题是,小行星有没有尘土?如果有,那就几乎可以断定是太空落下的,因为小行星没有风、水和火山,从内到外都比较简单,没有很复杂的物理演化与化学演化。较小的小行星,被陨石撞击不太多,也不太激烈,毕竟引力有限。

2001年美国宇航局NEAR鞋匠太空船近距离拍到爱神小行星照片,显示上面有很多尘土。这颗小行星的尺寸是13×13×33 公里,是一个短棒状物体,按比例像半支香烟,显然不具有太大的引力,坠落下来的陨石撞击力有限,不可能形成大量尘土,但这颗小行星却有大量尘土,可以认定主要是太空飘落下来的。

   太空为什么有那么多尘埃呢?一是来自天体相撞。两个小行星激烈相撞,会产生大量尘埃弥漫到空中,在引力作用下最终会落到小行星表面。陨石撞击月球、地球、火星、金星和水星也同样如此,这是尘土的来源之一。有些撞击会把尘埃向远方抛洒出去,形成太空尘埃,有天体从附近经过时,被吸落下来。二是来自太空合成。这是尘土的根本来源。尘埃是从岩石中拆解出来的,这意味着在形成岩石时首先形成了尘埃,这些尘埃就是在太空合成的了。不然,岩石中的尘埃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天体都是由小到大组装而成的,粒子、电子、质子、中子、原子核、离子、原子、分子、颗粒、团块,发生撞击事件是逆组装过程,有东西给你拆,你才能拆得出来。

   彗星含有尘土表面太空有尘埃。天文科学家往往用“脏雪球”来形容彗星,这是非常恰当的,“雪球”表明彗星主要成分是水冰,“脏”是彗星的尘埃把冰雪“污染”了。除了冰雪和尘埃,还有干冰、氨、甲烷、氰、氮、二氧化碳和石块等物质。彗星上的尘埃和其他物质,显然是从太空扫过时吸附的,冰雪也很容易吸附尘埃,具有天然的亲和力。

木星环与土星环表明太空有尘埃。木星环主要是微小颗粒物,直径为1.5-2微米,这比地球泥土的直径还小,地球泥土直径是4-62.5微米,因此可以认定木星环的物质主要是尘埃,这是木星从太空吸附下来的,在落到木星之前形成一个环,就像木星卫星落到木星之前,先围绕木星公转一样。土星环的主体是块状物,但也有一部分是尘埃,也是土星从太空吸附下来的。有人认为,土星尘埃是土星卫星相撞形成的,这也是来自太空。

总而言之,太空存在尘埃,包括相撞形成的和自然合成的,但最初的源头一定是自然合成的,是从电子、质子、中子、原子核、离子、原子和分子等基础物质合成的。试想一下,假如小行星、卫星和行星只有岩石没有尘埃,那么陨石撞击力再大也拆解不出多少尘埃,撞成一些石块、石子、砾石、沙子和尘埃就差不多了。就好比两块巨大的花岗岩相撞,能拆解出多少尘埃呢?陨石落入地球或月球,会形成大坑,溅起尘土,首先是地球和月球有很多尘土。

泥土的起源非常重要,没有泥土就不会有生命,至少不会有动物与植物。哪里有泥土、水和适宜温度,哪里就有生命,可以沿着这个思路寻找宇宙生命。人类未来太空移民也要前往有泥土、水和适宜温度的星球。

最近,美国宇航局通过研究几十年前旅行者1号和旅行者2号对土星环的观测资料,发现土星环正被土星引力拉进土星,并得出结论:土星环将在3亿年后消失。土星环物质大小从微米到几十米,还有一些直径几百米的小卫星,估计有几百颗之多。土星环被吸入土星,证实了《生命是什么?》中的一个观点:中心天体外围的天体最终会坠入中心天体。不过,我认为土星环不会消失,这是一个动态过程,土星引力不断把外围物质拉近形成土星环,环中物质的轨道逐渐下降,最终坠入土星。旧的去了,新的还来。就像太阳系的行星,老行星坠入太阳,新行星又在诞生。

3.小行星吸纳太空水分

太空有没有水?人类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生命是什么?》认为太空有水,在某个轨道高度水比较多。也就是说,以太阳表面为起点的某个公转轨道高度水多。很有可能地球公转轨道及附近水分子最多,地球一边公转,一边吸附太空水分,首先形成大气水,落地后形成地下水,最后形成江河、湖泊、海洋,地球的两个邻居火星和金星则没有那么多水,这就足以说明问题了。

也不排除,土星轨道有最多或较多水,因为土星环的主要物质是冰,占95%。而土星环物质是从太空吸纳进来的,这就意味着太空有水分子。天文科学家估计,土星环的质量比土卫一还大,土卫一直径是397公里,这意味着土星环水量相当于地球海洋的2.6%,也是很可观的了。而土星是不断把环中物质拉下来的,这意味着土星有很多水,也许比地球水还多。

彗星含有较多水,这是彗星经过太空“水库区”时吸饱了水,然后向太阳飞近时,受热蒸发,不断逃逸,形成长长的彗尾,离开太阳时又再度去取水。彗尾在2个天文单位时开始出现,在2个天文单位以内就是彗星洒水区,这是小行星带下方和火星上方,地球距离太阳1个天文单位,刚好是彗星洒水的中心区,轨道再高温度较低,水蒸发得不多;轨道再低,已经没有多少水可蒸发了。也不排除,金星和水星也获得不少水,但温度太高把持不住,水还是逃逸到太空了。去路有两条:一条是向地球方向奔来,确切说被太阳风吹往地球方向,被地球和后面的行星收容;一条是向太阳方向奔去,也会被太阳风吹往地球方向。无论怎么逃逸,主要得益者都是地球,所以地球水最多。

地球能把持住水,在于有浓密的大气层,水分子逃逸到空中,遇冷凝结,又回归地球,水循环大体处于平衡状态。火星与月球都处于蒸发区,没有足够的大气层把持水,所以星球表面没有水,可能有一些地下水(冰)。

太空也很冷啊,为什么水分子不能遇冷凝结?一是太空太干净,没有尘埃作为凝结核。二是太空是真空,没有物质给水分子传递低温,或说水分子的高温不能传递给介质,这样水分子的散热就很慢了。就像保温杯里的水,被一层真空包裹,热量就很难传递出去了。水分子蒸发到了高处就被太阳风吹走了,或受太阳引力吸引向太阳方向飞去。地球水量是不断减少还是不断增加,这点对于人类和地球生命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不然地球的未来就会干涸了或水淹了。

顺便说一句,人体暴露在太空中,短时间内是感觉不到多少寒冷的,只是压力太低皮肤、血管和细胞会爆裂而已。当然,人体热量可以通过辐射散发,这需要一段时间。去年美国科学家把像邮票大小的芯片送入太空,里面装满铷-87原子,然后用激光轰击它,直至内部原子被冷却到-273.15℃——逼近绝对零度,随后六分钟激烈晃动芯片,于是形成了物质的第五态——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原子不再单个运动,而是聚合成一个巨大的“超级原子”,成千上万个原子难分你我,缓缓振动。这个实验有漏洞,太空某处是真空,没有物质,无所谓温度高低,铷-87原子的温度无法在几分钟内传递出去,接受激光照射反而是加温的过程。

小行星形成初期,即形成最初那块石头时,也可能有水的参与。漫天飞舞的尘埃抱成一团是不容易的,漫飞舞的水分子抱成一团也是不容易的。就像地球大气层,尘埃不能抱成石头,水分子也不能抱成水团,两者结合就可以了。尘埃充当凝结核,水与尘埃粘在一起,到了一定重量气流托不住了,就落到地球形成雨。若雨云处温度降到零度以下,飘下来的就是雪;若雨云处温度急剧下降,就会结成较大的冰雹落到地面。雨、雪和冰雹都有一个凝结核。人工降雨也是这个道理,用炮弹把碘化银发射到云中扩散,形成凝结核,水分子粘附凝结核形成雨滴落下。

小行星初生时也可能是这样,水分子粘住尘粒,不断吸附周围的尘与水,水吸尘,尘吸水,一圈圈长大,形成一团脏雪球,质量达到一种程度引力就足够了,就不需要水了,当然遇到水也会收容的,这意味着小行星有地下水(冰)。当小行星轨道下降到接近火星时水就蒸发掉了。一些靠近木星的高轨小行星,可能有较多的水,甚至主要物质是冰,包括水冰、干冰和甲烷冰。

彗星的前身可能是小行星。当轨道下坠到行星附近时,由于角度与速度的关系,不能被行星捕获形成卫星,也没有坠落到行星上,但行星严重干扰了小行星的轨道,改变方向向太阳侧畔飞去,获得太阳引力的抛甩,向遥远之处飞去,就形成了椭圆、抛物线、双曲线轨道。若小行星带有大量的冰,就会形成彗尾;若小行星不带有大量冰,就默默从太空飞过,不为人类所知。

天文学家认为,抛物线和双曲线轨道的彗星不回归了,实际上飞不出太阳系,最终还是回归的。回归的小行星大多带有冰了,这样就形成彗尾了。如果地球失速向太阳坠落或从太阳侧畔飞过,也会成为一颗巨大的彗星,带有长长的彗尾。可见,彗星不在于物质特殊,而在于轨道特殊。人类探测或观察过的小行星,基本是近地小行星,都在水的蒸发区之内,没有发现冰雪实属正常。若是蒸发区之外的小行星,可能会含有较多冰雪。

4.小行星吸纳太空石块

有图有真相,看了下面几幅图,就不难得出结论:小行星不断吸纳太空大大小小的石块。质量小的小行星引力不大,石块下落速度也不是很快,加上小行星表面有一层厚厚的浮土,相对来说属于“软着陆”,碎裂成多个碎块也是有可能的,但不像落在地球、月球那样发生激烈爆炸,也没有穿过地球大气层时的燃烧过程。质量大的小行星引力较大,陨石下落速度较快,这样会砸出深坑。有些是两个小行星公转轨道相交并相撞,这样撞击力就比较大。无论见石还是见坑,都表明有大大小小的石块落入小行星表面。

5.小行星吸纳小行星或两星合并

有些小行星有卫星,是两个小行星轨道靠近时,较小的那个被较大的那个吸引靠近,就围绕着对方运行了,有的小行星还有两个卫星。按辐射力学原理,质量比较大,引力比较强,自转比较快的小行星才有卫星。人类测定200多颗小行星的自转周期,多数为5-14小时。

人类已经发现几十颗小行星带有卫星,其中13颗还是一带二的三星系统。根据辐射力学,这些卫星最终会坠入小行星。现在的距离,大多在100-1000公里之间,这表明卫星存在时间不会太久。最近的才2.2公里,说明很快就会坠入小行星。

根据两星的引力和速度,合并时有可能发生激烈碰撞,也有可能是相对“软着陆”。无论质量大小,只要相互缠绕的速度不大,就有可能“软着陆”,这是一个新概念。毕竟,小行星与地球、月球、木星不同,不能拿在地球、月球和木星发生的撞击,去推断在小行星发生的撞击。

大力神小行星是1904年发现的小行星,大小不是很确切,估计是260×220×215公里。1978年天文学家发现它有一颗卫星,直径大约为45公里,在距离大力神星1000公里的轨道上围绕大力神星旋转,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发现小行星有卫星。但1993年,哈勃太空望远镜对它进行详细观察,却没有发现这颗卫星的存在。一般认为是之前搞错了,我觉得是坠落到小行星上了,毕竟经过了24年时间。

上部那个陨击坑比较大,若转到正面观察,尺寸差不多是45公里,即使比例差较多也合理,这个小行星和卫星的尺寸都是大体估算的,有较大出入很正常,差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也属正常。其背面也可能有新近的、符合比例的陨击坑,大坑里面无小坑就是新坑。若不考虑大小,左下角那个像新坑,坑深有毛边,不像那些时间久远的坑,被尘土覆盖了,坑浅边圆,伤疤渐平。

无独有偶,天文学家在1979年5月29日观测发现智神星可能有一颗直径约为1公里的卫星,但未能证实。在1980年,斑点干涉仪的观测报告称有一颗直径175公里的大卫星,但后来否定了这颗卫星的存在。这些先有后无,很有可能就是坠落到小行星上了。从一些小行星的外部特征来看,明显是两星结合的。

行文至此,我们知道小行星是怎么形成和长大的了。为什么小行星会集中在小行星带呢?这是人类未能破解的问题,但《生命是什么?》已经在15年前破解了。原因是:小行星一边围绕太阳公转,一边缓慢向太阳坠落,它们受到太阳的引力较大,受到太阳的斥力较小,因而轨道下坠比行星快。那么行星为什么坠落慢呢?行星有较强的辐射释放,比如木星辐射是接收太阳辐射的2.5倍,两个天体辐射对辐射,辐射粒子都是带有负电的,自然在两者之间形成一定斥力,这就延缓了轨道下坠。将来,地球也要人工增加辐射,包括在绕地轨道、地面、海面和月球布设反光物,也可以在绕地轨道喷洒反光物,这样不但能给地球降温,也能延缓轨道下坠,甚至能提升地球轨道。

由于小行星轨道坠落比行星快,必然会经过各个行星,靠近木星时被木星吸纳一部分,另一部分穿过木星轨道,进入木星与火星之间,受木星巨大引力的提拉,轨道下坠放缓,形成“塞车”,于是就集中在木星与火星之间,形成了小行星带。这不是假说,有足够多的证据,已经陈述过的,不再重复了。

弄清了小行星轨道下坠原理,月球是怎么来的就迎刃而解了。月球没有一颗火热的心,或说心不够热,对外辐射不太,主要是靠反射太阳辐射,这样太阳对月球的引力就远大于斥力,轨道下坠就比行星快,路过地球轨道时就被地球捕获了。现在月球每年远离地球3.8厘米,可能也是太阳引力较大,地球引力争不过太阳。这样1亿年后会远离地球3800公里,10亿年后会远离3.8万公里,即远了十分之一,可能会造成一系列的影响,包括潮汐和对小行星的拦截等,最怕还是有加速度,远了以后就加快逃逸了。

搞清了小行星的来龙去脉,就搞清了行星与卫星的来龙去脉了,太阳外围的天体,怎么来的,要到哪去,都搞清楚了。小行星在太阳风射程的尽头孕育,一边长大,一边旅行,旅行的终点是太阳,但路途可能受到行星的拦截,或坠入行星,或成为卫星,但最终还是坠入太阳。同样道理,恒星外围的天体也是这么演化的。

行星、卫星也是不断吸收周围的粒子、原子、分子、尘埃、石块、小行星、彗星成长的。每天都有无数分子和尘埃落入行星和卫星大气层和表面,虽然看不到,但能推测出来,也有足够的证据,地球、月球、火星表面都有一层厚厚的尘土,主要是由天上落下来的,这意味着不断吸纳周围的分子和尘埃,包括空气分子、水分子、水颗粒、尘埃颗粒等。下面六张图片就是尘埃来自太空的证据,过去认为地球土壤是岩石风化而来,风没有那么大的威力,吹不出那么多土壤来,这是贪天之功为己有。

石块落入行星和卫星也有证据。火星表面的石头,地球上的流星、陨石和一些石块,月球上的小型陨击坑和众多石头,都是石头落入行星和卫星的证据。当然,较大的小行星也落入月球、地球、火星等,无数陨击坑说明了这点,甚至还发现彗星落入木星。行星会长大,也会减肥,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这些行星,轨道坠落到火星轨道附近,厚厚的氢、氦外层就会逃逸,剩下的就是岩核,也许火星、地球、金星和水星就是这么过来的。这能解释为什么地球生命姗姗来迟。

为什么小行星的演化与人的演化有共同规律?因为小行星与人都是物体,是物体就有诞生、发育、成长、衰老和死亡,在背后起作用的是宇宙中存在引力与斥力,引力带来成长,斥力带来解体,出生是引力带来的,死亡是斥力带来的。中国古人说,合久必分 ,分久必合,就是这个道理。

 

 

2019年1月11日



打赏《生命是什么》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