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生(二)

 
在这里着重研究生命的根本基础,这里说的生命是广义生命。所谓广义生命就是低级生命、中级生命与高级生命的总和。广义生命论认为,宇宙万物都是有生命的,区别只是生命级别的不同。一个物体或物质只要有活动,那就是有生命的。太阳很活跃,充满生命力;月球很沉寂,缺乏生命力,就像一个沉睡的植物人。宇宙中形形式式、林林总总的生命,不是凭空产生的,追根究底都是以宇宙中的一些基本要素作为基础的。缺少其中任何一个要素,生命都无法存在。
宇宙也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体,为了更好地认识宇宙,我们把宇宙解剖为四大部分:物质、能量、时间、空间。物质是生命的躯壳,能量是生命的动力,时间与空间是生命的舞台。生命是有长度的,没有时间生命无法施展;生命是有体积的,没有空间生命也无法施展。宇宙四要素构成了宇宙生命体,那是不能分割的一个整体,只是人为分割而已。宇宙四要素既不能创生,也不能消灭,只存在不断的变化。
1、时间
时间是流动的,永远都处于匀速流动之中,往回追没有起源,往前看没有尽头。这是牛顿的时间观,也是99%以上普罗大众的时间观。但这种时间观在当代受到了批判。
有人认为,时间是宇宙大爆炸创造出来的。宇宙大爆炸之前,不存在时间,宇宙大爆炸发生之后,时间就被创造出来了。这等于说0可以创造1,时间可以无中生有,这从数学上和常识上都说不通。
宇宙大爆炸,不是说爆就爆的,也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也许很短,但再短也包含有时间,有时间能量才能积累,爆炸才能发生。是个鸡蛋,也要孵化,何况是宇宙?也就是说,宇宙大爆炸发生之前,宇宙一定发生演化,就像正在孵化的鸡蛋内部演化一样。有演化就有时间,即使是微弱的演化,也包含有微少的时间,宇宙演化过程就是时间流逝过程。若时间不存在,即使爆炸能发生,物质也飞不起来,没有时间怎么飞?路程等于速度乘时间,速度有了,时间是零,路程还是零,所以物质飞不起来。
人类普遍接受的是牛顿的时间观,或说人类的时间观与牛顿的时间观不谋而合,每个人对时间的看法是天赋的本能,也不需要牛顿告诉我们。至于少数学者怎么看,那是他们个人的事,不意味着他们代表真理。我们辨别真理的标准,不是看少数科学权威怎么说,而是看绝大多数人怎么想,被普遍接受的东西才是真理。
人类的感觉认为,时间可以脱离物质独立存在。在有物质的地方,时间流逝;在没有物质的地方,时间也流逝。人类完全可以这么理解时间,人类的一切行为都是建立在这一时间概念之上的,若人类不这么理解时间,一切都会乱套。应该说,牛顿和人类的时间观,虽不是真理,但比较接近真理,并具有较大的实用性。
人类的感觉或知觉是在几百万年的进化中形成的,对真理有着本能的辨识,虽然有时是对客观事物的扭曲,但有助于我们理解客观世界,那是很有必要的。人类看到的世界就是扭曲的世界,包括颜色和形像都是用光子扫描出来的东西,一幅幅带有颜色的立体图画只存在于大脑中,我们认为这就是客观存在,那也不能说是错的,不然就无法理解这个世界。
爱因斯坦从另一个角度探索了时间的本质。他认为时间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时间相对于运动速度发生变化。速度越快时间越慢,速度慢时间越快。按爱因斯坦的公式计算,当速度达到光速的90%时,飞船内的24小时被拉长为55小时。看不出速度有这么大的能耐,居然能改变宇宙四要素之一。根据这一理论,飞船达到光速之后,时间就停止了,这样,宇航员返航落地后,人间已越千年,宇航员就等于飞到了将来;而飞船超越光速之后,时间就逆转了,这样,宇航员返航落地后,三国演义战犹酣,宇航员等于飞到了过去。太神奇了,神奇得让人无法相信。人类对速度从来都是迷信的,在此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爱因斯坦的时间观,只被少数科学家接受,普罗大众是不接受的。相对论所强调的一些观点,具有根本性的错误,把人类的思想引向了歧途。
人类可以看到过去,却无法回到过去。照片、电影、电视、录像都可以让人看到过去。想看实况也可以,如有兴趣,不妨和大家一起去看看三国演义中的三英战吕布,让我们乘坐一艘两倍光速的飞船,向太空飞四千多年,就能赶上两千多年前从地球飞出的光子了,回头一看,刘关张正与吕布杀得难解难分。休说两千年,人类能够看到130亿年的过去,最遥远星系130亿年前的景况,每天都向人类播实况。
若是人类乘坐一艘超光速的飞船向这些星系飞去,能不能回到130亿年的过去?不能,只能回到这些星系的现在,人类在飞行途中,入眼的光子是不断更新的,到达星系时看到的就是刚刚迸发出来的新光子,展现在人类面前的是现在。
人类要回到过去,必须有一个前提:时光倒流。可惜时光不是一艘以光速飞行的飞船,可以飞过来又飞回去。时光是单向流逝,不可逆转的。为什么?因为宇宙的演变是随机组合,不断更新的。比如,生命的演变可以视为特定的物质、特定的能量、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空间相遇时发生的化学反应,四要素相聚完全是一种巧合,化学反应发生后,这些物质、能量、时间、空间就分道扬镳,永不回头了。
若想时光倒流,除非早已不知去向的四要素按原路径飞回来再度相聚,并发生逆向化学反应。如果可能,每一个人就可以重新活一次,不过是从死到生,从老到小,最后钻回娘肚子里。而且吃饭是吐饭,走路是倒行。雨是从地上飞到天上,光线是从地球射向太阳。若要关羽复活,不只是把关羽的身躯和首级找回来,还必须是当初组成关羽的所有原子按原路径返回重新相聚,并按当初解体的方式把关羽重新组装回来。可能么?完全不可能。物理定理不支持,化学定理不支持,生命定理不支持。
当然,这只是从爱因斯坦的公式推导出来的游戏,而不是爱因斯坦的本意,因为爱因斯坦强行规定了一个限制条件:飞船不能超越光速。然而,已有实验表明,光速是可以突破的,这么一来,人类能不能回到过去呢?
人类要到达将来则是容易的,不用飞,可以坐等天明,拥抱明天。若想到达千年之后的将来,可以把自己冷冻在液氮瓶中,千年之后再解冻就行了。人类的精子在液氮中冷冻二三十年,照样能使卵子受精,并生下正常婴儿。同样道理,把人冻起来也一定能复活,而且几乎不受时间长短的限制。当然,人与精子有所不同,还需要突破一点小小的技术障碍。
可见,时间既不能逆转,也不能跳跃;既不能放慢,也不能加快。所谓钟慢效应,若指时钟放慢,则是有可能的;若指时间放慢,则是不可能的。时钟慢与时间慢是两回事,时钟停了,不意味着时间停止了;地球停止自转,不意味着一天二十四小时消失了。在南北两极的极点,可以说是不转的,一天二十四小时依然在流逝。时钟是人造的计时机器,地球是天然的计时机器,如此而已。
如果时间可以拉长与压缩,那么就说明时间是可以创生和消灭的,即速度可以创造和消灭时间,这有悖天理。运动速度之所以不能拉长或压缩时间,是因为运动是相对的,单个物体既不存在运动,更不存在运动速度。比如,飞船在太空中的飞行速度,是相对于地球而言的,如果地球也按相同的方向和相同的速度跟着飞船飞行,飞船的运动速度就等于零了,那么在飞船上被拉长的时间是否也因为地球的运动而回归正常?天上的星星与飞船之间有无数的相对速度,飞船上的时间是放慢还是加快?由此看来,时间与速度无关,风牛马不相及。应该还时间的本来面目了:时间就是时间,不神秘,也不有趣。
在相对论中,爱因斯坦用了许多方程式来表述时间与空间,论述是相当含糊的,只感觉在一些概念、符号、字母、公式和文字中兜圈子,根本就不知道他想说什么,想证明什么,读者进入文章里转几圈,就分不清东西南北了。让一百个大学生来读,相信有九十九个搞不清,也许有一个能读懂,于是这个人就写文章向世人介绍,看了介绍之后,另九十九个大学生还是不懂,因为那个自称读懂的人,只是似懂非懂。
因此,许多辞典、教材和科普读物,都说不清爱因斯坦的时间与空间概念,只是从相对论中摘下一些片断向世人介绍,世人只是含糊知道时间空间是可变的。唯有大学教材,对相对论的解释才比较系统、简练,但依然存在明显的漏洞,这是相对论本身的漏洞。由于老师和学生对爱因斯坦太崇拜了,感觉不妥都只认为是自己的错,因而也就无法察觉出来。人类有一个弱点,对于自己不能理解和力所不及的人物,就以为是神仙下凡了。
我个人的感觉,爱因斯坦经一系列推导后,得出了一组被他命名的洛伦兹变换公式,公式表明,时间不等于时间,长度不等于长度,意即用两个不同的坐标系描述同一事件,时间坐标与距离坐标有所不同,于是就得出了时间和距离是可以伸缩的结论。然而,用两个不同的坐标系来描述同一事件,时间坐标与空间坐标不同不是很正常么?
如果我没说错的话,相对论主要是论述时间与空间的论文,并涉及其它一些与时间空间相关的内容,爱因斯坦用了四百八十多个复杂的方程式进行论述,其中描述人类大脑中时间与空间概念存在的缺陷,就用了五六十个复杂的方程式。这正是让人如坠云里雾中的原因所在。喂,爱老,不就是时间与空间吗?有这么复杂吗?能不能用一个字母、一个等式或一句话来描述?
世界上几乎所有的著名理论,都是不用看原著的,从名称或简要介绍,就能明白科学家的意思,地心说,日心说,进化论,宇宙大爆炸理论,万有引力理论等等,莫不如此,唯有相对论莫名其妙。读完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之后,我觉得自己是属于那99个读不懂中的一个,经反复比较原著、教材和辞海后,还算读懂了一些,尤其经教材和辞海的提炼归纳,简练清晰了许多,能留下印象的只有洛伦兹变换公式和质能公式E = mc2,但也只是理解他的意思,并不能理解公式中各参数的逻辑关系。比如,不能理解距离坐标与光速有何相干,不能理解时间坐标与光速有何相干,不能理解光速与能量有何相干。似乎光速是万能的,在相对论的许多重要公式出现。原子弹发生爆炸,世人都认为证明了质能公式,甚至认为原子弹是根据这个公式做出来的,这可能就是爱因斯坦能够从人变成神的原因。
爱因斯坦喜欢用数学的方式,从已知世界推导出未知世界。不过,引入数学并不能拉近与真理的距离,因为就算推导过程全对,出发点也不一定对,人类认为的已知,不一定是已知;人类认为的真理,不一定是真理。物理有时候可以用数学来解释,有时候却不能用数学来解释,当物理引入数学之后,不意味这些物理理论就一定是真理。真理从来都是简单的,不要把简单问题复杂化,而应把复杂问题简单化,这才是科学家应该做的事情。
用高速摄像机拍摄物体的运动,播放后运动速度放慢了,那不是时间拉长了,只不过是一种放慢物体运动速度的技术,使人眼产生错觉罢了。物体运动速度慢了不是时间被拉长了,而是在单位时间内的运动距离短了。本来每秒运动距离是10米,用十张照片来分解,一秒放完,速度不变;用二十张照片来分解,两秒放完,速度变慢。慢的不是时间,而是每秒的运动距离短了。若说时间慢了也可以,那是电影中的慢动作借用的客观时间多了,真动作借用了一秒,慢动作借用了十秒。其中的道理是很简单的,就像汽车运动,由时速100公里减到10公里,是汽车在单位时间内的运动距离短了,而不是时间被拉长了十倍造成了减速。
人类不仅能使“时间”放慢,还能使“时间”逆转,把电影胶片倒过来放,物体的运动就是倒着走的了。可惜这只是一种骗人的技术,而不是时光倒流。若是时光真的能倒流就好了,人人都可以回到青春,人人都可以永远不死,死了之后还可以再来人间走一回。希望相信时光倒流的人,能发明一部这样的时间机器,造福人类。
总的来说,对时间的认识大体分成两派,一派是牛顿与普罗大众的时间观,一派是爱因斯坦及信徒的时间观。这两派都各有自己的道理,但也存在片面性。这两种时间观,都不是真理,相比之下,牛顿与普罗大众的时间观比较接近真理,爱因斯坦及信徒的时间观正在远离真理。
其实,人类给时间所下的定义并不符合客观情况,人类对时间的认识是主观的、片面的、虚幻的。人类大脑中的东西与客观事物永远对不上号,要么是扭曲的,要么是捏造的,时间属于捏造的。
人类认为,时间是在客观世界独立存在的,实际上时间不是独立存在的,时间不能脱离空间存在,时间不能脱离物质存在,时间也不能脱离能量存在。既然“一件东西”离不开这也离不开那,就不成其为“一件东西”了。是的,说得更彻底些,时间在宇宙中根本不存在。时间只存在于人类的感觉中,时间就像光明、颜色、声音、味道一样,是人类臆想出来、制造出来的。光明、颜色、声音、味道是能量运动给人带来的感觉,时间也是能量运动给人带来的感觉。
宇宙中的唯一存在是能量运动,能量运动也就是化学反应、化学变化或化学演化,当然这是广义化学演化——特指物体或物质内部的运动,成员改变或结构改变。比如石墨在高温高压下内部结构发生改变变成金刚石,这就是化学演化的结果,虽然本质上两种物质都属于碳,但此物已非彼物,这属结构改变冰、水和水蒸气之间的变化,也属结构改变。另外,物质内的原子、质子、中子和电子增减,也能改变一种物质。广义化学演化是把尺度放大,放大到宏观物体,如人体、星体、星系和宇宙,因为演化之后得到的是另类物质。我们把存在化学演化的物体或物质统称广义生命,即能动的东西都视为生命体。
人类为了更好地理解化学演化,把它解剖为时间、空间、物质和能量四个要素来加以理解。没有其中的任何一个要素,化学演化都不成其为化学演化。化学演化不是由宇宙四要素派生出来的,相反,宇宙四要素是由化学演化分割出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时间不是客观存在,而是主观存在,时间只独立存在于人类的大脑中。
这么看来,时间是由化学演化派生出来的,由于化学演化也就是生命,因此时间是由生命派生出来、创造出来的。属于每个人的时间或每个人感觉到的时间,都是从人的出生时带来的。人死亡了,所带来的时间也跟着消失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时间属于生命,时间是由生命创造的。每个人拥有的时间,是属于自己生命的时间;每个人感觉到的时间,只是外部事物的变化人类大脑发明了时间这把尺子,是用来丈量客观世界变化的。
问题是,人死了之后,客观时间依然在流逝,客观时间才是真正的时间。没错,人类认为的客观时间,属于别人,属于地球,属于宇宙,别人、地球和宇宙都是生命体。人死了之后,别人、地球和宇宙都还活着,属于他们的时间当然继续流逝。地球的生命长达46亿年,这46亿年是属于地球的。宇宙的生命长达137亿年,这137亿年是属于宇宙的。人类有幸与地球和宇宙生活在同一个时代,但同行的时间十分短暂,人类的生命只是地球、宇宙生命的一部分。
日出日落,流逝的不是时间,而是天体运动而已;时钟行走,流逝的也不是时间,而是时针运动而已;人来人往,车去车来,流逝的不是时间,而是人与车的运动而已。我们常说时间在走,实际上是说事物在走。若人类不发明时间,无法量度和理解运动。自从人类大脑发明出颜色之后,就认定这个世界有颜色;自从人类大脑发明出时间之后,就认定这个世界有时间。
人类感觉到的是现在的时间,过去的时间人类用记忆来追溯,未来的时间人类用思维来推测。因此,是记忆和思维拓展了人类的感觉,包括对时间的感觉。假如人类没有记忆和思维,也就没有过去和将来,只有现在,现在是时间么?不是,现在是无限短的一瞬间,接近零或说等于零,是一个点不是一条线,现在是没有长度的,时间是有长度的。宇宙只存在于现在之中,现在的宇宙是没有时间的。所以说时间是人类捏造出来的,人类用记忆捏造了过去,用思维捏造了将来,并把一个点拉长为一条线,捏造出现在。
人体内有化学演化,一个化学演化消失了,就构成了过去;一个化学演化正在进行,就构成了现在;一个化学演化尚未发生,就构成了将来。确切说,过去、现在和将来是由无数的化学演化横切面堆积而成的。人体外的世界也有化学演化,整个宇宙都有化学演化,各处的化学演化虽不同步,但可以相互比较和丈量。一把小尺子可以丈量整个宇宙,所以人类认为时间无处不在。假如人体是凝固的,人的时间也就不存在了;假如宇宙是凝固的,宇宙的时间也就不存在了。既然如此,在真空中也不存在时间,因为啥都没有。
客观世界不存在数学、语言、诗歌、音乐、艺术、美丽、丑恶、干净、肮脏、光明、黑暗,这些东西都是人类捏造出来的,只存在于人类的大脑中,时间也同样如此。人死了之后时间消失了,人处于昏迷、睡眠状态时间也消失了,在梦境中或睡得不沉,时间则是缩短了,白天清醒的时候,人的活动不同、经历不同,时间长短也跟着不同,这些现象也表明,时间是主观存在,而不是客观存在。
对于人类而言,世界有两个,一个是客观世界,一个是主观世界,虽然主观世界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但两个世界截然不同。主观世界有许多歪曲捏造,有许多发明创造,这些都是有积极意义的。人类往往把主观世界强加给客观世界,或把客观世界强加给主观世界,甚至有人要求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完全统一。问题是,你能统一得起来么?
人类认为,时间是像水一样流逝的,这是一个错觉,实际上流逝的不是时间,而是化学演化的进程;人类认为,时间是匀速流逝的,这也是一个错觉,时间的流逝不是匀速的,而是时快时慢的,也就是说,化学演化是时快时慢的;人类认为,时间是在宇宙空间中流动的,这也是一个错觉,时间不在宇宙空间中流动,时间只在生命中流动,时间只在物质中流动,时间只在能量中流动;人类认为,时间对任何事物都是公平的,这也是一个错觉,时间对各种事物从来都不是公平的。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时间,包括速度与长度。两个化学演化,速度绝不相同,长度绝不相同。两个人的时间就不相同,一个早熟一个晚熟,一个命长一命短。
为了解决各种生命时间不同步的问题,人类发明了时钟,最初的时钟是地球、月球和太阳,现在的时钟是机械或电子计时装置,有了时钟之后,人类就把每个人的时间都塞了进去,由于时间的尺寸是人为规定的,每格的刻度是固定的,而每个生命的时间长短不同,用这把尺子来丈量,就显得长长短短,参差不齐。不仅如此,外界所有事物的时间也塞了进去,宇宙的时间也塞了进去。因为时钟的长度是无限的,或人类规定其长度是无限的,所以任何事物的时间都塞得进去。人类发明的时钟,也能测量事物的速度,即能测量事物演化的节奏。这是很了不起的重大发明。
时钟是时间计量器,其功能是把每个生命的时间换算成时钟时间,用一个时间把所有的时间统一起来了。因此,时钟时间就成了客观时间, 实际上这个客观时间是人类创造出来的。虽然时钟从表面上把每个生命的时间统一起来了,但在本质上并不能把每个生命的时间统一起来。有了时钟之后,每个生命的时钟依然我行我素,速度未变,长度亦未变。
为避免思想混乱和不必要的争论,不妨给时间重新下个定义:时间是人类为了描述和理解客观世界,在大脑中创造出来的一种量度工具,用来量度事物的演化。人类又反过来把时间强加给客观世界,认定客观世界存在一个统一时间认为时间是客观存在。
时间就像一个标签被人类发明出来,人类又把这个标签贴到了所有事物上。不管是活物还是死物,不管是实物还是虚物,即使是一片空间也贴上了时间标签。既然如此,不妨如此,将错就错,完全可以,人类可以这么看世界,也就是说时间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永远都在匀速流动。
对于每一个生命而言,时间只存在于他的生命过程中,出生是时间的开始,生活是时间的继续,死亡是时间的停止。时间的长度可以用时钟计量,可以用天体运动计量,也可以用感觉计量,还可以用化学反应次数来计量。
行文至此,我们得出结论:时间是主观存在,不是客观存在。人类大脑中的主观时间有两个,一个是感觉时间,一个是数学时间。感觉时间是人对时间的感觉,人感觉存在这么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时间。数学时间是不依附任何事物独立存在的,在宇宙中匀速流逝,前无起点,后无终点。
明确了时间概念,就能回答爱因斯坦感兴趣的问题了:时间到底能不能压缩和拉长?客观时间不存在,你想拉长和压缩什么呢?主观时间有两个,感觉时间可以压缩和拉长,同样是一天、一月或一年,人的感觉可以大不一样:时间的速度不同,时间的长短也不同。不过,数学时间不能压缩或拉长,因为数学定义就是这么规定的,已经定死了,没有商量的余地,除非我们重新定义数学时间。
当然,客观事物的化学演化是可以拉长的,把人的寿命拉长,这不难办到,医生就是做这项工作的,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某种方式拉长自己的生命。要压缩自己生命的长度就更容易了,许多不想活的人就是这么做的。但这绝不是压缩和拉长时间,而是压缩和拉长生命。任何一个物体的化学演化都是可以拉长或缩短的。
说了那么多,实际上是把时间说没了。客观世界是否存在时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主观世界是否存在时间。如果你认为有时间,就不妨认为有时间;如果你认为时间是匀速流逝的,就不妨认为时间是匀速流逝的;如果你认为时间是不依附物质存在的,就不妨认为时间是不依附物质存在的。时间不是客观实体,时间只是虚拟事物,正因为如此,存在于主观世界中的时间,就显得尤为重要。主观世界重于客观世界,人是生活在主观世界中的,人只是从客观世界中摄取原料制造欢乐和痛苦。
人类大脑中的时间概念,根深蒂固,任何修改人类大脑中时间概念的企图,都是注定要失败的,但不妨让人类知道时间究竟在哪里,当人类意识到时间是属于自己的财富后,那就可以更好地享受和利用时间。另外,也不妨给人类大脑中的时间概念增加一些新内容。
感觉时间与数学时间有何不同呢?数学时间速度与化学演化速度成正比,化学演化速度越快,数学时间就越快。一瓶汽油撒在地上燃烧,呼的一下就烧完了,燃烧时间很快;一瓶汽油注入汽车发动机慢慢燃烧,燃烧时间很慢。这里是指用数学时间描述客观现象获得的时间快慢。时间还有长短之分,数学时间长度与化学演化长度成正比,化学演化越久,数学时间就越长。
感觉时间比较复杂,是用来描述周围化学演化的,感觉时间的速度与演化时间速度成正比,你演化快我就觉得快,你演化慢我就觉得慢感觉时间的长短与描述客观事物的多少成正比,外界的刺激越多感觉时间越长。外界对大脑的每一次刺激,都在大脑引起一轮化学反应,过的“电影”越多,人就觉得经历越长。人在运动、旅游、开车、逛街、工作、上课时,大脑过“电影”比较多,好像经历了漫长的一天;人在睡眠、躺床、宅家时,大脑过“电影”比较少,好像一天很快就过去了。
如果把时间看成是空格,在每个空格装入更多内容,就感觉时间很充实和漫长。我们想拉长生命时间,除了绝对时间的延长外,还应注入丰富多彩的内容,让每一天都过得很充实,这辈子就过得很漫长了。
人体新陈代谢的快慢,也能拉长和减少感觉时间。人体新陈代谢快,意味着对事物敏感,在单位时间内扫描到的外部信息更多。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皮肤收集外界信息更多,大脑加工也更快,这就意味着自己经历更多事情。况且,青少年对外界比较感兴趣,总是主动捕捉信息,有更多信息进入大脑被加工。这就是青少年时期感觉时间漫长的原因。人到中老年后,对外界事物不太感兴趣了,体内新陈代谢也放慢了,也就觉得进间过得很快
既然感觉时间长短与描述外界信息多少成正比,那么,如果描述外界信息无限少,感觉时间就无限短,也就是感觉时间等于零!这就意味着人的死亡或脑死亡,深睡中没有梦,感觉时间也等于零,一闭眼天就亮了。人在弥留之际,体内新陈代谢放到无限慢,感觉时间也是无限慢,这就意味着渐入死亡了。
时间长短也是相对的。一个人的寿命长达几十年,若把他几十年的新陈代谢压缩到一天完成,那么他会感觉到这一天就像几十年一样长,实际上他拥有的时间也没缩短。相反,若把几十年的新陈代谢拉长到几百年完成,那么他感觉到这几百年就像几十年一样短,实际上他拥有的时间也没拉长。人睡眠时,一闭眼一个晚上就过去了,这是大脑内的化学反应速度放慢了,大脑中的时间加快了。植物人大脑中的化学反应速度更慢,大脑中的时间更快了,再漫长的时间都是“一眨眼”就过去了。若是人死亡了,大脑中的化学反应速度可以视为无限慢,大脑中的时间速度可以视为无限快,几十亿年都可以在一瞬间流逝。因此,如果人有来生,前世死亡后,后世就会立即到来。虽然世人不这么看,但对于他来说就是如此。
人生几十年,既不可能压缩到一天完成,也不可能拉伸到几百年完成。但相同的化学反应,在不同条件下,时间可以拉伸得很长或压缩得很短。同样是核裂变,核弹中的核裂变只持续了百万分之几秒,反应堆中的核裂变则可以持续许多年。普通的化学反应,也因为是否使用催化剂、使用多大剂量催化剂、使用什么类型催化剂,而使化学反应的时间极大地压缩或拉长。正因为如此,生命中的时间快慢是可以用人工改变的。不同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速度也不相同,同样一个化学反应,假如在人体中需要100秒才能完成,在某种动物体内只需要1秒就可以完成,那么这种动物活一年就等于人类活一百年,两者的时间是相等的。
用人类发明的时钟来丈量,各类生物的寿命长短不同。寿命最短的细菌一生只有二三十分钟,寿命最短的昆虫蜉蝣的成虫寿命只有几小时,人类的寿命则是漫漫几十年。但这几种生物都经历了出生、成长、成熟、生育、衰老和死亡阶段,虽然各自的生命周期和生命长度截然不同,但相差并没有时钟描述的那么大。各自对自己生存时间的感觉,也许相去不远,活的都是一辈子,这辈子与那辈子差不多。人类认为细菌的几十分钟寿命太短,细菌认为几十分钟足够长了,当爹又当爷了。人类认为蜉蝣成虫的几小时寿命太短,说不定蜉蝣体内的新陈代谢速度极快,活几小时就等于人类活几十年。人类认为“一眨眼”的时间太短,对于植物细胞而言,这是一段漫长的时间,是完成一次光合作用所需时间的1000亿倍了。
同样是人,同样活七十岁,两人对岁月感觉也不相同;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不同心境,对时间的感觉截然不同。这说明体内的化学反应速度时快时慢,也就是生命体内的时间时快时慢。少年时代一天很漫长,这是因为体内化学反应飞快;老年时代一天很短暂,这是因为体内化学反应缓慢。这些现象,说明每个生命、每段生命的时间是不同步的,更暗示时间不存在于客观之中,只存在于生命个体之中,只存在于主观感觉之中。
人体不同部分时间也不同,有的器官老得快,有的器官老得慢。毕竟,人体各个部分的化学反应速度是不同的,人睡眠时大脑中的化学反应速度放慢了许多,而心肺的化学反应速度放慢得不多。不过,做梦时大脑中的化学反应速度会加快,甚至比白天还快,做十分钟的梦,可以有很多经历了,时间长度可能相当于白天的几小时。人是宇宙的一部分,人的时间与宇宙的时间,从来不同步,速度不同,长度也不同。
不过,感觉时间不仅与新陈代谢和扫描信息有关,还与人的心情有关。愉悦、欢乐、幸福时,会忘记时间的流逝;烦躁、焦虑、期待、等候、恐惧、痛苦时,会觉得时间十分漫长,甚至度日如年。这也很正常,感觉就像一团面,可以揉过来搓过去,形成不同的形状。主观事物从来都是这样的。
洋洋洒洒说时间,不知有没有把时间说清楚,能不能用几段话,简明扼要地把时间说清楚呢?当然可以。为了更好地理解时间,先看一个假设:假如宇宙是空洞无物的,宇宙中就不存在时间,没有过去、现在和将来;假如宇宙中存在一块永恒不变的石头,宇宙中也不存在时间,无论对于石头,还是对于宇宙,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一样的;假如宇宙中存在一块内部和外表不断发生演化的石头,时间就出现了,有了过去、现在和将来,这就是所谓时间,实际上时间只是描述这块石头不同状态的工具,是人类的大脑创造出来的。说这块石头的过去,实际上是指这块石头过去的状态;说这块石头的现在,实际上是指这块石头现在的状态;说这块石头的将来,实际上是指这块石头将来的状态。
于是,人类认定这块石头有时间。当然,也可以认定这是宇宙的时间,因为这块石头是宇宙的全部,石头的演化也就是宇宙的演化,因而宇宙也有了时间。假如这块石头具有无限大的密度和质量,并在某一时刻发生大爆炸,那么大爆炸只是时间的继续,而不是时间的开始,因为大爆炸发生之前石头内部存在演化,若不存在演化才是时间的开始。然而,若这块石头内部没有演化,就绝对不会发生大爆炸,大爆炸不可能凭空发生,只能是内部物质激烈运动的结果。
时间是描述物体内部化学演化的尺度。有化学演化就有时间,没有化学演化就没有时间;化学演化进程快时间快,化学演化进程慢时间慢;化学演化进程长时间长,化学演化进程短时间短。化学演化是物体内部的变化,变化速度与旁观者的看法无关,只与参与化学演化的要素有关。时间是有刻度的,秒、分、时、天、周、月、季、年都是时间刻度,这样才能量度化学演化的长度。
时间按先后顺序可分为过去时间、现在时间和将来时间,过去时间是逝去的时间,现在时间是现实的时间,将来时间是想象的时间,每一段时间都包含有相应的化学演化过程。假如某个物体消失了,这个物体中的化学演化也消失了,这意味着时间的消失;假如某个物体化学演化停止了,这也意味着时间的消失,只是任何一个物体内部,都有化学演化,区别只是化学演化的快慢和长短。
当然,所谓时间消失,只是这个物体的时间消失。假如有一个绝对真空,在这个真空中存在时间么?不存在,因为没有化学演化。时间是由化学演化创造和派生出来的,每个生命体都是化学演化载体,也能创造属于自己的时间。时间并没有一个终极的起源。
客观世界不存在一个能把所有化学演化统一起来的时间,主观世界才有一个能把所有化学演化统一起来的时间,这个包罗万物的时间是人为规定的,匀速流逝,前无起点,后无终点。时间有历史么?没有,时间不是物体,不是生命,不是化学演化,不可能有历史,时间没有历史就像空间没有历史,十分简单。
是的,霍金的《时间简史》畅销全世界,但没人理解什么是时间的历史。我们敬仰身残志坚的霍金研究科学和追求真理的精神,也不否认《时间简史》中包含有真理,但书名的语法错误和逻辑错误,还是有必要加以指正的,不然,还没打开书本就开始晕眩了。如果用这个逻辑贯穿全书,那么就会出现根本性的错误。我没看过《时间简史》,只是在书店翻了一下,也在网上粗略浏览了一下,主要是接受不了时间有历史,也就无心往下看。所看到的内容,也比较难懂。
大体来说,时间就是这么回事,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之所以复杂,主要是人类把它想复杂了,如此而已。
2、空间
空间是一个空洞、无限、静止的世界。牛顿是这么认为的,99%的普罗大众也是这么认为的。不过,牛顿和大众的空间观遭到一些科学家的批判,但这些科学家也解释不清什么是空间,只是对空间的大小作了描述,说宇宙空间是有限无边的。真见鬼,这不是自相矛盾吗?有限就有边,无限就无边,哪来的有限无边?因此,在没有更合理的解释之前,应该基本同意牛顿对空间的解释,也不宜与全世界99%的人作对,也许他们的感觉是对的。
有人认为,空间不能脱离物质独立存在。也就是说空间是物质创造的,物质想伸展一下肢体,需要一个容器,于是空间就出来了。人类的感觉认为,空间是可以脱离物质独立存在的。人类已能制造出真空,所谓真空就是不含物质的空间。虽然在真空中,也含有微量物质,但毕竟“空白”多于“黑点”,即使是“黑点”多于“空白”,也总有空白之处,这就是真空。在太空中,也存在比人造真空更“空洞”的真空。
还有人认为,空间起源于宇宙大爆炸,那么在大爆炸的奇点之内和之外,又是什么呢?若没有空间的存在,大爆炸发生后那些物质能飞得过来吗?几乎所有的科学家都认为宇宙正在不断膨胀、向外扩张,那么这里所说的“外”,是不是空间呢?若不是,又是什么。人类认为,沿着宇宙空间的任何一个方向延伸下去,直到永远,都是空间。
如果空间真的不能脱离物质存在,那么空间的存在就与物质的存在呈正相关:物质多的地方,空间也多;物质少的地方,空间也少;没有物质的地方,空间归零。然而,人类看到的情况刚好相反,物质越多,空间越少;物质越少,空间越多。现在人类看到的空间,尺寸是137亿光年,不能不说是一个庞然大物,在这个空间之内,绝大部分是物质稀薄的空间。在物质密集的地方,也就是天体了,天体所占的空间反而极小。可以说,99%的物质占有1%的空间;1%的物质占有99%的空间。当所有的物质占有的空间为0或接近于0时,宇宙剩下的就是一个真空了。这是宇宙大爆炸前的情况,也是宇宙大爆炸前物质与空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是相互独立的,谁也不依赖谁,他们还没结婚呢。其实,人类看到的137亿光年的空间尺寸,只不过是最远天体的距离,而不是最远空间的距离,真正的空间是既看不到,也看不尽的。也就是说,空间的尺寸比物质的尺寸要大得多。两者无法重叠,只能大的容纳小的,空间可以包容物质,物质无法包容空间。既然如此,空间就无需依赖物质而存在。
爱因斯坦认为,空间是会伸缩的。这很难让人理解,说物质可以伸缩还可以接受,说空间可以伸缩无法接受。把物质的属性强加给空间,显然不妥。按爱因斯坦的公式计算,当飞船达到光速的90%时,飞行方向的船内物体就缩短为原来的0.436;当飞船达到光速时,飞行方向的船内物体就缩短为零了,没有了,不见了。作为宇航员,要么是高度消失了,要么是宽度消失了,要么是厚度消失了。太神奇了,神奇得难以置信。由于人类造不出接近光速的飞船,无法实地丈量,即使能造得出来,飞船内的尺子也同时变短,还是量不出来。不过凭想象怎么也想不明白空间是如何缩短的,缩短的那截到哪去了呢?不在船内也在船外,空间还是没有丢失。如果空间可以拉伸与压缩,那么就说明空间是可以创生和消灭的,即速度可以创造和消灭空间,这有悖天理。尺缩效应之所以是错的,也是因为运动是相对的,单个物体不存在运动,两个物体之间才存在运动。一个物体在宇宙中,相对于无数的天体,有无数的运动方向与运动速度,而这个物体的尺寸不可能有无数个。
所谓尺缩效应,若指尺子缩短,则是有可能的;若指空间缩短,则是不可能的。尺子收缩与空间收缩是两回事,尺子收缩是物质收缩,这很正常,不必在高速飞船,在地面上也很常见,热胀冷缩,妇孺皆知。橡胶也可以要长则长,要短则短。而空间收缩则是无法理解的了。因此,大可不必看到尺子收缩就认为是空间收缩。
爱因斯坦认为,空间是可以弯曲的。这就更不是世间凡人所能理解的了,凡人认为:物质是可以弯曲的,空间不可以弯曲。有人通过实验,观察到星光经过太阳附近射向地球时,光线弯曲了,于是认为空间弯曲的理论得到验证。这就把问题想偏了,光线弯曲是物质弯曲。消防水枪射出的水流,也是弯曲的,弯曲的是水,而不是空间。同样道理,光线是光子流,光子流经过太阳附近,受太阳引力影响发生弯曲,不是很正常吗?
空间的绝对状态是静止的,不过人类习惯于以动态的眼光看世界,为了迎合人类的习惯,可以用相对运动的形式,让空间运动起来,也就是说,空间不动,别的要素动,因而空间发生相对运动。比如,吹气球,动的是气球,是物质,可以认为气球不动,而是空间发生了膨胀。宇宙大爆炸也是如此,向四面八方飞出的是物质,可以认为物质不动,而是宇宙空间发生了膨胀,把物质带了出去,使物质彼此分离,渐行渐远。这是物质与空间的相对运动。
时间与空间也可以发生相对运动。空间是静态的,时间是动态的,动态的时间拉动静态的空间前进,空间也就变成动态的了。空间的变化就像河流的变化,内部变化无穷,整体不断位移。空间内部的变化是物质在变、能量在变,空间外部的变化是时间在变。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年年有今日,但去年的今日与今年的今日,已大不相同,因为时间拉着空间走了三百六十五天,时间变了,空间也变了。抬头望望天空,已不是去年的那片天。当我们回到阔别二十年的故乡时,发现眼前的故乡已不是过去的那个故乡,因为时间已拉动空间前进了二十年,即使旧貌依然,我们也感觉到故乡变了。不过,旧貌不可能依然,周围的一切物质都已发生了变化。当然,空间与时间、物质之间的相对运动,是为了便于理解事物所作的想定,而不是一种客观真实,就像人类可以想定太阳围绕地球运动一样。
空间到底是有限还是无限的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物理学家认为,空间是有限的;数学家认为,空间是无限的;哲学家认为,空间是无限的。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区别呢?因为物理学家相信事实,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看不到的只能假定没有。数学家相信推理,一条直线延伸下去,没有尽头,123456789数下去,也没有尽头,于是认定空间是无限的。哲学家相信想象,一番思考之后,发现空间超出想象,于是认定空间是无限的。不过,由于空间历来是物理学家的领地,他们研究得最多,也就由他们说了算。
但物理学家对空间的理解截然不同,牛顿说的是一套,爱因斯坦说的又是一套,近百年来一直争论不休。这么简单的事居然人类最聪明的两个大脑也解决不了。看来一定是某个地方出了问题。问题在于:这两个科学家大脑中的空间概念是不同的。牛顿首先是数学家,他说的空间就是数学空间;爱因斯坦是物理学家,他说的空间不是数学空间,而是与时间密不可分的某种混合物,叫时空,简单说是在空间内有时间在流逝,若用数学语言表达,就是一个三轴直角坐标系,再加上一个时间轴,这就不是任何人能理解的了。
这只是表面原因,更根本的原因是:空间只存在于人的大脑中,而不存在于客观真实中。宇宙本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人类为了更好地认识宇宙,把宇宙解剖成几大部分:空间、时间、物质、能量。既然如此,空间就是高纯度的,不含有时间、物质、能量等杂质,其它要素也应该是高纯度的。这么一来,还用得着争得头破血流吗?就像数学家为了便于理解空间,把空间拆分为长度、宽度、高度三维,一维是线,两维是面,三维是空间。简单明了,十分科学。可是有人提出:“长度不能脱离宽度单独存在”“宽度是弯曲的”这不是制造思想混乱吗?这种提法与“空间不能脱离物质单独存在”“空间是弯曲的”的提法一样,是十分荒谬的。
由此看来,错的是爱因斯坦而不是牛顿,因为爱因斯坦对空间概念的理解与人类不一致,这也是相对论把人类搞糊涂的原因。有一个东西大家都叫马,你就必须得叫马,如果你想叫牛也可以,但要事先向大家说清楚。真是不可思议,空间弯曲与空间平直之争,居然是概念之争;更不可思议的是,金银盾牌之争,居然发生在人类最伟大的两个科学家身上。
为什么人类的大脑要发明出空间呢?不妨把宇宙视为一团不断发生化学演化的物体,人类发明出时间就能理解化学演化的延续了;人类发明出空间就能理解化学演化的区域了。一辆汽车摆在我们面前,我们认为是物体不是空间,汽车开走后空间出现了。人也可以意念移物,想象汽车开走了,于是认定汽车占有一个空间。汽车开走后真的空了么?当然也没空,还有空气填充进来了。不过,假如你眼里只有汽车,那就只剩下空间了。空间就是这么来的。有了这种虚实概念,人类就能理解周围事物的运动了。
概念是科学的基础,第一步迈错了,后面的路就走错了。既然如此,有必要给空间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使空间更能为人类所能理解。空间是物体或物质的化学演化区域,是人类为了更好认识世界创造出来的,只存在于人类的大脑中,不存在于客观世界中。
空间就像光明、颜色、声音、味道一样,是人类臆想出来、制造出来的。光明、颜色、声音、味道是能量运动给人带来的感觉,空间也是能量运动给人带来的感觉,感觉不到物质和能量存在,人类就认定是空间。一个油桶装着冰,那是固体;固体熔化,那是液体;液体蒸发,那是气体。把气体抽空之后就剩下真空了,真空是不是空间?也不是。真空里面充斥着各种辐射,这些辐射是能量,也是物质。还有可能存在一些人类所不知的物质和能量,这些物质和能量不能与地球物质发生相互作用,所以人类无法感知它们的存在。若想得到空间,只有一个办法:通过想象把油桶内的物质彻底排空,就得到一个空间了。从这个意义上说,空间不是客观存在,而是主观存在,空间只独立存在于人类的大脑中。
说空间是主观存在还是很难理解、很难接受的。不过可以进行类比,客观世界不存在数学、语言、诗歌、音乐、艺术、美丽、丑恶、干净、肮脏、光明和黑暗,这些东西都是人类捏造出来的,只存在于人类的大脑中,空间也同样如此。还可以用更接近的例子来类比,宇宙中不存在上下,上下是人类根据自己的感觉臆造出来的。当人类知道地球是圆的,人类是站在地球的表面上,上下就颠倒和矛盾了。站在北极的人认为的上,站在南极的人认为是下;站在北极的人认为的下,站在南极的人认为是上。而且,站在北极的人想不明白站在南极的人怎么能倒着站立呢?同样,站在南极的人也这么看站在北极的人。这是因为两个极点的人,大脑中臆造出来的上下,方向是完全相反的。推而广之,宇宙中不存在上下左右前后,上下左右前后是人类臆造出来的。在这里,上下左右前后也就是空间了。理解了这点,也就不难理解空间是人类臆造出来的了。
空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人类可以感觉到空间的存在,这是一种间接的感觉。人类感觉到的所谓空间,实际上不是空间,而是物质或能量。人类只能直接感觉到物质和能量,通过视觉和触觉,可以感觉到物质多些还是少些,能量大些还是小些。在物质较少、能量较小之处,就是所谓的空间了,这是人类想象出来的。即使是真空,人的感觉也不空,做拔火罐时,罐内是相对真空,人却觉得罐内有东西使劲拉扯自己,人只是想象罐内是真空而已,可见真空只存在于人的大脑中。人类在大脑中创造主观空间,又强加给客观世界,认为客观世界中存在一个无所不包的空间。
人类大脑中的主观空间有两个,一个是感觉空间,一个是数学空间。感觉空间是人类对空间的感觉,人类感觉存在这么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空间。感觉空间只是物质或能量分布较稀薄的区域,当人类感觉不到或几乎感觉不到某个区域存在物质或能量时,就认定这个区域是一个空间。数学空间是人为规定的,由长度、宽度和高度三维组成,每个维度都是无限的,三个维度界定的范围就是空间。有时人类也把空间的三个维度缩小,获得一个局部的空间,实际上这是空间的一部分,名称相同,内涵不同。数学空间是人类解剖世界、认识世界的工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这里,说到了个空间概念:感觉空间和数学空间。使用不同的概念解释空间,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许多争论由此而生。本书对空间的论述也有矛盾,矛盾源于概念不同,而不是逻辑混乱。人类解释世界,还是应该更多地使用数学空间。
在人类目力所及的137亿光年之内,不存在一个空洞、无限、静止的空间。虽然物质、能量分布不均匀,但任何一片空间都有“东西”。东西的多少只是人类的感觉,与人类发生相互作用大,东西就多;与人类发生相互作用小,东西就少;不能与人类发生相互作用,那就是空间。人只是一团物质,物质与物质之间存在互相作用。
在137亿光年之外的地方,情况也可能同样如此,只是人类看不到而已。再往外直到无穷远,是否存在一片净空,尚不清楚,即使有一片净空,也是局部净空,因为在人类这边,已经不是净空。绝对净空可能是不存在的,至少人类还没发现有绝对净空,但在局部上、微观上是存在相对净空的。因此,争论是否有净空存在是没必要的,双方说的都在理,区别只是前提不同,一方的前提是绝对,另一方的提前是相对。
空间的存在是相对的。不仅相对于前提,相对于概念,相对于感觉,相对于运动,相对于能量,还相对于物质,这里的物质包括了生命体。人在大气中,感觉自己周围有一个可以来去自如的空间;鱼在水中,也感觉自己周围有一个可以来去自如的空间。其实人与鱼周围都不是净空,而是存在某种物质。当人置身于水中,就感觉周围不是空间了;当鱼置身于大气中,也感觉周围不是空间了,它感觉有一种物质紧紧地把自己压在地面上,是大气把它紧紧压在地面的;当人潜入几十米深的海中,就会感觉周围有东西紧紧压迫自己,不会像鱼那样悠然自在。人类被薄薄的土层覆盖就十分惊恐,但有些微生物生活在几十公里的地层之下,它们觉得那里是一个来来去自如的空间。可见,空间的存于取决于生物的感觉。
人类的能力是有限的,至少人类无法知道宇宙有多大,无法知道宇宙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人类的感觉功能和观测手段也是有限的,有没有一种物质或能量是人类测不到或不可测的呢?当然可能有,而且可能性极大。既然如此,在人类认为空旷之处,就可能存在另类物质或另类能量。
人类是某种物质做的,人类只是某种物质,这也决定了人类的局限性。在某个区域,对于人类而言是空旷的世界,对于某种物质而言则是拥挤的世界。在磁铁的周围,人类感觉存在一个空旷无物的空间,另一块磁铁感觉就大不相同,相同的磁极认为此处物质和能量密集,无法接近;相异的磁极认为此处是一个绝对真空,“啪”的一声就被真空吸进去了。在磁悬浮列车与铁轨之间,在人类看来是空洞无物的,在列车看来轨道之上还有轨,“轨上轨”是实的而不是虚的,实实在在承托着自己。人类认为电线内物质密集,电子认为电线内天地空旷;人类认为地球内物质密集,中微子认为地球内物质稀疏,来去自如。
一块纯度极高的玻璃,光子认为是空洞无物的,这是一个真空或净空;而水认为面前有一堵墙,这是一个物质密集的地方。一块黑色的海绵,光子认为面前有一堵墙,这是一个物质密集的地方;水认为这是一个物质稀疏、空间广阔的地方。天上的一团浓密的乌云,光子认为这是一堵厚实的墙,无法逾越;而雨滴认为这是一个物质稀疏、近似于真空的区域。地球大气,对于光线而言物质稀疏,可以自由进入;对于紫外线而言物质密集,难以自由进入。
由此可见,空间是一个相对概念,相对于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空间。一个地方是否存在空间,要先问一下自己是谁,再问一下对方是谁,然后才能确定这里是否存在空间。实际上空间是否存在,取决于物质的相互作用。两种物质发生相互作用,一方能影响另一方的运动速度与轨迹,对方就是一个实体,就是物质,就是能量;一方不能影响另一方的运动速度与轨迹,对方就不是一个实体,就不是物质,不是能量,而是空间。而物质的相互作用,很大程度取决于物质的电性,电性可以决定物质的相斥作用和相吸作用。
即使是同一种物质,速度不同感觉也不同。人在地面行走、奔跑或乘敞篷车飞驰,对空气的感觉就大不相同。人行走时感觉不到空气的存在,是因为人体分子与空气分子外围都有电子,电子之间有斥力,人行走时就推开了周围的空气分子,使人感觉周围有一个空间。人高速运动时,空气分子迎面高速飞来,人体推不开这些高速空气分子,就感觉到自己前面有许多物质而不是空间。当敞篷车的速度达到每秒两公里时,迎面而来的空气就把人撕碎了,比跑步撞墙还厉害,炸药爆炸就是这个速度,膨胀的空气可以把人撕碎。
了解了空间的相对性,就可以回过头来分析一下宇宙空间了。由于宇宙空间中的物质、能量分布不均匀,所以人类认定宇宙中存在真空、净空或空间。其实,宇宙中物质、能量分布的不均匀,只是相对于人类的感觉而言的,看不到的为之“空”,摸不到的也为之“空”,如此而已,说不定宇宙中的物质、能量分布无所谓疏与密。
由此可见,所谓的空间是多么虚无的“东西”。人类永远都是见天不大的井底蛙,看到天是圆的、蓝的、空洞的,就以为天是这样的。实际上一切都是错觉,天不是圆的,不是蓝的,不是空洞的。是的,天上有些地方是相对比较空洞的,这也仅仅是相对于人类空洞一些罢了,说不定那里是神仙的世界。
同时间一样,空间也是虚无的。这么说来,还是把空间说没了。这就对了,若是宇宙里的东西太多,宇宙就不好理解了。时间消失了,空间消失了,更有助于人类理解宇宙。就像英语一样,本来是没有语法的,语言学家硬要从中提取出语法来,使英语变成了一门高深学问,这就把英语搞复杂了,英语反而就更难理解了。中国人认为汉语是没有语法的,美国人也认为英语是没有语法的。宇宙也同样如此,本来宇宙是简单的,当人类从宇宙中提取出空间之后,宇宙就变得复杂了。
人类认识世界,也可以不必借助空间,探索宇宙,只需探索宇宙的物质或能量,比如物质的疏密,能量的强弱。对空间的探索是注定没有结果的,研究空间是不是弯曲的、无限的,只是自讨没趣,白费精力。有兴趣可以研究物质和能量是不是弯曲的、无限的。要研究空间的尺寸也可以,不过这是研究宇宙躯体的尺寸。
客观世界是否存在空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主观世界是否存在空间。如果你认为有空间,就不妨认为有空间;如果你认为空间不依附物质存在,就不妨认为空间不依附物质存在;如果你认为空间是一个空洞、无限、静止的世界,就不妨认为空间是一个空洞、无限、静止的世界。空间不是客观实体,空间只是虚拟事物,正因为如此,存在于主观世界中的空间,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人类大脑中的空间概念根深蒂固,任何修改人类大脑中空间概念的企图,都是注定要失败的,但不妨给人类大脑中的空间概念,增加一些内容。
空间会不会消失呢?既然空间是人类主观创造的事物,那么空间就不会消失,空间也不会压缩和拉伸。空间总量不变,这是空间的守恒,就像能量守恒、物质守恒一样。
一种物质或一个物体向外扩张,就必然挤占其他物质、其他物体的空间。一个炸弹在水中爆炸,这是空间的扩张,向外挤占水所占有的空间;在空中爆炸,也是空间的扩张,向外挤占空气所占有的空间;在太空爆炸,还是空间的扩张,向外挤占星际分子、宇宙尘埃和宇宙辐射所占有的空间。过去科学界认为太空存在一种叫以太的物质,后来被否定了,其实有一定道理,太空是充斥着物质和能量的区域,有些物质和能量已被人类认识,更多的物质和能量未被人类认识。正因为爆炸是挤占其他物质和能量的空间,所以才需要一种巨大的力量才能向外扩张。
科学只相信事实,人类的确找不到一片不存在物质和能量的净空,在没找到一片净空之前,只能认定宇宙是充斥物质和能量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不存在净空。人类想象在宇宙边缘之外,存在一个无边无际的空间,这只是猜想而已,科学猜想不是科学定论,更不是科学真理。当然,科学猜想也有可能就是真理,但在找到足够的证据之前,是不能视为真理的。
那么在宇宙的无限远之外是什么?可能依然是物质,可能依然是能量,可能存在未被人类认识的另类事物。假如真有一个充斥另类事物的区域,不妨称为盲域。人类就像深海中的鱼类,他们经常反躬自问:头顶上方无限远之外是否还是海水?其实,海水之外是大气,大气之外是太空,太空之外是盲域……。海水之外的事物,不是深海鱼类能想象的。对于人类而言,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人类也是拿身边的事物推测遥远的事物,自己的周围有一个空间,就想象无限远之外是否还是空间。若说不是空间,人类就想不通了。
主观空间可以说是一个点状光源,向无数方向射出无数射线到达无限远,在这些射线照射的区域,就是无边无际的空间人类大脑中的空间可以这么定义,根据这个定义空间是无限的。但物质和能量占有的空间是有限的,人类所知的宇宙再大,也是有边界的。当然,人类可以想象宇宙是无边无际的,那也只是想象,这样客观世界就变成主观世界了,主观世界是无限的。
说到时间与空间,就无法摆脱爱因斯坦,因为爱因斯坦率先尝试往人类大脑中塞进一些另类的内容,并在科学界有了知音和信徒。一百年来,爱因斯坦的信徒都不遗余力地把爱因斯坦的观点灌输给人类,甚至有人把它写进了大学教科书。
爱因斯坦的时间观与空间观,最好还是作为一种假说向人类介绍,不宜强行向人类灌输,毕竟相对论还是一种未被证明的假说。爱因斯坦是用数学方法研究时间和空间的,这是相对论出错的根本原因,这等于用数学方法研究唐诗。每个人都可以从常识的角度考虑一下:能不能用方程推导出性别的本质?能不能用方程推导出生命的本质?能不能用方程推导出物质的本质?能不能用方程推导出能量的本质?如果认为这不是方程所能解决的问题,那么用方程推导出时间与空间的本质也是不可能的。人类有一个弱点,一看到书上的方程式就以为是真理,因为从小到大做数学作业,错的从来都是自己,而不是书上的方程式,因此形成了思维定势,一看到方程式就举手投降了。
如果要研究客观存在的时间与空间,则不能通过方程式推导出其性质,只能到客观世界中研究这个问题。时间和空间就在人类身边,人类只需凭感觉、观察、想象和思考,就可以研究时间与空间,这才是最好的研究方法。空间与时间的性质,只能用观测的方法,实验的方法,思考的方法,分析的方法,才能找到其奥妙之处,若真有什么奥妙的话。一个人脱离了实际,是很难发现真理的,即使是爱因斯坦,也不例外。一个伟大的理论,应来自实践,而不应来自书斋。
数学不是万能的,我们不应见到数学公式就下跪了。数学说的时间t,这是数学意义的时间,而不是物理意义的时间,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从数学的角度,速度 = 距离 ÷ 时间,这里的时间,是物质运动需占有或借用多少时间。速度与时间成反比,是不是意味着速度越快时间越少呢?那是指走完这段距离花的时间少,而不是作为单位的时、分、秒短斤少两了。这是基本的常识,绝不能混为一谈。

狭义相对论为什么出错呢?因为相对论来源于一个思考:手握一个球在火车上释放,车上的人看到球是垂直下落的,地上的人看到的球是斜线下落的,走的路程更长,花的时间更多,因此,在一动一静的两个惯性系看来,时间与时间不同,长度与长度不同,这就是所谓的钟慢尺缩效应了。

事实如何呢?无论从哪里观察,球落地时间都是一样的,在车上拿个秒表测一下,在地上拿个秒表测一下,时间完全一样。球的落地时间和运动轨迹不会因为旁观者发生变化。球是斜线下落的,就像三角形的斜边,车上的人看不到斜线,因为跟着球向前运动,就像三角形的底边一样,到了前方与球有个交会点;地上的人看到斜边,但球走过的垂直距离不变,花费的时间也不变。如果人的脑袋也变成火车上的自由落体,跟随球一起下落,球始终是不动的,难道球与人不在一个惯性系了?

        
一列火车由左向右运动,球由B点下落到A点,火车上的人看球是落在了C点,即垂直落在自己脚下,实际上是错觉,
因为人已向前运动到A点,球正好落在脚下。在水平方向人与球没有相对运动,垂直方向人与球存在相对运动,所以感觉球是垂直下落的。地上的人看球,是划过了一条斜线落在A点,这叫旁观者清,因为地上的人与球既发生水平运动,也发生垂直运动。从地上看,似乎球走的路程更长,其实走的路程一样,下落时间也一样。无论是从哪个惯性系上看,球走过的路程和花费的时间都是一样的。至于有垂直下落与斜线下落的不同感觉,那是人处于不同运动状态造成的。不意味着两个惯性系的时间与空间有所不同,也就没有所谓的钟慢尺缩。再说,球无论走过一条多么斜的路程,垂直走过的距离都是一样的,下落时间也是一样的,这是物理常识。
球下落轨迹和路程是恒定的,不会因为周围观察者的感觉而发生变化,周围处于不同运动状态的观察者,观察球的下落轨迹有差异,是相对运动不同造成的。就像天上两个准备对接的飞船,彼此速度与方向相同,彼此看对方是静止的,这不影响飞船的运动,依然是在天上画弧。
运动是相对的,当我们研究运动时,只宜研究两个物体的相对运动,若研究三个物体的运动关系,那就很复杂了,容易把人的脑袋搞乱,除非借助计算机来研究。爱因斯坦研究的是三个物体的运动关系:球、车上的人、地上的人。用数学语言来说,一个静止惯性系,一个运动惯性系,共同描述球落地的轨迹。这是用两套标准来量度一个事物,肯定有所不同,但不意味着被观察的事物有所不同。
假如火车每秒前进30,若把放在车窗外松手,球就会落在30米之后,因为窗外风速等于车速,刚好抵销球脱手后获得的初速。假如火车车厢是前后敞开的,让风从头吹到尾,车厢内也会发生同样的事情——别忘了还是在原来的惯性系之内。假如火车内外都是真空,那么无论球从窗内还是窗外落下,都是一样的了,也就是说,无论是窗内还是窗外,下落的球看起来都是垂直的,人也不会认为有一个神秘的惯性系发生作用了。这个实验可以在地球上做,也可以在月球上做,让宇航员在月球车内和车外,分别释放一个球就知道了,相信车内车外都一样,因为在月球上是真空。
在匀速直线运动的轮船上,人向前跳或向后跳,跳出的距离是一样的,于是人类就认为船上是一个惯性系。实际上,向前跳跳得远一些,向后跳跳得近一些。向前跳借助了轮船的速度,落到甲板上是应该远一些的,由于船也在向前运动,落下来后距离就缩短了,从船上借来的速度又还给船了;向后跳速度被轮船抵消了一些,落到甲板上是应该近一些的,由于船在向前运动,落下来后距离就拉长了,被船偷走的速度又还回来了。事情就这么简单,并不是有一个神秘的惯性系发挥了神秘的作用。
现在回到火车上讨论另一个问题,假如球松手后获得了每秒向前运动30米的初速,球能不能在下落的一秒钟内前进30米呢?概略看可以,精确看不行。因为球脱手后速度会衰减,也就是说惯性会衰减——这否定了牛顿的惯性定律,很抱歉,批判爱因斯坦却伤及了牛顿,但没有办法,也许真理就是如此。若有不信,可以在火车上把球高高抛起,向上抛起一百米、一千米——假如火车足够高的话,球就不能落回手中,这是因为惯性发生了衰减。(注:在成书多年后,我分别在火车、轮船和飞机上做了惯性实验,证实了惯性发生衰减。见国宝级论文两篇关于惯性的文章)
在空间轨道运行的航天飞机上发射一颗卫星,卫星上的小火箭点火后,飞行速度因飞行方向的不同而不同:若向前飞,飞机与卫星的速度是相加的;若向后飞,飞机与卫星的速度是相减的;若向轨道垂直的方向飞,不加不减,但飞机原有的方向与速度会影响到卫星的飞行轨迹,会向前拉成一条斜线。
如果向垂直方向发射的是光束,从舱内的地板射向天花的一面镜子,并反射回来,能不能回到原位呢?肯定不能回到原位,假如机舱内的空间足够大,光子向上飞行一千年再反射回来,显然回不到原位了,航天飞机不知飞到哪里了。光子回到哪里,取决于航天飞机能否给光子提供一个向前的初速。人类认为,基本粒子的运动与宏观物体的运动具有不同的规律,在这里无意考证这种观点是否正确,无论这两种物质的运动规律相同或不相同,光子的运动只有两种可能:如果航天飞机不能给光子提供一个向前的初速,光子反射回来后就被抛在了后面,航天飞机的速度越快,光线返回后的位移越大;如果航天飞机能给光子提供一个向前的初速,光子反射回来后也被抛在后面,只是被抛得近一些,因为光子获得的惯性速度也发生衰减。
航天飞机的运动速度,对光子的运动轨迹可能有影响。只是光速太快,航天飞机太慢,影响很小,人类察觉不到。若航天飞机是以光速飞行,从航天飞机上发射的光子就会受到很大影响。既然宏观物体可以从航天飞机获得初速,微观物质也应该可以从航天飞机获得初速,因为宏观物体是微观物质的集合。因此,光子在机舱里的上下运动轨迹就不是直线,而是斜线或弧线,与其它物体没什么两样。
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一个重大失误,就是认为在一个运动惯性系中,物体、物质或光线垂直上运动时,轨迹不被拉斜,而是直上直下的。也就是说,在这个惯性系上看是垂直上下的,在另一个静止的惯性系上看,轨迹则被拉成了斜线——距离走远了,时间也就不同了。
然而,前文所列种种事例表明,所谓惯性系纯属子虚乌有的人造品,若指一种匀速运动的环境,还可继续使用;若指一个拥有神奇力量的空间,则是一场误会。人类需要对惯性系重新认识,这不是物质运动所必须的外部环境,惯性原理更不是物理学的基石(爱因斯坦说是基石)。这么看来,两个惯性系的时间差和路程差,完全是人的大脑制造出来的。既然如此,钟也就不会慢,尺也就不会缩。相对论建立在所谓的惯性系上,是多么的荒谬。
球在火车上离开人手,运动就是独立的了,与火车这个惯性系不再有关系。就像编队飞行的飞机,似乎是在一个惯性系上,若某架飞机脱离编队,与飞机编队就不再有关系,其实从来就没有关系,只是彼此运动速度一致罢了。这与球在火车上的情况相同,球也可以看成是独立运动的,只是运动速度与火车上的物体一致罢了。
人类对惯性系的认识有偏差,对惯性的认识也有偏差。惯性被人类认为是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若不遇到外力,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实际上,一个运动物体失去动力后,无论在地上、空中或太空,都会逐渐减速直至停止,地上的火车如此,空中的飞机如此,天上的飞船也如此,只不过在真空中飞行距离更长些罢了。太空中的飞船、空间站和人造卫星,或迟或早都会掉下来,人类认为是稀薄空气的阻力造成的,这是次要原因,主要原因是火箭关机后速度衰减,而地球提供的引力又不足以弥补这种衰减,才造成了坠落。若地球提供的引力相当于火箭的动力,空气再厚也不会掉下来,飞机在稠密大气层中飞行掉不下来,也是这个道理,这本身就证明起决定作用的不是阻力,而是动力。若飞船质量大到一定程度,地球提供的引力就足以弥补这种衰减,就不会掉下来了。
月球就不会掉下来,而流星则会掉下来。在月球公转轨道上虽然没有空气,但也有太阳风吹来的气体、星际分子和宇宙尘埃,也会形成阻力。如果月球小到一定程度,迟早就会掉下来。火星上的卫星在将来的某一天,就会落到火星表面,就是因为火星的卫星太小,一个卫星长宽高是二十多公里,另一个卫星长宽高是十多公里。因此,尽管火星大气层很稀薄——火星表面气压还不到地球海面气压的1%,但这两个卫星的轨道越来越低,现在已分别落到9380公里和23500公里的低轨,在那个高度是没有空气的,但最终落到火星表面只是时间问题。毕竟火星及卫星都小,引力也小,提供的飞行动力不足。
人类认为先驱者号和旅行者号飞船能依靠惯性飞出太阳系,永不回头。未必如此,它们主要是靠太阳的引力飞行,飞越最后一个行星之后,飞船就不断减速了,失速之后,由于仍在太阳的引力范围之内,就会重新回归,实际上将是非常缓慢围绕太阳运动,成为太阳系外围的一颗小行星。
太阳系中的各大行星为什么能长久绕日运行?不是因为惯性的作用,而是太阳提供的引力足够大,不然,行星早就在太阳风、星际分子和宇宙尘埃的阻力下,逐渐失速而掉到太阳上了。既然如此,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的小行星,迟早也会掉到太阳上或跌入更低的轨道。不时从地球附近掠过的小行星,就是下跌的小行星,更多的下跌小行星,人类观察不到。小行星带50万颗小行星在下跌过程中,总有一些会砸中地球,地球上有100多个陨击坑,其中91处推测是小行星撞击造成的。实际上远远不止这些,小行星落在海洋大多是无痕的,在大气层烧毁几乎是无形的。另外,地球板块活动很活跃,大海可以上升为高山,高山可以下沉为大海,在这种运动中许多陨击坑就被抹平了。月球表面不活跃,就有许多斑痕累累的陨击坑,几乎都是小行星砸出来的。
另外,小行星撞击地球与撞击月球速度是不同的。地球有大气层,可以减缓撞击速度;月球没有大气层,小行星直接撞击月面。由于地球引力较大,有些小行星可能先被地球捕获,成为临时卫星,然后轨道慢慢下坠,最终撞击地球,这种撞击速度比较低,大概是地球低轨卫星速度,也就是7.9公里/秒左右。月球与小行星相撞,往往是高速迎头相撞,月球捕捉能力较弱,小行星的速度往往是每秒几十公里,直接与月球撞个满怀。为什么小行星速度是几十公里?地球公转速度是30公里/秒,在地球轨道附近绕太阳公转的小行星,也差不多是这个速度。
行星(含卫星)越靠近太阳被小行星击中的机会越多,行星公转速度越快被小行星击中的机会越多,行星质量越大被小行星击中的机会越多。水星距离太阳最近,公转速度最快,是受到小行星轰击最多的行星,在其表面几乎是体无完肤。木星质量大、体积大、引力大,受到小行星轰击也不少,但由于其表面是气态和液态的,没有留下痕迹。
现在小行星下跌进入地球轨道还是稀少的,将来多数小行星的轨道会进入火星与地球之间,届时小行星就会经常造访地球了。不过,由于木星的存在,也许可以拉住一些小行星,但最终还是争不过太阳。现在稀稀落落下坠的小行星,已经表明了这个趋势。人类经常可以观察到一些小行星掠过地球,就是下坠的小行星,这类行星大多比较小,直径多在几百米之内,因为质量小的更容易下坠。
人类最近发现的一颗接近地球的小行星,是20046月发现的一颗编号为“2004MN4”的小行星,长径约400米,2029413日有可能与地球相撞,几率是三百万分之一,万一撞上了,冲击当量相当于16亿吨TNT炸药,即相当于8万颗广岛原子弹的当量。人类在南极曾发现一块从火星来的陨石,陨石内似乎有细菌残骸的痕迹,估计是小行星撞击火星后,被抛入绕日轨道,逐渐下坠接近地球轨道,最后击中地球。这些现象表明,小行星的轨道是不断下坠的。九大行星的轨道是否也在以不为人类所察觉的缓慢速度下坠?本书已有足够多的证据表明,九大行星是缓慢下坠的,最终会坠落到太阳重新回炉。
这就不难理解小行星带的形成了:太阳把太阳系边缘的小行星吸引来,但由于提供的动力不足,小行星的轨道不断下坠,进入木星轨道下方,被木星挽留,下坠过程放慢,因而形成了小行星带。具体说,被太阳吸引来的小行星是以椭圆轨道绕日运行的,每运行一圈轨道就会下坠一些,在木星的轨道上方,小行星受太阳和木星的吸引,会加速下坠,进入木星轨道下方,会被木星提拉,下坠速度放慢,进入火星的轨道下方,木星的提拉减弱,下坠加速。因此,在木星轨道的下方,小行星逗留时间最长,也就形成了小行星带。就像车流到了某处就放慢了,于是堵成了一堆。这种现象表明,小行星没有永恒的惯性,惯性是不断衰减的,否则就不会失速向太阳坠落。
小行星的轨道是相对稳定的,下落速度比较缓慢,但由于九大行星运动不同步,经常会打破小行星的引力平衡,使小行星失速向太阳方向坠落,并路过地球轨道。比如,当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大体成一线时,而木星及以外的行星都运行到别的方位,不在四星沿伸线上,这个方向上的小行星就被拉了下来,有的是轨道被拉低了,有的是轨道严重变形,有的是脱轨坠落下来。当然,起主要作用的是地球、火星和木星、土星,这几个行星的位置关系对小行星轨道有重大影响。
如果运动物体真能永远保持惯性,那么从地球、月球上垂直发射的火箭或飞船,就会从地球、月球的自转中永久获得向自转方向运动的惯性,成为对地、对月静止卫星。若在地球赤道发射,每秒向地球自转方向运动近五百米,也就是近地空间与地球自转同步速度。但是,垂直发射的火箭或飞船,既不能成为静止卫星,也不能成为任何速度的卫星。火箭、飞船在发射时可以获得地球、月球自转惯性,但这种惯性会慢慢衰减,当火箭、飞船入轨时这种惯性已经可以忽略不计了。
这些都是否定牛顿惯性定律的直接证据。虽然还没有实验证据,但还需要实验证据么?眼前的事实已经足够了(注:后来我有一系列实验)。实验是广义的,除了科学家的实验之外,还有许多实验可资利用,有些实验是人类无意中做出来的,有些实验是上帝无意中做出来的,人类只需观察这些实验及结果,就可以得出科学结论,这是科学研究的一个捷径。如果提出任何一个科学观点都要做实验,那么牛顿的惯性定律又是根据什么实验呢?
行驶中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速度很快就衰减下来,并最终停止,用惯性定律解释,这是空气阻力和地面摩擦力作用的结果,不然汽车就永远保持匀速直线运动。从人的感觉来看,空气阻力和地面摩擦力不可能有这么大的力量,主要还是发动机关机后速度的自然衰减。在磁悬浮列车上,没有地面摩擦力,关闭动力后列车速度也会自然衰减。若做一个真空遂道,地面摩擦力和空气阻力都没有了,磁悬浮列车起动后关机,不能永远保持匀速直线运动这个实验是可以做的,做一个磁悬浮列车的模型,再做一个真空遂道就行了,希望有兴趣的人做一下这个实验,相信实验结果会否定牛顿的惯性定律。
在太空轨道上的飞船,火箭关机后似乎能保持速度(其实有衰减),但飞船不是直线飞行,也不是匀速运动,近地点速度快,远地点速度慢,其飞行动力源于地球引力,而不是源于惯性;脱离地球轨道在太阳系内飞行的飞船,其飞行动力源于太阳引力,也不是源于惯性;脱离太阳系在太空中飞行的飞船,其飞行动力源于银心,也不是源于惯性。当然,惯性的作用有一些,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是靠惯性飞行的,但不是最终的飞行动力。宇宙大爆炸时,由爆心向外部真空飞出的物质,速度也是不断衰减的,否则温度就不会降低,物质就不会凝聚,天体就不能成形。如果大爆炸的瞬间物质飞出的速度是光速或超光速,那么现在天体向外飞出的速度衰减为每秒几十公里、几百公里或一千多公里,就是十分正常的了,实际上多数天体的运动速度也在这个范围。
从原理上讲,失去动力后的物体在真空中的运动速度之所以会衰减,是因为物体内部的各种粒子运动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不一致,正是这种不一致,导致了刹车事件的发生,也就是说物体内部有阻力。人类认为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这是因为质量大的物体向某个方向运动的粒子多些罢了,或质量大更容易克服外部阻力。
其实,真正的情况是质量越小惯性越大,光子的质量很小,但惯性很大,在太空中运动速度几乎不衰减,这是因为光子内部没有或几乎没有刹车片。如果能证明光子是最小的粒子,则光速就是自然状态下的极速。不过,更大的可能光子也是可以拆分的,也就是说光速不是极限,光速也会衰减。否则,光子就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原始粒子了。
有朝一日,也许人类会找到一种在真空中运动速度衰减最少的粒子,这种粒子的运动速度就是自然状态下的极速,这种粒子就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原始粒子。当然,一种粒子在自然状态下的速度,是可以通过外部能量加以提速和减速的,光子也不例外。
运动是两个物体之间的位置变换关系,与第三者无关,单个物体不存在运动。一个惯性系不存在运动与静止,不存在高速度与低速;两个惯性系之间,只存在一个相对速度,不存在一个高速一个低速,也不存在一个运动一个静止。当两个惯性系向同一个方向运动,一个速度是30公里,一个速度是20公里,则两者相对速度是10公里,确定了相对速度之后,各自的运动速度就不存在了。这两个惯性系,可以认为甲动乙静,可以认为乙动甲静,也可以认为两者各以5公里的速度向对方运动,还可以认为甲以7公里乙以3公里的速度向对方运动。
既然如此,爱因斯坦设想的一快一慢两个惯性系就不成立。若存在一快一慢两个惯性系,则高速惯性系上钟慢尺缩效应,也可以说是发生在低速惯性系上,因为双方的运动速度可以随意置换。举例来说,一个惯性系以光速向另一个静止惯性系飞去,两者之间的相对速度是光速,在静止惯性系看来,光速惯性系上的钟更慢、尺更短;在光速惯性系看来,自己是静止的,前面有一个惯性系以光速向自己飞来,在那个惯性系上钟更慢、尺更短。这样就发生矛盾了,显得荒唐可笑。之所以有一快一慢两个惯性系,是爱因斯坦无意中把自己拉进去了,自己成了静止惯性系上的旁观者,看到两个惯性系从自己面前飞过,就像看到两艘船从自己面前驶过,两艘船一快一慢,那是相对于自己所在惯性系的速度。
两个方向相同速度不同的惯性系,运动方向也可以有多种解释,可以认为左边的惯性系向右边的惯性系运动,可以认为右边的惯性系向左边的惯性系运动,也可以认为两个惯性系向对方运动,还可以认为两个惯性系以不同的速度同向运动。也就是说,其中任何一个惯性系,运动方向可以是向前、向后或静止。若认为惯性系的运动时间就是客观时间,就会出现离奇事情了,因为时间既可以随意倒流,又可以随意停止:一个惯性系向前运动时间正常流逝,向后运动时间发生倒流,静止不动时间就凝固了。这显然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研究火车与球之间的相对运动和球与地上的人之间的相对运动有何不同,是必然要出问题的,因为这是研究火车、球、地上的人三个物体之间的运动关系。运动是两个物体之间发生的相对事件,三个物体掺在一起事情就被搞乱了。
相对论是海市蜃楼,是空中楼阁,风一吹就烟消云散了,这不是人力能扶得起来的,谁也救不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绝大多数人都不接受相对论,就凭这点就可断定相对论不是真理。我们接受进化论,不需要是生物学家;我们接受万有引力理论,不需要是物理学家。同样道理,我们接受相对论,也不需要是物理学家。如果绝大多数人不接受就不是真理。
是有少数物理学家接受相对论,为什么他们接受?因为他们完全没弄懂。可以问他们一下:谁拥有一本《相对论》?谁认真看过相对论?谁认真研究过相对论?谁真正搞明白了相对论?我拥有一本《相对论》,我认真看过相对论,我认真研究过相对论,我真正搞明白了相对论。所以,我知道相对论是错误理论。像我这么爱钻牛角尖的人不多,我也不是喜欢相对论才看的,而是觉得是错的,要批判它,否定它,不得不反复阅读和认真研究。
相对论的错误不止这些。所谓光速不可超越也是错误的,运动是相对的,两支手电筒对射不就是两倍光速么?如果有一个坚硬的小天体,人类在其运动方向的尾部,放置无数小型核弹,每一分钟引爆一颗,小天体就会永无止境地加速,从理论上说速度可以达到无限,超过光速多少倍都可以。这么讲有何依据?当然有,虽然核爆产生的粒子速度都不会超越光速,但小天体无论以什么速度飞行,核弹与小天体的相对速都是零,因而每次爆炸都可以给小天体加速。这样,地球与小天体之间的相对速度,就可以超越光速,甚至达到无限。这个小天体是飞船的话,人类就可以实现超光速飞行。
相对论还有其他错误。比如所谓引力红移也是错的,或说是缺乏根据的。若说引力可以使时钟变慢,还好理解;若说引力可以使时间变慢,就不好理解了。引力是真实的,时间是虚无的,怎么能影响得了时间的脚步呢?这与速度影响时间一样是不可能的。道理太简单了,用不着论证了。有人做了一个实验验证了引力红移,用实验室的原子光谱对照,发现太阳光谱发生红移。就认为是在太阳巨大引力作用下,导致时间拉长,造成原子振荡放慢,光波拉长,形成所谓引力红移。即使真有那么回事,也只是原子在单位时间里的振幅小了,而不是太阳上的时间放慢了。另外,太阳与地球之间布满了宇宙尘埃、气体分子和各种粒子,尤其是地球浓密的大气,把靠近紫端的光谱滤掉了一部分造成了红移,若想准确对比太阳光谱,必须到太阳表面去做实验。再说,实验室的光谱能与太阳光谱一致吗?想让太阳光谱向你看齐?问题想偏了吧?
广义相对论还有著名的引力场方程,这是用来描写空间弯曲程度的。空间也是虚无的,虚无的东西是不可能弯曲的,要是空间能弯曲,时间也一定能弯曲,这不是笑话么?有人为爱因斯坦的引力方程做了验证,用引力方程计算水星近日点进动,与观测值大体相符。这既不能说明太阳周围空间弯曲,也不能说明公式正确。空间弯曲解释不了进动。
其实,水星进动只是受太阳旋涡能量场的影响发生的轨道位移。水星的原始轨道是接近于圆形的,在某种外力的作用下,比如被一个下坠的大型小行星击中,改变了轨道,成为了偏心率较大的椭圆轨道,近日点为4700万公里,远日点达7000万公里。而太阳周围的旋涡能量场是圆形的,这样就相当于有一个侧向的力量横拉水星轨道,水星每公转一圈就被太阳旋涡能量场带动位移一点,这就是所谓的进动了(太阳旋涡能量场下文再详细解释)。
也不排除,太阳附近的旋涡能量场,有一个横切力或斜切力,比如,太阳风从某个方向喷发出来比较多,吹偏了水星轨道,看起来就是水星椭圆轨道的长轴发生偏转。毕竟,越靠近太阳,旋涡能量场就越复杂,太阳风的每次喷发和每个方向的喷发,都会搅动旋涡能量场,从而影响附近行星的运动。
实际上,用引力场方程计算水星进动,是爱因斯坦在相对论中自己计算的。整个计算过程我研究过,那不是一个严谨的数学计算过程,假设太多,前提太多,一会如果,一会假设,一会从这里搬来一个公式,一会从那里搬来一个公式,因为用引力场方程根本没法计算,找不到相应的值代入公式。最终也没有得出一个值,只是推导出一个公式,说这个公式可以解释水星进动。至于有没有人用这个公式去分析水星进动,只有天知道了。若真有科学家这么做,应该在科学历上留下记载。
若说太阳周围的空间受太阳引力影响发生弯曲,曲率应是相似的,都是圆形或椭圆形的。彗星轨道与行星轨道存在巨大差异,足以证明太阳周围没有一个弯曲的空间。小行星的轨道也是杂乱无章,各行其是。天上的人造地球卫星,轨道也是五花八门,并没有一个相似的轨道。从地面投出一块石头,可以垂直向上,可以水平飞出,可以在0-180°的任何一个角度飞出,站在高塔可以向360°任何一个角度飞出,说明地球周围也没有一个弯曲空间。
天文学家运用引力场方程计算DI海格立斯双星进动问题,就行不通了。DI海格立斯双星是2000光年之外的恒星,其进动问题一直困扰天文学界。美国天文学家爱德华·吉南和弗兰克·马洛尼,根据84年中观测到的3000多个轨道历史数据,分析该双星运行规律,计算出其累积进动值为0.64度,而按照广义相对论的引力场方程计算,得出的理论进动值为2.34度,相对论的计算值与观测值相去甚远。天文学界对此进行各种解释,均不能自圆其说。实际上,很少有科学家运用引力场方程计算天体运动,公式太复杂,需要满足的条件太多,即使有人尝试这么做,也是跑偏的,或显得牵强附会。
也有学者用引力场方程计算天体的质量和尺寸。德国天文学家史瓦西用来计算黑洞的尺寸,计算结果是:一个质量相当于地球的不旋转的黑洞,半径是9毫米,大于9毫米光线就会逃逸,黑洞就变成白洞。如果相信引力场方程是正确的,那么地球就可以压缩到指头那么大。有人相信么?一般来说,做数学题得出结果之后,若感觉结果很离谱,不是计算过程错了,就是计算公式错了,一个科学家为了公布研究成果进行简单的计算,出错的可能性极小,应该是计算公式本身的问题。引力场方程的反证太多了,世人就是视而不见。
相对论中多数理论都站不住脚,这是因为基础不牢,一倒百倒,不是谁有意与爱因斯坦过不去,而是相对论与爱因斯坦过意不去。腐朽的东西始终会倒的,之所以不倒,只是无人轻轻一推罢了,既然大家不想推,我就只好代劳了。我之所以反对相对论,绝不是为了哗众取宠在少年时代我就接触到相对论了,可是至今仍想不明白其奥妙之处,作为一个有头脑的人,我不可能接受自己想不明白的事物。
相对论漏洞百出,甚至出现许多低级错误,常识错误,概念错误,这正是相对论不能读懂、使人糊涂的原因。科学研究允许犯错误,也允许爱因斯坦犯错误,犯错误是很正常的。然而,人类却把一个错误的理论捧为当今世界最杰出的理论,这是令人大惊失色的。一个人犯错可以理解,整个人类跟着犯错不能理解。与爱因斯坦同时代的科学家,大多对相对论是不屑一顾的,而且是持否定态度。相对论也没有获得诺贝尔奖,这代表了科学界严肃的评价。
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了标新立异、不符常理的狭义相对论,引起科学界哗然,反对者众,支持者寡,这反而让爱因斯坦名声大噪,从2009年起就有学者提名他诺贝尔奖,十几年间提名五次都被否定。2021年诺贝尔奖评奖委员会委托物理学奖评委会成员、诺奖获得者古尔斯特兰特写一份对广义相对论的评价报告,然后根据报告决定是否授奖,他是瑞典权威科学家,以他的全部权威反对爱因斯坦获奖。他私下说:“绝不能让爱因斯坦获奖,哪怕全世界都支持他!”
后来有人指责古尔斯特兰特,说他是医学教授,根本不懂物理学,更不懂相对论,是乱棒打死相对论。这正是诺贝尔奖的评奖思路:你的理论要外行也能看得懂,也能接受才是好东西。人类接受任何科学理论,都不需要是那个领域的专家,只要是学生就可以,学生可以是广义的,虚心学习就是学生。我们在中学和大学接受各种科学理论,从来就不是这些学科的专家;如果某种理论是错误的,有头脑的学生就会产生怀疑、提出异议和拒绝接受。
当时,还有一位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物理学奖评委会成员哈瑟伯格,听说爱因斯坦有可能因广义相对论获得物理奖,在病床上提出抗议,他写道:“将猜想放在授奖的考虑之列,是极不可取的。”结果当年爱因斯坦落榜,物理奖也空缺,宁可空缺也不授予爱因斯坦!
1922年又有人推荐爱因斯坦,评奖委员会觉得,虽然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备受争议,但毕竟名声在外了,给他授个奖也未尚不可,以便安抚他的支持者,但坚决不同意授予相对论,只能从他的其他理论中找一个靠谱点的理论作为授奖理由。找来找去还真不好找,爱因斯坦的理论猜想居多,争议很大,反对者众,只有光量子说靠谱一些,但依然属于假说,不过爱因斯坦曾用这个假说解释光电效应,好像还能解释得通。什么叫光量子说?爱因斯坦认为光是一份份的能量,类同牛顿说的一粒粒光子,这就是光量子说,这是没有实验根据的。但也只能采用这个借口授予他诺贝尔奖了,算是弥补2021年的空缺,以免影响当年对别人授奖。所以,几乎没人提爱因斯坦的这个诺贝尔奖,因为不值一提。今天,几乎所有科学家都说光子,没人说光量子,采用的还是牛顿的光子说。
在那个时代,爱因斯坦和他的理论是最受争议的,贬多赞少,以至于有“全世界只有两个半人懂相对论”的说法。由于是假说猜想,似是而非,难以验证,也无人钻进爱因斯坦的牛角尖探索究竟。之所以有人支持,只是因为没搞清楚,稀里糊涂就接受了,再加爱因斯坦的论文很多公式,很多推导,一般人看到公式就下跪了。在人类科学史上,除了地心说之外,没有哪种科学理论是广泛地、持久地备受争议的,相对论就是这么一种备受争议的理论。爱因斯坦发表的著述也不多,数得出来的就十几篇论文,其中有些还不是科学论文,没有学术专著。
我不是刻意与爱因斯坦过不去,没必要与科学前辈过不去,只是相对论影响实在太大,把人类引向歧途,造成损失,需要拨乱反正。一个科学家仅凭两三篇有争议的论文,就赢得了全球最高科学荣誉,那不是正常的科学生态环境,这对所有科学家都是不公平的。许多科学家默默无闻为人类奉献真理,科学成就超越爱因斯坦,没有荣誉,没有地位,没有收入,穷困撩倒,挣扎求生,想吃饭还要到处找米下锅,找到米就有饭吃,找不到米就没有饭吃。我们把爱因斯坦捧得那么高,能对得起这些无名学者的奉献和劳动么?
现在相对论已经作为经典理论写入大学物理教科书,这会让一代代的人都认为这是一个正确和伟大的科学理论,这是非常恐怖的事情,因为很少有老师和学生怀疑教材,这将会指引人类走上歧途,造成巨大的影响力和破坏力。而且,也浪费老师和学生宝贵的时间精力。
否定相对论不意味着否定爱因斯坦。爱因斯坦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与众不同的思维模式,白发苍苍的智慧形象,不修边幅的平民性格,不图虚荣的高尚情操,是值得所有学者和民众尊重的。他在物理学上有一些真知灼见已被证实是真理,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的主体部分,显然是错的。爱因斯坦晚年,也意识到自己的相论论可能错了,说过一些暗示的话,只是别人没听懂。他说:“大家都认为,当我回顾自己一生的工作时,会感到坦然和满意。但事实恰恰相反。在我提出的概念中,没有一个我确信能坚如磐石,我也没有把握自己总体上是否处于正确的轨道。”这是肺腑之言,无奈之言,绝不是谦虚。爱因斯坦从来不想当权威,是别人把他捧为权威。他无奈地说:“因为我对权威的轻蔑,所以命运惩罚我,使我自己竟也成了权威。”这正是爱因斯坦的可爱和伟大之处。

人类不应把任何一个科学家包装成神。这种包装有时来自媒体炒作的需要,有时来自出版商利润的需要。作为人类,对已经成为神的科学家的理论,依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错把荒唐当有趣,误把凡胎当神灵。作为科学家来说,推出任何一种理论时,既要准备接受赞美,也要准备接受批判,这才是应有的科学态度。即使自己离开人世,自己的理论受批判或被推翻,那也应该坦然接受。科学是为人类服务的,人类的利益高于个人的利益。

(以下部分本想改写,下架后发现没有时间,重新粘贴回来,以后有时间再改,格式乱也暂是不处理了)

3、物质

“物质是客观实在”列宁这句话可以作为物质的定义。物质是宇宙四要素中,唯一可以称为实体的东西,与物质相比,时间、空间和能量都显得虚无缥缈。佛教认为:一切皆空。若没有物质,真的不幸言中。由于物质有形有款,以至于让人感到物质没有起源不可思议,天上那么多石头不知怎么来的。物质是复杂的,越小的物质越简单,越大的物质越复杂。

物质是浩瀚的。在宇宙中有形或无形的、可见或不可见的“东西”,都是物质。物质如此众多,多到无法形容,在无穷无尽的物质面前,人类才意识到自己是多么的渺小。在宇宙中,人类还不如沙海中的一粒沙,不如海水中的一滴水。人类总是想,沿着宇宙的某个方向一直延伸,直到永远,都是物质吗?没人能够回答。这是人类思想不能征服的一个难题,也许永远都是一个谜。若物质是无穷无尽的,那么在宇宙中就是要什么有什么,要你有你,要我有我。如果找不到,一直找下去,就一定能找到。只要是地球存在的物质形式,在宇宙中也一定存在。

虽然人类不知道宇宙是否有尽头,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人类看不到的,不等于没有。人类可以借助望远镜看到137亿光年之外的星系,在这个尺度之外,也许还存在无数的星系,只是光子飞不过来罢了,之所以飞不过来,是因为137亿光年是光子射程的极限。

人类把物质分为宏观与微观,宏观是用望远镜才能看得清的,微观是用显微镜才能看得见的(粒子看不见)。虽然物质种类繁多、十分复杂,但若拆解为元素,物质就变得简单了,人类已知的元素也就一百多种。如果再拆,物质是由三十余种基本粒子组成的,这就更简单了。很有可能,物质继续分拆到一定程度,就只剩下一种原始粒子,宇宙万物就是由这种原始粒子组成的,这种原始粒子是构成所有基本粒子的元件。

如果用哲学的眼光看物质,物质就是无限可分的,在无穷小之处,物质趋向于无,这就不难理解天上的那么多石头是怎么来的了。当物质聚集到一定密度,人就能借助仪器感觉得到了,目前最低端的感觉是基本粒子,如光子、中微子、电子、质子、中子等。当电子与正电子相遇,这两种物质就散开了,1%以下的物质拆成两个光子,99%以上的物质消失了,之所以说物质消失只是因为人类观测不到,但在物质消失之处,存在一个能量场,能测得出来,这说明物质还在,可惜人类看不到。将来有了更强大的观测手段,可能可以看到更小的粒子,更小的物质。

许多物理学家梦寐以求能发现一种新的粒子,可惜像丁肇中教授这么幸运的人不多,主要不是能力问题,而是设备的问题,目前的观测手段还是太落后,100年后就会发现许多更小的粒子,但这种发掘似乎没有尽头,因为物质能被空间稀释得无限小,物质小到一定程度是无法看见或无法测量的,只能测出某个空间存在能量,却无法测出其中的“一粒”物质,甚至连这个空间存在能量也测不出来。一滴墨水,滴到一盆水里,还可以看到蓝色;滴到泳池里,用仪器也许能测得出来;滴到大海里,再尖端的仪器也无能为力了。

人类能感觉到物质的存在,当然这种感觉是对物质的描述和歪曲,但这却是人类最重要的功能之一。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都能感觉到物质的存在,在各种感觉中,首要的感觉是视觉,其次的感觉是触觉,这是肤觉中的一种。当物质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就会聚集到一起,达到一定密度之后,就对光子有了斥力,光线就射不进去了,只能反射出去,光线进入人眼,人就可以看到这里有东西,视觉产生。当人与物接触时,相互间也有斥力,人就能“触到”物的存在,触觉产生。

触觉的产生依赖于物质外围的电子,负负相斥,才能产生触觉。当然,触觉不是人的专利,生物也有触觉,广义生命也有触觉,电子之间、质子之间、离子之间也能产生斥力,形成触觉。为了说明触觉,可用磁石为例。磁石显然是离子体,在地磁的作用下少数原子被电离了,自由电子跑到了一端,正离子跑到了另一端。两块磁石同极相遇,产生斥力,彼此在较远距离就感觉到对方的存在,实实在在“触摸”到了对方。不过,磁石对对方的触觉是一种错觉,以为对方与自己挨着,实际上有段距离。同样道理,人触及物体,人与物体之间也有一段距离,因为人体外围的电子与物体外围的电子并没碰到一起,都是负电荷,存在斥力,这个距离可称为电子斥力距离。当然,这一距离是极小的。由此可见,人触到的物质其实并未触到。假如人体是由不带电荷的物质组成的,那么任何物质都触摸不到,整个宇宙都是空的。

假如人体是由光子组成的如何?不行,光子是从电子中释放出来的,是组成电子的元件,可能带有弱负电,光子一触到物体就反射了,说明物体外围的电子对光子有斥力。一个原子的内部空间是十分空旷的,主要质量在原子核,原子核的体积只占原子的数万亿分之一,核外电子质量不足原子核的千分之一,分布又很稀疏,光子是比电子小得多的粒子,部分光子却被阻挡在这个空旷的空间之外,被反射出去,只能说明原子核外围的电子对光子有斥力。

假如人体是由中子组成的如何?不完全行,中子弹释放出来的中子流,可以轻易穿透建筑物、坦克和人体,但对所穿透的物体略有损害,这种损害对建筑物和坦克而言可以忽略不计,对人而言就意味着伤亡了。当中子遇到质量大的铀核等,铀核会裂变,说明中子与铀核相斥,确切说是中子与铀核中的中子相斥。中子穿透铀核、人体、坦克和建筑物,被穿透物质的反应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子的速度和轨迹是否改变,若无改变就说明中子在物质中是畅行无阻的。从人类知道的情况来看,中子击中原子核时,能量会被吸收一部分,运动轨迹也会发生变化,速度慢的中子还会被原子核吸收,说明中子还是目中有物的。在原子核中,中子能与质子结合在一起,表明中子可能带有弱负电,也许这正是中子不具有绝对穿透能力的原因。不管怎样,中子的穿透能力比带电物质强得多,这说明穿透能力与物质的电性有关。

假如人体是由中微子组成的如何?OK,这样人就什么都触摸不到了,人在地球中什么都看不见,什么都摸不着,如入无物之境,在人看来,宇宙中并不存在所谓的物质。中微子也许是一种数量最大的物质,每秒钟就有数以十亿计的中微子穿过每平方英寸的空间,可以轻易穿透地球,若这些中微子是以某种形态结合在一起的,而且在其内部也有错综复杂、有序组合的连锁化学反应,这些就是一种人类所不知的高级生命形式,那么就会出现奇迹,他们可以同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空间,却彼此察觉不到对方的存在。不仅中微子,任何一种不带任何电荷的物质组成的生命,对人类而言都是一种无形的生命和无形的世界。那个世界莫非就是人类所说的阴间、地狱或天堂?从理论上讲,这个世界是可以存在的——假如这些物质不需要电性也能结合在一起。

人们在海边偶尔可以看到海市蜃楼,在海面上方有人间奇景,人类用光线的折射和反射来解释,这是解释不通的,毕竟在茫茫大海之外,并没有一个可供折射和反射的城市或原野。2004年3月9日下午,广东惠来县神泉港海边出现长达4个多小时的海市蜃楼,在海面上方有群山、城堡、木屋、帆船、大桥、公路、汽车、行人等景观,目击者称路上行人面目清晰可见,这显然不是哪个城市的景观被复印到海面上方了。2005年5月23日山东蓬莱出现了八十八年来最大海市蜃楼,有清晰度极高的高楼、庙宇、灯塔、道路、船只、小岛,还有天人天马行走穿梭,画面还会变,一会像意大利威尼斯,一会像香港维多利亚港,一会像上海外滩,一会像澳门海边。持续两个多小时,有近万人看到。这显然也不是世界各地的景观被复印到了海天之间。海市蜃楼到底是什么,人类还没搞清楚。当然还不能说是另类物质组成的世界在特定条件下偶尔现形,但也没有足够的证据排除这种可能性。若将来发现一个由另类物质组成的生命世界,人类也不必过于惊讶。

由此看来,有些物质与地球物质相互作用大些,有些物质与地球物质相互作用小些,从人类已知的情况来看作用最小的是中微子。还有没有与地球物质相互作用更小的粒子?很可能有。但人类已经无法测到了,因为这类物质不与地球物质发生相互作用。因此,关于物质的定义就得作相应的修改了,过去认为只要是客观存在的“东西”就是物质,现在若从人类的角度来看,与地球物质发生相互作用的“东西”才算物质。因为与地球物质不发生相互作用的“东西”,对于人类来说是无法感觉,也无法测量的,可以视为不存在,至少对于人类来说是如此。

任何看起来密不透风的物质或物体,都是疏如筛网的,当与另一个疏如筛网的物质或物体相交时,只要一方或双方中的粒子(广义,含分子、颗粒)运动轨迹是可变的,就能穿透对方。一堆沙可以穿透筛网,一桶水也可以穿透筛网,一滴水还可以渗透一张纸,就是这个道理。中微子穿透地球,也可能在于中微子的运动轨迹可变,可从各种粒子的旁边或中间穿过,因为正电或负电粒子对其都不起作用。当然,物质穿透物质,可能还有其它不为人类所知的原因,在能量部分再作进一步论述。

物质是有性别的。这种性别就是电性,性别的分类与基本生物相似,分为阳性、阴性和中性,即正电、负电和不带电。宇宙中最不可思议、最为重要的存在就是正负电荷的存在。有了正负电荷,物质才能结合在一起,形成原子、分子乃至宇宙天体。宇宙中各种各样的化合物,也许是两种或多种原子拥有公共电子, 这样不同的原子才结合在一起。相同原子组成的分子,也应是两个原子拥有公共电子。

物质是变化的。运动、聚合、分离与变异都是物质的变化。其中最复杂的是物质的运动。比如,物质的运动方向,就让人头痛的了。月球的运动方向,看似简单,要准确解释则不是人类能力范围之内的事情。月球自转,同时又围着地球转,地球围着太阳转,太阳围着银河系中心转,银河系有可能一方面围着宇宙的中心转,另一方面向远离宇宙中心的方向飞去,因为宇宙大爆炸的过程仍在继续,宇宙仍在继续膨胀。这么看来,月球的运动方向就是十分复杂的了。况且,宇宙中的每个可见或不可见的星球,都或大或小影响着月球的轨道。因此,月球的运动方向,谁也说不清。天体的这种错综复杂、层层叠叠的关系,也暗示了生命是错综复杂、层层叠叠的关系。

人类的感觉认为,运动是单向的,只能向一个方向飞行,而月球的运动表明,物质的运动具有多方向性。更为神奇的是,物质可以同时向两个相反的方向运动,即既向前又向后运动,人在火车上向列车的尾部行走,就是这么一种运动。这还不算神奇,神奇的是物质可以同时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运动,坐一列由南向北的列车,人向车尾行走,地球自西向东运动,车上的人就同时向三个方向运动了。如果这列火车是在金星上,金星的自转是由东向西,公转是由西向东,这样车上的人就同时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运动了。这么看来,物质可以向多少个方向运动,似乎是无限的。

为了使人类更清晰理解运动,应对物质的运动确定一个更科学的定义:物质运动是相对事件,是两个或多个物质相互位置变化的现象。单个物质,不存在运动或静止,动与不动可以随意解释。一个物质,只有两种运动,一种是内部运动,内部运动是下属物质之间相互位置改变的运动,自转也属于内部运动。另一种是外部运动,外部运动是与外部物质之间相互位置改变的相对运动,必须另有一个或多个不同步的物质才能发生,物质的运动方向与速度,是相对于某个物质而言的,相对于这个物质,只有一个运动方向和一个运动速度。

为了简化物质的运动,可以把下级物质归入上级物质,视为一个整体对外运动。比如,月球的运动方向也就是绕地运行的方向,月球围绕太阳运动的方向,不属于月球,属于地球,月球只是地球的一个组成部分。地表上站立的人,与地球组成一个物质,人是地球的一部分,运动方向是地球公转方向。乘坐汽车、飞机、火箭的人,运动方向也就是载具的运动方向。

在火车上跳起又落回原位,是因为人与火车只发生垂直方向的相对运动,未发生水平方向的相对运动。火车跑得快,是与地面的相对速度快,与车上的人无关。火车上的人,手中球落地,站台上的人看起来是呈斜线下落的,火车上的人看起来却是直线下落的,之所以出现这种差异,因为球向斜下方下落过程中,人也在向水平方向运动,人与球的水平距离始终未变,所以车上的人看起来是垂直下落的。由此可以导出运动相对性原理:运动是在两个物质或物体之间发生的事件,运动方向、运动速度、运动轨迹都是相对的,从第三者的角度判断其方向、速度和轨迹,都会扭曲和变形,因为第三者与其中任何一个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截然不同,运动方向、运动速度和运动轨迹完全不同。

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具有惊人的相似。原子结构与太阳系的结构很相似。都是众星捧日,绕核运动。太阳质量占太阳系的99%以上,原子核质量占原子的99%以上。一颗流浪天体向太阳附近飞去,速度快的一掠而过,永不回头;速度慢些的,掠过太阳附近之后,就被太阳拉住了,越飞越慢,最后浪子回头,成为太阳系大家庭中的一员;速度更慢些的,就被太阳拉入自己的怀抱,成为太阳的一部分。同样道理,一粒流浪电子从原子核附近飞过,速度快的一掠而过,永不回头;速度慢些的,就被原子核俘获,成为绕核电子。当绕核电子饱和后,原子核就不能俘获新的电子了,似乎这是不同之处,但也许暗示了恒星的行星、行星的卫星多到一定数量也会饱和。此外,也有电子能进入原子核成为原子核的一部分。氢原子中的电子,在某种条件下,就会“跌入”原子核中,与质子结合为中子。原子核更多的是吸收周围比电子小的物质,不断发展壮大自己的力量,这与太阳的发展战略是不约而同的。

物质不灭,是人类对物质根深蒂固的认识,即使一团物质灰飞烟灭,人类也认为物质不灭,灭的是物体,而不是物质。既然物质不能减少,那么物质也不能增加,有增必有减,有减必有增,此增彼减,或彼增此减,绝不会凭空增减。行文至此,还是摆脱不了爱因斯坦的纠缠,因为爱因斯坦认为,物体的质量会随速度的增加而增加,按爱因斯坦的公式计算,静止时为1的质量,速度达到光速的90%时,质量增加到2.29;速度达到光速时,质量则为无穷大。这种无中生有是毫无道理的,以光速飞行的光子,质量也没有达到无穷大嘛,这是速度迷信的另一种表现。若速度增加质量也增加,那么必有外界物质进入,否则物质自己长不出“肉”来。如果物质可以自我增加与减少,那么就说明物质可以创生与消灭,即速度可以创造与消灭物质。若真如此,速度就是万能的了,因为速度能决定时间、空间和物质的存在,这等于说速度能决定宇宙的存在。这就让人觉得荒唐了。

速度不是组成宇宙的要素,也不是宇宙中存在的“实物”,甚至连运动也不是,只是运动的一个参数而已,速度是路程除以时间,速度是公式,是数字,是人类为了理解运动物质而分拆出来的一个概念。速度有点神秘,说有就有,说无就无。人不觉得地球有速度,只是想象地球有速度,想象自己站在天上,地球就有速度了,这么一想,速度也就成了大脑中的虚拟事物了。当你在天上成为一颗地球同步卫星,地球的速度又消失了,既没有自转,也没有公转。有人说这是站错了地方,站到了相同的参照系上了。

那么让你站在另一个参照系上,这个参照系与地球的距离是无穷远,地球的速度又消失了。在马路边看汽车速度很快,离马路越远,汽车速度越慢,当你站在无穷远,汽车的速度就是无穷慢,无穷慢也就是静止的了。也许有人说这是错觉,是的,这么说也对。然而,既然速度可以让人的感觉揉来揉去,要快就快,要慢就慢,那么也说明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存在于人的大脑之中。天空中遥远的星星,老百姓感觉是静止的,科学家感觉是运动的,想象不同,各取所需罢了。如果老百姓认为天体是动的,就会干扰生活,天天都担心天上的石头砸到脑袋;如果科学家认为天体是静止的,飞船就永远飞不到火星了。

人类认为光子是以光速运动的,速度与生俱来,伴随一生,甚至可以在浩瀚的宇宙中飞行130亿年而动力不减,燃料不尽,真是不可思议,而光子并不认为自己动,动的是周围世界,它认为整个宇宙都是以光速飞行的,难以理解。人类能说光子的感觉是错觉吗?绝对不能。当你在空旷无物的宇宙中以光速飞行时,你可以认为自己动,也可以认为自己不动,动与不动,仅仅取决于一念之差,大脑说了算。当两个物体在空旷无物的宇宙中作相对运动时,既可说是甲动,也可说是乙动,还可说甲乙都动,用物理法则来衡量,都对。谁动谁不动,仅仅取决于一念之差,还是大脑说了算,而且自己的运动速度也是大脑说了算,取相对速度内的任何一个值都对。

假如有一个人站在静止的平面上,面前有一个物体向无数个方向运动,而且各个方向的运动速度相同,这个物体可以说是运动的,也可以说是静止的,静止与运动全等了,运动消失了,速度不见了,说来就来,说走就走,说有就有,说无就无,就像幽灵一样。因此,速度不但是一个相对概念,而且是一个主观概念。既然如此,一个似有似无、可有可无的事物,怎么能创造出宇宙万物来呢?

前文把时间说没了,把空间说没了,就是不敢把物质说没了,因为物质实实在在摆在人类的面前,若是把物质说没了,就成为科学骗子了。不过,静态的物质是不存在的,宇宙中只存在动态的物质,而动态的物质则是能量,能量是宇宙中的唯一存在,当然能量也就是生命。

4、能量

能量是神秘的。在时间、空间、物质和能量四要素中,人类最不了解的是能量,能量来无影,去无踪,有时能感觉得到,有时又不能感觉得到,时间和空间虽然也是无影无踪的,但人类分分秒秒都能感觉得到。虽然基本生物和人类都学会了利用能量,可是仍然不知道什么是能。

人类给能量下的定义是“物质运动的量度”。这个定义下得不准,显得模糊,定义的模糊导致思想的模糊。在模糊定义的指导下,人类把能量分为光能、热能、电能、风能、动能、势能、核能、化学能等,这可以说明能量的来源,但却不是科学的能量分类方法,表明人类对能量还不了解。比如,动能、势能,就是让人糊涂的。一个物体运动有动能,静止有势能,这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一个物体越高,被认为势能越大,位置高低与能量有何相干呢?毕竟还没掉下来嘛。核弹发生爆炸,人类认为有部分物质转化为能量,也就是这部分物质消失了,变成了无坚不摧、神秘莫测的能量。可是物质转化为能量,就像时间转化为空间,是难以理解的。这是能量概念混乱所造成的,而能量概念之所以会发生混乱,是因为人类不知什么是能。

在这里给能量作一个更加准确的定义:能量是物质的运动,或运动的物质。由于宇宙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从这个意义上说所有物质都是能量,所有能量都是物质。在这里,我们把物质与能量统一起来了。由于运动具有相对性,能量也具有相对性。一个物体,静态看是物质,动态看是能量;宏观看是物质,微观看是能量。能量的定义可用公式来表达:能量 = 质量 × 速度,也就是说,当物质有了速度之后,就成其为能量了。质量越大,能量越大;速度越高,能量越大。这也是物质与能量的关系。

光子质量很小,速度很高,所以具有较大的能量。电子质量比光子大,在电线中以光速飞行,所以一粒电子的能量比一粒光子的能量大。一颗子弹,静止时没有能量,因为速度等于零,飞行时具有较大能量,因为既有质量又有速度。运动中的地球,具有很大能量,因为地球质量很大,可以视作众多粒子的集合,这些粒子以每秒30公里的速度飞行,如果有一个质量较大的天体与地球相撞,也许就是人类末日了。当然,太阳具有更大的能量,太阳不断向外辐射各种各样的粒子,这些粒子的运动速度,从每秒几百公里到三十万公里,也许有的粒子比光速还快,只是人类尚未知晓罢了。

能量来源于运动,运动来源于裂解,裂解来源于碰撞,粒子的相互碰撞是能量的源泉之一,也就是说斥力是能量的源泉之一。电子与质子的碰撞,电子与电子的碰撞,电子与正电子的碰撞等等,都是能量产生的直接原因,这些粒子的碰撞,迸发出更小级别的高速运动粒子,从而形成了能量。人类已知的最高效能量,首先是正反粒子碰撞时的湮灭,其次是原子核相互碰撞时的核聚变,再次是中子与原子核碰撞时的核裂变。这些粒子的碰撞之所以产生能量,就是因为碰撞后有大量更小级别的高速粒子释放出来。人类常见的火,之所以有能量释放,是在化学反应中不同的原子核在争夺电子时,造成了电子与电子的碰撞,释放出光子、红外粒子等。人类既熟悉又不熟悉的电,先是电子从原子中裂解出来,成为自由电子,然后自由电子受到磁场的加速,成为电流,电流也就是电线中的电子流。原子核内部也是由各种粒子组成的,这些粒子之间也在运动,在运动中也发生碰撞,碰撞后也释放更小级别的高速粒子,这就是核辐射,各种原子核都有核辐射,只不过质子和中子多的原子核辐射多些罢了。

天体的运动是不是来源于裂解?不是,天体的运动是来源于吸引,也就是说引力是能量的源泉之一。不过,如果宇宙真的起源于大爆炸,天体运动归根结底来源于宇宙大爆炸时的物质裂解。裂解之后,物质经过聚合,速度经过放慢,轨迹经过变化,形成了今天的天体运动,这种运动仍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宇宙大爆炸是不是来源于碰撞?有可能。上一个宇宙的物质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最终会聚合成为两个超级天体,这两个天体在巨大引力的作用下以极高的加速度向对方飞去,碰撞后就发生大爆炸,旧的宇宙灭亡,新的宇宙诞生。天体的碰撞,也是粒子的碰撞,任何一个天体都是无数粒子的集合体。

能量有两个不同的概念,一是能量的蕴含,二是能量的释放。说一块电池经久耐用,是指电池蕴含的能量多;说一支电筒光线强,是指电池释放的能量多。原子弹未爆炸时蕴含有巨大能量,爆炸时释放出巨大能量。人体是由原子组成的,若这些原子发生核裂变或核聚变,也是一颗威力巨大的核弹。

如果要评估物质蕴含的能量,可用关系式表示:E = M,即有多少质量就蕴含多少能量,质量与能量是相等的。

如果要评估物质释放的能量,当然不能用爱因斯坦的质能公式E = m c2,因为多了光速的平方c2,能量与光速无必然的关系,只有当能量以光子的形式表现出来时,才与光速有关,而这种关系也不是平方的关系。不妨把公式改为 E = mbv ,E表示释放出的能量,m表示参与反应的物质的质量,b表示被拆解出的某种粒子质量的比率,v表示这种粒子的速度。物质在相撞、燃烧、发电、爆炸(无论是常规爆炸还是核爆炸)中释放的能量,都可以用上述公式计算。比如,计算原子弹爆炸释放的能量,参与反应的铀有一部分质量被拆解为光子,光子拆解的比率乘以铀的质量,就是所有光子的质量,再乘以光速就是释放的光能。此外,铀还拆解为红外粒子、紫外粒子、电子、质子、中子、原子核、离子、原子等,都应分别计算,全部相加之后,就是原子弹爆炸释放的总能量了。用这一公式也可以计算电能,发电机和用电设备配合做功,从电线中拆解出的电子越多,电能越大,电子在电线中的速度是光速。

一般来说,物质拆得越多,能量释放越大;物质拆得越细,能量释放越彻底。不过,参与反应的物质总是有一部分不拆解的,反应后物质处于原来的分子状态,视为未拆解(能量较小,忽略不计)。汽缸里被雾化的汽油,也不一定能完全燃烧,空气少了就烧得不彻底,就会冒黑烟。用一百公斤铀做核弹,不意味着一百公斤铀全部拆解了。原子反应堆中的铀正是因为有的拆解有的未拆解,才得以持续长久,“烧”完了,炉渣还有放射性,说明还有部分铀元素未被拆解。

若被拆成了宏观物质,则可分别计算每一个裂解碎块的能量,再累加成为总能量。可用下述公式计算:E = m v ,其中的m 是每一个裂解碎块的质量,v是每一个碎块的速度。比如,炸弹爆炸,其中有一部分的能量是弹体裂解释放出来的,这部分能量可用公式E = mv计算;另一部分则是火药裂解成各种粒子释放出来的能量,这部分能量可用公式E = mbv 计算。两个公式,形式不同,本质一样。E = mv公式中的m是被拆解出来的质量;E = mbv公式中的m是参与反应物质的质量,乘以b就是被拆解出来的质量了。

当然,能量释放多,不一定就意味着杀伤破坏力大,还要看释放粒子的种类与比例。因为所谓的杀伤破坏,是作用能量与被作用能量相互作用的结果。把物质拆成中微子,能量释放虽彻底,但对人对物无损害;把物质拆成中子,能量释放虽不彻底,对物损坏也不大,对人却有严重伤害。一般来说,把物质大量拆解为光子、红外粒子和紫外粒子,产生大量光与热,具有较大的杀伤破坏作用。

光与热既有杀伤破坏作用,又是人类所需要的主要能量,而利用电子碰撞就可得到光和热,除了燃烧、发电和核爆的方式之外,难道不是还有无数种方式吗?何必为能源发愁呢?所谓的能源枯竭,只不过是杞人忧天罢了。人类能看到的和不能看到的,都是能量。由于电子的天性是高速运动的,如果人类能造出一个容器,把大量的电子囚在里面,不就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光和热辐射出来了吗?火线与地线接触,是运动的电子碰撞绕核电子,产生大量能量,能不能用来推动汽车运动?

能量是相对的。当两个物体运动方向与速度相同时,彼此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是零,因而在对方看来没有能量。人在汽车上,汽车对于人是没有能量的;人在马路上,汽车对于人就是一团巨大的能量。

两团能量接触时,会把各自的能量传递给对方,双方的能量大小取决于质量与速度。速度可以是动态的,也可以是静态的,静态速度是一个全新的概念。静态速度是两团能量相交之后,方向与速度无法完全磨合一致,仍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各自的运动方向与速度。甲乙两头牛相顶,无论是相持不动,还是甲推乙走或乙推甲走,都有能量传递给对方,双方之间仍有速度存在,这就是静态速度。人在地球上存在重量,也是静态速度造成的,人向地心运动的方向不变,只是动态速度被地表抵消,但静态速度还在,所以仍有重量,所谓重量也就是能量的量度。只有宇航员在太空中的飞船时,人与飞船的运动方向与速度才基本磨合一致。静态速度可以这么理解:假如人在地球上的静态速度是每秒2米,意思是人以每秒2米的速度推着地球走,或者说地球以每秒2米的速度推着人走,若要测量也可以,把地球搬开,人在一秒钟内的下落距离就是静态速度。搬不开地球也好办,可以挖个井往下跳,也可以从十米跳台往水里跳,只取最初一秒钟的下落距离。

按人类目前的知识,物质的运动是天生的,是与天俱来的,不同只是方向和速度的不同,因此物质都是带有能量的,或者说物质都是能量。人类还没找到绝对静止的物质,绝对的静止物质就是温度为绝对零度的物质,人类已能制造出温度为一千七百亿分之一度的物质,这时的物质几乎是静止的了,但还是有点动。物质的运动分为先天运动和后天运动,先天运动是某一种粒子诞生后与天俱来的运动,如光子诞生后就伴随每秒30万公里的速度。粒子质量越大,天生的运动速度越小。后天运动是物质在先天运动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或被加速,或被减速,形成了一种被扭曲的速度。任何物质的运动速度都是可以改变的,光子的运动速度也不例外。不过,从理论上来说,若物质内部是绝对静止的,又处于绝对的真空中,就应该是绝对静止的。

物质与能量是一个事物的两个表象,从物质的角度看就是物质,从能量的角度看就是能量。当站在能量的角度看事物时,可以把一切物质视为能量。一个粒子、一个物质、一个物体、一个天体都可以视为能量聚合体。为了便于理解能量,下文把一切物质都视为能量聚合体。

共同的运动方向,相同的运动速度,相近的空间距离,是判断一个能量聚合体的标准。根据这个标准,基本粒子是能量聚合体,原子是能量聚合体,分子是能量聚合体,人是能量聚合体,天体是能量聚合体。从另一个角度说,人是地球的一部分,月球是地球的一部分,地球是太阳的一部分,太阳是银河系的一部分。银河系也是一个能量聚合体,有自旋方向,也有一个共同的运动方向,银河系是旋转着向某个方向飞去的。当然,每一个能量聚合体,都是由众多小级别能量聚合体组成的,每个小级别能量聚合体,也有独自的运动方向。无论宏观与微观都是如此。

物质可以穿透物质,能量可以穿透能量。一种能量穿透另一种能量,大体有如下几种形式:一是穿隙而过。从分子、原子或粒子内部或外部的间隙穿过。二是迂回避让。两种能量的运动轨迹相遇,一种或两种能量的运动轨迹发生避让,通常是因为两种能量具有相斥作用。三是空间置换。这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即两种相互不发生作用的能量相遇时,可以彼此穿越对方占有的空间,而不给对方带来任何影响,这是一种与人类常识相违背的奇特现象。打个比方,一个人站在马路中央,一辆车开了过去,车没撞到人,人也没撞到车,人感觉不到车的存在,车也感觉不到人的存在。当车与人重叠在一个空间时,该发生的事没有发生。

这种奇特现象,在宏观上还观察不到,在微观上则到处都有,在两个电视台之间,电视信号传播是在彼此之间的空间中“撞车”的,但丝毫感觉不到“撞车效应”。在电话线中,信号的传播也是方向相对的,在同一瞬间双方的信号可以传到对方,途中应该有“撞车”,但也看不到“撞车效应”。无论是无线电还是有线电,本质上都是物质流,在上述现象中,显然有物质发生空间位置。

两种物质是否相互发生作用,可能取决于电性,即两种绝对不带电性的物质,可以置换空间。是否带有电性是相对概念,彼此之间觉得对方没有电性,就是不带电性,一方带有电性,另一方不带电性,两者之间也是不带电性。前文谈论空间时,说到了空间的相对性。在某一特定的空间,一种物质觉得是空洞无物的,另一种物质觉得是物质密集的。因为填充这个空间的物质,与前者不发生相互作用,与后者则发生相互作用。中子质量很大,体积也不小,却具有较强的穿透力,就是因为不带电,确切说只带微弱的电性,正是这种微弱的电性,使其不具有绝对的穿透能力。一般来说,两种能量不相吸或弱相吸,也不相斥或弱相斥,就能彼此穿透对方。

光线能够穿透水,一是因为两种能量弱相斥。水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核外只有10个电子(或许只有8个,其中2个是公共电子),是电子稀疏物质,部分光线就能穿透水,不过水达到了一定厚度就穿不透了,毕竟电子总量多了。二是因为两种能量弱相吸。组成水的两种元素氢和氧,原子核的质量都不大,俘获路过能量的能力不强,有一部分光子就从原子核的旁边飞过去了。不过,光子的运动轨迹还不够灵活,有的光子被水外围的电子反射出去,有的光子被组成水的氢氧原子核俘获,所以光对水没有无限的穿透力。

中微子能穿透地球,情况也大同小异。中微子与地球的物质不相斥或弱相斥,也不相吸或弱相吸,与地球中的粒子相遇时,要么是一方或双方的运动轨迹发生避让,要么是双方空间发生无形置换。这么解释中微子就解释通了。不然,就无法解释中微子为什么有如此强大的穿透力。中微子小不是原因,中微子的质量还比光子大些,即使比光子小也会被阻止于地球之内,毕竟地球厚达一万多公里,堆积有无数粒子,从任何一个角度看都没有间隙可以穿过。即使地球是个铅球,也阻挡不住中微子,中微子能够穿透几光年厚的铅。

根据这一原理,若让一个物体的电子、质子和中子都失去电性,就可以在万物中自由穿行,这个物体若是人,可以飞起来,还可以穿过地球,更可以在车水马龙的马路上从容散步。但愿有朝一日,地核能成为人类的旅游度假胜地。

光不能穿透黑色物质,是因为虽然黑色物质与光不相斥,但黑色物质的原子核与光子相吸,光子进入原子核附近就被没收了,确切说是绝大部分被没收了,少部分反射出去了。黑色物质原子核吸收光子,能力不是无限的,吸收到一定程度就会饱和,所以黑色物质曝晒一段时间后,就会发白,质量也应有所增加,只是微乎其微,人类测不到。其实,反光物质的原子核也能吸收一部分光,只是相对少些罢了。X射线穿透物体的道理也如此,X射线对轻元素组成的物质穿透力大,对重元素组成的物质穿透力小,当X射线遇到主要由氢、氧、氨、碳组成的肌肉时,轻易穿透;遇到主要由钙、磷组成的骨骼时,穿透能力衰减为一百五十分之一;遇到铅板时,就被阻挡了。因为X射线被重元素的原子核没收了,就像流星被地球没收一样。

地表上的多数物质,电子数量多,都能不同程度反光,人能看得到。有些物质的电子被密集光子击中后,轨道发生变化,电子与电子碰撞,释放出光子,形成激光。有些物质的电子在密集光子的斥力作用下,整个电子被“斥离”了,脱离了原子核,成为自由电子,形成电流,这就是光电反应。物质能分就能合,能合就能分。物质的聚散离合,也就是能量的聚散离合。

总的来说,一种物质被光照射,会产生三种现象:反射、穿透、吸收。许多物质同时存在这三种现象,只是程度不同而已,穿透率大的就是透明,吸收率大的就是黑色,反射率大的就是白色。这由物质的四种情况决定:一是电子的多少。二是原子核的轻重。三是原子的排列。在一个分子的原子排列阵形中,光子进入之后,经折射、反射,犹如在光缆中迂回曲折前进,最后有部分光子突破重围闯阵成功,这个物质就是透明的;光子进入之后,经折射、反射,兜了一圈又掉头返回,这个物质就是反光的;光子进入之后,就像进入了迷宫,经多次折射、反射,最终落到原子核上,被原子核吸收,光线就在分子内部被“消化”了,这个物质就是吸光的。四是分子的运动情况。运动越大越容易穿透,水分子是无序运动的,在运动中水分子之间自然出现许多“漏洞”,让无孔不钻的光子穿透,水就显得透明了,这也是许多液体都透明的原因。当水结成了冰,水分子不运动了,光线的穿透率就减弱了。当冰中含有杂质,大部分光线都被反射出去了,冰就变成白色的了,如海面和江面的浮冰。当然,冰结构的密实程度也影响到透明程度,内部空洞较多,光线容易产生多次折射而反射出去,就显得更白一些。雪的结构疏松,就显得比较白;铁线上的水珠凝结成冰珠,就是透明的了。

能量是有活性的,能量的聚合体越小,能量的活性越大;能量的聚合体越大,能量的活性越小。换句话,能量的活性与物质的大小成反比,物质在这里是指从基本粒子到分子之间的物质。人类所知的物质,也是越小越活跃的,质量依次递增、活性依次递减的物质是:光子、电子、质子、中子、原子、分子。一些通过实验发现的新粒子,由于太小,一露脸就消失了,这是因为活性太大,要么飞得无影无踪,要么解体遁形,要么与其它物质结合了。

据此推测,在宇宙大爆炸的瞬间,并不存在有形物质。随着能量活性的降低,才形成今天人类所认识的基本粒子,如果说物质有起源,在此可以视为物质的起源。活性继续下降,才得以形成原子和分子。物质从无形到有形,就是这么发生的。在物质的抱团过程中,电荷起了关键作用。有了质子与电子之后,物质之间就有了引力,这就是万有引力,有了引力,物质就由小到大,形成星体。于是,宇宙就从无形到有形了。宇宙中的一切力,包括磁力、重力、引力,其本质都是电荷之间的吸力与斥力,在这里,我们把宇宙中的力统一起来了;宇宙中的一切场,包括磁场、电场、电磁场、重力场、引力场,其本质都是电荷之间的吸力与斥力的作用场,在这里,我们把宇宙中的场统一起来了。如果说宇宙中有一个统一场,这就是统一场。电荷的吸力与斥力,既能解释宇宙中的一切力,也能解释宇宙中的一切场。

能量活性大倾向于分离,能量活性小倾向于聚合。质子、中子、原子核都是小活性能量的存在形式;电子、光子及更小的粒子,都是大活性能量的存在形式。电子是一种临界能量,比电子活性小的能量聚合了,比电子活性大的能量飞离了,只有电子处于若即若离之间,欲与质子聚合,又合不到一块;欲与质子分离,又离去不远。于是就作绕核运动。当电子与周围的某些能量聚合,活性就慢慢降低,速度就慢慢放慢,轨道就逐渐降低,最后一头扎入质子的怀抱,与质子结合为中子。宇宙大爆炸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能量的活性逐渐减弱,能量聚合体逐渐长大,离宇宙大爆炸的时间越远,能量的活性就越小,能量的聚合体就越大,这也许是一个大趋势,这个趋势至今仍在继续。虽然中间有反复,似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但总的趋势并未改变。

在微观上,常见的重粒子是中子;在宏观上,可能存在的重天体是中子星和黑洞。在宇宙中,似乎有些先行能量已发展为中子星,这也许是太阳系的未来,也是宇宙的未来。当然,中子之后,物质仍在继续聚合,这种聚合发生在黑洞之内。若这种趋势是正确的,所有物质都会演变为中子和中子星,随后演变为重子(指黑洞中的粒子)和黑洞,地球乃至太阳系、银河系有朝一日可能变成黑洞的一部分。当然,这只是许多种可能中的一种可能,未必就是如此。中子星的存在还是有疑问的,中子电性很弱,相互之间没有吸力,怎么能结合在一起呢?地球上的中子结合不到一起,宇宙中的中子也应结合不到一起。黑洞的存在更是疑问多多,人类不必对宇宙的未来过于悲观,之所以提出这种可能性,是因为有人相信这是宇宙的未来。关于黑洞的话题,在后面再详细讨论。

能量的活性,一方面体现在化学活性。在常温常压下能与越多物质结合,化学活性就越大。另一方面体现在物理活性。在真空中运动速度越高,物理活性越大。能量的活性是生命活性的本源,也是生命死亡的本因。任何生命之所以有生有死,这就是根本原因。一块石头,有它的诞生,也有它的死亡,均是能量的活性使然。能量相聚,石头诞生;能量离散,石头死亡。石头的生命尚且如此,何况于人的生命呢?

能量的聚合与分离是个相对的概念。聚合是空间距离近些,但再近也有距离;分离是空间距离远些,但再远也有限度。人类认为,凭肉眼看不到彼此之间的距离,就是聚合,这是一种偏见。从远处看,太阳与九大行星是抱成一团的;从近处看,太阳与九大行星相距十万八千里。拥有一千亿颗恒星的银河系,只要距离足够远,看起来就是一颗星。人类看到的许多星星,实际上就是星系。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物质拆分成场,什么都看不见了,还叫物质,因为只不过彼此的距离远些罢了。因此,千万不要以为原子核之内的物质亲密无间。

各种基本粒子之所以不同,除了质量不同、结构不同、运动不同之外,还有辐射能量和吸收能量的不同,这正是电荷的区别所在。质子与电子,电子与正电子,物质与反物质,都是如此。当然,现代物理学家并不这么认为,但实际情况很可能就是如此。因为用电荷来解释宇宙,只能到此为此,无法深入。电荷是虚的,说不清,道不明,世上无人知道什么是电荷。就像人类用鬼神来解释世界,越说就越糊涂。因此,必须把电荷翻译成人类能理解的事物,在这里翻译为辐射能量或吸收能量,辐射能量的为正电荷,吸收能量的为负电荷。

能量在聚合时都是动态的。人类认为,只有原子的结构是动态的,因为可以测到电子绕核运动。其实,所有的能量聚合体都是动态的结合,就像飞机编队造型一样。因为能量是活动的、运动的,各种小的能量聚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有自己的运动方向和速度,但内部的各种小能量仍然具有自己的运动方向和速度。这是基本粒子自旋的重要原因,基本粒子自旋又反过来证明物质是能量聚合体。迄今为止,人类还未发现静态的能量,当能量为静态时也就不成其为能量了,也就是说,当物质是绝对静止时,物质就不是能量了。人类已能造出接近绝对零度的低温,确切说人类已能造出比绝对零度高一千七百亿分之一度的温度,但也许永远也造不出绝对零度的低温,因为能量不可能完全失去活性。能量的动与不动,多动与少动,也是相对概念。即使是一块活性很小的玻璃,内部也是运动的。若干年后从窗户上拆下来,就会发现下端变厚,上端变薄,这是因为上端的分子在向下端流动。由于这种现象的存在,可以把玻璃视作液体,只是粘度更大些罢了。由此可见,固体与液体之间没有严格的界线,就像生物与死物之间没有严格界线一样。分子尚且如此,原子以下的物质更是活蹦乱跳了。

能量是有速度的,能量的聚合体越小,速度越高;能量的聚合体越大,速度越低。分子的速度最慢,室温下的气体分子,速度约为332米/秒,运动方向杂乱无章;质子的速度快些,太阳风中的质子接近地球时的正常速度约为450公里/秒;太空中的电子速度应该更快一些,但无人测量,人类测得电子在电线中的速度是光速,这是被电磁场加速后的速度,不是真空速度,也有可能测得不准,电线中的电子是作同步运动的,最先到达电灯的电子,不来自发电机,而来自离电灯最近的电线,准确说是从灯丝上被电离下来的电子;光子在太空中的速度约为30万公里/秒;比光子更小的能量,其速度就会高于光速。

能量的运动与速度都是与生俱来的,也可说是天体或物质发射出来的。无论是从太阳来的光子,还是从火柴来的光子,运动速度都是光速,出身没有贵贱之分。然而,此光速未必等于彼光速,因为速度会受周围能量的影响发生改变。因此,从太阳上迸发出来的光子,可能会被加速或减速,与从地球上迸发出来的光子速度不同,与真空中迸发出来的光子速度也不同,因为引力不同、温度不同、周围的物质和能量不同。人类认为光子会向黑洞的方向飞去,如果太阳的质量不断增加,体积不断缩小,逐步演变成黑洞,从太阳飞出的光子就不断减速,最终速度降到零,并掉头飞行。从太阳飞出的光子有远有近,一光年、一百光年、一千光年、一万光年、一亿光年和一百亿光年,若不是所有的光子都掉头飞行,也是较近的光子会掉头飞行。由此看出,光速是可变的。

能量的运动是常态,在真空中的速度是常值。只有在真空中,能量的速度才是其本来的速度。当然,所谓的真空也是一个充满辐射的空间。能量之所以天生就是高速运动的,可以从这么一个角度来理解:因为能量内部存在激烈运动,正是这种激烈运动推动能量高速运动。具体说是因为在一个能量聚合体之内,存在多个小级别的能量聚合体,这些小级别能量聚合体是高速旋转和高速飞行的,这些运动归根结底来源于周围的辐射,在特定的环境就会有特定的辐射,有特定的辐射就会有特定的运动。所以,任何粒子都是运动的,任何天体也是运动的。只要宇宙不存在辐射,整个宇宙都是静止不动的。

这就不难理解光子为什么能飞行130亿光年而动力不减了。在宇宙真空中,存在各种无形的辐射,特别是比光子小得多的原始粒子的辐射,在这些辐射的照射下,光子内部的小级别能量发生激烈运动,带动或推动光子飞行,这些辐射主要来自恒星和星系,在光子漫漫旅途中也会遇到各种外部辐射,这些辐射或者给光子加速,或者给光子减速,或者改变光子的运动方向,因而光子的飞行速度是时快时慢的,光子的飞行方向是时左时右的。进入地球之内速度是每秒30万公里,人类测得的光速只是光子在特定辐射条件下的速度。从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子、从地球射向太阳的光子和在地表水平射出的光子,速度应该略有不同,因为光子受到的辐射不同。假如宇宙是绝对真空,或不存在辐射,光子内部就是静止的,这样光子就飞不起来了。既然如此,光子或其它粒子在宇宙中的旅行就不是无止境的了,飞到了辐射稀薄之处就减速,飞到了辐射穷尽之处就停止。因此,宇宙就被一分为二了,一个是有形有边的宇宙,边在原始粒子飞行的尽头之处,这个宇宙是球形的;另一个是无形无边的宇宙,在原始粒子飞行的尽头之外,这是一个不存在物质和能量的绝对真空。当然,天外还有天,宇宙之外可能还有宇宙,只是太遥远,那是别人的宇宙,与人类关系不大了。

为什么能量聚合体越大速度越慢?主要是在一个能量聚合体之内,各种低级别的能量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不同,能量聚合体越大,内部低级别的能量聚合体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越复杂,因而发生了牵制。同方向运动的一个高速粒子与一个低速粒子结合,结合体的速度是介于两者之间的速度,也就是说高速粒子慢了,低速粒子快了。两个运动方向不同的粒子结合,结合体的运动方向也是介于两者之间的方向。当光子被束缚在电子之中时,只是电子的一部分,此时光子的运动速度与轨迹受到电子内部其它粒子的制约,电子内部各种粒子的运动综合之后,就成为电子的运动,作为光子来说,速度变了,轨迹变了。当其它粒子与电子发生碰撞,把光子释放出来,光子受到的制约就解除了,光子就还原为其本来的速度与轨迹,所以无论从太阳出来的光子,还是从火柴出来的光子,速度都大同小异——如果说两者不相等的话。光子速度是每秒三十万公里,地球速度是每秒三十公里,比光子慢了一万倍,就是因为地球内部的各种粒子运动方向与速度不一致,若一致的话,速度不会低于光速,也许还会超越光速,因为比光子更小的能量聚合体,速度应在光速之上,地球也是由这些粒子组成的。鉴于此,如果能让组成飞船的粒子运动方向与运动速度取得一致,就可以实现无动力飞行,在理论上也可以达到或超越光速。

速度是能量与天俱来的属性,一出生就带有速度,是什么能量带有什么速度。但速度不是恒定不变的,速度会受周围能量的影响发生变化,或提速或减速,均是由聚力或斥力促成,但归根结底是源于聚力,先有聚力后有斥力。燃烧是原子核抢夺别的原子的电子,这种抢夺就是正负电荷之间的聚力,各种粒子在抢夺过程中发生碰撞,才产生了斥力。核裂变是由炸药推动铀块聚合,导致中子裂解飞出,击中铀原子核,导致铀原子核裂变,裂变释放出众多粒子,激烈碰撞产生斥力。核聚变则是在核裂变爆炸产生的高温中,迫使氘核与氚核发生碰撞,从而产生斥力,释放出众多粒子,粒子激烈碰撞又产生斥力。两个天体碰撞,首先来源于彼此的聚力,碰撞发生后,电子与电子之间,质子与质子之间,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拥抱后弹开,就产生了巨大斥力,使更多的粒子分解、碰撞,并由此产生更大的斥力。

聚力与斥力也是能量加速与减速的源泉。两个天体在聚力作用下接近,能量的运动就实现了加速。飞船在轨道飞行,与稀薄的空气摩擦,产生斥力,导致飞船减速。流星落地后停止,是斥力造成的减速。汽车撞墙后停止,也是斥力造成的减速。高速物质与低速物质相撞,高速物质减速,低速物质加速。子弹击中铁块,铁块加速,子弹减速。人类正是运用这个原理实现各种运动的。子弹中的火药爆炸,产生高速气体,高速气体碰撞弹头,气体减速,弹头加速。汽车的运动、飞机的运动、火箭的运动都是如此。地球的运动、天体的运动,也是内部的部分粒子共同推动的结果。

能量之所以是守衡的,是因为物质在运动过程中遇到其它物质的阻挡,速度发生了传递,能量也就发生了传递。速度的传递是能量的一个重要性质,不然的话,活塞的速度就不能传到车身上,火箭发动机的速度就不能传到箭体上、飞船上乃至宇航员上。人与汽车,人与飞机,人与火箭的运动过程,就是速度不断传递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速度与方向的不断磨合,并最终取得一致。由于能量只能传递,不能消失,一颗核弹在地面爆炸,也会导致地球轨道发生偏移,只是程度大小而已,这与在飞船上点燃变轨火箭的原理是一致的。几十年来人类抱怨气候变暖,说不定是核试验把地球推入了更低的轨道也有可能啊。天体运动的轨道是脆弱的,轻轻一推就会脱轨,俗话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这是有科学根据的,何况是一千五百万吨TNT当量的核弹在地面爆炸?让这颗核弹在小行星上爆炸,就能使小行星变轨,同样道理,也一定能使地球变轨。一场战争是在地面某一区域进行的,持续不断地往这个区域倾泻几百万吨、几千万吨的炮弹、炸弹和导弹,也会影响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一个物体在真空中运动,没有遇到其它物体的阻挡,也会因为内部的阻力导致速度衰减。虽然能量或速度没有传递给外部的任何物体,但在这个物体之内有一部分粒子是向后运动的,只是被强行推着往前走罢了,这股力量最终导致物体减速和停止,这是能量在内部发生了传递。通俗地说,你推一个物体,这个物体也反过来推你,这就是反作用力,你不推了这个物体就慢慢停下来了。你出手的速度大于物体的速度,整个物体就等于是向后运动的。当然,能量不传递、无内阻也可能会自然衰竭,若原始粒子在绝对真空中不能永恒飞行,就表明能量也会自然衰竭,但人类还没有能力证明这一点,若得到证明能量守恒定律就被推翻了。

在海水中,突然出现了一个真空,周围的海水就会迅速涌入,填补真空。这是因为海水分子本身是运动的,海水分子向四面八方作无序运动,这种运动受到其它海水分子斥力的牵制,速度减慢,如果突然出现了一个真空,海水分子就摆脱了牵制,恢复了本来的运动速度,在瞬间填满真空。一个水分子在真空中的运动速度,是可以通过实验检测出来的。当然,在海中水分子还受到其它水分子的挤压,阻力消失后具有更高的速度。在地面烧一堆火,高温把周围的空气烤热,空气分子有了更大的活性,到处乱窜,向外扩张,上方的空气密度最小、阻力最小,烤热的空气就向上运动了。而周围的空气向火堆的方向流动填补空缺,也是向密度最小、阻力最小的方向运动,这与海水向真空运动的原理是一致的。

当能量的运动轨迹前方有障碍,不一定导致减速、加速或变轨,不减速、不加速、不变轨也就不成其为障碍。构成障碍的,必须是运动能量与障碍能量之间有斥力或聚力,有斥力的会减速或改变运动轨迹,有聚力的会先加速后结合,当然结合的瞬间是减速的,距离近了之后有斥力在起作用。没有斥力与聚力,就能穿越“障碍”。这是人类所不能理解的,但能量从来都是这么运动的,换句话说,物质从来都是这么运动的。

能量从聚合到离散,可以释放能量。确切说,能量从聚合到离散,粒子变小,活性增加,人们误认为是物质释放出能量。物质燃烧,是化学反应,两种分子结合为一种分子,或一种分子被置换成另一种分子,由于在结合过程中,有粒子被释放出来,这就是能量的释出,主要是光能与热能。光能就是光子的辐射,热能主要是可见光、红外线和紫外线的辐射,这些辐射推动电子、原子、分子运动导致温度上升。热辐射也是电磁波的辐射,如果光是光子流是确定无疑的,那么电磁波也应是粒子流,也就是说,包括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无线电波、X射线、γ射线在内的电磁波,都是粒子流,这些粒子不妨统称为电磁粒子,电磁粒子质量相近,速度相等,只是波长与频率不同。有一部分电磁粒子之所以看不到,是因为波长不同,人体基本生物没有开发出对这些波长的电磁粒子的感觉功能。从人的感觉来看,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γ射线是走直线的,电台、电视台、手机发射的电磁波是走曲线的。其实电磁粒子都是走直线的,区别只是不同波长、不同频率的电磁粒子穿透能力有所不同。能走“曲线”的电磁波,要么穿透能力大些,要么被大气电离层反射。当然,经反射的电磁波,也可以说是走曲线的。手机发射的电磁粒子,能穿透建筑物,因为这些电磁粒子与建筑物这两种能量不相斥或弱相斥。

包括光在内的电磁波,其实不是通常意义的波,而是人类尚不了解的另类波,本质上都是电磁粒子流。所谓波是某种介质的接力运动,类似多米诺骨牌,声波是空气分子一个撞一个的接力运动,水波是水分子一个撞一个的接力运动,这种运动的特点是:静态介质,传递运动,速度缓慢,能量衰减。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飞行,飞行速度极快,完全没有声波、水波的特点,但有时候又表现出波的特征。当一个电磁发射源向周围空间发射电磁粒子时,前后两个粒子之间的空间距离就是所谓波长,前后两个粒子的时间距离就是所谓频率,波长与频率是一回事。大学物理教科书中的所谓光的波粒二象性,让人感觉难以理解,波的运动与粒子的运动是两种不同性质的运动,在这里统一为一种运动,但又不能在本质上、原理上讲清其所以然,留下了遗憾。其实,波粒二象性是可以从道理上讲清楚的,只有讲清了道理,两种运动才能统一为一种运动,这个问题在后面再作进一步分析。

绝对零度以上的物质都向外辐射电磁射线,这些射线一部分来自原子核,一部分来自电子的相互碰撞,于是烤热周围,有了温度,这也是地表温度的直接来源。当然,地表物质的电子运动,其能量主要来自太阳,或说是太阳飞来的电磁粒子推动了地表物质电子的运动,光子、紫外粒子和红外粒子越密集,对电子的推力越大,电子的运动速度越高。如果阳光推不动电子,阳光再猛烈地表也不会被烤热,人也感觉不到阳光的温度,因为人体的电子无动于衷。人类认为电子从高能态进入低能态时,就向外辐射能量。电子为什么要从高能态进入低能态呢?在原子家庭中大家和平共处,相安无事,为什么会莫名其妙向外抛东西呢?显然是受到了外界物质的侵入,或内部的物质发生碰撞,才发生辐射事件。入侵者可能是相邻原子绕核运动的电子,可能是空中飞来的高能电子,可能是在物质内高速穿行的自由电子,受“激”之后,才有辐射。当然,同一个原子中的电子,自己人撞自己人也很有可能。当电子把自己携带的能量辐射出去之后,也就进入了低能态,辐射出去的可能是光子或某种小级别粒子,其因果关系是:碰撞——辐射——减能——降轨。

在高温高压下,电子与电子的碰撞会增加,并释放出大量的、各种各样的电磁粒子,摩擦、碰撞、燃烧、雷电、核爆等,都会增强电子碰撞,并释放出大量能量。电子碰撞的频率越低,发出的波长越长;碰撞的频率越高,发出的波长越短。按波长由长到短依次是: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也就是说,在上述各种电磁辐射中,无线电是最温和的电子碰撞发射出来的,γ射线是最激烈的电子碰撞发射出来的。雷达之所以能发射出强大的电磁波,是自由电子在天线中来回震荡、碰撞,释放出大量的电磁粒子。广播、电视、手机的电磁粒子发射莫不如此。

在地球的外核,物质的密度很高,原子外围的电子发生激烈碰撞,迸发出电磁粒子,形成高温,熔化一切,因此地球有一颗火热的心。铀核裂变,是大原子核拆解为小原子核,在拆分过程中有大量物质还原为电磁粒子,直接辐射出去,还有大量物质被还原为电子,电子与电子又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碰撞,并释放出大量电磁粒子,由于铀原子核质量大,有大量电磁粒子向外释出,人们就认为有巨大能量释放。的确,能量的释放是燃烧不能相比的,燃烧只是靠电子释放能量,核裂变是铀核释放能量。一个铀核质量是一个电子质量的43万倍,因而释放出的能量是巨大的。不过,核裂变还不是一种高效的核反应,原子核受到热中子轰击后,一般只是拆分成两块质量相近的裂块,只有少量粒子拆分出来,能量释放还是不彻底的。

汽车相撞也能释放出能量,能量先来源于物质的聚合,后来源于物质的离散。有一部分分子或原子被撞散气化,有电子与电子碰撞,迸发出电磁粒子,所以有能量释出。速度越高,离散的分子或原子越多,碰撞的电子也更多,释放的能量就越大。铀核裂变,是铀核与中子碰撞释放出电磁粒子。氘核聚变,是氘核与氘核碰撞释放出电磁粒子。与核裂变相比,氘核之间的碰撞更激烈、更密集。之所以说更激烈,是因为热核聚变是在一千万度以上的高温进行,氘核获得了很高的速度;之所以说更密集,铀核与中子只是发生一次碰撞,在同等质量下,热核聚变意味着有118个氘核相互发生碰撞。因此,拆分出来的物质更多,或说释放的光子、紫外粒子和红外粒子比核裂变多,所以人类认为核聚变释放的能量比核裂变多。

核爆释放能量的多少,不在于是核聚变还是核裂变,而是取决于下述因素:一方面取决于质量的大小,另一方面取决于拆解出的粒子种类与数量。在理论上,相同质量的物质,只有核裂变能彻底拆解,核聚变是不能彻底拆解的,否则就不叫聚变了。然而,人类目前只会使用粒子碰撞的方式释放核能,因而也就决定了核聚变释放的能量多于核裂变。在核爆炸中,核物质的拆分效率都不高,核裂变只拆分了千分之一,热核聚变只拆分了千分之四点七。核辐射是物质的缓慢拆分,能量的缓慢释放。冲击波不是核爆直接释放的能量,而是爆点周围的空气被烤热后膨胀所形成的气浪。无论是燃烧还是核爆,向外释放的能量主要是电磁粒子,主要是光子、红外粒子和紫外粒子。

地球的易燃物,绝大多数是含有碳与氢的化合物。因为这两种物质是氧的最爱,而且在特定条件下氧有能力从这些化合物中抢夺碳和氢,在抢夺过程中有电子与电子碰撞,辐射出电磁粒子。当一种物质是碳氢化合物时,燃烧就更激烈了。石油、甲烷都是碳氢化合物。因为大气中存在氧,才使燃烧成为地球常见的现象,才使生物有了更大活性,有了更多能量。生命中能作为燃料的糖、脂肪、蛋白质都是含有碳与氢的化合物,生命之所以是活的,首先来源于氧的活性,其次来源于碳和氢的活性。水的活性对生命也很重要,不过水中的氢和氧取不出来,氢和氧已经结合成稳定结构了,基本生物选择水,主要是取其物理活性,水在常温下是液态的,粘度低,流动性强,是广谱溶剂,能把各种养分溶解后带给远方的细胞,而且水分子有正负极,彼此能粘连在一起,形成内聚力,使水柱能从树根一直上升到参天大树的树梢。

由此可见,对生命而言氧是最重要的物质。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地球生命主要由氧、氢、碳、氮这四种元素和水这种物质构成。四种元素占人体96%,前三种元素是取其化学活性,氮则是制造生物分子所必须的材料,而且也是在空气中和土壤中唾手可得的材料。水占人体70%左右,人体注水后,整个人就活如流水了。不是么?君不见体内滔滔江河流不尽。这么看来,人体内的化学成分都是精心选择的。这当然不是环境的功劳,更不是自然的巧合,而是基本生物的精明,这说明基本生物不愧是化学大师。

话说回来,前文认为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都是电子之间碰撞迸发出来的电磁粒子流,不过X射线、γ射线似乎与其它射线有所不同,主要是携带有更大的能量,即这两种射线的粒子质量更大一些或速度更高一些,并可能是电子与原子核碰撞释放出来的电磁粒子流,人类的实验似乎更支持这一观点。也不排除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是电子与原子核碰撞释放出来的电磁粒子流。究竟是电子与电子碰撞还是电子与原子核碰撞产生这些常见的能量,还要做一些实验加以验证。

能量的拆分,就是能量的宣泄,有拆分就有宣泄。太阳首先是内聚,在太阳中心形成高温高压,引发氢核、氘核或氚核聚变,致使光子、电子、质子、离子等能量逸出。光子流形成光线,电子、质子、离子流形成太阳风。当然,红外线、紫外线、中子流等也向外释放能量。此外,还应有其他不能观测、未成“物质”的能量逸出。中子在太阳中是少数民族,被无数质子争夺,逃逸出来的不多。同样道理,地球的内聚也拆分了地球外核中的物质,在外核形成高温高压,熔化外核中的一切。有可能,地球外核每天都发生核爆炸,只是规模较小,深埋地下,人类尚未意识到。若地球质量大到一定程度,也会引发大规模的核裂变或核聚变,变成恒星。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行星个头都是这么小,为什么恒星个头都是那么大。

所有的行星都是不断成长的,通过吸纳周围的物质壮大自己,若时间足够长,行星迟早也会变成恒星。木星是太阳系中质量最大的行星,这颗行星似乎有变成太阳的趋势,对外辐射能量是接受太阳能量的2.5倍,说明木星有一颗火热的心,木星主要成分是氢,包括气态氢、液态氢和金属氢(液态金属相氢),层层包裹、厚厚覆盖着木星,相比之下使其岩核显得微不足道,若被某种外来因素或内部因素激发核聚变,就会成为一个新的太阳。

行星都是靠吃东西长大的。食物主要是撒布在公转轨道上的粒子、原子、分子、颗粒、团块和小天体。太阳风每天都吹来大量电子、质子、离子和各种气体,悄悄落到行星上或撒布在轨道上,要计算重量的话可能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说不定行星都是由太阳“吐”出来的物质凝聚而成的,包括太阳激烈爆炸喷发出来的物质。

物质凝聚得越大,引力越大,吸附物质的能力越强。像木星这样的行星,边绕太阳公转边吸纳轨道上的物质,主要是质子、电子、离子、氢气和氦气,每运行一圈自己也大了一圈,直到今天依然如此。当然,行星质量是增大还是缩小,取决于吸纳的物质多还是蒸发逃逸的物质多。像生物一样,行星也是有呼吸的,吸纳气体就是吸,蒸发逃逸气体就是呼,在一呼一吸中成长或萎缩。当木星遇到固态小天体时,吸纳进来后,沉入核心,壮大岩核。因此,无论木星质量处于增长过程,还是处于收缩过程,木星的岩核都是不断壮大的。木星的岩核大于地球还是小于地球,这是人类尚未弄清楚的。

当然,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也有氢覆盖,这些外行星的形成大体与木星一致,结构也与木星相似,有类木行星之称。不过,越往外氢越少,所以木星及以外的行星个头是一个比一个小。可能是木星以外的轨道环境不容易保存氢,越往外就越难保持氢。从温度来看,轨道越低温度越高,应该越难以保持氢,因为温度升高后氢更容易蒸发逃逸。不过,温度越高的行星,发出的引力辐射越强,吸附氢气的能力也越大,氢不容易逃逸;气压越大,氢的沸点越低,氢也不容易逃逸。在这里引入了引力辐射的概念,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全新概念,在后面再作详细解释。

地球和火星、金星、水星等类地行星,因为轨道太低,温度太高,氢就难以保持了,绝大部分都蒸发逃逸了,只是在大气中有少量气态氢,有一些氢与其它物质结合成化合物留了下来,如氢与氧结合为水留在了地球。火星轨道介于木星和地球之间,要么像木星那样有大量氢,要么像地球那样有大量水,缺氢少水是不正常的,也许水渗到了火星的地下,或者某种原因蒸发了。当然,火星两极也有水冰,只是与地球相比水量显得太少。

人体内的化学反应为什么能产生能量?是因为糖、脂肪或蛋白质在燃烧,所谓燃烧就是这些物质在分解,即分子中的碳被氧抢夺,形成二氧化碳;分子中的氢被氧抢夺,形成水。人每天排出的尿,主要就是化学反应中生成了水。人哭的时候落泪,运动的时候流汗,都是因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了水。人体内一个重要的能量来源,是葡萄糖彻底氧化成CO2和H2O。氧在抢夺碳和氢的过程中,造成电子的激烈碰撞,向外释放电磁粒子,主要释放的是红外粒子,也就是人类所说的热能。当体内的糖、脂肪、蛋白质分解时,释出的红外粒子推动了周围的电子、原子、分子,人就感到热。因此,所有动物都有红外线释出,这是能用仪器测出来的,红外成像仪就是一种夜视仪器。其实,在动物体外,有些物质分解时也能产生红外辐射,饲料的发酵,肥料的发酵,酿酒粮食的发酵,都会发热,这表明有红外辐射释出。温度升高,仅仅是人的感觉,本质上是电子、原子和分子运动加速。运动能减轻体重,因为物质分解之后,变成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排出体外了。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人体细胞中可以产生能量的分子,分子量比较大或十分大,绝大多数是生物大分子,因为拆解这些分子可以产生能量,分子大些还可以细水长流慢慢使用,源源不断释放能量。合成能量分子是积蓄能量的过程,分解能量分子是释放能量的过程。摩擦也会发热,是因为在摩擦中有部分物质被分解了、汽化了、电离了,被电离的电子相互碰撞,或与在位电子碰撞,迸发出电磁粒子。

磁是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人类认为电子的自旋方向决定了磁的产生:电子是一个像地球那样的小磁体,有两个磁极,由于自旋方向五花八门,相互抵消,物体就没有磁性;当自旋方向统一后,物体的磁性就显示出来了。这种解释不能让人信服,也没有确凿的证据。磁的本质是质子云集、离子云集或电子云集,也就是同性电荷的云集。地球上的磁分为地磁、磁石、磁铁、电磁铁等。无论是天体、铁块或石头,只要正负电荷分布不均匀,就形成了磁。地球的一极分布着大量的离子、质子,另一极分布着大量的自由电子,也就形成了两个磁极。地磁的形成原因,要么来自内部,要么来自外部,现在主流的看法是来自地球的内部,据说是地核中有一个巨大的发电机,发出了电,也生成了磁。但发电的前提是地核首先要有磁。如果地核有磁,还用得着你来发电吗?因此,更大的成因可能来自地球之外,在本文的后面再深入探讨这个问题。地球的自转轴是自己在运动中形成的,与磁极无关,现在的南北极与磁极不完全重叠,说明了各自的形成不同。但磁极的形成则与自转轴有关,所以两者才能趋向一致。

太阳也有磁和磁极,但没有固定的磁极,在激烈的爆炸翻腾中,很难在一端云集大量的质子、离子或电子,只是某些地方质子或离子多些,某些地方电子多些,形成一些不固定的小磁极。另外,由于太阳温度太高,磁性大减,磁场相对较弱。若太阳有固定的两极,且与地球异极相对,那就发生灾难了,地球就会像炮弹一样飞向太阳。

磁石可以看作是一个缩小的地球,由于某种原因少量原子被地磁电离,电子跑到了一端,离子跑到了另一端,形成两极。遇到了铁,铁外围的电子被磁石电离,跑到一端,而离子则跑到另一端,这样万有引力就被放大了,因为是离子直接面对电子,正负相吸,磁石就把整块铁吸过去了。被吸引过的铁,也就形成了磁铁,也有了正负两极,不过时间长了,电子又慢慢回到离子的怀抱,磁性又慢慢消失。磁石不仅能吸铁,也能吸钴、镍,主要原因是这三种物质的电子容易被磁石电离。

电磁铁是一块可变磁石,通电之后,线圈中有大量电子通过,与铁块上的电子有相斥作用,因而“推开”了铁块表面的电子,即电离了铁块表面的电子,把电离出来的电子推到了铁芯,铁块外层就成为离子体了,这块缠绕着线圈的铁块就变成电磁铁了,与外界的铁接触,就把铁电离了,使铁中的电子裸露出来,电磁铁的离子吸住了铁的电子,整块铁就吸起来了。

在理论上,任何物体都可以转化为磁体,包括人体在内也是如此。据2014年11月《镜报》报道,12岁的俄罗斯男孩尼古拉有一项特殊功能,他可以将硬币、勺子、眼镜吸在自己身上。报道称,尼古拉在一次电击中死里逃生,之后他发现自己变身“磁铁人”。当时,他斜靠在一根灯柱上,不料灯柱上的电线出现故障漏电,他立刻被电晕在马路上。尼古拉现在成了学校里的红人(有附图)。这说明,尼古拉被电击后,有部分原子就被电离成电子和正离子,两种电荷分布在不同位置,中间隔离带是原子,这样他就成为磁体了。不排除体内电荷最终演变成正离子和负离子,即自由电子被原子吸纳进入轨道了。这一事例也印证了磁的本质。

摩擦也能产生磁,用毯子与梳子摩擦,梳子就能吸起小纸片,这是因为摩擦之后,梳子上的一些电子脱离了,跑到了毯子上,毯子就带负电,梳子就带正电(也可能相反),梳子就能吸纸片,毯子也能吸纸片。人类把这种现象称为摩擦产生电荷,其实这种现象体现了磁是离子体、电子体或质子体的本质。

电是一种能量。在磁铁两极之间放入一根导线,导线内的电子就受到两极的作用力,一极是推力,另一极是拉力,一推一拉,电子就摇摇欲坠了,再沿切割磁力线的方向运动,就把电子抖落了,这些就是自由电子,这个过程也就是电离,可从字面上理解为电子脱离原子,也可理解为原子中的电子离开了。如果切割磁力线的线圈是闭合的,导线内的自由电子就会被磁铁负极推出,被正极拉回,电流就形成了。电流在线圈内流动,会遇到阻力,阻力来自未被电离的电子,定向运动的自由电子与绕核运动的在位电子有斥力,负负相斥,形成电阻。就像公路上的车流匀速运动,畅通无阻,有一部车停下了,车流就被阻了。当两种电子碰撞时,自由电子就减速了,重新进入离子怀抱,继续绕核运动,电流就减少了。电子相撞时会迸发出电磁粒子,密集相撞时可以产生热与光。

  导体是能电离的物体,半导体是在一定条件下能电离的物体,绝缘体是不能被电离的物体,超导体是能被完全电离的物体。在超低温之下,物体电荷之间的吸力骤减,电子更容易被电离,有的物体甚至能被完全电离,这就是超导了。在高温条件下,许多物质电荷之间的吸力减弱,就像磁铁在高温下吸力减弱一样,能不能在高温区寻找超导呢?也许比较困难,温度低了电子不能被完全电离,温度高了导线就熔化了,当然液体也可以作为导体。从理论上来说,常温下质子与电子结合最紧密,不可能存在超导,否则以原子为基础的物质就不能形成。在超低温和超高温,质子与电子的结合都比较松散,这是形成超导的条件。不过在超高温条件下电流能否形成,这是需要实验进行验证的,不妨让电流通过液态铁试试。

电子在电线流动是受到加速的,一方面是发电机电磁场的推力与吸力,另一方面是导线内离子的“接力搬运”。对流过来的自由电子,每个离子都拉一把,这样电子才能畅通无阻,也使电子的速度被加速到光速。如果有一处的原子未被电离,没“人”接力,自由电子就无法通行了,这叫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也叫绝缘。所以整条导线都必须是能电离的导体。如果一段导体内只有极少的电子被电离,搬运工就少,当关者就多,只有极少的电子能通过,造成电阻大,电流小,这是低效劳动。若想高效劳动,必须是电流大,电阻亦大。如果整个闭合电路内都是高效导体,则是电流大,电阻小,线路就会有大量电子通过,并与在位电子发生密集的碰撞,迸发出超常的光和热,把线路烧断,这就是短路。

发电机是制造自由电子的机器,用电设备是消耗自由电子的装置。电灯是个消耗电子的装置,灯丝是一个电阻,选择钨丝不仅因为熔点高,更重要的是钨的电子多达74个,被电离的电子多,未被电离的电子也多,既保证了电流流量,又形成了较大阻力,是理想的工作条件。电子是携带有光子的粒子,电子多碰撞释放的光子也多。爱迪生要是明白这个道理,就没必要为了寻找灯丝材料,盲目地试验1600多种材料了。自由电子在灯丝里不断碰撞在位电子,迸发出光子和红外粒子,并迫使自由电子与离子结合,重新归位。源源不断俘获自由电子,又源源不断生成自由电子。电子的整个做功过程,可以归纳为:电离——流动——受阻——碰撞——辐射——归位,这就是电灯的工作原理,任何一种用电设备的工作原理都大同小异。这么解释电,能讲得通,也好理解,不再是一本糊涂账。

不过,这么理解电流或电子的流动,还是有不尽人意之处。发电机生产的自由电子,在电线中以每秒30万公里的速度运动,瞬间到达万里之外的用电设备,过于神奇,不可思议,值得怀疑,是哪个科学家做了什么实验测过电流的速度?很有可能,是发电机和用电设备合力做功,发电机把自由电子推出去,用电设备把自由电子拉过来,电流就产生了。推拉的力量越大,电压越大。但自由电子不是瞬间从发电机到达用电设备,而是从一个原子跳跃到相邻的原子,并把相邻原子的电子挤了出去,电线中的电子都“同步易位”,于是似乎电子瞬间从一端到达另一端。说得形象些,电线一端的绕核电子,在发电机的推力之下,瞬间被挤到相邻原子上,相邻原子上的绕核电子就被挤了出去,依此类推,连锁反应,电线中无数个绕核电子都“同步易位”,电流就产生了。“同步易位”的电子越多,电流越大。若某处的绕核电子与原子核结合很紧密,推挤不出去,这就是电阻了。金属之所以是导体,主要在于绕核电子众多,外围电子与原子核结合不紧密,容易被推挤出去。

这么解释电有何根据?当然有。水厂不能通过提高压力把水送到一个没有打开的龙头,把龙头打开水就流出来了,这是压力传递的结果,水不是来自水厂,而是来自与龙头相接的水管。同样道理,发电机发出的电流,不能沿着电线流向一盏没有打开的电灯,因为发电机无力把电子从电线的一端推到另一端,把电灯打开电就流过来了,这也是压力传递的结果,电子不是来自电厂,而是来自与电灯相接的电线。交流电正负极每秒易位50次,说明电流有来有往,频繁变换,只有“同步易位”式的流动,才有可能实现这种运动。电话线中的电流,可以同时双向流动,也只有“同步易位”式的流动才有可能。在电线的金属原子中,一部分电子被推挤过来,另一部分电子被推挤过去,就实现同时双向流动了。当然,“同时”也可能是假象,瞬间正向“同步易位”,瞬间反向“同步易位”,电流看来也是同时双向流动的了。与光子等电磁粒子相比,电子可以说是宏观粒子,粒子大运动速度就慢,不可能达到光的速度,况且电线内物质密集,阻力重重,电子运动要达到光速可能性不大。

 正电荷与负电荷结合会释放巨大能量。电子与正电子结合湮灭,几乎所有的能量都释放出来了。质子与电子结合为中子或原子,电子与离子结合为原子,也有部分能量被拆分释放出来。雷电与短路是本质相同的事件,都是电子与离子结合造成了部分能量释放。在结合过程中电子与电子碰撞,迸发出巨大能量。太阳风吹来的离子在空中飘荡,地表也有不少自由电子,双方都有结合的欲望,但空气不是导体,无法走到一起,下雨后,水汽达到一定密度,就把空中和地面接通了,此时空中和地面若有一定量的离子和电子,电子就会向离子奔去,从而形电流,在电流的通路上电子一方面与水滴中的离子(这是在瞬间被电离出来的)发生激烈碰撞,另一方面与空中的离子发生激烈碰撞,释放出电磁粒子,产生光和热,使空气被烤热发生膨胀,产生震耳欲聋的声音。雷往往在大雨的初期出现,因为大雨才有足够的水汽,这样才能形成通路,下了一阵雨之后雷就少了,是因为该结合的都结合了,天地之间的异性电荷少了。雷出现在春夏,春天雨相对小些也能打雷,是因为空气比较潮,天地之间累积的电荷也比较多,不过通路还是不够畅通,春雷大多是闷雷。夏天倾盆大雨时霹雳雷才多,打雷时可看到一道闪光把天地接通,这就是电子流动的通路。这些都是直接证据。雷电都是落地的,只是多数落到了无人的地方,偶尔落到了有人的地方,雷就会劈人。

温度是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温度本身不是能量,而是人类对能量的一种描述和量度。高温是让人敬畏的,100度就让人恐惧了,何况是几百万度、几千万度、几万万度。温度是地球生物所特有的一种感觉,既然是感觉,温度就只存在于人的大脑之中,而不存在于客观世界之中。人感觉到的温度,在客观上是原子运动的速度,确切说是原子外围电子的运动速度,速度越高温度越高。电子运动的速度越快,就越容易挣脱原子束缚,飞了出去,成了自由电子,原子就解体成为离子和电子了,温度高到一定程度就彻底解体为质子与电子。而分子是靠公共电子来维系的,一旦公共电子飞了出去,分子就解体了。可见原子与分子的解体是同步的。当这一事件发生在细胞之内时,细胞的分子就解体了,被拆解出来的水蒸发了,被拆解出来的氧、氢、氮等气体飞走了,飞不起来的碳,也迫不及待抱住了氧,与氧结合成二氧化碳,又飞走了,人就剩下一点骨头渣子了。由于后果严重,人体细胞专门发明了一套装置感受原子外围电子的高速运动,电子运动一加速,人就感到热,这就是温度。可见温度就是原子外围电子的速度。给电子加速的途径很多,最主要的途径就是电磁辐射,可见光给电子加速的效率较高,紫外线、红外线也有较高的效率。因此,这三种射线是制造热或制造温度的主要工具。射线的密度越大,制造的温度越高。

地球温度升高的一个重要成因,是地表燃烧的增加,工厂的燃烧,汽车的燃烧,炉灶的燃烧,战争的燃烧,核爆的燃烧,森林的燃烧,矿山的燃烧,人体的燃烧,动物的燃烧,都会产生热能,这些热能一部分被地球吸收,一部分被大气吸收,所谓吸收只不过稀释罢了,温度还在,即使转化成其它粒子的运动,这些粒子也会通过某种形式释放出导致温度升高的辐射,只有少量温度通过辐射向宇宙空间散发热量,这样日积月累,年复一年,地表的温度就升高了。最近几百年温度升高加快,是因为工业化导致燃烧大幅增加,当然,人口和家畜、家禽的大幅增长也是原因。

人类认为,地球温度上升主要是温室效应起了作用,这是重要原因,但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在房子里烧一盆火,房子温度会升高,主要原因是有了燃烧,次要原因是房子保暖作用好。阳光的照射、地表的燃烧和火山的爆发,都是地表温度的来源。

人类一直认为力是一种能量。这当然是错误的,力只不过是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力是什么?按照经典的解释,力是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即能使物体获得加速度或变形的作用。概念模糊、朦胧、神秘,不够简单明了,从定义开始就让人糊涂了。力是最虚无缥缈的事物,人可以感觉得到,却又看不见摸不着。自从人类引入了力的概念之后,世界变得更加神秘,更不可解释了。力本来是用来描述世界的语言,但往往解释不通,有时越解释越使人糊涂。不是世界不可解释,而是语言出了问题。让我们尝试用经典力学解释世界。

飞船在轨道上飞行,人类认为有两种方向相反、力量相等的力:一种是向心力,一种是离心力。几乎可以肯定,不存在这两种力。如果真有这两种力存在,宇航员早就被分尸了。有人说向心力就是地球的引力。人站在地面上,可以感觉到地球的引力,人从空中下落时感觉到自己在运动,感觉不到地球的引力,人在轨道上飞行也感觉不到地球的引力,否则就不会失重了。引力说来就来,说走就走,不可思议。

脑袋顶块五吨重的石头从高楼跳下,人所承受的力应是人体重力加石头压力,或说是人与石头的重力之和,但什么感觉也没有,力不知给谁偷走了。也许有人说落到地面后这些重力都有了,如果地球真有一个法力无边的引力,何必要在人的脚下装个托盘才能显形呢?人落地后应有两种方向相反、力量相等的力:人与地球之间,是人对地球的作用力和地球对人的反作用力;人与石头之间,是石头对人的作用力和人对石头的反作用力。既然两种力相互抵消了,力也就不存在了,就像飞船上向心力与离心力相互抵消了一样,实际情况是人被压扁了。

站在地面上,人对地球的作用力能感觉得到,也能称得出来,脚下踩个磅称就知道了;地球对人的作用力没感觉,脑袋顶个磅称称不出来。当然,人类认为人对地球的作用力,也是地球对人的作用力,这两个力一正一反,相互抵消。这是把一件事拆成两件事来理解了,对不对只有天知道。

坐火箭垂直上升,人对重力的感觉很复杂。起飞、加速时觉得增重,匀速飞行觉得不增不减,减速飞行觉得减重。用力不能解释。起飞、加速时应是抵消了部分地心吸力,人应更轻,但人却是更重了;匀速上升时重力不增不减,用力来解释是重力与推力取得平衡,但在每秒一米的电梯和在每秒5公里的火箭,人的感觉都一样,难道电梯的推力和火箭的推力是一样的吗?火箭减速应是推力减少,按理人的重量应该增加,但人的感觉是自己轻了。怎么都解释不通,于是人类就搬来了一个叫做惯性的东西来帮助解释,问题就更复杂了,因为人类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惯性。

火箭升空,人类解释为火箭有推力;火箭关机,飞行仍在继续,人类解释为火箭有惯性。同样的飞行,一会靠推力,一会靠惯性,推力是力,惯性却不是力,这不是自相矛盾吗?还不如说是人类把能量运动的天性解放出来了,或说人类把能量运动的方向和速度改变了。

一个篮球从高处落下后弹起来了。人类认为是地球对篮球有反作用力,篮球的重量越大,反作用力越大。把篮球里面灌满沙子,重量增加了,地球的反作用力也应更大,篮球反而弹不起来了。若是把篮球换成两吨重的钢锭,地面就会陷下去一个深坑,说明钢锭对地球有作用力,但地球对钢锭的反作用力看不到。如果地球真有这么一个神奇的反作用力,人从几十层高楼坠下,就不会变成肉饼了。

火箭为什么能在真空中飞行?人类认为气体对火箭有一个反作用力,这是天大的误会,从喷管逃出来的尾气,自己逃命还来不及,还有闲心给火箭杀个回马枪?一个地球还扛不起一块钢锭,几团气体能扛得动几百吨的火箭?火箭比钢锭重多了,气体比地球轻多了。

飞机为什么能在空气中飞起来?按引力理论,一架几十吨、几百吨重的飞机,无论如何是摆脱不了地球强大引力的。为了解释飞机升空的道理,有人解释:机翼上翼面是弧面,流管变窄,空气流速加快;机翼下翼面是平面,流管较宽,空气流速较慢,形成了压力差,就把飞机托举起来了。话虽这么说,道理值得怀疑,弧面对气流是阻力面,为什么气流从弧面上流过速度反而加快了呢?平面对气流不是阻力面,为什么气流从平面上流过速度反而不如弧面?如果流管收窄可以使气流加速,那么把机翼后缘襟翼放下,下翼面流管也收窄了,其结果应是空气流速加快,压力减少,升力减少,实际上是升力增加了。我用纸做了一个上为弧面下为平面的简易机翼,让风扇从水平方向吹来,机翼升不起来,也没有飞天的欲望。我把一片有拱形弧面,剖面、外形均与机翼相似的小风扇叶卸了下来,放在水中作水平运动,“机翼”不但没有上浮的欲望,反而有下沉的欲望。这说明机翼提供给飞机的不是升力,而是“沉力”。问题越说越严重了,飞机、火箭的飞行原理人类都没搞清楚,就够胆飞上了天。

人类认为地心压力极大,真的吗?说不定这只是人类的想象而已,地心的物质从来就不知道什么叫压力,就像深海中的鱼从来不知道什么叫压力一样。人在十公里深的海底,会感觉有巨大压力;在十公里深的地层,就不一定感觉有压力了。若有一个刚好容纳一个人的空间,人会觉得暖和,不会觉得有压力。在很深的矿井,巷道上方也测不到压力。相反还可以承受压力,在几百米深的矿井,地面丢一颗像广岛那样的两万吨当量的原子弹,就感觉震了一下。同样道理,地球的内核也是固态的,哪来的压力?别忘了地球是圆的,若地心有压力,所有的拱桥都不能把圆心的砖石省略。

如何解释人在月球重量变轻?用牛顿力学解释那是因为月球质量小。月球的质量是地球的八十一分之一,按牛顿的万有引力公式计算,月球对人的引力也应只有地球的八十一分之一,但月球的引力却为地球的六分之一,多出13.5倍。若把离心力考虑进去,月球的引力可以增加一些,因为月球自转慢,但绝不会从八十一分之一增加到六分之一,人站在高速旋转的赤道和站在几乎不转的北极,重量相差也不太多。同样,九大行星的质量与引力不成比例,相去甚远。这说明,牛顿力学解释不了天体的引力。这么一来,月球引力、地球引力、太阳引力、黑洞引力,是怎么来的就成问题了。甚至是否真的存在这么一种引力,都是个问题。尽管人类可以用万有引力公式计算天体之间的引力,是不是真有那么回事,只有天知道。

如何解释空油桶上浮、氢气球上升?按牛顿力学,油桶、气球都有重量,在水中和空中都受到地球引力,应该下行,只有下行受阻后才能静止不动。然而,油桶和气球都向引力相反的方向运动。若说空气和水有浮力,那么浮力从何而来?在地球的势力范围之内,难道还有一种力比地球引力还大?一个小小的气球居然敢抛弃一个大大的地球,简直反了。如果引力没有了,就好理解了,气球想看看外面的世界,管得着吗?

由此看来,人类所说的力,好像不是那么回事。所以,老师一讲力学课,学生就开始糊涂了,讲的糊涂,听的糊涂,一塌糊涂。这也难怪,力是牛顿带给人类的礼物,牛顿看到苹果落地,就认定宇宙有一种叫力的东西存在,于是奉献给人类,人类拿起来就吃了,也不看看熟了没有。

用牛顿力学解释宏观现象,到处碰壁,似是而非;用牛顿力学解释微观世界,就完全不适用了。因为牛顿也没有完全弄清事物的本质,他试图用力来解释物质运动的某种现象和规律,但对物质运动的本质没吃透,至少物质运动的本质是能量这是他所不知道的。

为了解释微观世界,人类又发明了量子力学,明明是研究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科学,为什么要叫量子力学呢?力只是能量运动的一个要素而已,而粒子运动又往往不需要力。又是从名字开始就让人糊涂了,一般人费很大劲还不一定能弄明白是什么东西,还以为是有一种叫做量子的基本粒子具有无穷无尽的力量呢。看来物理学家还是需要补习一下语文,不然人类就很容易被搞糊涂。虽然量子力学名声日隆,但量子力学也解释不了宏观世界,说明这门科学有缺陷。

牛顿力学也好,量子力学也罢,都不能完全地、完整地解释世界,因而人类对力的概念要重新审视一下了。或者说,人类若想进一步理解世界,就必须把力的来源和本质解释清楚,只有这样,力的概念才有理由继续沿用下去。

既然物质与能量是一个事物的两个表象,那么是否可以用能量运动来解释力所描述的那些客观现象呢?试试无妨。既然力是一种人造语言,这种语言是用来描述某种事物的,换一种语言来描述无伤大雅。

人类所说的力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虚的。凡是两个物体不接触的都是虚的,如地球对月球的引力,地球对自由下落物体的引力,磁对铁的引力,只要两个物体不接触,都是虚力。一种是实的。人站在地面上,与地球亲密接触,两车在行驶中相撞,百斤重担压在肩上,都是实打实的,是实力。虚实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往往是由虚到实。苹果落地的过程,就是由虚到实的过程。要认识力就必须看透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从能量运动的角度看,虚力只不过是能量运动的方向确定;实力只不过是能量运动相聚时的能量侵切。苹果落地,只不过是苹果运动的方向指向了地心;两车相撞,只不过是双方的能量侵入了对方的躯体。

苹果为什么落到地下而不是飞到天上?这得从能量运动的本源说起了,能量的天性是运动的,能量聚合体之间的区别只有四个:质量的不同,结构的不同,运动的不同, 辐射的不同,除此之外,没有其它差异,正电负电,吸力斥力,都是假象;由此派生出的磁场、电场、电磁场、引力场,也是假象。

一种能量聚合体,无论是粒子、天体、星系,都是相似的,具有运动性、自旋性、辐射性、盘状性。

运动之所以发生,在于能量聚合体内外的能量场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导致能量聚合体发生位移,这就是所谓的运动了。物质运动是由物质相吸或相斥引发的,相吸时有一个收缩能量场起作用,相斥时有一个膨胀能量场起作用。一切物质的运动都是跟随能量场运动,即是能量场的运动带动物质运动。子弹从枪膛内飞出,是因为有一个膨胀能量场向外扩张,一直把子弹送到几百米乃至一公里之外。炸弹爆炸,也是因为有一个膨胀能量场向外扩张,把弹片送到了几百米之外。阳光射来,还是因为有一个膨胀能量场向外扩张,把光子送到了地球和远方。鱼在海中运动,是鱼摆动鳍和身体,营造出一个膨胀能量场,使自身发生运动。人在陆地运动,是人摆动双脚,在脚板与地面之间营造出一个膨胀能量场,使自身发生运动。以上的运动,都是在膨胀能量场作用下发生的运动,陨石落地则是在收缩能量场作用下发生的运动,即在陨石与地球之间存在一个收缩能量场。运动方向与运动速度,也是由能量场的运动方向与运动速度决定的。太阳对外发射出各种各样的电磁波,各种电磁粒子都是以相同的速度飞行,这说明这些粒子都是在一个膨胀能量场的作用下运动。在一个特定的空间之内,人类可以看到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这是作用能量场不同,同一个空间可以有多个叠加能量场,就像同一片水域有多种复杂的水流一样。

自旋之所以发生,在于内部各种小级别能量聚合体运动方向不一致,各种运动方向综合之后,就会得到一个结果:自旋。无论是粒子,还是天体、星系,几乎都有自旋。用一个指头轻推悬浮在空中的足球,往上部推球会向前旋转,往下部推球会向后旋转,这是因为受力点上的粒子往前运动时,受到其它部分粒子的拉扯,球就旋转起来了。若用指头在球的中部推足球,足球只向前运动,但不发生旋转,因为足球上下左右的粒子都向后拉足球,拉力相互抵消了。地球的旋转也是同样道理,地球中的各部分粒子运动方向是不同的,尤其地球表面各处的粒子运动方向是不同的,各处的粒子拉拉扯扯,地球就转起来了。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质量大的物体运动速度慢,拉后腿的粒子多着呢;质量大的粒子运动速度慢,也是同样道理,内部更小级别的粒子也在拉后腿。

辐射之所以发生,在于内部各种小级别能量聚合体运动时发生碰撞。原子核之内的各种粒子,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高速运动的,在运动中会经常发生碰撞,每次碰撞都会迸发出一些更小的粒子,重原子核由于内部粒子多,碰撞频繁,辐射也大。地球、太阳之内也发生粒子碰撞,也向外迸发出大量粒子。有些粒子是可见的,有些粒子是不可见的;有些粒子是可测的,有些粒子是不可测的(目前不可测);有些粒子穿透力强,有些粒子穿透力弱。天体吸纳进来的是物体(含天体),辐射出去的是粒子,这是一种物质循环的方式,也可能是一种动态平衡。

盘状之所以发生,在于辐射性和自旋性。一个能量聚合体一边旋转一边向外辐射,就在外围空间撒布了许多能量或物质,在旋转平面撒布得最多,于是就形成了盘状结构。在平面之内,越靠近核心能量的分布越密集。因此,任何一个能量聚合体,不论是粒子,还是天体、星系,都不是点状的,而是面状的,而且平面可以视为无限的,因为辐射几乎是无限的,这正是相距很远的两个物体都能相互影响的原因。不过,核心上的“点”是人类能够看得见的,外围上的“面”往往是无形的。因此,每一个能量聚合体,都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面,只是核心物质密度大,人类能观察得到,所以就误认是点状的。当然,说能量聚合体是盘状的,是相对而言的,客观说应是球状的,只是自旋平面密度大些,所以视作盘状的。银河系、太阳系、原子都是盘状的。理解了银河系的结构,就理解了各种能量聚合体的结构了。

能量聚合体一边旋转一边对外辐射能量,就在其外围形成一个旋涡能量场,而在宇宙中有许许多多大小不一的能量场,各种能量场是十分复杂叠加在一起的。这些能量场永远都处于变化之中,这种变化就导致能量场中能量聚合体的位置变化,也就是导致物质的位置变化,这就是物质运动的根本原因。

这样,我们就可以分析吸力与斥力是如何形成的了。质子是一个能量聚合体,一边自旋一边向外辐射能量,在其周围撒布了许多能量,形成了一个能量场,越靠近核心能量密度越大。电子也是一边旋转一边向外辐射能量,不过相比之下,电子辐射的能量要弱得多,在质子能量场中其作用可以忽略不计。电子能够吸收质子辐射出来的能量,当质子辐射出来的能量接近电子时会加速,电子就像张大了嘴把能量吸了进去。这样,质子辐射出的能量运动速度就发生了变化,由快趋缓,由缓趋快,也就是两头快中间慢,中部的能量场被拉薄了,形成了相对真空,能量场发生了收缩,于是电子就趋向了质子。就像两个物体之间出现了相对真空,两个物体就相互靠近了。

为什么是电子趋向质子?因为质子比电子大得多,质量是电子的1836倍,而质子与电子之间的能量场发生变化,只是两者之间管状“虫洞”能量场发生变化,这个“虫洞”只能容纳电子通过,质子体形太大,是无法通过的。这样,从表面看就是电子飞向了质子,或者说被质子吸了过去,或者说电子对质子辐射有趋向性,可以这么理解电子的行为。由此可见,因相互吸引作相对运动的两个物体,是因为两者之间的能量场出现了一个“虫洞”。也可以说,质子与电子之间能量场的变化,导致了电子的运动。

电子吸收了质子的辐射后,就增加了自旋的能量,获得了公转的能量,内部的碰撞也激烈起来,并产生能量源源不断地辐射出去。当然,电子能量场对质子可能也有影响,有什么影响暂时不作分析,这是次要的,稍后再作分析。

为什么辐射出去的能量接近受体时会加速?不太清楚,不过有几种可能。一是接纳辐射的受体,对于辐射而言相当于真空,越接近真空度越高,因而速度也就越快。所谓的“真空”,也就是没有相斥的能量,而粒子在运动中是有相斥能量的,相斥能量就是同类粒子。能量运动是粒子运动,同类粒子之间有斥力、有压力,若另类不相斥的粒子置身其间,斥力、压力就会消失,这就相当于遇到了真空。就像江河中的水分子向前运动受阻于前方的水分子,运动速度是有限的,若水中有一方真空可以大量吞噬水分子,前方的水分子到了这里就不见了,后方的水分子前进的阻力消失了,来自后面的挤压依然未变,于是运动速度就加快了。二是电子辐射的能量,可以给质子辐射的能量加速,质子辐射越接近电子,电子能量场越密集,质子辐射速度也就越快。因为电子辐射出去的能量也是粒子流,这些较小粒子照射到质子辐射出来的较大粒子,也可能成为其“动力”。三是电子能量场是一个旋涡状能量场,质子辐射过来的能量,越接近旋涡中心速度越快,被加速卷了进来。

这就是异性电荷之间的吸力,也是磁力、电磁力、重力、引力形成的原理。

由此可见,物质不是存在于真空之中的,而是存在于能量场之中的,所谓能量场也是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看不见的物质,能量场发生变化,物质的位置也发生相应变化。物质处身于动态的能量场之中,发生各种形式的运动就是很正常的了。在宇宙空间,存在着星际分子、宇宙尘埃和各种辐射,这些微观物质构成了宇宙基本的能量场。

电子向质子飞去,似乎应投入质子怀抱,不过,电子是趋向质子的辐射源,而质子是高速自旋的,辐射从切线方向甩出,电子就不断地向切线方向飞去,不断地扑空,这样就与质子不断进行捉迷藏的游戏,质子与电子就这样动态结合在一起了,于是氢形成了。电子占据了离质子最近的外围轨道(轨道不稳定),也只有在这个轨道才能有足够的辐射密度容纳和驱动电子。第二个电子飞来,由于电子之间有斥力,难以靠近质子,无法获得足够的质子辐射,质子驱动力不足,就留不住多余电子了,于是质子与电子只能一夫一妻结合在一起。

当原子核多了一个质子时,辐射出的能量多一倍,外围的能量场密度大一倍,这样就能在外围轨道容纳和驱动两个电子了,这就是氦。当原子核有94个质子时,就能容纳和驱动94个电子,这就是钚。不过,若再增加电子,就难以维系了,毕竟距离太远,内层的电子障碍太多,超出原子核的作用距离了,更重要的原因是原子核内的粒子太多,相互碰撞太多,对外辐射太大,衰变极快,所以钚以上的元素都是人造的不稳定元素。一般来说,原子序数越大越不稳定。这些元素可能也有天然的,但早就衰变成其它粒子了。

当然,原子核内质子之间存在膨胀能量场,质子与质子是不能抱团的,幸好有中子存在,中子与质子之间存在收缩能量场,能抱成一团,这样其它质子就可以“粘附”在原子核的中子之上了。一般是一配一,不过一夫多妻也很常见,几乎所有元素都有同位素,有的还有多种同位素,这说明一个质子可以吸附多个中子。值得指出的是,质子与质子之间的膨胀能量场,作用距离不远,这是质子能在原子核这个家庭中相处的原因。

归根结底,引力来自辐射,引力大小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辐射的强弱,二是吸收的多少,这是由辐射方和吸收方共同决定的。一个粒子温度越高,内部的碰撞越多,发出的辐射越强,吸收的辐射越弱;一个粒子温度越低,内部的碰撞越少,发出的辐射越弱,吸收的辐射越强。把一个常温下的原子慢慢降温,一直降到绝对零度,在这个过程中绕核电子是不断减速的,最终完全停止运动。因为温度降低后原子核内的碰撞减少,辐射减弱,引力减弱,当引力完全消失,电子就无法运动了,此时质子与电子之间的关系就结束了,双方都不束缚对方,彼此都是自由之身。当然,可能不必等降低到绝对零度,降到一定度数就不能驱动电子了。若被实验证实,则表明辐射就是引力的源泉。相反,把一个原子慢慢加温至恒星的温度,质子辐射增加了,电子的辐射也增加了,辐射对辐射,吸力变斥力,质子与电子也会分手,这就是太阳内部的情况。因此,太阳风吹过来的是质子和电子,也有离子,离子是在太阳表面合成的,还有一部分是在路途合成的。

根据玻尔理论,能级高的电子轨道亦高,能级低的电子轨道亦低,电子由高轨道跃迁到低轨道时,辐射光线;电子由低轨道跃迁到高轨道时,吸收光线。这一理论已被科学实验证实,只是电子轨道不是固定的而已。另外,还需要修正的是,因果关系说反了,应是辐射的吐纳为因,轨道的升降是果。这一现象表明,辐射与引力有关,电子辐射光线之后,携带的能量少了,可以吸收更多的质子辐射,质子对电子的引力增强,轨道拉低;相反,电子吸收光线之后,携带的能量多了,吸收质子辐射少了,质子对电子的引力减弱,轨道升高。当光线照射达到一定强度,电子就完全脱离原子核,成为自由电子逃逸出去,这就是光电反应。这些事例足以证明,辐射就是引力的源泉。在宇宙空间,引力中心都是辐射源,这也表明辐射就是引力的源泉。当然,没有辐射的黑洞也是引力中心,但这是人类捏造出来的。即使有黑洞存在,而且黑洞也有引力,那也是因为黑洞能大量吞噬辐射。

同样道理,太阳与地球之间的引力也是这么发生的。太阳一边旋转一边向外辐射能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能量场,地球处于这个能量场之中,地球吸收太阳的辐射,导致能量场的收缩,形成了“虫洞”,地球也就趋向太阳。由于太阳是一个旋涡状能量场,大部分辐射是旋转着飞过来的,其中有居主导地位的引力辐射——即能被地球大量吸收的辐射。因此,地球接纳太阳引力辐射的方向,就不是正对着太阳的方向,而是地球公转轨道的切线方向,因为太阳引力辐射从这个方向飞过来。这些辐射越接近地球速度越快,拉薄了能量场,造成了能量场的收缩,在地球与太阳之间形成一个弯曲的“虫洞”,刚好容纳地球通过,于是地球也就围绕着太阳旋转起来。这么看来,地球要掉到太阳上去也不容易,除非太阳不转了,幸好现在太阳以每秒两公里的速度由西向东自转。

地球与太阳之间,既存在引力,也存在斥力。来自太阳的辐射,有一部分是能被地球吸收的,这部分辐射就是引力辐射;有一部分是会被地球反射的,这部分辐射就是斥力辐射。因此,地球的公转轨道,很有可能是引力与斥力的平衡点。地球的物质构成、形状、形态和大小,都可能会影响地球的公转半径和公转轨道。同样道理,所有的行星也都是如此。也许,这正是行星不会落到太阳上的原因,或者说行星的公转轨道是相对稳定的,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落到太阳上。

不过,小行星则有可能落到太阳上。小行星在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不只受到太阳能量场的影响,还受到行星能量场的影响,两个或多个能量场叠加后,就会改变小行星的轨道,小行星就有可能掉到太阳上去或击中某个行星。若地球公转轨道的内圈有一颗巨型行星,或说若金星是一颗巨型行星,地球轨道就可能会受到干扰,发生扭曲变形,说不定也会掉到太阳上或跌入更低的轨道。幸好金星和水星都比地球小,对地球公转轨道影响不大。在地球轨道之外,还有一颗巨大的木星提拉着地球,不让地球掉到太阳上。

物体在空中向地面下落,也是这个道理,主要是双方电子与质子之间的能量场起了作用。越靠近地面速度越快,在于越靠近地面,地球辐射越密,能量场越强,这是加速度形成的原因,因为地球是一个球体,辐射是呈放射状发射出去了,离地面越远,密度越小。也可以说,是因为辐射有加速度,物体的自由下落才有加速度。辐射的加速度,是在向吸收辐射的物体接近时发生的,这既是能量场收缩的加速度,也是物体下落的加速度。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真空中称砣与鸡毛的下落速度是一样的了。因为称砣与地球之间的能量场,和鸡毛与地球之间的能量场,是完全一样的。在这两个能量场中,辐射的速度是一样的,能量场的收缩速度是一样的,物体的下落速度也就一样了。虽然称砣质量大于鸡毛质量,吸收的辐射和发出的辐射也更大,但摊到每一个质子和每一个电子,两者是完全一样的,因此不影响两者对地球的能量场。当然,速度一样不等于受力一样,还是称砣受到的吸力更大一些。

话说回来,不是任何辐射都会被对方吸收的,只有吸收对方的辐射,并使对方的辐射加速,才能使能量场发生收缩,才会导致引力的发生。符合上述条件的辐射,是特定种类的辐射,比如能被电子吸收的质子辐射,这种辐射可称为重力辐射或引力辐射。引力辐射有多少种,具体由什么粒子组成,目前还不清楚,因为质量太小,人类还观测不到。不过,有可能所有的辐射既是引力辐射,也是斥力辐射,一切取决于受体是吸收还是反射。

既然吸收辐射的物体趋向辐射源,那么太阳的辐射强于地球的辐射,被太阳引力辐射照射的人为什么不飞向太阳?人当然在飞向太阳,只是地球与人一起飞罢了。若没有地球,人也飞向太阳,确切说是飞向太阳引力辐射的照射方向——环绕太阳飞行。另外,任何一个辐射源,也同时是一个膨胀能量场,对周围的物体也有一定的斥力,是斥力大于吸力,或斥力小于吸力,还是两力相互平衡,要作具体分析。话说回来,对于人来说,最大的引力辐射来自地球而非来自太阳,太阳辐射不是主要的引力辐射。

还有另外一些辐射是相互减速的,质子辐射与质子辐射之间,电子辐射与电子辐射之间,就能给对方刹车、减速,这样两个粒子之间的能量对流,就是越靠近对方流速越慢,这就造成能量场发生膨胀,于是就把双方“推开”了,这就是同性电荷之间的斥力,也是物质之间的斥力。能量场发生膨胀是好理解的,在人类生活中经常可见。枪膛中的能量场发生膨胀,就把子弹头推了出去。火箭燃烧室内的能量场发生膨胀,就把火箭推了出去。阳光之于地球,是引力辐射还是斥力辐射?地球吸收阳光,阳光是引力辐射;地球也反射阳光,阳光也是斥力辐射。关键在于吸收多还是反射多,吸收多于反射就是引力辐射,反射多于吸收就是斥力辐射。

无论是引力还是斥力,无论是收缩能量场还是膨胀能量场,都是在两个物质或物体之间发生的,单个物质或物体不能形成收缩能量场和膨胀能量场。对于电磁粒子而言,太阳是一个膨胀能量场,这个能量场把电磁粒子辐射出去;对于向太阳坠落的天体而言,太阳则是一个收缩能量场,这个能量场把坠落天体拉了下来。因此,就不难理解运动的相对性了,运动总是相对于另一个物质或物体而言的,单个物质或物体不能形成运动,也无所谓运动,因为一个巴掌拍不响,不能形成收缩能量场或膨胀能量场。

了解了引力辐射和斥力辐射之后,就可以全面分析质子与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了。前面说到,质子辐射对电子有引力,电子辐射对质子有何影响?若能被质子吸收和加速,对质子就有引力;若能被质子排斥和减速,对质子就有斥力。由于这种作用处于次要地位,被质子强大能量场的引力作用掩盖了,其作用不得而知,不过可以通过实验进行分析。在实际中,由于作用微不足道,可以忽略。就像分析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时,无需考虑地球对太阳的引力。对于太阳而言,地球只不过是一粒沙子。

一个物体在宇宙中,实际上是处身于无数个能量场中,关键在于哪个是主要能量场,主要能量场发挥主要作用,次要能量场发挥次要作用。有些能量场作用方向是相反的,一个物体可以同时处于收缩能量场和膨胀能量场中,向哪个方向运动要看哪个能量场更强。因此,天体的自转,粒子的自旋,都好解释了,因为一个粒子或一个天体,处身于无数个能量场之中,各种能量场共同作用于一个物体或物质,自然就旋转起来了,这是从另一个角度解释粒子和天体的自转,即自转力量来自外部能量场。当然,外部能量是通过内部能量发挥作用的,太阳能量场作用于地球,对地球每个部分、每个粒子的作用,也是有所不同的,这一个能量场就可以使地球形成自转。具体来说,面向太阳的粒子受太阳辐射的影响,向太阳引力辐射飞来的方向运动,但其它部分的粒子运动方向与速度都有所不同,从各个位置拉扯地球,地球就转起来了。这样,外部“动力”与内部“动力”就统一起来了。

收缩能量场是加速能量场,膨胀能量场是减速能量场。一个空气中的自由落体,同时受到收缩能量场和膨胀能量场的作用,收缩能量场是落体与地球之间的能量场,膨胀能量场是落体与空气之间的能量场(受压膨胀),后者显然要弱多,所以落体依然向地面下落,只是在下落中受到减速制动。不过,在宇宙中膨胀能量场要比收缩能量场强大得多。两个天体相撞会发生激烈爆炸,炸得四分五裂,这表明膨胀能量场比收缩能量场更强大。

前文谈到,粒子越小速度越快,现在就好理解了,小粒子要么吸收辐射,要么反射辐射,运动趋向性单一;大粒子是小粒子的集合,有的吸收辐射,有的反射辐射,运动趋向性复杂,综合之后就得出了一个折中的方向和速度。这正是光子每秒运动30万公里,地球每秒运动30公里的原因,地球可以视为一个大粒子。

这样,吸力与斥力是怎么回事明白了,正电与负电是怎么回事明白了,重力与引力是怎么回事也明白了:都是彼此之间的能量场给对方辐射的能量加速或减速,造成能量场发生收缩或膨胀,导致物质相吸或相斥。

鉴于此,原子的结构人类需要重新认识了,核外电子的分布与人类认识的不同,不是随机撒布在原子核周围,而是呈盘状分布,由里到外,一圈一圈,就像九大行星的分布一样。当然,绕核运动电子的盘状分布,是指单个原子的状态,当有多个原子在一起时,或周围有较强辐射时,会产生干扰,电子运动轨迹会发生混乱。这与天体运动的相互干扰道理是一样的。在太阳系近距离的周围空间,若存在许多恒星,九大行星可能就不在一个平面上了。当绕核运动电子受到外部较大能量的辐射,电子的运动要么被推到更低的轨道,要么被拉到更高的轨道,甚至会脱离原子核,成为自由电子,这样电离就发生了。单身是暂时的,有机会电子就会重组家庭,不过在恒星内核,由于温度太高,电子没有这样的机会。

粒子的吸力与斥力,不只存在于质子与电子之中 ,任何粒子之间都有可能存在吸力与斥力,只是程度不同罢了。相对而言,中子对外辐射小一些,或对外辐射的“颗粒”较大,不具有明显的电性,即不具有明显的吸力与斥力。但由于中子也能在一定程度吸收辐射,也能与某种粒子相吸,中子与质子就因相吸而结合在一起。光子与电子之间,在不同的情况下存在不同的力,不饱和电子可以吸纳一个光子,成为饱和电子,由于有光子的加入,对光子就相斥了,电子发生碰撞就把光子释放出去,成为不饱和电子。地球上的多数物质都反光,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饱和电子把光挡了回去;地球上的多数物质也吸光,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不饱和电子把光吸收了。不过,这是次要的,主要的还是原子核中的质子吸收光子。由于吸收的程度不同,颜色就有深浅之分。黑色物质吸收了大部分光,即吸收了大部分光子。

当光子被质子吸附时,由于光子失去了独立的运动,不能进入人眼,也不能通过电子显微镜进入人眼,人是观测不到的,这样从表面来看,光子照到黑色物体就不见了,这是因为被原子核中的质子俘获了。在质子表面的光子,是相对静止的,这也表明光速不变是荒唐的。若光速不变,黑色物体就不可能存在,光子要么穿透黑色物体,要么被黑色物体反射出来,因为人类认为光子一旦出现,就永远以光速运动。

这么说来,恒星与恒星之间有没有引力?可能有也可能没有,有没有要看双方的辐射是否被对方吸收。若是没有引力,只有斥力,也不奇怪,因为恒星发出的辐射可能是相同或相似的,这些辐射之间有斥力,现在宇宙中的恒星,绝大部分都是各自占领一方空间的,人类从未观察到有两颗恒星相撞,若彼此有巨大的引力,至少经常可以看到恒星相撞,毕竟恒星的数量多如沙海。当然,恒星之间有引力也好理解,毕竟恒星发出各种各样的辐射,其中某种辐射被对方吸收也属正常。凡是能被对方吸收的辐射,就可称为引力辐射;凡是被对方反射的辐射,就是斥力辐射。同样道理,星系之间的关系也类同恒星,两个星系之间斥力辐射占主导地位,两个星系就远离而去或保持距离;两个星系之间吸力辐射占主导地位,两个星系就相互靠拢,甚至发生相撞与合并。

一般来说,温度低的天体可以吸收温度高的天体的辐射。银心是一个、一组或一群超高温恒星,太阳可以吸收银心的辐射;恒星是高温天体,行星可以吸收恒星的辐射;行星温度也高于卫星,卫星也可以吸收行星的辐射。一般来说,天体质量越大,温度越高,辐射越强,引力越大。

太阳是一个旋转辐射源,以每秒两公里的速度由西向东旋转,在太阳的旋转平面,形成了最密集的辐射,在这个平面具有最强的能量场,引力也最大,所以九大行星是大体分布在这个旋转平面上的。与旋转平面有一定倾角的平面,也有辐射发出,但要弱得多,能量场也不够强大,引力相应也小,只能吸引质量较小的小天体,如彗星、小行星等。

若有一个行星正好挂在太阳的自转轴上方或下方,即与太阳旋转平面垂直,两者之间可以视作直线能量场,行星就可能坠落到太阳上,因此在这两个方向找不到行星。不过,也有彗星从太阳两极上方飞过,德·维科彗星是以85.1度的轨道倾角公转的,近日点与太阳的距离是0.66个天文单位,差不多是金星到太阳的距离,这是很远的了。也许是彗星从远处向太阳飞来,加速过程比较长,到了近日点时已有较高的速度,不容易掉到太阳上。当然,不容易不等于掉不下去,假以时日也可能会掉下去。有的彗星居然穿进日冕,这就是正在落入太阳或即将落入太阳的彗星。许多人认为彗星的近日点离太阳很近,其实多数彗星近日点离太阳比地球还远,在人类已命名的104个周期彗星中,近日点低于地球公转轨道的才17个,最近的也有0.19个天文单位,那些与太阳接吻的彗星,显然是要拥抱太阳的。

无论如何,在太阳两极上方飞过的彗星极少,绝大多数彗星大体是在太阳的旋转平面运动的,也就是被太阳旋涡能量场带动公转的。太阳引力辐射来自太阳中的某种粒子,这些粒子也是高速旋转的,在任何一个方向都有引力辐射发出,这些引力辐射的集合,就在这一方向形成了旋涡能量场,自然可以带动彗星以接近90度的倾角绕日公转,尽管这不是永久轨道。

银河系也是盘状的,与太阳系同在一个大的平面上,从水平方向飘过来的星际分子和宇宙尘埃比较多,太阳也有较多机会吸纳这些物质。至于有没有较大天体飘过来,不敢肯定也不敢否定。银河系之所以是盘状分布的,道理与太阳系相同,银河系中心有一个强辐射源,这个、这组或这群天体是高速旋转的,主要辐射分布在旋转平面上,主要能量场也分布在旋转平面上,受其影响的外围天体也就大体分布在这个平面上。

同样道理,月球也大体位于地球的旋转平面上。月球也是这么绕地运动的。地球虽然不发光,但也有较大的引力辐射,除了质子的引力辐射之外,还有另外一些电磁辐射源,其中有的电磁辐射可能是引力辐射。①地球被太阳烤热,自然就有电磁粒子向外辐射。②直接向外反射太阳的电磁辐射。③地核也有能量透过地表对外辐射,地核最高温度达5700℃,与太阳表面差不多,可视为一个小太阳。④大气层之外有高低两条地球辐射带,环绕赤道上下低纬度地带,有大量的质子、电子等高能带电粒子进行高速运动,并向外辐射出电磁射线。⑤地球辐射带之外的磁层,也有大量带电粒子,也对外发出电磁辐射。由于地球与月球距离近,这些能量足以推动月球运动了。当然,最大的引力辐射还是地球质子辐射的集合。也许是因为地球有多个引力辐射源,而月球又离得很近,来自不同方向的辐射共同作用于月球,月球才有了18.3—28.6度的轨道倾角。

月球也是俘获的,月球本来是一颗行星,受太阳和内行星吸引向太阳坠落,轨道逐渐下坠,进入地球轨道附近时被地球收留。太阳系行星的卫星,大体都有相似的来源,都是向太阳坠落时被行星收留,坠落方式是公转轨道逐渐下降。太阳系内的行星,包括小行星,向太阳坠落是一个大趋势,质量越小下坠越快,主要是受内圈行星额外力量的下拉;轨道越高下坠越快,主要也是受内圈行星额外力量的下拉。这样小行星就路过了许多行星轨道,甚至就在相同或相近的轨道围绕太阳公转,速度一快一慢,会合就是必然的了。由于同向运动,相对速度不大,接近后受大行星旋转辐射能量场的影响,小行星就围绕大行星运动了。

若是小行星质量太小,大行星提供的引力就不足,轨道下坠相对较快,就会在较短时间落到大行星上,或者没有围绕大行星运动就直接落了下来,或者匆匆穿过大行星公转轨道,坠入了更低的公转轨道。水星自转周期是58天,金星自转周期是243天,没有足够强的旋转辐射,只有较弱的质子旋转辐射,没受到行星旋转的加强,路过的小行星难以进入金星和水星的轨道,要么直接落到了这两个行星上,要么进入轨道后轨道不断下坠,最终还是被拉了下来,因而它们没有卫星。这也证明了辐射是引力的源泉:行星旋转,卫星环绕;行星不转,“卫星”坠落。

下坠的小行星大多被土星、木星收容,形成卫星或接纳入怀,只有漏网之鱼才被火星、地球收容,当小行星变成卫星后,有了稳定的绕日轨道,轨道上又有足够的弥散物质,卫星就有了较好的成长条件。地球没能挽留住的小行星,轨道不断下降,要么击中金星,要么击中水星,要么击中太阳。值得注意的是,从宇宙时间来看,小行星轨道下坠速度是较快的;从人类眼光来看,小行星轨道下坠速度是缓慢的,甚至不能被一两代人察觉,下坠到地球附近的小行星,在人类看来只是低轨小行星而已,说不定金星、水星也是正在下坠的小行星,地球可能也不例外,这也是不同时期有不同生物的原因之一。不过,人类不必担心有朝一日掉到太阳上,人类将来有能力抬高地球轨道。以上所述,是太阳系卫星的由来。

太阳系中的卫星和行星,都是上帝为人类准备的后花园,地球人满为患之后,既可以向这些星球迁移人口,还可以把这些星球放下来或拉起来,让它们进入地球附近轨道,也可以成为地球的伴星,就像地球与月球一样,然后改造这些星球的环境,让这些星球适合人类居住,这是最有效、最可行的办法。两个地球相距不远,相互对望,彼此之间通话、来往也方便,这样人类就不孤独了。第一个细胞在地球出现时是孤独的,后来不孤独了;第一个智人在地球出现时是孤独的,后来不孤独了;人类在地球出现也是孤独的,将来就不孤独了。

地球的辐射主要来自质子的辐射,质子的辐射是旋转的,旋转方向是随机的,在地球之外的任何一个方向,都有地球质子旋转辐射,只是在地球自转方向上叠加的质子旋转辐射最多。这也是人造地球卫星倾角越大发射越难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是倾角越大向地球自转借力越小。假定地球的辐射是垂直于地面的,当地球由西向东旋转之后,辐射就被拉弯了,在一定高度上辐射就是由东向西的放射状,一颗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重叠的卫星,就是在飞行方向的前方获得地球的辐射,并形成动力。

当然,地球的辐射不仅是垂直于地面的,各个方向都有,但无论是什么方向的辐射,都会在一定程度被地球的自转拉弯,赋予由东向西的倾向性。在南北两极,地球辐射没有被扭曲变形,是正常的放射状,当然也有旋转,因为质子是旋转的。辐射被扭曲变形,类似于磁力线被扭曲变形,一个磁极发出的磁力线,可以近似看作是直线的,多了一个异极之后,磁力线就扭曲变形了。磁力线本质就是辐射线,是质子发出的电磁辐射被电子吸收,辐射所走过的路线就是磁力线,磁力线的弯曲表明辐射是弯曲的。

有一定倾角的卫星,也是在飞行方向的前方获得地球的辐射,毕竟在任何一个方向上都有地球的旋转辐射,而且是运动方向前方的辐射最密集,就像人在雨中跑步,无论向哪个方向跑,雨点总是从前面打来。换句话说,一个运动的物体各个方向都有引力辐射照射,迎面而来的引力辐射才能形成最大的收缩能量场,物体就沿着这个方向飞去。形象地说,前方的能量场被收缩了,后方的能量场拉伸了,于是物体就向收缩能量场飞去。因此,发射卫星时,当火箭关机时卫星获得的方向大体就是轨道的方向。当然,当卫星倾角大于90度,成为逆行卫星时,从行星获得的动力就有所不同了,这个问题在后面再研究。

微观运动与宏观运动相似不是一种巧合,而是具有同源性。总的来说,无论是微观粒子,还是宏观星系,其基本结构都是旋涡状的,因为核心的能量聚合体是旋转辐射源。人类把星系分为旋涡星系、棒旋星系、椭圆星系和不规则星系等,在本质上基本都是旋涡星系,只是视角不同、运动不同、组合不同或生命阶段不同而已,如棒旋星系与旋涡星系没有本质区别。椭圆星系可能是被人类的视角看扁了,俯看是旋涡,斜看就是椭圆了;可能是中心天体旋转很慢,从远处看不出旋涡状结构;可能是中心天体停止旋转,外围天体正在向中心天体靠拢;可能是近处有一个相邻星系,扰乱了其旋涡状结构;可能是两个旋转方向相反的旋涡星系,正在发生碰撞结合;可能是中心天体发生爆炸,外围天体正在被吞噬并停止旋转;可能是一个超级天体发生爆炸,裂解、抛撒出众多恒星(这暗示了星系的起源)。有些很不规则的星系,只是超级爆炸后的弥散物,没有协调一致的运动,已不能视为一个星系了。 

物质的引力辐射使能量场发生收缩,这是物质得以凝聚的重要原因。原子是这么凝聚的,分子是这么凝聚的,物体是这么凝聚的,天体是这么凝聚的,星系是这么凝聚的。当一团物质发出强烈的引力辐射时,这团物质就有了凝聚力,就会由小到大。太阳是这么形成的,恒星也是这么形成的;反过来说也成立,当一团物质凝聚得足够大时,就会发生热核反应或某种反应,释放出强大的引力辐射。

当两个氢原子相遇时,双方的电子首先趋向自己的质子,其次趋向对方的质子,这样两个原子就抱在了一起,形成分子。这种趋向性的存在,使无数的分子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尘埃、一个颗粒、一个团块、一个天体。一个天体形成后,所有质子发出的引力辐射叠加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引力辐射源,对这个天体的所有电子都有影响,对周边天体的电子也有影响。天体最厚的方向辐射最强,对于一个球形天体,直径的方向辐射最强,所以人类误认为地心有一个引力。这样,由于所有的电子都趋向球心方向,天体得以成型。

行星的对外电磁辐射与太阳有所不同,太阳是热核聚变产生的电磁辐射,行星对外电磁辐射主要是质子辐射的集合,当然在一些较大行星的内部,也有一颗火热的心透过表层向外辐射能量。地球的最厚之处,辐射最强;地球的赤道之上,辐射最强——在自转方向上辐射最强。地球是一个外形像土豆的天体,表面凹凸不平,有科学实验表明,凹的地方引力小,凸的地方引力大。地球表面最大凹陷在印度附近,那里的引力比地球表面平均引力小0.3 ‰ 。这说明,地心并没有一个引力,引力来自物质堆积最厚之处,也就是说物质最厚之处叠加的引力辐射最强。

在太阳的势力范围之内,一个原子、一个分子、一个尘埃、一个颗粒、一个团块、一个天体,对太阳的辐射都有趋向性,其结果是绕日运行,并逐渐落向太阳;小于原子的粒子,对太阳则有背离性,其结果是从太阳中辐射出去或喷发出去。是飞向太阳还是飞出太阳,取决于这些物质与太阳之间是什么性质的能量场,是膨胀能量场就分离,是收缩能量场就相聚。

一般来说,天体是在较弱能量场中由浓密的宇宙尘埃凝聚而成的,达到一定质量后,可以大量吸附宇宙中的分子、尘埃、颗粒、团块和小天体,继续长大。质量相当或相差不大的天体,就难以结合了,相撞后会炸得四分五裂。另外,由于双方存在强大的旋涡能量场,也难以相撞,或小质量的环绕大质量的,或双方质量相当,相互环绕。

太阳系九大行星,有可能是在太阳系中慢慢长大的,也有可能是太阳俘获的,还有可能是太阳收养之后哺育长大的。由于物质之间有聚力,一切物质、物体、天体都是慢慢长大成型的,问题只是在哪里长大的。只要在公转轨道及附近有足够的物质,就可以慢慢长大成为行星。不过,在相近的公转轨道上,固态天体与固态天体聚在一起并不容易。在木星与火星之间的公转轨道上,有50万颗小行星,但并不能聚合为一颗行星。由固态、液态或气态天体吸纳气态物质可能性较大,一个庞然大物从空中扫过,周围的气态物质就吸附过来了,随着压力的增大,气态物质逐渐变为液态物质。有科学家计算过,每年落入地球的物质只有十万吨,这是微不足道的,也许忽视了大量不可见的气态物质。地球大气圈质量为5000万亿吨,如果公转一圈平均获得千分之一的大气,就是5万亿吨,这不是一个小数字,公转46亿圈就可获得2.3×1022 吨,相当于四个地球。

九大行星起源于太阳系的可能性最大。太阳中有90%的氢和10%的氦,其它元素太阳都有,虽是微量元素,但由于太阳质量巨大,绝对数量不算少,尤其是氧、碳、氮、镁、硅、铁、钠、铝、磷、硫等元素较多,这些元素都是组成九大行星的主要元素。太阳上多的元素,行星上也多;太阳上少的元素,行星上也少。氢在太阳上占90%,在行星上也大体占90%;氦在太阳上占10%,在行星上也大体占10%。

行星的质量主要集中在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上,这些行星的物质构成都是相似的,主要质量集中在液态物质上,液态物质是由大气底部的气体在高压下液化而成的。因此,分析大气成分和比例,就可知液态物质的成分和比例,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大气中的主要成分是氢与氦,比例分别为:86%与13%,97%与3%,83%与15%,79%与18%,这些行星的液态部分也大体是这个比例。由此可见,行星的主要成分及比例,与太阳的主要成分及比例,大体相符,这足以说明行星起源于太阳系。类地行星主要成分与比例,与太阳相去甚远,主要是轨道太低,温度太高,无法保持低熔点的氢与氦。当然,卫星、彗星、小行星和太阳系的其它附属物质也起源于太阳系。微量元素不好估算,但相信微量元素的比例也是大体相符的,地球上的稀有元素,在太阳上也是稀有元素,地球上的金少,太阳上的金也少。

太阳喷发出来的物质,冷却之后会自然抱团,因为彼此之间存在引力辐射,这个团块最初是气态的,随后有液态、固态物质形成和加入,团块越长越大,引力越来越强。在太阳能量场的作用下,一边围绕太阳公转,一边吸纳物质成长。长得快的最终成为行星,长得慢的最终成为小行星和彗星。这么看来,九大行星是太阳生养的儿女。

在海王星、天王星、土星和木星附近运动的一些小行星,轨道被这些大型行星拉扯变形,小行星演变成彗星,有了近日点和远日点,逐渐靠近太阳时,冰熔化成水,水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全部蒸发或蒸发了一部分;逐渐远离太阳时,未蒸发的水蒸气又凝结为水再凝固成冰,并开始吸纳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其中的冰主要是在大型行星轨道之间或之外获得的,也就是说那个地方可能是太阳系的水库,这是一个环状的水库,环绕太阳一圈水,存在形式是冰粒、冰块、冰团。

彗星的一项任务就是取水,把水带给被太阳烤焦的、干旱的低轨行星。彗星每公转一圈,外围的冰熔化蒸发,彗核则长大了一圈。蒸发的水蒸气大部分留在了地球轨道和太阳之间,地球扫过时就获得了水蒸气,太阳风也把内圈的水蒸气吹到地球轨道,使地球有更多的机会吸纳水蒸气。当然,水蒸气被地球俘获时已凝固成冰粒、冰块和冰团,进入大气层时又重新汽化成水蒸气,成为云的来源之一,再以降雨的形式落到地球,于是地球就有了海洋。在地球轨道之外,太阳风吹来的水比较少了,所以火星获得的水比地球少;在地球轨道以内的区域,水比较多,但金星、水星温度较高,保持不了水,又蒸发到太空中被太阳风吹了过来。这是地球水来源的第一种可能。

第二种可能是流星带来的,流星可能是冰、岩、土的混合物,冰在大气层中汽化成了云,被人类忽视了。第三种可能是流冰带来的,有些环绕太阳公转的小天体主要成分就是冰,是冰粒、冰块和冰团,靠近地球时被地球吸了下来,在大气层中汽化成云,这类小天体或微型天体,在此称为流冰,因为烧不着,人类看不到,不成其为流星。第四种可能是因为地球大气中得天独厚存在氧,太阳风吹来大量的电子、质子,靠近地球或进入地球大气层时重组为氢,氢与氧在闪电的撮合下结合为水。第五种可能是太阳风吹来氢和氧,太阳中90%是氢,氧是微量元素,但在微量元素中属宏量元素,这两种元素进入地球之后,在自燃、闪电、火山和天体撞击中起火燃烧,生成了水,这是地球水来源的最大可能,也是太阳系水来源的最大可能。俗话说水火不容,没想到火是水之父。

若地球水起源于第二至第四种可能,就意味着地球轨道及附近空间,是太阳风中的粒子合成水的主要区域,或者是在太空中合成,或者是在地球空气中合成,或者是在地球表面合成。每天向地球坠落的流星,解体消失得相当快,也许绝大多数不是陨石,而是冰块。问题是冰在高速坠落中会起火吗?若不能起火,就是冰块中夹带的杂质在燃烧。

分布在冥王星公转轨道之外的小行星,有机会成为大行星,这是大行星的主要来源,因为只吸纳物质,不外吐物质,成长得比较快。吸纳的物质主要是太阳风吹来的物质,这类小行星每公转一圈就长大一圈,在几十亿年之中可以长得很大,当直径达到两千公里时,就可以视为大行星了。

太阳与九大行星组成的家庭,可能是恒久的,可能是动态的,也可能是临时的。若是临时的,迟早会分道扬镳、各奔西东,当太阳熄灭的时候,太阳的能量场消失了,太阳的引力也消失了,树倒猢狲散,各大行星就会飘离太阳系,四处流浪漂泊,当进入其它恒星的能量场时,就会投奔新的恒星。其它恒星的行星,命运也与太阳系的行星相同。因此,太阳系各大行星可能曾经是其它恒星的行星。虽然这种可能性不大,但也是一种可能。

光子的运动也能用能量场的变化来解释。太阳是一个向外膨胀的能量场,光子在两个大级别粒子相撞中被迸发出来,两个大级别粒子相撞时存在一个膨胀能量场,把光子推了出去,周围的能量场与光子发生的作用很弱,对于光子而言近似于真空,于是光子就随着膨胀能量场飞出去,但两个大级别粒子制造的能量场,强度是有限的,因而光子是飞行不远的。不过,太阳无数粒子碰撞制造了一个巨大的膨胀能量场,光子可以随着太阳膨胀能量场飞向遥远的地方,太阳能量场的膨胀几乎是无限的,光子的飞行也几乎是无限的。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光子可以飞行130亿光年而动力不减了,因为是随着能量场的膨胀向前运动,是“顺风”“顺水”飘来的。换句话说,运动的是能量场,而不是光子,光子只是能量场中的一个粒子而已。在这个能量场之中,有许多大小不等的粒子,有的是人类已知的,有的是人类未知的,光子是其中一种粒子,这些粒子都以相同的速度前进,包括所有的电磁粒子,这正是各种电磁波都是光速的原因。光子与光子之间是有斥力的,前后两个光子保持相应距离,后面的光子可以推动前面的光子,当前面光子的速度衰减之后,后面的光子就会“推一把”,其它与光子有斥力的粒子也在推光子,所以光子可以飞得很远。

光子不是完全相同的,也有微小差别,主要是吸收或释放能量的程度不同,有的吸收或释放多些,有的吸收或释放少些,质量也因此有了差异,这就构成了不同能级的光子,在速度相同的前提下,质量越大能级越高。能级不同的光子,与能级不同的电子相似,电子吸收能量越多,能级越高,轨道越高;释放能量越多,能级越低,轨道越低。相同能级的光子,可能是组成有规则的队形结伴飞行的,彼此之间具有相同的斥力,保持相同的距离,也就形成了固定的波长,这就是光波的由来。当然,能级相同的光子在飞行过程中,上下左右距离逐渐拉开,前后距离保持不变。这样,实际上就是能级相同的光子一个接一个向外飞行,光子就串成了光线,一条条光线呈放射状从恒星中飞出。

光波不一定是来自恒星原子的振动频率,恒星表面可能没有原子存在,数量众多的原子振动也不可能是同步的,因而向地球射来的光子也应是杂乱无章的,无法形成有规律的波。恒星内存在各种粒子,包括自由电子和自由光子,自由光子是杂乱飞舞、漫无目标、速度不高的光子,自由电子在恒星内部接受自由光子辐射,两种粒子结合为一体,成为饱和自由电子,在恒星内部乱冲乱撞,在碰撞中又把光子迸发出去,迸发出去的光子具有明确的方向和极高的速度。由于温度、速度和能量的不同,饱和自由电子相撞时迸发出不同能级的光子,七种不同能级的光子,在人的视网膜中“点击”之后,转换成相应电流,在大脑形成了七种颜色。因此,颜色与波长无关,只与光子的能级有关。还有一些能级更大或更小的,但在大脑中“点击”不出颜色,这些就是各种各样的电磁波。当然,在恒星表面的低温区,可能存在离子,离子外围的电子吸收能量并发生碰撞后,也可以向外辐射各种能级的光子,这是光子的另一个来源。或许某些比电子大的粒子也可以释放光子。

光子的初速取决于两个大级别粒子相撞时形成的能量场的强度,光子的旅行速度取决于恒星能量场的膨胀速度,这个速度可能是不断衰减的。当然,由于地球吸收光子,进入地球能量场后光子可能会加速。既然如此,从太阳上发出的光子与从火柴上发出的光子,初速与旅行速度是否一样呢?可能一样也可能不一样,需要通过实验得出结论。不过,从火柴上发出的光子飞不了多远是肯定的,因为火柴制造的膨胀能量场强度有限。同样道理,从地球上发出的光子飞不了多远也是肯定的,因为地球膨胀能量场强度有限,而且地球大气层吸收和反射光子。

了解了光子运动的本质,就不难解释光的波粒二象性了。光子在能量场中运动,就像沙子在河水中运动,人看不到透明的河水,只看见沙子流过来,这就是粒子流。可是水的每一次波动都会造成沙子波动,所以粒子流也具有波的特征。光子所在的能量场,是随着恒星的爆发频率而波动的,每一次迸发都推动能量场向外扩张,每一次迸发都造成光子的波动。光子一波一波流过来,相同光子之间又有恒定的距离,看起来就有一个固定的波长。这样,波粒二象性就从本质上、原理上解释清楚了,两种运动就可以统一为一种运动了。因此,从太空中旅行了130亿年到达地球的光子,依然向人类表述遥远星系的现状,至少这个星系依然健在,星系的能量场还在膨胀。当这个星系暗淡了、熄灭了,光子的运动也就停止了,因为没有足够强大的能量场推动光子继续运动。鉴于此,所有遥远的星星,都不是星星,而是星系,只有星系才有足够强大的能量场推动光子远行;所有宇宙的空旷之处,不一定空旷,在那个方向,可能存在一个看不见的星系,只是这个星系的能量场无力继续膨胀或正在进行收缩。这样,这个点位看起来就是一个黑洞了,因为依然能对周围的天体产生影响。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137亿光年是光子射程的极限了,因为星系的质量是有极限的,一个质量达到极限的星系,制造的膨胀能量场也是一个极限能量场,由这个膨胀能量场推动的光子,达到137亿光年左右,就是强弩之末了。这导致人类误认宇宙的尺寸是137亿光年。精确地说,光子射程的极限大概是100亿光年左右,这是光学望远镜能看到的最远距离;射程最远的无线电波,射程极限大概是137亿光年左右,这是射电望远镜能看到的最远距离。

为什么星系的质量有极限?因为星系中心天体的引力辐射,是呈放射状辐射出去的,越往外越稀薄,薄到一定程度就近似于零了,这里就是引力的极限。另外,星系越大,外围天体越多,对中心天体的引力辐射遮挡越大,也造成了引力辐射的衰减。其中道理,与原子的质量有极限是一样的,原子也不可能拥有无数个电子。

既然光子是跟随膨胀能量场向前运动的,光子的运动轨迹就不是直线的,就像河流中的沙子运动轨迹不是直线一样。作为太阳来说,对外发射光子的运动轨迹,是近似于直线还是有较大的弧线,这是人类尚未搞清楚的,无论如何,人类看到的太阳和恒星,与实际位置有差异。假如位移很大,也不必惊讶,人类看到的水中月,似乎月亮在水中,实际在天上,可谓天壤之别。太阳系内的行星,只反射光子不发射光子,光子的反射也有一个膨胀能量场,从太阳飞来的光子击中行星表面物质的电子,就产生膨胀能量场,把光子反射出去,不过反射出去的光子少了,速度慢了,射程近了,因而看起来就柔弱得多。

行文至此,用能量场的变化来解释虚力,就一通百通了。小到光子,大到星系,都能解释。无论一个粒子,还是一个天体,运动都是由能量场的变化推动的,是在能量场中不断寻找自己最合适的位置。人类梦寐以求能找到一种通解宇宙的理论,在没找到更好的理论之前,不妨就这么理解宇宙中的一切运动,一切物质,一切能量。

相对于虚力,实力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了,两个物体运动时相交,能量侵切而已。能量侵切的本质,是双方的原子靠近时,一方的电子侵入另方的地盘,发生推挤、碰撞。

人平躺着在胸部压一块砖与压十块砖,虽然接触面是一样的,但能量侵切程度是不同的,未接触人体的粒子仍有向下飞的欲望,使接触面上的粒子受到更大的挤压,侵入人体更多。粒子与粒子之间的挤压,是不用接触的,就像同极磁铁一样,靠近了就把对方推了过去,这种挤压发生在重物内部和受体内部,变形程度取决于重物和受体的刚性,刚性大的物体几乎看不到变形,但不等于没有能量的传递。起作用的主要是原子外围的电子,电子侵入对方的地盘之后,就把对方的电子、原子和分子推开了,推不开的双方内部空间就受到了压缩。地表上的物体,质量大重量也大,这说明重力辐射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巨石内部与外部的粒子,受到的辐射几乎是一样的,不因为藏在内部而减轻,不然的话把巨石粉碎成石子,再分开来过磅,重量就变重了。

人站在地面,地球能量场与人体能量场近距相交,人体内的电子趋向地球上的质子,人体内的质子趋向地球上的电子,于是人就紧贴着地面,这样地表能量就侵切进入人体,人就感觉到有一种叫力的东西欺负我们。

乘车前进,由于人体原子运动方向仍然趋向地面,人与车之间也发生能量侵切,但比站在地面时能量侵切程度略小一些。因为站着时人体原子运动完全趋向地面,与地面发生较大侵切;向前运动时,人体原子就多了一个趋向性,原有趋向就弱化了,向前的趋向越强,向下的趋向越弱。人体原子就像一块自由下落的石头,原有趋向是垂直的,当石头多了一个水平趋向时,石头下落的轨迹就是斜线的了。可以理解为人与车的原子之间有了一个夹角,贴得不那么紧了。这样人车之间的能量侵切就弱化了,所以人站在车上就感觉脚浮。其中道理,与两牛相顶是一样的,对着顶就贴得紧,若双方以30度角相顶,并一起向夹角的前方运动,彼此就觉得贴得不紧了。从本质上来说,人体内的粒子是向各个方向运动的,最多粒子的运动方向就是人体的运动方向,人在车上,受到车体向前运动粒子的“推拉”,更多的粒子向前运动,向下运动的粒子就少了,重量也就轻了。若汽车能无限加速,到了一定速度人就会失重。

乘飞机飞行,人与飞机之间的能量侵切程度,就更小一些,因为飞机速度更快。扎上安全带则可加大能量的侵切,把自己牢牢固定在位置上。有时由于气流的原因,飞机突然略为下坠,人机暂时分离,人就突然觉得飘了起来,其实这就是一种失重的感觉。

物体的重量在赤道减轻,也是这个道理,不在于离心力大了,而在于地球旋转速度快了之后,人与地球之间能量侵切程度小了。正因为如此,本书才敢说飞船上没有离心力。高速汽车拐急弯会翻车,也不是什么离心力,而是车内原子运动方向没取得统一,一部分向前,一部分向左或右,最后达成妥协:翻车。

用绳子系块石头,用手摇圈,可以感觉到石头有一个向外的拉力,这是不是离心力?不是严格意义的离心力,离心力是沿半径向外辐射的,石头是向切线方向飞出的,这是石头运动的趋向性,这与飞船在轨道上的飞行趋向性是一致的,无人认为飞船的飞行趋向性是离心力。松手后石头就会向切线的方向飞出,而不是沿半径的方向飞出。用一个碗代替石头,碗内盛小半碗水,摇起圈来,水就紧贴碗底,而不会落下来,这是不是离心力?也不是,这是水与碗发生能量侵切,碗与水都有向切线方向飞出的趋向性,但碗被绳子拴住,向切线方向飞出的静态速度较小,水未被绳子拴住,向切线方向飞出的静态速度较大,两种能量就发生侵切,水就紧贴碗底了。

在杂技表演中,摩托车在大木桶内壁绕圈,掉不下来,也是这个道理。摩托车的运动趋向性是桶的切线方向,而桶壁是静止的,摩托车就与桶壁发生能量侵切,双方就紧紧“咬”住了。实际上,不论是水还是摩托车,都有两个运动趋向性,一个是向下自由下落,一个是向切线方向飞出,只有当向切线方向飞出的趋向性大于向下自由下落的趋向性,才不会下落,所以要有一定的运动速度才不会掉下来。应注意的是,运动趋向性不是运动方向,由于碗被绳拉住,水被碗挡住,摩托车被桶挡住,才不能向切线方向飞出,运动方向被制约成了一个圆。如果抽离制约因素,所有的东西都会向切线方向飞出,如绳子断了碗就会向切线方向飞出,这说明不存在一个离心力,不然碗应该沿半径方向飞出。

乘飞船飞行,发射前人箭(船)之间的能量侵切,与人在地面相同。在上升段,火箭向上运动,人箭(船)之间的能量侵切程度大幅增加,人就觉得自己特别重,人被紧紧压在座位上,这也是火箭(飞船)速度与人体速度进行磨合,以便取得一致。飞船入轨后,人船都只剩下了一个运动趋向:向前。彼此就不发生能量侵切了。人类理解为摆脱了地球引力,获得了自由。当然对地球的趋向性还是有的,不然就不会绕地运行了,但人已经感觉不到了。

站着、乘车、坐飞机,所受到的能量侵切相差不大。坐火箭就大不相同了,能承受得住上升时火箭的能量侵切,就不简单。所以,宇航员个个都是英雄。何况还是乘坐一个巨型炸弹上天的呢,随时都有爆炸的可能。他们选择了这个事业,就随时准备为人类的科学事业献身,他们也是科学队伍中的一员,他们不但是科研项目中的一部分,而且太空科学实验也是由他们完成的,有些科学实验是拿他们的人体来做实验材料的,他们是人类探索宇宙的一线科学家,也是最勇敢的科学家,是值得人类尊敬的群体,将来人类移民太空时,就会想起这些开路先锋。

从能量侵切的角度看,人离开地面,就与地球无关,只与乘坐的载具有关。地球对人的影响,只是赋予人对地球的趋向性。不过这个趋向性不断在运动中淡化,人箭(船)之间在运动中不断磨合,最终在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上达成一致。

为什么离开地面重力就与地球无关呢?因为人体与地球这两种能量互不侵切,人感觉的重力是一种误会,不来自地球,而来自乘坐的载具,如果没有载具,就不会感觉到有什么重力,就像从空中落下一样。当然,人与地球还是有间接关系,毕竟受到地球能量场的影响,但这是另一回事,只影响虚力,不影响实力。

失重是两种能量互不侵切。人从高空落下,脑袋再顶一块五吨重的石头,也是处于失重状态,脚下头上都不存在能量侵切,脚下的地球还远,头上的巨石同步。由于人不与附近的能量侵切,也就不觉得被一种叫做力的东西欺负。人之所以越落越快,是因为离地球越近,地球能量场越强,能量场中的能量运动速度越快,人的下落速度当然也越快,人类理解为获得了加速度。实际上人是跟随能量场的速度运动的,所以自由落体不论轻重,下落速度一致。

从三米跳台跳下与从百米高楼跳下,落地速度是不同的,这是因为从低处跳下,能量场速度与人的速度没有完全磨合达到一致,即能量场给人加速没有达到极限,人的速度慢于能量场的速度。不过给下落物体加速到极限是不可能的,引力辐射的速度可能是光速,下落物体内部各种粒子有自己的运动方向,不可能取得一致,除非是极小的粒子可以达到光速,比如光子,说不定是被地球引力辐射加速到光速的。不管地球引力是否能对光子加速,光子也是电磁粒子,地球或多或少对光子有引力。

在这里顺便谈一下自由落体的运动轨迹。在地球周围有一个旋涡状能量场,接近这个能量场的低速物体,会受其影响发生公转,由外往内越转越快,轨道也逐渐降低,最终落入地球,这就是自由落体的运动轨迹。在地球外看,自由落体的轨迹是弧形的,弧拉长之后就成为近似圆形、近似闭合的环,这就是公转轨道。从地球上看,不太高的物体下落轨迹是垂直的,这是因为自由落体与地球一起运动,实际上自由落体下落轨迹是一段弧,只是人处身于旋转的地球中看不出来罢了。另外,一条弧线截短之后看起来也像直线的。当一个物体达到大气层之外的高度,下落时就向前拉出一段很长的弧。究其原因,一是因为没有大气的阻挡。二是地球引力辐射来自接近水平的方向,或说高空引力辐射比地表引力辐射更趋于水平了。三是高空旋涡能量场旋转速度与地表旋转速度也不同步了。因而物体就不能落到对应于地表的垂直点位上了,此时落到地球哪个点位就不重要了,落到哪里取决于物体的运动和地球的自转。继续上升到一定高度,物体下落轨迹就被拉成近乎闭合的环了,也就是绕地运行了,但轨道会逐渐降低,最终落到地球上。

也就是说,在足够高的太空投放一个对地速度为零的物体,这个物体会在地球能量场的作用下运动起来,绕地运行成为卫星,但轨道逐渐降低,最终落到地球上,这是太空中自由落体的下落轨迹。任何一个天体,包括恒星、行星、卫星、小行星和流星都是这么下落的,人造地球卫星、飞船、空间站、航天飞机作无动力飞行时也是这么下落的,自由落体下落轨迹都大同小异。恒星、行星的附属天体都是自由落体,最终都会这么落到中心天体上;星系的天体也是自由落体,最终也会这么落到星系中心,只是时间迟早问题。质量越大下落越慢,质量越小下落越快;轨道越高下落越慢,轨道越低下落越快。主要原因:一是太阳旋涡能量场决定周边天体最终会落入太阳,就像水旋中的物体最终会落入旋涡中心一样。二是太阳系中的太空不是真空,而是布满了太阳风吹来的物质,这对绕日天体起到了“刹车”作用,离太阳越近太阳喷发的物质密度越大,因而绕日天体轨道越低下降越快。三是上方绕日天体受下方行星额外力量的下拉,质量小的、轨道高的绕日天体更容易被拉下来。只有星球的胚胎——团状尘云下落得比较慢,因而有足够时间成长为星球。老的星球回炉了,新的星球在诞生。因此,九大行星的最后归缩是投入太阳的怀抱——若人类不干预的话,不过也不断有新的行星诞生。地球环境之所以会变,主要就是地球公转轨道不断降低,假如原始地球公转轨道在冥王星外面,平均每年轨道下降一公里,经46亿年(公转46亿圈)之后,地球轨道也就下降到现在的位置了。

1994年彗星与木星相撞,就是太空自由落体轨迹的演绎。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撞击木星前,已经被吸入木星轨道运行24年,1992年裂解为22块之后才加速向木星坠落。因此,确切说不是彗木相撞,而是卫木相撞,彗星早已成为卫星了。火星上的两个质量不大的卫星,也在逐渐向火星坠落。2003年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坠毁,向地球坠落的角度很小,轨迹差不多是水平的,而且下坠时间很长,这是哥伦比亚号用生命做的“最后一个实验”,向人类展示了太空自由落体的轨迹。流星下坠轨迹也往往是接近水平的,人们以为是错觉,实际上就是接近水平的。这些都是太空自由落体轨迹的有力证据。可以理解为旋涡能量场带下来的——水旋中的漂浮物最终也会被带入旋涡中心;可以理解为太空中的稀薄气体起了刹车作用——在太阳系之内不是真空,而是布满了太阳风吹来的和聚合的物质,充满了粒子、原子、分子、尘埃、颗粒和团块。

自由落体轨道越低,下坠速度越快,下跌幅度越大。太阳系的每个行星在下坠过程中也是如此,行星在外围轨道下坠十分缓慢,有充分的时间成长起来,行星内外的环境变化也不大。当行星进入火星附近的低轨时,由于下坠速度加快,行星内外的环境变化就剧烈了。这正是地球物种寿命越来越短的原因,三十多亿年前的蓝藻生存了十亿年,六亿多年前的三叶虫生存了三亿年,两亿多年前的恐龙生存了一亿六千万年,现在多数物种只能生存几百万年,而且呈现出加速灭亡的趋势。这些都是地球下坠加速的有力证据。地球形成十亿年左右才出现生物,这说明早期的地球处于高轨道,气候寒冷,不适合生物生存,当地球下降到火星轨道附近,才开始出现生物。当然,地球年龄可能远远不止四十六亿年,人类测定的地球年龄只是地表岩石的年龄,地表岩石不是在地球大体成型时形成的,而是最为年轻的表层。

值得指出的是,太空中的天体不只受中心天体的影响,还受其他天体的影响,自由下落时轨迹、速度、幅度会受干扰、扭曲。附属天体向中心天体坠落,也只是一般规律,卫星则不是绝对落到行星上,因为受到各种力量的拉扯,不是自由之身,主要是受到太阳和邻近行星的影响,有的轨道会被拉扁,甚至会脱轨逃逸。月球每年远离地球4厘米,可能是被太阳拉走的;月球公转轨道也不圆,近地点离地球36万公里,远地点离地球40万公里,相差4万公里,也可能是被太阳拉扁的。毕竟,太阳对月球的引力是地球对月球的引力的2.54倍。

话说回来,在太空中释放一个对地速度为零的物体,那是做不到的。因为地球有自转也有公转,物体与地球之间总是有相对运动的,除非这个物体也跟着地球自转和公转,这就成了对地静止卫星了,那就是运动的了。假如有一个人无限高,在赤道站起来伸手高达35786公里,他把手中的球释放之后,球就获得了地球自转速度,线速度是3公里/秒,这是对地静止速度,这个球也就成为静止卫星了,会在人的手边静止不动,实际上是环绕地球高速运动。为什么不会垂直落向地球呢?因为距离远了之后,一方面地心吸力大幅减弱;另一方面球的初速大幅增加,远远高于地面463米/秒的速度。另外,地球引力辐射不是来自地球垂直方向,而是来自近似于水平的方向,所以球是向前环绕地球运动的。这与常人站在地球上释放一个球没有本质区别,球在落向地球过程中看起来是垂直的,实际上也在空中划过一段弧,只是由于球脱手后获得的线速度只有大约463米/秒,不足以绕地飞行,只是陪伴地球飞过463米距离——假如落地时间是一秒的话。

根据这一原理,将来人类发射卫星、飞船就不必用成本高、风险大的火箭或航天飞机了,预先建一个高塔或高梯,把卫星或飞船提升上去,然后释放出去就可以了,或者把部件提升上去再组装也可以。这样的飞船可以很轻巧,无需耐热材料做外壳,无需准备降落伞,能挡住宇宙辐射,能承受舱内气压,能耐受变轨小火箭喷出的热气流,就差不多了。简单来说,在对地静止的空间站或卫星放下一条梯子到达地面,就成了一条通天之梯了。当然,通天之梯也可以是一条缆绳。

许多人认为,只有达到7.9公里/秒的速度才会失重,这么理解不完全对。人在空中飞行,重与不重,取决于人与飞行器之间的相互作用,或说取决于人与飞行器之间的运动方向和速度。一个物体水平速度越高,向下趋向性越弱,达到了第一宇宙速度,意味着物体向下趋向性等于零,不会掉下来了,也可以说是失重了。不过,第一宇宙速度不是固定不变的,随高度增加而减少,7.9公里/秒是指零高度的绕地速度,飞船入轨高度达几百公里,入轨速度也就可以略小一些。对地静止卫星速度只有3公里/秒,卫星也是处于失重状态。训练宇航员的飞机作抛物线飞行时,速度远远没有达到7.9公里/秒,但也会营造出几十秒的失重状态,这是因为飞机与人体互不侵切,道理很简单,人由向上运动转入向下运动时,有一个过渡阶段,此时上行运动与下行运动处于平衡状态,人就像浮在了空中一样,实际上人也是不上不下的。有一定速度的汽车越过小圆弧状的地面时,会把人抛起来,此时人就是处于失重状态,这与飞机营造失重状态道理一样。

这里引出一个问题,卫星在不同高度就有不同的自然速度,轨道越高线速度越慢,这与九大行星的状况是一样的,越外的行星线速度越慢,这说明引力辐射旋转速度是不一样的,越靠近辐射源引力辐射旋转越快,这是正常现象,台风也是越靠近中心风速越高(当然,进入中心反而是平静的了)。正因为如此,地球同步卫星轨道只有一条,必须在赤道上空35786公里才能与地球同步,不能通过加速或减速的方式,把同步卫星的轨道抬高些或降低些,因为是引力辐射的旋转速度决定卫星的运动速度。这些现象表明,重力、引力都是一个旋转的引力辐射在起作用。这么看来,当一个卫星轨道高到一定程度,所需的线速度就等于零了,此处就可视为地球的引力极限。在38万公里高的月球轨道,月球绕地公转速度只有1公里/秒,可能在几百万公里或一千多万公里之外,就是地球的引力极限了。

行星、恒星和星系都有引力极限。在行星的引力极限之外,就不会有卫星了;在恒星的引力极限之外,就不会有行星了;在星系的引力极限之外,就不会有恒星了。或者说在引力极限之外的天体,就是系外天体或自由天体。由此看来,太阳系可能还有几个行星,冥王星的轨道速度仍达4.74公里/秒,远远未达到0公里/秒的极限,仍有能力容纳几个行星,不过外围行星运动速度很慢,在地球看起来似乎是不动的,而且由于离太阳太远,过于昏暗,不易被人类发现。

当然,引力极限的意思,是指不能带动天体运动了,但引力辐射是旋转着放射出去的,运动轨迹是一条渐开线,越往外飞就越直,在引力辐射到达之处,还是有引力的,而引力辐射似乎可以到达无穷远。因此,虽然太阳能够带动行星的半径是有限的,但在这个半径之外,仍可把外围的物质或天体吸进太阳旋涡能量场。同样道理,原子核能够带动电子的半径是有限的,在这个半径之外,仍存在引力,作用距离几乎是无穷远,在引力辐射到达之处都有引力。

如何解释行星的自转和公转?对行星而言,太阳发出的辐射有引力辐射和斥力辐射,引力辐射拉动行星,斥力辐射推动行星,这一推一拉行星就转起来了。具体来看,由于行星表面物质不同、形状不同和太阳辐射角不同,导致各部分对引力辐射的吸收和对斥力辐射的反射不同,太阳对行星各部分的推拉力量和角度也就有所不同,这是行星自转的根本原因。在太阳直射之处,拉力或推力最大;在太阳斜射之处,拉力或推力较大;在背向太阳之处,拉力或推力最小。即使只有推力,或只有拉力,各处用力方向不同,行星也会转起来。何况推力与拉力共同作用于一个球体,转就是正常的了,不转反而不正常。这么看来,行星不是自转,而是在外力的作用下转动的,这个外力主要来自太阳。当然,周边的行星和卫星也提供外力。除此之外,行星自转也来自内部,行星内部大多有一颗火热的心,内部热浪翻滚,熔岩冲撞,各处的力量不平衡,也导致行星自转。

行星的公转略为复杂。太阳在自转中向外发出引力辐射,在赤道平面外围形成一个旋涡状能量场,行星在这个旋涡能量场中,受太阳引力辐射的影响,当然也跟着旋转,形成了众星绕日的景象。问题是,不是所有的行星都在太阳的赤道平面外围,冥王星的轨道倾角达17.1度。有些彗星轨道倾角超过90度,甚至接近180度。似乎在0-180度之间,行星或小天体都可以绕日运动。这么一来问题就复杂化了,似乎表明行星的公转不是太阳旋涡能量场带动转起来的。

太阳对外发出的辐射,既有引力辐射,也有斥力辐射,行星吸收的是引力辐射,反射的是斥力辐射。行星绕日公转,是引力与斥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引力大于斥力,行星顺行,沿着太阳旋涡能量场旋转的方向运动,倾角小于90度;斥力大于引力,行星逆行,沿着太阳旋涡能量场相反的方向运动,倾角大于90度;引力与斥力平衡,行星以90度的倾角运动,即沿着太阳两极的方向运动。不过,这样的绕日天体几乎没有,有的话多数也落到太阳上了。绝大多数绕日天体是顺行或逆行的。绕日天体顺行时,太阳的引力辐射沿旋涡的方向把天体拉回来,太阳的斥力辐射沿旋涡的相反方向把天体推出去,由于拉力大于推力,天体就绕日顺行了;绕日天体逆行时,太阳的斥力辐射沿旋涡的相反方向把天体推出去,太阳的引力辐射沿旋涡的方向把天体拉回来,由于推力大于拉力,天体就逆行了。

当一个天体运动时,可能对引力辐射的吸收和对斥力辐射的反射,会有微妙的变化:顺行时放大引力辐射,缩小斥力辐射;逆行时放大斥力辐射,缩小引力辐射,速度越高缩放效应越强。因此,当这个天体达到一定速度,就环绕中心天体运动了。这是行星绕恒星公转,卫星绕行星公转的重要原因。人造卫星也是这么进入轨道的,速度低了掉下来,速度高了飞走了。除此之外,在太阳与绕日天体之间的直线距离,也有引力辐射与斥力辐射推拉着天体,两力处于基本平衡状态,维持着相对固定的轨道。

相比之下,太阳发出的引力辐射大于斥力辐射,因而逆行天体居少数,而且质量也比较小。同样道理,地球的卫星或人造卫星也如此,顺行容易逆行难,因为地球发出的引力辐射大于斥力辐射。当发射一个倾角小于90度的人造卫星时,是借助地球的引力运动;当发射一个倾角大于90度的人造卫星时,是借助地球的斥力运动,由于斥力较小,需要有更大的速度才能进入轨道。当然,发射逆行人造卫星,不能借助地球的自转,还要克服地球的自转,这也增加了难度。

假如行星没有自转,能带动卫星公转吗?说能也能,说不能也不能,这要看有没有旋涡能量场,有就能带动,没有就不能带动。金星自转周期243日,转得很慢,因而金星没有卫星;水星自转周期58日,也转得很慢,因而水星也没有卫星。这么看来不转的行星不能带动卫星。然而,人类曾向金星发射过探测器,虽然不少坠毁了,但也有进入金星轨道的,这么看来缓慢转动的行星也能带动卫星,只是需要外力推一把,这是一个前提。

完全静止的行星找不到,不过当卫星以90度倾角运行时,行星赤道面上的旋涡能量场,对极轨道上的卫星作用极小,行星就可以视为静止的了。但找不到这样的卫星,彗星和小行星也没有这种倾角的。从理论上来看,一个静止的行星依然向外发出引力辐射和斥力辐射,这些辐射主要是质子辐射,质子是高速旋转的,无数的质子向无数的方向旋转,因而每个方向都有旋转辐射,都有旋涡能量场,依然能带动卫星公转,但能力十分弱了。然而,既然每个方向都有旋转辐射,相反方向的辐射就应相互抵消,这样卫星也应转不起来。问题是,在运动的方向可以放大引力辐射,缩小斥力辐射;或放大斥力辐射,缩小引力辐射,因而卫星也能够绕行星公转。同样道理,行星也能围绕静止或相对静止的恒星运动,前提是预先要有一定的速度。当然,90度倾角的行星或卫星,在轨道上是难以持久的,寿命相对较短,或逐渐坠落到中心天体上,或逐渐倾斜到合适的轨道,或逐渐趋向中心天体的旋涡能量场平面,不论是顺行还是逆行。

行文至此,静止行星能不能带动卫星公转就清楚了。从时间角度来看,短暂来看能带动卫星公转,长久来看不能带动卫星公转;从发生条件来看,附加了外力的就能带动卫星公转,没有附加外力的就不能带动卫星公转。所谓的外力,就是由第三者施加的力量,或者是人力,或者是自然力,比如来自行星与卫星之外的另一个天体。总的来说,既取决于外力因素,也取决于时间尺度。

太阳旋涡能量场向外扩张到一定距离就发生了倾斜,导致行星轨道发生倾斜。不过,在一定距离内是稳定的,超出一定距离才发生变化。因此,绕日天体离太阳越远倾角越大。在海王星以内的范围,绕日天体基本在一个平面上。在冥王星之处,公转轨道就发生倾斜了,倾角为17度。在冥王星之外,应该还有多个行星,倾角在17-180度之间,若真如此,太阳系就不完全是平面的了,太阳近处是顺行平面,远处是逆行平面,在两个平面之间有一个扭曲的过渡面,这个过渡面是立体的。因此,人类寻找未知行星,要多在太阳系平面之外去找,用望远镜搜索轨道倾角17-180度之间的空域。当然,接近180度的也是太阳系平面,只是运动方向相反而已。

分析卫星轨道的变化规律,可以推测行星轨道的变化规律。木星有卫星16颗,其中距离在188.3万公里之内的有8颗,轨道倾角在0-0.8度之间,基本在木星赤道上方;距离在1109-1174万公里之间的有4颗,轨道倾角27-29度;距离在2120-2370万公里之间的有4颗,轨道倾角在147-163度之间,完全是逆行的了。土星的卫星也是如此,土星卫星有23颗,人类了解的有18颗,其中距离在148.1万公里之内的有16颗,轨道倾角在0-1.53度之间,基本在土星赤道上方;距离在356.1万公里的有一颗,轨道倾角7.52度;距离在1295.2万公里的有一颗,轨道倾角175.3度,完全是逆行的了。天王星、海王星的卫星也大体如此。其规律是:距离越远,倾角越大。这表明距离越远,旋涡能量场的扭曲越大,最后发生180度的扭转,行星的公转方向倒了过来。凡是按中心天体旋涡能量场方向运行的,都是自然公转轨道,不论是顺行还是逆行。否则就是特殊公转轨道,是在某种外力的作用下,发生了越轨现象。要么就是这个天体的物质与众不同,吸收引力辐射与反射引力辐射也与众不同。那些公转轨道离奇的天体,是值得重点研究的。在特殊公转轨道运动的天体是不能持久的,迟早掉下来或趋向自然轨道。

月球离地球38.4万公里,距离很近,轨道倾角达18.3-28.6度,说明地球旋涡能量场在不远处就发生了扭曲。要么是地球的引力辐射相对较弱,斥力辐射相对较强;要么是地球潮汐的波动,导致旋涡能量场过早发生扭曲;要么是两极向月球施加的拉力或推力不同,把月球推离或拉离地球辐射平面;要么是月球吸收的引力辐射较少,反射的斥力辐射较多;要么是除了来自地球赤道的引力辐射之外,地球引力辐射还有一个或多个重要源头,这就把月球公转轨道扭曲了。

如何解释在月球上引力变小?人感觉到的重力,只是人与天体这两种能量侵切形成的感觉或现象。月球引力之所以不同,不在于其质量大小,而在于月球辐射能量的大小,辐射能量大,能量场就强,引力就大。人站在月球上,人与月球之间有一个能量场,这个能量场不是人与月球整体之间的能量场,而是局限在人体投影面上的一个能量场,即人体投影面穿越月球直径的一个“虫洞”能量场,月球直径之外的能量场发生的作用较小,离得越远,作用越小。因此,月球的直径与引力直接相关,直径上的物质辐射出来的能量,叠加成一个管状能量场,对月面上的人产生引力。月球直径约为地球直径的四分之一,引力应该相当于地球的四分之一。不过,由于月球是一个沉寂的天体,不像地球那样有一颗火热的心,质子的辐射比地球小些,因而月球引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

若远离月球,月球的垂直引力不算小,因为月球自转较慢,一个月才自转一圈,向太空发出的引力辐射相对较直,作用距离相对较远,对陨石具有较强的引力。月球上的陨击坑,绝大多数是月球引力造成的,但也有一些是地球引力或太阳引力造成,也就是说,有的陨石路过时正好月球挡道,砸个正着。相比之下,也许月球比地球更易受到陨石的轰击,主要是月球垂直引力辐射作用距离较远。受地球吸引进入地球轨道的陨石,轨道在下降过程中,也会进入月球公转轨道,这样就很容易被月球拉下去。

由此可见,月球也是地球的保护神啊,站在地球的大门之外默默保护着地球,月球伤痕累累的表面,都是为了保护人类作出的牺牲。将来人类移民月球,倒要注意防范来自天上的灾难,天上的石头随时都有可能砸到脑袋。只要人类还在地球居住,就不必过于担心下坠小行星对地球的袭击,还有月球保护着人类呢。当然也有一些小家伙穿过了月球封锁线,成功偷袭地球,但质量太小成不了气候,大多在地球的最后一道防线大气层中烧毁了。不过,若是路过的高速大家伙正好与地球相遇,地球就在劫难逃了。因为路过的高速天体,地球不能将其吸入绕地运行的轨道,使其在下降过程中与月球相撞

从太阳系外飞入的高速天体袭击地球,可能性不大,这些天体应该从太阳系的外围进入,通过轨道下降的方式与太阳相撞。若是以一定倾角进入太阳系,而且公转轨道与地球轨道相交,就有一定威胁了,但这种情况概率极小,小到可以忽略不计,即使轨道相交要相撞也不容易,人类也有足够时间防御灾难的发生。地球最大的威胁还是小行星带下坠的小行星,那些公转轨道与地球公转轨道不同的小行星,击中地球的概率较小,但击中后则是致命的;那些公转轨道与地球公转轨道相似的小行星,与地球相会的可能性较大,但要越过月球屏障不那么容易。

总的来看,地球的保护神还是挺多的,外围有海王星、天王星、土星、木星和火星五道防线,还有月球做贴身保镖。太阳拉下来的小行星,对地球威胁都不大。地球这么幸运,似乎在冥冥之中有一个万能的上帝,早已为人类安排好了一切。也许真有一个上帝做了这一切,这个上帝就是外星智慧生命,他们安排好太阳系的天体,布置好地球的环境,再把生命种到地球上。                     

月球物质的质子运动与电子运动,与地球物质是不同的,方向、速度、轨迹、姿态都有所不同,捡块石头回地球研究,质子与电子运动又与地球一样了,因为环境变了。不仅月球物质如此,其它行星物质也如此。特定的环境形成特定的运动,特定的运动形成特定的物质。地球质子与电子的运动方式,也是特有的。因此,人类考察宇宙时千万不要犯井蛙之见。

行文至此,我们可以对辐射源是引力源泉的观点,从分散在全文各处的论述中,归纳出几条论据了:

①发光或辐射强的天体具有更大的引力。在同等质量下,恒星比行星具有更大的引力。有些恒星诞生时质量也不大,是逐渐增大的,这说明恒星具有更大的引力。恒星与行星的最大区别在于辐射不同,表明引力的不同主要源于辐射的不同。

②天体都围绕旋转辐射源运动。恒星围绕银心运动,行星围绕恒星运动,卫星围绕行星运动,这说明旋转辐射源是真正的引力所在。近日行星受到太阳的辐射多,太阳的引力也大;远日行星受到太阳的辐射少,太阳的引力也小。但从吸收的角度看,远日行星由于温度较低,在同等面积、同等质量的情况下,吸收太阳辐射的效率应更高一些,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太阳辐射的不足。

③外围天体大多是在中心天体辐射最强的平面运动。银河系的恒星大体在一个平面上,太阳系的行星、小行星和彗星也大体在一个平面上,行星的卫星也大体在一个平面上,这些平面都是中心天体的自转平面,也是辐射最强的平面。虽然也有大倾角或逆行的卫星,但这类天体质量较小,中心天体在任何一个方向都有一定旋转辐射发出,可以支持小天体在任何倾角公转。这表明辐射的分布与引力的分布是呈正相关的。当然,逆行天体是靠斥力辐射推动的,这是一个新概念,前文已有解释。

④恒星、行星、卫星的公转都是椭圆形的闭合轨道,合理的解释是中心天体是旋转的,旋转的辐射形成旋涡能量场,旋涡能量场引导星球发生公转。太阳的旋涡能量场是可以间接看见的,科学家曾拍到一个穿进日冕的掠日彗星,即将进入日冕时的彗星,向太阳的切线方向飞去,彗尾是弧形的,这是被太阳旋涡能量场扭弯的,而不是被太阳风吹弯的,被太阳风吹拂的彗尾是背向太阳的,即彗尾沿着阳光照射的方向伸展(见图12)。九大行星绕日运动,也让人类间接看到太阳能量场是旋涡状的。俯看银河系可以间接看到一个明显的旋涡状能量场。土星环也标示出一个旋涡状能量场,土星环是由无数粒子、颗粒、碎块组成的,这些物质围绕土星旋涡能量场运动,反射阳光后看起来就是一圈圈的环,由于土星自转速度很快,这些物质能在轨道上保持较长时间。

土星环宽度约20万公里,最大厚度却不超过150米,薄得不可思议,这表明土星引力辐射主要集中在赤道上方。究其原因,可能缘于土星的构造和自转,土星是太阳系中最扁的行星,赤道半径约60000公里,比极半径长5000公里,在直径上两者相差一万多公里,可能是在土星高速自转的作用下,赤道液态表面被离心力甩出去造成的,这就在赤道上方形成了特别强的引力。另外,由于土星自转很快,在赤道上10小时14分自转一圈,比其它纬度自转速度更快,这就在赤道上方形成了最强的旋涡能量场。因而牢牢吸住了一个薄而宽的环带。木星与土星很相似,也是高速自转,也有液态表面,因而木星也有光环,但要飞行器靠近时才能看得见。同样,天王星和海王星也有光环,只是比较暗。土星和木星自转速度分别是每秒10.2公里和每秒12.6公里,而地球自转速度只有每秒0.46公里,在高速自转的作用下,可能在土星和木星赤道上有一圈隆起的液态峰带,这是赤道表面液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出去形成的,只是被浓密的大气层覆盖,未被人类发现,人类通过望远镜或飞行器观察土星和木星,都只是看到它们的大气层顶部。

⑤九大行星的卫星数量,与行星自转速度呈正相关,自转越快卫星越多,自转越慢卫星越少。木星自转周期是9小时50分,有16个卫星;土星自转周期是10小时14分,有23个卫星(卫星多于木星可能是因为轨道在外面,近水楼台先得月);天王星自转周期是15小时30分,有15个卫星;海王星自转周期是15小时48分,有8个卫星(卫星应多于天王星,可能由于太远没发现,要么就是发射的引力辐射太弱);火星和地球自转周期是一天,分别有两个和1个卫星;冥王星自转周期是6天,有一个卫星。

也许有人认为,卫星多少取决于行星质量,情况不完全如此,质量大不一定有卫星。从质量上看,水星、金星不小了,它们都没有卫星,这两个行星自转周期分别是58天和243天,这么慢的自转,使辐射无法形成高速旋转,不能形成一个明显的旋涡能量场,小天体靠近时容易落到行星上。水星上有许多陨石坑,几乎把表面砸得稀巴烂,与月球情况相似。金星由于有浓密的大气层保护,得以减少陨石的伤害,金星表面的气压达到90个大气压,相当于海洋深处900米的压力,陨石大多在浓密的大气层中烧毁或爆炸解体。

同样道理,月球自转周期是27天,月球也没有卫星。相反,一些直径几百米到几十公里的小行星却有卫星,这些小行星自转都比较快,自转周期一般在5—14小时。由此看来,是因为行星以较快速度旋转,带动引力辐射旋转,形成一个旋涡状能量场,把卫星带动公转起来。因此,若地球停止转动或放慢自转速度,灾难就发生了,月球就会掉到地球上。当然,在遥远的未来,月球也可能会落到地球上,但人类不会让它掉下来。

不过,太阳自转不算快,25天转一圈,仍能带动九个行星,这是因为太阳发出的引力辐射比行星强大得多,这不是行星能够相比的。太阳2公里/秒的自转速度,是地球自转速度的4.3倍,只是由于太阳太大,转完一圈时间较长罢了,但不影响其营造一个旋涡状能量场。当然,太阳也不能转得太慢了,否则所有的行星都会掉到太阳上。

⑥地球凸起之处,引力较强;地球凹下之处,引力较弱。表明质子叠加最多的方向引力最强。

⑦月球的引力与月球的辐射大体相当,而与月球的质量相去甚远。

⑧行星离太阳越近公转速度越快,因为距离越近辐射越强,能量场旋转速度越快。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平均轨道速度分别是:47.89、35.03、29.79、24.13、13.06、9.64、6.81、5.43和4.74公里/秒。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自然速度,也是轨道越高速度越慢,轨道越低速度越快。这表明有一个类似于台风的旋涡状能量场在起作用,越靠近台风中心风速越高。

⑨从空中下落的物体存在加速度,说明辐射越强引力越大。在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中,所谓距离越近引力越强,只是表象而已。

⑩一个物体作恒久的圆周运动,不论是天然的还是人造的,都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圆心也有一个物体,二是圆心物体带动圆周物体运动(或相反)。三是圆心物体与圆周物体之间有介质,固态、液态、气态、辐射介质都可以。用根绳子栓块石头作圆周运动,就是一种典型的运动形式。车轮、飞轮等圆周运动,也属于这种运动,只是圆周上有众多物体罢了。既然如此,天体的圆周运动、电子的圆周运动,也应同样道理。天体和电子运动空间中的介质,也就是旋转辐射源释放出来的物质,即辐射出来的能量。从天体和电子的运动情况来看,显然是圆心带动圆周,也就是说太阳带动地球,原子核带动电子。如果在圆心和圆周两个运动物体之间是绝对真空,那么就不会有引力发生,也不会有圆周运动的发生。

⑪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是因为原子核对电子有引力,引力或来自质量,或来自电荷,或来自辐射。若引力来自质量,只要原子核和电子的质量不变,引力也不变。不过,把原子慢慢降温到绝对零度,电子就越飞越慢,最终静止的了,这说明引力与质量无关。若引力来自电荷,质子与中子之间不存在正反电荷,照样结合得很紧密;磁铁与铁块之间不存在多余的异性电荷,照样结合得很紧密;太阳与地球之间不存在多余的异性电荷,太阳照样把地球拉得团团转。这说明引力与电荷无关。这么看来引力只与辐射有关,原子慢慢降温到绝对零度,电子越飞越慢,最终静止下来,这是因为温度影响辐射,辐射影响引力。若把太阳降温到几百度,太阳的辐射就弱化了,对地球的引力也会弱化。

⑫原子核越大引力越强,这是因为原子核越大辐射越强。重元素具有很强的辐射性,引力也大,可以吸引众多的电子。电子越多受地球引力越大,也就显得越重。

⑬水分子受热汽化上升,是因为水分子中的高温电子,吸收地球质子发出的引力辐射的能力弱了,从而使水分子能够轻易逃离地面。上升到高空,温度骤降,吸收地球引力辐射的能力增强,水分子再也飞不走了,只好在空中飘浮,成为云团。温度继续下降,吸收地球引力辐射的能力增长到一定程度,就被地球拉下来了,这就是雨或雪。这说明引力来自辐射。

⑭磁力线是弯曲的,这是从磁阳极发出的电磁粒子经过了弯曲的路线进入了磁阴极,这就是引力辐射的运动轨迹。被磁铁吸引的铁块,也是沿着磁力线的方向向磁铁运动。这说明引力来自辐射。

⑮在原子中的电子,吸收外界辐射后会跃迁到较高轨道,向外辐射后会跃迁到较低轨道,这是电子吸收辐射的饱和程度影响到引力的大小,这说明原子核对电子的引力来自辐射。当外界辐射达到一定强度,电子就会脱离原子核,成为自由电子,这是电离现象,也是光电反应现象,这说明辐射是引力的泉源。

以上都是宏观证据与微观证据,在微观证据上还有待于人类进行科学实验加以补充,尤其要通过实验证实质子是一个旋转辐射源。微观证据从来都是间接的、推测的,因为人类不能直接观测到粒子的运动。既然电子是作绕核运动的,由此可以推测原子核是一个旋转辐射源。氢原子中的电子也是绕核运动的,由此可以推测出质子也是旋转辐射源。当然,原子核对外有辐射这已是人类的常识,至少重元素原子核的辐射能测得到。

本章用较多篇幅谈论辐射,主要原因不是作者文笔啰嗦,而是因为宇宙是一个辐射的世界,几乎所有的物质都辐射能量,几乎所有的物质都吸收能量,在物质之间的空间,也是辐射川流不息的世界,所谓的空间并不空旷,只是物质少些罢了。宇宙之所以会变,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宇宙存在辐射。宇宙中的一切物体,包括人、物品、石头,之所以会变形、变旧、变老,一方面是因为有辐射释出导致衰变,另一方面是因为有辐射侵入导致性变。此外,外界物质的接触、渗透也导致物体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如何解释磁吸铁?一块铁是没有磁性的,烧红后铁中的一些原子就被电离了,电子被地磁阳极吸引跑到一端,离子被地磁阴极吸引跑到另一端,用冷水浇铁块,电子与离子的位置就被固定了,铁块中部电子与离子的接触面,电子与离子重组为原子,中间的原子带就把两端的电子与离子隔离了,铁就变成了磁铁,这是磁化的一个途径。另一个途径是铁被磁吸过后发生的磁化,电子被吸到了铁的一端,离子被推到了铁的另一端,或电子被推到了铁的一端,离子被吸到了铁的另一端,铁就变成磁铁了。当然,这里说一端是离子另一端是电子,是相对而言的,准确说是一端多出了一些离子,另一端多出了一些电子。这样,在磁铁的两极,能量场就得到了放大,离子极对外辐射增大,电子极吸收辐射更多。当铁块靠近磁铁离子极时,铁中的电子被吸了过来,有的电子挣脱了质子的束缚,奔向了靠近磁铁的一端,有的电子带动质子向磁铁方向运动,电子越靠近磁铁趋向性越强,最终推动铁块与磁铁结合,铁块向磁铁靠拢的过程,也是加速的过程;当铁块靠近磁铁的电子极时,铁中的电子被斥离,裸露出离子,辐射放大,对磁铁的电子产生更大的吸力,同样推动铁块与磁铁结合。由此可见,磁吸铁是电离铁的过程,也是磁化铁的过程,所以铁被吸过后就带磁了。磁铁之所以只能吸引铁、钴、镍,是因为这些金属能被磁铁电离。一块石头中的质子也能吸引周围物体的电子,只是磁性不大罢了,不过这种微弱磁性,正是万物聚拢的原因所在。

如何解释地磁的形成?前文提到,地磁形成原因可能来自地球之外,最大可能是:地磁主要是太阳制造的,地球的自转也参与制造地磁。

太阳风吹来的电子、质子等带电粒子,进入地球能量场之后,被地球能量场带动旋转,形成地球辐射带,难以直接进入地球表面,但在地球的两极方向,旋涡能量场较弱,可以看成是直线能量场,因而带电粒子可以垂直沉降到地球,与地球大气发生激烈摩擦,形成极光。太阳活动越剧烈,太阳风越强烈,吹来的带电粒子越多,极光也越强烈,这表明极光源自太阳风。带电粒子在下落过程中和落地后,电子与质子相互结合为原子。然而,沉降下来的正负电荷是不相等的,一极电子多,另一极质子多(包括离子),这样地球也就形成了正负两个磁极。当然,磁极与南北极并不重叠,只是大体接近,堆积电荷最多的地方就是磁极。两极多余电荷,经与地球原子发生作用后,有可能分别以正离子和负离子的形式存在,电子极形成负离子,质子极形成正离子。

 

为什么两极沉降的电荷数量不相等呢?地球两极能量辐射强弱是不同的,一极辐射强些,另一极辐射弱些,这些辐射主要来自原子中的质子,属质子辐射,造成差异有几种可能:

一是由地核运动决定的。地核是一个转动的辐射源,转动方向会影响辐射的强弱,就像太阳自转影响了各方向辐射的强弱,这样南北极分配的辐射就不一样了。地球对外辐射能量,每个方向不均匀是很正常的,若均匀反而是不正常的了。

二是由地壳、地幔的构造决定的。地壳、地幔的厚薄不同,形状不同,物质不同,决定了对外辐射的强弱。有些物质吸收辐射多些,有些物质吸收辐射少些;有些物质辐射强些,有些物质辐射弱些。这样,穿过地表辐射出去的能量,强弱就不同了。

三是由两极地表物质和构成决定的。南极是大陆,北极是海洋,南极是厚厚的冰原,北极是薄薄的浮冰,这就造成对外辐射的不同。当然是北极的海洋辐射强些,南极的冰原辐射弱些。冰原不但辐射弱,还吸收了更多来自地核的辐射,冰原的温度比海水低几十度,能吸收更多的能量。不过,若是地球温度上升导致南极冰雪熔化,裸露出南极大陆,南极的辐射就比北极强,这样磁极就倒转了,这也许是南北磁极约20-38万年倒转一次的原因,可能地球的大气候是20-38万年一个轮回。现在的南极正处于冰雪熔化时期,南北磁场也在不断弱化,显示出两者的相关性。

四是由于太阳辐射角和地球倾角的原因,两极受到太阳辐射不同,于是有了温差。地球两极的温差是很大的,南极冷一些,北极暖一些,两极温度大约相差20度。在北极圈测到的最低温度是-70℃,在南极圈测到的最低温度是-89.2℃。二十度的温差是很大的了,不管这种温差是来自太阳辐射不匀,还是来自地球辐射不匀,都会对地磁产生影响。

温度高的北极,极地圈上物质的质子辐射更强一些,对空中的电子产生更大的引力,也对空中的质子产生更大的斥力,落下的电子就比质子更多一些;温度低的南极,极地圈上物质的质子辐射要弱一些,核外电子接纳的辐射较少,还有更大的“容量”吸收质子辐射,对空中的质子产生更大的引力,而地上的质子辐射较少,对空中的质子斥力也小,于是落下的质子就比电子更多一些。由于太阳风的电子与质子来自太阳上的氢,一个氢可以分解为一个电子与一个质子,两者总体数量是大体相等的,北极多出了多少电子,南极也多出了多少质子,所以两极磁场强度相差不大。

当然,说北极温度高于南极,是指总体情况。具体来看,两极各有半年日照,半年长夜,有日照的一极,温度会高于没有日照的一极,此时辐射会强些,吸引电子也会多些,日夜倒转之后,辐射会弱些,吸引质子则会多些。长远来看,还是南极累积吸引的质子多些,北极累积吸引的电子多些。

行星双极磁场的形成,必须有三个条件:一是太阳风吹来电子、质子等带电粒子。二是行星有自转,而且达到一定速度。三是两极有温差,或说两极辐射有差异。此外,也许还有其它条件。正因为如此,行星磁场与行星自转是相联系的,转得慢的行星或卫星,磁场就很弱,甚至弱得测不出来。金星自转周期是243日,所以金星几乎就没有磁场。木星自转周期是9小时50分,所以木星磁场比地球强大得多,为地球的10-23倍。月球自转周期是27天,所以月球几乎没有磁场。不过,水星自转周期是59天,比月球还慢,却有磁场,强度是地球的百分之一,这是因为水星离太阳近,接纳太阳风吹来的电子与质子比较多,两极稍有电荷数量差,就形成磁场。当然,太阳没有双极磁场,因为没有天体向太阳吹送“太阳风”,太阳两极也没有温差,况且太阳是一个热浪翻滚的星球,没有固定的表面,自然不能形成固定的磁极。

地球磁场的形成,可能还有一些因素起作用:

一是地球电离层参与地磁的制造。地球高空大气分子和原子,在太阳紫外线、Χ射线和高能粒子的作用下被电离,产生电子和离子,形成等离子体区域即电离层。一般认为,电离层是均匀分布在整个大气层的,实际上不可能有均匀。地球受太阳辐射最多的是地球赤道,这样,赤道上空及附近的大气被电离就更多一些,越向两极越为稀薄。有研究发现在地球磁赤道左右约±20度之间,形成一个电离度高的区域。

电离层高度在70公里以上区间,随着大气稀薄而稀薄,这个区域弥漫着电子与离子,既然能被电离,也就难以相互吸引而结合,虽然有一些经碰撞后重新结合,但总体上还是离多合少,不然就不存在电离层了。电离层中的电子云对太阳风中的电子有相斥作用,离子云对太阳风中的质子有相斥作用。这样,太阳风中的带电粒子被地球电离层拒之门外,难以直接落入地球表面。

由于地球上空的电离层厚薄不匀,在阳光强烈的赤道上空最厚,越向两极越薄,到了两极上空就像一个空洞的漏斗了。何况地球两极已经有了磁性,电离层中的电子、离子在吸力的作用下分别向两极移动,透过两极上空的漏斗不断倾泻下来,实际上就等于有两个由电子、离子流组成的瀑布,分别从两极上空倾泻下来,从而进一步强化两极的磁场。

二是地球辐射带参与地磁的制造。地球有了南北磁极和电离层之后,太阳风中的带电粒子流在电离层电子和离子的斥力作用下,被阻挡在电离层外围,在大气层之外云集,在磁力线的作用下形成地球辐射带。具体来看,太阳风密集吹到地球赤道上空附近,带电粒子在赤道上空堆积,由于地球两极有磁性,正负电荷分别沿着磁力线向两极运动,运动速度由慢到快逐渐加速,最后从两极沉降下去。

在赤道及低纬度上空带电粒子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分布最多,这就形成了辐射带。辐射带有内外两条,内辐射带范围在磁纬±45°之间,主要集中高能质子,离地面600-12700公里;外辐射带范围在磁纬±50-60°之间,主要集中高能电子,离地面19000-25000公里。辐射带的带电粒子不断沿着磁力线方向向两极流动,也进一步加强了地球磁场的强度。使地球的两极,形成了两个无形漏斗,带电粒子进入漏斗上方就会倾泄下去。

地球辐射带就像地球赤道上方围绕地球一圈的宽腰带,越靠近两极带电粒子流失越多,渐渐稀薄以至消失,所以不能把整个地球罩起来。电离层和辐射带的电荷向两极运动的路径,也就构成了所谓的磁力线,这是一种看不见的轨道,就像卫星轨道一样,只有沿着这条弧形的轨道才能顺利落入两极。

总的来说,由于地球两极对外辐射不同,对太阳风中电子与质子形成吸力差,于是两极落下的电子与质子有所不同,分别在两极形成正负磁极,地球电离层和辐射带也参与制造地球磁极,从而形成更强的磁极。地球磁场与太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太阳黑子爆发,会形成更强的太阳风,造成地磁强烈波动,这表明太阳风与地磁有密切联系。

正因为地球有了磁极,地面才能导电,电线接地,电子就向地球正极流去了。不过,若电线接地点附近有局部磁阳极,因距离近而强于地球阳极,电子则会向那里流去。

由此可见,行星大气被电离的程度,也可能影响到磁场的强度。火星大气CO2含量高达95%,且大气稀薄,火星的磁场较弱,不知CO2是否难被电离。同样,金星大气CO2含量也高达97%,金星几乎没有磁场,不知是否也是因为CO2难被电离。木星磁场很强,浓密的大气也许起了作用,含量高达86%的H2 ,不知是否更容易被电离,木星辐射出的能量是接受太阳能量的2.5倍,可能也参与了对大气的电离。同样,水星大气稀薄,自转很慢,似乎不该形成磁场,却有微弱磁场,不知是否也是因为水星大气中98%的氦和2%的氢更容易被电离。其实,水星离太阳很近,太阳风吹来更多氦核、氦离子、氘核、氚核、质子和电子,这些物质本身就处于电离状态。

如何解释苹果落地?地球质子辐射被苹果电子吸收,苹果质子辐射被地球电子吸收,导致两者之间的能量场发生收缩,达到一定程度,就摆脱树枝的束缚,把苹果拉向了地球。为什么苹果下落的轨迹指向地心?因为地球直径上的质子最多,叠加而成的辐射最强,并具有较强的穿透力,形成了最强的能量轴,苹果自然向这个方向落下。

如何解释空油桶上浮?受地球辐射能量场的影响,空油桶趋向海底,当空油桶与海水接触时,两者之间的电子有一个相斥能量场,这个能量场作用距离有限,但也可以托住物体。若吸力能量场强于斥力能量场,空油桶就下沉;若斥力能量场强于吸力能量场,空油桶就被托住。在这里,斥力能量场主要是物体表面的电子起作用,表面积越大,斥力越大,大到一定程度就可以托住物体了。吸力能量场主要是物体粒子总量起作用,粒子越多,质量越大,下行力量越强。因此,下行力量与上托力量主要体现于质量与面积之争。

把空油桶强行压入水中,由于在空油桶的下部表面与海水之间,存在一个斥力能量场,形成一个间隙,而间隙周围的水分子,受到上部水分子的挤压后向四处扩张,就挤进了间隙之间,空油桶就浮起来了。浮到水面,水分子受到的挤压减少了,再也钻不进间隙了,于是下行力量与上托力量取得平衡,空油桶就静止不动了。若空油桶变成氢气球,气球在空气中也发生同样事情,上托力量又大于下行力量,氢气球就继续上浮到高空。

如何解释飞机浮升?当然是上下翼面气流压力差造成了升力,但压力差主要不是源于气流的流速不同,而来自气流的冲击不同,气流对机翼下翼面冲击大于上翼面,就托住了下翼面,形成了升力。假如有一片机翼水平悬在空中,在无风状态下,机翼周围的空气分子是向四面八方乱撞的,向上托举机翼的和向下推压机翼的相互抵消了,但机翼有重量,也就落向地面。如果机翼上方有强风吹过,向下推压机翼的空气分子都向水平方向飞走了,向上托举飞机的空气分子就把机翼托举起来了,这正是流速快的空气压力小的原理与本质。当机翼的上方是真空,机翼就会高速上冲,道理也一样。问题是,风是同时向机翼的上下方吹来的,从下方掠过的风未受阻挡,速度不变;从上方掠过的风受机翼弧面的阻挡,速度放慢。这样,机翼不但没有升力,反而形成沉力。这与河流收窄后速度加快是不同的,河流收窄后,受到后面的河水更大的挤压,形成斥力,前面的河水流速加快,后面的河水流速放慢。假如是一滴水或一个水分子,向前运动中遇到斜面,改变轨迹后,只会减速,不会加速,众多的水滴或众多的水分子也是如此。飞机在飞行中,空气不动,机翼在动,前方的空气不会挤压后方的空气,形成斥力而加速,因而机翼上面的气流应比机翼下面的气流速度更慢。

飞机浮升原理与风筝基本一样,主要是机翼与空气之间的斥力能量场起了作用。飞机能升空,在于机翼有一个仰角(起飞时仰角增大),高速气流吹来时,挤压机翼下翼面,机翼分子的电子与空气分子的电子之间发生能量侵切,形成斥力能量场,当这个斥力能量场大于地球的吸力能量场时,飞机就掉不下去了。飞机与风筝的区别,主要在于气流的不同,风筝下的气流是运动的,运动的气流与静止的风筝构成了相对运动;机翼下的气流是静止的,静止的气流与运动的机翼构成了相对运动。概略来说,机翼以一定仰角前进,气流从水平方向吹来,两者之间形成一个夹角,就把飞机向上顶了起来。就像两牛相顶,形成一个向上的夹角,两个牛就向空中竖起来了。另外,由于机翼有仰角,气流吹到下翼面,流速骤减,上翼面气流速度不变,上下翼面形成压力差,产生升力。若把后缘襟翼放下,下翼面的气流速度更慢,升力更大。

飞机是以一定仰角起飞的,在机翼和机身下形成了一股高速俯冲的气流,这股气流就像一个无形的气垫或滑梯一样架的飞机面前,飞机以一定速度沿着这个斜面上冲,那是掉不下去的。就像汽车冲坡掉不下去一样,要么冲上去要么滑下去,不会垂直落下来。不过,飞机下面的俯冲气流是飞机营造出来的,失速后这个气垫也消失了,所以飞机也会垂直下落。

机翼下翼面的气流,有方向、路线、速度和形式的变化。具体来说,气流吹到下翼面就改变方向,发生下述变化:

①部分气流向机翼下方回旋,形成下行气旋,翻个跟斗后向上托举机翼。为了使其恰到好处托住机翼,人类有时把机翼的横切面做成香蕉状,有一个弧形,缩小了气旋的半径,这样一串串的高速气旋就把机翼托起来了。起飞和降落时把机翼后缘襟翼放下,主翼与襟翼形成夹角,更容易在机翼下形成气旋,使飞机能在低速飞行时受到更多的托举。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地效飞机具有更大的效率,气旋都在机翼与地面之间转圈,效率当然高了。当然,贴近地面空气密度也大一些,有更多的空气分子冲击机翼,产生更大的升力。

②部分气流从机翼下翼面的前缘流到后缘,然后向机翼的上方逸出,有一个上翘的变化,这样就把整个机翼端起来了,这股气流也起了重要作用。气流之所以会向上走,可能是上方的压力最小,流动空气本身的压强就小,受到四面八方空气的挤压,上方是压力最小的方向,部分气流就向上逃逸出去。可用水管冲击有仰角的平面做试验,可看到水流沿着平面流到末端后,就会上翘,把平面端起,平面变轻,关水后平面就会沉下来。若是平面后缘有圆弧状,水流上翘更明显。可以根据这个原理改进机翼,把机翼后缘做成圆弧状,以提高浮升效率。不过,这样也会扰乱从机翼上面流过的气流,可能会对升力有影响,究竟能否提高升力,试试无妨。

③还有部分气流从机翼下翼面的前缘流到后缘,从机翼的下方逸出,这股气流速度较快,压强较小。不过,机翼上翼面的气流不受阻挡,速度更快,压强更小,上下翼面形成了压强差,也使机翼获得升力。

下翼面是弧形的机翼,就像鸟翅一样了,这种翅膀下的气流略有不同。翅膀下“窝藏”有一些相对静止的空气,当下方高速气流掠过时,由于压力差的作用,两处的气流相互交换,在翅膀下就形成了一些气旋,这些气旋对翅膀也起到了托举作用。当鹰展翅作水平滑翔时,这些气旋起到了一定的支持作用。不过,主要的支持可能来自上升气流,低处的空气被地表反射的阳光烤热后膨胀上升,这是经常存在的上升气流,冲击到能够兜风的鹰翅,就把鹰举起来了。当然,鹰要有一定的速度才能够滑翔。没有上升气流时,鹰只能借助惯性滑翔较短距离。鹰能够滑翔,多数鸟不能滑翔,可能是因为鹰翅的面积相对较大,能够兜住更多的上升气流。这种飞行方式是鹰捕食的需要,可以专心致志搜索地面的猎物。上升气流也能托举飞机,这也是飞机能够浮升的原因之一。下翼面是弧形的机翼能兜住更多的上升气流,其中道理就像船帆兜风一样。

当飞机起飞时,还有另一个容易被人忽视的重要原因:飞机是被喷气发动机或螺旋桨的气流直接托起来的。就像火箭飞行的道理一样,只不过火箭是垂直上升,上托效率高,起飞速度可以慢些;固定翼飞机是斜线上升,上托效率低,起飞速度必须快些。飞机就像一枚炮弹一样飞出去,当然就会在空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

另外,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当一个物体有多个运动趋势时,一个趋势增强,另一个趋势就会减弱。静止的单车要向两边倒,运动起来单车就不倒了;在空中静止的石头要落下来,把石头扔出去,飞行中的石头就不会落下来,尽管仍有下落的欲望,但已是次要的了,这与飞船运动的道理相似。同样道理,当飞机以两三百公里的时速冲出去的时候,下落的运动趋势就变得微不足道了。如果有人称一下时速两三百公里的汽车,重量肯定会减轻许多。不妨把一个地磅平放在高速公路上,看一下一掠而过的汽车有多重,或许两吨重的汽车只剩几百公斤了。其实不用称,有充分的证据表明运动中的汽车重量会减轻。不信把一段路面抽掉,汽车不会掉下去,而是飞过去,这说明汽车的重量已微不足道,轻得掉不下去了。若在汽车的两边装上一对略有仰角的机翼,汽车就会像飞机一样飞起来。

作水平运动的物体之所以重量会减轻,是因为引力辐射的吸收受到干扰,可能是引力辐射会从吸收辐射的粒子表面“滑过去”,这正是飞船达到一定速度后就失重的原因,也是行星“失重”而不会落到太阳上的原因之一。从太阳、恒星中发射出来的光子,也许是因为太阳、恒星高速自转,对外围光子的引力减少,使光子得以逃逸出来。实验表明,太阳对光子有引力,这说明从太阳发出的某种辐射也能被光子吸收。也就是说,对光子而言也有引力辐射。

话说回来,飞机向前冲时之所以会浮起来,就像空中一片落叶,突然遇到一股强劲的横风,树叶就不会下落了,只会向水平方向飞行。假如从空中自由下落的不是树叶,而是机翼或飞机,只要横风足够强,机翼或飞机也会向水平方向运动。风从前方吹来,飞机就会向后运动;风从后方吹来,飞机就会向前运动;风从左方吹来,飞机就会向右方运动;风从右方吹来,飞机就会向左方运动。现在是风不动飞机动,根据运动相对性原理,也就等于风是迎面吹来,飞机也不会落下来,只不过飞机的运动方向是向前而不是向后罢了。

鉴于此,当飞机升空后达到了一定速度,飞机的升力就不太重要了,飞机可以平飞,可以俯冲,可以翻滚,可以倒飞,可以做各种特技动作。假如飞机能把机翼收起来,没有机翼的飞机重心又在中部,飞机就会继续向前飞行一段较长的距离,直到失去平衡才会掉下来。飞机能够沿着水平面倒飞,说明机翼没有向飞机提供升力,只是起到了保持平衡的作用而已。飞机降落时是俯冲而下的,此时机翼有没有向飞机提供升力,要看机翼的水平状态。把机头拉起来,仰着头下降,使机翼有一个仰角,就有升力;把后缘襟翼放下,让主翼与襟翼之间形成一个夹角,更多地阻挡空气,形成气旋,也可以增加升力,当然后缘襟翼放下后,机翼下的空气流速也慢了,导致压强增大形成更多升力;低头俯冲而下,机翼没有仰角只有俯角,机翼就不会有升力,反而只有“沉力”,因为空气冲击机翼的上翼面,造成飞机下沉,实际上飞机也在慢慢下沉。无论如何,飞机下降时是“沉力”大于升力的,不然飞机就不会下降。一些战斗机下降速度很快,着陆后还要减速伞帮助减速,可能在下降时机翼处于俯角状态,或者仰角很小,飞机没有垂直落下,主要是因为还有一定的速度,就像一块扔出的石头不会垂直下落一样。

在空中平飞的飞机,机翼和尾翼最主要的作用是保持飞机平衡,不发生前滚或侧翻,除非需要爬升,否则不需要多少升力。当然,或多或少还是需要一些维持平衡的升力。因此,机翼最受力是起飞时,在空中巡航和降落时受力都不大,不然机翼就很容易因为疲劳而折断。

由此可见,飞机的浮升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许多因素被人类忽视了。

直升飞机浮升道理也一样,桨叶也有一个仰角,旋转起来也能产生同样效果。桨叶前倾,不但能向上浮升,还能向前飞行。固定翼螺旋桨飞机,螺旋桨的作用不是使飞机浮升,而是推动飞机前进,飞机在前进中,机翼下的气流也把飞机托举起来。轮船前进的道理也一样,但轮船不需要翅膀的托举。

鸟拍动翅膀飞行,是更复杂、更有效的飞行方式。鸟翅不断把一团团的空气压到身体下面,把自己抬了起来。确切说鸟是把气团向后向下压,使自己能向上向前运动。其原理是翅膀分子的电子与空气分子的电子发生相斥,形成相斥能量场,空气向后下方运动,翅膀向前上方运动,带动鸟飞了起来。游泳的原理也是如此。

篮球的反弹也好理解,球落到地面时,球体受压内陷,球内气体受到挤压,与球的内壁形成斥力能量场,气体同时顶球的内壁,向下的气体被地面顶住了,向前的气体被向后的气体抵消了,向左的气体被向右的气体抵消了,只有向上的气体没有受阻,球就弹起来了。篮球内装满沙子球就弹不起来了。空瓶落地跳起是因为里面有空气,瓶里的空气没受挤压,但瓶内空气发生流动,也向上托起了瓶子。然而,石头内没有空气,落地后也能弹起来一些,这是因为石头的电子和地面的电子,也能产生斥力能量场,靠得太近就弹开了,这是另一种运动原理。

螺旋桨飞机、轮船、鱼、鸟的运动和人的走路、跑步、游泳,本质上是通过向后运动,强迫自身与后面的物质靠近,使双方的电子发生相斥,形成一个斥力能量场,把自己向前“弹”出去或“推”出去。其中的原理与把石头砸到地面弹起来一样。运动员在百米赛跑时,脚蹬在助跑器上,向后一蹬,人就弹出去了,因为脚与助跑器之间的电子有斥力,存在一个斥力能量场,就像把两块磁铁的相同一极压近,就会被弹开一样。

如何解释火箭飞行?这与人跑步是不同的,不是气体的反作用力在起作用。气体在火箭发动机燃烧室爆炸,气团就向四面八方冲出,其中向前的气团就推动火箭前进,向四周的气团相互牵制,向后的气团夺路而逃,这是唯一的生路,如果没有这条出路,就与前面的气团相互牵制了,而且火箭也会发生真正的爆炸。人类只看到火箭的尾部有气体喷出,没看到火箭内部的气体推着火箭往前走,就认为是气体的反作用力起了作用。枪炮有后坐力,道理一样,向前的气团推动弹头前进,向后的气团推动枪支向后运动,各走各路,互不相干。不过,枪支则能给子弹提供反作用力,主要是气团后冲碰壁反弹回来造成的,这也是步枪比手枪打得远的原因之一,因为步枪更重,向后运动更慢,枪托又抵在人的肩窝上,气团反弹回来更多,速度更快。火箭与枪炮不同,不存在反作用力,或说反作用力十分微弱,从能量场的角度分析,燃料在火箭发动机的燃烧室爆炸,形成一个膨胀能量场,不断向外扩张,燃烧室的内壁,是这个能量场的“外壳”,不断被能量场推着往前走,或者说借助膨胀能量场向外运动。当然,这也是一个斥力能量场,斥力发生在气体与燃烧室的内壁之间。火箭关机后,火箭继续飞行,因为推动火箭前进的能量场仍在扩张,人类看不到这个扩张的能量场,就理解为惯性了,这就是惯性的由来和本质。子弹发射也同样道理,子弹飞出枪口,不等于膨胀能量场消失了。

火箭是一个庞然大物,90%的空间用来装燃料,乘坐一两个人的火箭有二十层楼高,就像乘坐一两个人的汽车像篮球场那么大。看来人类还是太笨,因为人类笨,火箭才笨。如果了解了物质就是能量的道理,带一块火柴盒大小的燃料就足够了,这种燃料是中子体、质子体或原子核体,中子或质子的质量与氢原子相当,体积只有氢原子的五千亿分之一,一块火柴盒大小的燃料,膨胀成类于岩石的固体相当于一座山,膨胀成气体就无法形容了。膨胀的方式是正反粒子湮灭,这是比核裂变、核聚变更高效的能量释放方式。不过在地球上火箭是拉不动的了,这种原料要到小行星上生产和装载,火箭也要在小行星上制造,这样火箭的大小就与一辆小车差不多了,而飞船则可造大一些,或者火箭完全可以成为飞船的一个附属部分。

真正的星际飞行是不需要多少燃料的,运动是能量的天性,把能量的天性解放出来,人类就能在宇宙中自由飞行。只要在茫茫太空中找到一个合适的膨胀能量场或收缩能量场,就能借助这个能量场的力量飞向远方。另外,若能制造一个引力辐射屏,阻隔来自地球的引力辐射,飞船就能在空中飘起来,人也能随意升空。这么一个能阻断重力的神奇屏,需要用一种特殊的粒子制造,这种粒子既不辐射能量,又不吸收能量。不知中子行不行?不过在原子核中,中子与质子结合成一体,可能中子吸收质子辐射的能量,或质子吸收中子辐射的能量。

如何解释物质的三态变化?由于受周围能量场的影响,单个分子是运动的。当同类分子聚集在一起时,分子之间既存在斥力能量场,又存在吸力能量场,斥力能量场是质子与质子,电子与电子之间的能量场,吸力能量场是质子与电子之间的能量场。斥力能量场作用距离较近,吸力能量场作用距离较远,这样,一个分子就会趋向另一个分子,直到斥力能量场与吸力能量场取得平衡,从而使相邻的分子粘在一起,这就是所谓的分子力。因此,分子与分子就聚合在一起,形成了固体。

当温度升高后,质子自旋加快,辐射增加,能量场向外扩张,相邻质子的能量场也同样扩张,两个能量场之间的斥力增大。同样,电子能量场也发生这种情况,并使电子能量场之间的斥力增大。另一方面,质子辐射增加,却不能增加质子对电子的吸力,这是因为电子的温度也同时增加,温度越高电子对外辐射越强,吸收辐射的能力越弱,所以质子与电子之间的吸力没有增加。这样,原子与原子之间,分子与分子之间,吸力不变,斥力增加,距离拉大,体积膨胀,这就是热胀现象。距离拉大之后,分子之间的粘性就小了,小到一定程度分子就是独立的了,独立分子对地球的趋向性依然还在,因而成了“自由落体”向下运动,这就是固体的液化。之所以是慢慢下落而不是加速下落,是因为分子之间还存在残余吸力。若温度是瞬间达到熔点,分子就会像自由落体一样下落。成了液态的分子,也是向四面八方运动的,只是由于地球辐射的存在,向下的趋向性更大一些,所以就向下落去,由于分子之间还有一定吸力,也就汇聚在一起了,这是江河湖海得以形成的原因。

当温度继续升高,分子膨胀到一定程度,比重就轻于空气中的分子,就向空中浮了起来,这就是液体的汽化。锅中的水开后,是最下面的水先受热膨胀,变成水蒸气,向上冒泡,浮升到水面,再浮升到空中。受热水分子浮升,其本质是水分子受热膨胀之后,受周围水分子的拉扯就很小了,是个相对独立的水分子,水分子周围的间隙相对较大,受地球引力向下运动的其它水分子,就把受热膨胀的水分子挤上来了。受热膨胀的水分子之所以争不过别人,在于受热后的电子吸收辐射的能力弱化,地球质子辐射对其影响变小,即地球对其引力变小。

如何解释水往低处流?水分子之间的吸力较小,相互结合不紧密,独立性较强,所以水分子是向四面八方运动的,这就是水分子的热运动,因而水分子具有较大的活性。一池看似静止的水,实际上水分子是向四面八方运动的。无论水分子如何运动,其向下趋向性居主导地位,只是被下方分子承托而难以向下运动罢了。由于趋向性指向地心,在一定的坡度之内,似乎没有必要向低处流,一块砖头在斜坡上,也不一定滑下去。水之所以向低处流,主要是因为水分子有较大的活性,也就是有较大的运动性。斜坡上的水分子,向下运动受阻于地面,向上运动挣脱不了地球的引力,向斜坡方向运动受阻于斜坡,这样只能向三个方向运动:斜坡对面、斜坡左方和斜坡右方。不过,只有斜坡对面的方向能借助地球的拉力,向这个方向水平运动的水分子,前方没有水分子的阻力,后方却有水分子的推力,因而就向外冲了出去,这样底下就悬空了,水分子对地球的趋向性又显露出来,水分子在地球的“拉扯”下,就不断向下滚动了。

如何解释地心压力?人类认为,地心存在高温高压。可能这是错的,虽然地球的一切物质都向地心内聚,但强大的压力,一方面被地球每一层的圆弧拱形构造抵消了;另一方面被内聚物质之间相互挤压形成的摩擦力抵消了。地球的结构就像砖石拱桥,下拱面承托上拱面,每层拱面之间的砖石相互挤压,形成的摩擦力也足以抵消地球的引力。正因为如此,在地球内核压力反而消失了,无法在高压之下形成高温,物质也就是固态的了。当然,如果地心是液态的,则会通过液压传递压力。

如何解释正负电子的湮灭?电子与正电子之间存在引力辐射,或一方的辐射能被另一方吸收,或双方的辐射都能被对方吸收,形成一个收缩能量场,这当然也是一个“虫洞”能量场,而电子与正电子大小相当,都能通过这个“虫洞”向对方运动,运动速度发生倍增,这样相撞时就把对方拆得七零八落了。之所以没有相互围绕对方旋转,主要是自旋速度不高,绕核运动的电子,在质子强大的旋转能量场的影响下,具有较高的自旋速度,独立存在的电子和正电子,自旋相对较弱。当然,双方可能存在某种斥力辐射,这种辐射近距离之内就会发生作用,所以能把对方拆散。由此可见,不是任何电荷相反的粒子都能发生湮灭,还要看质量的大小,旋转的快慢,辐射的强弱,吸收的多少。质子与电子电荷相反,相遇时也不湮灭。所谓电荷相反,就是一方的辐射能被对方吸收,形成收缩能量场。所谓的湮灭,就是变成了极小的能量碎片,其中两个碎片是光子,其它碎片人类看不到甚至也测不到了,所以人类说物质湮灭了。光子在正负电子之内,可能不是一种独立的粒子,而是正负电子躯体的一个部分,正负电子相撞时,在撞击点上各有一块碎片裂解出来,形成两个光子。

物质与反物质相遇也是这个状况。由反质子、反中子与正电子组成的原子也就是反物质,很难说反物质是一种存在于宇宙中的物质,人类猜测有这么一种物质,但一直找不到这种物质。人类之所以说是反物质,主要是因为电荷反了。物质与反物质相遇后湮灭,道理与正负电子相遇湮灭一样。一般认为,太阳系是由正物质组成的世界,在太阳系上很难找到反物质,除非有漏网之鱼。不过,若把电荷相反的粒子视为反物质,那么太阳系就充满了反物质,宇宙空间也充满了反物质。

一般来说,在相似的环境,只有相似的物质。在两个不同的环境,才能分别存在质量等级相同的物质与反物质,在这两个环境的界面,质量等级相同的物质与反物质才得以结合而湮灭。在地球表面,很难找到天生一对的反粒子,有的话早就相遇而烟消云散,化大为小,重新组合了。现在剩下来的,就是多余的单身汉。找不到同龄的异性朋友了,只好找低龄或大龄的了。于是质子找到了电子,电子嫁给了质子。质子的年龄应比电子老得多,质子的质量是电子的1836倍,长到这么大,需要很长的时间。

丁肇中教授组织了一个由全球科学家组成的队伍寻找反物质,并让航天飞机驮了一块巨大的磁铁飞到天上捕捉反物质,至今还是没找着,主要是因为地球表面与几百公里高的太空轨道,环境太相似了,难以形成截然不同的正反物质。不过人类已能制造正电子、反氘核、反氦核等多种反粒子,也制造出正宗的反物质——反氢原子。不过这种只存在了亿分之三秒的反物质,科学家是否有足够的证据,确认就是反氢原子呢?

话说回来,正粒子与反粒子,很可能是一种粒子的两种状态。当一种粒子吸收辐射达到饱和后,就向外辐射,这时就带有正电荷;当一种粒子向外辐射达到穷尽后,就吸收辐射,这时就带有负电荷。因此,电子是吸收辐射的,带有负电荷;正电子是对外辐射的,带有正电荷。两者质量大体相当,略有不同。当然,一种粒子吸收辐射或向外辐射,是相对而言的,往往是一边向外辐射一边吸收辐射,只是吸收多还是辐射多罢了。当外界条件变化时,吸收辐射的可以向外辐射,向外辐射的可以吸收辐射。至少人类知道,在一定条件下,电子可以向外辐射光子和其它电磁粒子。

如何解释太阳上的核聚变?太阳上的物质积聚到一定程度,就产生高温高压,引发了热核聚变。太阳上的核原料,不是氢,而是氢的同位素氘和氚。若是氢的话,质子与质子有斥力,两个质子就难以相撞,即使相撞也难以结合为氦核。氘和氚就不同,它们的原子核中有中子,彼此相撞后质子、中子和电子就四分五裂了,同时向外释放光子等电磁粒子。游离的质子与中子有吸力,最终还是走到一起,抱成一团,一个质子可以吸附两个中子,当与另一个质子相遇时,其中的中子又可以吸附质子,这样两个质子与两个中子就结合成了氦核。氦核也许能在太阳中独立存在,不过在太阳表面的低温区,与电子相遇时就有可能组成氦离子或氦原子。当然,热核聚变并不规定一定要生成氦,也有可能生成氢、氘、氚或氦以上元素,只是生成的氦更多一些。之所以生成的氦更多,是因为在特定的温度段最适合生成氦。温度影响辐射,辐射影响吸力,吸力影响物质的构成。

不过,太阳热核聚变有一点是难以解释的:太阳给人的感觉像个原子反应堆,受到严格控制,缓慢释放能量。在太阳中心温度高达1500万度,热核聚变怎么能控制得住呢?在短时间内发生不可控制的热核聚变,把太阳炸得四分五裂,才是更合理的解释。若说只有太阳核心的高温高压才能引发热核聚变,那也应在较短时间完成这一过程,把太阳核心的氢、氘和氚消耗完,太阳丧失核聚变的条件,也会暗了下来,没有理由持续燃烧五十亿年。

因此,太阳上的燃料也有可能是质子、中子和电子等基本粒子,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不断聚变和裂变,重组和裂解,碰撞和分离,也就是说,各种基本粒子在太阳内部碰来碰去,激发出各种电磁辐射,形成能量释放出去。在一个质量足够大,温度足够高的恒星内部,不论是核裂变还是核聚变,基本粒子都是无法静止和冷却下来的,粒子的永恒运动造成了不断的碰撞,不断的碰撞形成了永恒的温度。设想有一颗氢弹在太空爆炸,而半径为一万公里的外围又有无数颗氢弹爆炸,再往外则是六十八万公里厚的密集粒子,这些粒子对辐射有趋向性,都向内挤去,形成了较大的密度。这颗氢弹产生的粒子是不会冷却和静止的,只会在圆心内乱冲乱撞,只有最外层的爆炸才会向外辐射粒子,在加热周围冷粒子的同时,使自己相对放慢速度和降低温度。但核心内的粒子永远不会静止和降温,因为运动——碰撞——升温——运动形成了良性循环。太阳上发生的事情也大同小异。

正因为如此,在太阳上也没有通常意义的核裂变和核聚变,分与合都是瞬间的事情,因此太阳的能量几乎是永远不会穷尽的。当然,太阳向外辐射能量,也会使自身的质量减少,但这种减少是微不足道的,而且太阳也在不断吸纳周边的物质,作为自己的燃料补充。即使太阳吸纳的是重元素,也能拆分为质子、中子和电子等基本粒子,并让这些粒子在自己的肚子里永无休止地飞舞。其中质子与中子可以短暂结合成氘核、氚核和氦核,尤其在表面低温区可以保持较长时间的稳定。

当然,还有另一种可能,太阳由氢、氘和氚开始进行热核聚变,合成氦,再由氦发生热核聚变,合成更重的元素,逐级聚变,逐级合成,最后合成某种重元素,然后发生核裂变,逐级裂变,逐级分解,最后裂变成氢,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直到永远。

人类往往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或者不真正知其所以然,人类制造出火不知什么是火,人类制造出电不知什么是电,人类制造出磁不知什么是磁,人类制造出生命不知什么是生命。有一个爱管闲事的人按自己的理解加以解释,全人类就当真了,毕竟有兴趣、有时间、有精力去管闲事的人不多,大家觅食匆匆,无暇分心。因此,人类制造出核爆炸,也不一定知道核爆炸是怎么回事。原子弹爆炸的起因,人类可能没有完全弄清楚,两个铀块或钚块靠近后超过了临界质量,就发生核爆炸了,人类认为是被外界中子击中引发了链式反应。情况可能不是这样,而是两个质量足够大的铀块或钚块靠近后,发出的核辐射达到了临界密度,α射线中的粒子击中铀核或钚核,引发了链式反应,因为大约几万个α粒子中有一个可以击中原子核,当原子核释放出来的中子多于被吸收的中子,就发生链式反应了。氢弹爆炸则不一定是氘氚合成了氦,氢弹上作为引信的原子弹爆炸之后,引起大量的氘核和氚核乱冲乱撞,由于温度在一千万度以上,速度极高,碰撞激烈,在碰撞中释放出大量电磁粒子,聚变发生之后各种粒子结合成什么谁也说不清,也许是氢、氘、氚和氦都有,还有大量的质子、中子和电子向外飞出。太阳上的真正爆炸都发生在太阳核心之内,据说光线要一百万年才能到达太阳表面,人类要弄清其中发生了什么事,也不容易。

在宏观上,物质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就会分拆;在微观上,物质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为什么反而结合呢?宏观世界是由微观世界组成的,宏观与微观应该一致才是合理的。因此,合理的解释是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后,基本粒子才重新组合成为氢、氘、氚和氦等物质,合成什么是随机发生的。热核反应生成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氘核与氚核在碰撞中可以释放出能量。

如果氘核与氚核的确是在高速撞击的瞬间就抱成一团,那么也是距离近了之后,质子辐射才有足够的强度吸住中子。另外,高温质子有更多的辐射释出,中子获得更多的辐射,对质子有了更大的趋向性,使质子与中子更容易结合在一起。中子质量比质子还大一些,要吸过来也不容易,况且中子是高速运动的,距离足够近才能吸过来也是合理的。

人类认为在高温之下,氘核与氚核获得了更高的速度,可以克服质子与质子之间的斥力,碰撞之后由强核力把它们捆绑在一起。到底是不是这么回事,还很难说。我个人倾向于认为,宇宙中只存在粒子的吸力与斥力。除此之外,不存在任何力,包括引力、电磁力、强核力、弱核力这四种宇宙中基本的力。或者说,这四种力都可以用粒子的吸力与斥力加以解释,也就是可以用相吸能量场和相斥能量场加以解释。

除了氢核之外,各种原子核内都有多个粒子,人类认为是强核力把这些粒子“粘”在了一起。这可能是一种误会,原子核中各种粒子之所以会抱成团,是因为质子与中子有吸力,这种吸力来源于中子吸收质子的辐射。若没有中子的存在,质子与质子不能结合在一起,人类和上帝都不能让两个质子或两个氢核结合在一起,这说明中子在原子核的合成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人类认为强核力具有强大的力量,可以把两个质子捆绑在一起,但既没有实验证据,也没有客观证据。

重原子核向外辐射粒子,人类认为是弱核力造成的,这也可能是一种误会。重原子核内粒子众多,各个粒子又处在运动之中,相互碰撞也多,每次碰撞都会向外释放出粒子,这应该是核辐射发生的原因。除氢之外的原子核,质量都略少于质子与中子标准质量之和,这是在结合时有部分能量释出,结合后也在碰撞中有部分能量释出。既然原子核中有能量辐射出去,强核力的存在就有疑问,弱核力不可能克服强核力,把东西从家里抛出去。由此可见,强核力、弱核力都是假象,是人类杜撰出来的。

如何解释暗能量撕裂宇宙?暗能量与暗物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这两个概念至今没有一个标准的定义,有人说不发光,也不反光,也不是由人类所认识的基本粒子组成的物质是暗物质。那么暗物质还只存在于猜想之中,可以等找到确凿的证据之后再讨论。如果说暗物质是不发光的物质,那么就不要到天上去找,地球就是。黑洞、行星、卫星和宇宙尘埃都是。暗物质不发光不等于不发出电磁辐射,只要发出电磁辐射,就有一定的引力和斥力。至于暗能量更是一种虚无缥缈的东西,与其理解为一种近乎神力的力量,不如理解为是由暗物质发出的一种电磁辐射。不过目前观测不到暗物质有强大到能撕裂宇宙的电磁辐射,即使黑洞也没有什么强大的电磁辐射发出。真正有强大电磁辐射发出的是恒星,这是天文科学的基本认识。因此,说暗能量撕裂宇宙或使宇宙膨胀加速,还缺乏根据。

如何解释宇宙的演变?只要解释清楚宇宙物质(或能量)的演变,就解释清楚宇宙的演变。物质的演变可以简单用几个字概括:聚合与分拆,循环往复,直到永远。原始粒子是构成宇宙的初始物质(也许还有更低级别的粒子),原始粒子在一定的条件下聚合成各种基本粒子,各种基本粒子在一定条件下聚合成各种原子,各种原子在一定条件下聚合成各种分子,各种分子在一定条件下聚合成各种分子团,各种分子团在一定条件下聚合成各种分子集团。原始粒子——基本粒子——原子——分子——分子团——分子集团,这是宇宙发展的大趋势之一。但宇宙还有另一个相反的发展大趋势:分子集团——分子团——分子——原子——基本粒子——原始粒子。宏观上的物体、天体和星系,可以由原始粒子、基本粒子、原子(含离子)、分子、分子团或分子集团组成,当然也可以由多种成分组成。温度越高的天体,其构成的物质越小。太阳主要是由基本粒子组成的,地球主要是由分子组成的,也有一些电子、质子、离子、分子团和分子集团。

原始粒子天体,由于其粒子小于光子,人类目前还观测不到,可说是另类黑洞,在理论上推测,也应是类似于恒星的天体,是一个不断发出辐射和制造物质的天体。当然,说类似是概略而言的,相当于说太阳与地球类似,因为这两个天体都发出辐射和制造物质。

在恒星的内部只有基本粒子,在恒星的表面则有氘核、氚核、氦核、离子、原子和更重的物质被制造出来。轻元素之所以多于重元素,在于轻元素被合成出来后,就具有一定程度的稳定性,其它粒子很难再挤进来。重元素都是稀有元素,因为要在特定条件下才能生成,而这样的条件在宇宙中并不多。也许,当大量热质子与大量冷中子相遇时,由于质子发出强烈辐射,中子吸收大量辐射,两者具有更强的亲和性,才生成了重元素。以太阳为例,太阳系内有不少冷中子,这些中子是吸收辐射的粒子,对辐射源有趋向性,从太空中飞向太阳,而太阳又不断向外喷发带有强烈辐射的热质子,冷中子与热质子总会在某处相会而结合,从而生成重元素。重元素的生成是必然的,但数量不会太多,而且寿命相对比较短。因此,重元素是稀有物质。从这点上看,行星核或行星重物质,也可以是在太阳系内合成的,不一定是太阳俘获的。

恒星的每次爆发或喷发,都会把一些制造出来的物质抛向外围空间。在外围空间,温度更低一些,也有大量冷物质,冷热物质有机会结合成更重、更大的物质,轻元素结合成重元素,原子核结合成原子,原子结合成分子,分子结合成分子团,分子团结合成分子集团。这些弥散物质因为温度和辐射的不同,相互吸引而聚拢,在其核心的物质碰撞增加,温度越来越高,而外面又包裹着厚实的物质,起到了保温作用,这样行星就形成了。由于行星核有辐射发出,对外围物质有吸力,外围物质就紧紧抱住行星核。也许,行星的内部不是固态的,也不是液态的,而是气态的,确切说是基本粒子态的,也就是一团炽热的、乱冲乱撞的基本粒子。行星的内核制造出温度,烤热外围的物质,被烤热的物质向外辐射能量。当然,内核的一些辐射也可以穿过厚厚的外层包裹物质向外辐射能量。太空中的一块岩石也能吸引周边的小物质,因为质子也在向外辐射能量,由于没有一颗火热的心,吸力始终有限。当一个天体质量达到一定程度,才会有一颗火热的心。或者,粒子云在特定条件下碰撞形成一颗火热的心,才对周边物质有了更大的吸力。

各种元素在恒星或恒星外围被制造出来后,这些元素的内部也是发生激烈运动和碰撞的,并因此产生辐射。温度越高,运动和碰撞越大,辐射越强,寿命越短。同一种元素,在恒星核心、恒星表面和恒星外围,其寿命是不同的。地球上的元素处于太阳外围,寿命相对较长。在相同的环境下,元素越重,寿命越短,因为重元素内部粒子众多,碰撞多,辐射强,衰变快。

在地球的环境下,当原子序数达到一百左右的时候,由于原子核内粒子多,运动多,碰撞多,辐射多,这样原子核就不稳定了,而外围电子也太多,对辐射的遮挡大,确切说辐射出来的能量大部分被吸收了,难以留住外围电子,所以重元素存在时间很短,瞬间就衰变了。所谓衰变就是物质的分拆过程,包括原子核的拆分和外围电子的逃逸,任何元素都有衰变,原子序数越大,衰变越快,氢则是最长寿的元素,所以宇宙中的可见物质,90%都是氢。

每一种元素聚合出来之后,就发生分拆。在恒星外围,大多数物质分拆过程比较漫长,在这个过程中,遇有合适条件,就会发生更高级别的聚合;没有合适条件,就会一直分拆下去,直到原始粒子为止。由此可见,分拆是伴随始终的,聚合是间隔存在的。因此,宇宙物质的演变,是不同步的,有的物质正在聚合,有的物质正在分拆,在聚合中有分拆,在分拆中有聚合。假如宇宙的温度降到了零,物质就不运动,不碰撞,不分拆,不辐射了,斥力消失了,吸力也消失了,这就是宇宙的死亡,但宇宙从来就不会死亡。因为温度不会消失,宇宙温度只有高低不同,高的几亿度或更高,最低也有3 K。假如宇宙发生膨胀,空间膨胀到无限大,物质稀释到无限少,温度下降到无限低,最后趋向于零,这样宇宙就死亡了,但这种情况也不会发生。      

地球各种物质都正在发生分拆反应,钚以上的元素都分拆完毕了,假以时日,钚、铀这些重元素也将在地球消失,最后只剩下氢。到了那时,若地球质量增长不大,氢也会被分拆完毕;若地球由于吸纳周边物质,成了一个巨型天体,地球内核就会发生更激烈的爆炸,地球就会成为一个新的太阳。

若把太阳系看成一个小宇宙,就可以分析这个小宇宙的演化。只要弄清了太阳系的演化,就大体弄清了银河系的演化;只要弄清了银河系的演化,就大体弄清了宇宙的演化。太阳系的演化大体有几种可能:

①太阳几乎是永恒的。太阳是制造能量的机器,太阳不断吸纳周围的物质,分拆成质子、中子和电子,又重组为氘核、氚核和氦核,分分合合,循环往复,不断向外辐射能量。由于物质收支平衡,太阳就几乎是永恒的。若说太阳和恒星会熄灭,道理上有点讲不通,因为往回追时间是无限久远的,如果恒星应该熄灭早就熄灭了。

②太阳是可以熄灭的。太阳的燃料迟早消耗穷尽,然后慢慢暗淡下来,成为一颗不发出辐射,只吸收辐射的天体,这个天体就是所谓的黑洞了。与经典黑洞不同的是,没有无限大的质量,没有无限小的体积,也没有无限大的引力。引力还在,但要依赖于周围的辐射,行星发出的微弱辐射被黑洞吸收,两者之间就产生微弱的引力;恒星发出较强的辐射被黑洞吸收,两者之间就产生较大的引力。

此时太阳系上的最大行星——木星已经成长为巨型天体,在内聚力的作用下产生高温高压,内核发生激烈爆炸,核裂变把所有的重元素拆分为轻元素,最后拆分成氢、氘和氚,乃至质子、中子和电子。同时,核裂变引爆核聚变,木星的主要物质——氢发生热核聚变,一个新的太阳诞生了,周围的行星就围绕新太阳运动。现在木星辐射的能量是接收太阳能量的2.5倍,有成为新太阳的趋势。当木星发出强烈辐射的时候,引力倍增,加速吸纳周边物质壮大自己。

若木星小于太阳,还是木星围绕太阳转,也就是围绕黑洞转;若木星大于太阳,则是太阳围绕木星转,太阳也就成为一颗行星了;若是太阳没有完全熄灭,还有余辉普照,而且太阳与木星相互吸引,这就是双星了。

③太阳发生大爆炸,向周围喷发出大部分物质。其中包含了几乎所有的轻重元素,弥漫在太空中,四处飘荡,作为构成新恒星和新行星的原料。由于太阳的辐射最终变得微不足道,已不能吸引行星,太阳系解体,行星飘出太阳系,在茫茫的太空中流浪,并缓慢地趋向最近的恒星,最终投入新恒星的怀抱。

若照第一个模式发展,太阳是永恒的,在永恒中变化,在变化中永恒。若照第二、三个模式发展,太阳系是会解体和重组的,当太阳不再发生激烈爆炸,不再向外发出强烈辐射的时候,行星对太阳的趋向性就会减弱乃至消失,太阳与行星就会分道扬镳。当太阳发生超常的大爆炸,也会导致太阳系的解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直到永远。

这里引出一个问题,行星能不能演化为恒星?若能演化为恒星则是宇宙中的普遍规律,也就是说行星是恒星的前身。若真如此,太阳的前身就是一颗行星,也可能曾经拥有地球这样的生命和文明,这一切现在都化成漫天飞舞的高温粒子了。行星变恒星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当行星质量足够大时,一种可能是内聚产生高温高压引发核爆,形成恒星,这只是一种估计,人类还没有观测到直接证据。另一种可能是由外力引发核爆,当行星质量足够大时,就有能力给飞向行星的小天体提供足够大的加速度。在这种速度的冲击下,在撞击点上释放出大量中子,密集、高速、高温的中子流引起周围的物质发生核裂变,然后引发链式反应,导致整个行星发生核裂变,除了氢以外的物质都发生核裂变。一颗巨大的行星瞬间发生核裂变,这是一种激烈的爆炸,固体的行星变成气体的恒星,体积迅速膨胀,光芒四射,蔚为壮观,从远处看就是所谓的超新星爆炸了(与人类现在理解的不同),这是超新星形成的一种可能。

核裂变是连锁的、倍增的、激烈的、短暂的,最终把所有的物质拆分成氢,氢又在高温高压下发生热核聚变,这种聚变则是局部的、稳定的、缓慢的,因此宇宙中能见物质90%都是氢。当行星变成恒星时,质量并没增加,可能只是一个小恒星,但由于发出强烈的引力辐射,对周边物质形成了较大引力,吸入了更多的物质,进入了高速发展壮大的时期。重元素能发生核裂变,轻元素也能发生核裂变(氢除外),只是门坎更高。另外还取决于周围物质吸收中子的能力,吸收大于释放就不会引发链式反应;吸收小于释放就会引发链式反应。人类不断试验核武器,当量越来越大,若达到一定的临界点,说不定就能把地球引爆,成为一颗人造的新恒星。人类曾经在地球引爆当量为1500万吨的氢弹,却无人担心把地球引爆,这是目光短浅的不负责任行为,无异于一次未遂自杀。

以上所述,是类地行星演化为恒星的过程,意味着行星演变为恒星的初期,主要的核爆是核裂变,当把部分物质拆分成氢之后,才引发了核聚变。最后是重物质越来越少,轻物质越来越多,才成为类于太阳这样的恒星。不过,类木行星演化为恒星,情况就有所不同,若是内核先发生爆炸,就是由内部的核裂变引发外围的核聚变,外围的氢发生核聚变时才意味着恒星诞生;若是由小天体撞击引发,则小天体就是作为一颗巨大的原子弹发生核裂变,从而引发行星外围的氢发生核聚变,这样恒星诞生时就是以热核聚变为主的了。

按人类目前的理论,超新星是特大恒星死亡时的超常规爆炸。恒星用光燃料时内核无法承受外围物质的挤压,在极短时间内坍塌,物质在内核激烈撞击发生特大爆炸。若按本书理论,引力来自辐射,而不来自质量。因此,熄灭或行将熄灭的恒星,引力大幅减弱,内核不会坍塌,即使坍塌也不会引发超常规大爆炸。

从整个宇宙来说,宇宙没有中心,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演化,宇宙的演化是以星系为基本单位的。星系的中心有一颗、一组或一群超级恒星,旋转着向外辐射巨大的能量,对周围的恒星形成引力。一般来说,温度高的天体对温度低的天体形成引力,因为温度高的天体有更强的辐射和能量场,温度低的天体则吸收温度高的天体的辐射。银河系中心天体温度极高,辐射极强,太阳吸收银心的辐射;太阳温度很高,辐射很强,地球吸收太阳的辐射;地球的温度较高,辐射较强,月球吸收地球的辐射。太阳能够吸收银心的辐射,说明太阳上的高温粒子,并不是饱和粒子,还具有吸收辐射的能力。太阳表面五六千度的高温,的确不算高,太阳表面的粒子可说是冷却下来的粒子,吸收银心辐射的能量就是很正常的了。

不能排除,银河系的中心,是一个巨大的原始粒子星,对外辐射出更低级别的粒子,推动整个银河系运动。可惜的是,人类既看不到也测不到原始粒子,在人类看来银心是空洞无物的,只能想象银心有一个不可见也不可测的黑洞,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有朝一日人类会用仪器探测到这种神秘天体及神秘辐射。

可观测的星系是一个巨大的膨胀能量场,星系之间存在斥力,这种斥力目前居于主导地位,因此,各个星系是正在远离的,确切说绝大多数星系是正在远离的,有一部分星系是保持距离的,有一部分星系是接近的。这取决于星系的能量场是收缩还是扩张,还取决于星系之间的辐射是斥力辐射还是引力辐射。

年轻的星系能量场是向外扩张的,而星系内的宏观物质则是向星系中心汇聚的。作为能量辐射出去的粒子,并不能向外飞行到永远,这些粒子一边飞行一边向外辐射能量,把能量释放穷尽之后,就成为了吸收能量的粒子了,这样就对星系中心天体的辐射有了趋向性,就掉头回归了,在掉头之处就是星系能量场膨胀的穷尽之处。回归的粒子慢慢聚集,形成更大的粒子、原子、分子、尘埃、颗粒、团块、天体。最终又投入星系中心天体的怀抱,解体为粒子,作为能量辐射出去,开始新一轮的长征,这就是物质和能量的轮回,也是星系演化的基本模式。

年老的星系能量场是向内收缩的,以光子为例,光子被中心天体制造出来后,就随着中心天体的膨胀能量场向外扩张,中心天体的每一次爆发,都推动能量场向外扩张,也推动光子向外飞行,这正是光子能飞行一百多亿年动力不减的原因。当中心天体的燃烧达到极点的时候,就会慢慢暗下来,能量场就由扩张转为收缩,表现在光子身上就是由向外飞行转为向内飞行,因为光子本身也向外辐射能量,把体内的能量辐射穷尽之后,也吸收中心天体的能量向内飞行。

无论是扩张的还是收缩的星系能量场,在这个能量场之外,是没有光子飞出的,若人站在外面看,这个方向是一个空旷的空间,实际上这个位置还是有星系的,能影响周围的星系或天体,于是人类就认为这里存在一个黑洞,这就是黑洞的由来与本质。黑洞是隐身的星系或天体,要么是能量场正在收缩,要么是能量场不够强大,使人类因为看不到而感到神秘莫测。

星系中心天体可能是宇宙中最大的天体,天体质量越大演化越快,银河系中心天体的演化要比太阳快得多,太阳的演化也比地球的演化快得多,地球的演化也比月球的演化快得多。因此,各个天体的寿命是不同的。

银心暗了下来后,能量场的扩张就放缓了;银心熄灭后,能量场的扩张就停止了。此时的银心就演化为一个只吸收辐射的天体,这样即使是在银河系之内也看不到银心了,这就是小级别黑洞,即由一个、一组或一群恒星演化成的黑洞。此时,星系外围的恒星还在发出辐射,黑洞反而是吸收辐射的了,恒星与黑洞之间的引力还在,恒星还是趋向黑洞,因为黑洞的质量和体积要比恒星大得多。黑洞暗了下来后就基本不旋转了,恒星的旋转对黑洞而言微不足道,这样最近的恒星就直接投入了黑洞的怀抱,当黑洞吸附恒星达到了一定数量,黑洞就变成一个巨大的恒星,或者黑洞重新发生爆炸,新一轮的能量场扩张又开始了。这就是黑洞的复活,也是超新星爆发的另一种可能性。当然,恒星的明与暗,黑洞的黑与白,都是相对的,即使老年恒星继续发光发热,若相对比较微弱,其它星系看不到,甚至同一星系的其它恒星也看不到,就可以称之为恒星熄灭,也可以称之为黑洞。就像人类把太阳相对黑暗的地方叫黑子一样,其实黑子也是光芒四射的,若在地球上会刺伤人眼。

当一个超级黑洞——即星系黑洞,影响着另一个星系时,即把这个星系拉近或斥离时,人类只能看到发光的星系向莫名其妙的方向运动,于是人类就认为是有暗能量撕裂了宇宙,或认为宇宙膨胀加速。

星系的演化可归纳为:扩张——收缩——扩张——收缩,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直到永远。当然,各个星系的演化是不同步的,有的星系正在扩张,有的星系正在收缩。当一个扩张星系与一个收缩星系为邻时,扩张星系的能量就会向收缩星系飞去。这就是星系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流。

若宇宙仅向一个方向扩张或收缩,就不会有今天的宇宙,要么收缩成一个无穷小的点,要么扩张成一个无穷大的真空,因为逝去的时间是无穷无尽的,无穷无尽的时间必然演化出一个终极的宇宙。因此,只有由收缩到扩张,再由扩张到收缩,不断循环往复,才是宇宙的演化模式。人类现在所看到的一切,都是永恒存在的,包括宇宙,也包括生命。宇宙可以演化,但不会消失,如果宇宙该消失,早就已经消失了;生命可以演化,但不会消失,如果生命该消失,早就已经消失了。

恒星是辐射能量形成引力,黑洞是吞噬能量形成引力。不过,黑洞是需要重新认识和定义的,至少黑洞的物质难以凝聚成极大的质量,也难以压缩成极大的密度,更不可能有极大的引力。

天文学家认为,一个相当于地球质量的不旋转的黑洞,半径不大于9毫米,这是德国天文学家史瓦西根据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计算出来的,大于9毫米光线就能逃逸,黑洞就变成白洞。还有科学家认为,宇宙中还有无数微型黑洞,每个微型黑洞质量为十亿吨,体积只有一个质子那么大。也许有人相信物质可以压缩到这种不可思议的密度,我是无法相信的了,除非亲眼所见或有人能把道理讲通。凭什么力量把物质压缩到这么小?世界上最强大的电子显微镜也无法看到原子,更不要说质子了,要是能把十亿吨物质压缩到这么小的空间,首先要找到这种胃口巨大的神奇空间,其次要找到这种不可思议的神秘力量。按本书观点,物质相聚只是因为两者之间的能量场收缩而相互靠近,既然如此,就不可能有无限大的密度。至于太阳围绕着银心转,更大的可能是银心有众多大质量恒星抱团同旋,或者有一个超级恒星高速自旋,或者有一个由未知物质构成的超级天体高速旋转,并发出未被人类所知的引力辐射。

在一些科学家的指引下,人类相信黑洞会越长越大,引力会越来越强,最终整个宇宙的物质会被黑洞吞噬,这是把黑洞神化了。若真如此,整个宇宙就是一个黑洞,除此之外,没有任何东西。因为往回看宇宙的时间也是无限长的,宇宙早就应该演化为一个大黑洞,把所有的物质和能量永恒地囚在黑洞里面。科学与迷信只有一步之遥,多走一步,就是迷信。因此,人类不必担心有朝一日成为黑洞的早餐。天下本无事,庸人自忧之。

黑洞是基本不发出辐射,却又能吞噬大量辐射的天体,密度、质量、引力都未超出人类的想象力,人类用不着过于敬畏。鉴于此,说地球是一个黑洞也未尝不可。从另一个星系或恒星上看,地球就是一个吸收辐射的黑洞。话说回来,从观测上说,迄今为止还没有可以确凿证明黑洞存在的直接证据,黑洞还是一种理论研究的天体,人类对黑洞的一切描述,都属遐想和假说。

行文至此,我们就可以借用足够的理论,对太阳系内所有附属天体的起源和发展轨迹,进行全面和系统的分析了。

太阳风有一个射程极限,极限之处就是电子、质子和离子等粒子的堆积之处,由于这里是太阳抛撒物质的落点,物质十分密集,是一个物质密集的大圆环,物质在这里聚合在一起,形成原子、分子、尘埃、颗粒和团块,这就是奥尔特云。在太阳风的射程极限,温度接近绝对零度,所有的物质都凝聚成固体,主要是分子、尘埃和颗粒,太阳风能量场衰减到接近于零,这是太阳风不能继续往外飞行的原因。也就是说,太阳风射程极限可以视为太阳系的边缘,从温度来看接近3 K的地方就是太阳系的边缘了。由于温度太低,物质发出的引力辐射很微弱,所有的物质都难以长大。奥尔特云是太阳系边缘的盘状外层(不是球状),处于太阳旋涡能量场之外,是相对静止的,不围绕太阳运动,但仍有微弱的太阳引力辐射到达,各种级别的物质缓慢趋向太阳,到达一定距离就缓慢围绕太阳公转了,这就构成了柯伊伯带。

柯伊伯带处于太阳旋涡能量场边缘,温度相对高些,物质发出的引力辐射相对强些,有条件凝聚成更大的团块。另外,这些团块以缓慢的速度绕日公转,从微观物质密布的太空掠过时,也有机会攫取更多的物质,使自己发展成为小天体。柯伊伯带主要由小天体构成,小天体的分布也是盘状的,分布在太阳系的平面上,运动方向与九大行星相反,是逆行天体。典型小天体的核心是岩石,岩石之外包裹冰层,冰层之外包裹气体,有些小天体表面还包裹液体,如液氢等。岩石不是天生的,是尘埃受压后成型的,外围的物质越多,压力越大,岩石密度越大。提供压力的是气体、液体和固体,其中液体可能起了主要作用,形成过程类似于地球上的沉积岩,这是小天体岩石的主要来源。当然,有些大型天体有一个炽热的核,熔化的物质冷却后也可以形成岩石。

柯伊伯带的小天体公转速度从零起步,缓慢围绕太阳运动,有充分的物质和充分的时间成长,在无数的小天体中会有少数成长起来,成为大型小天体,这就是行星的前身。行星最初成型的地方,是在冥王星轨道之外某个遥远的地方,这个地方的公转速度约为1—2公里/秒,由于公转速度慢,公转路程远,公转周期长(围绕太阳转一圈要几千年乃至几万年以上),轨道下降少,弥漫物质多,从柯伊伯带下来的大型小天体就逐渐成长为行星了。当然,这个区间是人为规定的,因为公转速度接近于零时,就难以从太空中攫取足够多的物质了,只能守株待兔等候物质粘附。这样,也就是把公转速度0公里/秒的区间确定为奥尔特云,0—1公里/秒的区间确定为柯伊伯带,1—2公里/秒的区间确定为行星孕育带,2—3公里/秒的区间确定为行星降生带。

由此可见,行星是由小行星自我发展起来的,这是行星起源的一种可能,不过还有另一种可能。不少彗星以椭圆形轨道公转,近日点与远日点相差很远,可能木星、土星、天王星或海王星拉了一把,分别形成了木星族彗星、土星族彗星、天王星族彗星和海王星族彗星。然而,更多彗星的远日点远远超过了冥王星的轨道,在冥王星之外遥远的地方,也许还有一个或多个大型行星在提拉,这些大型行星缓慢绕日公转,外表覆盖着厚厚的低熔点物质,这种物质汽化温度在-240℃(冥王星表面温度)以下,厚度应在几万公里以上。由此看来,要么是氢,要么是氦,要么兼而有之。氢的沸点是-252.87℃,氦的沸点是-268.6℃,在太阳系中也只有氢与氦是宏量元素。

或者,大型行星主要是由氢气与氦气构成的,是质量巨大的气体行星,半径可能达几十万公里以上,核心有一些固体和液体,这种可能性最大。地球上空的云是一团团的,云里凝结有水和冰(雪、冰雹),如果云团离地球足够远,云里的水和冰就不会落下来了,只会越聚越多。这是在远离太阳的外围轨道,巨型气体行星得以形成的原理。这类理论推测天体,不妨称为外围巨型气体行星。

外围巨型气体行星尚不为人类发现,主要是距离相当遥远,在那里看太阳就像星星一样,到达的阳光很微弱,绝大部分又穿过了厚厚的大气层,几乎都在大气层中被吸收了,反射出去的阳光极其微弱。表面温度大约在-250—-269℃,离绝对零度不远了,吸收辐射的能力较强,阳光几乎都被吸收了。这些天体运动较慢,几乎没有阳光反射出去,人类难以察觉。由于温度极低,发出的引力辐射不强,对冥王星这些低温天体引力也不大,加上距离遥远,几乎看不到对冥王星轨道有影响。另外,这些行星轨道倾角较大,与九大行星不在一个平面,人类很少在这些方向上搜索太阳系的行星。

当然,外围巨型气体行星体积大、质量大,对近距离物质还是有较大引力的,从太空中扫过就能吸纳大量物质,每绕太阳公转一圈自己也壮大了一圈,小天体被吸纳后,岩石部分沉入核心,成为岩核;液体部分包裹岩核,成为中层;气体部分加入外围,成为外层。当巨型气体行星轨道下降到一定高度,由于温度上升,外围的气体逃逸,中层的液体也汽化逃逸,只剩下岩核留了下来,岩核是微不足道的,半径只有几千公里左右,也许岩核之外还有冰层,这就是人类熟知的行星了,冥王星就是这样的行星。

有一些相对较大的巨型气体行星,由于吸纳了足够多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岩核壮大、冰层增厚、液层增厚,外围气体直径更大、密度更高,形成了较大的引力和压力,气体难以逃逸,液体沸点提高,行星进入了稳定的发展时期。主要特征是压力增加幅度大于温度上升幅度,气体大量液化,体积收缩,质量增加,气体行星演变为液体行星。当然,液体行星也在不断发展壮大,因此,从海王星、天王星、土星到木星,一个比一个大。由于气压较大,氢与氦在较高的温度仍能保持液态,这是类木行星得以稳定的重要因素。

总的来说,小的外围巨型气体行星,由于引力不足,气态、液态的氢和氦完全蒸发逃逸,成为了冥王星这样的行星;大的外围巨型气体行星,由于引力较大,有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源源不断补充,大量气体液化,成为了海王星、天王星、土星和木星这类行星。

综上所述,行星起源有两种可能,第一种可能是由小行星自我发展起来的,第二种可能是由外围巨型气体行星演化而来的。演化也分两类,一类是像冥王星那样,由外围巨型气体行星蜕变而来;一类是像类木行星那样,由外围巨型气体行星演变而来。

冥王星很独特,不同于海王星、天王星、土星和木星,主要是没有厚厚的液态和气态的氢、氦覆盖,要么是逃逸了,要么是俘获不多,或者是引力小俘获不多,或者是公转轨道上的氢、氦不多。冥王星轨道倾斜,不在太阳旋涡能量场平面,可能太阳风吹来的氢、氦较少,导致先天性“营养”不足。

外行星有较多小卫星,轨道较高的小卫星运动到向着太阳的一侧时,在太阳引力拉扯下轨道拉长,每公转一圈拉长一点,这样,向阳一侧的轨道越拉越长,经过漫长的岁月之后,小行星终于脱轨坠落,成为围绕太阳运行的彗星。帮助太阳拉的可能还有其它行星,当若干个行星排成一线时,就产生更强的引力。另一种可能是小行星在大行星之外绕日公转,在公转中靠近了大行星,在大行星的拉扯下改变轨道下坠,成为围绕太阳运行的彗星。另外,两颗行星相会时,运动到两颗行星之间的高轨卫星,也可能受到另一颗行星的牵引,牵引的力量可能不会太大,不过时间长了可能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彗星一般为椭圆形轨道,也有双曲线和抛物线的,这可能是多个大行星共同作用的结果。

有些彗星公转轨道倾角较大,这是彗星原始轨道倾角大造成的。有一些高轨小卫星轨道倾角大,对于太阳自转平面也是大倾角,被拉下来成为彗星时,就先天带来一个大倾角,虽然倾角会有变化,但还是大倾角。外围巨型行星本身的倾角就大,卫星公转平面与太阳自转平面形成较大倾角,被拉下来成为彗星时,也先天带来一个大倾角。人类测量彗星倾角是测近日点附近的倾角,当彗星飞到远日点时,轨道倾角可能会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在近日点与远日点之间,轨道倾角发生了扭曲。彗星的倾角乃至轨道也许是容易改变的,每公转一圈改变一点,不易为人类所察觉。比如,哈雷彗星76年公转一圈,回归后已换了一两代人,倾角和轨道改变了也难以察觉。彗星的最终归宿可能是太阳,迟早会落入太阳的怀抱。

外围巨型气体行星公转速度很慢,每秒约1-3公里,对于彗星而言是相对固定的,有足够的机会提拉彗星。不过,外围巨型气体行星表面温度低,发出的引力辐射不强,似乎没有足够的引力提拉遥远的彗星。因此,引力辐射可能来自彗星。也就是说,彗星向太阳飞去时,是不断接受太阳引力辐射的过程,也是不断加温的过程;彗星向巨型气体行星飞去时,是不断向巨型气体行星发出引力辐射的过程,也是不断降温的过程。

由于巨型气体行星是气态的,体积庞大,可以接纳更多的引力辐射,而彗星又刚从太阳身边回来,具有较高的温度,能发出较多的引力辐射,因此两者之间的引力是很大的。当然,路途中众多的行星经过时也会拉一把。当彗星到达巨型气体行星附近时,引力辐射消耗得差不多了,与巨型气体行星之间的引力很微弱了,此时太阳的引力辐射又起主导作用,牵引彗星回归。假如太阳系外围不存在巨型行星,那么拉扯彗星的就可能是柯伊伯带或奥尔特云了,彗星发出的引力辐射被柯伊伯带或奥尔特云的物质吸收,在两者之间形成收缩能量场,驱使彗星向远方飞去。若真如此,柯伊伯带或奥尔特云的物质密度就是很大的了。

话说回来,即使没有大型行星提拉,彗星也许仍能沿着扁长的椭圆形轨道公转,因为彗星形成时带来了入轨角度和入轨速度,受到了外力拉一把,并不断加速向太阳飞去,因而就有了与众不同的轨道,虽然这种轨道不是长久的。

柯伊伯带小天体就是最早的小行星了,这些小行星轨道是逐渐下降的,有一部分被外围巨型行星俘获成为卫星,或受外围巨型行星影响成为彗星;有一部分下降到海王星、天王星、土星和木星的公转轨道附近,被这些行星俘获成为卫星,或受这些大型行星的影响成为彗星。彗星轨道有近日点和远日点,靠近太阳时,若小天体上有冰和其它低熔点物质,就蒸发汽化形成彗尾,彗星无论是什么轨道都是飞不出太阳系的,太阳系没有足够的力量把小天体抛出去,周围也没有足够的力量把小天体拉出去。由此可见,彗星与小行星并没有本质区别,只是公转轨道不同罢了。

外围巨型气体行星还是理论推测的天体,是否存在尚未被人类证实,若真的存在,应该处于行星的孕育带或降生带,这样的话在胎盘之中就有一个或多个巨型婴儿了。由于公转速度缓慢,不把它们视为成年行星也说得过去。所谓行星,顾名思义是行走的星星,行走太慢就不成其为行星了。另外,巨型行星有可能是气体行星,也不是典型的行星,人类还不习惯把一团巨大的气体视为行星。

行星越大轨道下降越慢,行星越小轨道下降越快,当质量较小的行星赶上质量较大的行星时,前者就有可能被后者俘获变成卫星。

行星下降到不同轨道,就穿上不同的衣服。假如外围巨型行星是液态和固态的,外层就覆盖着厚厚的低熔点物质,下降到冥王星轨道这个厚厚的外壳就汽化逃逸了。不过外壳里面还有内壳,在冥王星上覆盖着厚厚的冰,约有200—300公里厚的冰层,为水冰、甲烷冰和一氧化碳冰。冰可能来自柯伊伯带、行星孕育带或行星降生带,也可能来自冥王星公转轨道,具体来自哪里不甚清楚。在海王星、天王星、土星和木星轨道覆盖上氢,也许这个区间是氢形成和分布较多的地方,也许这些行星有一个炽热的内核,发出足够强大的引力辐射,把氢气牢牢吸附在表面,形成较高的气压,使氢气又有机会液化。氢被行星吸附时是气态的,这就形成了以氢为主体的大气。随着大气增厚,压力增大,大气底部的氢逐渐液化,形成氢的海洋;随着海洋加深,压力增大,海洋底部的氢就变成了金属氢。当然,氢也有可能是外围巨型行星带下来的。

木星是氢的世界,氢是易燃物质,划根火柴似乎就可以把木星点燃,木星就会变成一个熊熊燃烧的火球,可是木星上缺乏氧,烧不起来。确切地说,木星上不缺乏氧,也不是没有燃烧,只是氧与氢在燃烧中消耗完了,剩下了大量多余的氢。木星上寿命长短不同的亮斑和大红斑,说不定就是正在燃烧的区域。当然,木星上的燃烧是局部的,短暂的,也有可能燃烧发生在内部。氢与氧燃烧后的生成物是水,水凝结成冰在氢的海洋中沉了下去。水就这么被制造出来了,这是太阳系水的来源,也是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大气没有氧气的原因。

上述行星都可以制造水,也许柯伊伯带、行星孕育带和行星降生带上的天体也可以制造水,条件是氢、氧和点火,主要是闪电点火、火山点火和天体碰撞点火。同样道理,碳与氧燃烧可以获得二氧化碳,可能这是火星和金星大气二氧化碳的来源之一。金星上的闪电非常多,每分钟多达二十多次,有的闪电竟持续15分钟之久,似乎随时准备把大气中出现的碳分子和氧分子点燃。当然,少量碳分子与氧分子燃烧,也许人类看不到。行星与恒星一样,也是制造物质的工厂,生命体是其中最为活跃的生产车间。

行星下降到火星轨道,氢受热后蒸发逃逸,又被太阳风吹了出去,行星就变成赤身裸体的了,只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主要是没有蒸发的二氧化碳。不过,行星上的冰还在,除了水冰,还有干冰(CO2),也算是一件衣服。在过去的某个时期,火星赤道和附近的冰白天熔化,形成众多的河流,现在河水没有了,只剩下干涸的河床,这说明水是行星从外围轨道带来的。火星上的干冰不能液化,受热后直接汽化,所以火星上的水流痕迹都是水造成的。

当然,人类还未真正在火星、地球之外找到水,只是通过观测、推测得出的结论。火星水的来源,也许不全是从外围轨道带来的,可能彗星、流星、流冰也从外围轨道带来一些。说火星存在水,主要是火星上有水流的痕迹,至少曾经存在过水。火星两极飞行器未能到达,从望远镜和轨道探测器观察资料分析,白色极冠主要是干冰,也有水冰,若极冠上的水冰全部熔化,并均匀分布在火星表面,就会形成一个10米厚的水层,水量也不算太少。着陆器分析表明,火星表面物质约含有1%的束缚水,这是火星存在水的最直接证据。

地球的水比火星多,海洋面积占地表面积的70%,平均深度是4000米,要么是地球带来的水多,要么是彗星带到地球公转轨道的水汽多。虽然地球上的水多,但没有多到可以覆盖地球,主要是地球高低不平,高低落差达两万米,地球表面30%还是裸露的,不过地球也算穿上了短袖衫。

地球最高水位可能曾经覆盖地球,后来轨道降低后蒸发逃逸了大部分,于是露出了陆地。地球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存在大量的海洋动物化石,说不定当时的喜马拉雅山就是海底山脉,而不是从海洋升起来的山脉。生命起源于海洋,海洋生物历史长于陆地生物历史,也似乎证明地球曾经被水覆盖。现在地球表面有许多岩石和石山,很有可能是被几百公里厚的水层挤压形成的,也似乎表明地球曾被水覆盖,当然地表也有泥土,这主要是水干涸后从太空落下和在地表形成的,火山喷发出来的火山灰是泥土的一个重要来源。

若真如此,就说明地球轨道逐渐下降,地球温度逐渐升高,地球水分逐渐蒸发逃逸,这个过程至今仍在继续,只是南极冰可以起到稳定水位的作用,当南极冰熔化完之后地球水位就急剧下降了。地球水位长期下降趋势,可以作为行星轨道不断下降的证据;地球气温长期上升趋势,也可以作为行星轨道不断下降的证据。气象学家、地质学家、考古学家可以在这方面做些工作。

第四纪冰川期以来的200-300万年间,地球温度上升了10-15℃,不能排除是地球公转轨道下降造成的。若能证明几十亿年以来,地球气温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就几乎可以肯定是地球公转轨道下降造成的了。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也是离太阳越近温度越高。

地球大气以氮为主,可能是地球公转轨道布满了氮,在地球公转轨道附近的太空源源不断合成出来;可能是地球中能够合成氮,在地核、地幔、地壳或地表中源源不断合成出来。当然,也可能是从地球物质中分解释放出来的。

地球上的氧,可能来自各个时期、各种高度的地球公转轨道,是太阳风吹来的;可能在地球中能够合成出来;可能是从地壳的氧化物中逃逸出来的;可能是从地表中的水逃逸出来的,太阳辐射可以使水分解出氢,氢容易逃逸到太空,氧则被地球大气挽留,在行星中只有地球有液态水,也只有地球有氧气,似乎说明了水是氧的来源或来源之一;也可能来自远古生物,主要是来自蓝藻和后期的植物。氧气是太阳系最稀少、最珍贵的物质,也是构成高级生命最重要的物质。氧与氢是势不两立的物质,相遇着火就烧成了水,只有在水中才是亲密夫妻。因此,在九大行星中有氢就没有氧,有氧就没有氢。行星若想出现高级生命形式,必须是氧多于氢,这样才能在行星大气中有多余的氧。

与地球为邻的月球缺少水,显得不正常,要么在土层之下有大量水或冰,要么是月球的环境保持不了水,要么是月球从远方带来的水先天不足,要么是月球从外围轨道降落下来不久,没有得到足够的水。当然,最大可能还是月球环境保持不了水,月球几乎没有大气,太阳直射处温度高达123℃,月球没有气压,几十度水就开了,水蒸发成水蒸气,而月球表面的逃逸速度只有2.38公里/秒,比地球表面逃逸速度11.2公里/秒小得多,水蒸气容易逃逸到太空。另外,月球陨石多,陨石下落后附近的水就汽化了,也乘势逃逸到太空。不过,月球过去曾经拥有丰富的水量,月球上有月海,是月面上的低凹盆地,在向着地球的一面,月海面积占整个半球的一半,月海陨击坑稀少,这说明月海过去是海洋或冰原,月球应该是在火星与地球公转轨道之间时拥有海洋,那时月球还是行星,自转较快,逃逸速度较高,能保持大气和水,只是轨道下降太快追上地球后,被地球俘获成为卫星,自转放慢,逃逸速度降低,大气逃逸,水也蒸发逃逸,逃逸出去的水大多送给了地球,成为地球海洋的一部分,这也可能是地球水多的一个原因。

行星轨道继续下降,降到金星轨道水就蒸发逃逸了,被太阳风吹了回来,送到地球及以外的区间,究竟送到地球公转轨道最多,或是送到木星公转轨道以外最多,还是送到冥王星公转轨道以外最多,这是值得研究的,也是相当重要的,因为生命需要水,人类必须知道太阳系的水库在哪里,将来地球缺水时可以去取水,改造火星、月球也需要水。天文科学家已经确定,金星曾经拥有丰富的水,甚至有广阔的海洋,只是不知去向。显然,合理的解释就是蒸发逃逸了。

金星的液态外衣被扒掉了,气态外衣还在,主要是二氧化碳。金星和火星大气都以二氧化碳为主,夹在中间的地球大气二氧化碳很少,这是异常的,也许被海洋吸纳了,也许被植物吸纳了。海洋可以吸纳大量的二氧化碳,当地球海水干涸之后,这些二氧化碳就会释放出来,成为地球大气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漫长岁月的演化之后,甚至会成为地球大气的主体,就像现在的火星和金星一样。找出了大气二氧化碳含量与海洋水量的相关性,就可以估算地球曾经拥有的最大水量了。地球下降到金星公转轨道之后,地表温度就会高达四百多度,所有植物都会被烤成干柴,很容易着火烧成二氧化碳,这也是未来地球大气二氧化碳的一个来源。

金星大气压力是地球大气的90倍,火星大气压力是地球大气的1%。这说明从火星轨道向金星轨道降落过程中,俘获或制造了大量气体,在地球轨道可能是获得或制造气体的重要时期。这也许表明,金星曾经拥有茂盛的植被和丰富的水量,这是制造和储存二氧化碳的途径之一。不过,金星大气的二氧化碳,可能主要来源于岩石,金星表面四、五百度的高温,使大量二氧化碳从岩石中释放出来,成为金星大气的主体。火星表面温度较低,二氧化碳的释出比较少。地球表面30%是陆地,地表暴露的岩石很少,二氧化碳释出不多,而且又被植物和海洋吸收,所以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足0.1%。不过火山爆发可能会带出大量的二氧化碳。行星轨道下降到水星轨道,气态的外衣就几乎扒光了,只剩下一层纱纸了。水星温度低于金星,可能是因为金星有温室效应,水星温度高于金星才是正常的。

由此可见,内行星是外行星的未来,外行星是内行星的过去。若想知道地球的过去,看看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就知道了;若想知道地球的未来,看看金星、水星就知道了。当然,在水星之前也有不少行星,都落到太阳上了,他们与地球不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在最外行星(未必是冥王星)之后也有不少行星,他们还在胎中孕育,还未来到这个世界,他们属于未来的时代。此外,有些行星曾经是卫星,有些卫星曾经是行星,角色是可以互换的。木星、土星上的氢汽化逃逸之后,质量会大幅减少,引力也会大幅削弱,就束缚不住一些质量减少不多的岩石类卫星,有些在外围轨道的卫星就有可能被释放下来,成为行星。

总而言之,行星是太阳风喷发出去的物质凝聚而成的,也可以说是由太阳燃烧的灰烬凝聚而成的,经几十亿年或几百亿年的绕日运行之后,最终还会坠落太阳重新回炉,再以太阳风的形式喷发出去,再度凝聚形成行星,如此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宇宙大爆炸学说错了吗?当然错了,宇宙没有大爆炸,只有局部的膨胀和局部的收缩。膨胀是各星系能量场膨胀并相斥造成的,而不是来源于一次惊天动地的大爆炸。宇宙大爆炸的学说早已深入人心,不论是学者还是平民,都倾向于接受大爆炸学说。然而,这一学说存在相当严重的漏洞。宇宙大爆炸的主要根据是河外星系光谱有系统红移,人类手中用来丈量宇宙的这把尺,准不准很有疑问。

①多普勒效应用在声波上,也许是正确的,声波速度只有每秒331米,声源远离也许会拉长波长。然而,用在光线上行不行?光速高达每秒30万公里,光源每秒移动几十公里、几百公里或更多一些,又有多少影响呢?光是光子流,也是光波、电磁波,但不是通常意义的波,与声波、水波是性质完全不同的波,声波、水波是静止介质中分子之间的传递运动,光波不是静止介质中的分子传递运动,“静止”“介质”“分子”“传递”四要素都不具备。由前文可知,光子是跟随膨胀能量场运动的,能级相同的光子在斥力作用下,保持距离飞行,距离远了就会加速跟上,距离近了就会保持距离,从而形成了具有特定波长的光波。因此,光波不会因为光源的运动被拉长,因为光源后移了,所有的光子运动都会同时放缓,波长依然。

②多谱勒效应的计算出了问题。用多普勒效应计算星光红移,必须知道星光的原始光谱,几十亿光年之外的河外星系,人类并不知道其原始光谱,只是想象它们与银河系一样,这种假设是先入为主、没有依据的。若不知道原始光谱,就应测量两个不同时间点的光谱变化,这是唯一可行的方法,但对于几十亿光年以外的星系,在几年、几十年的时间跨度之内,只是一瞬间,光谱变化,是极小的,人类难以察觉有什么变化,事实上天文学家也不是这么测定的。天文学家使用的测量公式是:

Z是红移量,λ0是实验室某一光谱波长,λ是星系光谱波长,V是视向速度,  c是光速。也就是说,把实验室的某一波长设定为河外星系的原始波长了,其结果当然是错的了。就像我们通过测量飞驰而过的火车声波变化确定火车速度,可以测量一分钟之间的波长变化来推算,而不能事先给火车规定一个静止时的声波波长,除非火车能稍停片刻让人们测量一下静止时的声波波长。河外星系,平均由一千亿颗恒星组成,具体有多少无法弄清,每一颗恒星质量不同、大小不同、成分不同、结构不同、性质不同、演化不同、光谱不同。比如,质量大的恒星演化进程就快得多,到了老年中小恒星才是中青年,把如此众多真相不明、数量不明的恒星光谱合成为一个光谱,也就是说在实验室里合成或想定为一个光谱,可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因此,星光红移的测量方法,从根本上就是错误的。

③用这一方法测出的河外星系光谱,虽然绝大多数光谱是红移的,但也有少数星系光谱是紫移的,也就是说是向银河系靠近的,若宇宙真的发生大爆炸,这是不可解释的。

④有些类星体红移量很大,依公式计算运动速度接近光速,这又是有悖常理的,还有些星系计算出来的运动速度超过了光速,这说明计算公式根本就靠不住。

⑤河外星系并没有增量红移,也就是说不是越来越红,原来是多红,现在也是多红,这说明光谱是不动的,要么河外星系是静态的,要么计算结果是静态的。

⑥若宇宙是由一个物质和能量无限大的奇点发生大爆炸,所有物质都应是等速飞出的,不应有快有慢,由于人类视角、星系运动方向的原因,视向速度可以有快有慢,但不应越远的星系速度越快,实际测得的星系速度则是越远越快的,即越远的星系显得越红。正因为如此,有科学家把宇宙大爆炸解释为气球膨胀,所有的物质都分布到球面上。然而,人类通过天文观测得知,星系在宇宙空间的分布并不是一个球面。星系的分布也不均匀,密的扎成一堆,疏的形成巨洞,这不像是大爆炸的产物。

⑦1987年有科学家发现银河系南北两面,有几千个星系以每秒600公里的速度涌向同一方向——南十字星座。最近美国科学家发表了一个研究报告,认为银河系正在吞噬人马座。人马座虽比银河系小一万倍,估算也有一千万颗恒星,也可视为一个小星系。如果他们都是对的,那么宇宙大爆炸就是错的了,因为星系之间的合并、汇聚,在大爆炸的过程中是不应发生的,就像炸弹爆炸时两块碎片不应该走到一起一样。

⑧近年来出现了一个最时髦的理论:宇宙膨胀加速。若真如此,又是给宇宙大爆炸学说一记耳光。

由此可见,宇宙大爆炸学说还没找到充分有力的证据。虽然宇宙大爆炸的演化模式是可以接受的,但必须继续寻找充分有力的证据。

河外星系光谱红移,最合理、最简单的解释是:星系越远,光线穿过的宇宙气体、尘埃越厚,靠近紫端的光线被滤掉越多,也就显得越红。如果星系间的宇宙气体、尘埃是均匀分布的,倒可以用来估算星系的远近。另外,在光子的加速段距离越远红移越大,在光子的衰减段距离越远紫移越大。

除了星光红移之外,宇宙大爆炸理论还有一些“根据”:如宇宙背景3 K辐射;宇宙中不同天体氦元素含量大体在25—30%之间;宇宙中各种天体测定年龄均小于200亿年等。这些理由能成立吗?人的年龄都小于130岁,能说人类是在一次大爆炸中产生的吗?人体温度是37℃,能说是从大爆炸时的100亿度冷却下来的残余温度吗?人体中的某种元素含量也大体相当,能说是大爆炸的产物吗?

假如宇宙温度真的从137亿年前大爆炸时的100亿度降到现在的3 K,那么也就意味着宇宙即将死亡,降到0 K也就应该是宇宙末日了。可是,太阳上的氢才燃烧了10%,太阳还年轻得很,至少还有90%以上的寿命,宇宙中的所有恒星也都是如此,说明整个宇宙还很年轻,仍处于少年时期。温度只不过是原子的运动速度,宇宙大爆炸后经过较长一段时间才形成原子,从这个意义上说有了原子才有了温度,原子刚形成时的速度是最快的,宇宙的温度也是最高的。然而,原子运动速度与温度的对应关系,尚无人研究出来;原子在宇宙中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冷却一度,也无人研究出来。既然如此,说宇宙经过137亿年就由100亿度冷却到3 K,那是毫无根据的。

其实,宇宙背景辐射的一致,不仅证明不了宇宙大爆炸,反而证明了宇宙不是大爆炸的产物。若真有大爆炸,爆心的温度最高,越往外温度越低,整个宇宙的温度是不同的。现在宇宙每个角落的温度都相同,只说明宇宙在漫长的岁月中,通过辐射和对流交换温度,把温度搅拌成大体一致,其前提是宇宙没有大爆炸。

天体的运动是很复杂的,人类尚且判断不出月球的运动方向,怎么能判断得出宇宙的运动方向呢?运动是相对的,人类站在银河系上,要判断某个星系与银河系之间的相对运动,也许是容易的,要判断河外两个星系之间的相对运动,就很难了。因为银河系本身也在运动,三种运动之间的关系,很复杂。说运动的相对性,是两个物体之间的相对,三个物体掺在一起,人就假定自己是不动的了,但这个前提是错的。

假如宇宙发生大爆炸,至今银河系还在向外飞出,那么所有的星系都是等速飞行的,按运动相对性原理,银河系前面的星系是不动的,银河系后面的星系也是不动的,银河系左边的星系向左方飞出(注意:并未向外飞出),银河系右方的星系向右方飞出(未向外飞出),银河系上方的星系向上方飞出(未向外飞出),银河系下方的星系向下方飞出(未向外飞出)。出现这种情况才有可能意味着宇宙正处于大爆炸过程中,但星系的这种运动关系并不存在。

人类要证明宇宙大爆炸,必须证明每个星系都飞离宇宙中心,这不是人类所能做得到的,即使只证明银河系飞离宇宙中心目前也做不到,因为找不到宇宙的中心。而且,宇宙中心还必须有一个静止的天体或星系,才能确认银河系和所有星系向外运动,但爆心早就炸空了,只剩下一个空洞的空间,而星系与空间之间并不能发生相对运动。就算真有一个天体或星系在宇宙的中心,要证明其是静止的也是不可能的,因为所有的星系都不能作为参照物,就算某个星系能作参照物,也不知道谁动谁不动,比如银河系与宇宙中心天体之间,只要有运动,就不知道彼此谁在动,若双方不动,则又不存在宇宙大爆炸了。既然如此,何来宇宙大爆炸?

考量运动,只能在两者之间考量,如果星光红移确实是星系远离,那也只能证明银河系与这些星系正在分手,这么一来银河系就成为宇宙大爆炸的中心了,这又不是人类所能接受的,因为地球没有粉身碎骨,月球、太阳也没有挥泪而去,整个银河系抱成一团。之所以怎么都说不通,是因为运动既是相对概念,也是主观概念,离开了相对,离开了主观,去找一个纯客观的独立运动,没有。物质在能量场中漂浮,就像失去动力的轮船在大海中漂浮,说轮船动或不动都对,一切取决于主观。因此,人类似乎在做一件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在找一个不可能找到的东西。万一是人类手中的尺子错了,就一错百错了,人类对整个宇宙的认识都要改变。人类有时候是可笑的,发现了一根毛,就以为找到了一头牛。被人类视为神圣的科学,这么经不起推敲,不能不说人类还处于一个愚昧的洪荒时代。

一旦认真起来,人类的知识就问题多多了。不是爱管闲事,而是确有其事。在此,不妨引用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的一句话:“搞理论物理的,一百个有九十九个是错的。”连著名物理学家都这么说,还能不信么?当然这话有点夸张,他的本意是搞理论物理研究,错的比对的多;搞实验物理研究,对的比错的多。牛顿的力学、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都是理论物理。他们的这些理论,若错的部分多于对的部分,则是正常的;若对的部分多于错的部分,只能说明他们是天才。本书对物理问题口若悬河、高论滔滔,还算不上研究理论物理,充其量只是谈论理论物理,批判理论物理,若一百个观点中有一个是对的,算是歪打正着,不幸言中;另外九十九个观点错了,算是留个笑柄,娱乐世人。可见,要在宇宙中找到真理,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即使是科学定论,也不一定是真理。地心说统治人类超过一千四百年,最终还是被推翻了;相对论统治人类一百年,现在也被推翻了——至少在我们家里被推翻了,若上帝不把它扶起来,就永远起不来了。

在爱因斯坦的影响下,有些物理理论似乎正在误入歧途。爱因斯坦认为空间是有形的,于是有些科学家就去寻找空间的结构,发现空间是10维或11维的,其中6维是卷曲的。所谓空间卷曲大概就是空间弯曲,只有爱因斯坦的信徒才会这么说。实在太玄,谁能理解?研究者发明这些高深莫测的理论,也许连自己也弄不明白,只能说是故弄玄虚。若一个理论说不清楚时,就是胡说八道。一个科学理论,若人不能明白,只有神才能明白,对人类来说就不是科学,不妨称为玄学。尖端科学家去钻牛角尖,这是科学的无奈和悲哀。

有科学家证实,除非空间是10维的,否则整个量子场论是矛盾的。既然如此,就应该直接推翻量子场论,为何要增加空间维度适应量子场论?这是削足适履。与其说空间是10维或11维的,不如说空间是一维的,把一个球面视为一个维,这个维可以无限放大或无限缩小,球面之内就是空间。由此可见,空间维是人造数学语言,可以是一维,也可以是多维,但无论多少维,都要让人能够明白。如果认为空间维是客观真实,那么就要通过观测和实验的方式去寻找,而不能通过计算的方式去寻找。在宇宙中寻找空间的结构,就像在宇宙中寻找坐标系的框架,是注定没有结果的。如果有人不信,但愿未来科学家能通过染色的方式,让空间现形于世人面前。科学是复杂的,真理却是简单的,当你通过曲折迂回的途径,找到一个神秘莫测的东西,这个东西一定不是真理。

所以,不要提倡尊重科学,科学也会出错,而且出错多多。真正值得尊重的是真理,可惜什么是真理人类又往往搞不清。同样道理,对科学家也不能尊重过头,过头了就成了盲目崇拜,这样科学离我们反而更远了。代表爱因斯坦最高学术成就的狭义相对论发表时,他只有二十六岁,若把他看成是邻家披头散发的小伙子,科学会离我们更近,大家也更容易发现他的错误,并会走到他的身边拍拍他的肩膀:“小伙子,你把时间空间搞乱了。”

对牛顿也应该平视。他发现万有引力和创立微积分时,只是在乡下躲避瘟疫,无所事事的二十二、三岁的小伙子,乡下人对他是平视的,剑桥大学的同事,对他也是平视的,甚至是俯视的,因为他是个刚毕业留校的新人,只是后人对他仰视了。也许是人类的力量太弱小了,总想借助神的力量征服宇宙,找不到神就把前人供奉为神了。

一个学者,如果对学术前辈顶礼膜拜,你就别指望他去批判、创新和超越,对别人的批判、创新和超越还会冷嘲热讽、指指点点、乱棍打死。如果这类学者占了绝大多数,那么这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就没什么指望了,只能永远跟着别人的屁股走,永远落后几十年、几百年。学者有真人,学术无权威。

话说回来,不借助牛顿送给人类的拐杖,不使用牛顿发明的语言,宏观、微观都好解释了,宇宙也变得简单了。力虽然是一种科学语言,但人类总是认为力是客观真实;虽然客观上有一个与力相对应的事物,但与力所描述的相去甚远,而且只是事物的一种现象,而不是本质。

费这么长的篇幅说力,不是要否定力的存在,而是想说明力对客观事物的歪曲。这么做也不是有意让人类最伟大的科学家牛顿难堪,而是由于力是比能量更虚无缥渺、不可触摸的事物,只有真正了解力的本质之后,人类才能彻底理解宇宙。不然,宇宙永远都是一个谜。

对力的探源可以看出,世界本来不复杂,是人类把它想复杂了。人类的想象很多,其中的真理却不多。是真理一定能够解释得通事物,能解释得通事物的则不一定是真理,有可能只是与真理有某种对应关系。当主观与客观碰巧具有对应性时,也能惟妙惟肖,歪打正着。就像算命先生看相一样,不幸言中,不等于有必然联系。通解同类事物,是检验真理的第一把尺,适用于人类的所有思想、学说和知识。

客观真实从来都是用主观概念来描述的,只要主观与客观之间有对应关系就能描述。用最简单的黑点就能描述物体:有颜色的打点,无颜色的留白,按这种对应关系来描述,就是黑白图像。图像与物体完全不同,但有相似性,人能理解。用0、1两个数字就几乎可以描述整个世界,计算机就是这么描述的,当然最后也要翻译成人能理解的语言。文字、口语当然更是用来描述客观事物的主观事物了,用磁、激光、电流、电波、公式来描述也行啊。

客观地说,牛顿发明的力学语言,也不是无的放矢、凭空捏造,力的确描述了客观世界的某种东西,这种东西肯定是属于能量的某种东西。力与能量运动的某种现象具有对应性,对物体运动的某种特点与规律的模拟,也是大体相似的。虽不完全是真理,但有部分是真理,具有较强的使用价值,没有过时,更不能抛弃。牛顿力学是整个物理学的基础,推翻了牛顿力学,也就推翻了整个物理学,这是万万不可的。人类可以继续用力来描述世界,但不意味着世界就是如此。牛顿力学有点像中医理论,解释病理虚无缥渺,似是而非,虚实寒热,不知所云,但按方抓药,有时候还真能治病。中医理论也好,牛顿力学也罢,之所以不能理解,在于概念的虚化,中医的虚,牛顿的力,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都看不见摸不着。因此,在运用牛顿力学时,别忘了人造语言不全等于客观实际,这是两个事物,当成一个事物肯定出问题。

同样道理,量子力学也是描述粒子运动的人造语言,能近似地描述出粒子运动的某种特点与规律,被视为近代物理科学的重大成就。不过,千万不要忘乎所以,量子力学也是一种科学语言,任何一种科学语言,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后人能找到更好的语言,就可以用新语言替代旧语言。语言更替越快,科学发展就越快。人类历史三百万年,现代人除了取火、穿衣、盖房、种地和饲养之外,其它东西差不多都抛弃了。

牛顿发明的力,只是对客观事物的描述不准确,若修正之后,是可以继续发扬光大的。在这里,不妨把牛顿的万有引力公式改造一下,以便把宇宙中的场和力统一起来。这是爱因斯坦的一个伟大梦想,爱因斯坦梦寐以求建立一个统一场,把宇宙中的各种场、各种力统一起来,希望用一个公式加以表达。弄清了能量的本质和能量运动的本质之后,这就是简单的了。为了不把人类大脑中的固有概念搞乱,在这里还是沿用牛顿的力学语言来表述,下面这个公式可以实现爱因斯坦的遗愿:

F是引力或斥力,r1是甲物表面辐射强度(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粒子通过量),o2是乙物辐射吸收率或反射率(当为反射率时计算结果是斥力),r2是乙物表面辐射强度,o1是甲物辐射吸收率或反射率,s是相对较小的物体投影面积,d是双方距离(从边缘算起)。之所以只考虑较小物体的投影面积,是因为引力或斥力是“虫洞”能量场收缩或膨胀造成的,这个能量场的截面与较小物体投影面积相等,大于较小物体的辐射都放空了。

通常情况下,只需计算一方的辐射被另一方吸收了多少。比如,只计算太阳的辐射被地球吸收了多少,至于地球的辐射被太阳吸收了多少,或者并不存在,或者可以忽略。当一个物体的辐射被另一个物体反射或反射大于吸收时,双方之间存在的就是斥力。两个物体之间,往往是同时存在吸力与斥力的,这时要分别计算吸力与斥力,再作加减,吸力大于斥力就相吸,吸力小于斥力就相斥。

不论是粒子之间的引力与斥力,物体之间的引力与斥力,还是天体之间的引力与斥力,都可用这一公式计算。当然,磁吸铁也可以用这一公式计算。磁吸铁是因为磁铁电离了铁原子,使一方的离子直接面对另一方的电子,辐射失去了屏障,收缩能量场得到放大,吸力增强。用磁铁吸铁钉尖端或屁股,吸力是不同的,这是因为铁钉面积s有所不同。若把磁或铁烧红吸力下降,一方面是因为温度高的粒子吸收辐射的能力弱化,另一方面是因为磁或铁烧红后,离子和电子活性增大,发生热运动,在内部乱窜,使离子与电子两极分布的状态被打乱,磁铁就不成其为磁铁了,铁钉也不能被磁化了。

上述公式还可以变形得更简单、更精确一些,即可以不考虑双方的距离:


参数r1 、r2的定义要略作改变,不再是甲、乙物体表面的辐射强度,而是到达受体表面时的辐射强度。要计算太阳对地球的引力,只需考虑太阳辐射到达地球表面时的强度,这样路途发生的情况就不必考虑了,这样就更精确一些。同样,质子与电子之间的吸力,磁铁与铁块之间的吸力都可以这样计算。

当只需考虑一方的辐射被另一方吸收时,公式就可以简化为:

当然,也可以套用上述未简化的公式计算。如果引力与斥力同时存在,可以用引力与斥力求和公式,引力为正,斥力为负: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各个公式中的辐射是指引力辐射和斥力辐射,至于什么是引力辐射和斥力辐射,人类还不清楚,还要做一些实验才能弄明白。很有可能,所有的辐射都是引力辐射和斥力辐射,是否能形成引力和斥力,取决于辐射受体是否吸收和反射。

上述三个公式是真正的万有引力公式,可以计算、描述、解释微观与宏观的一切力,为了与牛顿的公式有区别,可称为万力公式。万力公式可运用于重力、引力、电力、磁力、电磁力,并把重力场、引力场、电场、磁场、电磁场统一起来,所谓场就是能量场,即有辐射分布的空间。

既然在两个物体中较小物体的投影面积对引力有影响,那么人站着与躺着重量是否不同?精确地看有差异,概略地看无差异。人站着投影面积小,放空了一些引力辐射,似乎重量应有所减轻。不过,地球引力辐射不是绝对垂直的,而是来自各个方向,从斜方来的引力辐射也把人往下拉,就像拉索桥的拉索一样,因此站着与躺着区别很小,难以称出来。另外,人与地球之间,不仅存在吸力,也存在斥力。地球电子与人体电子,地球质子与人体质子之间,存在斥力,人躺着吸力面积增大多少,斥力面积也增大多少,增加的吸力与增加的斥力相互抵消,保持不变,因此人站着与躺着重量差不多。由此可见,两个物体之间,往往存在多种吸力与斥力,经加减之后,最终多余的才是吸力或斥力。因此,说物体之间存在万有引力也是不正确的。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磁对铁的吸力很大,地球对人的吸力却很小。因为磁对铁是离子直接面对电子,而地球对人,是一方原子的质子对另一方原子的电子,质子发出的“残余辐射”很小,更重要的是,在地球与人之间还有斥力,质子与质子、电子与电子的斥力较强,这种斥力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吸力。所以人就觉得巨大的地球对自己的吸力似乎不如磁吸铁大,若地球与人体之间没有斥力,人早就被地球吸成一张薄纸了。可见,人类认为引力比电磁力弱小得多,这是完全错误的。

对于人来说,躺着则轻松了很多,主要是人与地球之间的能量侵切,分摊到了全身,全身的电子与床板的电子发生的能量侵切较小,接近于人的正常忍受值,人就轻松了。

万力公式表明,在同等质量下,气态天体比固态天体受到的引力更大,因为投影面积更大。若地球体积收缩到足球那么大,受到的太阳引力就会缩小;若地球体积膨胀到木星那么大,受到的太阳引力就会增大。同样道理,太阳是一个气态天体,体积很大,吸收银心的引力辐射也大,虽然距离银心27000光年,仍以220公里/秒的速度围绕银心公转。

万力公式表明,遥远恒星对地球的引力,小到可以忽略不计,因为距离太遥远,辐射太微弱,辐射过来的粒子,少到可以进行计数,对地球的推动力可说是无限小。

万力公式表明,在一个天体的旋转平面上,引力最强,因为在这个平面上辐射最强,能量场最强。

牛顿的万有引力公式的缺陷,主要是没考虑到引力与辐射有关,而质量与引力并无必然联系,当物质对外辐射接近于零时,质量就与引力几乎无关了。比如,中子的质量很大,对电子引力却很小。由此推测,若真有中子星存在的话,引力也很小,确切说对电子、原子和分子引力小,但对质子引力大,主要是质子辐射能被中子吸收。在万力公式中,只要双方的粒子无辐射,或双方的辐射都不能被对方吸收,计算结果就是零,也就是说质量再大引力也等于零。假如有两个天体都是由质子组成,这两个天体不但没有引力,而且还有斥力。

万力公式可以解释核外电子轨迹的无序分布。人类知道,行星绕日运行,轨道是固定的;电子绕核运动,轨迹是无序的。核外电子似乎在一定范围之内的任何一个位置都有可能出现。这是因为核外电子除了受到原子核质子的旋转辐射影响外,还受到周边旋转辐射的影响,如邻近的质子、电子等,当然还有从远方飞来的辐射。核外电子的环境实在太复杂了,也就不可能有一个固定的轨道。另外,原子核也受到周边原子核的影响,难以保持一个稳定的旋转平面,旋转平面可能是不断倾斜摇摆的,这也造成了核外电子的轨道变化。即使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氢原子,在不同的温度、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之下,核外电子的轨迹也不同,因为质子在不同环境下的辐射也不同。

万力公式可以指引人类克服地球引力。人类知道质量越小引力越小,距离越远引力越小,除此之外,可以通过减少火箭、飞船对地球引力辐射的吸收,增加火箭、飞船对地球斥力辐射的反射等方式来克服地球引力。当然也可以通过屏蔽引力辐射的方式来克服引力,这需要找到一种能屏蔽引力辐射的材料和技术。当飞船到达太空后,就可利用太空中的膨胀能量场和收缩能量场,获得飞行动力和速度。

万力公式可以帮助人类理解飞船上的失重现象,飞船离地球远了,地球的引力辐射就弱化了,飞船的重量就减轻了。地球是个球体,对外辐射是呈放射状辐射出去的,距离拉远辐射密度就会大幅减少。当然,这只是飞船失重的原因之一,更重要的原因,主要的引力辐射来自飞船的前方,而不是下方。

  由此可见,形形式式的能量,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并不复杂,认清了能量的真面目后,一切都变得简单了。能量是物质的运动,能量是运动的物质。由于一切物质都是运动的,所以物质可以看作是能量,能量也可以看作是物质。

从物质的角度看生命,物质就是生命体,物质的运动变化就是生命的演绎;从能量的角度看生命,能量聚合体就是生命体,能量的聚散离合就是生命的演绎。一枚核弹,也是一个生命体,核弹爆炸也是生命的演绎,或说核弹的生命进入了辉煌的瞬间。原子弹的爆炸也是有序组合的化学反应,雷管爆炸——炸药爆炸——铀或钚核爆炸,而每一种爆炸,也是由此及彼、由少到多、由弱到强的连锁化学反应,是一个标准的生命演绎过程,只不过原子弹没有神经系统罢了。

认清了能量的真面目之后,能量与物质就可以合二为一了。可以认为宇宙是由空间、时间和物质组成的。物质与能量可以互换互代、相互包容。可以把物质视为能量,也可以把能量视为物质。把物质视为能量,一切都好解释了;把能量视为物质,也是一切都好解释了。比如,人类认为能量神秘莫测,看作物质后,能量也就是漫天飞舞、四向飞出的粒子罢了,光能、热能、电能、化学能都可以这么解释。

弄清宇宙四要素之后,宇宙就变得简单了。人类看到的宇宙,是物质在空间和时间的大舞台上,进行令人眼花缭乱、永无休止的表演,这些表演就是生命,表演者就是生命体。由于物质有不同的形式、不同的规模、不同的层次,生命和生命体就是形形式式的了。物质是叠加的,生命也是叠加的,两者完全一致,小物质叠加成大物质,小生命叠加成大生命。

从根本上说,生命的本质是物质的变化,而物质的变化要以物质的存在、空间的存在和时间的存在为前提。没有物质,就没有生命;没有空间,就没有生命;没有时间,就没有生命。反过来看,没有生命,物质是不变的,时间是凝固的,空间是静止的。如果说物质是生命的躯体,那么时间和空间就是容纳生命的箱子,生命的体积需要空间来容纳,生命的长度需要时间来容纳。从这个意义上说,生命是宇宙三要素共同构成的,缺一不可。生命在宇宙中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生命与宇宙一样是永恒的。

这里所说的空间、时间,是牛顿大脑中的概念,是人类大脑中的概念,也是前文定义中的数学概念。牛顿毕竟是创立微积分的数学大师之一,他对时间、空间的理解,显然比爱因斯坦棋高一着,也更严密一些。他对万有引力的发现,或说他用万有引力描述物质运动的规律,更是一项重要的科学成就。虽然公式不准,缺陷明显,但其价值在于把人类带进了一个神奇的引力世界,并学会用引力描述宇宙。科学研究的价值,有时不在于本身的对错,而在于开创了一个新领域、新天地。就像莱特兄弟发明飞机一样,虽然简陋,后人可以在任何一个方面挑毛病,但他们开创了一个航空时代。牛顿对光学、热学的研究也很有建树,甚至爱因斯坦的光子说,也有抄袭牛顿之嫌。相比之下,还是牛顿对科学的贡献更大一些。他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但人类继承他的遗产时应有所选择,有所批判,有所发展,不能子子孙孙都吃一个祖宗留下来的冷饭。

在空间、时间和物质三要素中,物质是最重要的要素,因为物质是宇宙的唯一内容,而空间、时间则是虚拟的、人造的概念。既然如此,能不能把空间和时间都抛弃呢?当然可以。宇宙可以看成是无穷变化的物质总和。那么空间和时间到哪去了呢?在物质的变化中就已经包含了空间和时间。当然,这里的空间和时间是狭义的,即不脱离物质而存在的客观空间和客观时间,但这就够了,研究脱离物质的空间和时间没有意义。这么一来,宇宙就变成最简单的一维世界了,这才是宇宙的真面目。从这个角度讲,广义生命归根结底是建立在物质的基础之上的。由于物质的本身就是生命,也可以说广义生命是独立存在于宇宙之中的。说得更明白些,生命就是宇宙,宇宙就是生命。由于物质、能量、生命、宇宙都是全等的,自然科学的各门科学,都是研究同一个对象:或说研究物质,或说研究能量,或说研究生命,或说研究宇宙,都是一回事,只是各门科学的切入点不同罢了。

这是当前人类需要重新树立的时间观、空间观、物质观、能量观、生命观和宇宙观。人类稀里糊涂活了几百万年,不能再继续糊涂下去了,否则就会继续生存在黑暗之中。

 


打赏《生命是什么》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