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 说 国 家 目 标
许多年以来,国家的目标都是经济增长,各级政府都是以GDP增长率作为自己追求的终极目标,这就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比如,环境污染,虚报数字,下岗运动等等。
其实,国家的根本目标不是经济增长,而是改善人民生活,通过经济增长的手段,实现改善人民生活的目标。如果经济增长成为国家追求的目标,那么大家都吃草根啃树皮,把钱节省下来办工厂,这样发展最快。还真有一些地方或企业是这么做的,安排大量职工下岗,就是为了勒紧一部分人的裤带,让他们少吃或不吃,尽最大限度积累发展资本,扩大再生产,提高经济增长率。许多企业给农民工刚够糊口的工资,让他们每天像牛一样干十几个小时,也是为了榨干工人的血汗,尽最大限度积累发展资本。效益好的国有企业,利润全都留在企业滚动发展,膨胀为庞然大物,有朝一日力有不支,轰然倒地,一命乌呼,多少年的利润都打水漂了,谁也没有享受到。
当各地都攀比速度、追求增长的时候,虚假增长数字就应运而生了。就像大跃进追求产量,带来了虚假产量一样。如果改善人民生活是目标,就不好弄假了,总不好说去年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10%吧?说了也白说,生活是否有提高老百姓心中有数,这句话从老百姓嘴里说出来才有效。为了追求增长率,污染环境式的增长也应运而生了,这对改善生活而言,是弊大于利。为了追求增长率,无效益式的增长也应运而生了,投资一千万开个工厂,年产值一亿,经济是增长了,可是利润是零或负数,这对改善人民生活帮助不大,若企业垮了则是弊大于利。经济增长达不到预定目标,政府投入重金拉一把,增长率是上去了,但没有改善人民生活,还不如把钱发给城市和农村贫困家庭吃饭还好些,既填饱了肚子,又拉动了经济。
在贫穷落后地区,也不一定非要有高增长才能改善人民生活,为全体人民提供基本的生活、医疗、教育保障,人民也有安全感、幸福感,这不一定需要很多钱,在毛泽东时代国家和人民也没多少钱,但生活、医疗和教育是无忧的,大家都有安全感、幸福感,现在许多人还在怀念那个时代。
经济增长并不一定能带来相应的生活改善。每年经济增长10%左右,收入并没有相应增长10%,经济增长带来的额外收益,一部分分红给老板和股东,一部分以转增资本的形式留在企业,一部分以税收的形式上缴财政,一部分成为新就业人口的收入,原有职工能分到的也许只有2—3%,因此许多地方或企业十年工资基本不变,就是很正常的了。还有许多因素可以影响到生活改善。比如,经济增长10%,物价上升10%,经济增长就给抵消了(实际上物价升3%,老百姓就感觉生活负担重了);经济增长10%,经济效益下滑10%,生活水平就是负增长;经济增长10%,税收增长20%,生活水平也是负增长;经济增长10%,股市下跌50%,股民家庭就得节衣缩食了;一个收入不高的家庭,供楼用去了一半的薪水,沦为房奴,这个家庭的日子就难熬了;医疗或教育把一个家庭洗空了,这个家庭的生活就倒退许多年;双职工家庭,有一个人下岗了,这个家庭的生活水平就下降一半,两个人都下岗了,全家就只能喝西北风了。任何一个部门的政策失误或工作失误,都可能抵消经济增长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好处。
邓小平说:“发展才是硬道理。”这句话是真理,尤其在那个时代讲出这句话不容易,他老人家是强调发展的重要性,潜台词是通过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若把邓小平的话理解为一切工作的目的都是为了求发展,那就过于片面了,必然导致盲目追求高速度,有了速度就以为万事大吉了,然而速度上去了,许多人的生活却艰难了。在世界各国中,没有多少个国家是追求发展速度的,发展速度是自然而至的一个数字,各方面的工作理顺了,发展速度就来了。当年定下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前景激动人心,目标似乎多余,该翻跟斗时它就会翻跟斗,没有目标也一样;不该翻跟斗时它就不会翻跟斗,有了目标也没用。实现目标之际,无人为此欢呼,只是媒体轻描淡写提了一下,说明目标并不重要。当年定下1980年实现农机械化目标,2000年实现四个现代化目标,到时候实现不了还是实现不了。
经济增长率,只是评价国家经济发展速度的一个指标,并不直接反映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国民生活水平的评价,有许多更直接的指标,比如,国民收入水平,国民购买力水平,国民实际消费水平,国民获得财富总量,普通家庭或中低收入家庭获得财富总量,最贫困家庭获得财富总量。所谓财富,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所谓获得,可以用实际收入来衡量,也可以用实际消费来衡量,后者更准确反映生活水平,即用钱换回财富才算获得,存银行不算真正的获得。值得注意的是,获得财富不能光以金钱折算,因为物价涨了就不准了,还要看看获得了多少“东西”。对老百姓来说,这些指标比经济增长率更重要,这些指标增长了生活就改善了。就像一个公司,产值的增加也重要,利润的增加更重要,股东分红的增加最重要。作为职工而言,则是收入的增加最重要,收入的增加意味着生活的改善。当然,最终还是要把钱花出去,换取实实在在的享受,才叫生活改善。为了防老、防病或买房,不得不把钱存起来,那也不叫改善生活。
对于国家来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对于民众来说,生活才是硬道理。角度不同,需求不同,国家的发展最终要落实到民众的生活改善,这样的发展才有意义。假如国家发展了,把更多的资源和财富拿去买枪炮,老百姓的生活就很苦了,这是在苏联曾经发生过的事情,值得借鉴。
2007年3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