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的液化、气化与解体

 


研究物体的液化、气化和解体,其实是研究分子的结构变化;研究分子的结构变化,其实是研究原子的结构变化。在这里,物体解体是指物体原子核与电子的彻底分离,这是一个新概念。

原子核接收的辐射增加,对外辐射也增加,原子核的自转速度更高,形成的旋涡能量场就越强,引力就越大,电子的运动速度就越高。由于电子是扑向引力辐射的,在高速状态下不断扑空,这就拉长了轨道,也就是拉高了轨道,这就等于是原子体积膨胀了;反之电子轨道收缩,也就是原子体积收缩。这叫热胀冷缩,原子核自转加快、辐射增加和电子运动加快,也就是原子活性更强,给人的感觉就是温度升高。

原子体积膨胀后,两个原子之间的距离就远了。加上电子从原子核获得的辐射增加,电子释放的辐射也增加,这增强了两个电子之间的斥力,让两个原子距离更远了。这样,两个原子之间的结合就没那么紧密了,处于若即若离的状态,但彼此又不能摆脱对方,这种状态也就是液态了——虽然大家仍挤在一起,但你走我可能跟你走,也可能不跟你走。这与固态完全不同,固态是你走我也走。液态物质能聚在一起,主要是地球引力把液体向下拉,每个分子和原子都往下挤,就挤在一堆了。固态就不同,下面的分子和原子想往下走,上面的分子和原子还提拉着你呢,无法下行,要走一起走。一般来说,固态变液态体积会增加,只有冰是例外,冰的比重比水小,可能是冰分子之间的空隙比较大,水分子之间的空隙则比较小。

由于液态分子之间的结合是松散的,分开很容易,有固体进入液体时,在双方外围电子的斥力作用下,液态分子就向四周让开了。若固体前进速度慢,就感觉不到或几乎感觉不到液体的存在;若固体前进速度快,由于液体让开速度慢半拍,固体就会感觉有阻力。人在水中能感觉到水的存在,主要是温度、压力、水流、波动等因素,人是把水作为一种物体来探测的,既是必须品,也是危险品,毕竟不是长期生活在水中。

鱼对水的感觉,就像人对空气的感觉,它们往往认为是空间。鱼鳞就像盔甲,外力施加到身上就会分散到全身,鱼头没有盔甲,但皮下就是骨头,也能承受水的压力。虾、螺、龟也是有盔甲的。沙鱼、鲸鱼、海豚没有,它们自有抗压方法。海狮、海豹、海象没有盔甲,它们不久前还是陆地动物,现在也只是在海岸两栖生活,浅水没有多大压力。企鹅是鸟,不久前才下海谋生,身上的羽毛相当于盔甲。

当液体中的原子核获得的辐射和释放的辐射更多之后,原子的体积更大,距离更远,这时分子之间的引力就不足了,各个分子就独立存在了,由于分子内部空间很大,意味着比重变轻,当轻于空气时就浮升上去了。水的气化就是这样的,但烧开的水蒸气升得不高,没跑多远就遇冷收缩了,也就沉到了地面。而太阳烤热的水蒸气则不断受太阳加热,可以飞得很高,但最终高处不胜寒,遇冷疑固,变成雨落到地面。

固体、液体在气体中运动,气体会向四周让开,毕竟气体分子之间没有结合,这也是固体、液体与气体外围电子斥力作用的结果。固体在气体中运动不变形或变形少,液体在气体中运动会变成水滴形,有头有尾,像蝌蚪一样。如果液量很大,就像泼水那样了,千姿百态,无奇不有,以什么姿态、什么速度进入运动状态,往往能决定运动形状。同样道理,若固体、液体运动速度慢,几乎感觉不到气体的阻力;若固体、液体运动速度快,快于气体让开速度,就感觉到有阻力了,速度越高,阻力越大,因为不是闪开的问题了,而是推着气体往前走。

气体与液体高速磨擦,是双方电子高速撞击,电子碰撞后会释放辐射,产量热量,把双方分子烤膨胀,液体分子会变成气体蒸发;气体与固体高速磨擦,也是双方电子高速撞击,电子会释放辐射,产量热量,把双方分子烤膨胀,固体外围的电子会飞走一部分,原子变成离子或原子核裸露出来,于是抢夺氧气外围的电子,双方发生激烈化学反应,结合成新的物质,这就是燃烧了,但必须有氧才能发生燃烧。否则,只是固体解体或发生另类化学反应,就看是什么气体和什么固体了。

物体解体人类知之不多,猜想和推测比较多,更没有亲眼看到过,或者看到了也意识不到。我最近看到一个视频,有个啄木鸟在高压线上触电,瞬间被气化,只剩两三根羽毛,从固体直接变成气体。这不是温度造成的,因为没看到强光,也没听到很强的气体爆炸声,若是气体瞬间发生巨大膨胀就会有一声巨响。怎么回事呢?按理,啄木鸟就是站在高压线上也是不会触电的,因为在一个点上没有电压存在——两只脚近距离站在高压线上,视同在一个点上。何况,啄木鸟只是站在高压线旁的木头上,被电击时是一动不动的,没有触碰到高压线,突然间就噗的一声化为一团向下沉降的青烟了。

种种迹象表明,这不是普通的物体气化,而是分子与原子的解体。可能刚才啄木鸟在啄食树洞中的虫时,喙部、头部、颈部和胸部碰到树干树技树叶,啄来啄去、磨来磨去产生静电,尤其把头伸进树洞中时,脖子处的羽毛在洞口磨来磨去,产生的静电最多。

当啄木鸟靠近高压线时,高压线中大量自由电子对喙部和羽毛中的正离子敏感,双方有趋向结合的意愿,电子不断云集过来,鸟的正离子也不断云集过来,高压线电子不断把啄木鸟身上的自由电子赶跑,随后把束缚电子赶跑,生成越来越多正离子,正负电荷越来越多,最后噗的一声双方吸到一起。虽然空气是天然电阻,但毕竟距离太近,电子在正离子强大引力下,越过(击穿)空间扑向正离子,由于瞬间涌来的电子太多,你抢我夺,一片混乱,把啄木鸟羽毛和体内的束缚电子全赶跑了,啄木鸟体内物质就被分解成电子与原子核,电子飞走了,原子核沉降了。

在啄木鸟解体瞬间,我们看到高压线一个部位附着白色气体较多,发白看不见了,这正好是啄木鸟脖子位置,说明是在这个位置形成“电桥”,接通了双方的电荷,大量正离子附着在这个位置,就发白看不见了。啄木鸟气化后,还看到一些气体附着在高压线周围,表明这些气化物质是原子核或正离子,因为高压线内流动的是自由电子,电子与原子核、正离子有吸力。由于有空气流动,很快就被吹散了,多数气体沉降下来,少数气体浮升上去,还有少量气体附着在电线上。这说明多数气体比较重,是原子核、正离子的可能性较大。

这种情况应引起人类重视,尤其在高压线带电作业的工人,身上不能带有太多静电,施工前要除去身上的静电,即要除去自由电子和正离子,以免产生触电。空气也不是绝对绝缘的,若湿度增大,或正在下雨,空气也就变成导体了。下雨时打雷闪电,就是空中大量自由电子击穿潮湿空气形成电流,从空中流向地面,与地面的正离子结合。这是电子自己创造出电路,或说水分子靠近后电子能跳过去,电压越大跳得越远

电压是两团异性电荷的数量,电荷越多电压越高,电荷越少电压越低,但要成双配对才有效。对于高压线来说,两团异性电荷存在于高压线两端,一端大量产生自由电子,一端大量吞噬自由电子,即大量使用自由电子,才形成了高压。若一端发电,另一端不用电,是不能形成电流的,也就意味着没有电压。只是具有这个潜力,随时可以释放出来。

当高压线旁有一团密集的正电荷时,由于距离较近,就会吸引一部分电子,它们会聚集和滞留在电线里,就像血管在某处堵塞了一样,那就有可能发生放电了,高压线跳火就是放电现象,本质上是部分自由电子溢出高压线,从空中流向某个物体。

电的问题,也就是辐射力学问题。从辐射力学角度,电荷、静电、直流电和交流电,本质上都是粒子的辐射与吸收问题,可以理解为释放辐射是正电,吸收辐射是负电。但不同的是,一种粒子既可释放辐射,也可吸收辐射,得看对象是什么。就像一个人,既可以是上级,也可以是下级;既可以是父亲,也可以是儿子。这取决于面对什么人。电压是电荷云集形成的势能,电流是电荷运动形成的现象,电阻是电子运动受阻于束缚电子,电子与电子存在相斥作用。

       啄木鸟在高压线旁啄食木头中的小

       虫,随后扭头向左张望,保持不动

     突然火光一闪,叭的一声就解体了

       只剩一团气体和三片羽毛

  气体附着在电线上,大部分开始向下沉降

          气体继续沉降

气体沉降到木桩之处,上部附着在电线上的气体不多了



                                                                                       2017年7月25日


Δ这篇论文从头到尾贯穿着辐射力学,是构成辐射力学的论文之一。辐射力学贯穿于《生命是什么?》第二十七章《生命的基础(二)》和多篇国宝级论文中,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辐射力学体系。一门科学的创立,是某个人不经意推开了一扇大门,闯进去后不断发现宝物,从而成为一个珍宝无数的独立大院。随后跟随者众,他们又不断发现新的宝物。

创立一门科学,是科学界的最高荣誉,科学当量是10-100个诺贝尔奖,就看你创造了什么科学,为这门科学注入了多少东西。牛顿创立经典力学价值连城,若要授奖可以授100个诺贝尔奖。创立一门科学有两种情况,一种只是把门踢开。如沃森等人那篇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论文,只有一千个词,却开创了分子生物学这门科学。另一种是建立了较完整的学科体系。不仅把门踢开了,还在里面大展拳脚,建房造园,成为一座内容丰富、值得观赏的大院。

当初创立辐射力学时,我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推开了一扇大门,回头一看才发现这是一座大院,于是命名为辐射力学。由于辐射力学有众多论据支撑,也能完美解释世界,表明辐射力学是客观真理,不需要得到哪个领导、哪个机构和哪个权威的批准。如果科学有权威,领军科学家就是最高权威。

科学研究,可以沿着现有道路走下去,这意味着你是跟随者,但可以沿途搜索奇珍异宝,有所发现,有所收获;也可以在没有道路之处往前走,这意味着你是开拓者,开拓一条新的道路。路走通了你是成功者,路没走通你是失败者,这就是开拓者付出的代价,是时间、精力、金钱和劳动的付出,甚至是生命的付出,这叫有播种没有收获,有出征没有凯旋。



打赏《生命是什么》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