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理科学经常跑偏

吴  志


在二十世纪之前,物理学家的研究都是实实在在的,他们的科学发现成为人类的知识宝库,至今许多物理理论依然在使用,因为他们发现的是真理。

进入二十世纪,情况发生了变化,物理科学经常跑偏,得出一些稀奇古怪,莫名其妙,难以理解的理论,平民百姓难以理解,知识分子难以理解,科学家也难以理解,似乎越难理解就越伟大。这些理论完全是建立在个人的想象之上的,没有找到任何科学依据。也就是说,一篇论文只有论点,没有论据和论证,或论证过程只是一些带有主观色彩的推理与想象,包括一些莫名其妙的数学推导。当然,这也是一种研究方式,但必须明白,数学公式不是论据,数学推导不是论证,得出的结论也只是假说,而人们往往当成了真理。

科学研究要有科学方法,科学方法就是科学套路:有论点,有论据,有论证。所谓论点也就是科学新观点,可以先有论点再找论据,也可以先有论据再归纳出论点。如果不按这个套路出招,那么就找不到真理了,找到的所谓真理十有八九是谬误。这是基本常识,科学家必须得懂。

物理研究分为理论物理与实验物理,理论物理也必须寻找证据,世界这么大,宇宙这么大,可以通过观察或借助别人的观察,通过搜集或借助别人的搜集,通过调查或借助别人的调查,获得足够多的证据,不是非要做科学实验才是证据,有些实验也是简单的,不一定需要尖端设备。

物理研究的跑偏是从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开始的,继而是广义相对论。狭义相对论主要是研究时间、空间、运动、光速、质量与能量关系等,这一切都是凭主观想象得出结论的,只有一连串莫名其妙的数学推导。牛是牛,马是马,数学可以推导出数学定理,但数学不能推导出物理定理,就像数学不能解释唐诗一样。

时间与空间本是简单事物,当引入几百个方程式后,人类的大脑就被搞糊涂了,于是爱因斯坦得出了时间膨胀和空间收缩的结论,即钟慢尺缩结论,这完全有悖于人类的常识,居然还被当作真理接受,因为人类一看到数学公式就投降了。空间是虚的,物质是实的,能收缩的一定是物质而不是空间,怎么能把物质的属性强加给空间呢?这么简单的问题还用得着研究么?

光速是不变的么?光速是极限么?如果是这样,你得拿出证据,而不能靠数学推导。光在太空、空气、水中和玻璃中运动速度是不同的。如果说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恒定的,那么在宇宙中也不存在真空啊,去哪里找一个真空给光运动呢?太空不是真空,太空的密度也不是均匀的。太阳光可能比火柴光更快,激光可能比灯光更快,因为发生机制不同,获得能量不同。普通光源是向四面八方散射出去的,激光发散度极小,大约只有0.001弧度,接近平行。若把一束激光打在月球上,只会形成直径不到2公里的光斑。根据本人辐射力学原理,光的发散是因为光子之间有斥力,激光发散小很有可能就是因为速度更快,导致相互斥力变弱。

质量与能量是什么关系?只有简单关系,每个物质都是运动的,物质的运动就是能量,速度越快能量越大,质量越大能量越大,公式是E= mv,这是简单的逻辑关系,还用得着数学推导么?质量能不能转化为能量?当然不行,牛是牛,马是马,牛不能变成马,马不能变成牛,就像时间不能转化为空间,空间不能转化为时间。原子弹爆炸是质量转化为能量么?当然不是,只是其中一些物质运动速度加快而已。往炉灶里塞几块木柴,烧完后质量就变成了能量?当然不是,物质是不灭的,只是转化成其他物质而已,在转化过程中某些物质运动速度加快了,其中一些物质冲击人体,让人感觉到光和热,也就是所谓的能量了。

质能公式E= mc2是什么意思?你能想出其中的逻辑关系么?能量与光速有什么关系?难道还有平方关系?这不是痴人说梦么?原子弹爆炸就证明这个公式是正确的?那是你自己想象出来的。好,现在让我们用质能公式来计算几道简单的数学题:

1.有一块1公斤的煤以每秒30米的速度飞出去,请问这块煤的能量是多少?

2.有一块1公斤的煤完全燃烧,请问这块煤释放的能量是多少?

3.有一块1公斤的煤内部物质发生核裂变,请问这块煤释放的能量是多少?

4.有一块1公斤的煤内部物质发生核聚变,请问这块煤释放的能量是多少?

用爱因斯坦的质能公式计算不出来对不对?既然不能计算,这个公式就不能自圆其说,那就不是正确的了。实际上,人类只知道有这个公式,就是无人用来计算实际问题,不能用来计算实际问题的公式还是公式吗?至少,也要能解释世界,质能公式解释不了上述四种情况。

现在让我们用E= mv公式计算,只要用质量乘速度就可以得出结果了,四道题都能计算是吧?只要获悉有多少物质各以什么速度飞出,就可以计算了。当这块煤以30米/秒的速度飞出时,能量为1kg×30米/秒。当这团煤发生核裂变时,先查清被拆分成哪几种粒子,这些粒子是以什么速度飞出去的,相乘后累加就是核裂变释放的能量了。核裂变分裂成哪些粒子,每种粒子总质量是多少,这是有数可计的;这些粒子是以什么速度飞出的,这是有据可查的。这样计算起来就很简单了。比如,释出的光子总质量是多少,再乘以光速就是光能量。光子释放量可以搜集统计,比如在爆心外单位时间内每平方米有多少光子通过,就可以计算出核爆炸释放了多少光子了。核爆炸释放的其他粒子,也可以这么搜集和计算。至于冲击波那是次生能量,即核爆炸引发了空气膨胀和扩张的能量,如果在月球爆炸是没有冲击波的。

爱因斯坦发表狭义相对论时只是26岁的小伙子,在那个时代人类的知识和信息比现在少得多,现在的一年起码顶那时的十年,爱因斯坦也受到知识、能力、年龄和时代的局限。我们不应把一百年前的某个科学家捧为天才,视为普通学者更好一些。若把人尊为神,麻烦就大了,因为神是不会犯错误的。

狭义相对论发表十一年后爱因斯坦推出广义相对论,这是描述物质之间引力的理论,这一理论首次把引力场解释成时空弯曲,其中的引力场方程也是用数学方程式推导出来的。这是根本性的方法错误嘛。牛顿的万有引力公式不是数学方法推导的,是通过观察客观事物,找出那些影响引力的参数,分析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再发明出一个公式。这个方法好很多,因为来自观察、直觉和经验,但对不对也只有天知道,因为天体之间的引力有多大,那是无法验证的。

引力场方程是不是真理?只有天知道。因为没法用,无人用这个公式计算过两个天体之间的引力,太复杂,不会用,有些参数根本无法找到,那就没法计算了。即使你能计算两个天体之间的引力,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只有天知道。这个公式也不能解释太阳周围的空间弯曲了多少,地球周围的空间弯曲了多少,也无人认为太阳和地球周围的空间是弯曲的。宇航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专家,向太阳和地球轨道发射宇宙飞船或卫星时,从来无人考虑过空间弯曲了多少。

有人说,引力场方程成功解释了水星进动,证明了这个方程的正确。这是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中自己解释的,也没有哪个公式能计算出水星进动,爱因斯坦用自己的公式和另外两个科学家的公式,解释了一番,推导出一个式子,说这个式子解释了水星进动。是不是这么回事谁也不知道,即使是也不是引力场方程解释的啊,只能说引力场方程参与解释水星进动,是否正确还需要组织科学家进行评估。

爱因斯坦一生著述不多,没有专著,只发表过十几篇论文,其中几篇还不是科学论文,最著名的研究成果就是狭义相对论与广义相对论,其中产量最高的一年完成了四篇论文。怎么就成为人类最伟大的科学家了呢?几乎每个搞科研的学者,一生著述都不止十几篇论文。有学者称:二十世纪有三大物理发现,其中两个半是爱因斯坦奉献的,一个是狭义相对论,一个是广义相对论,半个是量子力学。

这种评价显然是说了过头话。这里不说相对论,只说量子力学。查一下百度百科量子力学词条:量子力学是在20世纪初由马克斯·普朗克、尼尔斯·玻尔、沃纳·海森堡、埃尔温·薛定谔、沃尔夫冈·泡利、路易·德布罗意、马克斯·玻恩、恩里科·费米、保罗·狄拉克、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康普顿等一大批物理学家共同创立的。

本人认为,量子力学最早的拓荒者和奠基者是普朗克,是他最先闯入这个领域,其他学者有跟进和拓展,成为最早的一群人。也就是说,若要找出最早的那个人是普朗克,若要找出最早的那群人是上文所列的11个。那么爱因斯坦奉献了什么呢?他提出了光量子的概念,即光是一份份能量,一份份表示非连续,这正是普朗克对能量的看法。爱因斯坦的奉献就这么多,只是提出了一个没有论据和论证的新观点,只是假说而已,连一篇论文都没有,只是在解释光电效应时顺便提出这个观点。这能说是创立了半个量子力学么?确切说,爱因斯坦是最早涉足量子力学研究的那群人之一,但不是说了一句话,就创立了半个量子力学。

实际上,爱因斯坦的光量子说没有超越牛顿的光子说。牛顿说光是一粒粒光子,爱因斯坦说光是一份份能量,牛顿说的是物质,爱因斯坦说的是能量。从我的辐射力学可知,物质与能量是一回事,物质的运动就是能量。一般是指微观粒子运动,实际上宏观物体运动也是能量,一辆行驶中的汽车就是一团能量。之所以能量是不连续的,因为粒子是不连续的,就像机枪打出了一串子弹,两颗子弹之间是有间隔的。用一份份能量解释世界,让人糊涂;用一粒粒粒子解释世界,让人清楚。与其说量子力学,不如说粒子力学。现在也无人说光量子,只说光子,这是沿用牛顿的理论。

就这么个假说就让爱因斯坦获得诺贝尔奖,他的获奖也充满坎坷与传奇,是相对论多次受挫后获得了一个安慰奖。当时,由于爱因斯坦发表了标新立异、不符常理的相对论,引起科学界的哗然,反对者众,支持者寡,这却让爱因斯坦名声大噪,从1909年起就有学者提名他诺贝尔奖,十几年间提名五次都被否定。1921年诺贝尔奖评奖委员会委托物理学奖评委会成员、诺奖获得者古尔斯特兰特写一份对广义相对论的评价报告,然后根据报告决定是否授奖,他是瑞典权威科学家,以他的全部权威反对爱因斯坦获奖。他私下说:“绝不能让爱因斯坦获奖,哪怕全世界都支持他!”

后来有人指责古尔斯特兰特,说他是医学教授,根本不懂物理学,更不懂相对论,是乱棒打死相对论。这正是诺贝尔奖的评奖思路:你的理论要外行也能看得懂,也能接受才是好东西。就像我们接受达尔文的进化论不需要是生物学家;接受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和三大运动定律,不需要是物理学家。

当时,还有一位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物理学奖评委会成员哈瑟伯格,听说爱因斯坦有可能因广义相对论获得物理奖,在病床上提出抗议,他写道:“将猜想放在授奖的考虑之列,是极不可取的。”结果当年爱因斯坦落榜,物理奖也空缺,宁可空缺也不授予爱因斯坦!

1922年又有人推荐爱因斯坦,评奖委员会觉得,虽然爱因斯坦和他的理论备受争议,但毕竟也名声在外了,给他授个奖也未尝不可,以便安抚他的支持者,但坚决不同意授予相对论,只能从他的其他理论中找一个靠谱点的理论作为授奖理由。找来找去还真不好找,爱因斯坦的理论猜想居多,争议很大,反对者众,只有光量子说靠谱一些,但依然属于假说,不过这个假说能解释德国物理学家赫兹于1887年发现的光电效应,好像还能解释得通。于是就决定采用这个借口授予他诺贝尔奖,算是弥补1921年的空缺,以免影响1922年对别人授奖。所以,几乎没人提爱因斯坦的这个诺贝尔奖,因为不值一提。

在那个时代,爱因斯坦和他的理论是最受争议的,贬多赞少,以至于有“全世界只有两个半人懂相对论”的说法。由于是假说猜想,似是而非,难以验证,也无人钻进爱因斯坦的牛角尖探索究竟。也就作为一种学说悬挂着了。之所以有人支持,只是因为没搞清楚,稀里糊涂就接受了,再加爱因斯坦的论文有很多公式,很多推导,一般人看到公式就下跪了。偏偏我爱钻牛角尖,钻到相对论里去了,发现是错误理论。爱因斯坦晚年,也意识到自己的相对论可能是错的,说过一些暗示的话,只是别人没听懂。在人类科学史上,除了地心说之外,没有哪种科学理论是广泛地、持久地备受争议的,相对论就是这么一种备受争议的理论。

这里对爱因斯坦和他的学说议论较多,是想提醒国内同胞,不要盲目崇拜外国科学家,不要盲目崇拜科学伟人,不要被他们的错误理论误导,不要投入巨资搞什么引力波天文台;自己家里也有科学大师和伟大理论,不要冷落和怠慢他们。再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已经泛滥成灾,对今天的科研工作造成实质性的影响。如美国花巨资建立所谓引力波天文台,探测子虚乌有的空间收缩和膨胀,并美其名曰探测引力波。

如果相对论是向人类奉献了真理,还可以接受爱因斯坦的地位,问题是他把人类的思想搞乱了,误导人类一百多年,人类还有必要把他视为神么?若不把他请下神坛,人类就会永远被他误导,沐浴在他的错误理论之中,对世界和宇宙形成扭曲的认识,并在他的错误理论指引下,花巨资搞一些毫无作用的设施设备。我从小阅读科学,学习科学,研究科学,如果连我都理解不了相对论,还有多少人能理解呢?当然,爱因斯坦也为人类奉献过真理,如引力透镜和光量子说等,但这不足以取得如此高的科学地位。把一个人捧上天,就会打击一大片,全球科学家都被打击了,都生活在爱因斯坦的阴影之中。

那个时代的科学家是幸运的,全球崇尚科学,学术期刊和研究人员也不多,科学家发表的论文会受到全球的关注、求证和传播,一句话,一个观点,一个假说,都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也就是说,有的学者一句话取得的荣誉,多于当今学者一百万字或几百万字的研究成果。当今时代崇尚权力与金钱,也处于知识和信息爆炸的时代,许多伟大的学者和伟大的学说,被淹没在知识和信息的海洋中,没什么人注意到他们的存在。科学是面向未来的学问,既要师古,更要崇今,必须一路攀登科学高峰,不断把过去踩在脚下,无论过去到达什么高度,回头一望都是小山包,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今人比古人,脑袋更聪明,知识更丰富,设备更尖端齐全,为什么要对古人要五体投地、敬若神明呢?爱因斯坦生于1879年,已经138岁了,如果以25岁为一代,他是我们爷爷的爷爷,这代人强于那代人很多,这代人中的顶尖科学家强于那代人中的顶尖科学家很多。为什么看不到时代的伟大呢?为什么看到不自己的伟大呢?

最近出现一篇网络文章:《为什么中国没有诞生牛顿、爱因斯坦那样的天才科学家?》,说是中国的教育不行,中国的孩子不行。No!中国的教育不是最佳的,但70分没问题;中国的孩子不少人有牛顿、爱因斯坦的素质,成长为伟大科学家没问题;中国的科学家的成就,超越牛顿和爱因斯坦的大有人在,确切说,超越爱因斯坦的很多,超越牛顿的也有。只是有人把爱因斯坦吹捧为神,那就无人能够超越了。

由于媒体宣传推广某个学者及其学说力度不够,即使牛顿和爱因斯坦再世,也不可能在中国土地冒出来,媒体掌握了话语权,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有很多宣传任务,宣传和推介著名学者及其学说不是他们的重要工作,偶尔简单介绍一下。媒体也不太懂科学,也怕搞错,若宣传推广了“伪科学”就不好办了。

学者获得相应荣誉是重要的,他们会成为榜样,这对发展科学技术有利。无论如何,一百年后科学界、教育界和普通民众,会承认对人类有过重大奉献的科学家。问题是,他们会凄惨度日,清贫一生,忍辱负重,牛耕荒野,默默向人类奉献真理,不幸积劳成疾,英年早逝,他们身后的虚名和辉煌与他们无关了。

爱因斯坦带了一个坏头,给别人树立了坏榜样,似乎物理研究越离奇越好。从此之后,物理科学的研究就经常跑偏了,没有任何一门科学得出那么多稀奇古怪、不能理解的理论,这严重影响到物理科学的信誉和严肃性。连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也说:“在一百个理论物理学研究成果中,有九十九个是错误的。”

继相对论之后,物理学家推出了虫洞理论。虫洞是一个神奇的洞,是连结两个遥远时空的多维空间隧道,是能到达遥远恒星和星系的捷径,不管有多少亿光年,只要进入虫洞就能瞬间到达。虫洞又称爱因斯坦-罗森桥,1916年由奥地利物理学家路德维希·弗莱姆首次提出,1930年由爱因斯坦与纳森·罗森在研究引力场方程时假设,认为透过虫洞可以做瞬间空间转移或时间旅行。

继相对论之后,物理学家推出了时间旅行概念,说人类可以穿越,回到过去或走进未来,进入不同的时空之中。只要能发明一部时间机器,并能超越光速的话,人类就能回到过去。这是从相对论时间伸缩原理中引伸出来的,相对论认为,速度能影响时间流逝,引力也能影响时间流逝。于是有人问:要是有一个人回到过去,把自己的爷爷杀了,还会有他自己吗?最近还有学者说,飞碟的出现只是时间穿梭,是偶遇机会进入未来时空的人回来探视我们。

继相对论之后,物理学家推出了黑洞说,认为宇宙中存在质量极大,体积极小,引力无限的天体黑洞。黑洞是否存在不好下结论,问题在于黑洞说没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即找不到可靠证据,那些所谓的发现黑洞,都是牵强附会,捕风捉影。研究黑洞得首先弄清引力的本质,没人研究过这个问题吧?有人研究也研究不出结果吧?我的辐射力学研究了这个问题,认为引力来自辐射的发射与吸收。假如这是真理,就不可能形成黑洞,黑洞也不可能具有能吞噬一切的引力,因为黑洞没有辐射,这意味着黑洞没有引力,别说吞噬恒星,自己成形都是问题。

当今世界,黑洞权威是霍金,他发表了许多关于黑洞的研究,当然都是凭想象的了,因为做不了实验,也观察不到,况且他腿脚不便。霍金最大的奉献是提出了黑洞蒸发或黑洞辐射。令人尴尬的是,2014年霍金在《自然》发表了一篇论文,认为黑洞不存在,只存在灰洞,一字之差,天壤之别,因而引起了科学界的哗然。别人说倒无所谓,出自黑洞权威霍金之口问题就大了。这无异于爱因斯坦否定了相对论。

既然黑洞没发现,也不存在,为什么美国引力波天文台四次宣称探测到黑洞相撞?能凭捕捉到的蛛丝马迹信号就判断是黑洞相撞吗?随后又宣称探测到中子星相撞,中子星也是人类臆想出来的天体,最初是1932年苏联物理学家朗道提出的假说,1967年英国科学家休伊什的学生乔丝琳·贝尔首先发现了脉冲星。经过计算,它的脉冲强度和频率只有像中子星那样体积小、密度大、质量大的星体才能达到,于是认定发现了中子星。这样的“发现”过于牵强附会,带有太多猜测与推断。再说,中子辐射弱(远不如质子),不可能形成强烈的脉冲信号。中子星的密度每立方厘米8000万-20亿吨,即指头大小就相当于一座山了。

小时候我从《十万个为什么》看到对中子星的介绍,说一个火柴盒的物质重量就得一列火车来拉了,让我惊讶和激动不已,到处说给小伙伴听。其实,一列火车也拉不完一座山。这有点吓人,不过这个密度比黑洞小多了,黑洞物质密度是指头大小等于地球质量,即能把地球压缩到指头那么大。当然,万事皆有可能,只是要找出充分有力的根据,科学家说每句话都得有根据,不能空口说白话。如果没有充分有力的根据,那就只能视为假说。什么是假说?到目前为止这种说法是假的,若某天找到有力证据就变成真的,若永远找不到有力证据就依然是假的,这叫假说。

请思考一个问题,两个中子能不能结合在一起?不能!没有任何一个科学家发现中子与中子相结合,中子只能与质子结合在一起,构成原子核。那么无数中子能不能结合成一颗中子星?也不能!两个中子都抱不到一起,无数个中子更抱不到一起。从两个中子无引力,推导出无数个中子无引力,这是站得住脚的科学方法,属于归纳推理法,论据与论证都是可靠的。这样就有两种选择了:一种是相信宇宙存在捕风捉影、臆想猜测的中子星,一种是相信严密推理、窥斑见豹的不可能存在中子星

辐射力学指出:同性相斥,异性相斥,粒子是这样,天体也是这样,除非施加一个强大的外力给一方或双方,如电子加速器、质子加速器、中子加速器等。当然,同性与异性没有绝对鸿沟,无论天体或粒子,若辐射有强弱与种类的不同,也会形成一定引力,多数情况是引力与斥力并存,彼此靠近后处于平衡状态。比如,双方发出的光子就能使两个天体形成斥力。行星也存在这种差异,木星对外辐射很强,比吸收太阳辐射还多,若发展下去与地球就不是同性天体了。

既然中子星不存在,美国引力波天文台凭什么说探测到中子星相撞?同样道理,两个黑洞也是同性天体,也撞不到一起,若黑洞是真实存在的话。宇宙中的恒星把太空挤得密密实实,人类从来没有观测到恒星相撞,这是铁证如山!也许有人说,毕竟恒星距离太远,得用光年计算,人类看不到它们相撞。不,由于恒星数量极其庞大,从概率上看每年都应有许多恒星相撞。同样道理,行星之间、卫星之间也撞不到一起。太阳系内的八大行星撞不到一起,木星的67颗卫星、土星的62颗卫星也撞不到一起。因为彼此有斥力,至少是斥力大于引力,或斥力与引力处于平衡状态,不然就不是同类天体,就有可能撞在一起。

小行星、彗星可以撞击行星、卫星和恒星,毕竟不属同类天体,它们也往往有外力施加,如小行星就是太阳带动运行的,如果轨道与地球、月球相交,就会发生相撞事件。由此看出,辐射力学有多么重要,无论研究天体,还是研究粒子,都可以作为理论依据,是与牛顿力学、量子力学同等重要的物理理论。更重要的是,在我的努力下已经形成一个理论体系了。不是一篇论文在不经意间闯入了一个新领域,量子力学是这样的,分子生物学也是这样的,唯有牛顿力学是初步搭建了一个理论框架。本人有关辐射力学的论著,共计三四十万字,研究了十四年才累积了这么多字,这是心血的结晶,是用生命换来的。

    为什么把辐射与力联系在一起?因为辐射是力的源泉,这是有充分有力证据的: ①宇宙中有无数恒星,这些恒星带着行星运动,那是因为恒星有辐射。②宇宙中有无数恒星,这些恒星围绕着星系中心运动,那是因为星系中心辐射更强(见下图)。③宇宙中的无数行星带着卫星转,那是因为行星有辐射。 ④电子围绕着原子核转,那是因为原子核有辐射。轻原子的核辐射人类还测不出来,重原子的核辐射人类能测得出来。⑤磁铁对铁有吸力,那是因为磁铁有辐射。磁辐射能不能测?当然也能测,用指南针、另一块磁铁或一块铁就能测出来,两者隔空影响就是辐射起了作用,没有其他可能性。电磁铁的辐射就更能测了,这叫电磁辐射。磁辐射不仅能测,也能“看”,把铁屑撒在磁铁周围,就可以看到铁屑在两极之间成弧状排成一行行,这就是磁辐射造成的。磁辐射从一极向周围发出,被另一极吸收,所以成弧状。人类能够轻而易举开发出磁辐射探测仪,想做就有。

    一个天体带动另一个天体运动,一定是辐射起了作用,不存在其他可能性。也许有人说是力起了作用,力是虚无的,必须追根溯源到物质或能量,由于人类还没找到这种物质或能量,就称之为力,于是力就带有神秘性。现在我们找到这种物质或能量了,这就是辐射。也许有人说是星际弥漫物质起了作用,星际弥漫物质可以看成是静态的或无序运动的,不可能让某个天体有序公转起来,唯有母星自转才能带着子星公转,这表明两者之间具有联动性。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母星带着辐射转,辐射带着子星转,若母星没有自转两星就发生对撞了。

    这些依据够不够充分?够不够有力?仅无数恒星带动行星的证据就多如牛毛了。相反,你说黑洞有引力,证据在哪里?起码你得先找到黑洞吧?你看到银河系的恒星都围绕着银心转,就说银心有个黑洞,能这样猜测吗?猜测不是真理,可能有黑洞,可能无黑洞,各占百分之五十,说了也白说。就算银心有黑洞,黑洞是没有辐射的,怎么形成引力呢?

 

继相对论之后,物理学家推出了宇宙大爆炸理论,这个理论被人类广泛接受,但论据也是不充分的,也不能自圆其说,把宇宙中的浩瀚物质收缩到一个极小的奇点,也是让人不可想象的。再说,那时没有物质,没有能量,没有空间,没有时间,没有宇宙,那个奇点凭什么发生大爆炸呢?奇点再小也是空间吧?也有时间吧?也有物质吧?也有能量吧?若说一切都没有,就等于说0可以生出1。这样人就可以凭空而来了,不必是爹妈生的了。

人类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有起源、发展和终结的,于是喜欢探究周围事物的起源,这种想法也许是错的。很有可能,宇宙只有变化,没有起源。如果宇宙也有生死,那么宇宙早就终结了,因为时间往回推是无限的,宇宙不知老死多少回了,人死了不能复生,宇宙死了也不能复生。

继相对论之后,物理学家推出了多维空间理论,这个理论认为空间不是三维的,而是多维的,有十一维或十二维。其源头来自爱因斯坦的时空四维说,即三个空间维加一个时间维。这等于把人类与苹果杂交,得出了一个不伦不类的东西,既不是动物,也不是植物。空间是人造概念,只能造出三维,四维以上空间都不能理解,有谁能解释清楚呢?发明人要首先清楚,若自己的大脑是糊涂的,那就会把糊涂传染给别人。

继相对论之后,物理学家推出了弦理论,说宇宙不是由物质组成的,不是由能量组成的,而是由一根根弦组成的。弦是什么?无人能说得清楚。这个理论曾被视为最有前途,最为伟大的理论,能解释宇宙的一切,是一种终极理论。不过,实在太玄,无人能理解,这些年慢慢式微了。说实在的,这是自讨没趣,既有今日,何必当初?

继相对论之后,物理学家推出了平衡宇宙说,说宇宙不止有一个,而是有多个或无限个,这些宇宙都是类似的,它们同在一个空间体系,不在同一个时间体系,就像两列火车一前一后,每个人都存在于其他宇宙中,是相同的或相似的个体。这种想象力就太丰富了,想象丰富是可以的,但得找到有力证据才行啊。

继相对论之后,物理学家推出了宇宙设计说,认为宇宙是由上帝精确设计出来的,因为某些参数大一点或小一点,宇宙就不存在了。这“一点”是多少?打个比喻,地球有无数粒沙子,只要多一粒或少一粒,就打破平衡,宇宙就不存在了。提出这种观点没问题,但你得找出论据,进行论证,如果有计算过程你得列出来给大家看看。

有什么环境就滋生什么生物。鱼是水滋生出来,有什么水滋生什么鱼,若反过来看当然是恰到好处了,不然滋生出来的就不是你了。海里的鱼庆幸说,幸亏海里的盐浓度恰到好处,若是盐多一点或少一点,自己就不存在了;江河出海口的鱼庆幸说,幸亏这里的盐恰到好处,若是盐多一点或少一点,自己就不存在了;江河中上游的鱼庆幸说,幸亏这里的盐恰到好处,若是盐多一点或少一点,自己就不存在了。池塘里的鱼庆幸说,幸亏这里有一潭水,不然自己就晒成鱼干了。站在岸边的人庆幸说,幸亏岸上没有水,不然自己就被淹死了。有物理学家庆幸说,幸亏地球离太阳不远不近,温度不高不低,大气中的氧不多不少,地表的水恰到好处,土壤成分恰到好处,地球磁场不强不弱,地球还有那么多植物与动物供人类食用,不然人类就不存在了。是啊,每种生物都可以这么说。但是,能认为这是上帝为自己设计出来的么?

继相对论之后,物理学家推出了宇宙虚幻说,这是最近出现的理论,认为宇宙是不存在的,人类看到的、听到的、触到的都是虚幻的,并声称能在2021年以前找到足够的证据。为什么宇宙是虚幻的?因为量子是飘忽不定的,一个粒子没有特定状态和特定位置,还可以同时在两处,你观测它时就影响到它的状态和位置,呈现在你面前的就是被你扭曲的宇宙。也就是说,主观决定了客观,宇宙是人捏造出来的。

人的感觉可以歪曲宇宙,但人的感觉不能创造宇宙。为什么粒子测不准?用一束辐射照射一个粒子,若辐射能与粒子发生相互作用,辐射就干扰了粒子的状态和位置;若辐射不能与粒子发生相互作用,那就会越过粒子,什么都测不到,什么都没有。假如是使用仪器测粒子呢?也是一样。根据辐射力学,任何物质都有辐射发出,也会接收辐射,当仪器靠近粒子时,不是仪器干扰了粒子,就是粒子干扰了仪器,因此就测不准了。然而,人眼是被动接收光子的,不能影响光子的轨迹,更不能影响遥远的恒星与星系。

值得指出,我是提出过物质的存在具有相对性,能感觉到对方才成其为物质,感觉不到则为空间。但不能理解为宇宙是不存在的,宇宙只存在于人类的感觉中。真理再向前多走一步,那就是谬误。不知他们是不是受到我的理论的影响。

值得指出,我也提出过物质穿透理论,认为两种不发生相互作用的物质能相互穿透,并感觉不到对方的存在,因此一个空间能容纳两个或多个世界。但我不是故弄玄虚,而是有根据的。许多粒子可以穿透人体、墙体、坦克、地球,如X射线能穿透人体,中子能穿透坦克,中微子能穿透地球,地球还存在海市蜃楼,这些都是可以作为有力证据的。

如果认真找一下,还会发现许多难以理解、不符常识、稀奇古怪的理论,是时候拨乱返正,回到正常轨道了。

 

 

2017年10月28日



打赏《生命是什么》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