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科学的研究方法

吴 志

 

天文科学研究是不容易的,主要是太遥远,即使有天文望远镜,也往往超出人类的目力范围,不得已要更多地依赖人类的想象力,这样又增加了错误率。或者说,有很多理论属于假说,由于没有能替代的理论,假说就被许多人认为是真理了。比如黑洞、引力波、宇宙大爆炸等,多数人都是深信不疑的,包括学者与平民,这就造成了一些认识上和行为上的错误。这里不是说,这些理论就是错的,只是要分清是假说、学说还是真理。

美国引力波天文台观测到引力波,那是不能视为真理的,只是对引力波理论的一次检验,而且这种检验还是间接的。引力波没有直接探测到,只是探测到空间伸缩;空间伸缩也没有直接探测到,只是探测到激光受干扰。从这些间接再间接的现象,推测引力波存在,再推测有黑洞相撞。是不是过于牵强附会呢?当然,你可以这样做,问题是只能认定是对引力波假说的检验过程,还不能说是证明了引力波的存在。搞学术研究必须非常严谨。

我研究天文科学也有十来年了,发表了一些论文,推出了一些革命性的新思想、新理论和新观点,让人类天文科学获得了一个新视角,登上了一个新台阶,展示了一个新世界。当然,这是我的看法,这么想就这么说了,没有顾忌别人的脸色。如果有人觉得话说大了,那是人家的看法。我主张学者对自己的新学说,可以有一个自我评价,用两三句话在导读中说明,这样便于别人认识和学习。你认为很重要,别人就会认真看,不然看都懒得看,或随手翻翻就扔一边了。

我的天文学说,绝大多数都是有论点、论据和论证的,获得的科学原理几乎能解释一切,而且能自圆其说,找不到自相矛盾、有悖常识、违背真理之处,所以我认为绝大多数属于真理。每个学者都要学会从论著本身判断其科学价值,这反映了一个学者科学素养的高低,若通过学历、职称、职务、名气、年龄等外部事物判断论著价值,就说明这个人没有什么料。

不知有没有人质疑我搞天文科学研究的资格,或许会有人觉得我不是天文科学家,不是吃这碗的。其实,科学无内行与外行之分,你有兴趣,你钻进去,你有思考,你有研究,你有心得,你就是内行,你就有可能取得重要成果。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搞科研时都是外行,不是学这门的或不是做这行的,这不影响他们取得科研成果并成为科学名人。至于对不对,还有待人类继续检验,至少在被推翻之前都是对的。

也许有人质疑,你没有天文望远镜,你不观察天文现象,凭什么搞天文科学研究?这么说就错了,人类的天文望远镜都属于我,所有的天文照片也属于我,拥有这些资料就足以搞天文科学研究了,我是借助天文科学家的眼睛搞研究,看天文照片就等于进行天文观察,我出的资源是大脑和思维,别人没看到的我看到了,别人没想到的我想到了,只要能拾遗补漏就足够了。同一张照片,可以没有想法,可以有十种想法,可以有百种想法。每一个人都看到过苹果或石头落地,唯独牛顿想到了万有引力,这就是眼光与思维的不同。我搞天文科学研究完全是出于兴趣,没有任何功名企图,这种心态是很重要的。

鉴于天文科学研究好大喜功,追求离奇,追求荒诞,追求极端,经常跑偏,出错较多,在这里提出两种科学方法供研究人员参考。

一、 由近及远,重点是银河系

由于恒星距离是以多少光年计算的,星系距离是以多少亿光年计算的,最近的星系也有200万光年,最远的星系则有137亿光年,可能更远之处还有星系,这样就很不好研究了,用天文望远镜看恒星就一个光点,小的、暗的、远的还看不到;看星系就一个光斑,小的、暗的、远的也看不到。

不过,恒星与恒星,星系与星系,都是大同小异的,往往只有大小和形态的不同,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就像人与人之间是大同小异一样,想研究人类只需研究一个人。同样道理,我们想研究恒星,只需重点研究太阳,恒星与太阳相似度90%;我们想研究恒星系,只需重点研究太阳系,恒星系与太阳系相似度90%;我们想研究河外星系,只需重点研究银河系,河外星系与银河系相似度90%。因为宇宙法则是相同的。

银河系就在我们身边,银河系有的河外星系也会有,银河系没有的河外星系也没有。比如,星系核心是什么?研究透银心就明白河外星系的核心了。比如,有无黑洞?假如在银河系找不到黑洞,那么在河外星系也找不到黑洞。比如,有无中子星?假如在银河系找不到中子星,那么在河外星系也找不到中子星。至于黑洞相撞、中子星相撞,都是这个道理,你得首先在银河系中找到同类事件。银河系中有2000-4000亿颗恒星,该发生的事都会发生。

当人类研究透银河系之后,也就基本研究透宇宙了,宇宙是由星系构成的,只是数量众多而已。有些星系走得比较近,形成星系团,那也同星系形成原理差不多,不会有根本性的区别,同样是某种力在发挥作用。

当然,有些事物太近反而不好研究,距离远些才好研究,那就可以由远及近。比如,要研究银河系的形状,就可以参照河外星系的形状,河外星系几乎都是螺旋星系、旋涡星系和棒旋星系,那么银河系就是三者之一,现在已经清楚银河系是棒旋星系。

我们想知道两颗恒星是不是有引力,当然可以从万有引力出发判断两颗恒星有引力,但你得先判断万有引力是否适用于恒星,万有引力是从苹果落地引伸出来的,然后扩展到整个地球,再扩展到整个宇宙。在地球可能还适用,地球对任何物体都有引力,对月球和空中、太空的物体也有引力。但两把椅子之间是否有引力,对人类来说还是未知数。

因此,研究两颗恒星是否有引力,得对恒星观察后得出结论。在银河系中有双星,两颗恒星相互缠绕对方运动,就像地球与月球是相互缠绕运动一样(共同引力中心在地表以下1600公里),那么我们就可以判断恒星之间有引力了。另外,还有三个恒星相互缠绕运动的,离太阳最近的恒星是半人马座a星,这是由三颗恒星组成的三合星,距离太阳仅4.2光年。这种方法也是由近及远,由地球对月球,到恒星对恒星。

牛顿也好,爱因斯坦也罢,他们只想到引力,没想到斥力。《生命是什么?》给出了万力公式,用来计算万有引力和万有斥力,书中提出了万有斥力的概念,这是构成辐射力学的基础之一。那么恒星之间有无斥力呢?也得从天文观察中得出结论。为什么只观察不实验?恒星太大,我们抱不动,也没有那么大的地方搁。上帝早就为我们做了实验,我们只需要观察实验结果。在这里,我们说恒星是指恒星系,即包括恒星外围的天体和物质,这是恒星结构的一部分,就像土星环是土星结构的一部分。

先看太阳与最近的恒星半人马座a星,我们可以把三颗紧密缠绕的恒星看成一颗星,这颗星的质量是太阳的两倍多,其中最大的那颗星,质量大于太阳10%;第二大的那颗星,质量是太阳的90%;最小的那颗星,质量是太阳的1/8。虽然太阳与半人马座a星的距离只有4.2光年,若考虑到外围组织就是挨在一起的,因为太阳的引力半径是2亿光年,可以把这个范围内的星际分子和星际尘埃吸引进来,并带着缓慢旋转,这意味着太阳系有可能是不断长大的。那么半人马座a星的引力半径是多少呢?概略看应是太阳的两倍,质量是两倍引力也应是两倍,那就是4亿光年,已经侵入太阳系的地盘很深了。从这个角度看,两颗恒星是纠缠在一起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没有距离。

如果恒星之间只有引力,那么这两颗恒星早就撞在一起了。因为太阳已经存在45.7亿年了,半人马座a星的诞生也可以推断同太阳差不多,主星A同太阳一样是橙色恒星,它们的年龄都以45亿年计算,只要两星每秒向对方移动2.8厘米,那么就已经撞在一起了。恒星的运动是以每秒几十、几百公里来计算的,若是因引力相撞还存在加速度,最后可能达到每秒几千甚至几万公里,那么它们早就相撞了,没有发生相撞,只能说明两者之间存在斥力。

当然,你可以认为它们是从远处飞来汇合的,现在正好飞到这个位置。问题是,这两颗恒星都在各自轨道围绕银河系中心转,它们没有靠近对方的欲望、迹象和趋势,若相互向对方飞去,天文望远镜能观测得出来。当然,按本人的研究,银河系中的恒星,有可能最终坠入银心,这是一种可能性。所谓坠入也就是收缩得更紧密,在引力作用下达到两颗恒星的最近距离,然后在斥力作用下保持距离,这样银心看起来就像一颗巨大恒星了,现在的银心也是这样的,说明已经有很多恒星坠入其中了。再看看下面这张照片:


这是哈勃照片,银河系一角,每个光点都是恒星,密密麻麻挤在一起,就是撞不到一起,如果有相撞,人类早就观测到了,因为宇宙中的恒星实在太多。没有其他解释,只能认定恒星之间有斥力。当然,引力也有,不然挤不到一堆。

再看一下宇宙,现在宇宙处于膨胀之中,说明星系之间有斥力,星系的斥力只能来自恒星,拿掉了恒星,星系是空无一物的。当然,星系之间的斥力也可能来自星系间质,星系间质也就是恒星间质,是恒星吐出来的弥漫物质。宇宙的主要居民是恒星,这是包括外围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小块物质、颗粒物质和分子物质的天体,也包括抛酒物质、喷射物质和辐射物质,这是广义恒星的概念,这么看宇宙就是恒星挤恒星的世界了。

狭义恒星是指核心区的那团发光天体,这是一团等离子体,可以视为一团燃烧的气体,比如人类说的太阳,这样恒星之间就出来空间了。空间不是空的,也是由物质和能量构成的,也是可以视为气体的,只是没有燃烧而已。我在《论宇宙空间的密度》中,论述过这个问题,有必要在天文学家、物理学家、知识分子和普通民众中达成共识。

认定宇宙空间是充满物质和能量的,这样对整个宇宙就好理解了。天体之间的靠近、远离、牵引、绕行、对旋、撞击都可以视为恒星间质直接作用的结果。水中有两个物体,当两者之间的水被拿掉或密度降低,两个物体就撞在一起了,因为外围有压力把它们压在一起,这个压力可称为太空压。可以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天体相撞,这样又多了一种解释宇宙的方法,当然这不是唯一。太阳牵着行星走,实际上是太阳自转把周边物质搅成旋涡,行星处于旋涡之中,自然就跟着太阳转了。这也是由近及远的研究方法,从地球的水旋、气旋,扩展到宇宙的行星旋、恒星旋、星系旋。

假如太阳没有自转呢?按辐射力学的原理,太阳发出的辐射被行星吞噬,在行星外围瞬间形成极小真空(因为前后两个粒子之间有斥力和距离),太空压就把太阳与行星压近了,由于这个过程是持续不断的,表现为行星飞向太阳,最终投入太阳怀抱,万幸的是太阳有自转。两个恒星斥力的发生,是因为双方辐射出去的物质“顶牛”,增加了恒星间质的密度,就把两个恒星推开了。所谓宇宙膨胀很有可能也是这么发生的。所谓暗能量推动宇宙膨胀,很有可能就是恒星间质推动宇宙膨胀。在其他论文中详细分析过这些问题。

如果把太阳视为一个活的细胞,这个细胞也要吞食物质和排泄物质,我们只看到太阳排泄物质,看不到太阳吞食物质,若这样太阳早就饿死了,活不了多少年,不可能活45亿年,还要继续活五、六十亿年。如果太阳把2亿公里引力半径的物质都吞食进来,这样太阳就源源不断获得能量补充了。能量也是永远吞食不完的,随着物质被太阳吸走,太空压源源不断把物质压进太阳的引力半径,而太阳又不断向太空辐射、喷射和抛洒物质,充实太空物质,这样就形成良性循环和动态平衡了。这意味着,太阳是永恒的,恒星是永恒的,宇宙是永恒的,无所谓生与死,这是一种可能性。

恒星间质主要是什么呢?最初是氢的前身,即质子和电子,也就是太阳风或恒星风的主要成分,这些物质由恒星抛洒出来后飘浮在太空之中;然后结合成氢,稳定下来,在太空中飘浮,并趋向母体恒星或附近恒星,最终在恒星引力作用下重新回炉,成为恒星的原始燃料。也就是说,从恒星喷出来的是质子与电子,返回去的是氢原子或分子。

在宇宙中,氢是丰度最大的元素,比其他元素总和还多100倍,若按质量计算占75%,无论在恒星中还是在恒星间质中,氢都是丰度最大的。在地壳中,按原子数计算氢占17%,按质量计算氢占1%。另外地球大气中还有一些氢。自然界中的氢有三种同位数,分别是无中子的、一中子的和二中子的,无中子的氢占99.98%。

那么中子来自哪里?有可能是太阳喷发出来的,有可能是质子演变而来的,至于在原子核中被撞击出来的就不是原始起源了。太空中有中子飞向地球,显然来自太阳或恒星,若核裂变物质达到临界质量,就会被这些中子引爆。按辐射力学,质子是不断向外辐射能量的,即辐射出微观粒子流,是什么粒子还不清楚,这种辐射不是无限的,把肚子里的东西吐得差不多了,就没有能量了;或者温度下降到某个临界点,质子就没有辐射或只有弱辐射。没有辐射或只有弱辐射的质子就演变为中子,就会从外界吸收能量,主要来源是质子辐射,也可以从恒星辐射中吸收能量。这样质子对中子就具有引力了,在电性上就表现为一正一负,当然中子只有弱负电,人类认为是中性的,若绝对是中性的就不可能结合在一起了。

当中子吸收能量饱和之后,在一定条件的激发下,就会向外辐射能量,这样中子就演变成质子了。在原子核内,中子吸收辐射饱和后,与质子的关系就发生变化,两者不再具有引力,中子就会逃逸出来,引起原子核和原子的解体。

因此,质子与中子是可以相互转换的,两者的质量也是不断发生变化的,是一个动态的增减过程,质子质量不断减少,中子质量不断增加,在目前状态下是中子略重于质子(这与选材有很大关系,在地球物质中不一定是相同的,在每个地质时期也不一定是相同的)。我们不知质子衰减到什么时候为止,也不知中子增重到什么时候为止,但会有一个临界点让它们的角色易位。

对一些重元素,人类已经知道半衰期是多少,半衰期是指某种物质重量减少一半,原来的物质到哪去了?辐射出去了和逃逸出去了。重物质辐射大、衰变快,人类能测得出来。所谓物质衰变,就是质子辐射弱化,不能吸引中子和电子,导致原子解体;另一种情况是,中子吸收辐射饱和了,质子对其失去引力,中子就飞出或游离出原子核,这样原子核就分解了,继而是原子分解。衰变是变成其他物质了,由重物质变成轻物质。这是有证据的,重物质衰变时有中子逸出,中子是维系原子核结构的纽带,中子逸出到一定的量,就导致原子核和原子解体。这就是重要证据。

既然是同一块物质,为什么原子衰变不同步呢?这是因为核心原子受外围原子阻挡难以辐射出去,甚至反射回来,因为质子辐射会反射质子辐射,使核心原子具有更长的寿命。外围原子一圈圈衰变和剥离,剥离一半时就是半衰期。

理论上,所有物质都会衰变,最终衰变成氢,刚好与恒星核聚变过程相反,从而取得平衡。这正是为什么宇宙中的主要元素是氢的重要原因,也是越重的元素越少的主要原因,因为各自的生命长度不同,越轻的元素寿命越长,越重的元素寿命越短,即越重的元素衰变越快,越轻的元素衰变越慢。有些人造重元素,瞬间就衰变了,因为内部粒子实在太多,相互碰撞几个回合就散架了。这就是内在机制。氢核或质子也会衰变,因为氢核或质子也是由更低级别粒子构成的,只是寿命更长罢了。

质子辐射和原子核辐射,都是更低级别粒子碰撞的结果,不碰撞就无辐射,少碰撞就少辐射,多碰撞就多辐射。重原子核辐射强,是因为低级别的粒子多,即质子和中子多,这样碰撞就多,辐射就强。若外界温度低到一定程度,低级别粒子的运动就减弱了,甚至完全停止,这就表现为辐射减弱或停止。

从恒星外围回归的氢有一部分被行星吸引和截留,成为行星的一部分,如被海王星、天王星、土星和木星捕获,成为行星外层大气氢和中层金属氢,直到某日发生核聚变成为恒星。当受到一个较大天体撞击时,或星核压力增加到一定程度时(随着行星质量增加而增加),是有可能发生核聚变的。人类发现最小的恒星,小于木星,大于土星,很有可能就是由行星演变而来。木星与地球很不一样,对外辐射能量多于从太阳吸收的能量,似乎正在演变成恒星。

木星可能演变成恒星的观点,最早见于《生命是什么?》,最近在媒体中经常可见了。这是恒星演化的另一种可能性,即恒星是有生有死的,但宇宙是无生无死的。如果宇宙也会死,早就死了很多回了,因为时间回溯是无限的,可以回溯到宇宙大爆炸之前无限远,时间不是从宇宙大爆炸开始的。

平衡是宇宙的法则,如果失去平衡就失去一切。人失去平衡意味着死亡,天体失去平衡意味着死亡,宇宙失去平衡也意味着死亡。有摄入有排出,摄入与排出大体相等,这就是一种平衡。人体摄入与排出是大体相当的,所以体重基本不变。若摄入大于排出,意味着不断发胖,这意味着进入死亡程序,只要不能逆转或停止就必然死亡。相反,若摄入小于排出,意味着不断减重,这也意味着进入死亡程序,只要不能逆转或停止就必然死亡。多数情况是增重或减重到某个程度,又重新取得平衡。

按辐射力学,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等外围天体最终会坠入恒星,大分子拆解成小分子,成为恒星初始燃料。老的坠落了,新的生成了,源源不断,生生不息。人类没有观察到行星坠入恒星,但已观测到有些行星离恒星很近了,公转一圈只需要两三个小时,在不远的将来就会坠入恒星。而彗星坠入太阳,则是经常发生的事件,天文学家曾在2011年和2012年观察到这种事件。这证实了辐射力学七年前的预测,这个预测认为彗星最终会坠入太阳。




现在我们知道恒星间质是氢或氢的前身,其功能是:为恒星提供燃料。 孕育和生产恒星。维持恒星距离、推动恒星靠近或远离、参与制造各种天体运动。可见,空间不空,太空有物,这是一个值得探索的大世界。过去,人类主要关注恒星、行星、卫星和黑洞,以后要把更多时间精力放在对恒星间质的研究上,因为这对人类而言依然是一个神秘的世界。

至于对黑洞的研究,那得首先发现它,在没发现黑洞之前就有那么多关于黑洞的研究,比如黑洞形成、黑洞尺寸、黑洞质量、黑洞视界、黑洞蒸发、黑洞辐射、黑洞碰撞等,那是荒唐可笑的。研究鬼之前得先找到鬼,研究神之前得先找到神,研究上帝之前得先找到上帝。如果有人告诉你,他研究出上帝的身高、肤色、长相、身材和性格,你会有何感想呢?有人捕捉到宇宙中的蛛丝马迹就认为找到了黑洞,那叫牵强附会、想象力丰富。有无数人宣称见过鬼,有无数人宣称见过飞碟与外星人,人类依然没有认定鬼、飞碟和外星人的存在。慎重点是有必要的。

霍金研究出黑洞蒸发理论,当时他认为是伟大的科学发现,后来他在《自然》发表文章否定黑洞的存在,这是科学程式出错造成的,就像围棋定式一样,先走哪步,后走哪步,是不能错的,错一步就全部错。当然,有些学者在这条路上已经走很远了,不想回头也回不了头了,继续一路摸黑往下走。从这点来看,霍金是令人敬佩的伟大科学家,他不像一些科学家那样为了追求功名不顾一切,他认为科学是可以出错的,出错是应该承认和修正的,以免误导人类,承认错误才可以走一条新的路。

二、由小到大,着眼于研究粒子

宇宙是由天体构成的,天体是由粒子构成的,研究粒子就是研究天体。把太阳视为一团炽热的等离子体,太阳就简单多了;把地球视为由各种轻、中、重原子组合成的天体,地球就简单多了。一般来说,地球、太阳和太阳系没有的粒子,宇宙中也没有。也可以把条件放宽一些,银河系没有的粒子,宇宙中也没有。

有了这个基本认识,就可以由小见大,窥斑见豹了。首先弄清宇宙有什么粒子,然后弄清这些粒子是如何组合和如何运动的,最后弄清这些粒子是如何相互作用的,也就是相互影响的动态情况,如太阳是如何爆炸和燃烧的,实际上这就是粒子的相互作用。

要研究天体是否有引力与斥力,只需研究粒子是否有引力与斥力,因为天体是粒子的集合体。质子对电子有引力,那么有质子与电子的天体之间也有引力,恒星、行星、卫星、彗星、小行星都有质子与电子,那么这些天体之间有引力;质子对质子,电子对电子有斥力,那么在有质子与电子的天体之间也有斥力,恒星、行星、卫星、彗星、小行星都有质子与电子,那么这些天体之间有斥力。问题的关键,引力与斥力各有多大,在什么情况下此消彼长。

要研究宇宙中是否存在中子星,只需要在地球上观察和实验。第一个问题,中子有没有?当然有,就是因为地球有中子,科学家才推测宇宙有中子星。第二个问题,中子能不能结合成星?当然不行。在地球上没发现两个中子能结合在一起,辐射力学也告诉我们,中子之间存在斥力,因为是同性粒子。如果还不信,可以做一个实验,尝试把两个中子结合在一起,如果做不到,那就意味着不可能。也就是说,在宇宙中不可能存在中子星!在《现代物理科学经常跑偏》一文中,我们曾经谈到这个问题。第三个问题,中子之间有没有引力?当然没有,虽然地球有很多中子,但就是没有两个或多个中子结合在一起。中子有两种存在形式,一种是束缚于原子核中,一种是在太空飞行中,可以从原子核飞出来,也可以从太空飞过来。中子为什么能存在于原子核中?辐射力学认为,中子有弱负电,与质子有引力,能与质子结合在一起,还可以两个中子与一个质子结合在一起,如氢的同位素核,就是一个质子与两个中子结合,用人工方法可以在氢核中加入3-6个中子,若把质子拿掉中子就各奔西东了。

质子吸引中子,类同质子吸引电子,不同的是中子很重,轨道很低,从外表看起来是一个原子核。由于受中子体积和原子核空间的影响,一个质子不可能吸引太多中子,正常情况下是一个质子对一个中子,类同一个质子对一个电子。当然,在某些情况下,电子有增有减,中子也是有增有减。

因此,我们无法把一堆中子捏成一团,只能是“一摊散沙”(假如中子不会飞的话),两摊中子更不可能相互吸引发生碰撞。这么说万有引力在这里失灵了?当然是这样,万有引力是经常失灵的,两块磁铁同极相对,只有斥力没有引力;两个质子相对,只有斥力没有引力;两个电子相对,只有斥力没有引力。总之,在微观世界万有引力定律是失灵的,在宏观世界也有失灵。为什么会失灵?因为牛顿没能弄清引力的本质,人类也没能弄清引力的本质,更不知道宇宙存在万有斥力。我的辐射力学算是弄清了,但人类暂时不知道或没接受。那么,两块石头之间有没有引力?按辐射力学,既有引力,也有斥力,是哪种力更大需要具体研究。

要研究宇宙中是否存在黑洞,只需要在地球上观察和实验。第一个问题,黑洞是由什么粒子构成的?无人知道对不对?那么你得首先解决这个问题。黑洞专家说,0.9立方厘米的黑洞物质就相当于地球质量了,这无异于痴人说梦,哪能计算得这么精确呢?首先你得找出这种超重粒子,在地球没有密度这么大的粒子,质子和中子都没有那么重。如果你找不到,做不出来,也想象不出来,那么黑洞就是子虚乌有。第二个问题,这种神秘的黑洞粒子是如何结合在一起的?还是先找到这种粒子再说吧,不然不存在第二个问题。第三个问题,两个黑洞有没有引力?还是先解决第一、二个问题再说吧。若按辐射力学,同性天体没有引力,或说主要是斥力,黑洞也不例外。

也许有人说,在极高压力之下,某些物质会被挤压到无限小。那么你得先找出这个极高压,再分析物质会不会被挤压到无限小。有人认为,恒星坍塌会形成极大压力,恒星坍塌是一种想定,不一定是事实;即使恒星坍塌也不会有无限压力,哪能把地球压缩到指头那么大呢?我认为,在极高压之下,重粒子会被压裂,碎成许多更小的粒子;粒子还会发生激烈碰撞,使温度大幅上升,引发核裂变或核聚变。这正是宇宙中有无数恒星的原因。压力越大,粒子越小,这是宇宙的普遍法则。若不信,你可以尝试用施加压力的方法,让水变成金。金是得不到的,可能会得到氢和氧。

在人类制造出原子弹和氢弹之前,人类只知道太阳是一团火,不知太阳究竟燃烧什么。现在知道了,太阳主要是氢核聚变,这就是由粒子到天体的研究,地球有的事物推广到太阳上去,再推广到恒星上去。科学家还推测出太阳的核聚变只能演化到铁元素。这样的研究,有一定根据,但也不绝对。还要对太阳继续研究,说太阳是一个不断发生核聚变的天体,也不一定是绝对正确的,还需要找到更多证据。对太阳演变过程的推测,还有太多疑点和漏洞,事物不一定按你想象的去发展。

宇宙中是否存在暗物质、暗能量和反粒子呢?如果把看不见,也几乎测不到的物质与能量定义为暗物质与暗能量,那么是存在的。有太多的物质和辐射是看不见的,甚至是测不出的。有没有反粒子呢?人类还没观测到,据说已经从实验室中制造出来了,如果确信无疑某些粒子高速碰撞后获得了反粒子,那么这种粒子就是存在的。只是瞬间就与正粒子发生相互作用湮灭了。

这么看来,宇宙就简单多了,没有黑洞了,没有中子星了,只有恒星(含外围组织)和恒星间质,这些东西人类已经比较熟悉了。当然,还需要深入研究,科学是没有止境的,因为宇宙是不断演化的,需要搞清各种演化的来龙去脉。

宇宙是否曾经发生大爆炸?只要能找到充分有力的证据,只要能把道理讲清楚,是可能认定宇宙曾经发生大爆炸的。问题是,证据还不够充分有力,道理也没能讲清楚。怎么把宇宙中的无数物质,收缩到一个无限小的奇点呢?这就无人能解释清楚了。这个奇点比针尖还小无限倍,一切都等于零,没有空间、时间、物质、能量,有这种可能么?有这种超密度的物质么?没有物质怎么爆炸呢?没有时间怎么爆炸呢?是一颗定时炸弹也得有时间滴滴嗒嗒走啊,也得有一团火药才能爆炸啊。只能说,发明宇宙大爆炸学说的科学家想象力很丰富,能从无想到有,从有想到无,问题是要能自圆其说才行。

当一个物体无限大之后,它就不存在诞生了,因为没有更大的母体把它生出来,你不能说老鼠生出了大象;既然没有了生,也就没有了死,因为生死是对应的。那么剩下的是什么呢?变化或演化,我们每分每秒都看到宇宙在演化,这种演化是永恒的。

当一个物体无限小之后,它也不存在诞生了,因为母体找不到更小的原材料来制造它。你不能说用光子制造出光子,用中微子制造出中微子。光子和中微子是人类已知最小粒子,可能还能拆分成更小的粒子,无论宇宙最小单元是什么,都是不能制造出来的。它可以依附在大粒子中,由大粒子把它释放出来。就像光子可以隐藏在电子里,电子碰撞就把光子释放出来了。但是,大粒子没生它出来之前,它也是存在的,只是存在于大粒子中罢了。

从这些原理分析,你还会认为有宇宙大爆炸么?这等于说老鼠生出了大象;不,是真空生出了大象;不,连真空都没有,是虚无生出了大象。既然虚无能制造出大象,虚无更能制造出各种粒子了,这是0生出了1,从数学上说不通,从常识上也说不通,更别说有什么科学道理了。

发明宇宙大爆炸的那个人,是你们班想象力最丰富,逻辑能力最差的同学,他编造出了一个神奇故事,全班同学无人进行分析判断,就信以为真了。为什么无人分析判断?大家都挺忙的,各忙各的事,看书的看书,作业的作业,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吧,反正与自己无关。在科学界,是很少有人对别人的学说批驳的,相信就相信了,不信就不信了,何苦折腾呢?累了自己,伤了别人。不过,科学需要批判精神,通过质疑、争论和批判,才能确认真理或否定“真理”,驳得倒的不是真理,驳不倒的就是真理。

人类在天文科学上的研究,还是十分幼稚可笑的。现代天文科学认为,宇宙中充斥着大量的暗物质与暗能量,暗能量占68.3%,暗物质占26.8%,两者相加是95.1%前文提到,暗物质和暗能量是有可能存在的。问题在于,什么是暗物质和暗能量?无人能说得清楚,无人能解释清楚,不信可以查一下辞典或辞海。以下是百度百科的解释:

暗物质是一种因存在现有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而假想出的物质,比电子和光子还要小的物质,不带电荷,不与电子发生干扰,能够穿越电磁波和引力场,是宇宙的重要组成部分。暗能量是驱动宇宙运动的一种能量。它和暗物质都不会吸收、反射或者辐射光,所以人类无法直接使用现有的技术进行观测。

是不是越解释越糊涂?似是隔靴搔痒,力有不逮,两种东西看起来就像一种东西。天文科学家认为有这么一种物质,这种物质是什么不知道。既然你什么都不知道,那么你怎么知道它的精确含量是26.8%呢?对暗能量的解释更是莫名其妙了,因为天文科学家没能搞清一个常用的物理名词能量。

什么是能量?百度百科的解释:能量是质量的时空分布可能变化程度的度量,用来表征物理系统做功的本领。现代物理学已明确了质量与能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即爱因斯坦的质能关系式E=mc2。谁能看得明白呢?反正我是理解不了的了,尤其跟爱因斯坦扯上关系之后,大脑就一片混乱了。

再看一下《生命是什么?》对能量的解释:能量是物质的运动,用公式表达是E = mv一辆汽车静止时没有能量,运动时就是一团能量;一块石头静止时没有能量,运动时就是一团能量;一个粒子静止时没有能量,运动时就是一粒能量。能量大小与质量和速度成正比。

由于运动具有相对性,能量也具有相对性。一辆行驶中的汽车,对路人是一团能量,因为有相对运动;对乘员不是一团能量,因为没有相对运动。能量大小与作用大小是两回事,得看双方的相互作用,有相互作用的成正比,无相互作用的不相关。中子流是一股能量,对人体有较大的杀伤作用,因为发生相互作用较大;对坦克没有什么破坏作用,因为发生相互作用较小。所以,中子流能穿透坦克杀死杀伤乘员。

是不是一句话就把能量表述清楚了?迄今为止人类还没吸收采用,我说的就不算,爱因斯坦说的才算,这样科学就没有发展了。既然古人已经给出一切,已经够吃够喝了,那就不用搞科学研究了。

定义出自我手,灵感来自天授,你不相信我也得相信天,对不对?我为什么要研究天文?为什么要研究物理?看到一些科学家胡作非为,实在看不过眼。我不担当谁担当?我不作为谁作为?几乎所有真理都不是名人发现的,成名是在发现真理之后,成名之后就没有作为或没有大作为了。

如果人类仍搞不明白什么是能量,就不要继续研究能量了,更不要继续研究暗能量了。先搞清楚能量是什么再说,弄清概念是科学研究的第一步,先有第一步,才有第二步, 你还没能站起来,就要走,就要跑,就要飞,那不就摔得鼻青脸肿了么?



                                                       2017年11月9日



打赏《生命是什么》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