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生命的起源


提要:生命起源是自然科学尚未破解的三大难题之一,本文进行了最为深入的探索,创立了独树一帜的生命起源理论,在理论上回答了生命起源的一系列问题。若按本文指引的方向做实验,人工合成氨基酸、核苷酸、蛋白质、核酸(DNA和RNA)、核蛋白(病毒)、细菌和细胞,那么生命的起源就完全破解了。目前已完成了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合成,其他工作正是当前需要努力的目标,人类在技术上已经具有这种能力。这篇文章是当今生命科学最重要的论文之一。

生命起源,是自然科学尚未破解的三大难题之一。达尔文《物种起源》探索的不是生命起源,而是物种起源——变化而来、进化而来。人类这么聪明,有能力飞到月球,飞到火星,飞出太阳系,就是找不到自己生命的源头在哪里。

人类喜欢追本溯源,但宇宙中的事物,从根本上来说只有变化,没有起源。长江是怎么来的?有人追到了青藏高原,没法再追了,因为长江之水天上来,天上之水云里来,云里之水海中来,海中之水天外来。天外之水呢?与天俱来。可见,事物只有变化、没有起源。当然,在事物无穷无尽的演化之中,我们可以随意截取其中的一段,把前端点称为后端点的起源。因此,事物的起源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1. 基础物质的合成

从无机物到有机物,从有机物到生命体,这是地球生命发展的过程。生命体是由基本粒子—原子—分子—大分子,逐级堆积而成的,大分子就是有机物,也可以是生命体。

物质的结构主要是一种电性结构,结合是因为电荷间的吸力,分离是因为电荷间的斥力或外部电荷有更大的吸力。吸力大于斥力就结合,斥力大于吸力就分离。电子之间保持距离,是因为存在斥力;原子与原子保持距离,是因为原子外层的电子相互排斥。吸力与斥力都是动态的,随外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如温度、压力等都对吸力与斥力产生较大影响。

由于电荷吸力与斥力的存在,使基础物质具有自我组装能力。把质子、中子、电子等粒子混在一起,它们就组装成各种原子;把各种原子混在一起,它们就组装成各种分子。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就是残缺不全的了,人类把这种残缺不全的原子称为正离子,正离子总是千方百计伺机俘获一个电子,把自己修复、治愈。重新变成原子后,仍然贪心不足,有合适机会还要俘获电子,使自己变成负离子。由此可见,粒子、原子、离子都有自我组装能力,根据广义生命的定义,这可视作基础物质生命的表现。正是基础物质自我组装能力的存在,宇宙才有了万物。不然的话,水不存在,土不存在,岩石不存在,地球不存在,太阳不存在,星系也不存在,宇宙中唯一存在的就是漫天飞舞的粒子。

分子形成后,就相对稳定了。但自我组装能力并未消失,因为分子存在分子力,也就是分子之间的吸力与斥力。进入吸力范围就吸过来,吸到面前就用斥力保持距离,这就是物以类聚的原因。有些分子之间是以共价键的方式结合的,这种结合十分紧密,小分子就变成大分子。其中有些自我组装能力较强的分子,在高温、高压、闪电的外部条件下,与周围各种分子进行组装,形成有活力的大分子,这些大分子就是核酸、蛋白质、脂肪和糖等。

大自然组装大分子的能力,已被实验所证实。这些实验充分证明,分子能自我组装成大分子。这些组装过程,从物理的角度看,是物质在吸力与斥力的作用下,发生了聚散离合;从化学的角度看,都是标准的化学反应。

有些化学反应就是一个不断把周边物质同化的过程。如核苷酸、核糖核酸都能把周边某些物质同化——这就是复制、繁殖、生殖。有科学家随机把一万亿数量的核糖核酸注入试管让它们自由组合,获得了几百万种不同的核糖核酸片断,其中一些片断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由此可见,生儿育女不是人类的专利,也不是细胞的专利,生物大分子也能生儿育女。

大分子形成后,还有没有自我组装能力呢?当然有,分子大了以后,基础物质的数量也多了,总有这种或那种基础物质能与外界的某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因而自然界中生成的大分子是不稳定的,活跃的。这种活跃,导致两极分化。一部分分解,还原为各种分子;另一部分继续组装,形成分子团。由大分子结合成分子团,是大分子之间在各种力的共同作用下,相互连接、缠绕、吸附、包裹而形成的。

地球物质充斥各种分子后,合成生命就是时间迟早的问题了。生命体的合成,最重要的条件是物质多样化,环境多元化。物质多样化,也就是元素周期表内的元素要尽可能多,这些是合成各种物质的基本原料;环境多元化,也就是环境要复杂、多变,复杂是静态的,多变是动态的,只有这样才能在某个地方、某个时候合成生命。太阳没有高级生命,是因为物质简单,环境简单;月球没有高级生命,也是因为物质简单,环境简单。在太阳系的某些行星或卫星,若具备了物质多样化、环境多元化的条件,就应该有基本生物。

2. 生命体的合成

①蛋白质的合成

蛋白质起源于基础物质。蛋白质按功能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结构蛋白,作为构建生命体的材料。一类是功能蛋白,作为生命活动的原料。蛋白质是由氨基酸连接而成的,各种氨基酸混在一起就连接成肽链,当肽链上氨基酸数量达到50个以上,就称为蛋白质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时会脱(产)出水,或说氨基酸脱水后就形成蛋白质,蛋白质经水解就得到氨基酸,可见这种结合也不是很紧密的。因此,只需研究氨基酸的起源。细胞蛋白质中主要有20种氨基酸,另外几种氨基酸仅在一种或几种蛋白质中存在。氨基酸是由氨基与羧酸结合而成。1953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研究生米勒,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放入H2、CH4、NH3 和H2O,然后模拟原始大气条件,加热、放电,合成了氨基酸。氨基酸脱水后就串在一起了,这就是蛋白质了。1965年,我国人工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牛胰岛素,它的结构、生物活力、物理化学性质、结晶形状都和天然的牛胰岛素完全一样,这是世界首次人工合成蛋白质。

蛋白质是高级生命体的基础物质,它是什么物质在什么条件下合成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在原始地球环境下被合成,不然就没有一个五彩缤纷的生命世界了。蛋白质能在地球合成,这已经有现成答案,不需要太多探索与争论,不然充斥地球的蛋白质是从哪来的?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是外星人种在地球上的,更不是上帝创造的。凡是在地球生成和生长的物质,都是地球环境孕育的儿女。其他可能性不是绝对没有,但这些可能性无限小,在没有证据之前只能忽略不计。

蛋白质是有机物,也是基础生命体。朊病毒就是一种蛋白质分子,可以侵入寄主细胞,在寄主细胞中繁殖,引起寄主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使寄主死亡,最常见的是引发疯牛病。朊病毒具有明显的生物特征,应当视为生物。朊是蛋白质的旧称,所谓朊病毒也就是蛋白质病毒。值得注意的是,人类通常把分子视为物质,不把分子视为生命体,在这里分子就是生命体,生命体就是分子。

②核酸的合成

核酸起源于基础物质。核酸分为两大类: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这两类核酸均是由核苷酸串在一起形成的,不同只是核苷酸的种类、数量和连接方式。核酸经水解就可以得到核苷酸,可见这种结合不是很紧密的。核苷酸是有机分子,归根结底是要寻找核苷酸的起源。核苷酸由戊糖(核糖、脱氧核糖)、碱基(嘧啶或嘌呤)和磷酸组成,大自然首先合成这三种较简单的物质,然后这三种物质相遇合成了核苷酸。从发生过程来看,有一个过渡物质核苷,先由戊糖与碱基合成核苷,核苷再与磷酸合成核苷酸。模拟原始大气的条件,通过实验可合成核糖、脱氧核糖等戊糖,也可合成嘌呤、嘧啶等碱基。戊糖和碱基在磷酸和磷酸盐的催化下合成核苷酸。各种核苷酸被合成出来后,在简单条件下就能结合成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既然核苷酸链能水解,脱水也应能合成核苷酸链——即核酸。

细胞中的核苷酸之所以能连接成链,这是由各种核苷酸化学键的吸力决定的,什么键连接什么键,力学或化学法则已事先规定好了。既然如此,只要有充分的时间和适当的搅动,细胞中大量游离的核苷酸,就应该能够自动对号入座排成长队,串成核苷酸链——即核酸。现在之所以还需要酶等物质参与,主要是为了加快化学反应速度,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合成过程。就像夫妻一样,相互之间的吸引力决定了他们能结合成夫妻,之所以还要媒人牵线搭桥,主要是为了缩短相遇时间。酶的本质是催化剂,催化剂的作用就是加快化学反应速度,而不能改变化学反应本身。鉴于此,人工合成核酸在理论上并不难,只是还无人做这件事,不妨尝试一下核苷酸链的合成,也就是核酸的合成。

核酸的合成,是原始地球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之后,得到的一种生成物。核酸是比蛋白质生命级别更高的生命体,它是什么物质在什么条件下合成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在原始地球的环境下合成,不然地球也就没有一个五彩缤纷的生命世界了。核酸能在地球合成,这已经有现成答案,不需要太多探索与争论,不然充斥地球的核酸是从哪来的?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是外星人种在地球上的,更不是上帝创造的。凡是在地球生成和生长的物质,都是地球环境孕育的儿女。其他可能性不是绝对没有,但这些可能性无限小,在没有证据之前只能忽略不计。

核酸是有机物,也是基础生命体。类病毒就是一个核酸分子,是核糖核酸(RNA)分子,这个分子也很简单,是大约由350个核苷酸组成的单链环状RNA。这个分子也是生物,是一种病原体,通过种子或花粉传播感染高等植物,能导致马铃薯纺锤块茎病。类病毒利用宿主细胞的酶进行复制。

由此可见,核酸是分子级的生物,蛋白质也是分子级的生物,因此可以把核酸、蛋白质视为生命体的起点。这类生命体可以视为基础生命。

在核酸与蛋白质这两种生命体中,究竟哪一种起主导作用?当然是核酸,从病毒的结构就可看出,核酸是身躯,蛋白质是外衣。从功能上看,也是如此。核酸能复制自己,制造别人。脱氧核糖核酸通过化学反应,可以合成另一个与自己完全相同的分子,人类把这种现象称为复制。脱氧核糖核酸通过化学反应,还可以合成核糖核酸,并让核糖核酸带有相同的遗传信息,人类把这种现象称为转录。核糖核酸通过化学反应,可以把氨基酸组装成各种类型的蛋白质,人类把这种现象称为翻译、表达。也就是说,细胞中的蛋白质是核酸组装出来的。

人类用复制、转录、翻译、表达等动词来形容这一系列过程,这可以看成是化学反应的自然过程,也可以看成是生命体的生产过程——实际上是智慧生命利用化学反应来制造物质。所谓遗传,只不过是生成物正好与某种反应物相同罢了;所谓遗传信息,只不过分子中的某些片断能决定生成物的种类罢了;所谓遗传信息的转录,只不过反应物与生成物具有相同的分子片断罢了;所谓基因表达,只不过反应物特定的分子片断可以合成特定的生成物罢了。有什么分子或分子片断,就必然会生成什么生成物,天经地义,不足为奇。简单说,可以把核酸分子看成一团活跃的化学物质,与不同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就可以生成不同的物质,包括生成同类物质。换句话说,就是把基因看成一团活跃的化学反应物质,这团物质能与众多不同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并生成众多不同的物质,包括生成另一个“自己”。

③核蛋白(病毒)的合成

核蛋白(病毒)起源于核酸与蛋白质。所谓核蛋白就是核酸外面包裹一层蛋白质,它的合成有两种可能:一是核酸与蛋白质相遇结合在一起。有点像男女相遇而结合。二是核酸制造出蛋白质包裹自己。核酸与氨基酸分子相遇,就能把氨基酸分子串成一条链——这就是蛋白质了。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就是由核酸合成的。这就是核蛋白的来源。

核蛋白的合成可以是天然过程,也可以是生产过程,也就是说,核蛋白可以是天生物质,也可以是生产物质,这取决于核蛋白的合成方式。

核蛋白是一个分子团,这个分子团可以视为细胞的前身,也可以视为早期地球原始细胞,现在地球仍有这样的原始细胞——病毒,病毒就是一团核蛋白,里面是一个核酸分子,外面包裹一层蛋白质外衣,这是最简单的核蛋白。虽然结构简单,但这团物质具有较高智慧。

病毒是核蛋白,核蛋白不一定是病毒,两者不是全等的。核蛋白是一大类物质,也包括病毒在内,对动物、植物和细菌无害的核蛋白就叫核蛋白,或另有好听名字;对动物、植物和细菌有害的核蛋白才叫病毒。是否有害取决于能否与细胞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并产生破坏性的作用。

生命的起源追到这里,就已经追到了病毒的起源了,因为核蛋白的起源就是病毒的起源。病毒可以视为中级生命。这样,从基本粒子到病毒的发展过程,就已经完全展示在我们的面前了。

④细菌的合成

细菌起源于病毒。在病毒的核酸与蛋白质衣壳之间,注入一些物质和液体,就是细菌了。这些物质和液体是怎么注进去的呢?有些是渗进去的,有些是包进去的,有些是核酸与外来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由于病毒具有智慧,由病毒“进化”到细菌的过程,是有智慧参与的,渗进、包进和生成的一些物质,有的属自然造物,有的属主动添加。由此可见,所谓进化的发生是由两种力量推动的,一种力量是自然,一种力量是智慧。

细菌主要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体等部分组成。细菌的核心物质也是核酸,有一个环状的DNA分子,其它附属物质的种类和数量正好介于病毒与细胞之间。细菌的细胞质中游离着众多核糖体,少量核糖体粘附在细胞膜内侧,与细胞相比,主要是缺少细胞核和线粒体。

生命的起源追到这里,就已经追到了细菌的起源了,细菌已经可以看成是准细胞了。细菌的生命级别,介于病毒与细胞之间,属于中高级生命。这样,从基本粒子到细菌的发展过程,就已经完全展示在我们的面前了。

⑤细胞的合成

细胞起源于细菌。细胞与细菌没有太大区别,细菌可以视为简单的细胞,或原始细胞,广义细胞的概念也包括细菌在内。两者最大区别:

一是细胞有一个细胞核。即DNA及粘附在其链上的蛋白质有一层膜包裹着,称为核膜,由核膜包裹的分子团就是细胞核。细胞核的主体是核蛋白,可以视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生命,与病毒或细菌类似。核膜是脂类物质,其来源或者是在细胞内合成的,或者是由外界摄入的,摄入也可说是相遇结合。现在人体内的脂类物质,其来源也是这两个途径。

二是细胞质中多了一些细胞器,如线粒体等。线粒体的主要化学成分是DNA、蛋白质、脂类和核糖体,有膜包裹,带有遗传物质,是比细胞级别更低的生命体,与细菌非常类似,经常自由进出细胞,一个细胞内含有线粒体的数目可以从十几个到数百个不等,肝细胞中的含量多达2000个,其含量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线粒体有点像是细胞中的寄生生物,可以视为寄生于细胞中的有益菌群,细胞为它们提供了一个更舒适、更安定、更安全的住所。

许多线粒体居住在细胞质之中,说不定是这些线粒体共同构建了细胞中的一切,包括细胞核,作为智慧工具和生产工具,相当于电脑与机器,也类似人脑——人脑就是细胞组装的智慧机器。若真如此,细胞只是一所房子,一个大院,一个工厂,这座工厂中的真正生命与灵魂是线粒体。就像人体,只不过是细胞的乐园而已。

当然,更大的可能还是细胞核是细胞的生命主体,把低级别的生命包容进来或制造出来,是为了组建一个大家庭,形成一个生命共同体,各自有一些分工与合作,以便更好地生活和工作。即使细胞核是由线粒体制造的,也可以看作是细胞内的生命主体。

线粒体在细胞中通过分裂的方式繁殖,也就是可以伴随细胞增殖而增殖,这是线粒体的来源,不管是看成寄生生物,还是看成细胞器官,这种繁殖方式都正常。不过线粒体寿命比较短,正常寿命只有一周,与细胞寿命不同步,远低于细胞寿命,因而把线粒体看成是寄生生物是有道理的。

细胞体内有些简单物质,是从外界直接吸收利用的,如水、无机盐等;有些物质稍为复杂,需要加工后才能利用,如鞭毛、纤毛等运动附件的合成。不论是原始细胞,还是现代细胞,能直接利用就直接利用,不能直接利用就加工后再利用。

由此可见,细胞之内有些是器官,有些是物质,器官是有结构、有形状、有功能的,如线粒体、高尔基体;物质是基本的原料、燃料和材料。无论是器官还是物质,有些是天生的,有些是制造的。

地球原始细胞比较简单,主要依靠外界物质构建自身,当细胞核能够发明基因、改造基因、添加基因之后,细胞中的许多器官和物质,都能在基因的控制下合成了。换句话说,天然的化学反应,被细胞核控制和利用了,变成了一种受控的化学反应,化学反应之后,就获得了预期的物质或生命。

因此,说细胞是天生的、制造的或天生与制造兼有都对,就看从哪个方面去理解了。就像人一样,也不完全是天生的,人也参与制造自己,人发明了衣服之后,身上的长毛就消失了;人有一个发达的大脑,这也是人类在长期的劳动中创造出来的副产品。将来的基因工程,也会把人类自己改造得面目全非。

从细菌进化到细胞,有大自然的因素在起作用,但更多的是细菌的自我塑造,这种塑造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现在的细菌或病菌,在药物的攻击下变异也很快,这种变异就来自细菌智慧。当然也可说是环境促成——细菌的生存环境多了药物,环境的变化促成了生命体自身求变的欲望和行为。地球生物的进化都是这么发生的!这揭示了生物进化的本质和进化的发生机制。

总的来说,在自然和智慧的共同作用下,基础物质按一定次序堆积,堆积到一定程度,活性就放大到一定程度,智慧就放大到一定程度,到了某个临界点时,一个更高级别的生命——细胞就出现了。这个过程人工也能完成,用相同的物质,按相同的结构,组装一个细胞,这个细胞就是一个智慧生命。

严格来说,生命不可以制造,只可以叠加和放大,由于叠加和放大是形成高级生命的过程,因而对于高级生命来说,也可以说生命是制造出来的。

拥有较高智慧的早期细胞,通过化学反应制造更多物质,充实、加固自己,使自己更活跃、更完善,进化为更高级的细胞。

细胞的生命活动,实际上是环境中的物质,在细胞这个反应灶中,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物质有进有出,进来的就是燃料,出去的就是废物。

细胞的分裂、繁殖,实际上就是化学反应生成核酸、蛋白质、脂肪、糖和吸纳无机盐、水的结果,当这些物质增加到一定程度,大于细胞膜的张力这一临界点的时候,就一分为二了。人类把这一过程叫复制、分裂、繁殖或生殖。

有的早期细胞在强光的帮助下,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并把水分解为氧气和氢气。真是太伟大了,水和阳光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这就意味着可以永续反应,生生不息,持续时间长了,制造的物质多了,分子团的张力大于聚力,就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呈几何级数增长。这种能分解水的分子团,就是早期充斥地球的蓝藻。经过十亿年的发展,蓝藻制造了大量的氧气和有机物,为未来生物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这对当代人类具有重要价值,若培育出能分解水的蓝藻,就意味着从水中获得清洁的、高效的、永恒的能源。目前世界有2000多种蓝藻,应一一筛选哪些能分解水)

细胞形成之后,生命的进化就到了一个高级的阶段。细胞的生命已初步具备了感觉、记忆、思维、感情、欲望和行为的功能,已是一种高级的生命形式。如果说细胞之前的生命是大自然无心插柳制造出来的,那么细胞之后的生命就是细胞有心栽花培育出来的。

这就不难理解由细菌到细胞的发展过程了。细胞在原始地球环境下被合成,这是必然现象、必然过程和必然结果。现在的地球有机物质更丰富,也应能合成细菌与细胞。

生命的起源追到这里,就已经追到了细胞的起源了,细胞是高级生命体。这样,从基本粒子到细胞的发展过程,就已经完全展示在我们的面前了。

⑤多细胞生物的组装与制造

多细胞生物起源于单个细胞,比如人起源于一个受精卵。包括动物、植物和多细胞微生物在内的多细胞生物,不是大自然合成的,而是由细胞组装制造出来的。组装是指细胞抱团组合,装配成形;制造是指细胞制造构建人体所需的物质与材料。

对于人来说,组装制造的过程就是发育过程,在细胞智慧的指引下,细胞按一定秩序组合,物质按一定的次序堆积,达到6斤左右,活性大了,智慧高了,一个更高级别的生命就出现了。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人之所以觉得奇怪,是因为到了三岁左右才有自我意识,觉得自己是突然来到这个世界的。这个过程人工也可以完成,用相同的细胞和物质,以人体为蓝本,组装出一个人来,这个人的生命就是组装制造出来的。所谓的组装制造也可以是引导发育。在不远的将来,完全可以在人造的子宫中,用一个受精卵或一个体细胞,引导发育出一个活人来。明白了其中道理,对生命的由来也就不会感到奇怪了。

为了能延续生命、壮大生命、复制生命,细胞还制造、合成、添加基因,添加部分是最重要的发明创造,这部分基因能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生成几十万种物质,这些物质在智慧的参与下最终堆积成多细胞生命体。在人类细胞核的46个DNA分子中,存在约30—40亿个碱基对,只有一亿个碱基对构成人类基因,即是参与制造人的碱基对,这些碱基对的全部、大部或少部,就有可能是细胞的发明创造,绝大部分是不起作用的碱基对,有可能这些碱基对是化学反应的天然产物,或者没有作用,或者另有作用。

这样,从基本粒子到包括人类在内的多细胞生物的发展过程,就已经完整展示在我们的面前了。

行文至此,生命体的起源就完全讲清了,生命体起源过程可以归纳如下:


以上表述的只是生命发生的主轴线,就像追寻长江的源头,只沿着主流往上追,小的支流忽略不计了。归根结底,细胞的起源就是核酸、蛋白质、脂肪、糖、无机盐和水的起源与组合。研究生命起源,只需研究有机物的起源,主要是研究生物分子的起源。

生命体的起源,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主要经历了以下过程:


由此可见,人类的祖宗依然健在,细菌、病毒、类病毒都是人类的祖宗。每当祖宗向体内添加了一些物质,生命的层次就上了一个台阶。从这一生命演化的过程来看,主要有几个特点:一是核酸是生命的主体。二是生命的发展与升级,只是物质的简单添加。三是生命的层次越高级,物质的种类越多,质量越大,体积越大。

生命的本质就是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宇宙规定的法则,某些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相遇,就必然会发生相应的化学反应,正在发生化学反应的一团物质就是反应堆、生命体或生命载体。这意味着生命是在偶然和必然中产生的,从短时间看这是一种偶然,长时间看这是一种必然。就像小行星撞地球,在几百年内发生是偶然事件,在几亿年内发生则是必然事件。

现在的地球生命,起源于38亿年或更早以前的一个核酸分子,这个分子是大自然孕育的物质,既是结构复杂的物质,也是结构简单的生物,其最大特点:一是能与周边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另外一个自己——复制;二是在化学反应中能产生一种重要的副产品——意识。核酸在地球合成,这个过程经过八亿年才能完成,也就是说,地球诞生八亿年后合成核酸是一个必然事件。当这个核酸被大自然创造出来后,它天生就是一个有智慧的生命体了。

早期地球合成能活动的物质——蛋白质,也就意味着生命的诞生,这是生命的起点;当地球合成了有智慧的物质——核酸,也就意味着智慧生命体诞生了,这是智慧的起点,不过这种生命体在大自然中不稳定,是短命的生命体;当地球合成了病毒,也就意味稳定的、长命的、有智慧的生命体诞生了,可惜病毒不够活跃,长期处于休眠状态;当地球合成了细胞,也就意味着活跃的、稳定的、长命的、有智慧的生命体出现了。这些都是地球曾经发生的重大事件,是地球生命史上的几个重要里程碑,是值得庆幸的,不然就没有林林总总的生物和生命了,也没有今天的人类。不过,这实在是太简单不过的事了,地球完成这些工作不算太难。

3. 生命活动的产生

生命体只是生命载体,而不是生命的本身,光知道生命体的起源是不够的,人类还想知道,这些生命体是怎么动起来的呢?

细胞中的生命活动,来源于细胞中的化学反应。一个物体是否会动,取决于物体内是否存在化学反应。早期地球细胞中的化学反应,主要来源于几种活跃的化学反应物质:DNA、蛋白质、ATP(三磷酸腺苷,一种核苷酸)和水。

DNA、蛋白质、ATP这三种物质,都具有很强的化学活性,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都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被水分解,重组复原——分解、合成、分解、合成……,循环往复,周而复始,这样细胞看起来是活动的,会动的,是一个生命体。换句话说,DNA、蛋白质、ATP都是生命物质,与水相遇化学反应就发生了,生命也就产生了。

其中,最有活性的物质是ATP。ATP与细胞中的水相遇后,就被水分解,其中两个化学键断开,释放出能量;然后又重新合成,接回断开的两个化学键,回归原来状态。每个ATP分子每天合成分解1000—1500次,源源不断给细胞提供能量和动力。当然,在这个化学反应中,也需要其它物质的参与,比如酶(蛋白质、RNA或两者复合体)、阳光和氧气(无氧也可以)。

ATP化学键的断开与接回,怎么能产生巨大能量呢?无人研究过这个问题,这需要在生物学、化学和物理学知识的基础上,综合进行分析和思考,才能找到问题的答案。化学键也就是能让两个原子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作用力,这种力通常产生于正负离子相吸,或两个原子共用一对电子从而把两个原子“绑”在一起,化学键断裂也就是离子分离和共用电子飞走,这意味着电子向外迸发,离子向外运动,这就带来了以下几种作用:①离子对周围原子或离子的撞击直接形成热量。②自由电子在细胞中乱冲乱撞,直接造成细胞发热。③当有较多自由电子析出,并有电位差存在时,会形成电流,但电阻较大,流动不畅,导致细胞发热,这点类于电炉丝发热。④自由电子与相邻原子外围的电子有相斥作用,有的轨道电子就被自由电子推离轨道,形成更多的自由电子,带来更大的冲击和热量,这类似于核爆炸的链式反应。⑤细胞获得热能,产生热量,直接导致细胞内原有化学反应加剧,或引发新的化学反应,激发出更多热量。这就是ATP产生能量的作用原理。

这不仅对人类认识生命能量的转化有重要帮助,而且为人类开发利用仿生能源、生物能源、清洁能源、再生能源打开了大门,只要在一个反应罐中注入ATP、水、酶并敷设电热管,就能持续获得热能了,也可以直接导出自由电子获得电能。这种反应罐可以装在汽车上、厨房里和电厂中。只要人类合成出ATP(这是小分子,应当不难),或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提取出ATP,就获得一种理想能源。ATP的价值在于能自我循环,相当于汽油燃烧后又变成汽油,利用这种能源制造永动机如何?不是没有可能,不妨试试。(这两段话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希望读者加以注意和重视)

蛋白质可以说是具有生理运动功能的物质,也就是说是自己会动的物质,只不过没长鼻子眼睛罢了。物质的动与不动,不妨以此为分水岭,虽然不太科学,但符合人类的习惯。严格说一切物质都是会动的,只不过动的程度和形式不同而已,合成了活性大的物质,就动得多一些,可以被人的目力测出来,或能借助显微镜观察出来。目力所及,动与静的区别,就是生与死的分野。

蛋白质之所以会动,是因为蛋白质是由大量氨基酸组成的大分子,它形成一条长链(多肽链),并以一定数目排列,由近百个乃至数十万个氨基酸串连而成,在串连或分解的过程中,呈现连接、吸附、卷曲、缠绕、包裹、伸展、脱离等动态,人就可以看到这团物质是活动的——动与静,生与死,就这么简单。在充满离子的盐水中或某种化学液体中,氨基酸链的每一个“动作”,都可能产生自由电子,并在电位差的作用下,由一端流向另一端,并引发另一端的“动作”,这就是原始的神经、电流。

核酸与蛋白质的活动,主要体现在一些功能性的活动上。许多蛋白质是作为酶在体内化学反应中起煽风点火作用,人体内有几千种酶,绝大多数是蛋白质,每一种酶只参与一种化学反应;人体内还有十万种以上的蛋白质,许多蛋白质的作用人类还没完全搞清。当这些蛋白质活跃起来后,生命体就处于激烈活动状态了。核酸的活动主要是复制自身和生产物质,对于DNA而言主要是复制自身和生产RNA,RNA主要是生产蛋白质。这些也是大动作的活动,并导致细胞分裂,细胞分裂也是一种激烈活动。

4. 生命意识的形成

人类反躬自问“生命是什么?”一半问的是生命的肉团,这是物质的;一半问的是生命的意识,这是精神的。肉团是直观的,可以解释;意识是无形的,难以捉摸。生命意识是存在于生命肉团中的一种精神活动——即大脑化学反应能被生命体自身感受和记录的活动。

意识就是智慧,是感觉、记忆、思维、感情和欲望的集合,是推动生命体行为的原动力。在各种意识中,感觉是最重要的,感觉是记忆、思想、感情和欲望的基础,有感觉才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和世界的存在,因此,只要找到了感觉的起源,也就找到了生命的起源,这样生命的起源也就揭开神秘的面纱了。

感觉是什么?就人的感觉而言,是五官或皮肤受到外界物质刺激,引发局部化学反应,生成电流,通过神经系统流向大脑,在大脑皮层引发相应的化学反应,这就是人的感觉。感觉是一种自然现象,是化学反应生成的一种副产品,它的出现就像时间、空间、物质、能量、生命、闪电的出现一样,出现就出现了,存在就存在了,不必大惊小怪。但凡宇宙中存在的事物,必然是自然现象,不必耿耿于怀,想不明白。人获得了感觉,就像人获得了时间、空间、生命一样,平平常常,如此而已。问“为什么会有感觉?”就像问“为什么会有空间?”,问的是结果,这是无解的,无聊的,也是自讨无趣。不过,感觉出现的过程和原理,则是可以解释的。

人的感觉产生于感觉系统,这个系统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信号接收器、导线(神经)与感觉发生器,人的五官和皮肤就是信号接收器,接收器后面连接着神经,无数条神经线路汇聚到大脑,在神经终端有许多神经元(大脑主要细胞)组成大脑皮层,各个大脑皮层就是感觉发生器了——实际上就是化学反应灶。

其中,信号接受器是可以省略的,可以直接拨动神经引发电流产生感觉。这样剩下的只有导线与反应灶,导线承载的是电流,反应灶承载的是化学反应,似乎缺乏哪一部分都不行,这样可以暂时认定,最简单的智慧载体由导线与反应灶共同组成,当然反应灶要有特殊的结构,这样才能产生特殊的功能——感觉。因为反过来说是不成立的,导线与反应灶不一定能形成智慧,就像电线与炸药不能形成智慧一样。

现在需要寻找最简单的智慧载体,这样才便于分析意识是如何形成的。从《人的本质》一章中,我们论述了细胞的智慧,也就是说细胞是有意识的。细胞的意识来自细胞核,细胞核相当于细胞的大脑,控制着细胞内部的生命活动,控制细胞的代谢、生长、分化和繁殖。即使没有细胞质、细胞膜,细胞核也能存活,只是寿命短些罢了;若把细胞核去掉,蛋白质合成停止,生长不能进行,细胞存活也不久。精子基本就是一个细胞核,把大部分细胞质抛弃了,留少量细胞质只是作为路途的能量。精子长途旅行与远方的卵子相会,并钻到卵子里生儿育女,显然是一个智慧生命体。

从物质构成来看,细胞核的主体是一团核蛋白,也就是蛋白质包裹着核酸。那么,从更大的范围来看,核蛋白是智慧载体么?回答是肯定的。病毒就是一团核蛋白,病毒有没有智慧是可以观察判断的,方法是观察病毒有无行为,只要有行为就是有智慧,因为行为是由智慧驱动的。

病毒繁殖过程分为吸附、进入、复制、装配、释放子代病毒等环节,在这些活动中可以看出病毒行为的蛛丝马迹。以具有代表性的T4噬菌体病毒为例,在吸附与进入环节,T4噬菌体病毒先以其尾丝与大肠杆菌表面受体结合,随后尾鞘收缩,裸露出的尾轴穿入细菌外壁,把头部内储存的DNA注射到细菌体内。注意,这些动作就是病毒的行为!

在装配与释放环节,病毒核酸和结构蛋白是分别复制的,然后装配成完整的病毒粒,就像把汽车配件组装成汽车一样。T4噬菌体先分别装配头部、尾部和尾丝,最后组合成完整病毒粒,裂解细菌释放出去。这些动作显然属于病毒的行为!

由此,可以认定病毒就是智慧载体。那么,还能不能找到更低级别的智慧载体呢?当然可以。种种迹象表明,核酸就是智慧载体:

①从病毒的结构来看,病毒由两部分组成,即由蛋白质衣壳包裹一个核酸分子组成。蛋白质衣壳只是起保护作用,这件外衣生成智慧的可能性不大,显然病毒智慧存在于核酸之中。也就是说,核酸就是智慧载体!

生物智慧载体有一个共同特点:深藏体内,保护严密,如人的大脑是受到脑壳保护的。病毒就很像一个存在于大自然中的微型脑袋,外面有衣壳严密保护,里面则是大脑所在。生命体的许多部分都是可以剪除的,剪除到最后可以只剩下脑袋或大脑!也就是说,大自然应当存在这种简单到只剩下大脑的生物,其他部分则是慢慢添加上去的,因为这些部分不是最重要的,也不是不可或缺的。包括四肢、内脏、五官、血管、骨骼、肌肉等,都没有脑袋重要,都不是生命的绝对需要,尤其对基本生物而言更是如此。先有大脑,才能组装出有器官有四肢的生命体。

②从病毒的行为来看,噬菌体把核酸注入细菌体内,蛋白质外衣就被抛弃了,随后细菌内部发生的一切化学反应,包括复制大量的病毒,都是在这个病毒核酸的导演下进行的,显然病毒核酸就是智慧所在。

③从精子的结构和行为来看,与噬菌体十分相似,精子也是有头有尾的,头部也是核蛋白,精子钻进卵子之中后,就由精子DNA与卵子DNA导演一系列的复制活动了。显然,核酸就是智慧所在。

④从类病毒的行为来看,表明类病毒也是有智慧的。类病毒就是核酸,类病毒在细胞体内繁殖过程中,会自我剪切过长的RNA,这种剪切就是一种由智慧驱动的行为。细胞中的RNA也有剪切行为,在DNA合成RNA的过程中,最初获得的hnRNA会把不编码氨基酸的部分切除,再把编码氨基酸的部分拼接起来,然后加工头尾,才获得了能合成蛋白质的mRNA。这种剪切行为,是由snRNA采用蛋白酶来完成的,蛋白酶只是作为剪切工具。在切除、拼接和加工等一系列行为中,显然是在snRNA的智慧指引下完成的。1982年有科学家发现,四膜虫rRNA前体物(即没经剪接的rRNA)在没有任何蛋白质参与下进行自我剪接,获得成熟的rRNA。

值得注意的是,snRNA帮助hnRNA剪切,可视为类病毒之间的相互帮助,这意味着类病毒、病毒具有社会性。大肠杆菌噬菌体P4,缺乏编码衣壳蛋白质的基因,需大肠杆菌噬菌体P2帮助合成蛋白质衣壳,才能完成增殖过程。丁型肝炎病毒(HDV)必须利用乙型肝炎病毒的包膜蛋白才能完成复制周期。这类不能独立遗传的亚病毒被称为卫星病毒,常见的卫星病毒还有腺联病毒、卫星烟草花叶病毒、卫星玉米白线花叶病毒、卫星稷子花叶病毒等。

⑤从细胞中DNA和RNA的活动来看,在复制、转录、翻译、表达等行为中,都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这显然是智慧操控的结果。尤其在装配核苷酸链的过程中,还会像人一样偶然出现错配,出错了还会回头检查修正,这一切都是DNA分子的自我行为,显示出高超的智慧。细胞分裂时,46对不同的DNA分子(即染色体)会均匀精确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里,不会搞错对象,也不会搞错数量,没有外力推动他们就位,而是这些DNA分子自己依据身份自觉站到了两边,细胞从中间断裂分离,体现出DNA分子的智慧。

⑥从所有生物的遗传行为来看,似乎都只有一个目的:把自己的基因保存下来,遗传下去。所谓保存基因、遗传基因只是表象,本质上是DNA或RND要把自己的生命延续下去。这么看来,智慧也就存在于核酸之中。

当然,我们还可以进一步追下去。核酸的基础生命形式不是双链结构的,而是单链结构的。主要依据:①绝大部分RNA分子都是线状单链的。②虽然DNA分子常见形态是双螺旋结构,但也有单链DNA分子,某些线形大肠杆菌噬菌体就含有单链环状DNA分子。DNA的双链结构,就像夫妻结合一样,是为了组成的一种稳定结构,有利于生存、繁殖和遗传。③同一种RNA分子(核苷酸序列相同),可以有线状和环状两种构型。拟病毒就有两种分子结构,一种是线状RNA3,一种是环状RNA2,其中RNA3可能是RNA2 的前体,即RNA2是通过 RNA3环化而形成的。这表明单链RNA才是基础生命形式。

这些事实表明,单链核酸、核酸单链、单链DNA、单链RNA或核苷酸链,才是基础生命形式。换句话说,智慧存在于核苷酸链之中!当单链回折为双链或两条单链组成双链时,则具有更高的智慧。

那么核酸是怎么生成意识的呢?人的意识以电流为基础,核酸的意识也可能以电流为基础。核酸的特点是由几十个、几百个、几千个、几万个、几十万个、几百万个或几千万个核酸分子,串成一条长链。这种链状结构,或许意味着核酸是导线,可以作为电流的通路,也就是可以扮演神经的角色,这可能是其重要功能之一。

核苷酸链不是简单的一条电线,每个核苷酸分子都形成迂回曲折的电流通路,如核苷酸基座的构造就是五边形的(所谓边就是键,也就是电流路径),连接基座的碱基又分为六边形或双六边形,也就是说,每个核苷酸分子是由一个五边形连接一个六边形或双六边形构成的,仅一个核苷酸的线路就这么复杂了,几十万、几百万、几千万个核苷酸串在一起呢?况且,每个核苷酸不仅与相邻的核苷酸连接,还与对面的核苷酸连接,即通过配对的碱基与另一条核苷酸链连接,这样的线路可以说是十分复杂的线路了。

即使是单链RNA分子,也往往有碱基连接对面的核苷酸,因为RNA分子的某些区域可自身回折进行碱基互补配对,形成局部双螺旋或环状结构,这就相当于有两条RNA链了。RNA的单链环状结构和DNA的双链梯形结构,从导线的角度看可能是为了形成电流回路,增加电流线路。这种双链核酸分子,概略看就像是一条“软梯”状的导线。

这样一来,电子在一个核酸分子上流过,就可以有众多的通路,形成复杂的电流,足以生成意识了;当单链RNA回折成环状并进行碱基配对时,或两条单链DNA通过碱基配对结合成双链时,DNA和RNA链就像一把软梯了,即两条核苷酸链之间有许多碱基横向联接,这样电流在核酸梯形线路中迂回曲折流动,就几乎有无数条通路,自然形成一个集成电路,也许比电脑的集成电路还要复杂,这就能处理无数信息了,这个生命的意识也就复杂化了。

在人类的DNA双链分子中,链上96%的核苷酸都不构成基因,人类认为是多余的,一种可能是用来增加导线的长度,以便形成更复杂的电路,产生更复杂的意识。

  

   

那么核酸中的电流是怎么产生的呢?其原理与电池产生电流完全一致。最简单的电池是两种不同的金属浸泡在盐溶液中,只要其中一种金属能与盐溶液产生化学反应,接通两种金属就产生电流了。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各种物质相互抢夺原子,抢夺过程中金属不断有电子迸发出来,被盐溶液中的原子俘获成为负离子,而金属则存在缺少电子的正离子,这样在金属与盐溶液中电荷分布就不平衡,这就是所谓的电位差,当接通金属乙之后,金属乙中的一些电子就被带有正离子的金属甲抢夺,失去电子的金属乙则抢夺盐溶液中的电子恢复平衡,这样电子就在两种金属和盐溶液中不断流动了。在化学反应中也可以是金属抢夺盐溶液的电子,这样也能产生电流,只是方向相反而已。现在的电池都是两极同时发生化学反应,一极产生正离子,一极产生负离子,这种电池发电效率最高。

(在这里揭示了电流形成的本源,电池电、生物电都是这么形成的,由发电设备发出的电流,形成原理也是相通的,只是没有化学反应而已,导线中的正离子与自由电子由发电设备制造,其原理详见首版《生命是什么?》中的第二十七章《生命的基础(二)》。现在的辞典和教科书没能说清电流的来源与原理)。

当一条核酸链浸泡在液态细胞质中充当导线时,细胞质就相当于电解质了,所谓电解质就是酸、碱或盐溶液,细胞质中至少存在盐溶液,这正是人为什么要吃盐的原因。由于细胞质中各个部位不断发生各种化学反应,各种物质相互抢夺原子,迸发出来的自由电子被某种原子俘获形成负离子,失去电子的某种原子形成正离子,随机分布不均匀,确切说在反应灶周围云集正离子或负离子较多,往外依次递减,这就在细胞质各处形成了电位差,这意味着核酸链两端存在电位差,核酸链中的电子就被细胞质中正离子较多的一端抢夺,核酸链从负离子较多的另一端抢回电子,这样电子就在核酸链中源源不断流动了——这就是所谓电流了。

一个细胞中往往有许多条核酸分子链,在这些链之间也可能有电流流动。比如,人体细胞核中有46个DNA分子,在其中一些DNA中可能有电流把它们联系在一起。人体细胞是二倍体,相同的DNA成双成对存在,若在一对DNA导线中有电流沟通,就更像电池了。

是的,细胞很像电池,其实细胞就是电池,一个细胞就是一块电池。所以,在英文中细胞与电池是一回事,细胞叫cell,电池也叫cell,不知是巧合还是天意,反正西方人并未意识到两者是相通的。

当电流从核酸分子双链上曲折迂回流动,向哪流是随机的,取决于线路内部的电阻和线路周围的电位差。电阻可能是事先规定好的,核苷酸链中的电阻决定了电流的流向——电流总是走电阻最小的线路,这种天然的线路可能就决定了意识的产生。当然,电阻也可以是由智慧控制的,假如每个核苷酸分子能起到开关作用,随意决定电流的流向,电流也就是可控的了,这就相当于电脑的集成电路了。人类大脑中的一百多亿个神经元(大脑主要细胞)都是有断点的,需要电流流到哪个区域,就能在瞬间分泌出神经递质,接通路径中的断点,形成通路;有些断点则是可以让电流击穿的,当电压达到一定强度就可以击穿断点,这样电流就可以通过了。DNA中的核苷酸或许也具有这两种功能。

现在的问题是,迂回曲折的电流能不能生成意识?有人认为电脑是有意识的,电脑的意识来自复杂的电路,在电脑之内,电子的通路可以有无数条,而且每条通路是受控制的,因而使电脑拥有了某种意识。虽然也有人认为这不是意识,但电脑与石头相比,还是更有意识一些,两者的意识显然是不同的,一种被人类尊称为“脑”的物体,显然不是徒有虚名的。电脑的工作原理与人脑的工作原理,有相似之处,都是电流做功。

给电脑装上感觉系统、语言系统和行为系统就是机器人了。机器人能观察、倾听、交谈、握手、走路、劳动,这一切都是电脑指挥的,若人类拒不承认这是一种意识,到头来会吃亏的。机器人能意识到世界的存在,不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是没有自我意识的,因为人类没有赋予机器人这种功能。只要人类开发出自我意识系统,机器人也会有自我意识。

当然,机器意识、机器动作、机器行为与肉体意识、肉体动作、肉体行为,虽然功能一致,但机器内部最重要的东西被剥离了——缺乏化学反应,这使机器不能进入狭义生命队列。不过,机器人仍是最接近狭义生命的物体。

机器人的出现提醒人类:机器人与生命体都是通过电流形成意识的,这是殊途同归,表明电流是产生意识的本源。电脑意识源于程序电流,即电流按预先设定的程序流动,流向与路径都是事先规定好的;人脑意识也是源于程序电流,人脑结构预先规定了电流的流向与路径,只是每个人的大脑结构都略有不同,程序电流也略有不同。此外,人是活的生命体,不完全按程序行事,能下意识调节和控制电流的流向,这属于对程序电流的干扰。电脑也可以视情况干扰程序电流——只要软件工程师这么设计就可以了。

现在让我们分析一下,电流在不同的导体中流过有什么反应。电流在金属导体上流过,会有大量电子被剥离出来成为自由电子,一致向前流动形成密集电子流,一路畅通,电阻极小,电流极大。对于金属原子来说,只是外围电子的失而复得,得而复失,没有引起更多反应。

当电流在核苷酸链上流过时会有什么反应呢?核苷酸链是生物大分子,由多种分子、众多原子共同组成,结构更是异常复杂,是一条可以拉过来推过去的柔性导体。当核苷酸链上有电流流过时,电子会冲击沿途的核苷酸分子,给这些分子带来一阵阵刺激,推动核苷酸分子来回振荡(按本书定义属化学反应,因为物质内部成员发生位移),这样核苷酸链双弦共振,回旋激荡,汹涌澎湃,受激迸发,生命的意识也就产生了,生命的智慧也就出现了。在核酸双链中产生意识,就像在吉他双弦中弹出乐曲。电流在核苷酸链中流动,或许有较大电阻,沿途电阻所设置的障碍,更会激发出意识现象——就像灯泡中的电阻会激发出光,电炉中的电阻会激发出热,其原理是相通的。电流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带来了热量,也带来了意识,如此而已,并不神秘。这是在核酸双链中发生的意识现象,也是在人脑神经元中发生的意识现象,两者具有同源性。

从感觉的角度来分析,首先,DNA感觉到了电流在自己身体中引发的脉动,也就是感觉到了自己的存在。其次,DNA感觉到了来自细胞内的刺激,即细胞内的化学反应,这些化学反应的种类、强弱、速率、方向、数量等都能直接感觉到。也就是DNA能感觉自己身边环境的存在——这个环境既可以看成是自己身体的延伸,也可以看成是自己身体之外的世界。再次,DNA感觉到了来自细胞之外的刺激,外界刺激能引发细胞内的化学反应,这些化学反应又能引发DNA中的电流和化学反应,这意味DNA能间接感觉到外界事物,也就是能感觉到世界的存在。

这种意识还可以放大。从DNA链上流过的电流要到哪去呢?一种可能,从DNA链的一端流到另一端,引发另一端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即从DNA长链一端喷射出来的电子,引发周围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从而把意识放大。另一种可能,电流流到DNA链沿线的化学反应灶上,引发各种各样的化学反应,放大各种意识。核蛋白的结构似乎支持这一观点,DNA与蛋白质的结合方式是串珠状的,即DNA长链穿过或缠绕蛋白质小球,就像一条电线连接众多灯泡,这些“灯泡”很可能就是化学反应灶,由电流引发反应灶中的化学反应,使DNA的感觉在这些小球中得到放大,甚至是逐级放大,即一组球体放大一种感觉。这些被称为核小体的“灯泡”,人类还未搞清它的作用,显然是有特定功能的,不然DNA链没必要缠绕这些组蛋白小球。

蛋白质也是由氨基酸分子组成的长链结构,长的由几十万个氨基酸分子串联而成,也像导线一样,或许也是电流的通路。氨基酸长链通常是折叠成团的,就像一团乱麻一样。当DNA的电流进入蛋白质长链时,会有电流沿着蛋白质的氨基酸长链迂回曲折流动,其过程更加曲折复杂,电流的掠过会振荡沿线每一个氨基酸分子,产生来回往复的颤动,按本书的定义这属化学反应,因为物质内部成员发生位移,就像ATP化学健一断一接也属化学反应。DNA链上的化学反应引发组蛋白球体产生化学反应,就像一块石头在水中激起阵阵涟漪,使生命的意识得到放大。

在核小体中产生的化学反应也许是复杂的,每个核小体包含一小节DNA和多种蛋白质分子,即有100—200碱基对(也是分子),以及同等数量的戊糖分子、磷酸分子,还有4—5种蛋白质约10个分子,这些混合物在电流的刺激下会发生什么化学反应呢?谁也不知道。不过,我们可以把核小体视为货郎鼓,两个左右摇摆的小球不断敲击鼓面就发出咚咚鼓声。这些鼓声就是被放大了的意识。

这些分析若能成立,就表明核酸(DNA或RND)构建了生命的意识,蛋白质则放大了生命的意识。电流在DNA或RND中的流动,还需要进行一些测定,以证实其存在,不过需要在生命的活体中进行测定,因为活的细胞每秒钟都有150多种化学反应发生,这些化学反应生成无数自由电子与离子,并在细胞质或细胞核中形成较大的电位差,这有助于电流的形成和在DNA或RND中流动。若只从细胞分离出一条DNA或RND链,可能导电功能不明显。不过,若在电流刺激下DNA或RND链产生抽缩、扭曲或颤动,则意味着有电流通过——电流从生命体上通过,生命体是必然有反应的,人触电时就有抽缩或僵直反应,DNA或RND对电流的反应也应是大同小异。唯有绝缘体对电流没有任何反应——电流根本进不来,反应不起来啊。

总之,意识不神秘,意识是一种客观存在,是化学反应生成的副产品。

物质有特定的结构,就有特定的功能。就像人的器官一样,有心的结构,就有搏动的功能;有肺的结构,就有呼吸的功能;有胃的结构,就有消化的功能;有脑的结构,就有感觉的功能。这些功能是天生的,是与结构相互呼应的,当这些功能伴随结构出现时,不必再问为什么。水到渠成,天生如此。弄清了它结构,就弄清了它的原理;弄清了它的原理,就清楚了它的功能。感觉的出现就像心跳、呼吸的出现,是个自然现象。

同样道理,有核酸分子的结构,就有核酸分子的功能。核酸分子的特殊结构,赋予核酸两种重要的功能:一是形成意识的功能,二是复制遗传的功能,这正是生命最根本的奥秘所在。

外界有刺激,内部有反应,这就是生命体的感觉,人是如此、细胞如此,细菌如此,病毒如此,核酸也如此。在这里,我们把智慧载体从人类大脑为起点一路溯源,追到了细胞、细菌、病毒、核酸分子,乃至单链核酸。

把核酸确定为有智慧的生命体,这有着极其重要意义,这么一来,生命的起源就不是一个不可破解的世界难题了,由核酸往前上溯相当简单,往后演化十分容易,一切都显得这么顺理成章。

行文至此,感觉的起源就讲清楚了,意识的起源也讲清楚了,因为感觉是意识的初步,意识是感觉的深化。

这样就不难理解生命意识的由来了——化学反应引发电流产生,电流激发意识形成,如此而已。人在清醒时可以视为生,人在睡眠时可以视为死。人睡着了之所以“死”了,主要是通向大脑的神经通路被阻断了,神经细胞不分泌神经递质,感觉电流就不能上传到大脑,人就“死”了。当刺激足够大时,电流击穿神经细胞中的断点,人就“活”过来了。每个人反躬自问一下自身的“生”“死”,就不难理解电流在生命意识中扮演的角色了。

5. 生命意识的放大、扩展与捏造

细胞是动物、植物和多细胞微生物的基石,细胞有了感觉之后,各种生物也就有了感觉。各种生物的感觉,是细胞感觉的集合放大。人的大脑皮层有140亿个神经元(主要脑细胞,下同),中枢神经系统有1000亿个神经元,如此巨量的神经元,就是要把许多微弱的感觉集合起来,加以放大,形成人的感觉。

胎儿、婴儿、幼儿、儿童的成长,就是大脑发育的过程,发育到儿童阶段时,人的感觉就“突然”出现了。之所以说“突然”,是因为每个人都是突然感觉到自己和世界的存在的,其实也是慢慢累积放大的结果,胎儿就已经有感觉了,胎儿受挤压和击打也会产生本能反应,只是胎儿的感觉还微弱,不足以感觉到自己和世界的存在。当然也不排除胎儿能感觉到自己和世界的存在,只是记忆功能还不完善,记不起胎儿岁月而已。

人的感觉是一系列化学反应的过程。皮肤给针扎一下,被扎部位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电流,通过神经传到大脑,在大脑的“触幕”(大脑皮层触觉感应区)引发更强烈的化学反应,形成痛觉。其原理,就像火柴点燃一根草绳,草绳尽头有一滩火药被引燃一样。

人之所以能感觉到光,是因为视网膜有一层感光细胞,这些细胞对光敏感,光照射时会发生化学反应,在化学反应中游离出许多自由电子,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在大脑皮层引发相应的化学反应,这些化学反应带给人的感觉就是一束光或一片光。

在感觉过程中,外界的刺激是客观真实,内部的反应纯属歪曲捏造。一束光线射来,光电材料产生的是电流,易燃材料产生的是燃烧,照相胶卷产生的是化学反应,这些都是物质对外界刺激产生的反应,也可以说是物质对外界刺激产生的“感觉”,“感觉”的不同在于反应不同,解读不同,翻译不同。反应、解读、翻译都是歪曲,否则各种“感觉”应完全一致。

生物还能对信息产生化学反应。报纸上一条新闻:一架飞机失事,一个重要人物身亡。从客观侵入物质来说,只是一些不算强的光子,不足以引起人产生大的感觉。但对不同的人,则有不同的感觉,亲人悲痛欲绝,敌人欢呼雀跃,外人无动于衷。一则信息居然能产生截然不同的感觉,而且能产生强烈的感觉,这就不仅仅是对信息的歪曲了,而且带有捏造的成分了。思维、回忆、做梦归根结底也是感觉,在梦中别人追杀你,你被逼得走投无路,最后从高楼跳下,在这一系列过程中,你也有惊恐,也有焦急,也有绝望,心跳也会加速,血压也会升高,肾上腺素分泌也有增加,这些都是感觉,但这些感觉完全是自己凭空捏造出来的。

由此可见,感觉可以歪曲,可以捏造,这是非常重要的,这说明生命可以凭空捏造。至少,凭微量的物质和信息,就可以捏造出宏量的生命。从某种意义上说,生命是捏造出来的。对客观世界不同的反应、解读、翻译,就构成了不同的生命,反应越多,解读越多,翻译越多,生命的级别也就越高级。人的生命之所以高级,秘密正在于此,人可以感觉到五彩缤纷,莺歌蝉鸣,酸甜苦辣,软硬粗滑,大小方圆,高低远近,动静快慢,冷热寒暑,严格说这些东西都不存在,是歪曲而来,捏造而来。不信的活,可以去问一下蚯蚓:天是不是蓝的,月是不是圆的。

天不是蓝的,蓝色只存在于人脑之中;月不是圆的,圆轮只存在于人脑之内。月球表面是坑坑洼洼、凹凸不平的,之所以变成圆的,只是人脑取其概略罢了,再圆的东西走近之后或放大之后都不圆,这个世界没有绝对圆的东西。月球是一个球体,人看起来却是平面,这也是人脑解读发生了偏离。电影女明星的脸白净光滑,在显微镜下那是一座座山丘。

被人的大脑歪曲最多的也许是太阳了。月球表面的山脉高度约八九公里,太阳表面最大的日珥高达几十万公里,而太阳的半径也不过六十九万公里,人类却认为太阳圆得像一面镜子一样。人类看到的太阳只是光球部分,在光球之外还有色球,厚度是2000公里;在色球之外是日冕,由质子、离子和自由电子组成,温度高达一两百万K,远远高于光球的5770K,光辐射只有光球的百万分之一,亮度相当于满月的亮度,最大厚度超过太阳直径,最薄之处又几乎没有,若以日冕范围界定太阳,太阳的外形就是不规则的。日冕的延伸范围可达地球轨道附近,从这个意义上说太阳就在人类的身边。除此之外,太阳风几乎吹到了整个太阳系,若以太阳风的范围界定太阳,地球也在太阳包裹之内。当然,太阳光几乎可以到达无限远,若以阳光范围界定太阳,太阳几乎就是无限大的了。由此可见,人类眼中的太阳与客观世界中的太阳,相去十万八千里。

不同的东西可以感觉成相同的东西。火星与月球差不多,在人眼里却是一个光点;恒星与太阳差不多,在人眼里也是一个光点。若有必要,太阳与月亮可以十分相似,把太阳与月亮拉远,分别放在适当的距离上,太阳与月亮就变成大小、亮度相差不大的星星了。是的,客观事物没有变,只是人脑的解读变了。

相同的东西可以感觉成不同的东西。同样是太阳,随着距离的远近,给人的感觉是不同的,外形不同,大小不同,亮度不同。同样是月亮,白天看与晚上看,不一样;满月时与月缺时,不一样。客观事物变了么?没变。太阳还是那个太阳,月亮还是那个月亮。

没有的东西可以感觉有,有的东西可以感觉无。夜晚可以看见满天星斗,白天星星全都消失了,其实星星还挂在天上,只是看不到而已。把太阳拉远到一定距离,人就看不到了,可是太阳还是挂在天上,只是人感觉不到而已。把一百多亿光年之外的恒星摘除,可是人类通过望远镜还是看到它挂在天上。天文学家怀疑人类通过望远镜看到的一些星星,早就消失了,只是它们在一百多亿年前发出的光线还在飞向地球。人蹲下时闭上眼睛,有时会感觉到有许多白色或黑色的小虫在眼前游动,这是没有外界刺激的情况下,视觉系统生成的一种感觉,这种感觉是无中生有、凭空捏造的。最常见的还是耳鸣现象,就像蝉声鸣不停。

同样的物质侵切,可以产生不同的感觉;不同的物质侵切,也可以产生同样的感觉。打针时扎屁股感觉不太痛,若扎进手指就难以承受了。往手上洒点盐水和往舌头洒点盐水,感觉完全两样。在皮肤上洒点盐水和在伤口上洒点盐水,感觉完全两样。糖和糖精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物质,吃起来差不多一样。鲎的眼晴到了夜晚灵敏度提高一百万倍,这正是昼夜之间光线相差的倍数。因此,在鲎看来,白天是白天,夜晚也是白天,白天与夜晚没有多大区别。这从另一个角度表明,生命是捏造出来的。

细胞是小物质,人是大物质,这两种物质都有感觉,细胞的感觉比人的感觉弱小得多。人之所以自我感觉良好,正是巧妙利用了细胞的这种微弱感觉,把它叠加起来,逐级放大,形成人的感觉。人的任何一套感觉系统,都是功能放大系统,即功放系统,可以把极弱的信号放到极大,甚至大到让人受不了,刀割、火烧之所以难以忍受,就是因为放大过了头。针扎一下本来无关紧要,可是却引来大脑一片火烧,当然疼了。眼球居然可以把光聚焦,然后转换成电流,以至于一粒光子,也能引起人的视觉。功放主要是靠化学反应规模的逐级加大。

对光的感觉,是可以通过物理和化学的途径叠加放大的。玻璃分子堆积成平板玻璃,对光线没有放大,这是无效堆积;堆积成中间厚两边薄的形状,对点状光源有放大,对面状光源有聚焦,均是信号的强化,这就是视觉通过物理的途径放大,也是感觉的放大,意识的放大。

若放大镜是球状的,而且是鸡蛋清做的,阳光经聚焦后落到了球面对侧的一个点上,这个点上的蛋白质长链分子,受热后就会发生卷曲、断离、蒸发等,整个球体上的蛋白质分子,都会有程度不同的反应,这一系列的化学反应,比平摊的鸡蛋清之内的化学反应强多了,这就是视觉通过化学途径放大,也是感觉的放大,意识的放大,生命级别的放大。所谓放大,就是外界刺激不变,内部反应增强。从某种意义上说,生命是一种自作多情的化学反应,生命是物质自己创造出来的。

人眼就是这么放大光源的。如果人眼是脱离人体独立存在的,阳光聚焦处的细胞,也能感觉到更强的光源,与其它位置的细胞的感觉有所不同,细胞的反应也就有所不同。即使细胞是一群无头动物,行为也会不同,毕竟在每个细胞之内发生的化学反应是不同的,有的化学反应强些,有的化学反应弱些。阳光经眼球聚焦后落到眼底视网膜上,阳光的强度就被放大了,这种放大是歪曲捏造,是小题大做,是自作多情。

人除了感觉,还有记忆、思维、感情、欲望,这些都是意识的组成部分,也是以感觉作为基础的,记忆是感觉的储存,思维是记忆的剪切、重组、提炼与串联,感情与欲望是由感觉引发两种化学反应。

一个化学反应,通过导线和电流连接,引发另一个化学反应,这是生物的感觉、记忆、思维、感情、欲望和行为形成的基础和工作原理,是化学反应由单一到连锁,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纽带。

6. 生命行为的发生

生命活动是指不受意识控制的生理活动,通常是内在的;生命体的行为则是指是受意识控制的主动行为,通常是外在的。生命体有了意识之后就会伴随着行为出现。细胞及更低级生命体的一些行为,也可以发生在生命体之内。

行为的发生是生命体主动做功,做功的方式还是通过化学反应,使生命体的一部分收缩、一部分舒张,就实现做功运动了。这意味着生命体能够控制体内一些化学反应,实际上这是简单的,你想跑就跑起来了,腿部肌肉中的部分细胞在化学反应的作用下同时收缩,就把骨骼和人带动起来了。

生命体的一切行为,都了为了满足体内化学反应的需要,或是维持化学反应的持续进行,或是需要点燃新的化学反应,或是放慢或停止正在进行的化学反应,生命体为什么会有这种需求呢?这都是因为有了感觉,而感觉有好有坏,生命体需要趋利避害。有些需求表面上是为了满足感觉的需要,实际上是为了满足化学反应的需要。毕竟生命就是化学反应啊,生命有需求生命体就必须加以满足。正是生命体的需求和行为,让人类觉得不可思议。

①核酸的行为

核酸有行为么?既然我们把核酸确认为智慧生命体,那么核酸就必然有行为。DNA的行为主要体现在复制、繁殖上,正是这种行为使地球充满了生命。当DNA周围存在核苷酸和特定的酶时,DNA复制自身的行为就开始了。DNA除了复制自身,还能制造RNA。RNA的行为主要体现在组装、制造蛋白质上。DNA与RNA的行为被称为复制、转录、翻译、表达、组装、制造,这当然不是乱形容的,因为具有明显的目的性,在恰当时机做了恰当事情,生产出具有特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物质。复制过程还会改正错误和剔除多余,这显然是一种行为。

②病毒的行为

病毒也是有行为的。当病毒处身于大自然中时,病毒体内是不发生化学反应的,是没有活动、生命和行为的,它只是一个大化学分子,可制成蛋白质结晶,此时的病毒可以看成是休眠的。当有适合物质渗进来时或与适合物质相遇时,就会激活病毒,形成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这时病毒就是有智慧的生命体。

当遇到宿主细胞时,它会通过吸附、进入、复制、装配、释放子代病毒而显示典型的生命特征、生命行为和生命智慧。病毒繁殖活动,是病毒有目的性的行为,这种行为来自病毒的智慧。病毒通常寄生于细菌和细胞之中,这时的病毒是活跃的,不断利用宿主中的物质进行繁殖活动。

在病毒智慧被唤醒前,内部也应该有较弱的生命和意识,或者先有某种液态物质,如水或酶溶解病毒蛋白质衣壳,激活病毒,保障其顺利进入细胞,并获得正常的活力。不然,解释不清病毒是怎么由沉睡状态吸附细胞,并把核酸注入细胞之内的。

②细菌的行为

细菌是单独生存在大自然之中的,细菌体内有许多化学反应,既有生命活动,也有生命行为。细菌有觅食行为、识别行为、通讯行为、交流行为、社交行为、集结行为,还有社会分工行为等,与人类的行为没有根本性的区别。

细菌的行为来自细菌的智慧,来自细菌的智慧载体,来自细菌的大脑。细菌及细菌社会人类了解得远远不够,这是一个比人类社会大得多的社会。全球有60多亿人,而一个人体表和体内就有100万亿个细菌!

③细胞的行为

细胞行为与细菌行为相差不大,主要是细胞更有社会性、组织性,在多细胞生物体内的细胞,有着十分明确的专业分工,也有着十分周密的协同配合。细胞比细胞更有智慧,更有活力,能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

细胞的行为体现在众多方面,小到复制繁殖,大到构建人体,细胞造肝造胃,造心造肺,直到把一个大活人造出来,这种行为,这种劳动,这种智慧,令人叹为观止。

细胞形成之后,物质由分子团到大分子团、分子集团、大分子集团的组装过程,就不难理解了。人、象、鲸、树木等物质的最高形式,都是细胞这么一步一步、一层一层、一级一级组装而成的,这都是细胞借助大自然的力量制造的,都是在细胞精密控制之下的一系列化学反应完成的。细胞之所以能造生物,奥秘在于细胞能控制化学反应。要快就快,要慢就慢;要走就走,要停就停;要强就强,要弱就弱;要局部就局部,要整体就整体;要简单就简单,要连锁就连锁。更重要的是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化学反应,一个灶可以烧百种柴。

所有的多细胞生物,都是细胞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制造出来的。但是,每种生物形态,是细胞无意摸索出来的呢,还是细胞有意制造出来的呢?一个物种的产生,要经过漫长的岁月,似乎是细胞东奔西走,左冲右突,无意间发现了新的大陆。也就是说,创造出一个物种,完全靠运气,就像中了彩票一样,是一个偶然事件。不过由于细胞可以有无数次的机会,使物种的创造又成了一个必然事件。

话说回来,其实细胞有足够的智慧与能力创造新的物种,但原有物种很适应当时的环境,活得好好的,有什么必要创造新物种呢?能活3亿年,就活3亿年罢,活不下去了,再造新的。

人类的一切行为,归根结底也是细胞行为,人类飞到了月球,在月球上漫步,这是人类的行为么?是人类行为,也是细胞行为,归根结底是细胞行为!

细胞行为也是受细胞智慧支配的。人类找到细胞的大脑了么?应该说在这个章节中已经找到了,只是需要做一些工作加以确认。

7. 生与死的界定

所谓活物,只是化学活性较大;所谓死物,只是化学活性较小。活性大是化学反应过程快,活性小是化学反应过程慢。若把时间尺度压缩,也就是活性的放大;若把时间尺度拉长,也就是活性的缩小。人是一团物质,之所以有生命,是这团物质内部化学反应较快,若把速度放慢一亿倍,人就可以说是死物了;石头也是一团物质,之所以无生命,是这团物质内部化学反应较慢,若把速度加快一亿倍,石头就可以说是活物了。虽然化学反应的速度不能随意加快或放慢,但看问题的时间尺度可以随意拉长或缩短。把人的一生拉长到一亿年,人是一团不会动的死物;把石头的一生压缩到几秒钟,石头就是一块会动的生物。我们经常在电影或电视中看到鲜花怒放,就是把几十分钟或几个小时的开花过程,压缩到几秒钟完成,花朵的活性就被放大了,似乎成了动物。在这里,拉长时间与放慢速度是一回事,压缩时间与加快速度是一回事。

因此,要界定生与死并不容易。自然界中有些物质是“死”的,有些物质是“活”的,而有些物质则很难认定是“死”的还是“活”的。病毒在自然环境中是死的,与一粒微尘没什么两样,当病毒进入细胞之内,就与细胞之内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就活起来了,甚至还可以生儿育女,代代相传。类病毒,是死的还是活的物质,就更难判定了,从发现至今,其生死问题一直存在争议。构成细胞的物质,在细胞之外是死的,进入细胞之内就变成活的了。

其实,一切都很简单,一团物质也罢,一个病毒也罢,一个分子也罢,不参与化学反应的时候,就是死的,参与化学反应的时候,就是活的。或者说,化学反应不激烈,可以视为死的;化学反应较激烈,可以视为活的。人类认为,分子是死的,病毒是活的。其实,病毒与分子差不多是一回事,病毒就是一个简单的核酸分子,只是外面包有一层蛋白质外衣,而类病毒是没有蛋白质外衣的,只是一个简单的核酸分子。这个分子独处的时候,从生物角度看是死的,从化学角度看也是死的。这个分子进入细胞,与细胞内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这个分子从生物角度看是活的,从化学角度看也是活的。可见,化学上的生死就是生物学上的生死,生命的本质就是化学反应嘛。病毒如此,细胞如此,动物和植物也如此。

有些细菌在冰层中被冻住了成千上万年,一旦温度上升解冻,细菌就立即复活过来了。最近美国科学家发现,有一种被冰冻了三万年的细菌,在冰融化的瞬间就开始游动了。被冻住的细菌是死的还是活的呢?由于人类认为死亡不能复活,所以科学家说这是处于休眠状态的细菌。其实,被冻住的细菌没有任何新陈代谢,按人类的标准,这些细菌就是死的,是死物,是死物质,复活的细菌则是活的,是活物,是活物质,细菌由死到生,看不到界限在哪里。

新西兰有一种蟋蟀,冬天被冻成冰块,春天冰熔化之后,又复活了。北美树蛙冬天也被冻成冰块,就像一块被冰包裹着的化石,这块“化石”大脑是死亡的,心脏是不跳的,完全没有新陈代谢,当然是死物。两三个月后慢慢解冻,树蛙就复活过来了。现在那些在零下一百多度低温液氮瓶中浸泡的人的尸体,将来若能按他们的遗愿复活,也是由死到生的过程。死生之间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如果这条鸿沟存在,死不能到生,生也不能到死。这些现象表明,生死之间无界限,那些所谓死的物质、死的生物,其实都是活的,只是活的层次较低罢了。换句话,物质本无生死,生死是人臆造。人类造出了生死的概念,并强加给宇宙万物。

8. 生命概念的扩展

我们认定,核酸是形成感觉的基础物质,是感觉发生的炉灶。那么核酸以下的物质有没有感觉呢?比如说核苷酸、碱基、磷酸、戊糖、氮分子、氧原子、碳离子等。这就要看怎么界定“感觉”的含义了,感觉也可以分为狭义与广义,生物的感觉是狭义感觉,即通常意义的感觉;分子、原子和基本粒子的感觉是广义感觉,指物质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

一般来说,物质越大,感觉也越大;物质越小,感觉也越小。而物质可以无限趋小,感觉也随之无限趋小,在无穷小之处,物质的感觉是无穷小,无穷小可以视为零。因此,感觉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就是这么发生的。中间,没有明显的界限,即生死之间没有泾渭分明的界限。

感觉是物质固有的属性,区别只是级别的高低。不同性质的物质,化学活性不同,感觉也不同;相同性质的物质,排列组合不同,感觉也不同。低级别的感觉叠加在一起,就是高级别的感觉。当然,叠加是有规则的,必须按照化学和物理的规则来叠加,否则起不到放大的作用。

一个水分子,随着温度的升高,外围电子运动速度加快,运动幅度增大,带动整个原子、分子运动起来,开始只是挣脱分子之间的吸力,在水中发生热运动,当温度达到100℃,水分子就挣脱地球的引力和大气的压力,向阻力最小的方向——空中冲出,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蒸发。电子运动幅度的增大,也就是水分子受热发生膨胀,这意味着水分子内部空间扩张,结构改变,按我们的定义,这就是化学反应,因此水分子能感觉到温度。不过,不要把人类的感觉移植给水分子。同理,原子、粒子也同样能产生感觉。

当然,分子、原子、粒子的感觉是微弱的、迟钝的、面窄的。质量越小,感觉越弱。本来火药中的火硝、木炭和硫磺分子,彼此就能发生化学反应,该发生的事没能发生,就是因为感觉太微弱、太迟钝,彼此挤在一起,肩挨肩,背靠背,胸贴胸,脸对脸,都感觉不到对方的存在。温度升高了,三种分子就乱冲乱撞,直到撞个满怀,才紧紧拥抱,于是燃烧起来。火药是反应最灵敏的物质之一,都这么迟钝,其它物质就更不用说了。而原子、粒子的感觉之弱,就更无法形容了。

然而,这种微弱感觉的存在,也许是宇宙中最重要的存在。不然,一切生物都没有感觉,没有感觉的生物,还是生物么?假如基础物质没有感觉,人类的感觉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因此,可以认为宇宙中的一切物质都是有生命的,只是生命层次高低不同罢了,如果物质没有生命,无论是上帝还是自然,都无法创造生命。假如宇宙没有物质,谁也无法创造物质;假如宇宙没有能量,谁也无法创造能量。同样道理,假如宇宙没有生命,谁也无法创造生命。

大自然通过化学反应,把简单物质结合成复杂物质——核酸,核酸是低级生命的叠加,是微弱生命的放大,经过叠加和放大,形成了具有意识、智慧和行为的高级别生命体(相对而言)。这种生命形成之后,又能反过来影响和改造自身,在体内制造和储存记忆物质,如记忆感觉的物质、记忆遗传的物质(基因),使生命的等级得到提升,生命的形式得到延续。

由核酸发展到病毒、细菌和细胞,使生命形式有了一次又一次的飞跃。细胞抱团生活,建立社会,明确分工,协作配合,把生命进一步叠加和放大,形成了更高级的生命形态——包括人在内的多细胞生物。

生命没有起源,只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如果要寻找某一级别的生命的起源,可以把此前某个发展阶段视为起源。而无穷远之处的源头,并不存在,因为物质没有起源,能量没有起源。

从广义上,一切物质都是有生命的,因为一切物质内部都有化学反应发生——即内部成员的增减或位移,造成物质性质的变化,并赋予物质活动、运动和生命。

这就是所谓的广义生命。狭义感觉对应的是狭义生命,广义感觉对应的是广义生命。把狭义生命扩展到广义生命,是为了更好地认识生命、理解生命和解释生命,这对人类寻找生命的起源是大有帮助的。




打赏《生命是什么》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