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 能 科 学 家
吴 志
很久以前,看到一个学者在文章中讽刺别人是“万能科学家”,内心暗暗赞同。是啊,一个人的时间、精力、学问和能力是有限的,怎么可能样样都行呢?
前些日子,在凤凰卫视的节目上,看到一个清华大学的教授与一个民间学者辩论“伪科学”时,观众席上有一个六七十岁的老学者打出一个条幅,说某学术权威在某时某地说他的学说是“伪科学”,于是他让主持人拿出一本在国外出版的英文著作,说他的学说在西方受到高度评价,几乎所有世界数学难题都被他解决了,哥德巴赫猜想他只用两行字就解决了(注:陈景润用了半生时间,演算了许多麻袋的草稿也未解决)。
对于他的陈述,观众哗然,清华大学的教授在随后的发言中说:“也许他是万能的,但总得要有人来评价,你我都评价不了。”这显然是讽刺。看来“万能科学家”成了学术界讽刺挖苦的“专用词”。
这位老者也许不太会说话,尤其不太会在公开场合说话,但做学问的人往往就是如此,就像陈景润那样,讲起话来可能也会引起观众哗然。为了证实他的研究曾获肯定,主持人介绍说他曾获得过菲尔兹奖(看不太清,似是如此),若真的是获得过菲尔兹奖,在国内仍无人知晓,就是中国科学的悲哀了。
不管他获得的是什么奖,也不管他是否曾经获奖,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在搞科学研究,他的研究是认真的,即使他的学说不是真理,清华大学的教授也不宜用“万能”来讽刺,中国科学院的院士更不宜用“伪科学”来否定。这么一否定,他的研究成果就得不到国内学术界和政府的承认,新闻媒体也不会去关注他、报道他了,他也不能获得应有的荣誉、奖励和经济利益了,相反还成了学术骗子。所以,至今国内无人知道他是谁。
作为一个名牌大学的教授,听说别人有著作在国外出版并获奖,应该先拿过来翻翻(不管是否懂英语),再索取获奖证书看看,并客气地表示尊重和祝贺,绝不能未经了解就讽刺和挖苦别人。在学术上,不是清华大学的教授天生就比民间学者高一等,就可以傲视天下、目中无人。若是别人这样对待你的著作,你会有何感想?既然他的著作和获奖是由凤凰卫视说出来的,电视台肯定经过调查核实,一般不会空穴来风,八九不离十,假不到哪去。
作为一个科学院的院士,在人民大会堂这么庄重的地方,说人家的学说是“伪科学”,这就太荒唐了,尤其一个物理学家说一个数学家的研究是“伪科学”,这就更荒唐了。即使别人是业余的,也不能这么说,人家钻研数学难题三十多年,早就成为数学大师了,比专业还要专业,比专家还要专家,比大师还要大师。为了工作搞研究与出于兴趣搞研究,钻研问题的深度、力度和成果,都是大不一样的。
一个人能不能成为万能科学家呢?我看可以,万能也就是多能的意思,是指在多个学科有研究、有建树,这怎么不可以呢?爱迪生的两千多项发明,涉及了多学科、多领域。恩格斯也在多个方面有研究、有建树,他研究社会、政治、经济和军事,还研究生命科学,他有一句过目不忘的名言“生命是蛋白体的存在方式”。牛顿在光学、数学和力学上都有重要建树,可谓万能牛顿。知识面宽的人,思路也宽,研究成果也多。
人之所以能够成为万能科学家,是因为人的大脑是万能的。人的大脑不管大小方圆,几乎什么都能思考和研究,并非有的大脑只能研究数学,有的大脑只能研究文学,有的大脑只能研究历史。当然,更多人的研究专注于某一领域,那是他们的兴趣单一、时间不够、精力不济、懒惰偷安、不了解自己的潜力或害怕别人对自己说三道四,攻击自己是万能科学家,如此而已。
人之所以能够成为万能科学家,是因为人的知识是全面的。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每个人都学过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哲学等等,还涉猎过无数的报刊书籍,积累了几乎所有学科的知识。在一门课的学习过程中,激发一个或多个灵感,抓住灵感不放,深入进行思考,深入进行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写成论文,论文多了之后集结成册,出书发行,他就是名副其实的万能科学家了。要求每个大学生学完每个课程之后,选择其中一个问题写出一篇论文来,毕业时汇集成书,他也是万能科学家了。
人之所以能够成为万能科学家,是因为人的兴趣是无限的。每一个人的兴趣都是无限的,什么都想看看,什么都想知道,因而几乎什么书都翻过,几乎什么电视节目都看过。区别只是某些方面兴趣大些,某些方面兴趣小些,如此而已。只要有兴趣研究各个领域的问题,不管他的研究成果价值有多大,他都是万能科学家,因为他在各个领域都有科学研究。毛泽东指挥千军万马打天下,还抽空写诗填词,是政治家、革命家、军事家,还是诗人,因为他的兴趣是广泛的,若他年轻时身处和平年代,也许他会成为诗人或老师。还有一些革命家、军事家,解放后成为经济专家,看来人的潜力是无限的。
人之所以能够成为万能科学家,是因为科学并不遥远,并不神秘。科学就在每个人的身边,人人都可以信手拾来,每个人对客观事物都有过思考,有过研究,有过发现,这就是科学,当这些发现未被别人认识时,就是科研成果,只是多数人未能把科研成果记录下来,传播开去,如此而已。顺手摘取一片树叶,研究它的形状、大小、颜色、纹理、味道、生长周期、落叶时间、所含水分、所含养分、所含纤维,以及有多少种动物以它为食物,等等,一一详细记录下来,这就是科研成果,相信世上无人有这么详细、全面的研究。科学研究就像是写文章,是思考,是研究,是创作,也是创造,一个人可以写新闻、散文、杂文、小说、诗歌、论文和报告文学,什么都写过就是万能文学家,科学也同样道理。有些学者把科学抬得很高,只是想抬高自己的身价,抬高自己的地位,以便向社会换取更多的名利,如此而已。
因此,那些攻击别人是“万能科学家”的人,只能说明他们无能、低能和嫉妒心重。有本事拿出自己的研究成果,不必对别人的研究挖苦讽刺。这些都是小人,不管他有多大的学问,不管他有多大的头衔,不管他有多高的地位,不管他有多高的名望,小人一个,小肚鸡肠,至少人品是下三流。一个学者不去搞学问,而是对别人的研究评头品足,这本身就是居心叵测、心术不正。只有一种抨击是合理的:学术批判、学术争论、学术争鸣。尤其小人物对大学者的学说提出质疑,这是十分应该的,谁叫你是名人呢?谁叫你是名著呢?是真理就不要害怕别人挑剔,不挑剔怎么能证明你的学说是真理?
中国需要成千上万的万能科学家,这是科学的需要,时代的需要,人民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国家的需要。你愿做万能科学家么?如果不愿意,请不要眼红、嫉妒、讽剌、挖苦和攻击万能科学家,他们是在为社会、民族、国家和人类作奉献。
附网上文章:
令人深思的蒋春暄现象
中国学术界已多次讨论,为什么诺贝尔奖与中国无缘。但现实中又一次出现“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现象,这是令人深思的。
1961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长期工作在我国航天战线的航天工业总公司二院的蒋春暄高级工程师,因对数论极感兴趣,自1973年以来利用业余时间钻研数论,并一直注意与国内外数学家进行交流。30年的奋斗,他已在数论上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用自己创立的全新的数学方法,解决了世界公认的几大数学难题:(1)推广了三角函数,从而证明了费马大定理;(2)找到了一个能更本质揭示素数分布规律的函数Jn(ω),从而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3)否定了黎曼假设;(4)找到了大数分解的简单方法;(5)发展了Iso数论,建立了比较完善的Iso的数学体系。
然而,蒋春暄只是个业余数学爱好者,在数学界只是个无名的“小人物”,因而长期受到难以言说的冷落:他的论文在寄给数学界权威人士求教时,遭到拒绝;一些权威更称蒋春暄的研究成果只是一堆“垃圾纸”,蒋研究数论是一个“想蹬着自行车上月球的人”;国内一些著名数学刊物因受权威编委的压力,对蒋的投稿,一概退稿;1995年“全国余新河数学题学术讨论会”上,原打印的会议报告安排表上,蒋春暄及其论文题目本来是排在第一位的,但开会当天才通知,他的发言被取消了。无奈,蒋春暄只好到国外寻求知音。
蒋春暄将论文寄到美国,却立刻引起美国强子理论创始人、数学家、《代数·群·几何》杂志主编桑蒂利教授的高度重视。该杂志不仅连续发表了他的论文,还破例为他出了数论专集。桑蒂利在给蒋春暄的信中称道:“您是新理论的领袖”,“我想借此机会对您工作的历史性的潜在价值表示极大的赞赏。”该杂志编辑部主任乔治·韦斯在接受中国《科技日报》采访时强调:“蒋的研究工作是极富创新和极有价值的。无疑,就我们接触过的各方面数学评论而言,这些评论家审查过蒋的全部工作,都认为他是最重要的数论科学家。”我们认为,桑蒂利和韦斯对蒋春暄数论成果的评价,是出于对他数论成就的由衷而公正的钦佩。
中国科技界领导曾为科技原始创新成果不多而着急,中国学术界也多次讨论,为什么诺贝尔奖与中国无缘。但现实中又一次出现“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现象,这是令人深思的。《科技日报》2001年10月25日发表了题为《他是想蹬自行车上月球吗?》一文报道了蒋春暄的成就和在国内所受到的不公正遭遇,一时学术界哗然,蒋春暄及其数论成果成了争论的热点。此时,一向关心我国科技原始创新发展,努力推动学术百家争鸣的“天地人学术讲座”,于2001年11月10日举办了第429讲,就“蒋春暄现象”进行了专题讨论。与会各学科的专家对蒋的数论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当他在国内数学界受到排斥时对他给予了同情和支持。为了把这场争论引向深入,该“讲座”又于同年12月5日举办了第439讲,主题是“‘蒋春暄现象’质疑”。
蒋春暄数论成果很广,现仅以哥德巴赫猜想问题为例说明。国外学术界对已发表的数学成果的评论是严格的,对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更是这样的。仅1997-2002年,权威的美国《数学评论》先后否定了中国某数学所、意大利、美国学者的证明论文。但与此相反,2000年《数学评论》转载了蒋1998年发表的论文的摘要。2002年权威的德国《数学文摘》(ZM)也转载了蒋1999年发表的论文的摘要。2002年初,全面总结蒋春暄学成果的英文专著正式出版,也已全部上网。
十分奇怪的是时至今日,质疑者无人能指出蒋发表的论文和专著的疏漏或错误,只是把精力用来论证蒋春暄成果的支持者和发表他论文的刊物没有权威性。这就是说,虽然蒋春暄的成果至今尚没有任何中国权威数论专家指出其错误,但他们对蒋仍坚持极不宽容的态度。
2002年8月“世界数学大会”在北京召开,此前蒋春暄的数学成果若能得到我国有关的权威部门公正评审和推荐大会评审数学“诺贝尔奖”———菲尔兹奖,就他的成果而言,荣获此项数学最高奖是很有可能的。遗憾的是国内数学家不应有的“内耗”,使此项能给国家和民族带来荣誉的奖又一次与中国人无缘。
对蒋春暄的数论成果,国内外学者评价的反差为何如此之大?这不能不令人深思。这从深层次折射出,我国现今的科技体制还不够健全,缺少应有的推动科学原始创新的机制和保证学术成果得到公正评审的健全体制。科技评审自然要重视并发挥专家的作用,但对他们中的一些人为维护自己的名誉和地位,而可能违规滥用职权排斥原始创新成果的负面作用,似认识不足,无制约措施,更没有法律制裁。蒋春暄的成果一旦成立,可能会改变全部数学现状,成为通向未来数学领域的里程碑,因而蒋春暄现象正召唤我国科技体制的深层改革到来。
民族的兴旺、国家的富强,迫切需要各方面的创新人才和创新成果。我们坚信,只要坚持改革,不断建立和完善激励创新和发明发现的机制,为人们创造出科学创新的良好的人文社会环境,这样的人才和成果是会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的。
(作者单位:张浩,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宋正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